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合集下载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精读笔记!!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精读笔记!!

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3.电子层数=周期序数4.碱金属元素: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变大,自上而下反应越来越剧烈银白色金属,密度小,熔沸点低,导电导热性强5.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单质与水(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单质间的置换6.卤族元素: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越来越弱,生成氢化物稳定性渐弱7.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单质间的置换8.质量数: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相加9.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10.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天然稳定存在的同位素,无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在相同状况下,各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几乎完全一样),物理性质有所不同12.原子相对原子质量=1个原子的质量/(1/12 C12的原子质量)13.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14.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A·a%+B·b%…15.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各同位素质量数的平均值= A·a%+B·b%…二.元素周期律1.K、L、M、N、O、P、Q(1,2,3,4,5,6,7,)层数越大,电子离核越远,其能量越高2.能量最低原理3.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4.最外层不超过8,次外层18,倒数第三层325.原子半径: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6.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实质)7.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8.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9.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8—最外层电子数10.各周期元素种类:2,8,8,18,32,3211.稀有气体原子序数;2,10,18,36,54,8612.同族上下相邻的原子序数差:2,8,18,3213.同周期IIA族与IIIA族原子序数相差:1,1,11,11,2514.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均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15.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不同时,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16.电子层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17.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减小选修三.原子结构与性质1.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4.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一个能级,当电子排布为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5.元素电离能: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 性、非金属性)随着 原__子__序__数_ 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_元__素__原__子__核__外__电__子__排__布____周 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二.元素周期表
左下方的_大__于_右上方的。
(1)七个周期:
①短周期:1、2、3周期,含元素的种数分别为__2__、__8__、__8__;
②长周期:4、5、6、7周期,含元素种数分别为_1_8_、_ 18、__3_2_、__3_2_; (2)16个族:
①7个主族,序数分别为:Ⅰ_A_、__Ⅱ__A__、__Ⅲ__A_、__Ⅳ__A_、__Ⅴ__A__、__Ⅵ__A_、__Ⅶ__A_; ②7个副族,族序数分别为:Ⅰ_B_、__Ⅱ__B_、__Ⅲ__B__、__Ⅳ__B_、__Ⅴ__B_、__Ⅵ_;B、ⅦB ③1个VIII族,_8_、__9_、___1_0_纵列; ④0族:_第___1_8___纵列。
①结构特点:最外层都有__5___个电子,最高化合价_+_5__, 最低负化合价__-_3___;
②性质特点:氮和磷是典型的_非__金__属__元素; 砷虽然是非金属元素,但已表现出一些金属元素的性质, 如单质砷有金属光泽;锑、铋是__金__属__元素; 镆是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元素。
(3)副族和VIII族元素也有类似的情况。 过渡元素包括了大部分金属元素。 ①大部分过渡元素的单质既坚硬又有光泽,金、铜等单 质具有独特的色泽。 ②所有过渡元素的单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③多数过渡元素的单质比较稳定,与空气和水反应缓慢 或根本不能反应。
【说明】主族元素由 短 周期元素和 长 周期元素组成,

高中化学第5章 第27讲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高中化学第5章 第27讲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主族 排布特点
ⅠA _n_s_1_
ⅡA _n_s_2_
ⅢA __n_s2_n_p_1_
主族 排布特点
ⅤA __n_s2_n_p_3_
ⅥA __n_s2_n_p_4_
ⅦA _n_s_2_n_p_5_
②0族元素的价层电子排布:He为1s2;其他为ns2np6。 ③过渡元素(副族和第Ⅷ族)的价层电子排布:(n-1)d1~10ns1~2。
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
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A.Be、Na、Ar
√C.O、P、Cl
B.B、Mg、Si D.C、Ar、P
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 由(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
归纳总结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1)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
元素周期表中左侧元素(第ⅠA族、同主族相邻两元素中,Z(下)=Z(上)+上
第ⅡA族)
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
元素周期表中右侧元素(第ⅢA~ 同主族相邻两元素中,Z(下)=Z(上)+下
第ⅦA族)
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目
夯实必备知识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核电荷数
逐渐_增__大__
逐渐_增__大__
电子层数
_相__同__
原子
原子半径
逐渐_减__小__
结构
阳离子逐渐 减小 ,阴离子逐渐 减小 ,

