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套模拟试题详细答案及解析
模拟电路试卷及问题详解(十套)【范本模板】

模拟综合试卷一一.填充题1.集成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可视为虚地的条件是a ,b . 2.通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一般均采用察动放大器,其目的是a ,b 。
3.在晶体三极管参数相同,工作点电流相同条件下,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比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4.一个NPN晶体三极管单级放大器,在测试时出现顶部失真,这是失真。
5.工作于甲类的放大器是指导通角等于,乙类放大电路的导通角等于,工作于甲乙类时,导通角为。
6.甲类功率输出级电路的缺点是,乙类功率输出级的缺点是故一般功率输出级应工作于状态。
7.若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理想差动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电压ui1=ui2,则输出电压为 V;若u i1=1500µV, ui2=500µV,则差模输入电压uid为µV,共模输入信号uic为µV。
8.由集成运放构成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较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较 .9.晶体三极管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在频率升高时下降,主要是因为的影响。
10.在共射、共集、共基三种组态的放大电路中, 组态电流增益最; 组态电压增益最小;组态功率增益最高; 组态输出端长上承受最高反向电压。
频带最宽的是组态。
二.选择题1.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较大,当温度升高时,晶体管的β,ICBO,uBE的变化情况为()。
A.β增加,ICBO,和 uBE减小 B. β和ICBO增加,uBE减小C.β和uBE 减小,ICBO增加 D. β、ICBO和uBE都增加2.反映场效应管放大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是()A. 输入电阻 B。
输出电阻 C。
击穿电压 D。
跨导3.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主要()来抑制零点飘移.A. 通过增加一级放大 B。
利用两个C 。
利用参数对称的对管子 D. 利用电路的对称性4.典型的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出变为单端输出,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
A. 变大 B 。
变小 C. 不变 D 。
无法判断 5.差分放大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 CMR 越大,表明电路( ) A. 放大倍数越稳定 B 。
中山市十套模拟试卷答案

中山市十套模拟试卷答案(七)12—:23:CACBC,BCDCA,BA38.(30分)参考答案:(1)特点:封闭;对称;长幼、尊卑有序。
(回答出两项即可,4分)院落的封闭性深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居住者借助围墙与外界隔绝,增加安全感,是专制制度压迫下心理安全的需要。
(2分)院落中的居住格局深受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体现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观念。
(2分)(2)相互关系: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有效防止专制的出现。
(4分)政治特点: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2分)(3)政治:法国经历86年后,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政局稳定。
(2分)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发展。
(2分)文化: 19世纪以来欧美科技的发展;设计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文化理念等。
( 2分,答任意1点即可)(4)政策和制度:改革开放的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分)标志性意义: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分)因素:当时的政治制度、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等。
(每一点2分,最高4分)39.(22分)参考答案:(1)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
(4分) 特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2分)(2)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
(4分) 关系:《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
(2分)(3)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任答2点得4分)(4)变化: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2分) 共同追求:追求公平正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任答2点得4分)(八)12——23:DDCBC,DADBB,AB38. (26分)参考答案:(1)措施:按军功授爵;平均赋税;以“法”治国。
人教新课标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题(10套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1)1.(2分)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大陆总人口为人,横线上的数读作,约亿人.2.(3分):24=24÷=0.375= %3.(2分)米2=公顷 6060立方厘米= 升毫升.4.(1分)一张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最多可以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个.5.(2分)把10米长的圆木,锯成同样长的小段,共锯5次,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如果锯成两段需4分,锯成5段共需分.6.(2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下午5时38分成功发射,于6月26日上午8时05分顺利着陆,其间共经过了日时分.7.(2分)一辆汽车行驶a千米路耗油b升,它耗油1升可行驶千米,它行驶1千米耗油升.8.(2分)小亮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表:输入… 1 2 3 4 5 …输出……当输入数据是9时,输出的数据是.如果输出的数据是,则输入的数据是.9.(1分)妈妈让笑笑烧开水给客人沏茶,洗热水壶要2分钟,烧开水要15分钟,洗茶壶要2分钟,洗茶杯要2分钟,拿茶叶要1分钟.为了让客人早点喝上茶,最少要分钟.10.(1分)停车场里停放着4个轮子的汽车和3个轮子的三轮摩托车共30辆,这些车共有100个轮子,那么三轮摩托车有辆.11.(1分)六年级有480名学生,至少有名学生在同一天生日.12.(1分)五(1)班为为学校艺术节书法和绘画展选送作品,要从4副书法作品中选出2副,3副书法作品中选出2副.一共有种选送方案.13.(1分)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判断对错)14.(1分)两个质数的积一定不是质数..(判断对错)15.