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综合考试大纲
755基础医学综合大纲

755基础医学综合大纲摘要:一、前言二、考试目标三、考试内容1.生理学2.生物化学3.病理学4.药理学5.医学微生物学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五、参考书目正文:【前言】《755基础医学综合大纲》是针对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旨在检验学生对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以及医学微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本大纲对于指导教师教学、学生复习备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考试目标】通过本大纲的考试,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熟悉各学科的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1.生理学生理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包括细胞生理、神经生理、肌肉生理、内脏生理、内分泌生理等方面。
学生应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各生理系统的功能、调节及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化学反应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了解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3.病理学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学改变、功能代谢障碍及发生发展机制。
学生应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了解病理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4.药理学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学生应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及药物的临床应用,了解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学生应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特点,了解微生物在医学中的应用及防治策略。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本考试为闭卷笔试,满分100分。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北本文由盛世清北查阅整理,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信息,为备考清华大学考研学子服务。
以下为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研考试大纲: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范围: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组成,代谢,合成,功能等相关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基础理论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第三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第四节蛋白质的分类三、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核酸的分子组成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四、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酶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第四节酶与医学五、维生素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六、水和无机盐第一节体液第二节水第三节无机盐七、糖代谢第一节物质代谢总论第二节糖分解代谢第三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第四节糖异生作用第五节血糖及其调节八、生物氧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呼吸链第三节 ATP的生成与利用第四节胞质中NADH的氧化第五节其他生物氧化体系九、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甘油三酯的代谢第三节磷脂代谢第四节胆固醇代谢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十、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第三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十一、核苷酸代谢第一节核苷酸合成代谢第二节核苷酸分解代谢十二、核酸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十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调控第一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二节基因表达调控第三节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十四、细胞信号转导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第三节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第四节信号转导与医学十五、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第一节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第二节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十六、实验指导实验一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实验二酶的专一性实验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实验四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实验五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法)实验六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磷酸甘油氧化酶法)实验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赖氏比色法)备考清华,需要完整的资料,需要坚定的信念,更需要完善的复习策略,把书本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最后通过目录,就能就能把所有知识脉络延展,相互关联起来,检查是否有知识盲区,这中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一路有盛世清北陪伴你,你的备考不会孤单!。
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大纲

选择题关于人体解剖学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主要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B. 不涉及器官的位置关系C. 仅限于研究宏观结构D. 与生理功能无关(正确答案:A)生理学中,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分界线B. 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C.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D. 细胞膜不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正确答案:D)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内容?A. 疾病的病因学B. 疾病的发病机制C. 疾病的临床表现D.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正确答案:D)在药理学中,药物的半衰期是指:A. 药物达到最大效应所需时间的一半B. 药物在体内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正确答案)C. 药物开始作用到完全失效的时间的一半D. 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的一半关于微生物学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微生物学仅研究细菌B. 微生物学不研究病毒C.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特性的科学(正确答案)D. 微生物学不涉及微生物与宿主间的相互关系免疫学的基本功能是:A.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B. 识别和清除外来抗原及体内异常细胞(正确答案)C. 仅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D. 与机体的自稳功能无关下列哪项不是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A. 尊重原则B. 不伤害原则C. 有利原则D. 最大化利益原则(正确答案:D)在预防医学中,关于健康教育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B. 健康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C. 健康教育仅限于学校教育D. 健康教育包括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正确答案:C)关于临床医学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临床医学仅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临床医学不涉及疾病的预防和康复C.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病人康复的科学(正确答案)D.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无关。
