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析】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八校联考语文试题汇总

浙江省温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八校联考语文试题汇总

2013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三期初联考语文试卷命题:瓯海中学审题:苍南中学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渣滓.(zǐ)木讷.(nè)鸭肫.(zhūn)力有未逮.(dài)B.粗犷.(kuàng)骨髓.(suǐ) 祈.使(qí)相形见绌.(zhuó)C.噱.头(xué)剽.悍(biāo)瓜瓤.(rǎng)曲.尽其妙(qǔ)D.剐.蹭(guā)田塍.(chéng)粳.米(gěng)泥.古不化(nì)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萃取天然芦荟精华,补充肌肤流失水份/源自天然,以千岛湖深层水为水源,味道甘冽/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广告信息)B.《富春山居图》登陆各大影院,却惨遭恶评/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2.3亿成交,创拍卖纪录/冯小刚倍受央视青睐,成为今年春晚导演(娱乐快报)C.反垄断局首张“重罚单”能否杀一儆百/实现东亚的长治久安,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石油减产重挫也门经济(时政要闻)D.温州乐清雁荡山、仙岩梅雨潭、洞头大沙岙闻名遐迩。

/武义郭洞山青水秀,十一长假游人如织。

/黄山集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于一身。

(旅游资讯)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温州人内引外联携手开发的构思正缔结着旷世__:聚四海,连五洲,吞吐八方风云。

②国际互连网的建立,__了各国文化,传递了最新信息。

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__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诗意朦胧。

A.因缘勾通星光B.姻缘沟通星光C.姻缘勾通星云D.因缘沟通星云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B.春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qiè)意烜.(xuǎn)赫悄.然(qiāo)戛.(jiá)然而止B.邂.逅(jiè)饕.(tāo)客亘.(gèng)古鳞次栉.(zhì)比C.蛰.伏(zhé)气氛.(fèn)应.酬(yìng)锱.铢必较(zhī)D.祈.祷(qí)攻讦.(jié)载.(zài)体一丘之貉.(hé)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熨帖跌宕无耻谰言趋之如鹜B.欠收禁锢口诛笔伐计日成功C.倾刻沦陷病入膏肓变幻莫测D.潸然编篡世外桃园一筹莫展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它表达了我们的一份心意。

B.雁荡山的几个景点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当然,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龙湫,高崖飞瀑,如白龙吸水,真是巧夺天工....。

C.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D.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原来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栩栩如生....的蛟龙。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B.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C.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

D.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能用倍数,却用了倍数;约数后不能有重复表述的文字却有;修饰不当,或前后矛盾等。

九、看多层定语或状语,当句字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往往造成语序不当或产生歧义。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特定文化场域的产物,它植根于乡村社会独有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样态,是乡村社会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

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乡土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的广泛参与。

同时,作为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乡土文化教育的开展又依赖于乡村社会特有的社会结构、社会空间等。

然而,后乡土社会的到来,给乡土文化的教育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存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非正规教育,另一种是学校教育。

无论是哪一种途径,乡土文化教育都离不开理解和掌握乡土文化的文化传递者对文化学习者施加广泛的影响。

在乡土社会中,乡土文化的传递者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年长者和乡贤士绅,第二类是家庭中的父母长辈,第三类是乡村教师。

乡土社会的闭塞性以及文化的稳定性决定了这些文化传递者与文化学习者长期共处于乡村之中。

他们世代保持着对乡土文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并共同承担起向村庄内部年轻一代传递地域文化经验的责任和义务。

在后乡土社会中,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所推动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和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乡村社会人员大量流动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使传统乡村的文化传递者在主动与被动间逐渐放弃了对乡村文化的传递。

首先,农村土地改革的实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大批识文断字、通晓乡土文化的乡村精英为了谋求生计不得不离土入城,被迫放弃了对子女或是乡村年轻一代进行乡土文化教育的责任。

其次,返乡的村庄成员带回了异地文化,再加之文化传播媒介的增多,村庄内部的年轻一代接触到了新文化,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经验。

