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一中南校圆锥曲线专题真题卷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2)

一、单选题二、多选题1. 已知,,,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参考数据)( )A.B.C.D.2. 函数()的最小值为( )A .1B .5C .8D .103.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直线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若,且的面积为,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B.C .2D .34. 已知,给出下列条件:①;②;③,则使得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A .①B .②C .③D .①②③5. 已知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过引圆的切线交双曲线的右支于点,为切点,为线段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则( )A .1B .2C .3D .46. 已知复数(为虚数单位),则( )A.B.C.D .27. 函数在的图象大致为( )A.B.C.D.8. 已知圆,从圆心C 射出的光线被直线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与圆C 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或B .或C .或D .或9.设函数(,),,,且在上单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是的一个对称中心B.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C .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为D.先将的图象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然后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的图象10. 已知函数,其中.对于任意的,函数在区间上至少能取到两次最大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2)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2)三、填空题四、解答题A.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小于B.函数在内不一定取到最大值C.D .函数在内一定会取到最小值11. 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点P 为线段上的动点,点M ,N 分别为线段,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C.D .的最小值为12. 设抛物线C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点M 为C上一动点,为定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准线l的方程是B .的最大值为2C.的最小值为7D .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y 轴相切13. 已知直线,,若,则__________.14.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为:,:,焦距为,右焦点为,点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过点作交于点,若时,四边形的面积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15.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____________.16.如图,在直三棱柱中,,,,是的中点,是与的交点,为内一点(不包括边界).(1)当为的重心时,求证:平面;(2)当平面时,求二面角的余弦值.17. 设函数.(1)求函数的零点;(2)当时,求证:在区间上单调递减;(3)若对任意的正实数,总存在,使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8. 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左、右焦点分别为、,,P为上一点,且,.(1)求的标准方程;(2)已知抛物线:,直线l 与交于M ,N 两点,与交于T 、Q 两点(均不与坐标原点O 重合),且,求面积的取值范围.19. 已知函数,其中.(1)讨论函数的单调性;(2)当时,证明:.20.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1)求角的大小;(2)设,,求和的值.21. 已知函数,(1)求曲线过的切线方程;(2)讨论函数在内的单调性.。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立体几何多选题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立体几何多选题试题含答案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已知正方体1111 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M 为1DD 的中点,N 为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 .若2MN =,则MN 的中点的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πB .若N 到直线1BB 与直线DC 的距离相等,则N 的轨迹为抛物线C .若1D N 与AB 所成的角为3π,则N 的轨迹为双曲线 D .若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3π,则N 的轨迹为椭圆【答案】BC 【分析】对于A ,连接MN ,ND ,DP ,得到直角MDN △,且P 为斜边MN 的中点,所以1PD =,进而得到P 点的轨迹为球面的一部分,即可判断选项A 错误;对于B ,可知1NB BB ⊥,即NB 是点N 到直线1BB 的距离,在平面ABCD 中,点N 到定点B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DC 的距离相等,利用抛物线定义知B 正确;对于C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0)N x y ,利用空间向量求夹角知122121cos3224D N AB y x y D N ABπ⋅===⨯++⋅,化简可知N 的轨迹为双曲线;对于D ,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3MND π∠=,3ND =,可知N 的轨迹是以D 为圆心,33为半径的圆周; 【详解】对于A ,如图所示,设P 为MN 的中点,连接MN ,ND ,DP ,由正方体性质知MDN △为直角三角形,且P 为MN 的中点,2MN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为斜边的一半,知MDN △不管怎么变化,始终有1PD =,即P 点的轨迹与正方体的面围城的几何体是一个以D 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的18,其面积214182S ππ=⨯⨯=,故A 错误;对于B ,由正方体性质知,1BB ⊥平面ABCD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1NB BB ⊥,即NB 是点N 到直线1BB 的距离,在平面ABCD 中,点N 到定点B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DC 的距离相等,所以点N 的轨迹是以点B 为焦点,直线DC 为准线的抛物线,故B 正确; 对于C ,如图以D 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N x y ,1(0,0,2)D ,(0,2,0)A ,(2,2,0)B ,则1(,,2)D N x y =-,(0,2,0)AB =,利用空间向量求夹角知122121cos3224D N AB y x y D N ABπ⋅===⨯++⋅,化简整理得:2234y x -=,即221443y x -=,所以N 的轨迹为双曲线,故C 正确;对于D ,由正方体性质知,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MND ∠,即3MND π∠=,在直角MDN △中,3ND =,即N 的轨迹是以D 3D 错误; 故选:BC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综合,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解析几何几种特殊曲线的定义,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转化与划归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难题.2.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M 为BC 边的中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 .AM 与DB ''10 B .过三点A 、M 、D 的正方体ABCD A BCD ''''-的截面面积为92C .四面体A C BD ''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3π D .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点P 在底面A B C D ''''(所在的平面)上运动并且使MAC PAC ''∠=∠,那么点P 的轨迹是椭圆 【答案】AB 【分析】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异面直线方向向量的夹角cos ,||||AM D B AM D B AM D B ''⋅''<>=''为AM 与D B ''所成角的余弦值判断A 的正误;同样设(,,0)P x y 结合向量夹角的坐标表示,22215543x y =++⨯P 的轨迹知D 的正误;由立方体的截面为梯形,分别求,,,MN AD AM D N '',进而得到梯形的高即可求面积,判断B 的正误;由四面体的体积与内切球半径及侧面面积的关系求内切球半径r ,进而求内切球表面积,判断C 的正误. 【详解】A :构建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0,0,2),(1,2,2),(0,2,0),(2,0,0)A M B D '', ∴(1,2,0),(2,2,0)AM D B ''==-,10cos ,10||||58AM D B AM D B AM D B ''⋅''<>===''⨯,故正确.B :若N 为CC '的中点,连接MN ,则有//MN AD ',如下图示,∴梯形AMND’为过三点A 、M 、D 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截面, 而2,2,5MN AD AM D N ''====322, ∴梯形的面积为132932222S =⨯=,故正确. C :如下图知:四面体A C BD ''的体积为正方体体积减去四个直棱锥的体积,∴118848323V =-⨯⨯⨯=,而四面体的棱长都为22,有表面积为142222sin 8323S π=⨯⨯⨯⨯=,∴若其内切圆半径为r ,则有188333r ⨯⋅=,即33r =,所以内切球的表面积为2443r ππ=.故错误. D :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点P 在底面A B C D ''''(所在的平面)上运动且MAC PAC ''∠=∠,即P 的轨迹为面A B C D ''''截以AM 、AP 为母线,AC’为轴的圆锥体侧面所得曲线,如下图曲线GPK ,构建如下空间直角坐标系,232(0,0,2),(2),(0,22,0)22A M C '-,若(,,0)P x y ,则232(,,0),(0,22,2),(,,2)22AM AC AP x y '=-=-=-,∴15cos ||||512AMAC MAC AM AC '⋅'∠==='⨯,2222cos ||||43AP AC y PAC AP AC x y '⋅+'∠=='++⨯,即222215543y x y +=++⨯,整理得22(102)9216(0)y x y +-=>,即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故错误.故选:AB 【点睛】关键点点睛:应用向量的坐标表示求异面直线的夹角,并结合等角的余弦值相等及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求动点的轨迹,综合立方体的性质求截面面积,分割几何体应用等体积法求内切球半径,进而求内切球的表面积.3.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点E ,F 在平面1111D C B A 内,若||5AE =,AC DF ⊥,则( )A .点E 的轨迹是一个圆B .点F 的轨迹是一个圆C .EF 的最小值为21-D .AE 与平面1A B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21530+【答案】ACD 【分析】对于A 、B 、C 、D 四个选项,需要对各个选项一一验证. 