高考 化学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高考 化学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高考化学复习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律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除 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 主要化合价(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都呈现周 期性变化。 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 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本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的金属性判断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 弱 c. 单质的还原性的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 a.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 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的酸性强弱 c.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
非 Sn 金金 属属 Pb 性 性 增减 强弱 、
ⅤA
ⅥA
ⅦA
氢 Be 化B 物 Mg 稳Al 定 Ca 性 Ga
逐In 渐 减
得 主 N 失 O 原F 族 Ne 电 子 P 子 S 半Cl 上 Ar 能 径 As力 Se Br K
得 失 Sb Te 电电 子子 Bi 能 能 Po 力力 增减 强弱 、
既有正价又有负价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③氧、氟无正价 ④在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中,非金属显最低负价。
同位素
1、核素
元素
核素1 核素2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 叫做核素。 例如:氢元素有三种核素11H 氕 ; 3 H 氚 ( T) 1
氧元素有三种核素 :16 O 8
2 1H
(3)Na+> Mg2+ > Al3+
(4)Cl-< S2-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
形成过程
NaOH Na × + ··O··+ × H → Na+[ ·O···H]-
··
· · ×
×
H2O2
2H
×
+2
··O·· ··

H
×···O······O··×·
H
3、一些重要物质的分子式
H︰H H
H︰‥‥N︰H H
‥ H︰O︰
‥ H


〔 H︰N︰H 〕+〔︰Cl︰〕—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由电子层数决定:7个横行为7个周期
各周期稀有气体电子排布:
1 2种元素 2 8 种元素 3 8种元素 4 18种元素 5 18种元素 6 32种元素 7 28种元素
短周期
He 2 Ne 2 8
Ar 2 8 8
长周期
Kr 2 8 18 8 Xe 2 8 18 18 8
14Si: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一半,最内层的 两倍;地壳中含量排第二位;SiO2唯一原子晶 体氧化物(中学);气态氢化物SiH4;含氧酸 H4SiO4、H2SiO3(比碳酸弱);SiO2是硅酸盐水泥、 玻璃的主要成分。 15P:最外层比次外层少3个电子;PH3鬼火燃烧; P4白磷分子晶体键角60°;含氧酸有二:H3PO4、 HPO3等,磷酸盐有三种形式;磷酸通常为固体; 式量为98。

