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4课时(1、2课时)讲义

合集下载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用课件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用课件

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0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
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 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新兴媒体
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体形式,创新宣传方式, 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反映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精神文化产品创作
在文学、艺术、影视等各类精神 文化产品的创作中,注重体现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精神文化产品传播
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包括展览、 演出、影视作品等,传播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扩大其影响力。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 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 代特征,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 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材。
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校园 文化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教育
能力。
加强社会宣传,让核心价值观广为流传
利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资源,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 语和海报。
组织各类社会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知识竞赛、主题展览等,增强公 众对核心价值观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

四是集中体现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纲领。毛泽东提出了“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 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纲领,深刻、集中、高度地 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针对性强,价值指向 明确。
五是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光辉著作,号召共产 党员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了 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一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得到广泛深入传播。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胜利,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 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科学理论武器。
二是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面对旧中国的 贫穷落后和一穷二白,我们党把走向繁荣富强作为国家建设的最主 要目标,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上,我们党于1964年12月提出了建 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成为一面动员、 凝聚、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精神旗帜。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 本任务。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价值就是指某一种事物对人的有用性 ▪ 价值观就是指人们用来评价事物好坏的一
些思想观点
统治阶级,为了建立和巩固其经济、政治、文化的 统治地位,总要去提倡或维持一种价值观念,来反映 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来调节和规范社会生活,这就 形成了一个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t课件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t课件
• 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仁、义、礼、智、 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 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 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4
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人生来是自由的”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
是平等的” “人类本是同一上帝
的女儿” “大家都是兄弟” 卢梭:《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 的起源和基础》
5
2、综合国力的当代认识
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式:
PP=(C+E+M)×(S+W)
PP(practical power)为现实的综合国力,C(country) 指基本实体(人口和国土),E(economy)指经济实力, M(military)指军事实力,这三项为物质因素(硬实力); 而S(strategy)指国家战略意志(国家的社会发展目标、 体制和制度建设等),W(will)为国民意愿,这两项为 精神因素(软实力),即核心价值观。
• 您认为,尊老爱幼是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当代需要发扬光大?(是)(否)
19
• (3)社会规范意识。对法规制度、道德
准则、审美趣味等等的认识。
• (4)价值实践思维。指实现价值的思维
程式。核心是目的与手段意识。
20
• (5)价值本位观念。指社会价值体系的
基本价值取向。
• 社会导向 • 价值通约
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
• 价值的核心和集中表现是利益,从某种意
义上讲,价值=利益。
• 价值观:“人人心中有杆秤”
15
(二)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 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根本利益基础之
上的,使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 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T 51页)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T 51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爱
战 国

策哉
·
西



爱国

使






——

《 汉 纪
如 家









——

《本
孟在
子 》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 要表现为: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敬业






增强职业道德,提高业务技能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诚信
著 诚
自 古 皆
诚 信



11、属于每个人的道路,都在每个人 的足下 ;属于 每个人 的历史 ,都在 每个人 的身后 。

12、终于有一天,海水和泪都是甜的 。

13、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 有千难 万难。

14、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15、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 ,什么 艰苦都 能忍受 ,什么 环境也 都能适 应。— —丁玲

6、不能因为人生的道路坎坷,就使自 己的身 躯变得 弯曲; 不能因 为生活 的历程 漫长, 就使求 索的脚 步迟缓 。

7、人生的意义在理想的光辉中闪烁; 生命的 价值在 创造的 生活中 闪现。

8、只有走完平凡的路程,才能达到伟 大的目 标。

9、奋斗目标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0、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 使人们 产生忍 受一切 的力量 。—— 奥斯特 洛夫斯 基