选项A :由2211||5AE AA A E =+=,得1||1A E =,分析得E 的轨迹为圆;选项B :由AC DBF ⊥,而点F 在11B D 上,即F 的轨迹为线段11B D ,; 选项C :由E 的轨迹为圆,F 的轨迹为线段11B D ,可分析得min ||EF d r =-; 选项D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求最值. 【详解】 对于A:2211||5AE AA A E =+=,即221|25A E +=,所以1||1A E =,即点E 为在面1111D C B A 内,以1A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圆上;故A 正确;对于B: 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C ⊥BD ,又AC DF ⊥,且BD ∩DF=D ,所以AC DBF ⊥,所以点F 在11B D 上,即F 的轨迹为线段11B D ,故B 错误;对于C:在平面1111D C B A 内,1A 到直线11B D 的距离为2,d =当点E ,F 落在11A C 上时,min ||21EF =;故C 正确; 对于D:建立如图示的坐标系,则()()()()10,0,0,2,0,0,0,0,2,0,2,0A B A D因为点E 为在面1111D C B A 内,以1A 为圆心、半径为1 的圆上,可设()cos ,sin ,2E θθ 所以()()()1cos ,sin ,2,2,0,2,2,2,0,AE A B BD θθ==-=-设平面1A BD 的法向量(),,n x y z =,则有1·220·220n BD x y n A B x z ⎧=-+=⎪⎨=-=⎪⎩不妨令x =1,则()1,1,1n =, 设AE 与平面1A BD 所成角为α,则:22|||sin |cos ,|||||5315n AE n AE n AE πθα⎛⎫++ ⎪⎝⎭====⨯⨯当且仅当4πθ=时,sin α2215301515=, 故D 正确 故选:CD 【点睛】多项选择题是2020年高考新题型,需要要对选项一一验证.4.如图,直三棱柱11,ABC A B C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BC ⊥,且12AC AA ==,E ,F 分别是AC ,11A C 的中点,D ,M 分别是1AA ,1BB 上的两个动点,则( )A .FM 与BD 一定是异面直线B .三棱锥D MEF -的体积为定值14C .直线11B C 与BD 所成角为2π D .若D 为1AA 中点,则四棱锥1D BB FE -55【答案】CD 【分析】A 当特殊情况M 与B 重合有FM 与BD 相交且共面;B 根据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判定可证面1BEFB ⊥面11ACC A ,可知EMFS、D 到面1BEFB 的距离,可求D EMF V -;C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即可确定11B C 与BD 所成角;D 由面面垂直、勾股、矩形性质等确定外接球半径,进而求体积,即可判断各项的正误. 【详解】A :当M 与B 重合时,FM 与BD 相交且共面,错误; B :由题意知:BE AC ⊥,AC EF ⊥且BEEF E =,则AC ⊥面1BEFB ,又AC ⊂面11ACC A ,面1BEFB ⋂面11ACC A EF =,所以面1BEFB ⊥面11ACC A ,又1121122EMFSEF BE =⋅⋅=⨯⨯=,D 到面1BEFB 的距离为1h =,所以1133D EMF EMFV h S-=⋅⋅=,错误; C :由AB BC ⊥,1BC B B ⊥,1B BAB B =,所以BC ⊥面11ABB A ,又11//BC B C ,即11B C ⊥面11ABB A ,而BD ⊂面11ABB A ,则11BD B C ⊥,正确;D :由B 中,面1BEFB ⊥面11ACC A ,即面DEF ⊥面1BEFB ,则D 到面1BEFB 的距离为1h =,又D 为1AA 中点,若1,BF EB 交点为O ,G 为EF 中点,连接,,OG GD OD ,则OG GD ⊥,故2252OD OG GD =+=,由矩形的性质知:15OB OE OF OB ====令四棱锥1D BB FE -的外接球半径为R ,则52R =,所以四棱锥1D BB FE -的外接球体积为35435V R π==,正确. 故选:CD. 【点睛】关键点点睛:利用线面、面面关系确定几何体的高,结合棱锥体积公式求体积,根据线面垂直、勾股定理及矩形性质确定外接球半径,结合球体体积公式求体积.5.在直角梯形ABCD 中,2ABC BCD π∠=∠=,1AB BC ==,2DC =,E 为DC 中点,现将ADE 沿AE 折起,得到一个四棱锥D ABCE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四棱锥D ABCE -体积的最大值为13B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恒为4π C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二面角A EC D --的大小为45︒D .在四棱锥D ABCE -中,当D 在EC 上的射影恰好为EC 的中点F 时,DB 与平面ABCE 15【答案】ABD 【分析】对于A ,四棱锥D ABCE -的底面面积是固定值,要使得体积最大,需要平面DAE ⊥平面ABCE ,此时DE CE ⊥,可求得1133D ABCE ABCE V S DE -=⋅=可判断A ;对于B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AE BC ,所以异面直线AD 与AE 所成的角即为AD 与BC所成角,由翻折前可知4DAE π∠=可判断B ;对于C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结合翻折前可知AE ⊥平面DEC ,又AE ⊂平面ABCE ,所以平面DEC ⊥平面ABCE ,即二面角A EC D --的在大小为2π判断C ;对于D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DF ⊥平面ABCE ,所以DBF ∠为直线D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在直角DFB △中,15tan 5DF DBF BF ∠==,可判断D 正确;【详解】对于A ,ADE 沿AE 折起得到四棱锥D ABCE -,由四棱锥底面面积是固定值,要使得体积最大,需要四棱锥的高最大,即平面DAE ⊥平面ABCE ,此时DE CE ⊥,由已知得1DE =,则111111333D ABCE ABCE V S DE -=⋅=⨯⨯⨯=,故A 正确; 对于B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AE BC ,所以异面直线AD 与AE 所成的角即为AD 与BC 所成角,又1AB BC ==,2DC =,E 为DC 中点,可知4DAE π∠=,即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恒为4π,故B 正确; 对于C ,由翻折前知,,AE EC AE ED ⊥⊥,且ECED E =,则AE ⊥平面DEC ,又AE ⊂平面ABCE ,所以平面DEC ⊥平面ABCE ,即二面角A EC D --的大小为2π,故C 错误; 对于D ,如图连接,DF BF ,由C 选项知,AE ⊥平面DEC ,又DF ⊂平面DEC ,则AE DF ⊥,又由已知得EC DF ⊥,且EC AE E ⋂=,则DF ⊥平面ABCE ,所以DBF ∠为直线D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在直角DFB △中,222222113122152tan 511122DE CE DFDBF BFBC CE ⎛⎫⎛⎫-- ⎪⎪⎝⎭⎝⎭∠=====⎛⎫⎛⎫++ ⎪ ⎪⎝⎭⎝⎭,所以D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的正切为155,故D 正确; 故选:ABD【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综合问题,求体积,求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解题的关键要熟悉几种角的定义,通过平移法找到线线角,通过证垂直找到线面角和面面角,再结合三角形求出角,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转化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难题.6.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3,线段11B D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1EF =,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A .AC BE ⊥B .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为定值C .点A 到平面BEF 的距离为定值D .三棱锥A BEF -的体积是定值 【答案】ACD 【详解】由AC BD ⊥,1AC DD ⊥可证AC ⊥平面11D DBB ,从而AC BE ⊥,故A 正确; 取特例,当E 与1D 重合时,F 是F ',AE 即1AD ,1AD 平行1BC ,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是1C BF '∠,当F 与1B 重合时,E 是E ',BF 即1BB ,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是1A AE '∠,可知1C BF '∠与1A AE '∠不相等,故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不是定值,故B 错误;连结BD 交AC 于O ,又AC ⊥平面11D DBB ,点A 到平面11BDD B 的距离是2=2AO ,也即点A 到平面BEF 的距离是22,故C 正确; 2=2AO 为三棱锥A BEF -的高,又1111224BEF S =⨯⨯=△,故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112234224⨯⨯=为定值,D 正确. 故选:ACD 【点睛】求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常见方法为: (1)定义法:直接作平面的垂线,求垂线;(2)等体积法:不作垂线,通过等体积法间接求点到面的距离; (3)向量法:计算斜线在平面的法向量上的投影即可.7.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所有棱长均为4,点M 是侧棱P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P C 重合),若过点M 且垂直于PC 的截面将该四棱锥分成两部分,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截面的形状可能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B .截面和底面ABCD 所成的锐二面角为4πC .当1PM =时,截面的面积为52D .当2PM =时,记被截面分成的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分别为()1212,>V V V V ,则123=V V 【答案】BCD 【分析】点M 是侧棱PC 上的一个动点,根据其不同位置,对选项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 选项中,如图,连接BD ,当M 是PC 中点时,2MC =,由题意知三角形PDC 与三角形PBC 都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所以DM PC ⊥,BM BC ⊥,又DM ,BM 在面MBD 内,且相交,所以PC ⊥平面PBD ,三角形MBD 即为过点M 且垂直于PC 的截面,此时是三角形,点M 向下移动时,2MC <,如图,仍是三角形;若点M 由中点位置向上移动,2MC >,在平面PDC 内作EM PC ⊥,交PD 于E ,在平面PBC 内作FM PC ⊥交PB 于F ,平面MEF 交平面PAD 于EG ,交PAB 于FH ,即交平面ABCD 于GH ,则五边形MEGHF 即为过点M 且垂直于PC 的截面,此时是五边形; 故截面的形状可能为三角形、五边形,A 错误;B 选项中,因为截面总与PC 垂直,所以不同位置的截面均平行,截面与平面ABCD 所成的锐角为定值,不妨取M 是中点,连接AC ,BD ,MB ,MD ,设AC ,BD 交点是N ,连接PN ,由题意知,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4的菱形,BD AC ⊥,因为MB =MD ,所以MN BD ⊥,故MNC ∠是截面与平面ABCD 所成的锐角,过点M 作MQ AC ⊥,垂足Q.在三角形PAC中,MN =2,NQ=2,故在直角三角形MNQ 中,2cos 2NQ MNC MN ∠==,故4MNC π∠=,故B 正确;C 选项中,当PM =1时,M 是PC 中点,如图,五边形MEGHF 即为过点M 且垂直于PC 的截面,依题意,直角三角形PME 中,2cos PMPE EPM==∠,故E 为PD 的中点,同理,F是PB 的中点,则EF 是三角形PBD 的中位线,1222EF BD ==,G ,H 分别在,AD AB 的中点上,证明如下,当G ,H ,也是中点时,1//,2GH BD GH BD =,有//,22GH EF GH EF ==,四边形EFHG 是平行四边形.依题意,三角形PAC 中4,42PA PC AC ===,故PA PC ⊥,故PC GE ⊥,易见,正四棱锥中BD ⊥平面PAC ,故BD PC ⊥,GH PC ∴⊥,因为 ,GE GH 均在平面EFHG 内,且相交,所以PC ⊥平面EFHG ,故此时平面EFHG 和平面MEF 即同一平面.