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验收标准

合集下载

原材料质量验收标准

原材料质量验收标准

原材料质量验收标准1、特细砂质量技术要求: 细度模数≥0.7;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云母含量<2.0%;轻物质<1.0%;其他指标应满足《GB/T14684—2001建筑用砂》规范技术要求。

2、机制砂质量技术要求: 细度模数<2.8;含泥量<3.0%;泥块含量<1.0%;单级最大压碎指标<25%;石粉含量<5.0%;其他指标应满足《DB50/5030—2004机制砂、混合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规范技术要求。

3、5-10mm、10-20mm卵碎石、碎石质量技术要求: 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15%;碎石压碎指标<20%;卵碎石压碎指标<16%;其他指标应满足《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规范技术要求。

4、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技术要求: 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三天抗折强度≥4.0,抗压强度≥22.0, 28天抗折强度≥6.5,28天抗压强度≥42.5;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 细度80μm方孔筛筛于不大于10%或45μm方孔筛筛于不大于30%。

其他指标应满足《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规范技术要求。

5、F类Ⅱ级粉煤灰质量技术要求:细度不大于25%,需水比不大于105%,烧失量不大于8%,28天强度活性指数不小于70%。

其他指标应满足《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标准范技术要求。

6、外加剂质量技术要求:减水率不小于20%,泌水率不大于70%,含气量≤5.5,收缩率比28天不大于135%。

其他指标应满足《GB/T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范技术要求。

原材料符合以上质量要求则收货,不符合则退货。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原材料验收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原材料验收标准,以便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

1. 外观检查。

首先,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

包括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等。

外观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判断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

2. 尺寸检查。

针对需要特定尺寸的原材料,我们需要进行尺寸检查。

通过测量原材料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数据,确保原材料符合要求。

3. 化学成分分析。

对于需要进行化学反应的原材料,我们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通过化验方法,检测原材料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确保原材料的成分符合生产要求。

4. 物理性能测试。

有些原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性能,比如抗拉强度、硬度等。

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以确保原材料的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 包装检查。

在验收原材料时,也需要对原材料的包装进行检查。

包括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损坏、是否有漏失等情况。

包装检查是为了确保原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坏。

6. 抽样检验。

针对大批量的原材料,我们通常采用抽样检验的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以代表整批原材料的质量情况。

7. 记录和归档。

在进行原材料验收时,我们需要对每一批原材料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归档保存。

这些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数据、验收人员签名、验收日期等信息,以便日后追溯和核查。

总结。

原材料验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才能保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稳定可靠。

我们将严格执行以上原材料验收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是指针对采购来的原材料进行验收时所需满足的要求和标准。

验收标准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 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规定,如是否存在破损、变形、变色等情况。

2. 尺寸和重量检查:根据产品的规格要求,检查原材料的尺寸和重量是否符合规定。

3. 包装标识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并且是否标注有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批号、质量等级等。

4. 成分分析: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5. 功能性能测试:对原材料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是否满足产品的要求。

6. 密度和硬度测试:根据产品的要求,对原材料的密度和硬度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规定。

7. 抗张强度测试:对原材料进行抗张强度测试,以验证其强度是否符合规定。

8. 化学物质检测:对原材料进行化学物质的检测,以确保其不含有有害物质。

9. 包装材料检查:对原材料的包装材料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原材料验收标准是根据产品的要求,对原材料的外观、尺寸、重量、包装、成分、功能性能、密度、硬度、抗张强度、化学物质等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

原材料进厂验收标准1、机制砂:实测含水率超过8%时,以该车重量计,按超过比例部分双倍扣吨。

(目测状态:间断滴水为10%左右,连续滴水为14%左右,下雨天为16%左右)公司现在执行以实测为准。

2、黄砂、尾矿砂、混合砂:实测含水率超过8%时,以该车重量计,按超过比例部分双倍扣吨;(目测状态:间断滴水为10左右,连续滴水为14左右)。

公司现在执行以实测为准。

3、0-5石屑(俗称石粉)石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颜色发白发青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4.75mm筛孔的通过率不小于90%),含水率超过5%,按超过值的实测值扣除。