(最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课件

(最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课件

苏联解体后的反思
“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 强党对国家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 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通过 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 如果党失去对社会改革的领导,就 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戈尔巴乔夫 苏联解体是俄罗斯民主的悲剧, 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是历史的进步。 ——普京
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需要
苏联解体的启示:要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艾伦•杜勒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局长,1945年在国际关系委 员会发表演讲:《我们如何对付苏联》 • 战争将要结束,一切都会有办法弄妥,都会安排好。我们 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人们塑 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 • 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 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 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
文化 认同
不要因为50年的
政治而丢掉5000 年的文化。
——温家宝
意义之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经济发展
市场经 济是把 双刃剑
三观扭曲
拜金主义
个人主义 享 乐 主 义
2012年中国GDP总量52 万亿人民币,世界第 二,将无限接近英法 德三国总和,2013年 将实现完全超越。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与建设马克思主 义学习型政党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七届 六中全会 党的十八大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介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介

不断创新发展理念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注重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更加丰富 和深刻。
通过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如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等,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 新发展,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拓展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
除了传统的宣传和教育方式,还应积 极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 道,以更广泛地覆盖和影响人们的思 想观念。
健康保障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保障人民健康权益。
社会保障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住房等民生服务,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未来发展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随着时代的发 展而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 变化和人们价值观的演变。
针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们思 想观念的新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应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民主、法 治等方面,以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和 凝聚社会共识。
引导家庭、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共 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注重实践养成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等,让人们在 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树立先进典型
发掘和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 引领作用,激励人们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
VS
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文化活动 等多种渠道,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 传播核心价值观,增强其感染力和影 响力。同时,还应注重与不同群体和 阶层的互动交流,以更好地了解他们 的需求和关切,推动核心价值观更加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THANKS FOR WATCHING

课件1:10.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件1:10.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
风气。推进家风建设需要( D )
①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道德
②弘扬以家庭或家族为中心的家规家训
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人们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对于一种文化来说,价值观是其核心和灵魂,是人们对周围第事16 页 物、生活乃至社会现象价值的根本看法。它与人们的世界观和人 生观密切相关,向人们提供判断是非、明确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
做什么的基本准则。由此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
①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②是今天中国人的价值标准及其行动准则 ③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因 ④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志愿者们自觉践行环保理念,为创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贡第 17 页 献力量。2018年植树节,江苏省南京市500多名志愿者热情高涨 地投入到“青年志愿者在行动——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中。
———习近平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8 页
2.基本内容 24个字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第相9 页 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 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
【相关链接】
第5 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
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1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1

专题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以及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有个聊恶疾,同时让学生掌握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展脉络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展脉络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1、相关概念的界定2、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3、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展脉络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讲授新课】导入新课(2分钟)提问:如果大家在平常有心留意的话,现在在大街小巷间的出现得最多的24字是哪24个字?回答: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十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新的阐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24字现在在南昌的各个社区街道,包括公交站台甚至是银行门口的电子屏上都可以看到。

自从十八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在全国范围(学校、社会、党政部门、机关单位)内掀起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播放视频:在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导我们去怎样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俗来讲就是男女老少都要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家去了解它、进而理解它,最后去践行它。

那么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当然也需要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这一专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价值价值就是指某一种事物对人的有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题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以及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有个了解,同时让学生掌握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展脉络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展脉络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深刻领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时数】4课时(1、2课时)【教学内容】1、相关概念的界定2、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3、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展脉络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讲授新课】导入新课提问:如果大家在平常有心留意的话,现在在大街小巷间的出现得最多的24字是哪24个字?回答: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十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新的阐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24字现在在南昌的各个社区街道,包括公交站台甚至是银行门口的电子屏上都可以看到。

自从十八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在全国范围(学校、社会、党政部门、机关单位)内掀起了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播放视频:在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导我们去怎样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通俗来讲就是男女老少都要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家去了解它、进而理解它,最后去践行它。

那么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当然也需要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这一专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价值价值就是指某一种事物对人的有用性。

在实践认识活动中它是指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它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或意义。

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原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