又BD ⊥平面PAC ,有GH ⊥面平面PAC ,GH GM ⊥,根据对称性有GH GE ⊥,四边形EFHG 是矩形. 即五边形MEGHF 即为过点M 且垂直于PC 的截面,平面图如下:依题意,22GH EF ==2EG FG ==,三角形高为()()22321h =-=,面积是122122⨯=,四边形面积是22242=,故截面面积是52 故C 正确;D 选项中,若PM =2,看B 选项中的图可知,21124M BCD P BCD P ABCD V V V V ---===,故剩余部分134P ABCD V V -=,所以123=V V ,故D 正确.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了棱锥的截面问题,考查了二面角、体积等计算问题,属于难题.8.如图,1111ABCD A B C D -为正方体,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1A C ⊥平面11BB D D B .1BD ⊥平面1ACBC .1BD 与底面11BCC B 2 D .过点1A 与异面直线AD 与1CB 成60角的直线有2条 【答案】ABD 【分析】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判断A 与B ;求解1BD 与底面11BCC B 所成角的正切值判断C ;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判断D . 【详解】对于A 选项,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BB ⊥平面1111D C B A ,11A C ⊂平面1111D C B A ,则111BB A C ⊥, 由于四边形1111D C B A 为正方形,则1111AC B D ⊥, 1111BB B D B =,因此,11A C ⊥平面11BB D D ,故A 正确;对于B 选项,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DD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1AC D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AC BD ⊥,1D DD BD =,AC ∴⊥平面11BB D D , 1BD ⊂平面11BB D D ,1AC BD ∴⊥,同理可得11BD B C ⊥,1ACB C C =,1BD ∴⊥平面1ACB ,故B 正确;对于C 选项,由11C D ⊥平面11BCC B ,得11C BD ∠为1BD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 且111112tan 2C D C BD BC ∠==,故C 错误; 对于D 选项,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1,0,0A 、()0,0,0D 、()0,1,0C 、()11,1,1B ,()1,0,0DA =,()11,0,1CB =,设过点1A 且与直线DA 、1CB 所成角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为()1,,m y z =, 则221cos ,21DA m DA m DA my z ⋅<>===⋅++, 1122111cos ,221CB m zCB m CB my z ⋅+<>===⋅⋅++, 整理可得2222341y z y z z ⎧+=⎨=++⎩,消去y 并整理得2210z z +-=,解得12z =-12z =-由已知可得3z ≤,所以,12z =-+22y =± 因此,过点1A 与异面直线AD 与1CB 成60角的直线有2条,D 选项正确. 故选:ABD.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
安徽省亳州一中南校高三数学综合测试(三)试题 理 新人教A版

(理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5名志愿者分到3所学校支教,每个学校至少去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分派方法共有 (A )150种 (B)180种 (C)200种 (D)280种2. 过点(2,0)M 作圆221x y +=的两条切线MA ,MB (A ,B 为切点,则MA MB ⋅= 53B.52 33 D.323. 圆锥曲线θθρ2cos sin 8=的准线方程是(A)2cos -=θρ (B)2cos =θρ (C) 2sin -=θρ (D) 2sin =θρ 4. 已知数列,n na b 的前n 项和分别是,n n A B ,且1001004,503,A B 若,()n n n n n n n C a B b A a b nN ,则数列100100n C T 的前项和为A.507B. 499C.2012D. 20135. 点P 为双曲线1C :()0,012222>>=-b a b y a x 和圆2C : 2222b a y x +=+的一个交点,且12212F PF F PF ∠=∠,其 中21,F F 为双曲线1C 的两个焦点,则双曲线1C 的离心率为 A.3 B.21+C.13+D.26. 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如图所示的三个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10πB.50πC.25πD.100π 7. 对于下列命题:①在△ABC 中,若sin 2sin 2A B =,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②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若2a =,5b =,6A π=,则△ABC 有两组解;③设2012sin3a π=,2012cos 3b π=,2012tan3c π=,则a b c >>;④将函数2sin 36y x π⎛⎫=+ ⎪⎝⎭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得到函数2cos 36y x π⎛⎫=+ ⎪⎝⎭图象.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B. C. 2D.38. 已知球的直径SC=4,A ,B 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30=∠=∠BSC ASC ,则棱锥S —ABC 的体积为 A.B.C.D. 19. 函数()cos f x xπ=与函数()2log 1g x x =-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为A .2B. 4C. 6D. 810. 函数)(x f y =为定义在R 上的减函数,函数)1(-=x f y 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 ,x y 满足不等式0)2()2(22≤-+-y y f x x f ,(1,2),(,)M N x y ,O 为坐标原点,则当41≤≤x 时,OM ON ⋅的取值范围为 ( ) A .[)+∞,12B .[]3,0C .[]12,3D .[]1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ln xf x x 的单调减区间是 .12设()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 0111()201x x ax f x bx x <+-⎧⎪=+⎨⎪+⎩≤≤≤,,,,其中a b ∈R ,.若1322f f ⎛⎫⎛⎫= ⎪ ⎪⎝⎭⎝⎭,则3a b +的值为13. 设α为锐角,若4cos 65απ⎛⎫+= ⎪⎝⎭,则)122sin(π+a 的值为 14.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是奇函数且满足)()23(x f x f =-,3)2(-=-f ,数列{}n a 满足11-=a ,且21n n S an n =⨯+(其中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则=+)()(65a f a f .15、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函数f (x )=lnx -2+x 在区间(1 , e )上存在零点; ②若0()0f x '=,则函数y =f (x )在x =x0处取得极值;③若m≥-1,则函数212log (2)y x x m =--的值域为R ;④“a=1”是“函数x xae e a x f +-=1)(在定义域上是奇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高考数学经典习题】圆锥曲线压轴题(含答案)8

【高考数学经典习题】圆锥曲线压轴题(含答案)8未命名一、解答题1.(题文)已知离心率为的椭圆C:经过点(0,-1),且F1、F2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不经过F1的斜率为k的直线l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 (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如果直线AF1、l、BF1的斜率依次成等差数列,求k的取值范围,并证明AB的中垂线过定点.2.(题文)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过焦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为.(1)求椭圆的方程;(2)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以为直径的圆与轴正半轴交于点.是否存在实数,使得的内切圆的圆心在轴上?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2222:1(0)x yC a ba b+=>>的左焦点为F,A是C上的动点,且满足AF的最小值为2.(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在椭圆C上任取一点B,使OA OB⊥,求证: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定值. 4.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是焦点,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点.(1)求抛物线的方程及的值;(2)记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证明:为定值.5.(题文)(题文)已知椭圆:,斜率为的动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1)设为弦的中点,求动点的轨迹方程;(2)设、为椭圆的左、右焦点,是椭圆在第一象限上一点,满足,求面积的最大值. 6.动点在抛物线上,过点作垂直于轴,垂足为,设.(I )求点的轨迹的方程;(II )设点,过点的直线交轨迹于两点,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求的最小值.7.给定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称圆心在原点O圆C 的“准圆”.若椭圆C 的一个焦点为F ,其短轴上的一个端点到F . (1)求椭圆C 的方程和其“准圆”方程;(2)点P 是椭圆C 的“准圆”上的一个动点,过动点P 作直线12,l l ,使得12,l l 与椭圆C 都只有一个交点,试判断12,l l 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8.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以原点为圆心,以椭圆的半长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相切.(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点在椭圆上运动,与关于原点对称,且,当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9.(题文)已知点是圆上的任意一点,点为圆的圆心,点与点关于原点对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交于点.(Ⅰ)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Ⅱ)设点,若直线轴,且与曲线交于另一点,直线与直线交于点.(1)证明:点恒在曲线上;(2)求面积的最大值. 10.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且曲线过点.(1)求双曲线的方程; (2)设曲线的左、右顶点分别是、,为曲线上任意一点,、分别与直线交于、,求的最小值.11.(题文)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焦距为 .(1)求双曲线 的方程;(2)若直线 与双曲线 交于 两点,且点 在第一象限,过点 作 轴的垂线,交 轴于点 ,交双曲线 于另一点 ,连结 交双曲线 于点 ,求证: .12.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直线0x =与椭圆C 的—个交点为(),点A 是椭圆C 上的任意—点,延长1AF 交椭圆C 于点B ,连接22,BF AF . (1)求椭圆C 的方程;(2)求2ABF ∆的内切圆的最大周长.13.已知椭圆( )经过点 ,且其离心率为, 、分别为椭圆 的左、右焦点.设直线 与椭圆 相交于 , 两点, 为坐标原点.(I )求椭圆 的标准方程;(II )当 时,求 的面积的最大值;(III )以线段 ,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若点 在椭圆 上,且满足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14.