4、5-10玄武岩粒径不超过10mm,不含杂质,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粒径大小不均匀的按1%—3%扣,严重者退回,压碎值指标小于等于12%。

5、10-15玄武岩粒径不超过15mm,不含杂质,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粒径大小不均匀的按1%—3%扣,严重者退回,压碎值指标小于等于16%。

6、10-20mm石灰岩(1-2碎石)针片状超过15%(目测状态)为不合格品,退回;在10%-15%之间,按3%扣吨,石粉过多按6%扣吨(山皮、石粉过多的不合格品退回),含水量按实测值扣。

含泥量不能大于1.0%,泥块含量不能大于0.5%。

其中1-3碎石超过31.5mm的颗粒不能大于3%,小于5mm以下的颗粒不得超过2.0%。

原辅料验收标准

原辅料验收标准

原辅料验收标准1、鸡大胸、鸡腿肉:采购的原料鸡肉必须是正常供方、来自非疫区,经宰前检疫,健康无病的日龄在46天以上的健康鸡群宰杀的原料。

进厂感观检验:(1)色泽:肌肉有光泽、淡黄色,脂肪白色正常。

(2)组织形态:肉质紧密、有韧性,解冻后指压有弹性。

(3)气味:具有鲜鸡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味;(4)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或稍有浑浊,无脱皮现象;(5)水份:含水量不能超过7%;(6)异物、杂质:无可见外来物。

带皮腿肉:带皮量不能超过20%,含水量不能超过7%;腿碎肉:不能有骨头、软骨及其他杂质,含水量不能超过5%;冰鲜大胸:温度控制在-2~2℃之间,含水量不能超过2%;冻大胸:含水量不能超过7%;2、猪肉类(肥膘、猪皮、五花肉、腮肉、花脂):生猪来自非疫区并经官方兽医检疫合格;进厂感官检验:(1)色泽:肌肉有光泽,红色或稍暗,脂肪为白色。

(2)组织状态:肉质紧密,有坚韧性,解冻后指压凹陷恢复较慢。

(3)粘度:外表湿润,切面有渗出液,不粘手。

(4)气味:解冻后具有鲜猪肉固有的气味,无异常味。

(5)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或稍有混浊,脂肪团聚于表面。

(6)异物杂质:低于0.1%,毛堵必须清除干净,骨渣等杂质较少,无其他可见外来物。

腮肉(水洗的):外观干净没有瘀血,含水量不能超过5%,且20kg猪毛不能超过15根;腮肉(无水洗的):外观干净没有瘀血,含水量不能超过2%,且20kg猪毛不能超过15根;花脂:无可见外来物,含水量不能超过5%,且20kg猪毛不能超过10根;五花:瘦肉:肥肉=5:5,无可见外来物,含水量不能超过2%;猪皮:皮越厚越好,干净无可见外来物,皮下不能带有肥膘,含水量不能超过2%。

3、牛脂:要求外观颜色淡黄色或白色、干净无可见外来物;具有牛脂固有的气味,无异常味。

4、羊脂:要求外观颜色白色、干净无可见外来物;具有羊脂固有的气味,无异常味。

5、鸭皮:鸭毛、毛堵必须清除干净,无骨渣等可见外来物,含水量不能超过7%;6、鸭胸:肉质紧密、有韧性,解冻后指压有弹性。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原材料在制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生产质量和产品安全性,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原材料验收的标准和程序。

一、验收标准1. 外观检查原材料应具备所需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任何异常的外观特征,如裂缝、变形、异物等,均不符合验收标准。

2. 化学成分检测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化学成分检测。

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必须符合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要求。

