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生物综合》考试大纲
初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10第四版,盛骤编,高教岀版社。
818计算机程序设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言
《C++程序设计》2011第二版,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岀版社。
821运筹学
《运筹学》2012第四版,钱颂迪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822生产管理
《现代生产管理学》2018第四版,潘家轺编,清华大学岀版社;《生产运作管理》2017第五版, 陈荣秋编,机械工业岀版社。
921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2011第六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组编,高教岀版社。
922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物理》2007第三版,何曼君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923冶金学
《现代冶金学》2005第一版,朱苗勇编,冶金岀版社。
924土木工程综合(5选1)
A《混凝土结构原理》2012第二版,刘立新等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B《土力学》2013第二版,李广信编,清华大学岀版社。C《抗震工程学》2015第二版,沈聚敏编,中国建 筑工业岀版社。D《钢结构基本原理》2005第二版,沈祖炎编,中国建筑工业岀版社。E
946工程传热学
《传热学》2006第四版,杨世铭等编,高教岀版社。
947船舶柴油机
《船舶柴油机》2008版,朱建元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948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2006第八版,孙恒编,高教岀版社。
951思想政治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 写组、2018年第一版,高等教育岀版社。
805船舶原理与结构
《船舶原理》静力学部分,2003版,盛振邦编,上海交大岀版社;《船舶与海洋平台结构》2008版,杨永祥编,国防工业岀版社。
同济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戴慎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戴慎志,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手册》,戴慎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城市对外交通》,同济大学编,建工出版社,1982 《道路工程》,徐家钰,程家驹,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讲解材料(GB50220-95),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徐循初,汤宇卿,建工出版社,2005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1995 年后有关论文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卷本),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无
622 法学综合一
623 政治学原理
624 社会学理论
6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701 卫生综合
《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主编,法侓出版社,2007; 《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普通化学》(第 1 版),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及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陈志华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 全国统编教材及相关参考书
《口腔生物学》第 3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颌面外科学》第 6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修复学》第 6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牙体牙髓病学》第 3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牙周病学》第 3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以上均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大学本科相关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参考书目
(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第二版,修订版),黄杏元、马劲松、汤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一版),胡鹏、黄杏元、华一新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材料力学》, 宋子康、蔡文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2《结构力学》(上、下册),朱慈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结构力学教程》(Ⅰ、Ⅱ部分),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重庆医科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612+中药学综合

中药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中药综合考试范围为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中药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其中:中药学约10%;中药化学约40%;中药鉴定学约15%;中药药剂学约20%;中药药理学约15%。
四、参考书目1、周祯祥,唐德才.《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2、匡海学.《中药化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年。
3、康廷国.《中药鉴定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年。
4、杨明.《中药药剂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5、彭成.《中药药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年。
一、中药学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清单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清单611汉语综合2017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don't know thatI love you.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can't see my love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命题科目612《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命题科目612《西医综合》考试大纲《西医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设置的考试科目,其考试内容主要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内科学(含诊断)四门课程。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1)生理学:90分(2)生物化学:60分(3)药理学: 60分(4)科学(含诊断):90分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病案分析、论述题等,每科目试卷可能涉及其中3-5个题型。
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点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2019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主要参考书

生物化学A
《生物化学》(上下册),沈同,高等教育出版社
617
城乡规划综合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董鉴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18
森林土壤学(含地质)
《土壤学》,孙向阳,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845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846
建筑学基础A
《建筑初步》,田学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47
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
《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曹平祥,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848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夏延斌,王燕.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2015.2
849
传热学
传热学(第六版),章熙民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881
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模拟部分)源,高教出版社,2001
884
计算机软件基础
《数据结构》(C语言版),耿国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851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领域、层次与过程》第二版,张智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52
经济学原理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三版,刘厚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61
