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的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研究一、引言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研究,探索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意义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其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应该为社会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塑造健康的人格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让他们具备坚定不移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让他们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1. 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

在讲解有机物的制备过程中,可以讲述相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企业应对环境污染的道德责任,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研究,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 通过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室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实验室中的化学品、设备和实验操作都需要学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通过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规章制度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实验室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触过 程 中,会对教 师 的每一点 优缺 点 教育 产 生不同 的感受 。所 以每一位 教师在 在化 学教材 中 ,有 很多值 得骄傲
例 ,使学 生认识 到节 约每一滴 水 、每

度电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从经济角
教 书育人 的整个 过程 中都不 能把为人 的发 明创造 都是 中国人完 成 的。例如 度考虑 ,更是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让 师表 、榜样模 范 当成一种 口号 。教师 侯 氏制 碱法 ,正是进 行 良好爱 国主义 学生意 识到 身边 的小事 ,也是关 系 国 的榜 样作用 对学 生的影 响是任 何教科 教 育 的好素 材 。爱 国实业 家范旭 东面 计民 生的大事 ,勤 俭节 约从每 个小处
挖掘 。在进 行化学 实验教 学时 更要 充 分挖 掘学 生的创新 能 力 ,使学 生不仅
能完成实验 ,更能创新实验 ,充分发
生 信任并 当做可 以交流 的朋友 。教师 片 ,爱护 、 心 自己 的学 生 。这样 , 关 教师 的榜样 力量才会 有效 。
22 身教胜于言传 .

在 化 学 教 材 中 ,硫 的 氧 化 物 一 挥想 象力和 创造 力 ,通过 激励 性语 言 对 植物 生长所 产生 的危 害 ;原 电池一 实践证 明 ,在 化学教 学 中渗透德

化学教学 中的德育教 育
■扈 晓 妍
1 前言
表 率作 用 , 威 信 。这 种 威 信不 来 自 有 自然 消解 的特点 。所 以在 进行 这些 内 俗话 说 : “ 浇花要 浇根 ,育人要 教 师 的 地 位 的高 低 , 不 受 制 于 知 容教 学时应 充分联 系实 际 ,将 伦敦 毒 也 更 育心 。”在教 育培养 人才 过程 中 ,教 识 的多 少 , 不 表 现 在 语 言生 动 ,而 雾事件 、 日 疯子 村之谜 、大 气臭氧 本 师不仅 要注重 传授 科学文 化知识 ,而 是 思 想 上 、道 德 品 质 上 的 威 信 。教 层 的破 坏情 况 ,以及 日常 生活 中触 目 且必 须承担起 “ 育心 ”的工作 ,培 养 师 要 特 别 注 意 身 教 对 学 生 的 影 响 ,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与品德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与品德教育
通过化学教学中的德育与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合化学教学中的德育与品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 的道德体验和实践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化学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第二章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化学实验中规范操作 科学探究中尊重事实 团队协作中互相学习 环保意识中保护环境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品 德教育,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结合化学史和科学家 的故事,培养学生的 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通过化学实验和探究 活动,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任感。
化学教学中应 注重培养学生 的团队协作精 神,让学生学 会合作、交流 和分享,形成 良好的人际关
系。
化学教学中应 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 人类与自然的 关系,保护环 境、珍惜资源。
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
化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化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和途径 化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和案例 化学教学中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评价和反馈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 与品德教育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
02
化学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
第一章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如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等。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体会科学研 究的严谨性和精确性。
结合化学史和科学家事迹,引 导学生传承科学精神,树立为 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PPT课件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PPT课件
中学化学教学中如 何渗透德育教育PPT
课件
目录 引言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案例分析 总结
引言
引言
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 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 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和 价值观念。
化学教学中的挑战:化学教学 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传 授,难以渗透德育教育。
渗透德育教育 的方法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总结
成功案例启示:实验案例和社会实践案 例等可以作为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 策业 或实验室,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 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
总结
总结
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中学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塑造良好 的品格和价值观念。
实施渗透的策略:通过探索性 学习、情感教育和课堂讨论等 方法,将德育教育有机地融入 化学教学中。
探索性学习:通过开展探索性学习实验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情感教育:通过讲授化学知识,引导学 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和探索精神。
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化学 相关的道德伦理讨论,激发学 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实验案例:通过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化 学实验,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意识,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意识的渗透方式和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强化学科内涵,注重学科素养化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和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要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严谨和细致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操作后,还应该及时总结和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通过实践探究的过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所学知识的内涵,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

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化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品德修养。

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养和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情感熏陶和教育引导,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不断充实自己的灵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的讲解和学习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可以结合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能源开发等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加强文化内涵,提升学科人文性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还可以通过科普讲座和名人科普故事的分享,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