长辈经验在年轻一代的文化活动中逐渐丧失权威性,年长一辈不得不急流勇退,主动放弃了地域文化经验传递的责任。

最后,随着国家“撤点并校”的实施,乡村教师作为“文化人”身份的场域被大量削减。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温州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10分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纶.巾(guān)胡诌.(zōu)呜咽.(yè)熨.帖(yù)B. 狙.击(jū)拾.级(shè) 没.羽箭(mò) 跛.脚(bǒ)C. 炮烙..(páo luò)慰藉.(jiè)滂.沱(páng)冉.冉(rǎn)D. 粘.贴(niān)韶.光(sháo)忌讳.(huì) 窥.探(kuī)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A. 蠕.动(rú)坍圮..(tān pǐ)朱拓.(tuò)摭.拾(zhé)按捺.(nà)B. 粗犷.(kuàng)模.样(mú)隽.永(juàn)笨拙.(zhuō)尸骸.(hé)C. 瘦削.(xiāo)通缉.(jī)敕.造(chī)一泓.(hóng) 蓊蓊.郁郁 (wěng)D. 阜.盛(fǔ) 拮据.(jū)惬.意(qiè)盥.洗(gàn) 攒.珠髻(zǎn)3.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抱负作客他乡丰腴蜇伏B. 坐落惟妙惟肖恢弘纨绔C. 落寞铤而走险馈乏榛莽D. 苍桑汗流浃背杜撰恣意4.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 震憾攫取愁怅无尚光荣神彩飞扬B. 精萃寒喧戕害一愁莫展顾盼神飞C. 诀择炫耀诡密天网灰灰沸反盈天D. 缘分松驰斑谰蘖根祸胎敛声屏气5.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

(2)德国自身的经验表明,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以“审慎和自省”的方式正确对待本国的历史,不仅不会失去朋友,将会赢得朋友。

浙江省温州市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感于秦的奢侈浪费,发出质问指责秦将搜刮的珍宝随意浪费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说点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检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教师职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嗥.叫(háo)笔杆.(gān)禁.不住(jīn)穷困潦.倒(liáo)B. 彷.徨(páng)奔.赴(bēn)干草垛.(duò)按捺.不住(nài)C. 烙.印(lào)婆娑.(suō)小笸.箩(pǒ)含蓄隽.永(juàn)D. 坍.圮(dān)脊.骨(jǐ)什刹.海(chà)毫不踌躇.(chú)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医生说:“依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畴莫展.”B. 希腊人立碑纪念奋战阵亡的斯巴达战士,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请报告那里的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致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C. 大自然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烦复杂,感慨历史的沧桑变化D. 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正是在这简陋的侧屋里诞生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之一--肖邦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金王朝》讲述了中世纪时辽、宋、金三国错综复杂的政权更替与外交策略.是熊召政继《张居正》后,历经十年古战场考察和史学资料研磨的又一部力作B. 日前,在陆河县热心人士罗金晋的帮助下,来自马来西亚槟城山脚下镇的华裔李丁祥终于在河田镇宝金村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完成了祖辈、父辈多年来的夙愿C.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今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港独”问题表示,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不容置疑,也不会改变D.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实施,陕西省凭借区位优势从封闭的内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曾经“望洋兴叹”的陕西企业,纷纷加快了“西进”步伐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3小题,共11.0分)5.下面文字中有两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写出相应句子的序号,并对错误加以修改。

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菜圃.(fǔ)廿.七(niàn)矮墩墩.(dūn)亘.古不变(gèng)B. 玉砌.(qiè)猝.然(cù)乌桕.树(jiù)哄.堂大笑(hōng)C. 殡.葬(bìn)隽.永(juàn)什刹.海(chà)起伏跌宕.(dàng)D. 调.换(tiáo)步履.(lǚ)万户侯.(hóu)熠.熠闪光(y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座园子,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到了春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真是一处世外桃园。

B. 色彩斑澜、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冑武士,头上插着许多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

C. 车站里声音嘈杂,在这样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陌生小镇,我显得无精打彩,落寞惆怅。

D. 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见鲜明深刻。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密林深处,我们观赏着鸟雀啄食,猴子松鼠在树上上下跳窜,真怕会不小心__到它们。

