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实证分析_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合集下载

2022年社会实践论文: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报告

2022年社会实践论文: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报告

2022年社会实践论文: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及心态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一、有关“弱势群体〞的介绍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伴随着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为我国在_世纪的进一步开展注入了不竭的生机和动力。

然而,改革和社会转型也使我国的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处于分化、定位、整合的过程中。

作为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的代价,社会弱势群体日益浮出水面,并已成为我国当前独特而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关注并认真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事实上已经成了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安定、加快经济开展的不容回避的任务。

__年3月,朱铬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社会学界常用的“弱势群体〞这个词。

深刻揭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客观存在的一个现实,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我国社会存在着一个人数较多、生活困难、需要社会广泛援助的,以农民工、城市下岗职工、“体制外〞人员和过早“内退〞的“体制内〞人员为主的“弱势群体〞。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

上述弱势群体主要生活居住在城市,由于其社会地位、利益诉求等方面的相似性,它们构成一支庞大的社会力量。

城市弱势群体的存在,对于城市稳定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构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解决城市弱势群体问题,既有利于社会开展的大局,又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又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社会地位的人群或阶层;弱势群体的分类有假设干种,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类型划分。

本文提出的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是指以城市为主要居住地,由于社会转轨这一社会性原因而导致其沦为弱势群体的人群或阶层。

“实证调查”文件合集

“实证调查”文件合集

“实证调查”文件合集目录一、小学生课堂行为参与差异性分析及对策基于逸夫小学六年级的实证调查二、企业家思想政治素养与企业成长的关联性研究基于483位青年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实证调查三、亚运会城市更新对社区居民影响的跟踪研究——基于广州市三个社区的实证调查四、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实证调查与法律分析五、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现状、困境与对策基于全国10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六、高校图书馆服务营销的实证调查与分析小学生课堂行为参与差异性分析及对策基于逸夫小学六年级的实证调查标题:小学生课堂行为参与差异性分析及对策——基于逸夫小学六年级的实证调查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被认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实际观察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本文以逸夫小学六年级为例,对此现象进行实证调查,并尝试找出可能的对策。

我们对逸夫小学六年级的50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观察。

我们记录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讨论、专心听讲、以及做笔记等。

我们还收集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自我报告的参与度数据。

数据分析显示,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一些学生总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而另一些学生则很少参与。

这种差异在学习成绩上也有所体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通常成绩较好。

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更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更高的期望,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自信心:自信心强的学生通常更愿意在课堂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不怕在同学面前犯错误。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良好的学生,如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通常在课堂上更积极。

家庭的支持让他们更有安全感,更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方法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参与。

一个有激情、关爱学生、善于引导的老师,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实地下户调查报告

实地下户调查报告

实地下户调查报告实地下户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此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为为国家和社会各界提供更准确、更实际的数据和信息,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调查范围此次调查范围为某个村庄,参与调查的居民来自不同的年龄段、日常生活环境、收入状况、教育程度等方面。

三、实地调查内容及结果1.饮食状况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调查可以得知,居民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粮食和蔬菜,每月食品开支在三千元左右。

有些居民为了节约开支,会利用村里自己种的蔬菜来保持健康和节约费用。

但是,由于缺乏营养知识和由于经济负担的原因,当地居民普遍存在膳食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例如蔬菜和肉类的摄入过低。

2.住房条件大部分的居民房屋都较为简陋,有些居民早年间的房子,房屋结构不太牢固。

居民普遍存在一些基础设施的问题,例如卫生间的通风、家用设备等都比较老旧。

此外,在村庄中,大多数居民都习惯把家具和纸箱等黑袋子倾倒到附近的废品堆中,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3.收入状况在经济方面,当地居民的收入情况也不太稳定。

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来源是务农、家门口开小店和外出打工等方式。

由于这些行业的稳定性较差,所以生活水平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居民们的生活质量并不高。

4.交通状况据居民反馈,村庄交通状况较为落后,公共交通和出租车服务不够到位,居民只能依靠自己的车辆出行。

当地道路状况不太好,地形多为山区,雨季交通困难,对于照顾老年人外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5.教育状况教育方面也是当地比较热点的问题之一。