(1分)(2004•南长区)直径一定,圆的周长与π成正比例..16.(1分)衣服标签:羊毛70%,棉30%,说明羊毛含量比棉多40%..(判断对错)17.(1分)(2014•岚山区模拟)如果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判断对错)18.(1分)(2011•资中县)估计一下,下面最接近自己年龄的是()A.600分B.600时C.600周D.600月19.(1分)一个三角形(边长为整厘米数)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7厘米,则第三边的长度共有()种可能.A.4B.5C.620.(1分)钟面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A.12倍B.C.60倍D.21.(1分)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米,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用去的长B.第二次用去的长C.无法确定哪次用的长22.(1分)5个小朋友在一起打雪仗,如果每人都向其他每个小朋友掷一个雪球,那么一共掷出()个雪球.A.10B.15C.2023.(8分)直接写出得数.132.2﹣19.9= 1÷1.25= 49×81≈ 1÷﹣÷1=2.5×2.4= 0.32﹣0.22= 23.9÷7.7≈ ×÷×= 24.(9分)简便计算.3.68﹣+6.32﹣2.15×7.5+×58.5(+)×26×17.25.(9分)解方程.(10+x)×=124.5:x=2.5×6﹣3x=3.26.(6分)(1)画出图A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2)画出图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C,再将图形C向下平移2格.27.(5分)学校组织为灾区捐款活动,五年级学生共捐款1850元,比六年级学生捐款数的少150元.六年级学生捐款多少元?28.(5分)小华的身高是1.6m,他的影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8m,这棵树有多高(用比例知识解答)29.(5分)如图,由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图形,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0.(5分)一个圆锥形沙堆,高1.5米,底面周长为12.56米,每立方米沙子约重1.8吨,这堆沙子约重多少吨?31.(6分)明明和聪聪强赛跑情况如图.(1)先到达终点.(2)赛跑初,领先,然后领先.(3)两人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得数保留一位小数)32.(6分)(2012•宁德)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如果再加工25个,就完成了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33.(6分)班级组织活动要买50瓶矿泉水,有甲、乙、丙三个超市可以选择,三个超市矿泉水的品牌和质量完全相同,原价都是1.5元/瓶,但采取了以下不同的促销手段.甲店:一律九折;乙店:购物每满70元返还现金10元;丙店:购买4瓶送1瓶,不满4瓶按原价出售.到哪个商店购买最节省?通过计算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1354040000;十三亿五千四百零四万,1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解:13 5404 0000读作:十三亿五千四百零四万;13 5404 0000≈14亿.故答案为:1354040000;十三亿五千四百零四万,1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2.9,64,37.5.【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375,把0.37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8,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3就是9:2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有关系=3÷8,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8就是24÷64;把0.3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37.5%.解:9:24=24÷64=0.375=37.5%.故答案为:9,64,37.5.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小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3.3500,6,60.【解析】试题分析:把公顷换算为平方米,用乘进率10000;把6060立方厘米换算为复名数,用6060除以进率1000,商是升数,余数是毫升数.解:3500米2=公顷 6060立方厘米=6升 60毫升;故答案为:3500,6,60.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4.12.【解析】试题分析:正方形可以密铺在长方形中,12÷2=6(个),5÷2=2(个)…1,可以剪2排,每排6个,由此得解.解:12÷2=6(个),5÷2=2(个)…1(厘米),6×2=12(个),答:可以剪出12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拼组,注意要尽量的密铺.5.、、16.【解析】试题分析:锯成同样长的小段,共锯了5次,则可将这根圆木平均分成5+1=6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段占全长的1÷6=,每段长10×=(米);将这根圆木锯成5段需要锯5﹣1=4次,锯成两段即锯一次需4分钟,则锯4次需要4×4=16分钟.解:1÷6=,每段长10×=(米);4×(5﹣1)=4×4=16(分钟).故答案为:、、16.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锯的次数=段数﹣1.6.1,14,27.【解析】试题分析:先把时间化成24时计时法,然后利用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即可.解:下午5时38分=17时38分,上午8时05分=8时5分24时﹣17时38分+8时5分=6小时22分+8时5分=14小时27分故答案为:1,14,27点评:本题考查经过的时间:利用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即可.7.,.【解析】试题分析:(1)用行的路程除以耗油量就是每升汽油可以行多少千米;(2)用耗油量除以行驶的路程就是每千米的耗油量.解:(1)a÷b=(千米)(2)b÷a=(升)答:1升汽油能行驶千米,平均每千米耗油升.故答案为:,.点评:求平均每千克汽油可行多少千米,是把路程进行平均分;行1千米路程要耗油多少千克,是把耗油量平均分.8.、1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输入和输出的数据表,可得输出数据的分子等于输入数据,分母等于输入数据的平方与1的和,据此解答即可.解:根据输入和输出的数据表,可得输出数据的分子等于输入数据,分母等于输入数据的平方与1的和,所以当输入数据是9时,输出的数据是:,如果输出的数据是,则输入的数据是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中的规律问题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输出数据的分子等于输入数据,分母等于输入数据的平方与1的和.9.17.【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先洗水壶用2分钟,烧开水15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可以节约2+2+1=5分钟,需要一共需要2+15=17分钟.解:洗水壶用2分钟,烧开水15分钟的同时,可以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一共需要:2+15=17(分钟)答:最少需要17分钟.故答案为:17.点评:此题属于合理安排时间问题,奔着每道程序不相互矛盾冲突,又能节约时间的思想进行设计.10.20.