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探索生命的方法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46)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但又常常被我 们忽略的现象,例如:树上的果实成熟后会 掉到地上、在桌面放久了的水果会有酒味、 肉类变质会生蛆等等,如果我们针对某一现 象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那么,下一个影响 世界的人可能就是你!
我们要怎样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呢?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目标:
3.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 该怎么做?
Hale Waihona Puke 展示交流:1.观看视频后你认为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实验的结论又是什么?
提出的问题:热水比冷水灭火更快,是真的吗? 实验的变量:灭火用水的温度 实验结论:热水比冷水灭火更快的说法是错误的。
2.在科学探究中,应如何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 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 认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确立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
设疑导学:
阅读教材28-29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科学探究? 2.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是什么? 3.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提出问题” 就是对客观现 象随意提问? 4.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如何对所提问题作出合理假 设? 5.用于验证假设的实验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6.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7.在“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对照实验中的变量 是什么?
展示交流:
1.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 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步骤是什么?
步骤:(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 (4)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3.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提出问题” 就 是对客观现象随意提问吗?
2.2科学探究的方法

南华中学七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人:主备人:郇丽萍备课组长审核:教研组长审核:课题:2.2探索生命的方法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能力目标:认同认真观察记录的重要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情感目标:在探究过程中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重难点: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重点)2、尝试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课堂流程及设计:1、出示教学目标2、自主学习3、小组进行探究活动4、反馈探究结果5、小组参与讨论,反馈讨论结果.6、教师补充总结课后测评。
课前自学自主学习:1、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常包括、、、和等方面。
2、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所有实验都有(变化的因素)。
例如,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
3、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实验。
在对照试验中,除了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4、在科学探究中,、是基础,观察、实验、调查等是获得和的多种途径;、等是得出结论的重要过程。
在科学探究中,还要善于与他人和。
5、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的态度。
教师复备栏课堂互动一、分组讲解自主学习的内容二、知识应用,完成探究填空。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探究的第一步是:?探究的第二步是:?探究的第三步是:(1)为得到科学、真实的结果,在此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说出实验的变量有哪些?(2)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证据。
探究的第四步是:各小组发表意见,得出结论: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
二、讨论:1、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为什么活动结束后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课后检测1、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问问题,一次,他再苹果树下乘凉,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砸到牛顿,牛顿心里想着:“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而不往上飞呢?”,这是科学方法中的哪一步骤?()A 观察B 提出问题C 作出假设D 实验2、在设计对照试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A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2、判断(1)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假设总是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 论。
探究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 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 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 运动。
探究指导
1.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 蚓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3.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 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 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学生 甲 乙 丙 丁 实 验 方 案 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 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 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 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丙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 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A、B两个花盆中分别装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 的土壤,并分别种入一粒大花生种子。适时浇清水, 观察两个花盆中花生生长成熟后所结花生果实的大 小情况。 请据实验设计回答: (1)本实验中设计的变量是 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 。 (2)你认为该同学设计的A、B两组实验能起到对照作 用吗? 可以。 (3)如果你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可进一步改进,请你提 出你的修改意见。 可以多做几组,起重复的作用;每个花
• 调节对光:转动装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节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
• 安放玻片: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