由于村庄教育资源欠缺,远距离和交通困难等问题也对儿童和中学生的教育造成了影响。

因此,可见他们对经济和发展方面的热忱和期望。

四、总结对于当地居民来说,经济责任降低了生活质量,缺乏基础设施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交通出行问题给居民出行困难,不同教育水平的差异和创业机遇的落差给孩子和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摸清当地民生需求和政策制定方向,提高村庄服务水平和经济整体竞争力,同时推进更广泛的教育和公共服务环节建设,以实现更为可持续和可靠的生活条件。

城市低保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实证分析——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城市低保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实证分析——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
基础 上 开展 延 伸 服 务 、信 息 素 质 教 育和 就 业信 息服 务 。 [ 关 键 词 ] 日常 生 活 ;信 息 获 取 ;信 息 行 为 ;城 市低 保 群 体 [ 中 图分 类 号] G 2 5 0 . 7 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2 1 1 6 7( 2 0 1 3 )0 6 — 0 0 7 7 — 0 8
的 《 城 市居民最低生 活保 障条例 》对城市 居 民最低 生 活保障的对象进行 了规定 : “ 持有非 农业 户 口的城 市
居 民 ,凡 共 同 生 活 的 家庭 成 员 人 均 收 入 低 于 当地 城 市
3 . 2 访谈 法
访谈对象 主要分 两类 :( 1 )基层 政 府 T 作 人员
是农 民工这一城 市贫 困群 体的信息行 为 ,而对 城市居 民最低生活保 障对象这一城市 贫困群体 ( 又可简称为 “ 低保者” )研究较少 。 2 0 1 0年 ,笔者对 广州市海珠 区新港街 和凤 阳街两 条街道 的低保 者 的 日常 生 活信 息获 取 行 为进 行 了研
究 。 由于 研究 采 用定 性 方 法 ,调查 样 本 较 小 ( 共5 0
7 7
群体服务 的角度进行 ,而较少 探究弱 势群体 的信 息需 求 和信 息获取行 为。近年来 我 国图书馆 界较为关 注 的
2 0 1 3年 1 1月
图 书 馆论 坛
Li b r a r y Tr i b u ne
NO V. 2 0 1 3
第3 3卷 第 6 期
Vo 1 . 3 3 NO . 6
[ 引用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格式]何 兰满 , 肖永英.城 市低保 者 日常生 活信 息获取行 为实证分 析—— 以广 州市 海珠 区为例

低收入人群分析报告范文

低收入人群分析报告范文

低收入人群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低收入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

本报告旨在对低收入人群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他们的特点、挑战和需求,以及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政府和社会各方提供参考。

2. 数据收集与样本选择为使该报告具有代表性,我们从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低收入人群中选择了5000名参与者进行调查。

调查主要通过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低收入人群的特点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低收入人群的特点:3.1 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低收入人群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职业技能和知识,这限制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3.2 就业不稳定:低收入人群中失业率较高,大部分人只能从事临时工作或低技能工作,收入不稳定。

3.3 医疗保障不足:很多低收入人群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和健康关怀,使得他们在面对疾病时无法得到及时治疗和帮助。

3.4 居住条件差: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生活在贫困地区或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方,居住条件不尽如人意。

4. 低收入人群面临的挑战4.1 收入不足:低收入人群的主要问题是收入水平低,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导致生活质量低下。

4.2 教育机会有限:由于财务问题和教育资源不均衡,低收入人群的子女往往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得他们的未来发展受到限制。

4.3 就业歧视:低收入人群由于缺乏技能和教育背景,往往受到就业歧视,难以获得稳定的工作和公平的薪资待遇。

4.4 社会融入困难:低收入人群往往面临社会隔离和歧视,使得他们与社会的融入度降低,缺乏发声机会和权益保障。

5. 解决方案为了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状况,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5.1 提供职业培训: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

5.2 加强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基本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减轻他们在疾病和老年时的负担。

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演进

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演进

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演进【内容提要】文章论述了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演进历程,即从心理取向到社会取向,再到多元化取向的转变。

心理取向注重个体的心理认知因素,以个体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为核心,强调个体的信息搜寻行为;社会取向将对个体的信息行为研究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多元化取向从认知、社会、组织和情境的复合视角看待信息行为,三种研究取向对人类的信息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行为/心理取向/社会取向/多元化取向信息行为研究涵盖信息的需求、搜寻、组织、评价和利用。

