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贸大学901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辅导讲义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_901经济学_试题1999-2014

2、怎样理解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必要条件?
3、简述效用最大化原则。
4、实现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是什么?
5、什么是凯恩斯革命?
三、论述
1、怎样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4、世界市场
5、相对剩余价值
二、简答题
1、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2、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有何异同?
3、解释国民收入变动机制和价格变动机制的异同。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简述市场调节的长处和短处。
6、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使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上出现哪些重大变化。
3、简述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
4、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5、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需求管理政策。
2、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如何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2002年《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产业资本国际化
三、论述
1、试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2、画图说明序数效用理论。
1999年《经济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超额剩余价值
2、跨国公司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边际收益
5、货币乘数
6、资本边际效率
二、简答
1、简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并说明这一矛盾与商品其他矛盾的关系。
2、为什么说土地价格等于资本化的地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9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张连城,马方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经济学教程》(第三版),张连城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
一、政治经济学部分(一)资本主义部分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商品拜物教3、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4、资本和剩余价值(1)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3)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4)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与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变化(5)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5、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2)资本的有机构成及资本的集聚与集中(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6、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资本的循环(2)资本的周转7、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2)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3)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8、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9、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成本价格和利润(2)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3)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10、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2)商业利润(3)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4)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11、借贷资本与信用(1)借贷资本的形成和特征(2)利息与利息率(3)资本主义信用形式(4)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12、资本主义地租(1)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和地租(2)级差地租(3)绝对地租(4)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5)土地价格13、垄断资本主义(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4、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1)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2)资本的社会化和经济的虚拟化(3)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二)中国经济问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及其发展。
200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05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90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固定成本答:固定资本是指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生产资本。
从物质形态上看,这部分资本能够在较长的使用年限内发挥作用,并一直保持原有的形态,它的价值则按照其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次收回。
2.LM曲线答:在给定的货币供给和给定的价格水平下,满足货币需求关系式的所有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在一个横轴为国民收入,纵轴为利率的坐标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斜率为正的曲线。
LM曲线是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各个组合点的集合,如果经济在LM曲线上运行,说明货币市场是均衡的,否则就意味着货币市场失衡。
LM曲线如图1-1所示。
图1-1 LM曲线3.结构性通货膨胀答: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有时在既不存在需求拉动,也不存在成本推动的情况下,仅仅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也可以导致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引发通货膨胀,这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从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具特点,并且千差万别,这是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根源。
在现代社会,由于资本和技术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很难使这些资本和技术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转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从渐趋衰落的部门流转到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部门,从较封闭的部门流转到开放的部门。