液导电,无 无延展性, 无延展性, 延展性不挥 易挥发升华,不挥发不升
延展性,有金 属光泽
发,易溶于 部分溶于水 华,不溶于

任何溶剂
原子量(相对原子质量)
1.国际定义 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 子的质量与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即是该原子的相 对原子质量。 该值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同位 素 的相对原子质量”。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篇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梳理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点①原子组成:原子核中子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组成质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②原子表示方法:A:质量数 Z:质子数 N:中子数 A=Z+N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质子数多少,确定了质子数就可以确定它是什么元素③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6O和18O,12C和14C,35Cl和37Cl④电子数和质子数关系:不带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带正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带负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⑤118号元素(请按下图表示记忆)H HeLi Be B C N O F NeNa Mg Al Si P S Cl Ar⑥元素周期表结构短周期(第1、2、3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2、8、8)元周期(7个横行) 长周期(第4、5、6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18、18、32)素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元素种类为26,若排满为32) 周主族(7个)(ⅠAⅦA)期族(18个纵行,16个族) 副族(7个)(ⅠBⅦB)表 0族(稀有气体族:He、Ne、Ar、Kr、Xe、Rn)Ⅷ族(3列)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⑧元素周期律: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在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金属性最强的是Fr (自然界中是Cs,因为Fr是放射性元素)判断金属性强弱的四条依据:a、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释放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剧烈则越容易释放出H2,金属性越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c、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Fe+CuSO4==FeSO4+Cu)d、原电池的正负极(负极活泼性正极)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三条依据:a、与H2结合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结合则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c、非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Cl2+H2S==2HCl+S)注意:相互证明由依据可以证明强弱,由强弱可以推出依据⑨化学键: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共价键极性键化学键非极性键离子键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形式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形成。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课时25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考必备•清单】1.原子序数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那么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结构图示〔2〕周期与族①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②族〔18个纵行,16个族〕主族列1 2 13 14 15 16 17 族 □A □A □ A □A □A □A □A 副族列3 4 5 6 7 11 12 族□ B□ B□ B□ B□ B□ B□ B口族第8、9、10,共3个纵行0族第18纵行[名师点拨]①口人族元素不等同于碱金属元素,H 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②元素周期表第18列是0族,不是nA 族,第8、9、10三列是□族,不是^B 族.4 .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 (1)分区1厂1『 非金属元典 AJ • 11.G P !__蝮一, 金属五点 瓦:•裳। Po ! At , 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虚 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韭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卫族到卫族10个纵行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 金属元素.(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钢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钢到103号元素镑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钢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夯根底・小题】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y",错误的打“x金周性尊渐增强桶有气体元素非金底性逐渐增演非金属性逐淅增强(i)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而形成的()(2)三、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3)同周期nA族和nA族的原子序数相差1、11或25()(4)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钢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5)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6)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nA族元素()(7)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答案:(1)x (2)x (3)7 (4)x (5)x (6)x (7)x2.如图A、B、C、D、E是长式元素周期表中的5种元素(不包括镧系和钢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A、E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B.D、E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8、18或32〞「C.B、C原子序数之差一定是2D.B、D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7解析:选A由题给5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A不是第一周期元素,由于A假设为氢元素,那么其位于最左边一族,就不会有8 ;A假设为氮元素,那么其位于最右边一族,那么不会有C.既然A不是氢元素或氮元素,那么A、E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2, A错误;由表中位置关系可知,D、E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是8、18或32, B正确;B、C之间仅隔有E 一种元素,故原子序数之差一定为2,C正确;B、D原子序数之差应大于8,D正确.3.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已正式确定了第114号和第116号元素的名称缩写为Fl、Lv.以下有关这两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B. 116号元素位于第nA族C.