检测结果应在允许范围内。

3. 物理性能检测部分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有着重大影响。

如强度、硬度、粘度等,在验收时应进行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

结果应满足产品要求。

4. 含水率检测对于某些原材料,其含水率应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确保产品的品质。

验收时应检测原材料的含水率,并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5. 检测报告及证书原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和证书,证明其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

这些文件应为正规实验室或机构出具,并包含必要的检测项目和结果。

二、验收程序1. 样品采集从原材料供应商处采集符合规定的样品,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2. 实验室测试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各项必要的检测,根据需要可能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检测、物理性能测试等。

3. 结果判定根据检测结果,判定原材料是否符合验收标准。

如果结果在允许范围内且满足产品要求,则验收合格;否则为验收不合格。

4. 不合格处理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向供应商提出退货或要求其进行改进,直到达到合格标准。

同时,应及时调查不合格原因,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 记录保存对每批原材料的验收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保存相关文件和记录以备查阅。

三、验收的重要性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严格的原材料验收,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同时,对于原材料供应商来说,也是一种合作的机会,通过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提升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

总结原材料验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原材料验收标准
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原
材料的验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我们制定了以下原材料验收标准,以便对原材料进行有效的检验和
验收。

首先,对于原材料的外观,我们要求原材料应该无异物、无污染、无异味,颜色、形状应该符合产品规格的要求。

例如,对于粉
状原材料,应该无结块、无异物、无异味;对于液体原材料,应该
无悬浮物、无沉淀、无异味。

通过对外观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原
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其次,对于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我们要求进行严格
的检测。

比如,对于金属材料,要求进行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对于化工原料,要求进行纯度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

只有通过严格
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检测,才能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另外,对于原材料的包装和标识,我们也有一定的要求。

原材
料的包装应该完好无损,无漏气、无渗漏;标识应该清晰、完整、
准确。

通过对包装和标识的检查,可以确保原材料在运输和储存过
程中不会受到污染和损坏。

此外,对于原材料的供应商,我们也要求建立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督。

只有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符的供应商,才能成为我们的合格供应商,从而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总之,原材料验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只有严格执行原材料验收标准,才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原材料验收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为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原料验收标准

原料验收标准

原料验收标准一、前言。

原料验收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料验收标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原料验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原料验收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二、原料验收标准的制定。

1. 原料质量标准。

在原料验收标准中,首先需要明确原料的质量标准。

这包括原料的外观、气味、颜色、纯度等指标。

对于不同的原料,其质量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2. 原料安全标准。

原料的安全性是原料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企业需要明确原料中禁用的物质,以及对于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原料的微生物指标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原料的安全性。

3. 原料包装标准。

原料的包装也是原料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装标准需要包括包装的完整性、密封性、标识的准确性等内容。

只有包装符合标准,才能保证原料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三、原料验收标准的执行。

1.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在原料验收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对于每一项验收内容,都需要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2. 记录和报告。

在原料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批原料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原料的来源、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

同时,对于不合格的原料,需要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进行处理和追溯。

3. 过程监控。

除了对原料进行验收之外,企业还需要对原料的采购、运输、存储等环节进行监控。

只有在整个过程中都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四、原料验收标准的监督和调整。

1. 监督检查。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原料验收过程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只有在不断监督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2. 标准的调整。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原料验收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料验收标准进行定期评估,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五、结语。