②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___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 惊扰即便防微杜渐B. 打扰即便未雨绸缪C. 打扰虽然防微杜渐D. 惊扰虽然未雨绸缪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城墙上面,可以砌花池,栽植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种些花,布置出空.中楼阁...B. 学习新的知识点,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果想要一步登天,那就是痴人..说梦..了C. 惊闻余光中先生仙逝,不胜感慨,先生的诗歌名作《乡愁》已为众多读者耳熟..能详..D. 在“税改”问题上勾心斗角....的美国两党,本周又将围绕“政府关门”危机上演博弈大戏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医疗机构设置的药房,应当成立药品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药品保管制度B. 电商大量虚假刷单不仅误导甚至欺骗了消费者,还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对诚信商家也造成伤害C. 对于不同地域地区的学校间能否实现更便捷的聚合和共享资源问题,有关专家在此次会议上交换了广泛的意见D. 紫苏是一味中药,也是上好的调味菜蔬--生拌,或佐以咸菜,去毒,开胃,深受城市居民所喜爱6.填入下列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其次,仪式可以唤起你正向生活的能量和热情。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宁波效实中学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基础知识(共21分,选择题每题2分。

)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吞噬 (shì) 酣眠 (hān) 胡同 (tóng) 怏怏(yàng) B.倒坍 (tān) 新正 (zhèng) 霎时 (shà) 内疚(jiù) C.惬意 (qiè) 监生 (jiàn) 袅娜(nuó) 熨帖(yùn) D.朱拓(tà) 形骸(hái) 梵婀玲 (fàn) 粗犷 (guǎng)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渺茫 聘礼 惊蛰 没精打彩 B.震颤 甲胄 缪种 惟妙惟肖 C.诡秘 寒暄 胡诌 莫名其妙 D.安详 班驳 蹒跚 一愁莫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汤姆逊教授研究发现,在过去20年时间里,乞力马扎罗山的冰雪已经消融了33%如果发展下去,过15年,乞力马扎罗山的最高峰的冰雪将会消融殆尽坦桑尼亚政府对的看法颇不以为然。

) A.苏艾和琼珊相互一谈,发现艺术、饮食、衣着的口味对于她们十分相投,结果便合租下了那个画室。

B.画面前端,在移民住房,以及几个黑人和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大兵前方,是画得十分逼真的大串香蕉。

C.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已突破2亿多人,这些用户以学生、白领等年轻人为主。

D.经过王熙凤的一番安排,让林黛玉有了一个暂时的安身之处。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作者伯尔,是德国作家,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等;欧·亨利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常有出人意料的结尾,代表作有《最后的常春藤叶》《麦琪的礼物》等。

浙江省温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浙江省温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浙江省温州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浙江省温州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一、基础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qiè)意?(xuǎn)赫悄然(qio)jiá)然而止B.邂逅(jiè)饕(tāo)客亘(gèng)古鳞次栉(zhì)比C.蛰伏(zhé)气氛(fèn)应酬(yìng)锱铢必较(zhī)jié)载(zài)体全无分别(hé)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熨帖跌宕无耻谰言趋之如鹜B.欠收禁我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它表达了我们的一份心意。

每日到局只要把按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缓步徐行,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本来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维妙维肖的蛟龙。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事件描写方面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做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情感抒发方面抒发缅怀古代英雄以及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成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不雅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不雅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qiè)意烜.(xuǎn)赫悄.然(qiāo)戛.(jiá)然而止B.邂.逅(jiè)饕.(tāo)客亘.(gèng)古鳞次栉.(zhì)比C.蛰.伏(zhé)气氛.(fèn)应.酬(yìng)锱.铢必较(zhī)D.祈.祷(qí)攻讦.(jié)载.(zài)体一丘之貉.(hé)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熨帖跌宕无耻谰言趋之如鹜B.欠收禁锢口诛笔伐计日成功C.倾刻沦陷病入膏肓变幻莫测D.潸然编篡世外桃园一筹莫展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捐出的这点财物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它表达了我们的一份心意。

B.雁荡山的几个景点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当然,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龙湫,高崖飞瀑,如白龙吸水,真是巧夺天工....。

C.每日到局只要把照例的公事办完,立刻回公馆吃饭,一到下午,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D.装饰在屋脊上的脊龙,原来缺角少须,那四只龙爪干枯得有如鸡爪,经他一革新,竟变成栩栩如生....的蛟龙。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B.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客流运输需求,缓解地铁线路载客,近日,广州地铁三号线再增加一列新车上线运营。

