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工程图学)公差与配合

合集下载

公差和配合标准表

公差和配合标准表

公差配合讲的就是配合关系的尺寸数据,举例,对于Φ40的孔,与Φ40的轴配合:一、当需要能够转动时,叫间隙配合1、需要非常大的间隙,或着是农用机械:可以选择H11/c112、需要间隙稍微小一点:选择H9/d93、需要非常小的间隙:选择H8/f7二、当不需要转动时(包括轴承与轴的配合),叫过渡配合1、紧密配合,用于定位:H7/js62、轴承与轴的配合:H7/k6三、当需要轴、孔完全固联在一起时,叫过盈配合1、过盈配合的轴要做得比孔要小,需要用压力机装配,或温差法装配四、配合前面的字母由A、B、C……X、Y、Z,A级间隙最大,Z级间隙为负值(不仅没有间隙,而其轴比孔小)五、字母后面的是精度等级,数字越小精度越高六、基本尺寸是设计的基准值,相互配合的轴与孔都应该是同一个基准值七、公差是以基本尺寸为基准的一系列配合形式八、非刚性的过盈配合,可以选择过盈量大的配合,如:H7/z6(这需要用压力机装配的)九、设计顺序是:首先要确定基本尺寸,而后再选择配合形式公差与配合(摘自GB1800~1804-79)1.基本偏差系列及配合种类标准公差值(基本尺寸大于6至500mm)孔的极限差值(基本尺寸由大于10至315mm)μm轴的极限偏差(基本尺寸由于大于10至315mm)注:标注▼者为优先公差等级,应优先选用。

形状和位置公差(摘自GB1182~1184-80)形位公差符号圆度和圆柱度公差 μm主参数d (D)图例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μm 主参数L图例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公差μm主参数L、d (D)图例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公差确良 μm主参数d(D)、B 、L 图例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R a值的应用范围注:1. 粗糙度代号I为第一种过渡方式。

它是取新国标中相应最靠近的下一档的第1系列值,如原光洁度(旧国标)为▽5,R a的最大允许值取6.3。

因此,在不影响原表面粗糙要求的情况下,取该值有利于加工。

2. 粗糙度代号Ⅱ为第2种过渡方式。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建设方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建设方案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择并序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按照核心课程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1.课程整体设计服务于专业课程体系;2.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按照实际工过程展开,使教学过程能体现一个实际的工作过程;3.课程教学要素设计,课程各要素设计应有利于工学结合实现“学用一致,学工一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4.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能力目标、任务驱动、学生主体”;5.任务载体的选择应源于实际工作任务。

二、建设目标改革并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新型的互式学习体系,改进“以课堂教学为主,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个性化自主式学习为辅,第二课堂进行综合素质实践”的立体化学习环境,完善“分别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象的双重教学评价体系”,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开辟多种渠道,培训师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

三、建设内容1.教师队伍建设2023年:1)调整课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不断进步,提高业务水平。

2)每学期开展互相听课,每位成员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多总结、多改进。

3)每学期集中研讨不少于3次,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2020年:1)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类课程“双师型”教师应达到70%以上。

2)切实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分批组织一些教师去校外、省外参观学习,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2025年:1)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公差与配合绪 论教案

公差与配合绪 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课题:绪论教学目的:1.掌握互换性概念,有关标准化、优先数及定义;2.掌握有关公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术语、定义;教学重点:零件互换性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零件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互换性概述:一. 互换性1.什么叫互换性举例:组成现代技术装置和日用机电产品的各种零件,如电灯泡、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上的零件、一批规格为M10-6H的螺母与M10-69螺栓的自由旋合。

在现代化生产中,一般应遵守互换性原则。

(1)定义: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和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具有上述要求的零部件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2)互换性包括:几何参数、机械性能和理化性能方面的互换性。

几何量误差(尺寸、形状、位置、表面微观形状误差)。

(3)互换性分类:A、完全互换性特点:不限定互换范围,以零部件装配或更换时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为条件。

如日常生活中所用电灯泡。

B、不完全互换性(也称有限互换)特点:因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范围内互换。

如机器上某部位精度愈高,相配零件精度要求就愈高,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为此,生产中往往把零件的精度适当降低,以便于制造,然后再根据实测尺寸的大小,将制成的相配零件分成若干组,使每组内的尺寸差别比较小,最后,再把相应的零件进行装配。

除此分组互换法外,还有修配法、调整法。

主要适用于小批量和单件生产。

2.怎样才能使零件具有互换性若制成的一批零件实际尺寸数值=理论值。

即这些零件完全相同,虽具有互换性,但在生产上不可能,且没有必要。

而只要求制成零件的实际参数值变动不大,保证零件充分近似即可。

要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就应按“公差”制造。

公差:实际参数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3.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有什么作用(1)在设计方面:有利于最大限度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件,大大简化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

便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2)在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完整版)公差与配合教案.

