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就业率仅一所未超90%

合集下载

老鹰茶有什么功效 哪些人不适合喝老鹰茶

老鹰茶有什么功效 哪些人不适合喝老鹰茶

老鹰茶有什么功效哪些人不适合喝老鹰茶
老鹰茶是樟科的木本植物,属常绿乔木,叶互生,叶质厚,泽深绿。

采其嫩枝嫩叶哂干后,可当茶泡饮,当地称它为老鹰茶,也作老茶。

看看老鹰茶有什么功效?
一、补充营养
老鹰茶营养价值极高的存在,人们用它泡水喝,能吸收丰富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更能吸收一些维生素c和维生素b还能吸收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这些物质,都是人体正常代谢是必须的重要营养,它能提高人体各器官功能并能加快人体代谢,经常用它泡水喝能让人类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提高大脑功能
老鹰茶还能提高人类大脑功能,因为它含有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锌以及硒等物质在被人体吸收后,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大脑,可以领养脑神经病能提高脑细胞活性,它既能促进人类大脑发育又能提高记忆力,能在缓解人类大脑疲劳的同量,起到健脑益智的重要作用。

三、保护心血管
老鹰茶对人类心血管还有明显保护作用,它不但能维持血压,血脂稳定,还能净化血液加快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并能防止他们在血管壁上堆积,经常用它泡水喝,能提高血管,比较任性与弹性,并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它能预防血栓也能降低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

四、哪些人不适合喝老鹰茶
老鹰茶具有明显保健工作,但生活中那些已经怀孕的女性是不适合喝老鹰茶的,因为老鹰茶中含有一定咖啡碱和茶碱,这些物质会对女性子宫造成明显刺激,会引发胎动不安,也会影响腹中胎儿发育。

生活中那些正处于生理期的女性也不适合喝老鹰茶,他们喝老鹰茶以后容易导致月经不调或经期腹痛,对女身体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

维吾尔族茶的种类

维吾尔族茶的种类

维吾尔族茶的种类
维吾尔族茶的种类丰富多样,其中一些主要的茶类如下:
•果茶:维吾尔族以精湛的园艺技术著称,他们常常利用新鲜的瓜果制作成果茶。

这类茶包括红枣茶、杏干茶、核桃茶、桃干茶等,具有清热去火、明目利尿、生津解渴等功效。

•叶茶:叶茶是由植物叶片制成的茶,维吾尔族日常饮用的叶茶主要有黑茶、红茶和绿茶。

黑茶是由茶树叶和树节经过发酵制成的,具有强壮身体、清热解渴的功能。

红茶则是摘下茶树叶干燥后制成的,维吾尔人认为它是中性茶,有花味红茶、果味红茶以及药性红茶等。

绿茶则是茶树叶干燥后制成的,其性能偏凉,适合热性人饮用。

•糖茶:糖茶是在奶茶、药茶、叶茶里加入冰糖、蜂蜜、方糖、沙子糖等制成的茶,口味甜润,深受人们喜爱。

•其他茶类:除了以上几种茶,维吾尔族还有清茶、奶茶、奶油茶、油茶、花茶、果仁茶、药茶、核桃茶和香茶等。

其中,药茶是维吾尔族特有的传统保健茶,它以小豆蔻、沙枣、肉豆蔻、肉桂、丁香、孜然、胡椒、干姜、草澄茄等天然植物为原料,按照喝茶人的身体状况配制而成,具有健脾胃、消食、驱风、散寒、通经等功效。

此外,新疆还有一些特色的茶,如罗布麻茶、沙棘茶、昆仑雪菊茶等。

罗布麻茶是以生长在中国新疆罗布泊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盐碱地带的野生植物罗布麻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沙棘茶是青海省西宁市、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特产,具有酸甜可口的口感。

昆仑雪菊茶则因其金色的花朵经沸水冲泡后,汤汁自然呈现出犹如琥珀一般的绛红色而得名。

以上信息供参考,可以访问中国新疆网等网站获取更多有关维吾尔族茶文化的信息。

乌龙茶(青茶)知识大全

乌龙茶(青茶)知识大全

乌龙茶乌龙茶简述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

乌龙茶是经过杀青、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

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

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

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

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

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绿茶和乌龙茶是由同一种茶树所生产出来的,最大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经过发酵这个过程。

因为茶叶中的儿茶素会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相互结合,致使茶的颜色变深,但因此茶的涩味也会减少。

这种儿茶素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成分就是乌龙茶的多酚类,多酚类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儿茶素,都能够影响各种酶在我们体内的活性化。