006-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要原因是为了
A.得到较多的数据
( B )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得出不同的结论
4.下列各项,不属于科学探究中获得事实和 证据途径的是 A.实验 B.观察 C.调查 (
D )
D.分类
5.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的实验中,属于对照实验的一组是 (
A )
A.硬纸板、玻璃板
蚯蚓在纸上蠕动时,可听到轻微的沙沙声, 这是蚯蚓体表的刚毛与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刚毛能在运动中起支撑和固定作用。
当蚯蚓在玻璃板上时,只见它的身体在收 缩、变粗和变细,却不能前进,这是因为玻璃 的表面光滑,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
科学探究中几个环节 的关系及注意事项
1.科学探究中几个环节的关系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课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探究目的: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推荐器材: 蚯蚓、硬纸板、玻璃板、清水等 背景知识: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
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 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 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 毛运动。体表的黏液也有助于蚯 蚓的爬行。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指导:
1.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 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前端
环带 体节上的 刚毛放大
后端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探究指导:
2.讨论并制订探究计划。围绕“蚯蚓在 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等问题进行 讨论,注意增加重复实验的次数。
对 照 实 验
粗糙物体(硬纸板)
第二章
第二节
探索生命
探索生命的方法
《探索生命的方法》 讲义

《探索生命的方法》讲义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而又最引人入胜的存在之一。
从微小的细胞到复杂的生态系统,从短暂的瞬间到漫长的进化历程,生命的奥秘无穷无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探索生命的真谛呢?这便是我们要探讨的主题。
一、观察与描述观察是探索生命的基础方法。
我们通过肉眼、显微镜、望远镜等工具,对生命的各种形态、结构和行为进行仔细的观察。
比如,观察一朵花的开放过程,我们能看到花瓣逐渐舒展,颜色逐渐鲜艳;观察一只昆虫的生活习性,我们能了解它如何觅食、繁殖和躲避天敌。
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要进行准确而详细的描述。
描述不仅包括对生命现象的外在特征的记录,还包括对其内在机制和规律的初步推测。
例如,我们描述一种动物的外形、毛色、体型大小,同时也会思考它的这些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二、实验与验证实验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我们可以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验证我们的假设。
在生物学研究中,有许多经典的实验。
比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对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和统计分析,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又比如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已存在的微生物繁殖产生的。
实验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进行重复实验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分类与比较对生命进行分类和比较,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分类学将生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等级进行划分,从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层次对生物进行归类。
通过分类,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推测它们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比较则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比如比较不同种类的鸟的翅膀结构和飞行方式,比较不同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哺育行为。
四、进化的视角进化是生命发展的主线。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开始,我们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演化的。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晋华实验学校七年生物学科学案一、堂清目标: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2.实验探究:蛆是从哪里来的、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的快二、自主学习与展示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等方面。
2、是科学探究的开始。
3、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实验,由对照组和实验组组成。
在该类型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三、堂清测试与反馈完成p31页自我评价四.能力提升选择题1、在设计对照试验中,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A、所有变量都相同B、所有变量都不同C、处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不相同2、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实验变量是()A、土壤的湿度B、温度C、土壤的湿度和光照D、光照3、在进行试验研究时,为了增强试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A、分组试验B、重复试验C、独立试验D、对照试验4、准备两组小麦种子做试验,在充足的水分和空气条件下,能证明“小麦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的试验设计是()A、两组种子都放在黑暗处B、甲组种子都放在强光下,乙组种子放在冰箱中C、两组种子都放在弱光下D、甲组种子放在光下,乙组种子放在同温度的黑暗处实验题1、如果你翻动花园,或者家庭中的花盆、石块,常常会看到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得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玻璃纸,另一侧盖上硬纸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方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书法院,是否可以得出准备的结论吗?,为什么。
(4)结果发现鼠妇都停留在阴暗环境中,因此可以得出结论:(5)做完实验,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些鼠妇?2、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表面爬得快”,将蚯蚓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运动,分别记录爬行速度,最后比较平均速度得出结论。
2.2探索生命的方法

走进科学家弗莱明
1.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经历了哪些过程?
2.弗莱明有哪些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青霉素的发现
二、探索生命的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 验
对生活和生产中发现的令人 迷惑不解的现象提出问题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 的解释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 论。
得出结论
交流表达
案例:
问题发现:腐烂 的肉上有一些蛆
1、提出问题: 蛆是从哪来的?
