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讲义全

宏观经济学讲义全
宏观经济学讲义全

第六章消费

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第二节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随机游走消费理论/随机游走股票价格理论

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1.1两个基本模型

我们的理论出发点是两个基本的模型,拉姆齐模型和迭代模型,他们提供了宏观经济学大多数优化模型的框架。

1.1.1拉姆齐模型

●拉姆齐1(1928)提出,卡斯(1965)和库普曼斯(1965)发展。

●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第一个基本模型,旨在确定社会的最优储蓄率。

●大量相同的竞争性厂商租用资本雇佣劳动以生产并销售产品,大量相同的长生不老家庭

供给劳动、持有资本、消费并储蓄。

●不考虑市场的不完美性以及由异质家庭和代际关系造成的所有问题。

1Ramsey Frank P.(192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 Economic Journal 38, No.152 (Dec), Pp543-559.

1、行为人最优化

行为人的效用函数:

0'',0',)(0<>=∑∝

=u u C u U t t t β 其中,β代表主观贴现率,10<<β。

行为人面对的生产函数:

0'',0'),(<>=f f K f Y t

t t

t t K I K )1(1δ-+=+ 其中,δ代表资本折旧率,10<<δ。

行为人面对的预算约束为:

t

t t t I C K f Y +==)( 行为人的最优化:

t

t t t t t t K K C K f t s C u )1()(..)(max 10δβ--+=+∝=∑

转化为:

}

])1()([])1()([max{])1()([max 12111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K K f u K K K f u K K K f u δβδβδβ

C O F ..(对1+t K 求偏导)

)]1()('[)(')('11δβ-+=++t t t K f C u C u

经济含义:

(1)跨期消费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行为人主观收益率和资本实际收益率的乘积。

(2)主观收益率和资本实际收益率的乘积大于1,投资有利可图,减少现期消费。 典型的行为人代表整个经济,这个行为人既有家庭的性质,又有厂商的性质。所以行为人的最有选择等于整个经济的最有选择,也就是拉姆齐模型的社会最优解。

2、分散经济中的典型行为人的最优化

对于家庭:

t

t t t t t t K K C K f t s C u )1()(..)(max 10δβ--+=+∝=∑

对于厂商,不涉及跨期问题,其最优化为:

t

t t t t t N W K r N K F -+-)(),(max δ C O F .. ),(),(21t t t t t t N K F W N K F r =-=δ

经济含义:资本和劳动的分别按其边际生产力获得利润和工资。

若将行为人提供的劳动正规化为1,则,最优化为:

t t t t t t N W K r K f -+-)()1,(max δ

C O F ..:

δ-=)('t t K f r t

t t t K r K f W -=)(

1.1.2.迭代模型

●阿莱(Allais,1947)提出,萨缪尔森(Samuelson,1958)和戴蒙德(Diamond,1965),布

兰查德(Blanchard,1985)等发展。

●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第二个基本模型,旨在确定社会的最优消费、储蓄和投资。

●假定人口是不断新老交替,也就是说,新人不断出生,老人不断死亡。时间为离散而非

连续,,......

=

t,简单假设:

2,1,0

(1)人只能存活两期,年老期和年轻期;

(2)年老期不工作,年轻期得到数量为Y的产出,年老期得到数量为E的产品(养老金),年轻期和年老期都消费;

