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没有爱——读《爱的教育》

合集下载

《爱的教育》读后感(精华1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精华1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精华15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1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让人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许许多多问题都可以在爱的暖流中溶解。

这是我读了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后最大的感受。

《爱的教育》这本书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书中描绘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把我深深感动。

小说的主人公安利柯是四年级的.学生,他的现实生活,就像一幅精彩的连环画,每一篇都闪耀着爱的火花。

这些火花绚丽多彩,有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关怀,有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帮助……安利柯有很多朋友,有身材高大、乐于助人的卡隆,可爱活泼的安东尼,聪明帅气的戴洛西,身有残疾的克洛西……他们都成长在爱的怀抱里。

在我们的生活中,爱也是无处不在。

爱是我口渴时,妈妈递来的一杯清茶;爱是我成功时,爸爸为我竖起的一个大拇指;爱是我失败时,老师给我的一个鼓励的眼神;爱是我跌倒时,路过的大姐姐的一次搀扶;爱是我给灾区小朋友的一份捐赠;爱是我借给同学的一块小小的橡皮……我们要懂得感受爱和回报爱!爱是一轮明亮的月亮,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一片光明;爱是金灿灿的太阳,让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爱是一汪清澈的甘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灵……《爱的教育》用浓浓的爱意,给我们带来一片美丽的天空!亲爱的朋友们,爱在指缝间,伸出手便可奉献爱!它比珍珠更圆润,比水晶更名贵,比糖果更甜蜜,比群星更璀璨,让爱之河永不枯竭。

《爱的教育》读后感2七月,《爱的教育》主要写了四篇日记:《远足》、《学年考试》、《师恩难忘》、《告别》。

在徒步旅行中,它描述了安利柯和他的朋友之间的团结、友谊和互助的精神。

“朋友永远是朋友,无论未来多么富有,都不会忘记朋友!”无论相隔多远,心还是会在一起。

”戴洛西的话表达了学生之间深厚的友谊。

《爱的教育》读后感(1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1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最近读了《爱的教育》一书,我的心久久被感动包围着。

《爱的教育》是一本净化心灵的书籍。

吸引我的,是那平实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感人至深。

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爱,多么温馨的字眼,在一生当中要经历无数的爱:朋友之爱,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子女之爱等等。

当然,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这爱的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何热爱儿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轲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孔子有“仁爱”思想;墨子有“兼爱”思想;陶行知有“爱满天下”的思想,他们都是伟大的教育家。

教育中的爱是什么?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

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

也正像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

”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让教师永远是爱的播撒者。

那么,平凡的师爱就会产生非凡的力量。

我开始对此感受并不深切,读了《爱的教育》一书,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书中说:师爱是一种依恋的心情,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爱心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能春风化雨,浇灌每个莘莘学子;爱心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质,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是的,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敬爱的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常会令人终身难忘。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实验的效应我想就是爱的结果。

爱是神圣的,师爱伟大!爱像空气,每天不可或缺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爱,生命的始终都贯穿着爱。

《爱的教育》好句好段摘抄

《爱的教育》好句好段摘抄

《爱的教育》好句好段摘抄1.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

”例子:就像我们的生活,不也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旅程吗?每天都有新发现,多有意思呀!2.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例子:这话说得多在理呀!想想看,如果老师对学生没有爱,那和干涸的池塘有啥区别呢?3. “要坚强,要勇敢,不要让绝望和庸俗的忧愁压倒你,要保持伟大的灵魂在经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

”例子:哎呀,遇到困难时就得这样啊,可不能轻易被打倒,得像个勇士一样!4.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例子:可不是嘛,就像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才是最纯粹的教育力量呢!5. “用爱去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的声音。

”例子:我们都应该像这样去关心孩子们呀,难道不是吗?6.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例子:哇塞,说得太对啦!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这样潜移默化的呀!7. “人有着一个大要求。

人不能满足于现在,对于无限,有着憧憬与畏惧。

”例子:我们不都是这样嘛,总是向往着更好的,又有点害怕达不到,真的很真实!8. “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等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例子:就像等待花儿开放一样,得有耐心呀,不能着急,对吧?9. “只要将那细线一拉,那绿色的幕布就牵拢在一方,露出三格书来。

各种的书,排得很整齐,书脊上闪烁着金字的光。

”例子:这描写得多生动呀,仿佛那画面就在眼前一样呢!10. “我们的责任就是为每位学生开垦出一片他们得以成长的沃土。

只要我们用‘心’执着地去爱,所有的孩子都是可爱的。

”例子: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对待每一个孩子呀,他们都是可爱的小天使呢!我的观点结论:《爱的教育》里真的有好多好句好段,让人感触颇深,这些话语能给我们很多启发和力量。

《爱的教育》读后感[共14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共14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共14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篇1以孩子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丽与丑陋,用大爱去感受生活中的善良与邪恶。