【解析】试题分析:假设全是三轮摩托车,则应该有30×3=90个轮子,比实际少100﹣90=10个轮子,因为每辆三轮摩托车比每辆汽车少4﹣3=1个轮子,所以汽车有:10÷1=10辆,进而可以求出三轮摩托车数量.解:假设全是三轮摩托车,则汽车有:(100﹣30×3)÷(4﹣3),=10÷1,=10(辆);摩托车有:30﹣10=20(辆).答:三轮摩托车有20辆.故答案为:20.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采用假设法即可解答.11.2.【解析】试题分析: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即使是闰年,将366天当做抽屉,480÷366=1人…114人,即平均每天有一个学生过生日的话,还余114名学生,根据抽屉原理可知,至少有1+1=2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解:480÷366=1(人)…114(人)1+1=2(人)答:至少有2人是同一天出生的.故答案为:2.点评:在此抽屉问题中,至少数=物体数除以抽屉数的商+1(有余的情况下).12.18.【解析】试题分析:要完成这件事,需要分两步:第一步先从4副书法作品中选出2副,有4×3÷2=6(种)选法;第二步从3副书法作品中选出2副,有3×2÷2=3(种)选法;这样一共有6×3=18(种)选送方案.解:4×3÷2=6(种),3×2÷2=3(种),一共有6×3=18(种),答:一共有18种选送方案.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中的分步计数原理,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13.正确【解析】试题分析:假设是上、下两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即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其它四个面的面积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高,因为正方形的边长都相等,长方体的高不变,所以它的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面积相等.解:由分析知: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面积相等;故答案为:正确.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长方体的特征,可画图进行分析.14.正确【解析】试题分析:两个质数的积的因数有这两个质数、这两个质数的积和1,根据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解: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即一定不是质数.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考查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15.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关键是看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关系;进行解答即可.解:因为π是定值,π是不变化的,如果圆的直径一定,那么周长也是一定的;所以,直径一定,圆的周长与π不成比例关系;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了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16.错误【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百分数的意义,知羊毛占衣服总质量的70%,棉占衣服总质量的30%,则羊毛的含量比棉多(70%﹣30%)÷30%,计算即可得解.解:(70%﹣30%)÷30%=40%÷30%≈133%即羊毛含量比棉多133%,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及应用.17.正确【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所以如果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据此解答即可.解: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所以如果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那么它们一定等底等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要结合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判断.18.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用到时间单位分、时、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用到的进率有1时=60分、1日=24时、1年=12个月、1年≈52个星期. 600分=10时,600时=25日,600周≈11 年,600月=50年,由此做出选择.解:600分=10时,600时=25日,600周≈11 年,600月≈50年;根据实际情况,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时间单位时、分,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19.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7﹣3<第三边<7+3,所以4<第三边<10,即第三边在4厘米~10厘米之间(不包括4厘米和10厘米),第三边的长为:5、6、7、8、9,五种可能.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0.A【解析】试题分析:把钟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2个大格子,时针一小时走一个大格,针一小时走12个大格;由此求解.解:在相同的时间内,时针走了1个大格,而分针走了12个大格;12÷1=12;答:钟面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路程的比等于它们的速度的比.21.A【解析】试题分析:将这根铁丝的长度当做单位“1”,由于第一次用去它的,则还剩全部的1﹣=,>,所以第一次用去的长.解:1﹣=,>,所以第一次用去的长.故选:A.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分数的意义.只比较两次用去所占的分率即可,正确区分两个分数.22.C【解析】试题分析:每人都向其他每个小朋友掷一个雪球,那么每个人就要向其它4人掷雪球,需要掷4个雪球,一共就是掷5×4个雪球.解:5×4=20(个)答:一共掷出20个雪球.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要注意:甲掷向乙,与乙掷向甲是不同的,所以不用除以2.23.112.3;1;4000;2;6;0.05;3;;【解析】试题分析:运用小数及分数的加减法及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132.2﹣19.9=112.3 1÷1.25=149×81≈4000 1÷﹣÷1=22.5×2.4=6 0.32﹣0.22=0.05 23.9÷7.7≈3 ×÷×=点评:计算49×81时把49看作50,把81看作80,然后再相乘即可,23.9÷7.7把23.9看作24,把7.7看作8由此进行计算即可.24.9;60;120;【解析】试题分析:(1)两小数结合,两分数结合可使计算简便.(2)7.5看作0.75乘10,把0.75化成分数,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计算简便.(3)应用乘法分配律,用括号外的26×17分别乘括号内的,再求和.解:(1)3.68﹣+6.32﹣=(3.68+6.32)﹣(+)=10﹣1=9;(2)2.15×7.5+×58.5=21.5×+×58.5=(21.5+58.5)×=80×=60;(3)(+)×26×17=×26×17+×26×17=68+52=120.