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生物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0稳态与环境-201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含解析

0稳态与环境-201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含解析

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知识内容要求3—1 植物的激素调节(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ⅡⅡ3—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3)人脑的高级功能(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ⅡⅠⅡⅠ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Ⅱ稳态与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专题01 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02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03种群和群落、专题04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高考卷中大约占30分,现分别对以上专题进行解读。

专题01 植物的激素调节本专题包括(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2)其他植物激素,(3)植物激素的应用.命题规律:这一专题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对该专题的考查较多,植物激素的共同作用是全国卷常考内容.本专题考查的知识点并不仅仅是记忆,而是围绕着一个基本观点“大多数情况下,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它们的相对浓度)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能否正确分析出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如何应用于生产实际中以达到不同的生产目的才是真正能够看出考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

命题趋势:预计2018年的高考中对植物激素的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生长素的运输、作用特点和对其他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理解,非选择题主要以实验分析与设计题、曲线分析题、新情境试题的形式呈现,如设计实验探究植物激素分布的因素等.1.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2018年高考大纲——生物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理工类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

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 ] C[ 说明 ] 本题以“DNA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查考生对“DNA的状态”和“DNA 复制、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例2 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B. 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C. 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D. 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答案 ] B[ 说明 ]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21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及局部选修内容,确定为理工类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构造。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拟、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展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展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

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展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双链不能解开。

假设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参加适量的该物质,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随后细胞中的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 ] C[ 说明 ] 此题以“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察考生对“的状态〞和“复制、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例2 以下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B. 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C. 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D. 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说明 ] 此题考察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03遗传与进化-201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含解析

03遗传与进化-2018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含解析

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知识内容要求2—1 遗传的细胞基础(1)细胞的减数分裂(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ⅡⅡ2—2 遗传的分子基础(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概念(4)DNA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ⅡⅡⅡⅡ2-3 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伴性遗传ⅡⅡⅡ2-4 生物的变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ⅡⅡⅡⅡⅠ2—5 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ⅠⅠⅠ2-6 生物的进化(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Ⅱ遗传与进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专题01 遗传的细胞基础、专题02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03 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04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在高考卷中大约占20分,现分别对以上专题进行解读.专题01 遗传的细胞基础本专题包括(1)细胞的减数分裂,(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动物的受精过程。

命题规律:此专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常结合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一并考查,在2017 年新课标I 卷的第6 题和新课标II 卷第1 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纵观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对遗传的细胞基础的考查频率增多,此部分内容可能成为2018年高考的重要命题点,考生予以重视.命题趋势:预计2018年高考对于遗传的细胞基础考查,有可能以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坐标曲线图等为着眼点考查基础知识或结合突出成就或热点问题进行命题。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考试大纲

第 3 页 共 3 页
实 验
生物的多样性 (15%)
知 识 点 内 容
实 验 知 识 点 内 容 实 验
生物技术 (5%)
健康地生活 (12%)
知 识 点 内 容
实 验
7、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8、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 9、生物的性状是有基因控制的 10、人的性别决定 11、生物的变异 12、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1、饲养家蚕或其他昆虫 2、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3、收集和交流我国遗传育种方面的成果的资料 1、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2、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物的关系 3、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种子等)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无脊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脊椎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7、生命起源的过程 8、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观察酵母菌、霉菌 2、调查当地既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1、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食品的腐败原因 3、保存食品的适当方法 4、克隆技术的应用 5、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6、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1、练习制作面酱或酸奶等发酵食品 2、探究食品保存方法 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2、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 4、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5、人体的免疫功能 6、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7、计划免疫的意义 8、网瘾、酗酒、吸烟、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9、安全用药的常识和一些急救的方法 1、收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并分析 2、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3、收集和分析家庭常备药品的说明书
第 1 页 共 3 页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2018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选修)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高考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反映高校的选拔要求,同时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具体表现在: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A.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最新-2018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精品

最新-2018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精品

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 t tp://www.7cai ed u.c n18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生物(送审稿)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

其考试目标是:以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和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为指导,全面检测普通高中学生修完生物学科必修课程后所达到的学业水平,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确定的课程目标。

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事实、核心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的理解;考查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掌握;考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方法作出个人决策、对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形成自己看法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形成;引导学校和生物教师落实《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命题依据为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试行)》和《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考试大纲(试行)》为依据,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旨在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生物学科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本思想,全面实现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目标。

三、命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生物试题符合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

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2.基础性原则——试题要围绕《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重点,侧重对必修模块中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II.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I和II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I和II的含义如下。

I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II: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生物知识内容表二选考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