老师之爱、同学之爱、父母之爱……《爱的教育》就是一场关于爱的盛宴。

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藏不住内心的求知欲。

爱是什么?它有什么含义?但随着对书中内容的不断探索,要想在书中找到答案,就要从主人公安利柯的生活中接触爱的点点滴滴,去理解爱的含义。

爱不仅体现在大人们的身上,小孩子的世界里也有足以让人惊艳的爱。

在《伦巴弟的小哨兵》这个小故事中,小孩身上的爱国情怀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哨兵的心灵已经充斥不下爱国的情怀,更多的爱体现在他的一举一动中,明知也许自己会为了这伟大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但是为了国家,他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因为爱从来不是挂在嘴边上说说而已,只知道要去爱,但却不知我们为什么爱?每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的身后,必有一个伟大的故事。

小哨兵在本该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一刻,我的心像碎了一样,眼泪不知不觉的流过了眼角,慢慢滴落。

爱就像空气,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只知道要爱,却忘记了爱的含义。

例如老师的爱,虽然它不如家国之爱那般伟大,但每当我们处于困境当中,是谁指引了我们明确的方向?是老师,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但我们却没有及时给予对方爱的回报。

爱,不仅仅是对某个人的宠溺,而是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在对方生活中迷茫的时候及时帮他指引方向,在她最伤心最失望的时候安慰她。

我们身边的爱总是被误解,父母的道理和学习的经验被当成了烦人的唠叨;老师对我们悉心的教导,被当成了一次又一次打在我们掌心的教棍;我们把长辈们的爱当做理所应当的需求,一次次的被爱,却又一次的辜负爱。

也许我们觉得爱我们,宠我们,是理所应当的,孰不知背后又有多少个人没有被爱的机会……而回报来自身边每一份爱的最好方式,便是学会去呵护它,去珍惜它。

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的基石,爱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是自己从教近三十年的内心体验与感悟,自己也时刻以此激励自己,并且也曾把它作为校长寄语送给怀揣着教育梦想的年轻的教师们。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

当然,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教师,需要有一种神圣的职业精神,因为这种职业的要求,最能体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特性。

自然,这种职业精神的核心与精髓就是“爱”!大家可能不会忘记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自己老师的的这样一个细节——“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正是因为孩子们知道老师爱他们,所以“喜欢她”,“亲近她”,甚至“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这正是爱的力量。

做教育工作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而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下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琢每一位学生,才能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

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和尊敬。

在此基础上教师合理的引导与要求,就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

教师对学生的爱并非仅仅停留在单纯感情上,更不能是一种偏私的爱,而是将对学生的感情灌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的要求相统一。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的格言。

陶行知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

凡是读过陶行知先生教育著作、了解陶行知先生生平的人,都会深深体会到“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

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爱的教育读后感50字作文十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50字作文十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50字作文十篇作为AI语言模型,我没有阅读体验和感受。

但是我为你提供了50篇按照要求写好的作文供你参考:1. 《爱的教育》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它告诉我们教育是一种无形的爱,如果心里没有真正的爱,即便你做再多的事情也无意义。

阅读此书深刻感受到爱是教育最核心的能量,爱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一定要用心去培养孩子的爱心。

2. 《爱的教育》这本书非常卓越,通过讲述拥有家族事业的“少爷”三年来的经历,告诉我们有关于爱的方方面面。

他和他的父亲都承受了很多财富和声望所带来的压力,但还是能够通过互相理解且尊重彼此来获得幸福。

这本书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灵中,它让我深刻提醒自己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那份真挚的爱。

3. 《爱的教育》是一本让人感人至深的书,其中展现了父亲对于儿子的爱,同时也告诉我们做家长为人父母要多关注孩子,多陪伴孩子。

阅读此书,使我学到了很多道理,让我对于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4. 《爱的教育》是一本有关于教育和家庭的书,书中通过人物的冲突,在灵魂深处展现出每个角色内心深层的爱与失落。

这种爱不是关乎于外表,而是一种深入到内心深处的爱。

阅读此书对我心灵的深入反省和启示很大,我会更加的重视教育和家庭教育。

5. 阅读《爱的教育》,我感受到爱是人类社会最大的感情,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

它让我们走向目标,扶持我们走过难关,使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

通过对书籍的阅读,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爱的方式去教育和带领孩子们走向更加幸福和成功的人生。

6. 《爱的教育》是一本耐人寻味,深刻的家庭教育书。

它让我明白,在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真心相爱。

它赋予教育以新的内涵,让我们学会如何用家庭之爱去关爱自己的孩子,也让我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渐渐成长。

7. 《爱的教育》是一本让我倍受感动的书,它让我明白了爱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力量,也是家庭和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书中关于父子之间的励志故事,让我看到了教育家长和孩子的关键,众生平等,并学会了一些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技巧。

《爱的教育》读后感(常用1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常用15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常用15篇)《爱的教育》读后感1《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的诗人埃。