两种元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 114号元素的原子半径比116号元素的大解析:选C第114号元素和第116号元素分别处于第七周期nA族和nA族,均为金属元素,A、B正确;C错误;依据同周期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判断114号元素的原子半径比116号元素的半径大,D正确.[方法技巧]利用稀有气体元素确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序数-最邻近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二八Z.〔1〕假设A Z < 0 ,那么与稀有气体元素同周期,族序数为8-|A Z| ;〔2〕假设A Z>0 ,那么在稀有气体元素下一周期,族序数为A Z.例如①35号元素〔最邻近的是36Kr〕,那么35 - 36 =- 1 ,故周期数为4 ,族序数为8 - | - 1| 二7 ,即第四周期第M族,为浸元素.②87号元素〔相邻近的是86Rn〕,那么87 - 86 = 1 ,故周期数为7,族序数为1 ,即第七周期第nA族,为钫元素.知识点二元素周期律【考必备•清单】1.元素周期律[名师点拨]①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依据是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响中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②根据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的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的强弱时必须是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①比拟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例如:金属性Mg>Al、Ca>Mg,那么碱性Mg(OH)22Al(OH)3、Ca(OH)2>Mg(OH)2, Ca(OH)22Al(OH)3(填“>< 〞或"=").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例如: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再如: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丕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于水等.(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①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Si、Ge、Ga等.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周期表右上方,如F、Cl、S、P、As等.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夯根底・小题】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y",错误的打"义〞).(1)1的原子半径大于Br, 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2)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3)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 1递增到+7()(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5)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6)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其水溶液的酸性越强()(7)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答案:(1)义(2)义(3)义(4)义(5)7 (6)义(7)义2.以下实验不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解析:选B A项,Cl2、Br2分别与H2反响,根据反响发生的条件即可判断出氯、溪的非金属性强弱B项向Mg 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MgCl2与NH3-H2O反响生成Mg(OH)2 ,AlCl3与NH3-H2O反响生成Al(OH)3,但不能比拟二者的金属性强弱;C项,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根据pH可判断出Na2cO3与Na2sO4水解程度的大小,即判断出H2CO3与H2sO4酸性强弱,从而判断出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项,利用Fe、Cu与稀盐酸反响现象的不同即可判断出Fe、Cu的金属性强弱.3.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2+、B+、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那么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原子序数:D>C>B>AB.原子半径:B>A>C>DC.离子半径:C3->D->A2+>B+D.氧化性:A2+>B+,复原性:C3-<D-解析:选B由于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所对应的元素应位于相邻两个CD周期,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得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口; D.原子序BA数大小应为A > B > D > C,A项错误;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可以判断B项正确;离子半径应为C3 一>D- >B+ >A2+,C项错误;复原性应为C3 一>D-,D项错误.[方法技巧]“三看〞法快速判断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随堂检测反响1. 〔2021•海南高考〕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21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下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元素周期表共有16列B. D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C.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D.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解析:选B A项,元素周期表共有18纵行,也就是共有18列,错误;B项,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获得电子的水平逐渐减弱,所以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正确;C项,主族元素一般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O、F非金属性强,O 没有与族序数相等的最高正化合价,F没有正价,错误;D项, 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减小,错误.2.〔2021•北京高考〕2021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1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锢与铷〔37Rb〕同周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In是第五周期第口人族元素B.您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原子半径:In>AlD.碱性:In〔OH〕3>RbOH解析:选D A正确,Rb为碱金属,位于第五周期,In与Al同主族,可推断In是第五周期第口人族元素;B正确,1451n的中子数为115 - 49 = 66 ,电子数为49,因此您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正确,锢和铝同属于口人族元素,前者位于第五周期,后者位于第三周期,因此原子半径:In>Al ;D错误,锢和铷同属于第五周期元素,前者位于口人族,后者位于口人族,根据同周期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递变规律得:碱性In(OH)3<RbOH.3.〔2021•天津高考〕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 .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如下图实验可证实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含稀盐酸CaCO3 MM KG Na娟乂力憎和僻液溶液D.用中文“为〞〔立.