(完整版)公差与配合教案.

教案 1一、新课导入: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内容包括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技术测量,主要学习和研究互换性,围绕零件的制造误差和公差概念及其使用要求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解决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二、新授内容: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互换性(一)互换性基本概念:所谓互换性是指在制成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作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如选配或钳工加工)就可以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达到设计要求。

举例说明:自行车手机电脑零部件的互换性。

(二)互换性的种类:根据零件的互换范围不同:a)完全互换性: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作任何选择或附加加工。

b)不完全互换性:零、部件在装配时,允许进行附加加工、选择与调整。

完全互换性在机器制造中被广泛采用。

(三)分组装配法:为了解决加工困难和装配精度要求之间的矛盾。

把零件的互换性范围限制在同一组内的方法,称为分组装配法。

属于不完全互换性。

第二节加工误差和公差(一)加工误差:1、加工误差的定义:零件的实际尺寸和理论上的绝对准确尺寸之差。

2、加工误差的分类:a)尺寸误差;b)形状误差;c)位置误差;d)表面粗糙度误差;e)波纹度误差。

(未标准化)(二)公差:1、公差的定义: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几何位置关系及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允许变动的范围。

2、公差的分类:a)尺寸公差;b)形状公差;c)位置公差;d)表面粗糙度公差;第三节极限与配合标准(一)标准化和标准:a)标准化:制定标准和贯彻执行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

b)标准:指为产品和工程上的规格、技术要求及其检测方法方面等所作的技术规定。

(二)国家有关标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第四节技术测量概念(一)技术测量的意义和对象:a)技术测量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

b)所谓技术测量就是把被测出的量值与具有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的量值。

c)技术测量的对象: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机械常用的配合公差

机械常用的配合公差

9.4 常用尺寸段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9.4.3配合的选用 基准制和公差等级的选择,确定了基准孔或基准轴的公 差带及相对应的非基准轴或非基准孔的公差带的大小,因此 ,配合的选择就是确定非基准轴或非基准孔的公差带位置, 实际上就是选择非基准轴或非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1.根据使用要求确定配合的类别 配合的选择首先要确定配合的类别。选择时,应根 据具体的使用要求确定是间隙配合还是过渡或过盈配合。 例如:孔、轴有相对运动(转动或移动)要求,必须选择 间隙配合;若孔、轴间无相对运动要求,应根据具体工作条 件的不同确定过盈、过渡甚至间隙配合。
9.4 常用尺寸段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9.4.1基准制的选用 1、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中、小尺寸及精度较 高的孔常用钻头、拉刀、铰刀、加工,用量规测量,同一 基本尺寸的孔若改变极限尺寸,则必须改变定值刀具和量 具,而轴的加工中不存在这类问题,因此采用基孔制可大 大减少定制刀具、量具利于生产降低成本。 2、下列条件下选用基轴制 (1)冷拔钢材是按基准轴的公差带制造的,其公差等级为 IT8~IT11 ,冷拔钢材可直接作轴而不用进行机械加工,采 用基轴制,可选择不同的孔公差带位置来实现各种配合。这 种情况主要应用在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中。
4、非基准制配合的采用
f110J7f50Βιβλιοθήκη k6f110J7 f9
9.4 常用尺寸段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9.4.2公差等级的选用
选择公差等 级时要正确处理 零部件使用与制 造工艺及成本之 间的矛盾。
9.4 常用尺寸段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1.选择依据:TD+Td≤Tf 2.选择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较低的 公差等级或较大的公差值,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选择方法——类比法:参照类似的机构、工作条件和 使用要求的经验资料,进行比照来确定孔和轴的公差等 级。