只有通过加强化学学科的文化内涵,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化学学科的人文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能动性。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

渗透德育教育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化学学科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德育教育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2.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3. 化学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4. 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5. 德育教育与化学课程的融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德育教育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2.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3. 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4. 德育教育与化学课程的融合方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实验技能等内容。

2. 实践法:进行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化学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2. 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报告、论文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学生德育教育成果: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

5. 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德育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出德育教育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强调其与德育教育的关联。

初三化学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初三化学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初三化学教师德育工作计划一、工作思路作为初三化学教师,我认为德育工作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重视和做好的工作。

在化学教学中,我将德育贯穿于化学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素质的培养中,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策划、班主任工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措施1. 教育引导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校规校纪和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有关规定和原则。

在班会或者课堂上,我会结合化学知识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引导。

例如,在讲解环保知识时,鼓励学生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课外阅读资料、品德故事的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2. 精心设计活动我将结合班级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元素。

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环境保护的实地参观活动,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活动后的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爱护环境、遵守规范等基本品德。

3. 个别辅导对于那些品行较差、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我将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找出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自我反思,理解自己的过错,引导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

4. 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作为化学教师,我将积极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参与班级评比活动,作为一名班级成员,我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班级管理信息,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5. 与家长沟通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引导,争取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我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学生良好的榜样。

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德育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德育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德育素养。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本文将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

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学生需要具备严谨的态度和观察力。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明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学实验的规范,培养他们的实验意识和实验能力。

其次,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化学教学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式学习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力、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对实验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敬畏之心。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道德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科学道德问题。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合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有机农药的利与弊,引导他们思考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科学道德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化学是一门需要创新思维的科学,学生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中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旨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意识。

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还肩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素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使命。

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树人的根本。

”做事先做人,做人德居首。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化学作为高中教育的一个部分,有着丰富、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的题材,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逐渐渗透德育,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不断受到熏陶和感染,产生体验和共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加强思想教育的作用。

一、化学教学中的辩证唯物思想教育
化学虽然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

在化学教学中可挖掘体现物质观、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例如:在研究可逆反应建立的平衡状态过程中,对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中的两个对立速率的理解,及达到平衡状态后的对“动与静”的感悟,让学生从化学学科角度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的真正含义。

而这些都存在于同一反应中,既相互依存,又对立统一。

又如:溶解与结晶、水解与中和等等,这样结合化学课上的生动实例,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潜移默化地熏陶,不但不会影响化学教学,反而会促进化学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唯物主义思想。

二、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意识教育
目前,环境问题是一个倍受注目的全球性社会问题。

结合化学教材内容,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在有机反应原理中介绍化学反应与能源中,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对水、大气、土壤的污染图片;在介绍硫酸的工业合成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我国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和对建筑、植被等的破坏视频,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让学生切身感受环境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从内心里萌发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在介绍电池工作原理之后介绍一下废旧电池中重金属对土壤和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及如何正确处理好废旧电池;联系生活实际:瘦肉精、苏丹红、三聚腈胺等非法食品添加物与生命、健康等这些问题均与化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产生保护环境的紧迫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三、化学教学中的爱国教育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对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的热爱之情。

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
响,是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冶炼中介绍我国春秋时期已有生铁冶炼、夏代已能铸铜,近代的“湿法冶金”技术也是起源于古代的水法炼铜技术,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高湛的技艺和悠久的文化历史;在乙醇的学习中介绍我国夏代已酿造米酒,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我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学化学教材还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题材。

再例如:在介绍钠的化合物时介绍我国著名的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学习勤奋,从小热爱祖国。

留美八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

“ 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

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

该制碱法比比利时的索尔维制碱法更先进,更环保,成本更低,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通过介绍化学专家侯德榜对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热爱祖国的感人事迹,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把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和报效祖国的决心。

四、化学教学中的优良品质教育
化学诞生于生产、生活实际,随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发展。

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从学生身边和生活经验出发,引领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运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来认识、剖析、解释、解决生产和生活中这些现象或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用于探索、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品质;通过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对学生进行人文、诚信教育;通过故事感染学生,鼓励和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勇气。

例如在《烃的衍生物》“ 醇”这一节内容后讲述诺贝尔制备硝化甘油的故事:诺贝尔为了生产大批的硝化甘油,在改进工艺的过程,发生了多次爆炸事故,弟弟在事故中死去,父亲受了重伤,然而诺贝尔面对失败没有畏惧,没有放弃,而是更认真地思考、分析,更投入地工作,置生死于不顾,才发现了用冷水管散热生产硝化甘油的方法,解决了硝化甘油大批生产的难题。

在高中化学传授化学知识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地对高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优良品质,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方位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