〕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解析:选C非金属性:O>N>C>Si ,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A项正确;H与C、N、O、F等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与Na、Mg等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题图所示实验可证实酸性:HCl>H2cO3>H2SiO3,但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有关,HCl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不能根据其酸性强弱判断Cl的非金属性强弱,C项错误;118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项正确.4.〔2021•海南高考〕X、Y、L、M为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X2是最轻的气体,Y、L与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均为5的倍数.答复以下问题:〔1〕X与L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电子式为.〔2〕X与M组成的物质为〔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该物质可作为野外工作的应急燃料,其与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3〕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其含氧酸的化学式为〔4〕L与M形成的化合物中L的化合价是.解析:X2为最轻的气体,即X为H , Y、L、M三种元素的质子数为5的倍数,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质子数可能为5、10、15、20中的三个,因四种元素为主族元素,古攵质子数 为10舍去,即三种元素分别为B 、P 、Ca .(1)形成简单化合物是PH 3,其电子式为H : P : H fH; (2)形成的化合物是CaH 2,属于离子化合物,与水发生的反响是CaH 2+2H 2O===Ca(OH)2+2H 2T ; (3)Y 为B ,属于第二周期^A 族元素,其含氧酸为H 3BO 3; (4)形 成的化合物是Ca 3P 2,其中P 显一3价.(2)离子 CaH 2+2H2O===Ca(OH)2+2H/ (3)第二周期nA 族H 3BO 3 (4)一3一、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随着人工合成的同位素种类不断增加,许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会随之变化B .核素的质量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完全相同C 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 .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均位于过渡元素右侧解析:选C A 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它是根据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和其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的平均值与人工合成的同位素 种类不断增加没有关系,错误;B 项,一种核素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是整数,该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原子(即核素)的质量与12C 质量的七的比值,不可能是整数,不 JL 乙完全相同,错误;C 项,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一定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正确;D 项,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大多位于过渡元素右侧,而氢却位于左侧,故D 错误.2. (2021•北京师大附中期中)以下事实中,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原子半径:K>Ca>MgB .碱性:NaOH>Mg(OH)2>Al(OH)310答案:(1)P : EIIIC .热稳定性:HF>HCl>H 2SD .酸性:H 2sO 3>H 2cO 3>H 2SiO 3解析:选D 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 子半径依次增大,A 项不符合题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 越强,B 项不符合题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C 项不符合题意;元 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D 项符合题意.3.在元素周期表中,伯元素如下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埴〕A .伯是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呈固态B.溺Pt 和瑙Pt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C . “195.1〞是铂的质量数D .由78可以推出Pt 为第五周期元素解析:选B 粕为金属元素,A 项错误;引8Pt 和1788Pt 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 种不同的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B 项正确;“195.1〞是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项错误; 由78推出Pt 为第六周期元素,D 项错误.4 .以下有关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正确的选项是〔〕A . DA 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 .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C .同周期元素〔0族元素除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D .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水平越强解析:选C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A 错误;第二周期元素中,O 没有最高正化合价,F 没有正化合价,B 错误;同周期元氨0族 元素除外〕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 正确;在第三周期的元 素中,Al 为+ 3价,Na 为+ 1价,但失电子水平Na>Al , D 错误.5 .以下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F 2在暗处遇H 2即爆炸,I 2在暗处遇H 2几乎不反响B. “NO 2球〞在冷水中颜色变浅,在热水中颜色加深1178Pt 钳 LB 口」才媪C.氯原子与钠原子形成离子键,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D. H2O在4 000 口以上开始明显分解,H2S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完全分解解析:选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单质与H2反响越来越难,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F2在暗处遇H2即爆炸,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响A不符合题意2NO2N2O4AH <0,热水中平衡逆向移动,颜色加深,冷水中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符合题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Cl>Si,所以氯原子与钠原子形成离子键,与硅原子形成共价键,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不符合题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H2O在 4 000 口以上开始明显分解,H2S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完全分解,D不符合题意.6. 