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设计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及生物技术安全等内容和考点。
选修教材中的内容是必修部分的拓展和加深,涉及的知识是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所以高考命题中可以直接考查选修教材中的内容。
知识覆盖面在逐年拓宽,所以要对选修部分予以关注和重视。
命题规律:分析全国卷生物高考试题中选修三部分,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依然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其中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知识内容较多。
出现跨模块的试题,体现了学科内综合,也充分体现了学科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本专题的重点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命题背景资料更加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生物科技新进展;试题越来越突出基础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命题趋势:预计2018年高考中,本专题的命题点主要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
基因工程中有可能增加对PCR技术的考查,细胞工程有可能以示意图等为信息载体着重考查动物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胚胎工程可能结合新情境进行考查。
试题考查角度新颖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综合性上。
可以是专题内综合,也可以是专题间综合,如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的综合,还可以是选修和必修的综合,复习时要注意试题的综合性。
,专题01 基因工程1.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
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
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2018年高考大纲——生物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2018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理工类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
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 ] C[ 说明 ] 本题以“DNA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查考生对“DNA的状态”和“DNA 复制、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例2 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B. 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C. 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D. 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答案 ] B[ 说明 ]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21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及局部选修内容,确定为理工类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构造。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拟、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展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展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
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展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双链不能解开。
假设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参加适量的该物质,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随后细胞中的复制发生障碍B. 随后细胞中的转录发生障碍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 ] C[ 说明 ] 此题以“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察考生对“的状态〞和“复制、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例2 以下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B. 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C. 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D. 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说明 ] 此题考察考生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生物技术实践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生物技术实践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本专题是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等。
从近年的高考情况看,高考命题时往往从实验细节入手,比较注重对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考查。
命题规律: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操作与应用、传统发酵技术。
2.从考查角度上看,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微生物的计数、分离和纯化培养:结合发酵食品制作过程考查传统发酵技术原理及基本操作。
命题趋势:预计2018年高考,命题热点有:以发酵食品加工为背景考查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过程以及在食品加工中所起的作用;结合食品制造和洗涤业考查酶的固定化及实际应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以环境污染(如某种有害物质的存在及量的多少)为背景考查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和培养以及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特别是微生物的利用,考查概率较高。
复习时要注意试题的综合性。
1.考点预测(1)(常考点)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常考点)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3)(常考点)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能力预测(1)以发酵食品加工为背景考查对几种食品加工技术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的理解能力;(2)以某种微生物的培养或分离为实例考查微生物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生物技术解决某种实际问题的能力;(3)以某种生物技术流程图考查获取信息能力。
专题01 微生物的利用1.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
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
【江苏省】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

2018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考试说明(选修)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高考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考试(江苏卷)生物科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反映高校的选拔要求,同时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具体表现在: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考试内容及要求具体说明如下:对知识内容考查的要求依次为A、B、C三个等级,具体含义如下:A.了解所列知识点,并能在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并使用它们。
B.理解所列知识点及其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它们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北京】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5篇)

【北京】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5篇)第一篇:【北京】2018年高考生物大纲北京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修订内容:生物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与2017年相比,新版《考试说明》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略有调整。
语文、英语、生物学科有所变化。
所有科目都对样题部分进行了微调。
语文学科中,《论语》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
《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修订的说明生物高中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为宗旨,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为配合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贯彻“核心素养为宗旨”、“学业评价促发展”等课程理念,不断深化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生物学科《考试说明》内容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进行修订,对考核目标、能力要求等内容作出适当调整,有针对性地更新部分参考样题,对参考样题“说明”的文字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
一、调整学科能力要求2018年《考试说明》对原能力框架中的4项能力,即“理解、实验与探究、获取信息、综合运用”进行梳理、提炼与重新整合,将能力要求调整为“理解、应用、思辨、创新”4项能力,每项能力包含2~3条具体要求。
调整后的能力要求框架植根于原能力体系,在充分考虑北京市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评价与考生实际的基础上,聚焦考生生物学科素养的达成,尤其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考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二、完善考核目标表述将“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考生终身学习”作为考核的总体目标,既立足于检验考生12年所学的积累,又着眼于促进考生适应未来的发展。
基于能力要求的变化,调整与能力要求相关的表述为:“考查对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着重考查获取新知识、处理不同形式信息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与探究等实践过程中强调思辨与创新”。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实验专题

2018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实验专题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8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命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
实验试题是高考生物最重要的题型之一,是理综卷中生物部分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压轴题和把关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是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专题01 物质提取鉴定类实验、专题02 显微观察类实验、专题03 实验探究类实验、专题04 模拟制作与调查类实验。
现分别对以上专题进行解读。
专题01 物质提取鉴定类实验本专题包括: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命题规律:本专题主要考查实验材料的选择、试剂的选择与使用、实验设计与结论,考生注意试剂的名称书写,据鉴定的对象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注意试剂使用的特殊要求,如加热、煮沸等,该类实验一般不设对照实验,根据实验目的有的可增设一组,加入已知的待检测物质,以提高实验的说服力,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命题趋势:预计2018年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仍将注重对教材实验的考查,物质鉴定类实验等,仍有考查的可能性,如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高考命题时也会涉及。
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试剂的作用、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等,但试题难度不会太大。
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答案】B【解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具有还原性,属于还原糖,组成元素相同,都是C、H、O,A错误;初步水解产物是纤维二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大纲——生物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容。
1. 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围,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围。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容以知识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容表一
必考部分
生物知识容表二选考部分
..
.下载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