(3)产品的储藏收益率为R,1

0<

≤R,因为储藏过程中会有损耗。

●未引入货币的迭代模型

行为人的目标效用函数和跨期预算约束可以表示为: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吐血整理 第一章 一、GDP 与GNP 定义与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 : 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厂商和个人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GNP: 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NP 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 GDP =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 产品的总价值。 ? GNP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GDP 的三种统计方法 1.增值法(部门法) 基本原则: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 ,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 的来源。最终产品的价值(GDP )=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具体做法: (1)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2. 支出法 基本原则: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角度:消费者C;厂商I;政府G;进出口部门X-M 公式:GDP=C+I+G+(X-M ) 3. 收入法 基本原则: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的角度加以统计。 任何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的收入,并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 公式:GDP=C+S+T 三、其他经济指标 1. NDP :国内生产净值=GDP -(固定资产)折旧 2. NI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GDP -(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 3. PI :个人收入= NI — 转移支出+转移收入 转移支出: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 转移收入: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 4.DI :个人可支配收入= PI -个人所得税=个人消费+个人储蓄+消费者所付利息 四、GDP 的价格矫正指数 名义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DP G DP 实际名义价格矫正指数 GDP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6章 通货膨胀)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第16章 通货膨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通货膨胀()11100t t t P P t P π---=?[Inflation ()11 100t t t P P t P π---=?] 答: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人们一般采用价格指数来计算通货膨胀率,常用价格指数有:消费价格指数和GDP 紧缩指数。通货膨胀率即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1=100%1t t t t --?-年的价格水平年的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年年的价格水平 2。通货膨胀的类型: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strains of inflation :low ,galloping ,hyperinflation ) 答:按照严重程度不同,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三类:低通货膨胀、急剧通货膨胀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1)低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为一位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愿意签订以货币形式表示的长期合同。 (2)急剧通货膨胀是指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二位数或三位数的速率上涨时的通货膨胀。这种急剧的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扭曲。其特点为:一般地说,大多数经济合同都会实行指数化;货币贬值非常迅速,人们仅在手中保留最低限度的货币以应付日常交易所需;金融市场逐渐消亡,资本逃向国外;人们囤积商品,购置房产,而且绝对不会按照很低的名义利率出借货币。 (3)恶性通货膨胀是指各种价格以每年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万亿的惊人速率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影响(再分配,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impacts of inflation (redistributive ,on output and employment )] 答:(1)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再分配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们手中财富的实际价值来实现。一般说来,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也就是说,通货膨胀往往有利于债务人而有害于债权人。如果通货膨胀率出现不可预期的下降,那么所产生的效应就正好相反。但在更多时候,通货膨胀只是将收入和资产搅合在一起,随机地在全体居民中进行重新

宏观经济学资料

第五章 1.货币的三种职能: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贮藏职能。 2.下列各项满足了哪一种职能? a 信用卡(交换媒介-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价值储藏-用于存钱) b 徐悲鸿的画(价值储藏) c 地铁票(计价单位),不属于货币。 2、在威克纳姆国中,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实际GDP每年增长5%,货币存量每年增长14%,而名义利率是11%。实际利率是多少? 答: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M+△V=△P+△Y, 通胀率△Y=9%,那实际利率是2%。 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英国都有纸币武器的计划:它们各自印另一个国家的通货,试图用飞机大量空投。为什么这是一种有效的武器呢? 答:纸币武器可能带来恶性通货膨胀。提高了皮鞋成本和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化更加频繁、税则成本增加,使计价单位变得无意义,增加了不确定性和财富分配的任意性。恶性通货膨胀破坏公众和经济政策。 4.在1994年,据美联社的一篇报纸文章报道,美国经济正经历低通货膨胀率。它说:“低通货膨胀有一种负面影响:4 500万社会保障和其他津贴的领取者将看到他们的支票在下一年中仅仅提高2.8%”。 A 为什么通货膨胀影响到社会保障和其他津贴的增加? 立法者希望社会保障和其他津贴的实际价值长期保持稳定。用津贴对生或非用的指数化来衡量,名义津贴和价格上涨幅度一致。 B 这是通货膨胀的成本吗?为什么是或不是? 如果通货膨胀率预期正确,靠养老金生活的人不受低通货膨胀影响。手中钱变少,商品价格也便宜了,购买力与高通货膨胀时相同。 5.通过互联网找两个国家,一个国家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高通货膨胀,另一个国家则经历了低通货膨胀,找到这两国家的货币增长率和目前的名义利率水平。把你的发现和本章所学的理论联系起来。 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习题 1.假设央行减少货币供给5%: A 总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央行减少货币供给,消费减少(总需求下降),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B 短期和长期中产出与物价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动?短期价格粘性,基本保持不变。 长期物价具有伸缩性,物价水平逐步下降,并使产出水平向自然产出水平靠拢。 C 根据奥肯定律,短期和长期中失业会发生什么变动? 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率与产出水平的负相关关系。 在短期内,价格不变,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

宏观经济学讲义(叶航)