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为 ,其短轴长是 ,原点 到过点 和 两点的直线的距离为.(1)求椭圆 的方程;(2)若点 是定直线 上的两个动点,且 ,证明:以 为直径的圆过定点,并求 定点的坐标. 15.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该椭圆上任意一点,且的最大值为.(I)求椭圆的离心率;(II)已知椭圆的上顶点为,动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且,证明:动直线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坐标.16.椭圆M:的焦距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在椭圆上.(1)求椭圆M的方程;(2)如图,椭圆M的上、下顶点分别为A,B,过点P的直线与椭圆M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C,D.①求的取值范围;②当与相交于点Q时,试问:点Q的纵坐标是否是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17.如图所示,如图所示,已知椭圆,⊙,点是椭圆的左顶点直线与⊙相切于点.(1)求椭圆的方程;(2)若⊙的切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求面积的取值范围. 18.已知椭圆过点,离心率为.(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直线分别交直线于两点,线段的中点为. 记直线的斜率为,求证:为定值.19.如图,抛物线的焦点为,取垂直于轴的直线于抛物线交于不同的两点,,过,作圆心为的圆,使抛物线上其余点均在圆外,且.(1)求抛物线和圆的方程;(2)过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且直线与抛物线和圆依次交于,求的最小值.20.已知椭圆(),其离心率与双曲线的离心率互为倒数,而直线过椭圆的一个焦点.(I)求椭圆的方程;(II)如图,以椭圆的左顶点为圆心作圆,设圆与椭圆交于两点,,求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圆的方程.21.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一个焦点为.(1)求椭圆的方程;(2)设是椭圆与轴负半轴的交点,过点作椭圆的两条弦和,且. (i)直线是否过定点,如果是求出该点坐标,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ii)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直线的方程.2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直线与轴的交点为,与的交点为 ,且.(1)求 的方程;(2)设 ,动点 在曲线 上,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为 .问:是否存在定点 ,使得 与 都相交,交点分别为 ,且 与 的面积之比是常数?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a >b >0)的离心率为,点(2,1)在椭圆C 上.(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直线l 与圆O :x 2+y 2=2相切,与椭圆C 相交于P ,Q 两点.①若直线l 过椭圆C 的右焦点F ,求△OPQ 的面积; ②求证: OP ⊥OQ .24.设顶点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拋物线过点()2,4P ,过P 作抛物线的动弦PB PA ,,并设它们的斜率分别为DC . (1)求拋物线的方程;(2)若0=+PB PA k k ,求证:直线AB 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其值; (3)若1PA PB k k =,求证:直线AB 恒过定点,并求出其坐标.25.如图,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为()()121,0,1,0,F F P -为椭圆上一点,Q 为椭圆上顶点,M 在1PF 上,122,0F M MP PO F M =⋅=.(1)求当离心率12e =时的椭圆方程; (2)求满足题设要求的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3)当椭圆离心率最小时,若过0,7⎛-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A B (不同于点Q )两点,试问:AQB ∠是否为定值?并给出证明. 26.已知椭圆的方程为,它的一个顶点为 ,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2)设直线 与椭圆交于 两点,坐标原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求 面积的最大值.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椭圆的左顶点为 ,右焦点为 ,为椭圆 上两点,圆 .(1)若 轴,且满足直线 与圆 相切,求圆 的方程;(2)若圆 的半径为 ,点 满足,求直线 被圆 截得弦长的最大值.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长轴长为4,过椭圆的左顶点 作直线 ,分别交椭圆和圆 于相异两点 .(1)若直线 的斜率为 ,求的值; (2)若,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抛物线 上一点到准线的距离与到原点 的距离相等,抛物线的焦点为 . (1)求抛物线的方程;(2)若 为抛物线上一点(异于原点 ),点 处的切线交 轴于点 ,过 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点 .试判断四边形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3(1,)2P 在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上,P到椭圆C 的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4. (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点,M N 是椭圆C 上的两点,且四边形POMN 是平行四边形,求点,M N 的坐标.31.已知两点 ,直线 、 相交于点 ,且这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求点 的轨迹方程;(2)记点 的轨迹为曲线 ,曲线 上在第一象限的点 的横坐标为1,直线 、 与圆相切于点 、 ,又 、 与曲线 的另一交点分别为 , ,求 的面积的最大值(其中点 为坐标原点).32.如图,设抛物线 的准线与 轴交于 ,焦点为 ;以 为焦点,离心率的椭圆 与抛物线 在 轴上方的交点为 ,延长 交抛物线于点 是抛物线 上一动点,且 在 与 之间运动.(1)当 时,求椭圆 的方程;(2)当 的边长恰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时,求 面积的最大值. 33.已知A 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弦AB 、AC 分别过焦点F 1、F 2,当AC 垂直于x 轴时,恰好有.(Ⅰ)求椭圆离心率;(Ⅱ)设,试判断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该定值并证明;若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34.设抛物线的准线与轴交于点,焦点;椭圆以和为焦点,离心率.设是与的一个交点.(1)椭圆的方程;(2)直线过的右焦点,交于两点,且等于的周长,求的方程.35.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其短轴的下端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1)求椭圆的方程;(2)设为坐标原点,是直线上的动点,为椭圆的右焦点,过点作的垂线与以为直径的圆相交于两点,与椭圆相交于两点,如图所示.①若,求圆的方程;②设与四边形的面积分别为,若,求的取值范围.36.已知抛物线 上一点 到焦点F 距离是.(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是否存在一个定圆恒以AB 为直径的圆内切,若存在,求该定圆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7.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直线 与以原点为圆心,以椭圆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设 是椭圆的上顶点,过点 分别作直线 交椭圆于 , 两点,设两直线的斜率分别为,,且 , 证明:直线 过定点(,-l).38.已知椭圆C :2222by a x +=1(a>0,b>0)的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直线一1=0与以椭圆C 的右焦点为圆心,以椭圆的长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I)求椭圆C 的方程;(Ⅱ)设点B ,C ,D 是椭圆上不同于椭圆顶点的三点,点B 与点D 关于原点O 对称.设直线CD ,CB ,OB ,OC 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k 4,且k 1k 2=k 3k 4. (i)求k 1k 2的值: (ii)求OB 2+ OC 2的值. 39.设椭圆,定义椭圆的“相关圆”方程为.若抛物线的焦点与椭圆的一个焦点重合,且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和其两个焦点构成直角三角形. (1)求椭圆的方程和“相关圆”的方程; (2)过“相关圆”上任意一点作相关圆”的切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若,证明原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定值,并求的取值范围.40.已知抛物线方程为22(0)x py p =>,其焦点为F ,点O 为坐标原点,过焦点F 作斜率为(0)k k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过,A B 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设两条切线交于点M .(1)求OA OB ⋅;(2)设直线MF 与抛物线交于,C D 两点,且四边形ACBD 的面积为2323p ,求直线AB 的斜率k .41.已知椭圆 : 的焦距为4,设右焦点为 ,过原点 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 两点,线段 的中点为 ,线段 的中点为 ,且. (1)求弦 的长;(2)若直线 的斜率为 ,且,求椭圆 的长轴长的取值范围. 42.已知过抛物线的焦点,斜率为的直线交抛物线于()11,,A x y ()22,B x y (12x x <)两点,且(1)求该抛物线的方程;(2)为坐标原点,为抛物线上一点,若,求的值43.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点在椭圆上.(I )求椭圆C 的方程; (II )设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是A 、B ,过点的动直线与椭圆交于M ,N 两点,连接AN 、BM 相交于G 点,试求点G 的横坐标的值.44.如图椭圆的离心率为,其左顶点在圆上.(Ⅰ)求椭圆的方程;(Ⅱ)直线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与圆的另一个交点为.(i)当时,求直线的斜率;(ii)是否存在直线,使得? 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斜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5.已知椭圆:的焦距为4,设右焦点为,过原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线段的中点为,线段的中点为,且.(1)若离心率,求椭圆的方程;(2)求椭圆的长轴长的取值范围.46.已知为圆上的动点,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半径相交于点,记点的轨迹为.(1)求曲线的方程;(2)当点在第一象限,且时,求点的坐标.47.已知焦点在轴上的椭圆的中心是原点,离心率等于,以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为对角线的四边形的周长为,直线与轴交于点,与椭圆交于、两个相异点,且.(Ⅰ) 求椭圆的方程;(Ⅱ)若,求的取值范围.48.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右顶点为.(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设直线的斜率为,直线斜率为.求证:为定值,并求此定值.49.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且点在C上.