888 生物医学工程综合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医学工程综合》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约占50%~60%;综合应用、算法和程序设计与算法分析约占40%~50%。
四、试卷题型结构试卷共150分,基本的考试题型为:(1)选择填空题(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2)简答题;(3)算法和程序设计与分析题。
第二部分考察的知识及范围(一)数字图像处理1、数字图像处理基础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图像的象素、像素的邻域和连通性;空间分辨率、灰度分辨率;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等图像插值方法。
2、彩色图像处理三基色原理、相加混色、相减混色;RGB、HSI等颜色模型;亮度、色调、饱和度;真彩色、伪彩色和假彩色。
3、图像增强图像反转、对数、幂次、分段线性、对比度拉伸等基本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化等灰度直方图处理;图像的相加、相减等图像间运算;均值、中值等空间平滑滤波;Robert、Prewitt、Sobel、拉普拉斯、LOG等锐化滤波;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和傅里叶频谱的特性;理想低通滤波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理想高通滤波器、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频域滤波器与空域模板的转换。
4、图像分割点的检测、线的检测、边缘检测;边界跟踪技术、图搜索技术、边界分段拟合;Hough变换;阈值分割法,包括基本原理、极小值点阈值、最优阈值分割、大津阈值分割、基于变换直方图选取阈值;区域生长、区域分裂与合并等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二值形态学的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以及基本形态学操作。
5、图像的特征图像的均值、方差、标准差、熵等统计特征;矩形度、圆形性等图像的形状特征;图像纹理特征、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
6、图像压缩编码数据冗余、保真度标准等图像压缩基本概念;霍夫曼编码、算数编码等无损编码方法;有损压缩的基本过程。
深圳大学 考研生物医学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深圳大学考研生物医学工程综合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12生物医学工程综合包含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75分)和C语言程序设计(75分)两部分,总分150分。
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1、考试基本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是为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数字电子技术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熟悉数字电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具有较强的数字逻辑推理、分析和设计能力。
2、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逻辑代数基础重点掌握逻辑代数的表达方式及其基本运算规律。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基本运算规律。
逻辑函数的各种表达方式。
利用逻辑代数和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组合逻辑电路重点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原理。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及其消除。
数字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及MSI组合电路模块的应用掌握若干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及MSI组合电路模块的功能及应用,包括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比较器、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等。
组合逻辑的定义。
组合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与分配器、全加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
时序逻辑电路同步时序电路是时序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部分内容包括了对于时序电路的一般描述方法和状态化简方法,重点在于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要求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基本设计过程。
首先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动作特点、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分类以及不同逻辑功能触发器间的转换,然后讲述了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触发器的基本类型及其状态的描写。
触发器的转换。
触发器的简单应用。
时序逻辑的定义。
时序电路的描述与分析方法、分析步骤、分析工具(状态表、状态图、时序图)。
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研究生初试考试大纲 857生物医学工程综合

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理解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参数,杂化理论(各种 sp 型)并能解释一些典
2. 掌握 KTθ 的有关计算,KTθ 与 rGmθ,T 的关系及其计算。浓度、总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温度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
3. 了解质量作用定律和阿仑尼乌斯公式,并运用公式说明活化能、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催化剂的基本特性,解释和分析催化剂应用实例。
4. 了解电极电位的概念,掌握能斯特公式的计算,并能运用电极电位的数据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 对强弱,以及氧化还原反应自动进行的方向和限度,了解吉布斯函数变与原电池电动势、氧化还原 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运用电极电位概念,理解电解的基本原理,了解分解电压、超电压概念,学 会分析一些电解实例以及电解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从电极电位了解电化学腐蚀及防止金属腐蚀的 原理。
题号:857
《生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考试大纲
例题院系
考试说明:
生命学院
考试科 目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综合
本考试科目内容包含两部分:1.计算机科学基础(C 程序设计)2.普通化学。两部分内容均须作答。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时间 180 分钟;允许带计算器。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科学基础(C 程序设计)
型分子的空间构型。了解分子极性与极化,了解偶极矩概念,能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了解 分子间力与氢键的本质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7. 化学动力学,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示方法,简单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能联系物质结构和热力学数据进行微观与宏观的分析。 参考资料: 1. 普通化学,西北工业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 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8; 2. 普通化学(第七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1。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

《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概 述一、考试科目:生理学、生物化学及组织胚胎学。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生理学、生物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考试比例:生理学占35%、生物化学占35%、组织胚胎学占30%。
四、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占50%,150分,每题1.5分,100题,其中:生理学35题、生物化学35题、组织胚胎学30题)。
多项选择题(占30%,90分,每题2分,45题,其中:生理学16题、生物化学16题、组织胚胎学13题)。
问答题(占20%,60分,每题20分,3题,其中:生理学1题、生物化学1题、组织胚胎学1题)。
总分300分。
五、考试时间:3小时。
六、参考书籍:1.《生理学》第八版朱大年、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3.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八版邹仲之、李继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七、特别说明:报考病理学(三级学科)者,只能选择西医综合,基础医学其他专业可选择基础医学综合或西医综合。
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兴奋-收缩偶联。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大纲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大纲