(二)价值观价值观是我们在处理价值过程中持有的根本观点和方法。

价值观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

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在面临抉择时的一项依据。

价值观会指引一个人去从事某些行为,例如:“诚信”的价值观,会让人坦承面对困境及对别人说明事情的真相,提升别人对其的信任度。

“纪律”的价值观,会让人依规定行事,产生执行力。

“关怀”的价值观,会让人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困境,让别人有同理心。

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进而产生不同的社会文化。

“自我”的价值观,会使人“自我中心”。

(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社会基本价值导向的基本价值观念。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内核,是文化和道义的制高点。

它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首先是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核心价值观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核心价值观是这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尤其是认同企业的追求和愿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追求;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如果一个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就无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一个包含着思想理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精神风尚等等丰富内容和诸多要素的价值认同的整体系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神支柱,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道德基础。

二、我国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一)我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三纲五常”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程。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1、先秦时期萌芽阶段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为表示对管仲的尊崇,称管仲为仲父。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这句话是管仲给齐恒公建议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简单的说,礼仪是一个社会的根本制度,廉耻是一个人的根本原则。

礼仪廉耻是维持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如果这四个要素不能贯彻执行,则国家很容易灭亡。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指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

孟子:“仁义礼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2、西汉时期正式确立董仲舒:总结发展“三纲五常”,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奠定儒学思想统治地位。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在他看来,人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哲学,“三纲五常”成为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愚忠愚孝滋生蔓延。

3、唐宋时期发展成熟韩愈提出“天命论”鼓吹封建纲常。

韩愈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主张唯心主义的。

他认为,天有意志,能赏罚。

贵贱祸福都取决于天的意志,人对天只能随顺敬畏,不可以人力改变天命。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奉“三纲五常之理”为“天理”简单的说,“存天理”就是向善,“灭人欲”就是去恶。

通俗的理解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追寻维护社会、道德、政风和民风的和谐与美好。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在理论上的缺陷,是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

4、明清时期根深蒂固把“礼”转化为政治生活的典章制度和人们行动的具体规范。

王阳明“为善去恶”、“致良知”,在伦理价值上尊奉前人。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回答:全面辩证地认识我们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1、美国:自由、民主、人权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充分体现了他这一核心思想,第二部分花了相当的篇幅来阐述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

二战后,哈耶克提出新自由主义思想,反对计划经济,反对社会主义,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来调控经济,反对政府的干预。

世纪之交,“文明冲突论”。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提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

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美帝国主义往往用华丽的词藻来掩饰自己对世界“救世主似的”帝国控。

2、法国:自由、平等、博爱“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即源于法国大革命,源于《人权宣言》、《共和国宪法》等一系列经典文献。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艺术创作。

3、英国:自由、宽容、开放、公正、公平、团结、重视家庭等英国人是比较严谨的。

在婚姻问题上他们很传统,从一而终,诚信这些都是必须遵守的。

虽然各自都会有隐私空间,私人朋友,但决不会背叛对方。

因为英国人大多都是信基督教的,这些都是必须做到的。

在结婚前也许会有过几次恋爱经历,但绝不会在结婚后轻易地出轨。

4、新加坡:价值观建设的典范新加波是价值观建设的典范。

新加坡,亚洲四小龙(香港、首尔、台北),除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外,它国民素质以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另世界各国人汗颜的。

其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总结:资本主义国家核心价值观中个人是价值的起点、核心和目的,个人主义是其思想基础,它们一方面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功利主义色彩。

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有其正面的意义,同时也存在很多负面的影响,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美国枪杀案屡屡发生的问题。

因此对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我们也是一样的也要辩证的对待,好的我们要吸收借鉴,坏的要扬弃。

三、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展脉络(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理想指作为社会共同意识的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新中国成立时期,共同理想成为发展民族关系、团结不同党派、凝聚人心力量的重要口号。

2、改革开放以来党更加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为今后十五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为共同理想增添了时代内涵、确立了时代表达。

(二)继承、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培育者。

我党先后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江泽民总书记将井冈山精神作了全面的概述: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民主革命时期: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

1949年: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1982年: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996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