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料验收标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取样标准
每批原料取样不少于3个,每次不少于500克。
6.检验的项目
违禁药物残留、细菌、规格、感官。
7.验收规程
按YDF—C010《产品质量检验规程》与YDF—J025《原料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办理。
7.1检验方法
依据国家规定的水产品检测标准方法进行。
原料蟹验收标准
YDF—Z003
1.目的
确定企业采购的原料的验收标准,保证所购进的生产原料的卫生质量符合要求。
违禁药物残留、细菌、规格、感官。
7.验收规程
按YDF—C010《产品质量检验规程》与YDF—J025《原料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办理。
7.1检验方法
依据国家规定的水产品检测标准方法进行。
原料鱿鱼验收标准
YDF—Z004
1.目的
确定企业采购的原料的验收标准,保证所购进的生产原料的卫生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2)允许有黑箍一个,黑斑四处,及轻微水锈,尾扇允许有轻微变色,自然斑点不限。
3)卵黄按不同产期呈现自然色泽,允许在正常冷藏中卵黄变色。
形态
1)虾体完整,允许节间松弛,联结膜可有一处破裂,破裂处虾肉可有轻微裂口。
2)虾体允许有愈后伤疤和较小的刺擦伤,尾扇有较小的残缺或部分尾肢脱落。
3)不允许有软壳虾。
修改记录表
文件受控编码
页码
条款
修订记录:
修 订: 年 月 日 审核:批准:
文件受控编码
页码
条款
修订记录:
修 订: 年 月 日审核:批准:
文件受控编码
页码
条款
修订记录:
修 订:年 月 日审核: 批准:
每批原料取样不少于3个,每个不少于500克。
6.检验的项目
违禁药物残留、细菌、规格、感官。
7.验收规程
按YDF—C001《产品质量检验规程》与YDF—J025《原料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办理。
7.1检验方法
依据国家规定的水产品检测标准方法进行。
原料罗非鱼验收标准
YDF—Z006
1.目的
确定企业采购的原料的验收标准,保证所购进的生产原料的卫生质量符合要求。
(2)安全指标
项 目
指标
无机砷(以As计)
≤1.0mg/kg
汞(以Hg计)
≤1.Omg/kg
铅(以Pb计)
≤1.Omg/kg
镉(以Cd计)
≤O.5mg/kg
土霉素
≤O.1mg/kg(养殖蟹)
磺胺类(总量)
≤O.1mg/kg(养殖蟹)
5.取样标准
每批原料取样不少于3个,每次不少于500克。
6.检验的项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购进的水产品原料的验收和抽检。
3.职责
品管部负责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抽查检验,验证原料是否符合卫生质量要求。
4.验收标准
(1)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形态
体态匀称,无畸形
体表
鱼体具固有的体色和光泽;鳞片完整,不易脱落

色鲜红或紫红,鳃丝清晰,无粘液或有少量透明粘液,无异味及腐败臭

眼球明亮饱满,稍突出,角膜透明
细菌总数
≤106个/g
大肠菌群
≤30个/100g
致病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
不得检出
(4)有害、有毒物质最高限量
序号
项 目
指 标
1
总汞
≤0.3mg/kg,其中甲基汞≤0.2mg/kg
2

按GB 4810执行
3

≤0.5mg/kg
4

≤50mg/kg
序号
项 目
指 标
5

≤0.1mg/kg
每批原料取样不少于3个,每次不少于500克。
6.检验的项目
违禁药物残留、细菌、规格、感官。
7.验收规程
按YDF—C010《产品质量检验规程》与YDF—J025《原料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办理。
7.1检验方法
依据国家规定的水产品检测标准方法进行。
原料带鱼验收标准
YDF—Z002
1.目的
确定企业采购的原料的验收标准,保证所购进的生产原料的卫生质量符合要求。
肌肉
坚实,富有弹性
稍软,弹性稍差
(注:体表一项,热水带鱼一级品可允许有1.5cm以下机械破肚;二级品可允许有3cm以下机械破肚。)
(2)理化指标
一级品:挥发性盐基氮< 18(mg/100g)
二级品:挥发性盐基氮<25(mg/100g)
(3)细菌指标
一级品:细菌总数< 104(个/g)
二级品:细菌总数< 106(个/g)
六六六
≤2mg/kg
8
滴滴涕
≤1mg/kg
9
土霉素
≤0.1mg/kg(肌肉)
10
氯霉素
不得检出
11
磺胺类(单种)
≤0.1mg/kg
12
呋喃唑酮
不得检出
13
己烯雌酚
不得检出
14
多氯联苯
≤0.2mg/kg
15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
≤60pg/100g
16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
≤80pg/100g
5.取样标准
药物类别
药物名称
指标(MPL)/(mg/kg)
中文
英文
抗生素类
四环素类
金霉素
Chlortetracycline
100
土霉素
Oxytetracycline
100
四环素
Tetracycline
100
抗生素类
氯霉素类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不得检出
磺胺类及增效剂
磺胺嘧啶
Sulfadiazine
≤106个/g
大肠菌群
≤30个/100g
致病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
不得检出
(3)有害、有毒物质最高限量
序号
项 目
指 标
1
总汞
≤0.3mg/kg,其中甲基汞≤0.2mg/kg
2