机械制图工程图及公差与配合

机械制图工程图及公差与配合

28
200
228
A-A 16.5
3.2
B 0.05 B
技术要求
1.调 质 220~ 250HB。 2.未 注 倒 角 均 为 C2。 3.去 锐 边 毛 刺 。
齿轮轴
比例 件数 1
(图号)
4.线 性 尺 寸 未 注 公 差 为 GB/T1804-m。 班 级
(学 号 ) 材 料 45 成 绩
制图 审核
外壁沿拔模方向应设计成具有一定的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斜度 斜度
斜度 斜度
拔模方向尺寸在25~ 500mm的铸件,其拔模斜度约 为1:20~1:9(3°~6°)。拔 模斜度的大小也可从有关手册中 查得
在零件图上,零件的拔 模斜度若无特殊要求时, 可以不画出,也不加任 何标注。
92.6.1.1.2.2..铸铸件件结结构构的的要要求求 3.铸件壁厚应均匀或逐渐过渡
常见零件 结构特点 表达方法
9.32.2轮.轮盘盘类类零零件件
包括齿轮、手轮、皮带轮、飞轮、法兰盘、端盖等。
其主体一般也由直径不同的回转体组成, 径向尺寸比轴向尺寸大。常有退刀槽、凸台、 凹坑、倒角、圆角、轮齿、轮辐、筋板、螺孔、 键槽和作为定位或连接用孔等结构。
1.非圆视图水平摆放作为主视图。(常剖开绘制) 2.用左视图或右视图来表达轮盘上连接孔或轮辐、 筋板等的数目和分布情况。 3.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断面图、局部放大图 等作为补充。
缩孔 逐渐过度
裂纹
壁厚均匀
缩孔
逐渐过度 裂纹
缩孔
逐渐过度 裂纹
壁厚不同应 逐渐过渡
铸件壁厚处 理不当可能 产生的缺陷
9.2.2.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1、倒角和倒圆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方法
•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 • (2)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基孔制 基本尺寸基准孔基本偏差代号、标准公差等级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标准公差等级
图中:
为基孔制过渡配合
为基孔制间隙配合
(1)在装配图上的标注——基轴制 基本尺寸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标准公差等级
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标准公差等级
IT01等级最高,数值最小; IT18等级最低,数值最大。
• (2)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
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称为基本偏差。
若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上,下偏差是它的基本偏差; 若公差带位于零线之下,上偏差是它的基本偏差。
二、配合 1、定义:基本尺寸相同的孔与轴装配在一起,叫做
孔 >50-250
0.80
>30-250
>250-500 1.60
>250-500
Ra (μm) 0.40 0.80 1.60 0.40 0.80 1.60 0.40 0.80 1.60 3.20
续表
公差 等级
基本尺寸
<6
轴 IT9 和 >6-120
孔 >120-400
>400-500
<10
>10-120
所示:
回首页
yi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
Ra 1 l y(x)dx l0
或近似表达
Ra 1 n yi
n i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
第一 第二 系列 系列
0.008 0.010
0.012 0.025 0.050
0.016 0.020
0.032 0.040
0.100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则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则

机械制图的基本原则一. 图样的基本知识:图样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及技术要求的图,图橛是设计制造工具,机器,仪表等产品和进行建筑工程的重点技术依据,不同的部门对图样有不同的要求,建筑工程使用的称建筑图样,机械工程使用的称机械图样.机械图样按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分为立体图和投影绘制的零件图,立体图立体感强,但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 在立体图中为椭员,零件图则利用零件几个方向的视图,再附以要求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相应的技术要求等,反应零件的真实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1. 图样常用的种类有四种.(1). 零件图: 一台机器由许多零件组成。