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王元纲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18
862
土力学
《土力学》,杨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63
交通工程学
《汉英时文翻译教程》,贾文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431
基础生物综合(科目代码 610)考试大纲

基础生物综合(科目代码610)考试大纲I、考查范围生理学,约40% ;生物化学,约40%;微生物学,约20%。
II、考查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查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80 分钟3.试卷分值:满分150 分4.题型结构:选择题(A 型题)100%,选项为4项。
IV 、考查内容一、生理学(一)绪论【考试目标】1.熟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人体生理功能调节及控制的方式。
2.掌握内环境、稳态、反馈等基本概念。
【考试内容】1.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方法2.内环境与稳态3.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4.体内的控制系统(1)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2)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考试目标】1.熟悉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骨骼肌的微细结构和收缩的分子基础,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2.掌握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兴奋、兴奋性的概念及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生物电产生和兴奋传导的基本原理,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肌肉收缩原理、调节机制、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考试内容】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4)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2)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3)由酪氨酸激酶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3.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3)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4)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4.兴奋的引起和传布(1)阈刺激,阈电位(2)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3)局部电位5.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1)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2)骨胳肌的兴奋-收缩耦联(3)骨胳肌收缩的原理:肌肉收缩的滑行理论6.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l)单收缩和强直收缩(2)影响收缩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3)初长度、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的概念(三)血液【考试目标】掌握体液的构成、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生理性止血过程、血型和输血原则。
2021同济大学611综合化学真题与解析

2021同济大学611综合化学真题与解析2021同济大学611综合化学真题与解析科目代码:611 科目名称:综合化学满分分值:100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2、考试时间180分钟。
3、本试卷不可带出考场,违反者作零分处理。
一、选择题 (每空2分,共30分)1.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的物理意义()A.表示该化学反应本身在反应速率方面的特征,与反应物浓度无关B.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间的线性关系 C.表示了反应物的浓度间彼此的相关性2.如果说化学反应aA + bB →dD + eE的反应级数是(a+b),则其充分必要的前提是() A.该反应为基元反应 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C.该反应为一元反应D.该反应中a=1,b=13.在恒温恒压下,某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反应的()A.ΔrHm?>0B. ΔrHm?<0C. ΔSm>0D. ΔSm<0E.ΔU>0F.ΔrHm?>0G. ΔrGm?<0H. ΔrGm?>0 4.若研究在盖有表面玻璃的玻璃杯中进行的溶液反应,则该反应体系为() A.封闭体系 B.孤立体系 C.敞开体系 5.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A.纯水B.1.0×10-3 mol・L-1的NaCl溶液C.1.0×10-3 mol・L-1的HAc溶液D. 1.0×10-3 mol・L-1的蔗糖溶液 6.下列体系中具有缓冲作用的是()A.1 mol・L-1的NaOH溶液和1 mol・L-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B.1 mol・L-1的NaOH溶液和2 mol・L-1的HAc溶液等体积混合 C.1 mol・L-1的NaOH溶液和2 mol・L-1的HAc溶液等体积混合7.胶体在外电场作用下,若分散介质不动而分散相在外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若分散相不动而分散介质作定向移动,则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南医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11生物综合》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生物综合考试范围为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与医学密切相关的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物化学100分细胞生物学100分生理学100分Ⅲ考查内容一、生物化学(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化学结构和分类。
2.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3.肽键和肽。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高级结构。
5.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7.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8.核酸分子的组成,主要嘌呤、嘧啶碱的化学结构,核苷酸。
9.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其他非编码RNA 的分类与功能。
10.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
11.酶的基本概念,全酶,辅助因子,参与组成辅酶的维生素,酶的活性中心。
12.酶的作用机制,酶反应动力学,酶抑制的类型和特点。
13.酶的调节。
14.酶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糖酵解过程、意义及调节。
2.糖有氧氧化过程、意义及调节,能量的产生。
糖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的关系。
3.磷酸戊糖旁路的意义。
4.糖原合成和分解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5.糖异生过程、意义及调节。
乳酸循环。
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维持血糖恒定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7.脂肪酸分解代谢过程及能量的生成。
8.酮体的生成、利用和意义。
9.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
1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
11.磷脂的合成和分解。
12.胆固醇的主要合成途径及调控。
胆固醇的转化。
胆固醇酯的生成。
13.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生理功能及代谢。
高脂血症的类型和特点。
14.生物氧化的特点。
15.呼吸链的组成,氧化磷酸化及其影响因素,底物水平磷酸化,能量的贮存和利用。
16.胞浆中NADH的氧化。
17.过氧化物酶体和微粒体中的酶类。
18.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理功能。
19.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体内蛋白质的降解、氨基酸氧化脱氨基,转氨基及联合脱氨基)。
20.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1.体内氨的来源和转运。
22.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
高血氨。
23.一碳单位的定义、来源、载体和意义。
24.含硫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及临床意义。
25.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主要合成过程和分解产物,脱氧核苷酸的生成。
嘌呤、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及其机制。
26.物质代谢的特点和相互联系,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和联系。
27.代谢调节(细胞水平、激素水平及整体水平调节)。
(三)基因信息的传递1.DNA复制的特征及复制的酶。
2.DNA半保留复制的基本过程。
3.逆转录的概念、逆转录酶、逆转录的过程。
逆转录的意义。
4.DNA损伤(突变),修复及意义。
5.RNA的生物合成(转录的模板,酶及基本过程)。
6.RNA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7.核酶的概念和意义。
8.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