但是,货币工资的增长速度通常是由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部门和开放度较高的部门决定的。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工会追求工资均等化和公平原则的压力下,在劳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那些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发展缓慢处在衰退阶段的部门和非开放的部门,其工资的增长速度会向生产率提高较快、正处于上升期和开放度高的先进部门看齐,使整个社会的货币工资增长速度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901经济学)试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901经济学)试题2009年真题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均衡2、自然垄断3、平均利润率4、库兹涅茨曲线二、简答1、简述帕累托最优的交换与生产条件?为什么必须具备这一条件才能实现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2、简述影响规模效益递增和规模效益递减的原因3、简述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长期总供给的因素4、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因素有哪些?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5、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有哪些?三、论述1、阐述需求管理政策2、论我国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历程2008年真题一、名词解释1、边际产品价值2、帕累托改进3、供给冲击4、预付资本总周转5、经济发展二、简答题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什么是递减的?2、厂商在什么条件下停止经营在经济上更为有利?3、简述一国经济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的条件。
4、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5、简述经济全球化第三次高潮兴起的原因。
6、简述现代经济中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差异。
三、论述题1、简述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说明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和政府反通货膨胀的政策。
2、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
2007年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吉芬商品经济地租流动陷井相对剩余价值世界市场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72分)1、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2、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有何异同?3、解释国民收入变动机制和价格变动机制的异同。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5、简述市场调节的长处和短处。
6、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9分,共58分)1、用IS-LM模型分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我国应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2006年真题一、名词解释1 、国民收入(NI):2 、资本边际效率:3 、通货紧缩:4 、流动资本:5 、级差地租:二、简答1、什么是外部性?为什么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2、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3、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4、简述马克思的流通费用理论?5、简述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6、简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三、论述l、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优劣?2、怎样防治社会主义中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2005年真题一、名词解释1、固定成本;2、 LM曲线:3、结构性通货膨胀:4、跨国公司:5、固定资本:二、简答1、为什么说投资等于储蓄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2、用供求法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的原因。
爱考首经贸901经济学考研辅导资料

第一部分经济学教程第一章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一、关键名词和术语需求: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是由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购买力和时间这三个要素所构成的。
需求量: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定律:需求定律或需求法则是指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负相关的内在联系。
需求定律表明:商品的价格水平越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水平越低,需求量就越大。
ρ吉芬商品z是用英国经济学家吉芬(Robert Giffen)的名字来命名的一种低档品,它的需求曲线在一定的价格区间内是向右t方倾斜的,这意味着,当吉芬商品的价格较低时,人们对它的需求量较少,反之,当价格较高时,人们的需求量较多。
声望商品:声望商品或炫耀性商品指能够炫耀消费者身份、社会地位或购买力的高档商品,它们的需求曲线在一定的价格区间内是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的。
供给: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包括厂商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欲望、出售商品或服务的能力以及时间三个要素。
供给量: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和某一特定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供给定律:供给定律或供给法则是指商品的销售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
供给定律表明,价格水平越高,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多:反之,价格水平越低,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少。
均衡价格: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能够使市场供给与需求相等从而实现市场出清的价格。
供求法则:供求法则或供求定律是指供求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随着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无论市场需求和供给怎样变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商品的实际价格和销售量总是趋向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这种内在的联系即为供求法则。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作为自变量的商品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政治经济学》讲义共156页文档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156
《政治经济学》讲义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
2014年首都经贸大学901专业课考研经验分享

结束了复试一直想开个帖子聊聊关于考研,关于901,关于论坛。
今天也借此机会表达一下对论坛,对版主,对学长学姐和给我战友帮助的感谢。
先说说我个人的情况吧,两次考首经贸,13年专业课131分,14年134分。
所以说在这里我只想说说专业课的事情。
因为公共课实在不好,第一次报考的国际贸易学就是单科英语挂掉。
二战果断选择劳经。
进论坛的无非就是想想了解一下学校,还有专业课吧。
公共课和别的学校都是一样的。
所以希望这个帖子对于即将考首经贸901专业课的同学有点帮助。
一、关于学校其实关于学校的定位和相关信息其实大家也是很容易找到的,另外就是比较一下自己的情况了,而在这个也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我想说的就是只要你决定好了就不要受别人的思维打扰,有了目标自己去努力就好了,今天想考那个学校,复习不顺,就想换另一个学校。
暑假过后也没怎么复习,眼看着时间就快没了随便找一个学校报了名。
这样的话你自问能考的好吗?其实考研就是个态度。
二、901专业课1、关于资料,13年出了新一版的《经济学教程》另外还出了《经济学考研考核点题解》之前觉得有这两本就够了,因为我之前买了三本,还有一本就是《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在13年的试题中六个简答都是出自这本题解。
但是14年第一个简单题解上面就没有。
所以我觉得还是以题解为重点背下,另外再结合两本参考书查阅一下在课本上有哪些重点是在题解上面没有的。
也要识记一下,因为大纲的参考书还是课本,题解只是整理出来的课后习题答案。
今年真题西经出了题解以外的,不好说明年政经会不会这么出。
所以考901的同学这三本书必备。
2、关于方法,其实看了真题的就会知道,六个简单两个论述。
当然答题的时候就要把答案背在脑子中然后写出来。
可能很多理科的同学会感觉有难度,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看你努力和坚持的程度了。
说说我的情况吧,13年的时候出版社在八月份的时候第三版才出来,所以我也是那时候拿到书的。