(2). 装配图:几种零件组合在一起的情况。

(3).工序图:表示件在生产过程加工步骤和方法的图样.(4). 草图: 手,目测大致比便画也的图样.2. 图线:机械制图中对图线作了详细的规定:粗实线,可见轮廓线,宽B(约0.5~2mm宽)细实线宽b/3, 用在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引出线波浪线,b/3 断裂处边界线.虚线. B/3 不可见轮廓线.粗点划线,有特殊要求的线.3. 三视图知识:三视图按看图的视角不同可分为第一角三视图和第三角三视图.(在前苏联,中国,区欧等国使用前苏联标准,使用第一角法,欧美台湾等使用第三角法)如(附图四)因晟铭使用第三角法,若无特别说明,举例皆是第三角法,三视图按视角的方向分前视图,后视图,右视图,上视图,右视图.表达一个零件一般需要前视图,上视图,左视图,合称为三面视图.简称三视图.看图样尺寸初步知识:(1) 主. 俯视图长对正(即长度方向相等)主, 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2)图样尺寸mm为单位,采用其它单位要注明.(3) 图样中标注尺寸为最后完工尺,否则另加说明.(4) 机件的每一个尺寸一般只标一次.尺寸一般包含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和尺寸四要素,坐标标注一般无尺寸线和箭头.图样大小的规定:图样幅面一般分为: A0 841*1189 A1 594*841 A2 420*594A4 297*420 A5 148*210手写汉字一般采用仿宋体.二. 几何作用:作图方法一般分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图: 是用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分规,曲线板,铅笔,等绘制图形. 计算机绘图: 是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在计算机中绘制图形.三. 投影作用:按照横平.竖齐.由观察者完成视图:投影的概念: 投影法,一组射线通过物体射向预定平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机械视图一般采用平行投影法.投影是点: 其空间必定是点或线.投影是线: 其空间必定是线或面.投影是面: 其空间必定是面或实体.四. 零件常用表达方法:零件常用有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来表达,但对于较复杂的形状,必须附以其它视图才能将零件表达清楚,针对零件的形状特点,视图可采用基本视图,局部视图和旋转视图:1.基本视图包括主视图,右视图,左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 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右视图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宽相等.2.斜视图: 零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旋转视图: 将零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到与某一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向该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局部视图: 将零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剖视图: 假想用剖切平面剖开零件,将外在观察者和割切面之间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图形.常用的剖视图方法有全剖视图,半剖视图,阶梯剖视图.其它表达方法:(1)局部放大法:(2)简化画法:五. 零件图概述:1.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是指接指导和检验零件的图样,一张零件图,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一组表达零件形状的图形: 用必要的视图,剖视面及其它规定画法,正确,完整,清晰表达零件各部分结构内外形状.2.一套正确,完整,清晰,合理的尺寸或电子图文件可满足零件制造和检验时全部需要.3.必要的技术要求,例如尺寸公差,热处理等等.填写完整的标题栏: 其中包括零件的名称,图号,数量,材料,图样比例,图样的设计者,绘图人,审核人等内容.( 此可找工程部一图纸说明)零件图上术要求:(1)公差与配合:尺寸公差: 保证规格零件互换性,对有关尺寸规定的允许变动范围.配合: 相互结合的二个零件轴和孔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有三种类型,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2)形状和位置公差:经过加工的零件表面,不但有尺寸误差,还会有形状和位置误差,这些误差都会影响零件的装配.(3)表面光洁度,评定加工表面的光滑程度.六. 还有一些轴,齿轮画法,基轴制基孔制基本偏差的选用就不作介绍了.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7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孔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4)公差标注的解释
孔、轴的公差带代号 由基本偏差与公差等级代号组成,并且要 又如Ø50f7的含义是:
基本尺寸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用同一号字母书写。 例如Ø50H8的含义是:
基本尺寸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Ø 50 H 8
Ø
50
直径符号
7 ɸ30f7(0.020 ) -0.041
既明确配合精度又有公差数值。适用 于生产规模不确定的情况。
ɸ30H8 (0.033 ) +0
⑴ 配合的概念 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配合
φ20 φ20
配合
间隙或过盈: δ =孔的实际尺寸-轴的实际尺寸 δ ≥0 间隙 δ ≤0 过盈
2.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轮廓最大高度——Rz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Y方向 上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绝 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Y
Ra
X
o
L
OX为基准线
3.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
⒈ 表面粗糙度代号
h5 h6 h7 h8 h9 h10 h11 h12
二、极限与配合在图上的标注 ⒈ 在装配图中配合的标注 标注形式为: 孔的公差带代号 基本尺寸 轴的公差带代号
30 f7 Ф
采用基孔制配合时, 分子为基准孔的公差带 代号。 例如: Ф30 H8 基孔制间隙配合 f7
H7 基孔制过盈配合 Ф40 n6
+0.024
-0.006 50 -0.022 Ф
公差带图可以直观地 表示出公差的大小及公差 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φ 50
⒊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⑴ 标准公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公差。 代号:IT 共20个等级:IT01、IT0、IT1~IT18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上偏差=基本(下)偏差+公差 基本尺寸 0 + — 0 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下偏差=基本(上)偏差+公差
φ50
公差恒为 正
+0.008
例:一根轴的直径为 ±0.015 60 基本尺寸: 60mm 最大极限尺寸: 60.015mm 最小极限尺寸: 59.985mm 零件合格的条件:
思考并回答
60.015mm≥实际尺寸≥ 59.985mm 上偏差 = 60.015-60 = +0.015 = 59.985-60 = 下偏差
⑵ 配合的种类 ① 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孔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小间隙 轴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 公差带之上 最小间隙是零
最大间隙
间隙配合示意图
最小间隙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②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zc zazb
零线
基本尺寸
0
+
D E EF F FG