点评:此题是考查四则混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5.5;7.2;3.75;【解析】试题分析:①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再减去10求解;②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x=4.5,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5求解;③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3x,再同减去3,最后同除以3求解.解:①(10+x)×=12(10+x)×÷=12÷10+x﹣10=15﹣10x=5②4.5:x=x=4.5x÷=4.5÷x=7.2③2.5×6﹣3x=315﹣3x+3x=3+3x3+3x﹣3=15﹣33x÷3=11.25÷3x=3.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对齐.26.如图所示:【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直线mn)的下边画出上图的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2)图B中除旋转中心O外的两个顶点为关键点,先找出这两个关键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图C;图形C的三个顶点为关键点,先找出这三个关键点“向下平移2格”后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得将图形C向下平移2格后的图形.解: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作轴对称图形以及旋转作图及平移作图,解题关键是确定关键点及其对应点的位置,另外还要求学生理解轴对称、平移及旋转的性质,才能准确作图.27.2500元.【解析】试题分析:五年级学生捐款的钱数加上150元就是六年级捐款钱数的,把六年级捐款的钱数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就是(1850+150)元,由此用除法求出六年级捐款的钱数.解:(1850+150)÷=2000÷=2500(元)答:六年级学生捐款2500元.点评: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28.3.2米.【解析】试题分析: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物体高度与影子长度的比值相等,也就是小华的身高与影子的比等于这棵树的高与影子的比,设这棵树的高为x,组成比例,解比例即可.解:设这棵树的高为x米,1.6:2.4=x:4.82.4x=1.6×4.8x=7.68÷2.4x=3.2答:这棵树有3.2米.点评:此题考查用比例的知识解应用题,设出未知数,组成比例然后解比例.29.9个;1125立方厘米;800平方厘米.【解析】试题分析:(1)棱长为5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5×5×5=125立方厘米,观察图形可知,图中有7+2=9个小正方体,则这个图形的体积就是这9个小正方体的体积之和;(2)棱长为5cm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5×5=25平方厘米,观察图形可知,图形的前、后2个面各有4个小正方体的面,左、右2个面分别是由5个小正方体的面组成的,上、下2个面分别是由7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由此即可求出这个图形的表面积.解:(1)观察图形可知,图中有7+2=9个小正方体,5×5×5×9=125×9=1125(立方厘米)(2)5×5×4×2+5×5×5×2+5×5×7×2=200+250+350=800(平方厘米).答:共有9个小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125立方厘米,表面积是800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不规则图形的体积与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30.11.304吨.【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知道r=C÷π÷2,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而要求这堆沙子的重量,先求得沙堆的体积,沙堆的形状是圆锥形的,利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得体积,进一步再求沙堆的重量问题得解.解:沙堆的体积:×3.14×(12.56÷3.14÷2)2×1.5=×3.14×22×1.5=3.14×4×0.5=6.28(立方米)沙堆的重量:6.28×1.8=11.304(吨)答:这堆沙子约重11.304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sh=πr2h的实际应用,注意运用公式计算时不要漏乘.31.(1)明明;(2)聪聪;明明;(3)明明平均每分钟跑177.8米,聪聪平均每分钟跑145.5米. 【解析】试题分析:从折线统计图看出:(1)明明先到达终点.(2)赛跑初,聪聪领先,然后明明领先.(3)求明明的平均速度,用800÷4.5解答.求聪聪的平均速度,用800÷5.5即可.解:(1)明明先到达终点.(2)赛跑初,聪聪领先,然后明明领先.(3)800÷4.5≈177.8(米)800÷5.5≈145.5(米).答:明明平均每分钟跑177.8米,聪聪平均每分钟跑145.5米.故答案为:明明;聪聪;明明.点评:本题考查从统计图中获得数据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了速度的求法.32.150个.【解析】试题分析:我们把这批零件的总量看做单位“1”,找出25个零件对应的分率,即的差,用25除以它就是零件的个数.解:25÷(),=25÷(),=25×6,=150(个);答:这批零件共有150个.点评:本题是一道简单的复合应用题,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3.到丙商店购买最节省.【解析】试题分析:甲店:打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90%,求出原一共要花多少钱,再乘90%就是在甲商店需要花的钱数;乙店:购物每满70元返还现金10元;先求出一共要花多少钱,再看这些钱里有几个70元,求出可返的现金,进而求出实际花的钱数;丙店:买4送1,如果买40瓶就赠送10瓶,也就是花40瓶的钱就可以,所以一共要花40×1.5=60(元);比较即可.解:甲店:1.5×50×90%=67.5(元);乙店:共应花1.5×50=75(元)返还现金10元,实际花75﹣10=65(元)丙:买40瓶就赠送10瓶,一共要花40×1.5=60(元);60元<65元<67.5元答:到丙商店购买最节省.点评:本题先理解各商店的优惠的办法,再根据这些办法求出在各商店实际花的钱数,进而求解.人教新课标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2)1.(3分)设a=,b=,则a+b= ,a﹣b= ,a×b=,a÷b= .2.(3分)用长短相同的火柴棍摆成5×1997的方格网,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为一根火柴棍长(如图),共需用根火柴棍.3.(3分)有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重7千克,8千克,2千克.现要分别装入小瓶并无剩余,并且每瓶重量相等,照这种装法,最少要用个瓶子.4.(3分)一块长方形耕地如图所示,已知其中三块小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5、16、20亩,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亩.5.(3分)(2013•蓬溪县模拟)现有大小油桶40个,每个大桶可装油5千克,每个小桶可装油3千克,大桶比小桶共多装油24千克,那么,大油桶个,小油桶个.6.(3分)如图,把A,B,C,D,E,F这六个部分用5种不同的颜色着色,且相邻的部分不能使用同一种颜色,不相邻的部分可以使用同一种颜色,那么这幅图一共有种不同的着色方法.7.(3分)“123456789101112…282930”是一个多位数,从中划去40个数字,使剩下的数字(先后顺序不能变)组成最大的多位数,这个最大的多位数是.8.(3分)一水库存水量一定,河水均匀流入水库内.5台抽水机连续抽10天可以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抽8天可以抽干.