宏观经济学讲稿 第一篇宏观经济变量 第一章总产出 一、总产出核算的指标 1.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由本地公民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GNP在统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原则: 第一,GNP统计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供人们直接使用和消费,不再转卖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作为生产投入品,不能直接使用和消费的产品和劳务。 第二,GNP是流量而非存量。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第三,GNP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原则计算。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GDP与GNP的关系是: GDP = GN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 2.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 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GNP或GDP扣除折旧以后的余额。它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3. 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它入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4. 个人收入(P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全部收入。它是国民收入进一些必要的调整后形成的一个指标。 最主要的扣减项有: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 最主要的增加项有: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 5.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各级指标之间的关系是: GNP或GDP减折旧;等于—— NNP或NDP减间接税;等于—— NI减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支付;加转移支付;等于—— PI减个人所得税;等于——DPI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精)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 I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或知识点 一、导言(第1、2章 1、宏观经济学科学(第1章 (1宏观经济学。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后面所有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的、本书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宏观体系的认识。 (2价格黏性与伸缩性。短期和长期,价格情形,也是不同学派分析的角度或出发点。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了解下即可。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总产出。重点掌握:概念和内涵;核算中的特殊处理;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GDP核算指标的缺陷和改进。 (2国民收入核算。重点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GDP与其他国民收入指标(GNP、NNP、NI、PI、PPI的关系。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重点掌握:CPI的含义。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关系。 说明:第1、2章比较基础,初级宏观看过的考生,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直接略过就行。 二、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4、5、6章 重点章节在4、5、6。其中,最最重要的章节在第4章。

1、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3章 (1国民收入的分配。重点掌握: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决定,欧拉定理。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该函数的性质必须掌握。 (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重点掌握: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利用储蓄和投资曲线分析问题。 2、货币与通货膨胀(第4章 (1货币数量论。重点掌握: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表达式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数量方程式来解释通货膨胀。(12年真题 (2通货膨胀与利率。重点掌握:费雪效应与费雪方程。 (3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重点掌握: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VS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5古典二分法。重点理解古典二分法含义,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含义与区别。 说明:货币与通货膨胀这一章的比较重要,建议能在这些重点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下,本章不难。 3、开放的经济(第5章 (1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2小型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重点掌握:①小型开放经济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②各种政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 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 四部门经济均衡C+I+G+X=Y=C+S+T+M S=I+(G-T)+(X-M), 私人储蓄的3个作用 1将储蓄借给企业部门 2将储蓄借给政府部门 3将储蓄借给外国部门 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实际GDP:按基期最终产品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最终产品的现期价格水平与基期价格水平的变动上。GDP=C+I+G+NX 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通货膨胀率=GDP缩减指数变化/上一年的GDP缩减指数 生产价格指数PPI,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样本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生产者索取的价格 失业的四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2季节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 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自产自销产品不算人GDP) 第十章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图像横轴Y ,纵轴AD ,画出Y=AD线 Y=AD=C+I+G+NX I+G=S+T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被称为在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在一个经济体中,只要实际产出偏离均衡产出,存货变动机制的作用就会使实际产出向均衡产出趋近,并最终稳定在均衡产出的水平上。 消费函数:C=C0+cY c是边际消费倾向dC/dY 平均消费倾向C/Y 储蓄函数:S=-C0+(1-c)Y (1-c)是边际储蓄倾向dS/dY 平均储蓄倾向S/Y 三部门经济均衡产出公式Y=C0+I+G/1-c 乘数,一单位总需求的变动会导致数倍均衡产出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 投资乘数m i=1/1-c 和消费乘数一样 政府购买乘数考虑政府转移支付TR Y=C0+cTR+I+G-cT/1-c m g=1/1-c 税收乘数m t=-c/1-c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m tr=c/1-c 税收随税率变化后,各乘数的分母改为1-c(1-t)t是税率分子C0+cTR+I+G 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1经济中必须存在闲置资源 2经济中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从外国部门购买产品