乌龙茶历史溯源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

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

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

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茶汤采摘茶叶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

茶文化与品茶知识大全

茶文化与品茶知识大全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茶文化与品茶知识大全中国茶类的划分目前公认的划分,依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即青茶)六大类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茶文化与品茶学问,期望对您有所帮忙。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茶具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

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

”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

“茶人”,根据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茶画茶画,在中国茶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阔茶人所青睐,从表达方式上属于传统水墨国画,但是从内容上细分,又可归属于文人画。

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普及茶文化学问让茶走进我们的生活博在本届科普周期间,茶博全馆推出整点时段免费讲解服务,由中国茶叶博物馆星级讲解员带领参观“中华茶文化展”及茶树品种园,全面熟悉茶叶的历史、分类、加工、栽培、泡饮、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学问。

期间穿插相关茶文化学问的有奖问答,调动大家的乐观性。

一周下来,累计共进行免费讲解41批次,受惠游客近500名,发放有奖问答奖品200余份。

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科普日”当天,博物馆还在嘉叶堂平台进行了“识茶斗茶”五彩嘉叶品鉴活动,细心预备的中国五大类代表名茶,用茶汤分别的方法冲泡后,一字排开,结合五大类茶的学问介绍,让游客通过眼观、鼻闻、口尝对比辨识,亲身体验各大茶类的风格特点,全面熟悉我国茶叶的分类状况。

性寒的黄茶黄茶(君山银针、蒙顶白芽、霍山黄芽等)性寒,功效也跟绿茶大致相像,不同的是口感,绿茶清爽、黄茶醇厚。

禁忌:黄茶归于轻发酵茶,制造工艺近似绿茶,富含许多的茶碱、茶多酚等成分,能影响胃部的活动,因而胃部不适者不相宜饮用。

其次,黄茶中富含鞣酸成分,会影响身体对铁的汲取,因而孕妈妈不相宜饮用黄茶,不然可能形成胎儿缺铁。

中国茶叶大全(建议收藏!)

中国茶叶大全(建议收藏!)

中国茶叶大全(建议收藏!)文/杯小茶来源/杯小茶(beixiaocha66)有茶友说,我想知道中国所有的茶。

中国的茶名,据不完全统计有上千种,而市面上常见的茶也有一百种左右。

要记住这些茶名可不简单呀!有没有什么归纳总结方便我们认识这些茶呢?答案当然是有!不同的茶产自不同的地区,了解了茶的产区,你对中国茶的就会有个整体的概念了,快一起往下看吧!(最后会附上中国各地产茶名录哦)01绿茶全国各地广泛种植绿茶是中国人饮用最广泛的一种茶类,产地非常广,全国的东南西北各省市,几乎没有不产绿茶的地方。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优绿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等,很多小地方也会出产绿茶,但知名度比较低,一般都是自产自销。

02白茶福鼎、政和两相争白茶的产地,公认的产区只有福建省的福鼎和政和。

但因为白茶这几年兴起,其他一些省市也开始引种并生产白茶。

关于福鼎和政和哪个才是白茶的起源地,一直都争论不休,就目前市面上的白茶来说,福鼎白茶占多数。

这两地的白茶品质都很好,只是风味有一些差异,茶友们可以各取所好。

购买白茶的时候,除了关注产地,白茶根据原料从嫩到老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03黄茶产地、品类都很少黄茶比较有名的有四川的蒙顶黄芽、湖南的君山银针、安徽的霍山黄芽等。

黄茶因为其知名度不高,制作难度又高,在市场上很少见,因此品类比较少。

04红茶名字大多带缩写红茶的产区也很广泛,但生产红茶比较多的省份有云南、安徽、福建、广东等。

我们经常听到几种红茶的名字:滇红、川红、祁红、英红,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红茶的名字大多是“地名的缩写+红”,举几个例子:滇红=云南红茶川红=四川红茶祁红=祁门红茶英红=英德红茶此外,红茶还有金骏眉、正山小种、九曲红梅等“不按套路”起的茶名。

05乌龙茶功夫茶如影随形福建、广东、台湾盛行工夫茶,说到工夫茶,是指用小壶小杯冲泡饮茶的方式。

乌龙茶最适合用工夫茶的方法冲泡,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后引种并传入广东潮汕地区和台湾。

茶语70种茶的功效,值得收藏!

茶语70种茶的功效,值得收藏!