若要求4天抽干,需要同样的抽水机台.9.(3分)如图,A、C两地相距3千米,C、B两地相距8千米.甲、乙两人同时从C地出发,甲向A 地走,乙向B地走,并且到达这两地又都立即返回.如果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2倍,那么当甲到达D地时,还未能与乙相遇,他们相距1千米,这时乙距D地千米.10.(3分)一次足球赛,有A、B、C、D四队参加,每两队都赛一场.按规则,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比赛结果,C队得5分,A队得3分,D队得1分,所有场次共进了9个球,C队进球最多,进了4个球,A队共失了3个球,B队一个球也没进,D队与A队比分是2:3,则D队与C队的比分是.11.一个人以相同的速度在小路上散步,从第1棵树走到第13棵树用了18分,如果这个人走了24分,应走到第几棵树?12.在黑板上写出3个整数分别是1,3,5,然后擦去一个换成其它两数之和,这样操作下去,最后能否得到57,64,108?为什么?13.有一根6厘米长的绳子,它的一端固定在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的长方形的一个顶点A处(如图),让绳子另一端C与边AB在一条线上,然后把它按顺时针方向绕长方形一周,绳子扫过的面积是多少?14.如图,四个圆相互交叉,它们把四个圆面分成13个区域.如果在这些区域上(加点的)分别填上6至18的自然数,然后把每个圆中的数各自分别相加,最后把这四个圆的和相加得总和,那么总和最大可能是多少?参考答案1.,﹣,,0.16.【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b的特征,求a+b时,a的最后一位上的4和b的最后一位上的5相加,和的小数点后面有1994个0;(2)根据a、b的特征,求a﹣b时,因为b>a,所以求出b﹣a,再在前面加上负号即可,差的小数点后面有1994个0;(3)a、b均是1996位小数,根据4×25=100,可得a×b的最后一位是1,1996×2﹣2=3990,积是3990位小数;(4)同时把a、b的小数点向右移动1996位,可得a÷b=4÷25=0.16.解:根据分析,可得a+b=,a﹣b=﹣,a×b=,a÷b=0.16.故答案为:,﹣,,0.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巧算问题,注意结果中0的个数.2.21972.【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有的火柴棍只有横向的和纵向的两种,横向长为1997根,纵向宽为6根;纵向长为1998根,宽为5根,由此分别求出后再相加即可.解:横放需1997×6根,竖放需1998×5根,共需:1997×6+1998×5,=1997×(6+5)+5,=21972(根);故答案为:21972.点评:先找到火柴棍摆放的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3.121.【解析】试题分析:7==,8==,2==,然后求出150和168和45的最大公约数,进而得出每瓶最多装多少千克,然后进行解答即可;解:7==,8==,2==,50=2×3×5×5,168=2×2×2×3×7,45=3×3×5,最大公约数是:3,所以1瓶是千克;需要:(7+8+2)÷=÷=121(个)答:最少要用121个瓶子;故答案为:12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每瓶最多装多少千克溶液,然后根据题意,进行解答即可.4.12【解析】试题分析:由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等宽的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比等于长的比,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得到答案.解: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得20和16所在的长方形的长的比是5:4.设要求的第四块的面积是x,则15:x=5:4,5x=15×4x=60÷5x=12;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是找到等宽的两个长方形,根据面积的比等于长的比进行解答.5.18,22.【解析】试题分析:设大油桶有x个,小油桶有y个,两种桶的总数为40,于是可得方程x+y=40;又由“每个大桶可装油5千克,每个小桶可装油3千克,大桶比小桶共多装油24千克”得到方程,5x﹣3y=24;将这两个方程组成一个方程组,即可求其解.解:设大油桶有x个,小油桶有y个,由题意可得:,②+①×3得:8x=144,x=18;将x=18代入①,得y=22.答:大油桶有18个,小油桶有22个.故答案为:18,22.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条件,设出未知数,列方程,组成方程组,即可求解.6.960.【解析】试题分析:对于A有5种着色方法,B与A相邻,有4种着色方法;C与A相邻,它可以与B的颜色相同,因此C有4种着色方法;同理可以知D有4种着色方法,E有1种着色方法,F有3种着色方法,共有:5×4×4×4×1×3=960(种).解:5×4×4×4×1×3=960(种);答:幅图一共有 960种不同的着色方法;故答案为:960.点评:此题属于排列组合习题,解答此题的关键先通过分析,找出规律,继而得出结论.7.99627282930.【解析】试题分析:这个多位数共有9+21×2=51位数字,划去40个数字,还有11个数字.在划去数字时,前面尽可能多的留下9,才能保证剩下的数字最大,这个多位数只有3个9,所求数只能前两位是9,这时多位数还剩202122…282930这些数字,还要再留下9个数字,这时可以从后往前考虑,留下627282930.所以所求最大数为 99627282930.解:划去40个数字,还有11个数字.在划去数字时,前面尽可能多的留下9,所以去掉前面的1至8的8个数字;再去掉10至18的18个数字;再去掉19中的1共1个数字;再去掉20至25的12个数字;再去掉26中的2共1个数字.这样去掉了8+18+1+12+1=40个数字,则留下的数字是最大多位数为:99627282930.故答案为:99627282930.点评:从最大数字特点为切入点,划去前面较小的数字,再逐步划去各数段中的数,让留下的数字组合最大.8.11.【解析】试题分析:把一台抽水机一天抽水量看作单位“1”,1×5×10=50(单位)(第一种情况总的水量);1×6×8=48(单位)(第二种情况总的水量);50﹣48=2(单位)(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多的水量,即流入的水量);10﹣8=2(天)(第一种情况比第二种情况多的天数);2÷2=1(单位)(一天流入的水量);50﹣1×10=40(单位)(水库原有水量);40÷4+1=11(单位)(4天抽干,一天必须抽的水量);11÷1=11(台)(4天抽干,所用抽水机).解:①水库原有的水与20天流入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1×10×5=50(台)②水库原有水与15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1×6×8=48(台)③每天流入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50﹣48)÷(10﹣8)=1(台)④原有的水可供多少台抽水机抽1天?50﹣10×1=40(台)⑤若要4天抽完,需抽水机40÷4+1=11(台).故答案为:11.点评:此题属于“牛吃草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应一步步推理.9.2.【解析】试题分析:如图:A﹣﹣﹣﹣﹣﹣C﹣﹣﹣﹣D﹣﹣﹣﹣﹣﹣﹣﹣B.第二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所以甲一个全程里走了4千米,三个全程里应该走4×3=12千米,通过画图,我们发现甲走了一个全程多了回那一段,就是距B地的3千米,所以全程是12﹣3=9千米,所以两次相遇点相距9﹣(3+4)=2千米.解:①第二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所以甲一个全程里走了4千米,三个全程里应该走4×3=12。
保险学试题库十套题和答案