9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翻译后加工。
10.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11.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及原理。
12.原核和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3.基因重组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14.基因组学的概念,基因组学与医学的关系。
二、细胞生物学(一)绪论1.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要求熟知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并了解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前沿。
(二)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本部分要求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基本共性及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掌握真核细胞的结构特征及进化上的关系;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含义。
1.细胞的基本特征2.真核细胞3.病毒的基本知识(三)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本部分要求了解和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所使用的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理解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掌握细胞培养类型和方法、细胞工程及常用模式生物。
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2.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3.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4.模式生物与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四)细胞质膜本章要求考生掌握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组成与功能等基本知识。
1.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与基本成分2.细胞质膜的基本特征与功能3.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五)物质的跨膜运输本章要求考生掌握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特点、作用机理及生物学意义。
1.膜转运蛋白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2.ATP驱动泵与主动运输3.胞吞与胞吐作用(六)线粒体和叶绿体本部分要求掌握真核细胞内重要的产能细胞器——线粒体的基本结构特征与功能机制。
1.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七)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本部分要求掌握细胞质基质的涵义、功能;掌握内质网的基本类型、功能及与基因表达的调控的关系;掌握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和高尔基体的极性特征、膜泡运输的分子机制,了解高尔基体的功能以及它和内质网在功能上关系、高尔基体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及内膜系统在结构、功能上的相互关系;掌握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差异及其功能。
1.细胞质基质的涵义与功能2.细胞内膜系统及其功能(八)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本部分要求了解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细胞结构的装配1.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2.细胞内膜泡运输概观与细胞结构体系组装的生物学意义(九)细胞信号转导本部分要求理解信号转导的相关概念,掌握细胞通讯的方式及功能。
了解不同的信号转导方式。
1.细胞信号转导概述2.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4.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5.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十)细胞骨架本部分要求掌握各种细胞骨架的动态结构和功能特征。
1.微丝的组成及其组装2.微管的结构组成与极性及其对细胞结构的组织作用3.中间丝的主要类型和组成成分(十一)细胞核与染色体本部分要求掌握细胞核的结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掌握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和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了解核仁的功能与周期;了解染色质的结构和基因转录。
1.核被膜的结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2.染色质3.染色体(十二)核糖体本部分要求掌握核糖体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多聚核糖体的概念。
1.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2.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十三)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本部分要求掌握细胞周期概念和周期时相事件、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原理;掌握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
1.细胞周期概述2.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及其主要事件3.细胞周期同步化4.细菌的细胞周期(十四)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1.熟知细胞增殖的调控2.癌细胞(十五)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本部分要求掌握细胞分化的基本概念,细胞的全能性与多能干细胞。
1.细胞分化(十六)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本部分要求掌握细胞凋亡的过程,生物学特征和可能分子机制;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主要凋亡通路及细胞凋亡与衰老间的关系;了解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氧化损伤和端粒学说。
1.细胞死亡(十七)细胞社会的联系本部分要求掌握细胞连接的概念及连接方式。
1.细胞连接2.细胞粘着及其分子基础3.细胞外基质三、生理学(一)绪论1.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2.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3.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细胞膜的功能结构特点、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胞膜运输。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概念、由G 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4.刺激和阈刺激,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传播。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收缩的的总和。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调节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ABO 和R h 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和储备。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体表心电图。
4.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心血管中枢。
自身调节8.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心血管活性多肽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
10.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
11.冠脉循环、肺循环和脑循环的生理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1.呼吸的基本过程、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肺通气的原理、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和组织唤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正常肺功能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三级呼吸中枢学说、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
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
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运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小肠液的分泌和小肠的运动。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排便反射。
6.吸收的部位和途径、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1.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的概念。
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1-、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 /NH4+、K+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