(1)求椭圆C的方程;(2)直线l经过点,且与椭圆C有两个交点A、B,是否存在直线l0:x = x0(其中x0> 2),使得A、B到l0的距离d A、d B满足恒成立?若存在,求x0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0.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为,短轴长为2,点为椭圆上一个动点,且的最大值为.(1)求椭圆的方程;(2)设不在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为,点为椭圆上异于点的不同两点,且直线平分,试用表示直线的斜率.参考答案1.(Ⅰ);(Ⅱ),直线过定点.【解析】试题分析:(Ⅰ)根据条件,和椭圆的性质,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的方程:,和椭圆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且,用坐标表示,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最后代入得到的取值范围;根据以上所求关系得到线段的中点,并且设出直线AB 的方程,经过整理得到,得到定点.试题解析:(Ⅰ)由条件知(),且b=1,解得a2=2,椭圆C的方程为.(Ⅱ)令直线l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得:.由得,解之得.令A(x1,y1),B(x2,y2),则.由条件得,即.因为,,即.将代入中,得..由上知,,于是得AB中点坐标为,中垂线方程为:.将代入得:,整理得:.故AB的中垂线过定点.考点:1.椭圆方程;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思路点睛】本题第二问考察是否过定点问题,一般考察直线过定点问题,首先是设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然后通过方程发现的等量关系,代入后即得到直线所过定点,或是通过特殊情况先发现定点,然后通过条件证明点和定点,三点共线;而本题所采用就是第一种方法,根据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将本题所给的三个斜率成等差数列的等式转化为坐标的关系,就会得到的等量关系和中点坐标,最后代入中垂线方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1);(2)或.【解析】试题分析:(1)由椭圆:的离心率为,过焦点且垂直于轴的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为,求出,由此能求出椭圆方程;(2)依题意知,设,,,则,由此能求出存在满足条件的值.试题解析:(1)设焦点,则,从而,由题意有,即,解得,又由,于是,解得,椭圆的方程为.(2)依题意可知,且,于是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则,,,,相加得.联立消去,整理得,,.把两边同时平方,可得,代入可得,化简可得,或,解得,或,即存在满足条件的值,,或.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方法点晴】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满足条件的直线的斜率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在第一问中利用离心率以及过焦点且与轴垂直的弦长求出椭圆的方程,也是在高考中常见的表达形式;在第二问中利用设而不求的思想设出三点的坐标,先利用内切圆的圆心在轴上,即等价于直角的角平分线轴上,得,转化为斜率,联立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结合维达定理,代入求解.3.(1)2214xy+=;(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 (1)由AF 的最小值为23-可得23a c -=-,由离心率为3可知,再由的关系最后可求得的值,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2)当AB 的斜率不存在时很容易求得O 到AB 的距离,当AB 的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方程的斜截式y kx m =+,联立椭圆方程,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22841km x x k +=-+,21224441m x x k -=+,再由OA OB ⊥可建立等式,求得224(1)5m k =+,代入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距离为定值. 试题解析:(1)解:根据题意有2{a c c a -==, 解方程组得:2,a c ==∴21b =,∴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4x y +=. (2)证明:当AB 的斜率不存在时,AB 的方程为x =±O 到AB 的距离为d =; 当AB 的斜率存在时,可设AB 的方程为y kx m =+,1122(,),(,)A x y B x y ,由22{14y kx mx y =++=,得222(41)8440k x kmx m +++-=, ∵22222(8)4(41)(44)16(14)0km k m k m ∆=-+-=-->,∴122841km x x k +=-+,21224441m x x k -=+, ∴2212121212()()()y y kx m kx m k x x km x x m =++=+++,222222224484414141m km m k k km m k k k --=⋅-⋅+=+++, ∵OA OB ⊥,∴22112212122544(,)(,)041m k OA OB x y x y x x y y k --⋅==+==+, ∴224(1)5m k =+, ∴点O 到直线AB :0kx y m -+=的距离5d ===, 故O 到AB 的距离为定值.考点:椭圆的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4.(1) ;(2)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即可得出抛物线方程,再联立 的方程,消去 ,由韦达定理可得 的值;(2)设出 的坐标,由斜率公式表示出 ,消去变量即可得出的定值.试题解析:(1)依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y 2=-2px(p>0),由准线x = =1,得p =2,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y 2=-4x ,设直线PQ 的方程为x =my -2,代入y 2=-4x ,消去x ,整理得y 2+4my -8=0, 从而y 1y 2=-8.(2)证明 设M(x 3,y 3),N(x 4,y 4),则. 设直线PM 的方程为x =ny -1,代入y 2=-4x ,消去x ,整理得y 2+4ny -4=0,所以y 1y 3=-4,同理y 2y 4=-4.故,为定值. 考点: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抛物的几何性质;3、斜率公式;4、直线方程. 5.(1)();(2).【解析】试题分析:(1)设,,,两式相减结合,可求得;(2)由求出点坐标,设直线的方程为,面积用表示,最后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试题解析:(1)设,①②①-②得:,,即,又由中点在椭圆内部得,所以点的轨迹方程为,(2)由,得点坐标为,设直线的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中整理得:,由得,则,,,所以,当时,.考点:1、点差法求轨迹方程;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析几何中的最值.【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差法”求轨迹方程以及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析几何中的最值,属于难题.对于有弦关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其解题步骤为:①设点(即设出弦的两端点坐标);②代入(即代入圆锥曲线方程);③作差(即两式相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④整理(即转化为斜率与中点坐标的关系式),然后求解.本题(1)就是利用“点差法”求解的.6.(I);(II).【解析】试题分析:(I)设点,,则由,得,因为点在抛物线上,∴;(II)联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得到,下面分情况讨论.当直线经过点即或时,当时,直线的斜率看作抛物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则,,此时;同理,当点与点重合时,,直线不经过点即且时,,化简得故.试题解析:(I)设点,,则由,得,因为点在抛物线上,∴.(II)方法一:由已知,直线的斜率一定存在,设点,,则联立,得,,由韦达定理,得.当直线经过点即或时,当时,直线的斜率看作抛物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则,,此时;同理,当点与点重合时,直线不经过点即且时,∵,,故,所以的最小值为1.方法二:同上,,所以的最小值为1.方法三:设点,,由直线过交轨迹于两点得:,化简整理得:令则,.而.考点:1.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2.根与系数关系.【方法点晴】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类型较多,解法灵活多变,但总体上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几何方法,即通过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数方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为某个(些)参数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方法、不等式方法等进行求解.跟与系数的关系是解这类题目的必备工具,另外题目运算量较大,需要一定的运算能力.7.(Ⅰ)2213xy+=,224x y+=;(Ⅱ)垂直.【解析】试题分析:(1)由“椭圆C的一个焦点为F,其短轴上的一个端点到F”知:12c a b====⇒=从而可得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准圆”的方程;(2)分两种情况讨论:①12,l l当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②直线12,l l斜率都存在.对于①可直接求出直线12,l l的方程并判断其是不互相垂直;对于②设经过准圆上点()00,,P x y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为()00y t x x y=-+与椭圆方程联立组成方程组()0022{13y tx y txxy=+-+=消去y得到关于x的方程:()()()2220000136330t x t y tx x y tx++-+--=由0∆=化简整理得:()22200003210x t x y t y-++-=22004x y+=→()()22300003230x t x y t x-+--=而直线12,l l的斜率正是方程的两个根12,t t,从而121t t⋅=-12l l⇒⊥(1)2,1c a b==∴=∴椭圆方程为2213xy+=准圆方程为224x y+=(2)①12,l l当中有一条无斜率时,不妨设1l无斜率,因为1l与椭圆只有一个共公点,则其方程为x=当1l方程为x1l与准圆交于点)),1-此时经过点)(或)1-)且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眯的直线是1y=(或1y=-)即2l为1y=(或1y=-),显然直线12,l l垂直;同理可证1l方程为x =12,l l 也垂直.②当12,l l 都有斜率时,设点()00,,P x y 其中22004x y +=设经过点()00,,P x y 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为()00y t x x y =-+则由()0022{13y tx y tx x y =+-+=消去y ,得()()()2220000136330t x t y tx x y tx ++-+--=由0∆=化简整理得:()22200003210x t x y t y -++-=因为22004x y +=,所以有()()22300003230x t x y t x -+--=设12,l l 的斜率分别为12,t t ,因为12,l l 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所以12,t t 满足上述方程()()22300003230x t x y t x -+--= 所以121t t ⋅=-,即12,l l 垂直, 综合①②知,12,l l 垂直.考点:1、椭圆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8.(Ⅰ);(Ⅱ),或.【解析】试题分析:(Ⅰ)根据离心率可以得到 的一个关系,再由椭圆与直线相切可以得到 的一个关系,再联立 即可求出椭圆的方程;(Ⅱ)首先注意到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或者等于零时即为长轴(或短轴)时地特殊情况,并求出其面积;其次当直线的斜率 存在并且不为零时,用 表示出的面积并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出此时的面积的最小值,并注意与特殊情况进行比较,最后即可得出的面积最小值,进而可求得当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试题解析:(Ⅰ)以原点为圆心,以椭圆的半长轴长为半径的圆的方程为,因为该圆与直线相切,所以有,解得.