保险学模拟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风险2、保险供给3、被保险人4、重要事实915、保险单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可能的风险是()A 自然风险B 投机风险C 纯粹风险D 财产风险2、风险管理程序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是()A 风险识别B 风险衡量C 风险评价D 风险自留3、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追偿到的金额大于赔偿给被保险人的金额,超出部分应归()所有。
A 保险人B 被保险人C 投保人D 保险代理人4、下面各方中()有资格直接指定受益人。
A 投保人B 保险人C 被保险人D 受益人自己5、正式保险单签发之前由保险人出立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一种临时凭证是()A 保险费收据B 投保单C 保险凭证D 暂保单6、某批货物以定值保险方式投保,保额为110万元,后该批货物发生全损,事故发生地货物的市场价值是90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赔偿()A 90万元B 110万元C 100万元D 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7、某业主将自有的一套价值120万元的住宅投保了家庭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90万元,后房屋发生火灾,造成部分损失共计40万元。
按第一风险责任赔偿方式保险人应承担的赔偿金是()。
A 120万元B 90万元C 40万元D 30万元8、某企业投保了企业财产保险,保险金额为1000万元,约定的免赔额是1000元,保险事故发生后总计造成的损失为50万元,若按相对免赔额保险公司应赔偿()。
A 1000元B 499000元C 500000元D 不予赔偿9、各国普遍采用的保险组织形式是()A 相互保险公司B 国有独资保险公司C 互助保险组织D 股份有限公司10、在大多数国家,汽车保险中的()属于法定保险。
A 车辆损失险B 无过错责任险C 玻璃破碎险D第三者责任险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风险转移包括()。
A 建立自保公司B 建立损失储备基金C 非保险转移D 保险转移2、按照经营目的的不同可以将保险分为()A 财产保险B 社会保险C 人身保险D 商业保险3、保险的基本职能是()A 分散危险B 补偿损失C 防灾防损D 投资4、取得投保人资格必须具备的要件有()A 必须具有权利能力B 必须具有行为能力C 必须具有可保利益D 必须承担缴纳保险费的义务5、违法最大诚信原则的情形主要有()A 未申报B 误告C 隐瞒D 欺诈6、可保利益的构成条件包括()A 必须是确定的利益B 必须是可以实现的利益C 必须具有经济价值D 必须是合法的7、损失补偿原则中保险人对赔偿金额有一定限度,即()A 以实际损失为限B 以保险金额为限C 以可保利益为限D 上述三者之中,以低者为限8、从保险人承担的责任看,保险合同的类型可以分为()A 补偿性合同B 财产保险合同C给付性合同D 人身保险合同E 汽车保险合同9、保险合同发生争议后的解决方式主要有()A 协商B 仲裁C 诉讼D 支付违约金E 支付赔偿金10、保险合同中规定投保人有()义务A 支付保险费B 风险增加通知C 保险事故发生通知D 施救E 维护保险标的安全四、判断改错(每题2分,共10分)1、目前我国的保险法规允许个人经营保险经纪业务,也存在个人保险经纪人。
十套汉语基础模拟题

模拟试题一一、填空(10分)1,普通话的13个复韵母根据______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3类: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
2,调值是指_______,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3,“指事”是通过_________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4,部件又称偏旁,是________的构字单位。
5,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被称为_________。
6,合成词是由——构成的词。
7,根据语素的组合能力,可以将语素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8,句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叫_________,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分出的叫__________。
二,选择题(10分)9、下列各字中与“兔”的声母发音部位相同的是——A,铺B,注C,护D,路10、普通话“花儿”有——个音节。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11,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为6划的是——A,凹B,臼C,卵D,叵12,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形旁和声旁的部位都是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衷、辨B,匣、裹C,问、辨D,闻,囤13,下列各组词中,两个词都属于单纯词的一组是——。
A,星星、木头B,横竖、玻璃C,咖啡,口舌D,从容、仿佛14,下列合成词都属于附加式的一组是——。
A,老师、读者B,变化、绿化C,宠儿、鸟儿D,帘子、莲子15,“浪漫主义”一词属于外来词——。
A,意译B,音译C,借形D,音意兼顾16,“他就是不喜欢古典音乐”这个句子的“古典”是——。
A,名词B,区别词C,形容词D,副词17,下列各词中,是主谓谓语句的是——。
A,屋里乌烟瘴气的B,荒山变成一片树林B,我们班一半是男生D,树上的鸟吓跑了18,下列几组结构,属于连谓结构的是——。
A,喜欢游泳B,进城看戏C,抽烟喝酒D,觉得难受三,改错19,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并按照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3分)(1) 佛fuó(2)券 kuànfuó(20,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改正下列拼写错误:(2分)(1)旅游lǔyióu(2)恩爱ēngài(3)沮丧jǚsāng(4)追问 ziūwèn21,改正下列错别字(4分)破斧沉舟火中取粟始终不逾黯然消魂卑恭屈膝原形必露相形见拙云云众生22,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9分)(1) 灾难突然光临在她的身上。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第十套模拟试题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第十套模拟试题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第十套模拟试题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第十套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净收益率与运营费用率的关系是()a.净收益率=运营费用率b.净收益率运营费用率c.净收益率运营费用率d.净收益率+运营费用率=1abcd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本题分数:6.67本题得分:0解析:净收益率与运营费用率的关系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2.用收益法评估某宗房地产的价格时,除有租约限制的以外,应选取()净收益作为估价依据。
a.类似房地产的客观b.类似房地产的实际c.类似房地产的最高d.类似房地产的最低abcd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本题分数:6.67本题得分:0解析:类似房地产的最高、最低、实际价格只是一些偶然因素在起作用,并不能代表社会平均的收益水平。
3.与报酬率性质不同的名词有()a.利息率b.折现率c.内部收益率d.空置率abcd标准答案:d考生答案:本题分数:6.67本题得分:0解析:空置率是出租性房地产房间空置的百分率,与报酬率的性质不同。
4.在收益法估价中,对于单独土地的估价,是根据()确定收益年限。
a.土地的整个使用年限b.土地的剩余使用年限c.建筑物的整个使用年限d.建筑物的整个使用年限abcd标准答案:b考生答案:本题分数:6.67本题得分:0解析:土地取得收益的时间是与该块土地实际相关的剩余使用年限决定的。
