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
B. “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 欧阳修,号放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答案】 C【解析】【分析】C项“欧阳修,号放翁”对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苏菲的世界》和《格列佛游记》二选一。
(1)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做什么除了()A. 替国王递送信件B. 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C. 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D. 参加战斗摧毁敌人(2)下列不属于《苏菲的世界》中的句子是()A. 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B. 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
C. 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
D. 这个世界不可能大家都喜欢我,我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只能说很多人还不了解我。
【答案】(1)C(2)B【解析】【分析】(1)这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根据名著原文可知,作为条件,他必须替国王递送信件,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参加战斗摧毁敌人。
而没有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
故选C。
(2)“我们把世界看错,反说它欺骗了我们”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琴棋书画能够陶冶情操,请你根据自己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完成下列小题。
琴棋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为中国历代文人必备之修养。
对联“琴棋养雅趣,书画展才情”,写出了琴棋书画的妙趣。
中国古琴琴音中正平和,雅致清丽,以______①______(清幽平淡雄浑激昂)为上。
文人雅士或以琴清修,或以琴会友,留下千古美谈。
与琴相异的是棋,棋讲究的是筹谋。
棋盘虽小,却玄妙多变,双方运兵布阵,斗智比勇。
而欣赏一幅中国书法作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其内容了解书家的思想,更可以通过静默的点画与流动的气韵体味到书家独有的情致。
与“书”并称的“画”,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
文人作画须诗、书、画、印______②______(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学问思想缺一不可。
(1)在文段中①②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清幽平淡取长补短B. 清幽平淡相得益彰C. 雄浑激昂取长补短D. 雄浑激昂相得益彰(2)下列词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A. 笔走龙蛇B. 高山流水C. 博览群书D. 落子无悔【答案】(1)B(2)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
需联系上下文语境具体分析作答.根据第一处前面的“中正平和,雅致清丽”可知此处应填清幽平淡.根据第二处前面的“更是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可知此处应填相得益彰。
故选B。
(2)本题考查逻辑推理能力。
根据成语的意思来选择对应的项目。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高山流水为弹琴。
博览群书说的是应读很多的书,意思与“琴棋书画”无关。
落子无悔说的是下棋。
故选C。
故答案为:(1)B(2)C【点评】第一题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我在人群中看到千万个人,像你的眼,像你的头发,却不像你的脸。
”该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D. 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句子的主干是:身躯是“加工厂”)【答案】 A【解析】【分析】A项,“与其说……毋宁说……”是选择关系。
故选A。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方面多样,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包括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
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分别出自于《战国策》《桃花源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面的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宗教和哲学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
他的抒情诗集《吉檀迦利》集中体现了这点,作品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
B.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使故事更加真实。
C. 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那些描写狐鬼花妖的故事,像婴宁、聂小倩、香玉,大都温婉体贴,善解人意,寄托着人们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想象。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均出自“言语”这类。
【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D.有误,《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故答案为: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2017·北京)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2)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名著阅读“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姓名: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答案】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解析】【分析】(1)这首赞诗出自《水浒传》,是对智多星吴用的称赞。
根据对《水浒传》人物形象的积累可知,吴用的性格特点是: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故答案为:⑴吴用⑵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
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
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
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⑵本题考查对《水浒传》中吴用性格特点的理解。
吴用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与晁盖自幼结交,与晁盖等人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为山寨掌管机密的军师。
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是梁山起义军中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梁山起义军的军师,基层人民智慧的化身。
受招安后,因宋江被害后托梦给他,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左侧。
2.《傅雷家书》是多篇家书汇编,《海底两万里》是外国长篇小说。
请分别为两部名著推荐一种适合的阅读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傅雷家书》适合选择性阅读(跳读法)。
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睡觉时,不料一只大鹰将箱子叼走,还把箱子掉进了海里。
B. 《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的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 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丢了花石纲,后又丢失生辰纲,不得不落草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D.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很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
书中所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
【答案】 B【解析】【分析】B项,“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错。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童年是不幸的。
故答案为:B【点评】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2.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好汉聚集,直到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B. 陈涉复立楚国社稷。
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
C.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不属于这种文体。
D. 《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罢,不禁令人想起发生在长江上的赤壁之战。
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破江东孙权。
孙权、刘备联手抗击曹操,周瑜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大营。
【答案】 B【解析】【分析】B.错误,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故答案为:B【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50(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50(1)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的回目往往对仗工整,并能概括本回故事内容。
请补全下列回目。
①周学道校士拔真才,________②________,观世音收伏熊罴怪③假李逵剪径劫单人,________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C.王孝廉村学识同科D.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E.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F.梁山泊戴宗传假音【答案】 D;A;E【解析】【分析】①“周学道校士拔真才”出自名著《儒林外史》第三回,“胡屠户”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中的人物,“识同科”与“拔真才”不对应。