信息搜寻行为是信息行为研究的环节之一,是指个体从意识到有信息需求至满足其信息需求为止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连串活动。

本文探讨的范畴为信息需求和信息搜寻,不过多涉及信息的组织、评价和利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深受当代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信息行为的研究经历了由“系统为中心”到“用户为中心”范式的转变,“用户为中心” 开始成为信息行为研究关注的重点。

除了用户研究的数量增长外,该领域在理论研究上也取得了突破,借鉴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推进了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演进。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信息行为的研究经历了从心理取向到社会取向,再到多元化取向的转变[1]。

心理取向注重个体的心理认知因素,以个体的信息行为和信息需求为核心,强调个体的信息搜寻过程;社会取向注重社会因素,强调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对个体信息行为的影响和塑造;多元化取向强调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交互过程,关注复杂的信息搜寻活动中的个体、情境、工作任务和其他各种相关因素。

本文将对这三种取向、理论及相关的信息行为研究进行具体论述。

1心理取向(Psychological Approach )在“用户为中心”成为主流研究范式之前,系统方法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在最佳匹配算法、查询与文献匹配、查全率和查准率、全文检索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成果,“但是系统方法过于机械化,要求用户适应系统,关注系统的内部程序, 强调人工制品(如文献)或物理媒介所记录的知识的表达,忽略了用户的情感和认知能力而受到批评” [2]。

广州居民消费调查报告

广州居民消费调查报告

广州居民消费调查报告广州居民消费调查报告一、引言广州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居民消费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本篇报告旨在通过对广州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观念的调查和分析,对广州居民的消费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和总结。

通过这样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广州居民的消费需求,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了广州市不同区域、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作为调查样本。

调查采用了结构化问卷的方式,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消费习惯、消费意愿和消费偏好等方面的问题。

共计收回有效问卷2000份。

三、消费习惯调查结果通过对广州居民的消费习惯进行调查,发现广州居民普遍具有良好的消费习惯和储蓄意识。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居民会定期储蓄,并保持相应的理财习惯。

同时,广州居民对借贷也持谨慎态度,相对少数人会有借贷需求,并且会选择合适的管道和方式。

四、消费水平调查结果广州是中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调查显示,在广州,中等收入家庭的人均月消费支出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高收入家庭则超过10000元。

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广州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

五、消费结构调查结果广州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居民在食品、居住、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占比较大,其中居住和交通是消费支出的重要部分,这与广州的生活成本较高有关。

此外,由于广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旅游和购物等消费也占据一定比例。

六、消费观念调查结果广州居民对消费有着较为理性的观念。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广州居民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消费选择,不盲目追求名牌和奢侈品。

同时,广州居民对环保、健康和品质有较高的消费追求,偏好选择有保障的产品和服务。

七、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广州居民的消费习惯良好,储蓄意识强,借贷意愿较低。

2. 广州居民的消费水平较高,生活质量持续提升。

城市低收入群体调研报告

城市低收入群体调研报告

城市低收入群体调研报告城市低收入群体调研报告一、引言低收入群体是指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平均水平的一部分人群,他们通常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困境和社会不平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我们在城市的不同地区进行了随机抽样,并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418份有效填写。

我们的调研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教育程度的低收入群体。

三、调研结果1. 收入状况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低收入群体的家庭总收入低于城市的平均水平。

其中,28%的家庭月均收入不足2000元,48%的家庭月均收入在2000到4000元之间,仅有24%的家庭达到了城市平均收入水平。

2. 生活条件在低收入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家庭生活条件较为困难。

调研显示,64%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面积不足40平米,并且40%的低收入群体没有稳定的住房,经常面临搬迁问题。

3. 教育问题低收入群体中的子女教育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

调研数据显示,20%的低收入家庭仅仅花费不到5%的收入用于子女教育。

此外,还有25%的低收入家庭无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4. 医疗保障低收入群体在医疗保障方面也存在问题。

调研显示,37%的低收入群体无法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这导致了很多低收入家庭只能选择廉价的医疗服务,影响了他们的健康状况。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城市低收入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 收入不稳定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工资收入,而且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工作不稳定和收入不增长,他们很难改善生活水平和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2. 住房问题低收入群体中有很多人无法在城市找到稳定的住房,导致他们居住环境较差。