5.某门市的土地剩余使用年限为3年,可出租面积200平方米,从现在租赁出去,期限为2年,约定好月租金是180元/平方米,且每年不变,附近类似门市的正常月租金是200元/平方米、报酬率是10%,运营费用率为30%,则该门市现在带租约出售时的正常价格是()a.700000元b.695554元c.777268元d.800500元abcd标准答案:c考生答案:本题分数:6.67本题得分:0解析:二.多选题:1.收益法中的运营费用不同于会计上的成本费用,如前者不包含()a.所得税b.土地摊提费c.改扩建费d.房屋火灾保险费abcde标准答案:a,b,c考生答案:本题分数:13.34本题得分:0解析:d是收益性房地产正常运营所必须的,所以要包含在运营费用当中。
北京第一零一中学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北京第一零一中学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4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wú gūɡuò lǜ yān hóu piāo yì()()()()huā ruǐ juàn liàn bǐng bào tún bù()()()()(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分)1.下列拼音有错的一项是()A、乘(chénɡ)虚而入B、挑剔.(tì)C、瘦削(xuē)D、树冠(ɡuān)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金碧辉煌B、银妆素裹C、迫不急待D、温文而雅3.下列加点字义有错的一项是()A、学而不厌.(满足)B、鉴.往知来(观察)C、匪夷.所思(安全)D、同仇敌忾.(愤恨)4.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
B.看着小明的大花脸,同学们都忍俊不禁。
C.整顿旅游市场是为了避免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上当受骗。
D.尽管这游戏已经过时,可有些年轻人却依然乐此不疲。
5.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的语文课上,刘老师回忆了过去的往事。
B、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看了《青铜葵花》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6.下列四句中,和“风来花自舞”对仗最工整的一句是( )A. 千树落花红B. 云傍马头生C.山高月上迟D.春到鸟能言(三)、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名言警句。
(8分)1. ,闻过则喜。
户枢不蠹,。
2.“,死亦为鬼雄。
”这是李清照的人生观。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是于谦刚正不阿的写照。
3.什么是春夏秋冬?古人用诗歌告诉我们:春,就是高鼎笔下描绘的“,拂堤杨柳醉春烟。
乌鲁木齐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乌鲁木齐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题语文班级姓名得分(等级)一、基础部分(3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收敛.(liǎn)屏.气(píng)人行.道(xíng)B.忧郁.(yù)提.防(tí)河堤.(dī)C.几.乎(jī)间.隔(jiān)称.职(chèn)D.粗犷.(guǎng)旷.野(kuàng)胆怯.(qiè)2.下列句中词语书写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3分)A.读者女儿写给自己的信,妈妈第一次发现女儿的字写得那么漂亮,文章写得那么有文彩。
B.影响中小学生学习成绩的主因是注意力不集中,如上课做不住、开小差、做作业摩蹭。
C.爸爸在儿子的衣袋里发现了来历不名的钱,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D.“寻物启示”已经播出很多天了,一点反映都没有,真另人着急啊。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竹竿太长,进不了门,小明干脆把它截成两截,直截了当....。
B.时尚的潮流没有冷落年轻的小伙儿,在春的诱惑下,他们也脱去了厚重的冬衣,穿上了春装,花枝招展...地走上了春意盎然的街头。
C.奔波了一天,饥乏交集的父子俩很快将一桌的饭菜一扫而光....。
D.主人公悲惨的遭遇让小李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同情的热泪。
4.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运河“贡多拉”到底做成什么样子?3月上旬在“红楼”,8个运河游船设计方案公示,听取市民意见。
B.“放心房”验收报告将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水电、泥工、木工、油漆……等等每个阶段的施工质量是否过关。
C.“薄薄的本子、笔,可以直接用手拿,或者放进书包里,”小江皱着眉头说:“爸爸却用了塑料袋。
”D.这些塑料袋塞满了一辆别克商务车,开车的司机笑着解嘲说,“这是一辆豪华的垃圾车。
”5.选词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套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 算法的设计可以避开具体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但算法的实现必须借助程序设计语言中提供的数据类型及其算法。
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两个重要支柱。
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算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一个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的步骤以后结束。
本题答案为C。
2. 所谓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父结点数为int(n/2),而叶子结点数等于总结点数减去父结点数。
本题n=699,故父结点数等于int(699/2)=349,叶子结点数等于699-349=350。
本题答案是B。
3. 要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主要应注重和考虑下述一些因素:符号名的命名应具有一定的实际含义,以便于对程序功能的理解;正确的注释能够帮助读者理解程序;程序编写应优先考虑清晰性,除非对效率有特殊要求,程序编写要做到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本题答案为A。
4.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本题答案为B。
5.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的确定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本题答案为A。
6.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过程中,视图设计一般有三种设计次序,它们是:1、自顶向下。
这种方法是先从抽象级别高且普遍性强的对象开始逐步细化、具体化与特殊化。
2、由底向上。
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具体的对象开始,逐步抽象,普遍化与一般化,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视图设计。
3、由内向外。
这种设计方法是先从最基本与最明显的对象着手逐步扩充至非基本、不明显的其它对象。
本题答案为D。
7. 数据流相当于一条管道,并有一级数据(信息)流经它。
在数据流图中,用标有名字的箭头表示数据流。
数据流可以从加工流向加工,也可以从加工流向文件或从文件流向加工,并且可以从外部实体流向系统或从系统流向外部实体。
本题答案为C。
8. 软件设计包括软件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