又,所以,故.所以椭圆的方程为.(Ⅱ)当为长轴(或短轴)时,依题意知,点是椭圆的上顶点或下顶点(左顶点或右顶点),此时.当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时,设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由,解得所以由知,为等腰三角形,为线段的中点,,所以直线的方程为,由,解得.当且仅当,即时,上式中的等号成立,此时的面积的最小值为,因为,所以的面积的最小值为,此时直线的方程为,或.考点:1、椭圆;2、基本不等式;3、三角形的面积.【思路点晴】本题是一个关于圆锥曲线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属于难题.解决本题的基本思路是:(Ⅰ)根据离心率可以得到的一个关系,再由椭圆与直线相切可以得到的一个关系,再联立即可求出椭圆的方程;(Ⅱ)首先注意到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或者等于零时即为长轴(或短轴)时的特殊情况,并求出其面积;其次当直线的斜率存在并且不为零时,用表示出的面积并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出此时的面积的最小值,并注意与特殊情况进行比较,最后即可得出的面积最小值,进而可求得当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的方程.9.(Ⅰ);(Ⅱ)(1)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Ⅰ)根据题目条件并结合椭圆的定义,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的方程;(Ⅱ)(1)根据(Ⅰ)的结论设出的坐标,并表示出的坐标,进而表示出直线与直线的交于点的坐标,即可证明点恒在曲线上;(2)根据(Ⅰ)及(Ⅱ)(1)的结论,再结合构造函数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得面积的最大值.试题解析:(Ⅰ)由题设得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又,所以,由椭圆的定义知,动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以为长轴长的椭圆.设此椭圆方程为,且焦距为,则即所以动点的轨迹的方程为.(Ⅱ)(1)设,则,且,所以直线,即①.直线,即.②联立①②,解得,所以点的坐标是.则所以点恒在椭圆上.(2)设直线,,则由消去,并整理得,.因为恒成立,所以.所以.令,设,因为,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故.所以,即当时,的面积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 考点:1、椭圆;2、导数在函数(三角形的面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点晴】本题是一个关于椭圆的概念以及直线与其位置关系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属于难题.解决本题的基本思路及切入点是:(Ⅰ)根据题目条件并结合椭圆的定义,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的方程;(Ⅱ)(1)根据(Ⅰ)的结论设出的坐标,并表示出的坐标,进而表示出直线与直线的交于点的坐标,即可证明点恒在曲线上;(2)根据(Ⅰ)及(Ⅱ)(1)的结论,再结合构造函数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得面积的最大值.10.(1);(2).【解析】试题分析:(1)由渐近线方程可先设出双曲线的方程,再把点的坐标代入即可求得双曲线的方程;(2)可设出、的斜率,并表示出点、的坐标,进而表示出的长,再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得的最小值.试题解析:(1)由渐近线方程可知,双曲线的方程为,把代入可得,所以双曲线方程为.(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在右支上时,取最小值.由上可得,,根据双曲线方程可得,所以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则.的方程为,令,解得,的方程为,令,解得,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考点:1、双曲线;2、基本不等式.11.(1);(2)证明见解析.。
圆锥曲线高考压轴题(精心整理)

A. 2: BB. 1: 2C. 1:D. 1: 3 园锥曲线单元检测卷迭様题(共10小陋)1. 椭圆ax2+by2=l 与直线y=l-x 交于A 、B 两点,过原点与銭段AB 中点的直线的斜率为车,则?的值为< ) 2 bA.更B.生C.距D.生 2 3 2 27 2. 点F 为椭圆W-J=l (a>b>0)的一个焦点,若棉圆上存在点A 使△AOF 为正三角形,那么棉圆的离心率为() A.亭 B.学 C.早 0. JJ-11 23. 已知P 是以F|, F2为焦点的棉圖(・>b>0)上的一点,若PFilPFj, tanZPF,F 24,则此神圖的码心率为() a l 戸 2A. -B. -C. -D.亞 2 3 3 3 4. 设F2是戏曲线力>°)的左、右两个焦点,若双曲线右支上存在一点P ,使(乔十折)•和=。
(0为坐a 1标原点),且1戶尸11 = 51”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罕B.「+lC.擊D.网5. 如圍所示,A, B, C 是双曲线打土=1 <*>0, b>0>上的三个点,AB 经过原点0, AC 经过右焦点F,若 \ [ / BF 丄AC 目|BF| = |CF|,则该双曲线的高心率是< ) \mA.罗B. J10C. ID. 3 6. 已知点F“ F2分别是双曲线W~4=l(a>0, d>0)的左、右焦点,ilFifi 垂直于x 轴的宜线与双曲线交于A, B 两点,若 a 2 b 2F2是锐角三角形,则该戏曲线高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1, JI) 7.设双曲线日-4=1仏>0, 6>0)的右焦点为F (c, 0),方程«x 2-bx-c=0的两支根分别为x“ x 2,则P (x o x 2A 2 b 2A.必在Sx 2-y 2=2内 C.必在Sx 2-y 2=Z± 8.已知点A (2, 0),抛物线C: x 2=4y 的焦点为F,射銭FA 与抛物銭C 相交于点II,与其准线相交于点N,则|FM|: |MN|9. 已知点A (-1, 0) , B (1, 0)及抛物线円2x,若抛物銭上点P 淆足iPAdlPBl,则m 的最大値为( )A. 3B. 2C.D. J2 B.(卩,2j) D. (1,1+41) B.必在圖x2+y2=2外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0.已知抛物技C:y2=8x与点M (-2, 2> ,过C的焦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于A, B两点,若島而“,则k=( )A. }B.手C. J2D. 2二.岫空as (共外顎)11.已知F|、F2分别为双曲线c:§-普=1的左、右焦点,点A€C,点H的坐标为(2, 0) , AM为匕Fg2的平分线,则IW12.已知F为双曲线C:己-己=1的左焦点,P, Q为C上的点,若PQ的长等于虚轴长的2倍,点A (5, 0)在线段PQ上,则^PQF9 16的周长为—.13.已知欄国C:^-+4=l(a>^>0)的高心率为尊,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2 b2 27? = 3 荷,则.14.设自姓x-3y-・=0 (-ifcO)与双曲线三书=1 <*>0, 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A, B.若点P (», 0)満足|PA|=|PB I ,则该双曲线的高心率是_.15.P是双曲线的右支上一点,M、N分别是圆(X-5) 2-y2=4和(x-5) 2_y2=i上的点,则| PM| | PN |的最大值9 16为—.三.《共6小第〉16.已知欄圜亨t/ = i上两个不同的点A, B关于且线尸皿对称. \f>co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求ZiAOB面积的最大值(0为坐标原点〉. -L——x17.如图,椭斷:1*4=1 (a>b>0)经过S A(O,-1),且离心率为手.A2b2 2< I )求棉圖E的方程;(ID经过点<1, 1> ,且斜牵为k的直线与椭應E交于不同的两点P, Q (均羟于点A〉,证明:直线AP 与AQ斜率之和为2.18.平面直甬坐标系xOy中,已知棉圈C; 4+4=1 (a>b>0>的离心率为华,目点(卩,在棉糜上. a1 b1 2 z< I >求棉圆c的方程j(I】)设椭圆E:土+J=1, P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过点P的直线y=kx-m交椭圆E与A, B两点,射线P0交椭圆E于点Q. 4/ 4b2(I)求器的值;(D)求△"()面积的最大值.19.如圈,棉圖E:4+4=1(a>b>0)的陶心辜是孚,点P<o, 1)在短轴CD上,且无吨=T a2 b1 2(I)求欄圖E的方程;<D )设。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一圆锥曲线的方程强化训练-1-含解析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中数学人教A 版选修一圆锥曲线的方程强化训练(1)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注意事项:阅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2题,共60分)1. 从 (m ,n ∈{﹣1,2,3})所表示的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方程中任取一个,则此方程是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方程的概率是( )A. B. C. D.2. 若椭圆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 线段F 1F 2被抛物线 的焦点分成 的两段,则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 C.D.或或 或 或3. 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焦点在直线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A. B. C. D. 4. 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A. B. C. D.2 614165. 设F 1 , F 2是双曲线C :的两个焦点,点P 在C 上,且 0,若抛物线y 2=16x 的准线经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则 的值等于( )A. B. C. D. 6. 已知椭圆x 2+4y 2=12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 , 点P 在椭圆上,线段PF 1的中点在y 轴上,则∣PF 1∣是∣PF 2∣的( )3倍4倍5倍7倍A. B. C. D. 7. 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l 与x 轴的交点为P ,点A 在抛物线C 上,过点A 作, 垂足为A',若四边形AA'PF 的面积为14,且, 则抛物线C 的方程为( )A. B. C. D.8. 已知双曲线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若双曲线上一点P 使得 ,求 的面积( )A. B. C. D.45679. 已知抛物线y 2=4x 的焦点F ,该抛物线上的一点A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AF|=( )A. B. C. D. 10. 已知是椭圆 : 的左焦点,经过原点 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 两点,若 ,且,则椭圆 的离心率为( )A. B. C. D.11. 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 , 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A. B. C. D.33或 或12. 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 ,则m 的值为( )A. B. C. D. 13. 已知椭圆, A ,B 为其左右顶点,设直线上有一动点 , 连结AP ,BP 交椭圆于C ,D ,则直线BC 的斜率与直线BD 的斜率的乘积 .14. 已知椭圆E :=1(a >b >0)的焦距为2c (c >0),左焦点为F ,点M 的坐标为(﹣2c ,0).若椭圆E 上存在点P ,使得PM= PF ,则椭圆E 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15. 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 2-2y 2=1,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16. 