西南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讲义

《宏观经济学》讲义 参考书目: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运行和总量变化。国民收入、价格水平、利率、政府预算、就业、国际收支等等都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总量。其中,收入总量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宏观经济学又叫做现代收入理论。虽然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问题、总量问题,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并不宽泛,而是紧紧围绕收入的决定、波动和长期趋势展开分析。 二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统一的。主要有: 1经济模型。一个经济模型用于描述经济现象与经济行为的本质特征。通常包括了变量的选取、假设条件、变量的逻辑关系、证伪和预测。 3均衡分析方法 3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个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不同的视角,所以一些微观经济学的正确结论放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储蓄悖论”:对于单个家庭而言,增加储蓄将使收入增加,进而储蓄增加。但从整体经济看,储蓄增加会导致支出下降,通过乘数的作用,收入下降,储蓄反而下降。 第二节 GDP核算理论 一 GDP的含义 1 什么是GDP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者地区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2 如何理解GDP的含义 ●GDP是流量; ●GDP是地理概念。GNP叫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要素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GNP=GDP+本国要素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要素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GDP是生产概念而不是销售概念; ●GDP是增加值,不计中间投入,或者说是最终产品价值;

宏观经济学讲义全

第六章消费 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第二节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随机游走消费理论/随机游走股票价格理论

第一节确定情况下的消费: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 1.1两个基本模型 我们的理论出发点是两个基本的模型,拉姆齐模型和迭代模型,他们提供了宏观经济学大多数优化模型的框架。 1.1.1拉姆齐模型 ●拉姆齐1(1928)提出,卡斯(1965)和库普曼斯(1965)发展。 ●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第一个基本模型,旨在确定社会的最优储蓄率。 ●大量相同的竞争性厂商租用资本雇佣劳动以生产并销售产品,大量相同的长生不老家庭 供给劳动、持有资本、消费并储蓄。 ●不考虑市场的不完美性以及由异质家庭和代际关系造成的所有问题。 1Ramsey Frank P.(1928),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 Economic Journal 38, No.152 (Dec), Pp543-559.

1、行为人最优化 行为人的效用函数: 0'',0',)(0<>=∑∝ =u u C u U t t t β 其中,β代表主观贴现率,10<<β。 行为人面对的生产函数: 0'',0'),(<>=f f K f Y t t t t t K I K )1(1δ-+=+ 其中,δ代表资本折旧率,10<<δ。 行为人面对的预算约束为: t t t t I C K f Y +==)( 行为人的最优化:

t t t t t t t K K C K f t s C u )1()(..)(max 10δβ--+=+∝=∑ 转化为: } ])1()([])1()([max{])1()([max 12111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K K f u K K K f u K K K f u δβδβδβ C O F ..(对1+t K 求偏导) )]1()('[)(')('11δβ-+=++t t t K f C u C u 经济含义: (1)跨期消费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行为人主观收益率和资本实际收益率的乘积。 (2)主观收益率和资本实际收益率的乘积大于1,投资有利可图,减少现期消费。 典型的行为人代表整个经济,这个行为人既有家庭的性质,又有厂商的性质。所以行为人的最有选择等于整个经济的最有选择,也就是拉姆齐模型的社会最优解。

经济学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重点归纳

经济学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笔 记重点(5)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1、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就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货币供给量的长期增长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2、货币中性原理断言,货币量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中性近似地描述了长期中的经济行为。 3、政府可以简单地通过印发货币来为自己的一些支出付款。当国家主要依靠这种通货膨胀税时,结果就是超速通货膨胀。 4、货币中性原理的一个应用是费雪效应。根据费雪效应,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名义利率等量上升,因此,实际利率仍然不变。 5、许多人认为,通货膨胀使他们变穷了,因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他们所买东西的成本。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通货膨胀也提高了名义收入。 6、经济学家确定了通货膨胀的六种成本:与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关的皮鞋成本,与更频繁地调整价格相关的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性加剧,由于税规非指数化引起的税收负担的不合意变动,由于计价单位变动引起的混乱和不方便性以及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任意的财富再分配。在超速通货膨胀时期,这许多成本都是巨大的,但温和通货膨胀的这些成本大小并不清楚。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资本的边际效率 3.公开市场业务 4.潜在国内生产总值 5.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6. LM曲线 7.自动稳定器 8.税收乘数 9.流动偏好陷阱 10.通货膨胀 11、棘轮效应 12、示范效应 二.选择题 1.下列那些项目应计入GDP()。 A.政府转移支付 B.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C.购买普通股票 D.购买一块地产 2.已知某一经济中的消费额为6亿元,投资额为1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额为亿元,出口额为2亿元,进口额为亿元,则()。 A. NDP=亿元 B. GDP=亿元 C. GDP=亿元 D. NDP=5亿元 3.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 C.出口加进口 D. GNP减出口