此外,由于租金的不断上涨,他们很难承担房租的压力。

3. 教育和医疗问题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低收入群体的子女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工作研究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实证分析)))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肖永英何兰满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广州5100061摘要2以广州市海珠区低收入者为样本,采用深入访谈法,对城市低收入者的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进行研究,内容包括信息在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城市低收入者关注的信息类型、获取信息的渠道、影响低收入者信息获取的因素、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及其利用图书馆的情况。

作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应根据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信息服务。

1关键词2日常生活信息获取信息行为城市低收入者信息用户1分类号2G258.2* EmpiricalResearchonEverydayLifeInformationSeekingBehaviorofUrbanLow-incomeResidents )))ACaseStudyofUrbanLow-incomeResidentsintheHaizhuDistrictofGuangzhouCityXiaoYongying HeLanmanSchoolofInformation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1Abstract2Reportsaninvestigationoneverydaylifeinformationseekingbehavioroflow-incomegroupintheHaizhuDistrictofGuang-zhoucity.Theempiricaldatawerecollectedviain-depthinterviewwithlow-incomeurbanresidentsandwereanalyzedbyusingqualita-tivemethods.Discussesthefindingsbasedonthemajorresultsofinformationseekingbehavior amongthisgroup,includinghowinfor-mationactsintheireverydaylife,whatinformationtheycareabout,whichinformationchannel stheyprefertouse,whichfactorsinflu-encetheirinformationseekingbehavior,howdifficultitistoseektheinformationtheyneed,and howtheyusepubliclibraries.Ind-icatesthatpubliclibrariesshouldprovideinformationservicesforlow-incomeurbanresidents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ireverydaylifeinformationseekin gbehavior.1Keywords2everydaylifeinformationseeking informationbehavior low-incomeurbanresidents informationusers国学者查特曼(Chatman)于20世纪80年代对大学生、1 引言日常生活信息获取(EverydayLifeInformationSee-king),又称日常生活信息查询,是指/人们用于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定位、并解决与完成与工作任务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的各种信息内容(认知和表述)的获取活动0。

20世纪70年代已有国外学者开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需求进行全面调查,但直到1995年芬兰学者萨佛雷连(Savolanien)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后,日常生活信息获取才开始成为图书情报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许多学者开始应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日常生活信息行为,并建立新的理论研究架构,研究对象也渐趋多元[2-3][1]工友等低收入者的信息行为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信息贫穷(InformationPoverty)、圆周生活(Lifeintheround)等理论查[6][4-5]。

斯平克(Spink)等在21世纪初对非裔美国人等低收入者的日常生活信息获取渠道进行了调。

我国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寥寥可数,较为相关[7]的应该是石德万等学者针对柳州市弱势群体信息行为进行的调查。

对于各类弱势群体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的行为特点,仍需更多的学者给予关注。

作为城市的边缘人群,低收入者常被社会忽略。

但正是这一似乎并不起眼的人群,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低收入者也有其特殊的信息需求,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信息行为有其独特之处。

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城市低。

对于低收入人群信息行为的研究,美*本文系中山大学2010年推免生暑期科研训练资助计划及资讯管理系/专业社会实践0课程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0-10-19 修回日期:2010-12-20 本文起止页码:76-81 本文责任编辑:杜杏叶#LIANDIATII#第55卷第7期 2011年4月收入者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特征,并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有助于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了解城市低收入者的信息获取行为,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之提供信息服务。

城市低收入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家庭、工作、情感等问题,那么,信息在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其日常生活问题能否通过获取信息来解决呢?对低收入者来说,生活方面的问题与信息的关联较为密切。

他们常通过大众传媒或人际交流等渠道获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搜集受访者的相关资料,探究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信息行为的独特现象,并归纳城市低收入者信息行为的特点,影响其信息使用的因素以及利用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情况,以勾勒城市低收入者信息生活的大致面貌。

城市低收入者是指在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获得必要的收入来维持正常的生活标准而持续处于生活困难状态的特殊人群[8]>>2 研究目的、方法和样本取信息,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正如查特曼所说,低收入者生活在功能不佳(dysfunctional)的世界,他们没有能力回应重要信息的需求来解决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低收入者没有及时获得有用的信息来源,即使获得有用的信息来源,也没有充分的能力去回应需求[9]。