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基础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2. 临床医学知识: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各个临床科室的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3. 医学伦理与法律:包括医疗伦理、医疗法律、患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4. 医学技术与操作:包括医学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医学影像学等技术和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5. 医学信息学:包括医学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医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
6. 临床实践与病例分析:包括临床实践技能、临床病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考试形式通常为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医学综合考试大纲2017年9月修订Ⅰ.考试范围包括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Ⅱ.考试目标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基础医学科目中的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素质,达到研究生入学水平。
Ⅲ.答题方式及时间闭卷考试,180 分钟Ⅳ.试题分值300 分Ⅴ.题型结构及比例1.比例:生理学约27%生物化学约27%细胞生物学约23%微生物学约23%2、题型单选题140分,2分/题 (5个备选答案;生理学、生物化学各20题,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各15题)名词解释60分,5分/题,共12题(每个学科3题)问答题100分,25分/题(每个学科各2题,选答其中1题)细胞生物学一、细胞膜与物质的穿膜运输1.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生物学特性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和脂筏模型3.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作用。
二、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1.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转运的过程2.内膜系统对新合成蛋白质的糖基化过程3. 内膜系统内细胞器之间的膜流,信号肽及信号假说,分子伴侣及标志酶的概念。
4. 溶酶体的形成、结构与功能,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5. 囊泡与囊泡转运概念,囊泡类型,囊泡定向转运机制。
三、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1.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线粒体的遗传体系2. 细胞呼吸与能量转换过程3. ATP合成的结合变构机制四、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1. 微管、微丝的分子组成,装配和生物学功能2. 中间纤维的组成及类型、装配和生物学功能3. 微管、微丝在细胞运动中的作用五、细胞核1. 核膜和核孔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2.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组成,染色质的多级螺旋模型及放射环模型3. 核仁的结构与功能六、细胞连接与细胞粘附1. 细胞连接类型,紧密连接、黏着连接和间隙连接的特征和分布2. 细胞粘附分子的种类及介导细胞识别和黏附的方式七、细胞外基质1. 细胞外基质主要大分子种类及功能2. 胶原的合成、组装与功能3. 基膜的组成成分,基膜的分布与作用八、细胞的信号转导1. 信号分子和受体的种类,G蛋白与G蛋白耦联受体2. 细胞内信使,cAMP信使体系组成及信息传递过程,二酯酰甘油/三磷酸肌醇信使体系组成及信息传递过程3. 蛋白激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特点九、细胞分裂与细胞周期1. 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2. 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3. 细胞周期及各时相的主要变化4. 细胞周期的调控的方式,主要调控分子及调控机制5. 蛋白质磷酸化和泛素化水解对细胞周期的调控6. 细胞周期中的各类检测点与作用十、细胞分化1. 细胞分化潜能,细胞分化与细胞决定的关系2. 细胞分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3. 细胞分化的分子调控基础4. 细胞分化与肿瘤,细胞分化与再生医学十一、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1.细胞衰老的基本特征2.细胞衰老学说与机制3. 细胞死亡的原因、特征与形式4. 细胞凋亡的影响因素和分子机制5. 自噬性细胞死亡的过程与调控生理学一、绪论1. 生命活动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2.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3.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4.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结构及物质跨膜转运: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转运、主动转运、胞吐和胞吞2.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3. 细胞兴奋的条件,动作电位和局部兴奋特点及其意义,动作电位它同一细胞上的传导4. 细胞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5.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6.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机制,肌丝滑行学说7. 骨骼肌收缩形式及影响因素(后负荷、前负荷、肌肉收缩能力)三、血液1. 血液的基本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2.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与止血功能5. 生理性止血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6.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7. ABO 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8. 输血和交叉配血四、循环1. 心肌细胞(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变化特点及其形成机制2.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3. 心动周期的概念、泵血过程、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和调节,以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 血流动力学三要素-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5.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6.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7. 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动力学,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8.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延髓心血管活动中枢,心血管反射(压力和化学感受性反射)9. 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局部血流的自身调节10. 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11. 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呼吸1.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概念及意义2.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及生理意义3. 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以及肺通气功能评价4. 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5.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氧和二氧化碳的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6. 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