设是双曲线上不同于左顶点、右顶点的任意一点,记直线 , 的斜率分别为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17. 如图,在正方形OABC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0,0),点C的坐标为(0,10),分别将线段OA和AB十等分,分点分别记为A1, A2, …,A9和B1, B2, …,B9,连接OB i,过A i作x轴的垂线与OB i,交于点.(1) 求证:点都在同一条抛物线上,并求抛物线E的方程;(2) 过点C作直线l与抛物线E交于不同的两点M,N,若△OCM与△OCN的面积之比为4:1,求直线l的方程.18.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曲线的一个焦点,为坐标原点,点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作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的准线于,直线交抛物线于点 .(Ⅰ)求抛物线的方程;(Ⅱ)若、、三个点满足,求直线的方程.19. 已知A(1,)是离心率为的椭圆E: + =1(a>b>0)上的一点,过A作两条直线交椭圆于B、C两点,若直线AB、AC的倾斜角互补.(1) 求椭圆E的方程;(2) 试证明直线BC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3) △ABC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 已知抛物线 : 的准线经过椭圆的一个焦点.(1) 求抛物线的方程;(2) 过椭圆的右顶点且斜率为,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点,,,,点,分别是线段 ,的中点,若,求抛物线的焦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21. 已知椭圆:()过点与 .(1) 求椭圆的方程;(2) 设过椭圆的右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和椭圆交于、两点,对于椭圆上任一点,若,求的最大值.答案及解析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2)18.(1)(2)(3)20.(1)(2)21.(1)(2)。
安徽省亳州市(新版)2024高考数学统编版真题(提分卷)完整试卷

安徽省亳州市(新版)2024高考数学统编版真题(提分卷)完整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共8题)第(1)题已知为第四象限角,若,则()A.B.C.D.第(2)题已知集合均为的子集,且,则()A.B.C.D.第(3)题已知某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半圆,该圆锥的体积为,则该圆锥的表面积为()A.27πB.C.D.16π第(4)题“”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第(5)题已知函数,若不等式恰有3个整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B.C.D.第(6)题已知,,则的子集个数为()A.2B.3C.4D.5第(7)题设,为单位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则()A.1B.C.D.第(8)题已知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0,则()A.3B.C.2D.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共3题)第(1)题已知平面向量满足,,且对任意的实数,都有恒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与垂直B.C .的最小值为D.的最大值为第(2)题由倍角公式可知,可以表示为的二次多项式.一般地,存在一个次多项式(,,…,),使得,这些多项式称为切比雪夫(P.L.Tschebyscheff)多项式.运用探究切比雪夫多项式的方法可得()A.B.C.D.第(3)题(多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道理虽简单,但每年我国还是有2000多亿元的餐桌浪费,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为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某市发起了“光盘行动”.某机构为调研民众对“光盘行动”的认可情况,在某大型餐厅中随机调查了90位来店就餐的客人,制成如下所示的列联表,通过计算得到K2的观测值为9认可不认可40岁以下202040岁以上(含40岁)4010已知,,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该餐厅用餐的客人中大约有66.7%的客人认可“光盘行动”B.在该餐厅用餐的客人中大约有99%的客人认可“光盘行动”C.根据小概率值α=0.01的独立性检验,认为“光盘行动”的认可情况与年龄有关D.根据小概率值α=0.001的独立性检验,认为“光盘行动”的认可情况与年龄有关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共3题)第(1)题在区间的两端存在两只兔子,在区间的内部标出了一些点,兔子可以经过标点沿区间跳动,并且其跳动之前与其跳动之后的位置关于所经过的标点相对称,而且只允许进行不越出区间的跳动,每只兔子都不依赖于另一只兔子或进行跳动或停止行动.若使两只兔子就一定可以位于标点所分出的同一个小区间,最少能跳__________次.第(2)题复数的实部是________.第(3)题设集合,若,则实数___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最后一题17分,共77分 (共5题)第(1)题如图所示,在三棱锥中,平面,,、分别为线段、上的点,且,.(Ⅰ)求证:平面;(Ⅱ)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第(2)题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第(3)题函数.(1)求函数在的值域;(2)记分别是的导函数,记表示实数的最大值,记函数,讨论函数的零点个数.第(4)题已知函数.(1)当时,求的最大值;(2)若,,求a的取值范围.第(5)题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1)求椭圆的方程和短轴长;(2)设直线与椭圆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不过原点且平行于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记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求的值.。
历届高考数学中的圆锥曲线与方程试题精选有详细答案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历届高考中的“圆锥曲线与方程〞试题精选(第一卷)一、选择题:〔每一小题5分,计50分〕1、(2021、宁夏文)双曲线221102x y -=的焦距为〔〕A.32B.42C.33D.432.〔2021全国卷Ⅰ文、理〕椭圆1422=+y x 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过F 1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点为P ,那么||2PF =〔〕A .23B .3C .27D .43.〔2021文〕方程22520x x -+=的两个根可分别作为〔〕A.一椭圆和一双曲线的离心率 B.两抛物线的离心率 C.一椭圆和一抛物线的离心率D.两椭圆的离心率4.〔2021文、理〕直线y=x-3与抛物线x y 42=交于A 、B 两点,过A 、B 两点向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P 、Q ,那么梯形APQB 的面积为〔〕 〔A 〕48.〔B 〕56〔C 〕64〔D 〕72.5.(2021理)以双曲线116922=-y x 的右焦点为圆心,且与其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A .B.C. D.6.〔2021全国卷Ⅳ理〕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离心率21=e ,且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 x y 42-=的焦点重合,那么此椭圆方程为〔〕A .13422=+y xB .16822=+y xC .1222=+y xD .1422=+y x7.〔2021文、理〕双曲线)0(122≠=-mn ny m x 离心率为2,有一个焦点与抛物线x y 42=的焦点重合,那么mn 的值是〔〕 A .163B .83C .316D .388.(2021文)假设双曲线2221613x y p-=的左焦点在抛物线y 2=2px 的准线上,那么p 的值是()(A)2 (B)3(C)49.〔2021文〕椭圆1532222=+n y m x 和双曲线1322222=-ny m x 有公一共的焦点,那么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A .y x 215±= B .x y 215±= C .y x 43±= D .x y 43±= 10.〔2021春招文、理〕在同一坐标系中,方程)0(0122222>>=+=+b a by ax by a x 与的曲线大致是()二、填空题:〔每一小题5分,计20分〕11.〔2021文〕假设椭圆长轴长与短轴长之比为2,它的一个焦点是()0,152,那么椭圆的HY 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021文)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 =,假设顶点到渐近线的间隔为1,那么双曲线方程为.13.〔2021文〕以双曲线15422=-y x 的中心为顶点,且以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是.14.(2021理)圆C 的圆心与抛物线x y 42=的焦点关于直线x y =0234=--y x 与圆C 相交于B A ,两点,且6=AB ,那么圆C 的方程为.“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测试(第二卷)一、选择题:〔每一小题5分,计50分〕 二、填空题:〔每一小题5分,计20分〕11.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5—18题各13分,19、20题各14分〕15.〔2021文〕椭圆C:22221(0)x y a b a b+=>>的两个焦点为F 1,F 2,点P 在椭圆C 上,且11212414,||,||.33PF F F PF PF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假设直线l 过圆x 2+y 2+4x-2y=0的圆心M,交椭圆C 于,A B 两点,且A 、B 关于点M 对称,求直线l 的方程..16.〔2021文〕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0,3(〔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假设直线2:+=kx y l 与双曲线C 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 和B ,且2>⋅OBOA 〔其中O 为原点〕.求k 的取值范围.17.(2021文)设F 是抛物线G :x 2=4y 的焦点.(Ⅰ)过点P 〔0,-4〕作抛物线G 的切线,求切线方程:(Ⅱ)设A 、B 为抛物线G 上异于原点的两点,且满足0·=FB FA ,延长AF 、BF 分别交抛物线G 于点 C ,D ,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18.(2021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到两点(0-,,(0的间隔之和等于4,设点P的轨迹为C .〔Ⅰ〕写出C 的方程; 〔Ⅱ〕设直线1y kx =+与C 交于A ,B 两点.k 为何值时OA ⊥OB ?此时AB的值是多少?19.〔2021、、〕A 、B 是双曲线x 2-=1上的两点,点N(1,2)是线段AB 的中点 (1)求直线AB 的方程;(2)假设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双曲线相交于C 、D 两点,那么A 、B 、C 、D 四点是否一共圆?为什么? 20.〔2021理)如图,点F 〔1,0〕,直线l :x =-1,P 为平面上的动点,过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点Q ,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亳州一中南校圆锥曲线专题高考真题测试卷出题人:张官升 审题人:王歆 赵程程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4广东文8】实数k 满足05k <<,则曲线221165x y k -=-与曲线221165x y k -=-( ) A.实半轴长相等 B.虚半轴长相等 C.离心率相等 D.