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5讲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

近 晶状体变○29 厚,像成 只能看

清近处
眼 在视网膜○30 前面
的物体
用○31 凹透镜
远 晶状体变○32 薄,像成 只能看

清远处
眼 在视网膜的○33 后面 的物体
用○34 凸透镜
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为 25cm ,这 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
6.
对于那些认 为 现 实 走 在 小 说 家 想 象 力 前 面 的 作 家 而 言 , 困 难 在 于 如 何 把 握 生 活 的 复 杂 结 构 和 本 质 内 容 。
7.
对艺术家而 言 , 日 新 月 异 的 变 革 时 代 , 既 意 味 着 巨 大 挑 战 , 也 能 激 发 创 作 热 情 , 促 使 他 们 投 身 沸 腾 的 生 活 。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
一、透镜
本节主要问题:
1、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 对光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有哪些例子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会聚 放大镜、老花眼镜片和远视眼镜片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后
发散 近视眼的镜片
2、什么是光轴、光心?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课件共21张PPTPPT优秀课件
4.抽象的 内 容 能 加 以 阐 发 。 所 谓 “ 抽 象” , 是 与 “ 具 体 ” 相 对 而 言 , 抽 象 的 也 就 是 概 括 的 。 所 谓 “ 阐 发 ” 就 是 化 抽 象 、 概 括 为 具 体 。 阐 发 常 见 的 有 两 种 形 式 : 一 是 举 出 实 例 , 一 是 分 析 因 果 。

广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第5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广东省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第5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4)如图乙所示,当他把蜡烛放在 A 位置时,光屏应向 M 点的
__右____(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 像;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些,他应把蜡烛向 A 点的___右___(填
“ 左 ” 或 “ 右 ”) 侧 移 动 , 同 时 使 光 屏 离 凸 透 镜 更
___远_____(填“远”“近”或“不变”)一些。若固定光屏的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3.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
A
B
C
D
4.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B )
A.近视眼的矫正是配戴合适的凸透镜 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
逐渐变小
【例题 10】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则像
的性质是( C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例题 11】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光屏上,若将透镜的
下半部分遮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像只剩上半部分 B.像变得模糊不清了 C.像下半部分变暗,上半部分亮度不变 D.像依然完整,只是整个像亮度变暗了
“左”或“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5)实验中,当小明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
像的情况是( C )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
(6) 随 着 蜡 烛 燃 烧 而 变 短 , 光 屏 上 成 的 像 将 向 ___上_____( 填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点拨3】 找到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 断成像性质及其应用. 规律小结: 一焦定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总倒立,虚像总 正立;(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 小. (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实像异侧,虚像同 侧.
变式拓展3:(2019·鄂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11甲测出了 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11 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2. 投影仪是利用 凸透镜 来成像的,成像时,物体 到镜头的距离要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 它成的是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
3. 放大镜是 凸透 镜,它成 正立 、放大 的 虚 像, 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 . 焦点以内.
四、 眼睛和眼镜(10年2考,2017、2011年考)
A. 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 成像原理
C.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 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 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 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C
回归课本
1.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 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 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 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 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 线有 发散 作用,它应该是 凹 透镜. 由此 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 膜的 前方 (选填“前方”或“后方”).
探究焦距变化 对成像的影响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用》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知识纵横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归类示例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考点整合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永和中学 任永富
多媒体课件