茶语70种茶的功效,值得收藏!茶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新潮流了,闲暇之时,静下心来,细细品茗,缓缓回甘,品茶的同时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里,几乎所有茶叶品种都全了,茶痴们,存档吧!茶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新潮流了,闲暇之时,静下心来,细细品茗,缓缓回甘,品茶的同时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里,几乎所有茶叶品种都全了,茶痴们,存档吧!1、铁观音: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降火,敌烟醒酒。

2、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

又由于普洱茶经历了生茶到熟茶的转变过程,其生茶具有祛风解表、清头目等功效,而熟茶又有下气、利水通便等功效。

3、武夷岩茶:含有多种化学元素和咖啡碱、茶多酚、脂多糖等.其药理性能特别显着.不但能醒心、明目、健神、消愁、止渴、杀菌、去垢、利尿、解暑、醒酒等,还有降压、减肥、抗辐射、防癌、延缓衰老等延年益寿效。

4、龙井茶:可以净化血管,预防中风和心脏病。

5、碧螺春:属于绿茶具有抗衰老,抗菌,防癌降血脂,瘦身减脂,防龋齿,清口臭,防癌,美白及防紫外用。

6、黄山毛峰:对出尽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增加毛细血管单行,增强血液抗凝性都有一定好处:同事,黄山毛峰对防癌、抗癌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7、庐山云雾茶:具有六大功效,即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抑制肿瘤细胞产生;养胃、护胃;健牙护齿;消炎、杀菌、治痢;抗衰老等这样的一些功效。

8、六安瓜片:有利于预防和抑制癌症;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治疗;有利于减肥和清理肠道脂肪;有利于清热除燥、排毒养颜。

9、君山银针:具有一般茶类索有的保健功效:兴奋解倦,益思少睡,消食祛痰,解毒止渴,利尿明目,增加营养。

还有杀菌、抗氧化、抗衰老、预防癌症的功效。

10、信阳毛尖:不但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而且不清心明目、散热解渴、去烦提神、助消化、健脾。

白茶茶砖的冲泡方法

白茶茶砖的冲泡方法

白茶茶砖的冲泡方法
傲特白茶茶砖的冲泡方法:
一、清洗杯和水瓶。

使用前,首先要清洗杯壶和水瓶,消除杯壶和水瓶内的气味。

这可以避免在冲泡茶的过程中,茶的香味掩盖了杯壶和水瓶的气味,使得茶的味道不佳。

二、将茶砖装入杯壶中。

将傲特白茶茶砖装入杯壶中,放入所需的数量,一般为2-3片。

三、将开水倒入杯壶中。

将开水倒入傲特白茶茶砖中,覆盖茶砖,充分浸泡,比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调整,一般是200-250ml的水。

四、盖上杯壶盖子,放到蒸锅中蒸制。

将装有傲特白茶茶砖的杯壶盖上盖子,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制,大约3-5分钟即可。

五、倒出滤液,把茶放入杯子中即可饮用。

将滤液倒出,把傲特白茶茶砖放入杯子中即可饮用。

茶叶类别编号

茶叶类别编号

茶叶类别编号
摘要:
1.茶叶的分类
2.不同茶叶类别的编号
3.各类茶叶的特点
4.茶叶编号的意义与作用
正文:
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品种。

为了方便对茶叶进行分类和管理,我国制定了茶叶类别编号系统。

本文将为您介绍茶叶类别的编号,以及不同茶叶的特点和编号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茶叶的分类。

茶叶主要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和黑茶。

这些茶叶类别的编号分别为:绿茶为L,红茶为H,乌龙茶为OL,黄茶为HU,白茶为BA,黑茶为HE。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

1.绿茶(L):绿茶是未经发酵的茶叶,保留了茶叶的天然色泽和成分。

绿茶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的作用。

2.红茶(H):红茶是全发酵茶,茶叶呈黑褐色。

红茶具有暖胃、提神、抗氧化等作用。

3.乌龙茶(OL):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乌龙茶具有消脂降压、抗氧化的作用。

4.黄茶(HU):黄茶是微发酵茶,色泽黄绿。

黄茶具有养胃、抗氧化等作
用。

5.白茶(BA):白茶是微发酵茶,以嫩芽和嫩叶为原料。

白茶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等作用。

6.黑茶(HE):黑茶是后发酵茶,茶叶呈黑褐色。

黑茶具有降脂减肥、抗氧化等作用。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茶叶编号的意义和作用。

茶叶编号有助于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编号不仅便于茶叶品质的追溯,还有助于消费者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茶叶。

总之,了解茶叶类别编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品味茶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就业率仅一所未
超90%
学生要迎接期末考试,高校也不例外。

“出口决定进口”、“就业质量挂钩招生计划”,考核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最硬的指标之一就是就业。