零线
-
G H JS UV X Y Z ZA J K M N P R S T ZB ZC
0
0
(3)公差带代号
公差带代号组成 基本偏差代号,如:H、f。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如:8、7。
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决定, 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等级决定。 如: H8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一、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为什么要制定极限 与配合标准? 互换性要求: 同一批零件,不经 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 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 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根据极限与配合标准,确 定零件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极限。
基本尺寸 (φ50)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Ф50.008
最小极限尺寸 Ф49.992
⒈ 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 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 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 化的两个界限值。 最大极限尺寸: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 最小极限尺寸: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 零件合格的条件:
小 结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及标注 过盈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间隙配合 基孔制 ⑵ 配合种类 过盈配合 配合制 基轴制 过渡配合 ⑶ 极限与配合在图纸上的标注方法。 ⑴ 间隙
二、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 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 状特性。
+0.033 0 -0.020 -0.041
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
用斜线做分数线。
标注上、下偏差值。
+0.033 0 -0.020 30 -0.041
借用尺寸线作为分数线。
40 H7 n6 30 H8 f7
-0.020 -0.041
-0.025 30 -0.050
轴套
30
+0.033 40 +0.017
⑵ 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代号: 孔用大写字母,轴用小字母表示。
基本偏差系列,确定了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
A B C CD
基准孔
基准轴
c cd b a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尺寸
0
+
m n p rs t k g h js f fg j d e ef
-

z uv x y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 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制度。
基准孔 公差带图:
0+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
0
② 基轴制配合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 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制度。
基准轴 公差带图:
0+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

-
表11-7 基本尺寸至500mm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最大过盈 最小过盈
过盈配合示意图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过盈
孔的公差带在轴 的公差带之下
最小过盈
最小过盈是零
③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大间隙 最大过盈
过渡配合示意图
孔的公差带 与轴的公差 带相互交叠
最大过盈
最大间隙
⑶ 基准制 ① 基孔制配合
图11-34 由配合尺寸查表标注极限偏差实例
40
+0.025 0
+0.039 0
箱体 轴
3
间隙配合
12F8 h7
销轴 开口销 滑轮
0 + -
12JS8 h7
F8
+0.016 +0.043 +0.016 +0.013
JS8
12Βιβλιοθήκη 底座h7-0.013 -0.018
过渡配合
图11-36 配合公差带代号标注分析实例
11

符 号









说 明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单独使用无意义)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横线上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 糙度要求
⑵ 表面粗糙度参数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单位是μm。
•注写Ra时,只写数值; 注写Rz时,应同时注出Rz 和数值。 •只注一个值时,表示为上限值;注两个值时, 表示为上限值和下限值。 例如: 3.2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 的上限 值为3.2 μm。 值为3.2μm,下限值为1.6μm。
基本尺寸 Ф50
± Ф50 0.008

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
0.016
–0.008
基本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统称极限偏差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
偏差可 正可负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 φ49.992
最大极限尺寸 φ50.008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S 轴为es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I 轴为ei
最大极限尺寸: 30+0.023=30.023 最小极限尺寸:
30-0.008=29.992
公差:0.023-(-0.008)=0.031
公差带图:
+ 0 -
上偏差 公差带 +0.008 -0.008 下偏差 +0.024
+0.008
-0.006 -0.022
0
50 基本尺寸
例: 50±0.008 50 +0.008 Ф Ф
f 8
公差等级代号
直径符号
公差等级代号
此公差带的全称是:基本尺寸 为Ø50,公差等级为8级,基本 偏差为H的孔的公差带。
此公差带的全称是:基本尺寸 为Ø50,公差等级为7级,基本 偏差为f的轴的公差带。
(5) 在零件图中极限的标注 •在基本尺寸后注出公差带代号(基本偏 差代号和标准公差等级数字)。
3.2 1.6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的上限
H6 H7 H8 H9 H10 H11 H12
表11-8 基本尺寸至500mm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