如彭姨,她的女儿3岁时被诊断患有小儿多动症,彭姨从那时开始通过医生、保健育儿杂志零散地了解有关这一疾病的信息。

彭姨觉得,这些信息肤浅、不够全面,她想深入了解情况,但至今仍不知如何获取。

彭姨在书店看到一些育儿图书不错,但因为太贵而没买,平时要照顾女儿也很少能到书店去看。

(编号:17)。

对低收入者来说,并非所有问题都需利用信息解决。

他们有时遇到问题会凭经验或常识做出决定,有时又根本没有意识到信息需求,所以不一定会发生信息获取行为。

笔者发现,不少城市低收入者由于孤单、压力大等原因,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信息,而是别人的陪伴和情感支持。

有些低收入者通过看佛理书、小说、电视等来舒缓压力。

可见,有时信息不仅可用于解决问题,还可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

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笔者选取了广州市海珠区的城市低收入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据新港街民政科介绍,广州市海珠区划分贫困家庭的最低标准是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410元(低保户)或略超410元(低收入)。

调查访谈的开展时间是2010年7月5日至31日,访谈对象选取广州市海珠区的50位低收入者。

访谈开始之前,调查员先说明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强调不公开受访者的名字和隐私,访谈后致赠礼物,或以辅导小孩功课等方式表示答谢。

访谈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访谈地点或在受访者家中,或在社区居委会,另有少数在受访者工作的地方进行。

调查员在访谈结束后24小时内撰写访谈记录,尽量还原访谈的内容和情况,之后对所有的访谈记录进行编号(如01),当论文在论述中需引用相关访谈记录的内容时会注明该访谈记录的编号。

本次调查中的50位低收入者来自广州市海珠区的多个不同社区。

其中,68%的受访者年龄在40-59岁之间,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

受访者的教育程度总体较低,教育程度为初中的最多,占总人数的44%;其次是小学程度或以下,占总人数的36%;高中或职中共9人;教育程度最高的是大专,共1人。

至于受访者的职业,44%的受访者没有工作,主要依靠政府补贴维持生活;另有19位受访者从事家政、志愿者等散工;有较固定工作的6人;另有中学生3人。

3.2 城市低收入者关注的信息类型海珠区低收入者关注的信息类型如图1所示:图1 城市低收入人群关注的信息类型由图1可见,低收入者主要关注医疗医保、教育、健康养生、饮食烹饪、国内外民生新闻、物价、就业、住房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

低收入者获取的信息强调实际应用,多以日常生活作为信息行为取向的标准,从事的信息活动可视为对当前生活情境的反映。

低收入者最关注医疗医保信息,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心这些信息。

80%的受访者家中至少有一病患,疾病是使这些家庭成为低收入家庭的重要原3 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调查结果的分析3.1 信息在城市低收入者日常生活中的作用77<<图书馆工作研究因。

因此,他们非常关注医疗医保信息,想知道如何购买医保,如何享受优惠政策。

吴婆婆的话代表着不少低收入者的心声:/年纪越来越大,病痛也越来越多,平常遇到小问题都在社区医院看,甚至因为没钱而不看病,只希望通过时间让病痛缓解,万一遇到大问题就不知道去哪些医院,也不知道怎么报销。

我也很关注免费检查身体的服务,因为平时都没钱去医院做常规身体检查。

0(编号:03)。

其次是教育信息。

84%的受访者家中有1-2个小孩在上学,学费是这些家庭的一笔巨大支出。

不仅小孩重视学习问题,大部分家长也很关注教育信息。

一方面,为了小孩发展,家长都希望小孩多读书;但另一方面,沉重的学费压力,使经济上原本就困难的他们雪上加霜,所以,他们非常想了解诸如奖助学金之类的优惠政策。

例如,薛女士就正在为学费而发愁,她的两个小孩都在读书,但他们担心其他同学的歧视,不肯向学校申请学费困难补助。

面对子女的反对,但生活上又无可奈何,薛女士非常想获得关于大学学费补助或延缴等信息。

(编号:28)。

再次是健康养生和饮食烹饪信息。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低收入者一般很注重健康养生、饮食烹饪信息,希望通过注意饮食、运动使身体好一点,不用去医院看病。

就像谭姨所说,/这个年纪最希望的是身体健康,经济条件不好,很少会去医院看病,最多参加居委组织的免费体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