中考物理考前考点梳理第5讲透镜及其应用精讲课件

中考物理考前考点梳理第5讲透镜及其应用精讲课件

知识梳理 自主测试
3.焦点和焦距
一二三四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 个点叫焦点,用F表示,该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因此叫实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如图所示。
知识梳理 自主测试
一二三四
4.三条特殊光线
透镜中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对凸透 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它的焦点是虚 焦点,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对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折 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凹透镜,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正对虚焦点,经折 射后与主光轴平行。三条光线如图所示。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光线经过凸透镜的焦点, 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镜头经折射后光线跟主光轴平行。
1
2
3
4
5
2.正确理解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 正确理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应注意以下两点: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发散)作用是指从透镜射出的 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加大了会聚程度或减小了发散程度(加大了发散 程度或减小了会聚程度),即光线经过凸透镜(凹透镜)后并不一定会 聚到一点(发散),只不过比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远离)主光轴。
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来 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
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 原 是一个模糊的光斑 因
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在视网 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
知识梳理 自主测试
一二三四
矫正
近视眼 戴凹透镜
远视眼 戴凸透镜
知识梳理 自主测试
一二三四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1)原理:凸透镜成像,两次放大。 (2)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3)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 (1)原理:二次成像。 (2)物镜:焦距大,成像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目镜:焦距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材料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材料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第42页
知识点睛: 试验过程中,不论怎样移动透镜和 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可能有两种:(1)凸透镜、 光屏、烛焰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蜡烛在1 倍焦距内或焦点上。在焦点上时移动光屏,光屏 上光斑大小及其三条特殊光线 1.(易错点2)( 海南)如图所表示,对光有发散
第30页
技巧规律 会聚和发散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 线而言。由此可得判断凸透镜和凹透镜方法:延 长入射光线,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延长线 偏向主光轴就是凸透镜;若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 光线延长线偏离主光轴就是凹透镜。
第31页
易混易错点
视力矫正 ——练习《过考点》12、13题
例3 (黑龙江改编)因为长时间过分使用手机,造 成青少年未老先衰,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
(2)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中心、__凸__透__镜____ 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标是_使___ _像__成__在__光__屏__中__央___。
第35页
(3)如图8,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0 cm刻度线 处,向____左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楚像,则该像是 ___缩__小_____( 选 填 “ 放 大 ” “ 等 大 ” 或 “ 缩 小 ” ) 实 像;生活中______摄__影__机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
第7页
5.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
凹透镜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
线,经凹透镜折射后,
平行 于主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 凸透镜折射后通过_焦__点__
折射光线的 __平__行______过凹透镜
光轴
的虚焦点
第8页
凸透镜
凹透镜
延长线经过凹透镜异
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 侧虚焦点的入射光线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5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5讲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6.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2013 年 1 次) 7.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对调物与光屏的位置 ,光屏上还能成像(光路 可逆 )(2017 年 1 次) 8.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 ,光屏的像只会变暗 ,像仍是一个完整的 像 9.蜡烛越烧越短,则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逐渐上移(可调蜡烛、 上调光屏、下调凸透镜) 10.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或一个远视眼镜 ,要使光屏上仍成 一个清晰的像,物体与光屏的调节.(2017 年 1 次) 11.透镜在不同区域成像特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凸透镜成像特点巧记: ①一倍焦距分虚实, 内虚外实:物距大于 1 倍焦 距时成实像;物距小于 1 倍焦距时成虚像. ②二倍焦距分大小, 远小近大:物距大于 2 倍焦 距时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 2 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5、16 年云南、 昆明、曲靖;14 年曲靖考查) 【考情分析】云南各地中考涉及该知识点的考查一 般从题干或图片信息中获取物距和像距的关系、物距与 焦距的关系,从而判断像的性质和位置 ,以及有关这一 成像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2013· 云南)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 ,在另一侧移动光屏 , 距凸透镜 10 cm 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 的光斑, 由此可知 ,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10__cm.
(2)如图所示, 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 透镜、 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__同一高度__, 移动光屏始终找 不到像 , 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 __小于 __10 cm 所 致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应将蜡烛向 __ 左 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 ,才能在光 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把蜡烛移到 B 处, 移动光屏可得到__放大 __的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 ).再将蜡烛移动到 A 处, 并 移动光屏可得到 __ 缩 小 __ 的 像 ( 选 填“ 放 大” 或“ 缩 小” ),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__大于 __10 cm(选填“大 于”或“小于”).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共58张PPT)

2020届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共58张PPT)

突破知识点
实验突破
冲刺演练
-13-
【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已给出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 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答案】如下图所示:
第一阶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考情分析 知识网络
突破知识点
实验突破
冲刺演练
-14-
知识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过程要注意的地方:实验时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 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才能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央. 2.凸透镜成像规律 将下表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第一阶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考情分析 知识网络
突破知识点
实验突破
冲刺演练
-17-
【例2】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 律相同的是( )
A.照相机
B.老花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
【解析】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
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
第一阶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考情分析 知识网络
突破知识点
实验突破
冲刺演练
-25-
【变式训练4】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第一阶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考情分析 知识网络
突破知识点
实验突破
冲刺演练
-26-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
远视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花眼,老花眼镜就是凸透镜.
第一阶段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考情分析 知识网络
突破知识点
实验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