其中结构设计是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数据设计是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接口设计是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过程设计则是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性描述。
本题答案为B。
9. 当数据表A中每个元素距其最终位置不远,说明数据表A按关键字值基本有序,在待排序序列基本有序的情况下,采用插入排序所用时间最少。
本题答案为B。
10.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记录其内部结构的最简单形式是等长同格式记录的集合,易造成存储空间大量浪费,不方便使用。
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是结构化的,这种结构化要求在描述数据时不仅描述数据本身,还要描述数据间的关系,这正是通过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来实现的。
本题答案为D。
11. 本题的考查点是C语言的特点。
C语言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1、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2、运算符丰富;3、数据结构丰富,具有现代化语言的各种数据结构;4、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5、语法限制不太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6、C语言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能进行位操作,能实现汇编语言的大部分功能,可以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
7、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8、用C语言写的程序可移植性好。
但是所有的语言都不可能没有任何缺点,C语言也不例外,C语言是高级语言,需要通过编译才能被计算机识别。
本题答案为C。
12. 本题的考查点是程序的基本结构。
结构化程序由若干个基本结构组成。
每一个基本结构可以包含一个或若干个语句。
有三种基本结构:1、顺序结构,先执行A操作,再执行B操作,两者是顺序执行的关系;2、选择结构,P代表一个条件,当P条件成立时执行A,否则执行B。
只能执行A或B 之一。
3、循环结构,有两种循环结构:(1)当型循环结构,当P条件成立("真")时,反复执行A操作。
直到P为"假"时才停止循环。
(2)直到型循环结构,先执行A操作,再判断P是否为"假",若P为"假",再执行A,如此反复,直到P为"真"为止。
故本题答案为A。
13. 本题的考查点是main函数。
一个C程序中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用"main"命名的主函数,其它函数由用户自行命名。
main函数可以在任何地方出现。
故本题答案为B。
14. 本题的考查点是C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是所允许的数据及其操作的集合,是高级语言的重要特征。
程序设计中可以利用数据类型发现程序中的某些错误。
C语言提供了三大类数据类型,即基本类型、复合类型和地址类型1、基本类型只代表单个数据;2、复合类型由基本类型组合而成,可代表一批数据;3、地址类型可直接表示内存中的地址。
C语言支持的五种基本数据类型:字符型:表示单个字符;整型:表示整数,包括基本整型、短整型、长整型和无符号整型;浮点型:表示实数,精度为6-7位有效数字;双精度型:表示实数,精度为15-16位有效数字;无值类型:表示无返回值的函数或无定向指针。
故本题答案为D。
15. 本题的考查点是C语言中的标识符。
标识符是C语言中用来表示变量名、数组名、函数名、指针名、结构名、联合名、枚举常数名、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名、语句标号等用途的字符序列。
标识符可以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字母和下划线可以出现在用户标识符的开头,数字不可以。
故本题答案为B。
16. 本题的考查点是不同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
printf()函数的一般格式如下所示:printf("格式控制字符串",输出项清单)格式控制字符串中包括:1、格式转换说明符:以"%"开头后跟一个格式字符,它用于输出数据格式的转换与控制;2、转义字符:以"\"开头,后跟一个字符,用于输出某些特殊意义的字符和不可显示字符;3、其他字符:用于照原样显示的字符。
printf()格式转换说明符:"%d"按实际位数输出十进制整数;"%o"按实际位数输出八进制整数。
本题中,因为m定义为整数,即默认的十进制数,n定义为八进制数,所以照原样输出。
故本题答案为A。
17. 本题的考查点是自增、自减运算符。
自增、自减运算符的作用是使变量的值增1或减1,只能用于变量,包括char型变量、int型变量和float型变量,而不能用于常量或表达式。
故本题答案为D。
18. 本题的考查点是不同类型数据的输入输出。
printf()函数的一般格式如下所示:printf("格式控制字符串",输出项清单)格式控制字符串中包括:1、格式转换说明符:以"%"开头后跟一个格式字符,它用于输出数据格式的转换与控制;2、转义字符:以"\"开头后跟一个字符,用于输出某些特殊意义的字符和不可显示字符;3、其他字符:用于照原样显示的字符。
printf()格式转换说明符:"%X"按实际位数输出十六进制整数。
本题因为m,n都定义为十六进制整数,且m-=n;的意思是将m与n的差值重新赋给m,所以m为0。
故本题答案为C。
19. 本题主要考查格式输入输出函数scanf()和printf()。
格式控制字符%d用来输入/输出十进制整数,%c用来输入/输出单个字符,在给出的程序中,整型变量m和n初始化为0,字符变量c初值为字符a,系统按照m、c、n所在的内存地址将输入的m、c、n的值存进去,即把10赋给m,字符变量c重新赋值为A,10赋给n,所以打印结果是10,A,10。
故本题答案为A。
20. 本题的考查点是switch语句。
switch语句在执行时先计算表达式i的值,当表达式i的值与某一个case中的常量表达式的值相等时,就执行该case后面的语句系列,接着再执行后面各个case中的语句序列,一直到执行完default后面的语句序列,然后结束switch。
如果所有case中的常量表达式的值都没有与表达式i的值相匹配,就只执行default后面的语句序列。
break语句与switch 语句配合使用,可以强行控制程序流程退出switch。
由于本题没有与break语句配合使用,因此在执行完"case 1"以后,还要继续执行"case2"和"defult"。
当i=0时,执行defult语句,输出0;当i=1时,执行case 1语句,输出1,因为没有break控制程序流程退出,所以继续执行下面的语句,输出11,以此类推。
故本题答案为A。
21. 本题的考查点是逻辑表达式。
形如(表达式 1)&&(表达式 2)&&...的逻辑表达式在计算时,先计算表达式1,如果其值是逻辑"真"或非0,就接着计算表达式2,直至计算到第一个为逻辑"假"的表达式时,就可判定整个逻辑表达式为逻辑"假",其后的表达式将不再计算。
形如(表达式 1)||(表达式 2)||...的逻辑表达式在计算时,先计算表达式1,如果其值是逻辑"假"或0,就接着计算表达式2,直到计算到第一个为逻辑"真"的表达式时,就可判定整个逻辑表达式为逻辑"真",其后的表达式将不再计算。
根据以上的描述可知,本题中j++值为2,为真,k++不被计算,然后计算i++为2,所以i=2,j=2,k=2。
故本题答案为C。
22. 本题的考查点是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关系表达式用来进行两个数据的比较,比较的结果为逻辑"真"或逻辑"假"。
C语言不提供逻辑型数据,而是用整数0表示逻辑"假",即比较不成立;用整数1表示逻辑"真",即比较成立。
和关系表达式一样,逻辑表达式的值也是用整数1表示逻辑"真",用整数0表示逻辑"假"。
本题中"a>b>c"即相当于"(a>b)>c",因为a>b成立,所以其值为1,然后比较1与c的大小,1>c不成立,所以不执行printf语句,然后判断"(c-1>=d)==1"成立,此时执行printf 语句,打印d+1=3。
故本题答案为B。
23. 本题的考查点是while循环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