C.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

D.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能用倍数,却用了倍数;约数后不能有重复表述的文字却有;修饰不当,或前后矛盾等。

九、看多层定语或状语,当句字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往往造成语序不当或产生歧义。

十、看副词,有副词修饰强调的句子,应该审查是否有不合逻辑和语意重复的毛病。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不齐..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6.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一致的是()例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廊腰.缦回,檐牙高啄B.日.与其徒上高山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D.盖失强援,不能独完.7.对下列各句按照特殊句式类型进行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②戍卒叫,函谷举③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④至丹以荆卿为计⑤斯用兵之效也⑥居是州,恒惴栗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⑧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A.①/②⑦/③⑤/④⑥/⑧B.①③/②⑦/④⑧/⑤⑥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D.①③/②⑦/④⑤⑥/⑧8.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继“永州八记”之后的又一佳作。

B.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北宋散文家,有《嘉祐集》传世。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C.欧·亨利,美国作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与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等。

9.下列对课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与地坛》(节选)的两部分,从主题思想上看,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义,让作者在“怎样活”这个问题上有了深切的感悟。

B.《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苏艾是琼珊的朋友,是与琼珊有着更为相似的现实困境的人,是一个乐观而又勇于面对苦难的人,情节安排上,如果由她来画最后那片叶子,则更合情合理。

C.《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通过一个伤兵的所见所感,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

D.《六国论》中,作者除了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外,还使用形象描述的方法。

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

个事件的真相,给我们心灵以震撼。

苏艾是个年轻的姑娘,人生经历少,阅历浅,她不是不关心自己最要10.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句话将“我”的“车辙”和母亲的“脚印”联系在一起,说明“我”在地坛心灵求索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有母亲的脚印,母亲对“我”的爱早已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地坛上空,弥漫在“我的”的周围了。

B.“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做‘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出肺炎侵袭之凶残,在调侃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某种认同。

C.“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

’”——这样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这名伤兵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由上战场的心甘情愿,转为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并为自己竟为纳粹而受伤感到悲哀。

D.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这里使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分别从妆镜、头发、化妆品、香料四个方面,渲染美女之多、生活之奢,以此极写秦始皇骄奢淫逸。

11.以下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念》词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移至赤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

“羽扇纶巾”,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

B.《永》词用刘义隆一典追述历史上的沉痛教训,表现出作者对韩侂胄之流轻举妄动必将误国的担忧。

C.事件描写方面,两首词都选择了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刘裕北伐中原等,以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做背景,为英雄驰骋战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D.情感抒发方面,两首词都抒发了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古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山川相缪.(同“缭”,连结,盘绕)何为其然.也(这样)B.固.一世之雄也(本来)挟.飞仙以遨游(持,带。

这里意为偕同)C.而卒.莫消长也(终究)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经)D.方.其破荆州(当)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哀吾生之.须臾不知东方之.既白B.而.今安在哉耳得之而.为声C.知不可乎.骤得相与枕藉乎.舟中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小题3】下列各句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何为其然也A.此非曹孟德之诗乎B.客有吹洞箫者C.游于赤壁之下D.而又何羡乎【小题4】下列对这几段文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2分)A.“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深切感慨。

这些感慨为下文苏子心志的表白作了铺垫。

B.选文第二段中,作者借用江水、明月这些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二重性。

C.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结尾“不知东方之既白”体现了作者“悟透而喜,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相与枕藉乎舟中”看似洒脱,实则暗示作者心中仍存有那挥之不去的烦闷心理。

【小题5】翻译划线句子(6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分)(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3分)【小题3】(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

父浑,凉州刺史。

戎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取之信然。

戎在职(任侍中时)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

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

时和峤②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

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

”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

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

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传》)【注】①虓(xiāo),怒吼。

②和峤:西晋大臣【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趣:争着去B.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必:一定C.以母忧去.职去:离开D.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

杖:拐杖【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B.或.问其故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C.帝遣医疗之.D.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杳不知其所之.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戎幼年时与众不同,同伴争着摘李子,只有他不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