4.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A.消费+投资 B.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消费+投资+进出口 5.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 B.折旧 C.间接税 D.净出口 6.按最终使用者类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起来核算GDP的方法是()。A.支出法 B.收入法 C.生产法 D.增加价值法 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影响 A. GDP B. NDP C. NI D. PI 8.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9.在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那么自主消费乘数值为()。A.; B.; C.5; D.4 10.存在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那么GDP将()。 A.减少,但其减少量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B.减少,但其减少量多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C.增加,其增加量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D.增加,其增加量多于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量。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增加将引起国民收入()。 A.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B.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减少,同时消费水平下降; D.减少,但消费水平上升。 12.在产品市场四部门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同时等量地增加购买支出与税收,则GDP ()。 A.将下降,且下降量等于税收的增加量;

高级宏观经济学题库考试复习资料

高级宏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 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2. 消费函数:社会总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总收入水平。 3. 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4. 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i=i(r),一般地,投资量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 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 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I=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曲线。 6. 货币需求:货币的需求源于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 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7. 货币供给: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 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8. 法定准备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 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法定准备率可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 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9.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 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来调节货币存量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是 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 10.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组合,它是表明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曲 线上任意一点表示某一确定的价格水平及其对应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 衡时的产量水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11. 自愿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 工作条件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所造成的失业。 12. 非自愿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 而找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13. 储蓄率: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也就是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用 公式表示为s=S/Y。 14. 名义GDP: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doc

新古典综合 2.2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 2.4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 2.7何谓“费雪效应”? 3.1核心概念:货币幻觉、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陷阱、挤出 效应、凯恩斯定律 4.1核心概念:适应性预期、自然率假说 4.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有何不同?请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予以说明(此题结合第 五章)。 5.1核心概念:理性预期、理性预期假说、卢卡斯批判、政策无效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 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动态时间不一致性 5.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评判的? 5.3什么是“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了解其推导过程。以此为基础说明理性预期对于宏观经 济学的意义。 5.5请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Ⅰ的“政策无效”主张。 5.6你能另外举出政府经济政策动态时间不一致性的一个或者几个例子吗? 5.8简述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 6.1核心概念:真实冲击与技术冲击、跨期替代效应、索洛剩余、乘数-加速数模型、货币 经济周期理论、政治经济周期理论 6.5给出真实冲击与名义冲击的定义。经济学家认为何种真实冲击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最 主要原因? 6.8简述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并以图加以说明。 6.11从传统的凯恩斯理论(1S-LM模型),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实际经济周期(RBC)理 论,再到新凯恩斯主义理论(AS-AD模型),它们如何解释经济周期波动原因? 7.1核心概念:非市场出清、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菜单成本、效率工资 7.2论述新凯恩斯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 7.4新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何差别? 7.7简述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7.10、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是如何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其有些什么政策主张?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定器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内在稳 定器 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不知不觉,又一年的考研向我们徐徐走来。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结构,“万众创业”、进民企、考公务员、靠研究生各占相当比例。对不少大学生而言,与其说考研是追随兴趣增长学识,毋宁说是一种“特殊的就业手段”。特别是有些人,试图在所从事的领域建功立业,那么报考研究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内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指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机制是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轻微的经济波动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则效果不大。 内在稳定器的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时,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从而使得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少下降。累进所得税下,经济衰退使得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反之,经济繁荣时,税收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增加;累进税率使得政府税收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其次,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最后,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 举例来说,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这使自发消费增加1美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就会增加0.75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4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4),而有了税率为0.2的比例所得税,则自发支出(比方说投资或政府支出)增加1美联社元时,消费需求一上来只增加0.6美元[0.75×(1美元-02美元)],通过乘数作用,收入最终可增加2.5美元{因为乘数K1=KG=1/[1-0.75×(1-0.2)]=2.5}。可见,增加1美元自发支出时,有了比例所得税,总需求增加幅度变小了,从4美元变为2.5美元。 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但要消除经济波动,仅靠自动稳定器不够,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审时度势,主动采取变革收入或支出的财政政策。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低,即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通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经济;反之,当认为总需求水平过高,,即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GDP是以货币表示的一个量值。GDP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避免对中间物品的重复计算。 通货膨胀:是指物品与劳务货币价格的普遍持续上升。 失业率: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衡量一国失业程度最重要的统计指标。 节俭的悖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于个人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来说是坏事,凡是增加消费会增加总支出,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和自发税收增加的数量相同时,均衡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或政府税收)变动的比率。 预算赤字(BS):(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 预算盈余(BD):(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收入超出支出的部分,即政府的税收大于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付的部分。 IS曲线:表示使产品市场均衡的利率与收入(产出)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既定的目标,改变货币供给量,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为调节社会经济活动而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所进行的变