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7. 呼吸节律形成机制及肺牵张反射六、消化和吸收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2.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3.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4. 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5.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6.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7. 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 .能量代谢的概念,能量的转移和利用,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2. 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3. 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4. 体温及体温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 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3. 肾小管重吸收特征和方式,肾单位不同部分(近端、髓袢、远端)的重吸收和分泌4. 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5. 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原理及直小血管的作用6.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过程及其影响因素7. 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8.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肾内自身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9. 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10. 排尿反射(膀胱容量和膀胱内压的关系以及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的排尿异常)九、感觉器官1. 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2. 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3. 视网膜的感光换能系统(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4.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感光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电位5. 色觉、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6. 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7.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十、神经系统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的分类、轴浆运输和营养性作用2. 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和功能3.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特征,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及特征4. 电突触和经典化学突触的特征区别5. 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6. 受体的概念和分类,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7.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突触的易化8. 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区别9. 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10. 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11.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2. 皮层诱发电位、脑电活动和脑电图,觉醒和睡眠13. 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十一、内分泌系统1. 激素的概念和递送信息的途径,激素的化学分类2.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作用的调控3. 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4.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5. 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6.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7.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8.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9. 调节钙和磷代谢的激素种类: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十二、生殖1. 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睾丸功能的调节2. 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3.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下丘脑-腺垂体轴对卵巢功能的调节,胎盘的内分泌功能生物化学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的种类与分子组成2.DNA的结构与功能3.RNA的结构与功能4.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三、酶1.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2.酶促反应特点3.酶促反应动力学4.酶活性的调节5.酶与医学的关系四、聚糖的结构与功能1. 糖蛋白分子中聚糖及其合成过程2. 蛋白聚糖是细胞外基质重要成分3. 聚糖结构中蕴含大量生物信息五、糖代谢1.糖的消化、吸收与转运3.糖的无氧氧化4.糖的有氧氧化5.磷酸戊糖途径6.糖原的合成与分解7.糖异生8.血糖调节及糖代谢障碍六、脂质代谢1.脂质的主要种类及功能2.脂质的消化与吸收3.甘油三酯的代谢4.磷脂的代谢5.胆固醇的代谢6.血浆脂蛋白代谢七、生物氧化1. 氧化呼吸链的主要成分、排列顺序2. 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意义及影响因素3. ATP的生理功能及生成方式4. 其他氧化与抗氧化体系八、氨基酸代谢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4.氨的代谢5.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6.一碳单位的来源与功能7.含硫氨基酸的代谢8.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九、核苷酸代谢1.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2.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代谢3.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十、非营养物质代谢1.生物转化的概念及意义2.生物转化的主要反应3.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4.血红素的生物合成与调节5.胆色素的代谢6.黄疸的主要类型及发病机制十一、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1.物质代谢的特点2.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3.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4.肝外重要组织器官的物质代谢特点及联系5.物质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十二、真核基因与基因组1.真核基因的结构与功能2.真核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十三、DNA的生物合成1.DNA复制的基本特征2.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变化3.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4.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5.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十四、DNA损伤与修复1.DNA损伤的主要因素与类型2.DNA损伤的主要修复方式3.DNA损伤与修复的意义十五、RNA的生物合成1.转录作用的特点2.转录体系的主要成分3.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4.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5.真核生物RNA的加工和降解十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体系2.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3.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的加工和靶向输送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与干扰十七、基因表达调控1.基因表达的概念和特点2.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和意义3.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4.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十八、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1.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规律和复杂性2.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基本组成3.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作用机制4.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十九、DNA重组及重组DNA技术1..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二十、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1.癌基因的活化机制2.癌基因产物的功能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3.抑癌基因的失活机制4.抑癌基因产物的功能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5.生长因子的分类、功能和作用机制6.生长因子与疾病的关系二十一、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1.基因诊断的概念及医学应用2.基因治疗的概念及基本程序二十二、组学与医学1.基因组学的概念、主要任务及相关研究技术2.转录组学的概念、主要任务及相关研究技术3.蛋白质组学的概念、主要任务及相关研究技术4.代谢组学的概念、主要任务及相关研究技术5.组学与医学的关系微生物学一、绪论1.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