〔2021•福建三明一中测试〕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解析:选C根据与水反响的剧烈程度可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可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B项不符合题意;应该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C项符合题意;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D项不符合题意.7.A.e的氢化物比d的简单氢化物稳定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六种元素中,e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 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解析:选D e是硫元素,d是氧元素,H2s稳定性弱于H2O , A错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B错误;a~f六种元素分别为Na、Mg、C、O、S、Cl ,其中金属单质中Na 的化学性质最活泼,非金属单质中Cl2、O2化学性质均比S活泼,C错误.8.〔2021•浙江嘉兴一中期末〕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所示: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X、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X<YB.简单离子的半径:Z<W<X<YC.一定条件下,W的单质可以将Z的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D.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解析:选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主族元素中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其主族序数相同,最低负价二主族序数- 8,根据表中数据知,X为Mg元素,Y为Al元素,Z为N元素,W为O 元素,V为P元素.金属性:Mg>Al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X>Y , A错误;对于简单离子而言,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简单离子半径:Y<X<W<Z , B错误;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和氨气反响生成水和氮气,C正确;Mg与N形成的化合物Mg3N2为离子化合物,D错误.二、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39.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F,不能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B.人们可以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材料C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相同D.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X2-和Y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那么离子半径:X2->Y2+解析:选C A项,非金属性的强弱,应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拟,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进行比拟,HF的酸性比HCl弱,但非金属性F强于Cl,正确;B项, 优良的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镍、粕等〕,大多属于过渡元素,正确;C项, 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不一定相同,如C有+ 2、+ 4价,错误;D项,微粒X2一与丫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核电荷数:Y>X ,故离子半径:X2->Y2+,正确.10.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M层电子数的三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X与Y只能形成4种化合物B.工业上常通过电解Z的熔融氯化物的方法来制取Z的单质三工一1Z |知[C.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为Q>X>Y>ZD. X、W、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X >W解析:选AB这几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X、Y位于第二周期,Z、W、Q位于第三周期,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M层电子数的三倍,设其M 层电子为x,那么W 原子质子数=2 + 8+ x , 2 + 8+ x = 3 x,所以x = 5,那么W为P元素,那么X 是N元素、Y是O 元素、Z是Al元素、Q是Cl元素.A项,X、Y分别是N、O元素,二者能形成多种氮氧化物,如N2O、NO、NO2、N2O4、N2O5,所以X与Y可形成的化合物在5种以上,错误;B项,Z是Al元素,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所以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Al ,错误;C项,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14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Q > X > Y > Z ,正确;D 项,元素 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Q>X>W ,那么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X>W ,正确.11. 〔2021•广东五校协作体一联〕如图是局部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分别与Z 、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响B. Y 的单质不能从含R 简单离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R 单质C. X 、N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低D .简单离子的半径:Z<X<M解析:选AB 题图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情况,根据原子序数 关系可知X 为O 元素,Y 为F 元素,Z 为Na 元素,M 为Al 元素,N 为Si 元素,R 为Cl 元素.M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Al 〔OH 〕3能分别与Z 、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NaOH 、HC1O 4反响,A 项正确;F 2直接与水反响,不能从含Cl -的水溶液中置换出Cl 2 , B 项正确;X 、N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SiO 2,熔点很高,C 项错误;O 2 -、Na +、Ah +电子 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O 2->Na + >Al 3+, D 项错误.12. 〔2021•广东广州天河二模〕短周期元素x 、y 、d 、f 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原子半 径的相对大小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短周期元素z 、e 、g 、h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溶液〔浓度均为0.01 mol/L 〕的pH 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2所示: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离子半径大小顺序:e>f>g>hB .由x 、z 、d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2同+4同‘ H 国 15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图2C. y、d、g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g的氢化物D.装满zd2气体的小试管倒扣水槽中充分反响,试管液面上升约2/3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x是H元素,y是C元素,z是N元素,d是O元素,f是Al元素,e是Na元素,g是S元素,h是Cl元素.离子半径:g>h>e>f,故A错误;H、N、O形成的硝酸铵中含有离子键,故B错误;y、d、g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d(O)的氢化物,故C错误;zd2气体为NO2,根据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NO2+ H2O===2HNO3 + NO可知,反响后试管中液面上升约3,故D正确.16。