动措施。 流动性陷阱:是指货币的利率弹性无限大,以至于公众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之下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在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下,货币政策效应为零。在利率足够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低于正常利率此时人们都持有货币不再持有债券,即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变为无限大。95+59 因此,当LM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的作用达到其最大限度。 LM曲线:描述了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利率与收入的所有组合。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货币乘数:又称货币创造乘数,它是指当基础货币变动一单位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规模,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人部门的投资减少的现象。 赤字:当政府支出大于其收入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 公债:是指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周期性失业:许多工人的暂时失业与宏观经济的短期波动密切相关,这种情况成为周期性失业。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标关系

2018考研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四大目 标关系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运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会增加财政赤字和货币供给量,从而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反之,要实现物价稳定,就必须运用紧缩性经济政策,但这些政策会减少货币供给量和总需求,从而导致较高的失业率。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在价格和工资由自由市场决定的经济社会中,减少通货膨胀的政策必然要在高失业和大的GNP缺口方面付出沉重的代价。” 2.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具有一致性的一面。这是因为,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要提高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需要向知识和资本投资,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这会导致资本特别是机器对劳动的替代,从而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技术水平低的工人失业。 3.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实现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导致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往往需要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这也会妨碍国际收支平衡和对国外质优价廉商品的进口,降低本国居民的效用水平。为了享受国外的低价商品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增加进口,往往引起相关行业的工人失业。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一个国家要抑制通货膨胀、维护物价稳定,需要实行紧缩性经济政策,必要时,还要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这势必会恶化投资环境,造成价格扭曲,滞缓经济增长,降低经济效率。反之,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这样,出现通货膨胀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四大目标的关系如表16.1所示。 表4-1 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0 - * + 充分就业- 0 + - 经济增长* + 0 - 国际收支平衡+ - - 0 注:表中“+”表示目标关系一致;“-”表示目标

最新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1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1

一、单项选择 1.下面不属于总支出的是( b )。 a.政府支出; b.税收; c.净出口; d.投资。 2.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d )。 a.出口; b.折旧; c.转移支付; d.国家债务。 3.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b )。 a.租金收入; b.福利支付; c.工资; d.利息净额。 4.从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看,投资等于( c )。 a.私人储蓄; b.预算盈余; c.a和b的和; d.既不是a 也不是b 。5.通过( b )我们避免了GDP的重复记算。 a.剔除资金转移; b.使用增值法; 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6.实际 GDP是通过( b )得到的。 a.当期GDP乘以GDP缩减指数; b.当期GDP除以GDP缩减指数;c.当期GDP乘以基期价格; d.当期GDP除以基期价格。 7.( a )的说法是错误的。 a.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上折旧; b.国内收入等于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拥有者获得的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 d.国内收入等于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8.GDP不反映( b )。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 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9.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d )。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 c.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 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0.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反映( a )。 a.实物; b.价格; c.实物和价格; d.既非实物,又非价格。11.( b )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1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3.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d )的表述才是正确的。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今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至少有一项提高了。 14.计入GDP的是( d )。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概念题 1.宏观经济学(杭州大学 ) 2.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国政法大学) 3.名义GDP和实际GDP(武大) 4.潜在的GDP(人大;北师大) 5.国民生产净值 (武大) 6.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人行) 二、筒答题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武大) 2.为什么说GDP不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北大)3.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东南,北大)4.写出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北大 ) 5.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与个人在股票债券上的投资有何不同?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届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人GDP之 中?(武大 ) 6.说明在证券市场购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天津财大) 7.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人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人GDP?(北方交大) 8.下列各项是否计入GNP(国民生产总值)? (1)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旧车; (3)购买普通股票。(复旦大学1995研) 9."GNP=C+I+G+(X-M)"的内涵。(武大 )