不光看就业率,还要看就业质量。

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公布其2014年的就业质量报告。

记者整理分析发现,除了传统的就业率数字之外,这些报告折射出了如今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有趣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概况
一所高校就业率未超90%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从2014年起,各高校要编制和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将就业质量情况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完善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表示,“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质量的综合反映和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声誉”。

近日,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陆续发布了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年度报告。

数据显示,75所直属高校中,74所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

只有兰州大学(88.62%)不到90%,而就业率在95%以上的有50所,占2/3。

此外,还有5所高校就业率超过了99%。

据介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送管理和统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负责本区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送管理和审核工作,各高校负责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报送本校毕业生就业数据。

为了提升就业质量报告的编制质量,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认真核查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并提示毕业生可通过新职业网或学信网查询核实本人就业去向。

各地各高校要公布举报电话或邮箱,坚决查处任何形式的就业率作假。

行业院校占据前三甲
据统计,75所直属高校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为中国药科大学,达到99.59%,最低的为兰州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8.62%。

北京四大名校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90%和95.96%,排在第15位和第42位。

中国人民大学排在第38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44%。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8.08%,排在第13位。

其中非免费师范生就业率为97.10%,免费师范生就业率为100%。

不过,记者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将75所高校的就业率进行排序后发现,就业率最高的三所院校分别为中国药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均不是传统的顶尖名校。

同时,天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的就业率都超过99%,均为99.01%,并列第四,可清华、北大这样名校却不敌这些大学,跌出前10不说,北大更是排在了75所高校的靠后位置,位列第42。

沪上名校复旦大学也仅排在24位。

分析
毕业后去哪儿工作?
就业首选学校所在地
从就业地点来看,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为学校所在地。

统计发现,在这75所直属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中,明确披露毕业生就业地的有69所。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城市,并非某个具体意义上的城市,而是每一个学校的所在地。

就北京而言,比如,北京大学毕业生在北京签约的比例,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留京率,达到了56.15%,位列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留京率达52.67%,北京化工大学留京率达42.9%,北京交通大学留京率也达37.74%。

相应的,北京也就成了这几所学校中毕业生签约比例最高的城市。

除了北京,长三角地区和中西部高校也符合这一规律。

比如复旦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其中,在上海市就业人数共310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5.73%。

南开大学毕业生在天津市的就业比重最高,其中本科生占比为52.24%,研究生为51.77%。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在大连市的比例也最高,分别为24.59%、20.43%。

中西部高校也是如此。

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在湖北省的就业比重达30.47%,合肥工业大学在安徽省的就业比例有31.11%,四川大学留川工作的毕业生,占该校就业总人数的近一半。

名校毕业生在哪里?
北大清华留学比例高
除了学校所在地外,毕业生签约率最高的城市依然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

从毕业生的实际签约情况看,不少学生从意愿上更倾向于留在东部。

另外,受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影响,东部高校毕业生前往中西部就业的比例也不低。

比如清华大学毕业生去中部、西部就业的比例,就分别达到了6.2%和10.3%。

华北电力大学的比例更高,本科毕业生去西部的为18%,研究生去西部的为15.7%。

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年报中,不少985高校本科生的升学率,包括考研、保研等比例基本都在30%以上,有的还高达40%以上。

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升学率为46.65%,但在211高校和一些普通高校,这一比例相对低一些,大约在20%。

出国留学仍是很多北大、清华学生的选择,但北大明显多于清华。

2014年北大本科毕业生中,国内升学比例为46.35%,出国(境)留学比例为32.65%,而清华的本科生国内升学比例为56.7%,出国(境)留学比例为25%。

外企依旧抢手吗?
外企签约走低民企势头渐起
值得注意的是,各校发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里所指的就业,并不仅仅包括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签订劳动合同,也包括升学、出国出境、定向委培、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形式。

对比2013届和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可以看出,国企的签约比例正在下降,民营的签约比例却在上升。

东北大学的年报里也描述了这一趋势,称“国有企业仍占主流,但民营企业势头已起来”。

从签约单位的性质来看,高校毕业生的走向,三资企业即外企已经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

其中,985高校毕业生签约三资企业的比例基本上都在10%以下,有的甚至不到5%。

与之相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成为毕业生的另外两个选择。

在有些高校,毕业生进入国企的比例非常大,比如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进入国企的有32.11%,东北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则有48.6%选择进入国企,其研究生的比例更高,为52.7%。

不过在另一些学校,两者却不相上下。

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生进入民企的比例为28.79%,进入国企的
则为28.16%。

而中山大学42.92%的本科毕业生签约民企,相反,其毕业生签约国企的却只有24.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