焦距相等2【2014大纲高考理第6题】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0)a b >>的左、右焦点为1F 、2F ,,过2F 直线l 交C 于A 、B 两点,若1AF B ∆周长为C 的方程为( )A .22132x y +=B .2213x y += C .221128x y += D .221124x y += 3【2014山东高考理第10题】 已知0>>b a ,椭圆1C 的方程为12222=+by a x ,双曲线2C 的方程为22221x y a b -=,1C 与2C 的离心率之积为23,则2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02=±y xB.02=±y xC.02=±y xD.02=±y x4.【2014高考全国1卷文第10题】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为,是C 上一点,,则 ( ) A. 1 B. 2 C. 4 D. 85已知直线1+=x y 与双曲线14:22=-yx C 交于A 、B 两点,AB 的弦长( )A . BD6【2014辽宁高考理第10题】已知点(2,3)A -在抛物线C :22y px =的准线上,过点A 的直线与C 在第一象限相切于点B ,记C 的焦点为F ,则直线BF 的斜率为 ( )A .12 B .23 C .34 D .437 【2014全国2高考理第10题】设F 为抛物线C:23y x =的焦点,过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 于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则△OAB 的面积为 ( )C. 6332D. 948 [2014高考江西卷文第9题]过双曲线12222=-by a x C :的右顶点作x 轴的垂线与C 的一条渐近线相交于A .若以C 的右焦点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经过为坐标原点),两点(、O O A 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 ) A.112422=-y x B.19722=-y x C.18822=-y x D.141222=-y xx y =2F ()y x A 00,x F A 045==x 029 【2014天津高考理第5题(文第6题)】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0,0a b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l :210y x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直线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221520x y -= B 221205x y -= C 2233125100x y -= D 2233110025x y -= 10. 【2014大纲高考理第9题】已知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焦点为1F 、2F ,点A 在C 上,若122F A F A =,则21cos AF F ∠= ( ) A .14 B .13 C .4 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2014高考上海卷文第4题】若抛物线y 2=2px 的焦点与椭圆15922=+y x 的右焦点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12【2014江西高考理第16题】过点(1,1)M 作斜率为12-的直线与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相交于,A B ,若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 13【2014安徽理14】设21,F F 分别是椭圆)10(1:222<<=+b by x E 的左、右焦点,过点1F 的直线交椭圆E 于B A ,两点,若x AF BF AF ⊥=211,3轴,则椭圆E 的方程为__________ 14【2014高考北京卷理第11题】设双曲线C 经过点(2,2),且与2214y x -=具有相同渐近线,则C 的方程为15【2014高考山东卷文第15题】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右顶点为,抛物线的焦点为,若双曲线截抛物线的准线所得线段长为,且,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总分75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双曲线的方程2212y x -=,试问是否存在被点(1, 1)所平分的弦?如果存在,求出所在直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12222=-by a x 0a b >>2c A )0(22>=p py x F c 2c PA =17. 【 2011年高考陕西卷文科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过点(0,4),离心率为35(Ⅰ)求C 的方程;(Ⅱ)求过点(3,0)且斜率为45的直线被C 所截线段的中点坐标18 【2014高考安徽卷文第21题】(本小题满分12分)设1F ,2F 分别是椭圆E :22221(0)x ya b a b+=>>的左、右焦点,过点1F 的直线交椭圆E于,A B 两点,11||3||AF BF =(Ⅰ)若2||4,AB ABF =∆的周长为16,求2||AF ; (Ⅱ)若23cos 5AF B ∠=,求椭圆E 的离心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3x 2+4y 2=12,试确定m 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l :y=4x +m ,椭圆C 上有不同两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20.【2013高考上海卷19题】(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Ⅰ)若为等边三角形,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椭圆的短轴长为,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且,求直线的方程.21【2014高考北京卷文第19题】(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C :2224x y +=. (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Ⅱ)设O 为原点,若点A 在直线2y =,点B 在椭圆C 上,且OA OB ⊥,求线段AB 长度的最小值.C 1(10)F -,2(1 0)F ,12 B B 、112F B B ∆C C 22F l C P Q 、11F P FQ ⊥l答 案1. 【2014高考广东卷文第8题】若实数k 满足05k <<,则曲线221165x y k -=-与曲线221165x y k -=-的( ) A.实半轴长相等 B.虚半轴长相等 C.离心率相等 D.焦距相等2. 【2014大纲高考理第6题】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0)a b >>的左、右焦点为1F 、2F ,离心率为3,过2F 的直线l 交C 于A 、B 两点,若1AF B ∆的周长为C 的方程为 ( )A .22132x y +=B .2213x y += C .221128x y += D .221124x y +=3. 【2014山东高考理第10题】 已知0>>b a ,椭圆1C 的方程为12222=+b y a x ,双曲线2C 的方程为22221x y a b -=,1C 与2C 的离心率之积为23,则2C 的渐近线方程为( )A.02=±y xB.02=±y xC.02=±y xD.02=±y x4.【2014高考全国1卷文第10题】10.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为,是C上一点,,则( ) A. 1 B. 2 C. 4 D. 85已知直线1+=x y 与双曲线14:22=-yx C 交于A 、B 两点,AB 的弦长( )A . B. D解:设),(),,2211y x B y x A ( 由⎪⎩⎪⎨⎧=-+=14122y x x y 得得 则有⎪⎪⎩⎪⎪⎨⎧-==+35322121x x x x 得,2383209424)(1212212=+=-++=x x x x k AB B6. 【2014辽宁高考理第10题】已知点(2,3)A -在抛物线C :22y px =的准线上,过点Ax y =2F ()y x A,x F A 045==x 028224(1)40x x -+-=23250x x --=的直线与C 在第一象限相切于点B ,记C 的焦点为F ,则直线BF 的斜率为( ) A .12 B .23 C .34 D .437. 【2014全国2高考理第10题】设F 为抛物线C:23y x =的焦点,过F 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C 于A,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则 △OAB 的面积为( )A.B. C. 6332 D. 948 、[2014高考江西卷文第9题]过双曲线12222=-by a x C :的右顶点作x 轴的垂线与C 的一条渐近线相交于A .若以C 的右焦点为圆心、半径为4的圆经过为坐标原点),两点(、O O A ,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B.112422=-y x B.19722=-y x C.18822=-y x D.141222=-y x 【答案】A【解析】因为12222=-b y a x C :的渐近线为by x a =±,所以(,)A a b 或(,).A a b -因此OA=c=4,从而三角形OAC 为正三角形,即tan60,2,ba b a ===双曲线C 的方程为112422=-y x . 【学科网考点定位】.双曲线的渐近线9 【2014天津高考理第5题(文第6题)】已知双曲线22221x y a b-=()0,0a b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l :210y x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在直线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221520x y -= (B )221205x y -= (C )2233125100x y -= (D )2233110025x y -=10. 【2014大纲高考理第9题】已知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焦点为1F 、2F ,点A 在C 上,若122F A F A =,则21cos AF F∠=( )A .14 B .13 C D11【2014高考湖北卷理第9题】已知12,F F 是椭圆和双曲线的公共焦点,P 是他们的一个公共点,且123F PF π∠=,则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倒数之和的最大值为( )C.3D.212. 【2014重庆高考理第8题】设21F F ,分别为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双曲线上存在一点P 使得,49||||,3||||2121ab PF PF b PF PF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34 B.35 C.49D.3二填空题11【2014高考上海卷文第4题】若抛物线y 2=2px 的焦点与椭圆15922=+y x 的右焦点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__.12. 【2014江西高考理第16题】过点(1,1)M 作斜率为12-的直线与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相交于,A B ,若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13. 【2014高考安徽卷理第14题】设21,F F 分别是椭圆)10(1:222<<=+b by x E 的左、右焦点,过点1F 的直线交椭圆E 于B A ,两点,若x AF BF AF ⊥=211,3轴,则椭圆E 的方程为__________【答案】22312xy += 【解析】14. 【2014高考北京卷理第11题】设双曲线C 经过点(2,2),且与2214y x -=具有相同渐近线,则C 的方程为 ;渐近线方程为 .15. 【2014高考山东卷文第15题】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右顶点为,抛物线的焦点为,若双曲线截抛物线的准线所得线段长为,且,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___.12222=-by a x 0a b >>2c A )0(22>=p py x F c 2c PA =11. 【2014高考湖南卷文第14题】平面上以机器人在行进中始终保持与点()01,F 的距离和到直线1-=x 的距离相等.若机器人接触不到过点()01,-P 且斜率为k 的直线,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6. 【2014高考辽宁卷文第15题】已知椭圆C :22194x y +=,点M 与C 的焦点不重合,若M 关于C 的焦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 ,B ,线段MN 的中点在C 上,则||||AN BN += .2解答题:16.已知双曲线的方程2212y x -=,试问是否存在被点(1, 1)所平分的弦?如果存在,求出所在直线;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