按GB 4810执行
3

≤0.5mg/kg
4

≤50mg/kg
5

≤0.1mg/kg
6

≤2.0mg/kg
7
适用于购进的水产品原料的验收和抽检。
3.职责
品管部负责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抽查检验,验证原料是否符合卫生质量要求。
4.验收标准
(1)感官要求:背部及腹部呈青白色或微红色,可有紫色点;呈相应水产品固有气味、无异味;肌肉紧密、有弹性。
(2)鲜度要求:挥发性盐基氮≤25mg/100g。
(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气味
气味正常、无异味,具有对虾固有鲜味。
肌肉组织
肉质紧密有弹性。
杂质
虾体清洁、未混入任何外来杂质,几乎未混入触鞭、甲壳、附肢等。
水煮试验
具对虾特有鲜味,口感肌肉组织紧密有弹性,滋味鲜美。
(2)理化指标
挥发性盐基氮(VBN)≤25mg/100g
(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不得检出
肌肉
结实,有弹性
肛门
紧缩不外凸,不红肿
内脏
无印胆现象
(2)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 标
细菌总数
≤106个/g
大肠菌群
≤30个/100g
致病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
不得检出
(3)有害、有毒物质最高限量
序号
项 目
指 标
1
总汞
≤0.3mg/kg,其中甲基汞≤0.2mg/kg
2

按GB 4810执行
3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购进的水产品原料的验收和抽检。
3.职责
品管部负责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抽查检验,验证原料是否符合卫生质量要求。
4.验收标准
(1)感官指标
项目
一级品
二级品
体表
银白色富有光泽,鱼鳞不易擦落
光泽稍差,脱鳞不超过体表的四分之一

呈鲜红或紫红,粘液透明
呈淡红或暗红,粘液略混浊

眼球饱满,角膜清晰
眼球平坦或微陷,角膜稍有混浊
3.职责
品管部负责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抽查检验,验证原料是否符合卫生质量要求。
4.验收标准
(1)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贝壳外观
贝壳表面无畸形、破碎,附着物少双壳紧闭有力或可以自主开合,外套膜伸展并紧贴壳口
气味
呈文蛤特有的气味,无异味
(2)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细菌总数
每批原料取样不少于3个,每个不少于500克。
6.检验的项目
违禁药物残留、细菌、规格、感官。
7.验收规程
按YDF—C001《产品质量检验规程》与YDF—J025《原料药物残留监控计划》办理。
7.1检验方法
依据国家规定的水产品检测标准方法进行。

为了使《原料验收标准》更加完整,充分反映企业卫生质量方针、目标,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全面、有效的执行,《原料验收标准》修改时,必须做好记录。若《原料验收标准》修改,持有者在接到更改通知后必须如实填写,并将更改通知附在记录后面。
原料虾类验收标准
YDF—Z001
1.目的
确定企业采购的原料的验收标准,保证所购进的生产原料的卫生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购进的水产品原料的验收和抽检。
3.职责
品管部负责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抽查检验,验证原料是否符合卫生质量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