刚开始的时候是先把两本参考书先看一遍,这一遍是了解大体内容,重点是看懂理解,很多图也自己画一下。
首经贸901经济学硕士考研参考书

济与管理研究》
旅游管理 (120203)
复试:旅游学基础
复试参考书: 旅游学概论(第 6 版),李天元,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复试:技术经济管理 复试参考书:
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204)
综合(含技术创新管 理、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原理•方法•应用,张铁山(编),北 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年。 技术创新管理,雷家骕、洪军,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 一点是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 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如果 做到,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 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 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例如:“A”。 第一,什么是 A(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A 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 的 5 点内涵。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 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 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 150-200 字 为佳。如果是 A4 的纸,以 5-8 行为佳。 (二) 名词辨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 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 类为“A 是…”“A 和 B…”“AB 和 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 例如“A 就是 B”。(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 和 B…”类型的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经贸大学901经济学考研《政治经济学》辅导讲义第九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学习的中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
学习目的在于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规律。
本章的学习要重点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弄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支配这一过程的客观经济规律。
【学习内容提要】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质一、资本主义所有制是开创社会生产新时代的必要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质,是就它本身的性质与其以往的生产方式相比较而言的,是就它本身完成的历史使命而言的。
1.小生产者生产方式的社会历史性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起源于把奴隶和农奴直接转化为雇佣工人,而是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即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解体。
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是发展个人生产力的适当形式,同时又为个人生产力发展为社会生产力创造必要的条件。
但是,小生产者占有和支配的生产力就其性质来说仍属于个人生产力,科学技术还没有获得发展的适当条件,生产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
由于这种生产方式以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所以它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排斥协作和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它不可能实现社会对自然的支配和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
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
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2.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社会进步性质。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小生产者两极分化的产物。
它从一开始就以货币和生产资料的集聚为前提,它能够把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结起来组织社会化的生产过程,从而成功地把个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适应了自发分工的商品生产所具有的生产要素全面流动的客观要求,因此能有效地组织社会化的商品生产过程。
资本运动以广阔的世界市场为基础,同时还不断地为自己创造着新的市场。
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包含着一个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资本为了扩大自身的增殖能力就必须不断地积累,发展资本积累的各种形式和开创资本市场,把私人资本联合起来转化为社会资本,不断地使更多的生产要素置于它的支配之下。
资本为了提高自身的增殖效率,它要把一切个人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开创社会劳动的各种组织形式和进行社会劳动过程的管理创新,它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发展精神生产力获得自身所需要的生产技术基础,它把科学技术发展起来并入物质生产过程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可见,资本主义私有制既能取得使之迅速扩大的物质手段,也有自我发展的巨大的内在动力和实现机制。
这既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发展的原因,也是它历史进步性的重要体现。
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资本运动的一个内在趋势资本组织社会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就必须首先生产商品和交换价值,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力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
1.剩余价值生产和劳动生产力之间是生产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资本要实现其目的必然要把实现目的的手段也一同发展起来。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动力。
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外部压力,会造成社会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
物质生产方式的经常变革和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是同剩余价值生产相伴随的必然过程。
资本要调动科学和自然界的一切力量,同样也要调动社会结合和社会交往的一切力量,去提高劳动生产力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
2.剩余价值为目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个资本价值无限增殖的过程。
资本运动的这种内在本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社会条件。
由于资本追求的是财富的一般形式和一般的社会权力,由于剩余价值质的无限性和量的有限性的矛盾的刺激,由于资本的无止境的致富欲望,资本积累成为资本运动的必然过程,推动着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不断发展。
因此,资本是生产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关系,资本的使命就是发展生产力。
三、资本关系的发展为新社会形成准备着必要条件1.随着资本积累进程的发展,资本关系从根本上改造了社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并使其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
资本所创造的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推动着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成为资本关系自我扬弃的强大动力;同时它也为新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新的社会形态之所以必然要形成,正是因为它适合于社会生产力这种发展了的社会性质。
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