2、作出假设
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分析实验数据,获得结论
六、表达和交流 结论分析
练
习
1、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2、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不包括( D )。 A.制订计划 B.实施计划 C.调查 D.做出假设 3、在做“腐肉生蛆”的探究实验中,变量是 ( A )。 A.腐肉是否与蝇接触 B.有无光照 C.腐肉是否生蛆 D.有无水分
1、这个实验我们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实验探究是需要哪些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10只鼠妇、小盒、玻璃板(一半遮光)、湿土 3、实验时,应该在小盒中给鼠妇提供那两种不同的环境? 光亮和阴暗 除了光照不同以外,其他条件是否保持一样? 应该保持一样 B 4、往小盒中放鼠妇时,应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B
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

自我评价
4、为了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 下实验:在①和②两个花盆中分别种入等量 的大豆种子(假如大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 为25 ℃ 左右)。为确保实验的严密性,请你 选出最佳的修改意见 ( C )
花盆 ① ② 空气 充足 充足 温度 0℃ 25 ℃ 水 适量浇水 不浇水,保持土壤干燥
A、两个花盆中都应该适量浇水 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0℃环境中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25℃环境中
探究指导 1、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
2、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来回摸一 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3、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 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定 探究计划,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4、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2)作出假设
在硬纸板上
在玻璃板上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结论一:
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 一些。
实验现象二 1.蚯蚓在粗糙的硬纸板上蠕动 时,由于粗糙的纸面吸液体能 力强,蚯蚓体表的黏液的减少 ,导致身体蠕动较慢。
2.当蚯蚓在光滑的玻璃板表面上时, 只见它的头部有一个圆形的东西 探出,紧紧吸住玻璃板表面,然 后身体向前弓起,头部再向前伸, 又在前方吸住,身体再弓起,反 复这样的动作,因此,爬行的较 快。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变量: 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能够直接接触。
玻璃碗是否覆盖有纱布。 对照实验 实验结果 用纱布覆盖的玻璃碗中
的肉没有产生蛆。
四、得出结论
•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我的结论是:蛆不是 由腐烂的肉变成的。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 推荐器材: 探究目的: 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它的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 蚯蚓,硬纸板,玻璃板,自来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 水等。 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 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 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在另一同学戊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同学戊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对一些复杂现象的研究,往往可 从简单的操作入手——取样调查, 它是一种探究方法。
科学探究
•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
• 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 (4)得出结论 (5)表达、交流
一、提出问题 •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在生活和生产 中发现许多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
B
2、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 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该实验可知:他探究 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D 花盆 甲 乙 光线情况 向阳处 向阳处 B.空气 温 度 20℃ 20℃ C.温度 水 充 足 不充足 D.水分
A.阳光
3、市场上某一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 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 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
设置对照组,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 复次数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快。
(5)表达与交流
提出问题
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假设 实 验
对生活和生产中发现的令人迷 惑不解的现象提出问题。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 释。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 途径。对照实验
变量
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 论。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序中 正确的是 ( ) ①作出假设 ②制定计划 ③提出问题 ④得出结论 ⑤实施实验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四、得出结论
• 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我的结论是:蛆不是 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探究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 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 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 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探究指导
1. 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 的体表来回抚摸,感知刚毛的存在。
蚯蚓在纸上蠕动时,可听到轻微的沙沙声, 这是蚯蚓体表的刚毛与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刚毛能在运动中起支撑和固定作用。 当蚯蚓在玻璃板上时,只见它的身体在舒 缩、变粗和变细,却不能前进,这是因为玻璃 的表面光滑,刚毛无法支撑和固定身体。 实验说明蚯蚓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 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并与刚毛配合而进行运动。
对照组:不包含变量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作出假设: 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变量:
对照实验
实验组 玻璃碗覆盖有纱布。 : 对照组 玻璃碗不覆盖纱布。
(是否有纱布)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能够直接接触
讨论实验方案 请说一说小组的实验方案
1.取两只大小一样的碗 2.分别放入两块大小相同的肉 3.将一只碗上盖上纱布,另一只碗不盖 纱布 4.将这两个碗放在同一得地方(温度相 同) 5.过一段时间观察
2.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作出假设: 蚯蚓在硬纸板(玻璃)上爬得快。 (3)实验: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搜集实验证据。 (4)得出结论:分析证据,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表观察记录
爬行速度(cm/min)
第一次
硬纸板 玻璃板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cm/min)
蛆是从哪儿来的?
二、作出假设
•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假设虽不是事实,但也不是毫无根 据的猜想。
假设蛆是由腐烂 假设蛆是由蝇 的肉变来的。 产生的。
三、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 包括(1)制定计划 (2)实施计划 (实验、观察、调查及搜集证据)
三、实验
1、变量(变化的因素):水、光、温度、 时间、体积等。 2、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 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实验组:含有变量
你认为4人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C ) A.甲 B.乙 C.丙 D.丁
4、请找出下列探究实验的变量
(1)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水 (2)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