人教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第讲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必备(一)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制作了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横排:电子层数相同,并且从左往右原子序数增加竖排: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往下电子层数增加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①一个横排称为一个周期,同一周期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②共有7个周期,1、2、3为短周期,4、5、6为长周期,第7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

③1周期有2个元素;2和3周期各有8个元素;4、5周期各有18个元素;6周期有32个元素,其中镧系有15个元素;7周期有锕系,也有15个元素。

(2)族①有18个纵行,16个族②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VIII族、1个零族③第IA族(除H外)又称碱金属元素、第VIIA族外称为卤族元素、0族元素也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3)区域: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界线5、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周期序数=电子层数②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除O 和F ) 6、元素符号周围不同位置的含义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原子数目表示构成分子或离子的化合价质量数质子数R二、推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1、根据以0族为基准给元素定位稀有气体元素 氦 氖 氩 氪 氙 氡周期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2、原子序数-稀有气体原子序数(相近且小)=元素的纵行数,从而推出族数。

周期数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1。

【特别提醒】若为六、七周期的元素,3—17为镧系和锕系元素(即III B ),若大于17,它的纵行数需再减14。

三、利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断元素1、根据每周期元素的种类给元素定位周期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元素种类 2 8 8 18 18 32 ①一、二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 ②二、三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③三、四周期同族元素中,1、2主族原子序数相差8,其他相差18 ④四、五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8⑤五、六周期同族元素中,1、2主族原子序数相差18,其他相差32 ⑥六、七周期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32 2、设未知数列式求解知识必备(二)一、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专训
1、A 、B 、C 、D 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 、C 同主族,B 、D 同周期,A 的气态氢化物比C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 的阳离子比D 的阳离子氧化性强,若B 的阳离子比C 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下列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A>B>C>D
B. 原子半径:D>B>C>A
C. 单质熔点:B>D ,C>A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A>C ,D>B
2、(2005全国高考理综Ⅰ) 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粒子,它们的电子总数相等。

已知甲、乙、丙为双原子分子或负二价双原子阴离子,丁为原子。

(1)丙与钙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在工业上的一种重要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甲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

(5)丁的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_________的晶体结构相似。

3、(经典回放)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 <Y
B.原子半径X <Y
C.离子半径X >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4. 据报道,N 5是破坏力极强的炸药之一,18O 2是比黄金还贵重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O 2中含18个中子
B.原子半径:N <18O
C.N 5和N 2互为同位素
D.2N 5====5N 2是化学变化
5下列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熔点:Li>Na>K>Rb
B.沸点:NH 3<PH 3<AsH 3<SbH 3
C.热稳定性:SiH 4>PH 3>H 2O >HF
D.酸性:HClO>H 2SO 4>H 3PO 4>H 2CO 3
6.(北京西城抽样测试)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下列有关A 、B 、C 、D 、E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 与B 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23AB 、-
242B A B.E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C 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C.D 在过量的B 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 2
D.A 与E 形成的化合物是非极性分子
7、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

其中错误的是( )
A.已知Ra 是第7周期、ⅡA 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B.已知As 是第4周期、ⅤA 族的元素,故AsH 3的稳定性比NH 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 的原子半径比Na 的大,故Cs 与水反应比Na 与水反应更剧烈
D.已知Cl 的核电荷数比Al 的核电荷数大,故 Cl 的原子半径比Al 的原子半径小
8.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

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

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以产生NMR现象( )
A.18O、19O、24Mg
B.12C、31P、27Al
C.第ⅤA族原子
D.第3周期原子
9. 短周期元素X、Y、Z中,X元素位于Y的前一周期,其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3;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Y相同。

下列X、Y、Z之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X2Z
B.ZY3
C.X2Y2
D.XZ2
10.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熔点:CO2<H2O<SiO2<KCl
B.粒子半径:K+>Na+>Mg2+>Al3+
C.酸性:H3PO4>H2SO4>HClO4>H2SiO3
D.稳定性:H2O<NH3<PH3<SiH4
11.已知W、X、Y、Z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W元素的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X 是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1)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

(2)XY2与Z2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W、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阳离子所含电子数与阴离子所含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防止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13.(11分)(2011·宿州模拟)有①~⑧八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②、⑦、⑧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且元素②所处主族的位置为所有主族的正中间.
(1)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②、⑦、⑧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均为①~⑧中某些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反应a为置换反应,反应b为化合反应.单质乙与单质丙所含元素位于同一主族,试写出符合条件的反应a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