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②“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出自名著《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③“假李逵剪径劫单人”出自名著《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故答案为:D;A;E【点评】本题看似考补写对联的能力,其实是考查对名著情节的积累能力。
只要认真阅读这几部小说,对这些故事记忆应该都非常深刻,答题也比较容易。
2.漫游故事多为4人团队模式,如《海底两万里》(康塞尔、尼德·兰、尼摩船长、阿龙纳斯)和《西游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你认为“海底”团队中的尼摩船长与“西游”团队中的哪位角色更接近?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1:我认为尼摩船长和孙悟空最接近。
首先,美猴王身上有着妖的一面,他曾棒杀山贼土匪,残忍血腥,而尼摩船长杀伐坚决,曾屠杀军舰上的官兵。
其次,齐天大圣曾大闹天宫,敢向天地鸣不平,而尼摩船长曾发表的宣言,要与整个人类社会决裂,两人都有着反叛精神。
再次,跟随唐僧修行的孙行者,言语中也透露着睿智禅理,学会了洞察世事人心,而尼摩船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最后,天地孕育的石猴,在西行之路上的浪游,恰如尼摩船长在大海之中自我放逐,一路冒险的情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
①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________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________(2)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
【答案】(1)重阳节;母亲节(2)①更喜欢“洋”节日或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
②“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的好奇心和求新的心理。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作为学生应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这些不光要从书本上学习,也包括从家庭学起,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2)本题是对图表转换能力的考查。
首先要搞清表头,也就是本表是对什么的调查。
本表是对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中西节日认同度的调查统计表。
结合上面的各项数据,不难得出相应的答案。
【点评】(1)文化常识知识内容丰富,重在平时的积累,但然这里的积累不是限于书本的。
(2)图文转换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部分和细节。
3.表面描述。
4.深层寓意。
5.语言表述要简洁明确。
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高。
2.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B.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是清代小说家。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课文《登勃朗峰》也是他的作品。
B.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
C. 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在读剧本时,可以采用梳理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关注舞台说明等策略来帮助领悟剧本精髓。
D. 谦辞和敬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多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姓名常用“贵姓”。
【答案】 B【解析】【分析】B.“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述有错误。
应改为“其中《藤野先生》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
①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________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________(2)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
【答案】(1)重阳节;母亲节(2)①更喜欢“洋”节日或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
②“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的好奇心和求新的心理。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作为学生应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这些不光要从书本上学习,也包括从家庭学起,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2)本题是对图表转换能力的考查。
首先要搞清表头,也就是本表是对什么的调查。
本表是对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中西节日认同度的调查统计表。
结合上面的各项数据,不难得出相应的答案。
【点评】(1)文化常识知识内容丰富,重在平时的积累,但然这里的积累不是限于书本的。
(2)图文转换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部分和细节。
3.表面描述。
4.深层寓意。
5.语言表述要简洁明确。
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高。
3.(2017·北京)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 《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
《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上联:诗坛领袖,_______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________》乃历史剧先锋(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②轻唤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标点符号修改:________句子修改:________【答案】(1)老舍(2)D(3)自创;屈原(4)①句中的“。
”改“?”;④句应改为“这些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形式新颖,但难度不大。
通过审读题干,可确定该题的入手点,即文常考查。
提示语中提到了《骆驼祥子》,看到这一点,答案自然跃然纸上。
(2)本题考查修辞赏析,答案一目了然。
“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不能来形容“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二者矛盾。
(3)本题考查对联,需结合材料信息与对联内容综合分析。
第②空,难度不大。
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的“ 《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制作”与上联中的《女神》可直接写出答案。
第①空,则需要结合参观记录中提到的“ 《女神》开一代新诗风”,且与下联提到的“改编”词性相对应。
(4)①句是选择问句,要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用逗号。
④句有两处表达欠妥。
一,主语判定错误,该句主语为“名人故居”;二,用词不当,“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中的“平凡”一词不恰当,结合上下文语境不难看出,可改为“非凡”。
【点评】(1)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记。
(2)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3)拟写对联时,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位置相同的词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内容相关,意境和谐,志趣高雅。
(4)注意积累标点符号的用法。
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
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B.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孔子曾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C. 曹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者,也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
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高度评价。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是苏洵,不是曹操。
故答案为:C【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垂髻之年:三四岁至七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束发:束扎发髻,男子十五岁。
B.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
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等。
C.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平时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本题D项中“卿”是古代君主对大臣的爱称,故D的表述不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文学文化常识只要稍加留心,注意积累,完成此题不是难事。
6.名著导读。
(1)《小王子》中,因________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遨游太空的旅行,他访问的第一个人是国王,他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小王子访问的地理学家与格列佛游历的________(国家)科学家一样具有脱离实际的特点,最后是________把小王子送回天堂。
(2)《水浒传》中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宋江。
请选择这三位中的任何一位写出你认为他能当上梁山寨主(或不能继续当寨主)的原因。
________(3)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那大神出林来,叫声:“孙悟空,那里去?”行者抬头喝道:“你这个 A !……今日跟了菩萨,受了善果,居此仙山,常听法教,你叫不得我一声老爷?”那 A 真个得了正果,在菩萨处镇守普陀,称为大神,是也亏了行者。
他只得陪笑道:“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着我来迎你哩。
”选文中A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妖怪名),他与孙悟空有“旧恶”是因为________【答案】(1)玫瑰花;飞岛国;蛇(2)王伦;晁盖;示例1:王伦—无德无能,而且嫉贤妒能,不能容人。
示例2:晁盖一一很有人缘,江湖威望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