为了创造无限的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历史阶段是一个必经点,而这个阶段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
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2.资本还为新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形式。
首先,资本创造的生产组织为新社会组织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利用的组织形式。
其次,资本创立了一个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分工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调节的组织形式。
这些调节机构有自发形成的银行制度,也有为自觉干预经济而建立起来的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节的机构。
这些组织形式为新社会组织和调节社会生产提供了直接的组织基础,并且会在新社会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最后,资本积累过程形成的资本的自我扬弃形式是向新社会的过渡形式。
(1)资本的自我扬弃是资本积累的一种内在趋势,随着生产过程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资本积累方式必然社会化发展,股份资本是资本集中的适当形式,是资本自我扬弃的社会形式。
(2)股份公司是资本转化为生产者财产的过渡形式,是资本再生产的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形式。
(3)股份公司是对资本的消极扬弃,合作工厂则是对资本的积极扬弃。
第二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及其历史局限性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根源其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资本从一开始占有的就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力,因为它以工人协作劳动作为生产的起点和基本形式,这种物质生产方式具有社会化性质。
因此我们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始点就已包含着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矛盾并不就是对抗,对抗只是矛盾对立性质的激化形式。
资本主义初期的基本矛盾主要是相互促进的适应关系,这种矛盾表现为生产力和资本积累发展的动力。
这种矛盾不仅决定了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的资本量从一开始就必须大于小生产者所支配的生产资料数量,而且决定了它要无止境地进行积累,因为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资本是依靠规模效益、依靠协作劳动对生产资料和劳动时间的节省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它的内部矛盾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由于产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工业的技术基础得以确立,社会生产力就其技术性质看已经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物质生产方式都社会化了。
另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生产关系的社会化。
首先是资本占有关系的社会化。
单纯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而使个别资本增大,已经无法占有迅速发展起来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集中,导致资本占有关系的社会化。
资本集中本身有两重作用。
一重作用在于,它使私人资本联合起来转化为社会资本,资本的社会化性质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创造了矛盾运动的新形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另一重作用在于,它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的产权关系调整,本质上有利于大资本支配中小资本,因而又成为加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有力因素。
从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的性质要求按照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比例分配生产资料和配置生产资源,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把社会生产的内部联系割裂开来,表现为一种盲目的竞争关系。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相对立,这种对立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以外部对抗的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资本生产的物质基础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直接体现。
这一矛盾是其他经济矛盾的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力,也是引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后解体的终极原因。
二、资本私人权力与社会权力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上,私人资本的所有制关系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质。
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财产关系是私人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统一。
资本的私人权力体现为资本家个人作为资本的所有者占有、支配和使用资本的实际权力。
资本作为一种社会结合的力量又体现为一种社会权力。
私人资本的社会性质根源于其占有的物质内容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只是由于资本作为社会劳动的转化形式,作为社会化生产力的特殊社会存在形式,资本具有了社会性并体现为一种社会权力。
资本私人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的关系不过是资本占有形式和占有内容关系的表现形式,不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在资本自身性质上的一种表现。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它的基本矛盾的展开,资本内部的私人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矛盾也必然随之发展起来。
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条件日益转化为社会的生产条件,劳动方式以及生产力日益社会化。
单个私人资本已经越来越无法独立地占有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资本要组织社会生产就必须联合起来,使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把资本的私人权力转化为社会权力。
但是,这个转化过程本身则包含着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自我否定的性质。
随着生产力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资本社会化性质得到不断的加强,资本占有的社会权力越来越发展为与私人权力相异化的权力,成为私人资本无法支配的一种社会权力。
所以,资本私人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矛盾既是迫使私人资本占有关系向社会化方向变革的直接原因,也是最终导致资本私人权力关系解体的直接原因。
三、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和生产手段的矛盾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经常的和内在的趋势。
既然提高劳动生产力是资本增殖的必要手段,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包含着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内在动力和机制,包含着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趋势。
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却会与资本运动的目的本身发生冲突。
资本生产目的和生产手段的矛盾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试图通过无限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使资本的价值得到保持和无限地增殖,但是这种方法本身同时也包含着现有资本价值周期地贬值和社会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必然降低产品的价值,从而会周期地引起现有资本的贬值。
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伴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导致社会资本一般利润率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