lo.简要评述国民收人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浙大 ) 11.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人行 ) 12.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浙大 ) 三、计算题 1.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外省,这对高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武大) (1)该地区的GDP增加了多少? (2)假如该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 (3)假如该地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的方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为什么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人决定理论 一、概念题 1.均衡产出(武大 ) 2.加速原理(北方交大 )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武大 )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中南财大 ) 5.边际消费倾向(武大;中南财大) 6.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武大 ) 7.边际储蓄倾向(上海财大 ) 8.持久收入假说(武大 ) 9.税收乘数(武大 ) 10.投资乘数(首都经贸大学) 1I.平衡预算乘数(华中科大 ) 12.相对收人假说(武大 ) 二、简答题 1.相对收入假说是如何解释"消费函数之谜"的?(北大 ) 2.试述相对收人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武大)

宏观经济学资料教学提纲

宏观经济学资料

精品资料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和总需求的影响就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小(即总需求曲线越平坦)。相反,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物币供给量的变动对利率和总需求的影响就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大(即总需求曲线越陡峭)。 第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既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总需求的变动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小。相反,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既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与总需求的变动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既定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就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相反,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既定的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的变动就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大。 第四、乘数。乘数越大,既定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最终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大,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相反,乘数越小,既定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动所引起的最终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从而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大。 因此,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同方向变动,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乘数反方向变动。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的社会总支出水平或总需求 量,表示经济中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从宏观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主要有三个特点:(1)整个宏观经 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 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 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 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 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宏观经济学教辅资料 (4)

Chapter 14: Public Debt Chapter Summary: A look at the U.S. and U.K. debt ratios provide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r evaluating the government and deficits. Students should note that the debt to GDP ratio tends to peak during wartime and recedes afterward. The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 introduced in chapter 12 is augmented to include real interest payments and the change in real debt. The concept of Ricardian Equivalence that government saving and household saving are substitutes; students should recognize that government bonds impose a future tax burden that is equal (in present value terms) to the current deficit. Therefore, the impact of the deficit on household budget constraint is no different from a balanced budget. The result is that deficits do not change the intertemporal pattern of spending in the economy. Tax cuts may have real effects on GDP if they alter the timing of household’s decisions; if the tax is imposed on income from labor and capital, changes in the tax rate will create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effects on labor supply and investment. These intertemporal distortions can be avoided by tax-rate smoothing- maintaining fairly stable tax rates over time. One of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chapter is that deficit financing is not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wever, the government spending which it finances is important. Government spending imposes opportunity costs on society whether it is financed by issuing debt, raising taxes, or even open market operations (see the “Back to Reality section on page 359). The tendency in recent decades for government spending to grow over time has given rise to the possibility of strategic deficits - deficits which create public concern over government finances and create public pressure to limit the growth of government programs. The Reagan deficits of the 1980’s may have been motivated by these concerns. The standard view of a budget deficit, in which Ricardian equivalence fails, is that increasing government debt leads to higher interest rates and lower levels of investment. One possible reason for Ricardian equivalence to fail is that the lifetimes of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taxpayers is finite, which implies they may be able to impose the future taxes on to another generation of taxpayers. In this case, a tax cut will be treated as an increase in their wealth. This may be offset somewhat by their desire to leave bequests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nother reason is imperfections in credit markets. In this case the interest rate on private borrowing will be higher than the government rate, a tax cut will increase their wealth because it reduces the present value of their debt. In this case, the deficits have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economy by allocating credit more efficientl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