德亚米契斯写的,作者通过多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安利柯的口吻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爱的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下大雪的一天,在雪地里发生了一件可怜的故事,刚一出门,孩子们就把冻的像石头一样的`硬雪球,相互投掷,有一个年过花甲的老爷爷正巧路过,帽子被打掉了,人也摇摇晃晃地,老人用双手遮着脸,一个少年在旁边喊着:“救人啊,救人啊!”原来雪球打伤了老爷爷的眼睛,小孩子被吓得四处逃散,卡洛悲被吓得脸色苍白,有个路人说:“是谁打伤的?”卡隆走到卡洛悲面前说:“卡洛悲,快去道歉。

”“我不是故意的。

”卡洛悲说。

老人被送去了医院,卡洛悲和卡隆也跟去了,刚到病房门口,卡洛悲跑到老人跟前抱住老人的大腿跟老人道歉,老人被感动了,卡洛悲还是惭愧,就把几个月收集的邮票全送给了老人,老人和卡洛悲玩得很开心。

我读了《爱的教育》使我想起了还有一首歌叫《爱的奉献》,歌词很感人,歌词又让我象棋了2023年汶川发生的地震。

全国人民为汶川同胞捐钱,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捐款活动,我们学校同学们有捐了5元、10元、20元。

捐款的同学们表现的很主动,都把自己的零花钱捐出来。

人民为同胞们表示哀悼,学校也举行了哀悼会,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变成了废墟,解放军叔叔在废墟中救人,学生们在路边为解放军叔叔送水,人民为灾区送日用品和事物。

看到这,我以泪流满面。

爱无处不在,爱像一条链子,永远不会断开,爱是伟大的,爱是无私的,每个人都有爱,真爱无疆!《爱的教育》读后感2《爱的教育》以日记体裁叙述了小主人公安利柯每天的故事,字里行间都离不开一个“爱”字,读完这本书,我收获最多的是:身为教师,要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孩子们总会在相对的时候给予回馈。

班级学生小马,是一名后进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与别人交往,有什么委屈也不愿意和别人叙说,他虽然学习很认真,但成绩一直很不理想。

低年级孩子的交友多以主动、活泼为契机,性格和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他在班上就很不受欢迎了,看着有意疏远他的同学们,我陷入了思考。

教师《爱的教育》读后感

教师《爱的教育》读后感

教师《爱的教育》读后感《教师〈爱的教育〉读后感》《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

读完后,我思绪万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所记录的只是一个个平凡而又真挚的小故事。

但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却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教育、对爱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书中,安利柯的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 多么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多么深厚的爱!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禁反思自己,我是否曾对学生说出过这样饱含深情的话?我是否真正地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爱?书中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总是被父亲打骂。

有一天,他又因为考试不及格而不敢回家,在街头流浪。

他的老师找到了他,没有责备他,而是把他带回自己家,给他准备了温暖的晚餐,耐心地辅导他功课,还鼓励他要相信自己。

从那以后,这个小男孩开始努力学习,成绩逐渐提高。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回想起我自己的教学生涯,也有过这样一件让我难以忘怀的事。

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班上有一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叫小宇。

他上课总是不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作业也经常不完成。

我找他谈过好几次话,可他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这让我非常生气,甚至一度想要放弃他。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那天,学校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

我们班的同学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比赛开始了,大家都拼尽全力,可由于实力悬殊,我们班渐渐处于下风。

就在这时,我突然发现小宇的表情格外认真,他咬着牙,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身子拼命地往后仰。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不服输。

那一刻,我被他的那股劲儿深深地打动了。

比赛结束后,我们班输了。

同学们都很沮丧,小宇更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低着头,一言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不能没有爱——读《爱的教育》
教育不能没有爱 ——读《爱的教育》 教育不能没有爱,这是我读完《爱的教育》的感受。

作者意大利德?亚米契斯以意大利一学生安利柯的口吻以日记形式记叙了自己的小学经历,讲到了父母、亲戚、朋友及老师对小学生的爱。

作品以小学生的眼光描绘了成人的世界,生动、逼真。

我以为人为父为师的“三重”身份品读此书,对照小说里写的,惭愧得流下了眼泪。

然读了书中描写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等等,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使人读了觉察到理想世界的情怀,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又感激得落泪。

我很赞成译者夏丏尊先生把办学校比做“挖池塘”的观点。

他说,“我国办学校以来,老在制度上方法上变来变去,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

好像挖池塘,有人说方的好,有人说圆的好,不断地改来改去,而池塘要成为池塘必须有水,这个关键问题反而没人注意。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这让我不自觉地想起梭罗在《种子的信仰》里的话:“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类,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

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

尽管你也许没有看见种子是如何、何时落到那里的,自然看着它呢……这样种子开始到来了。

” 如果我们的学校也是这样的一方“池塘”该多好啊!说起办学,我们马上会想到“理念”“模式”“规模”“国际化”等宏大概念,唯独忽略了每天在校园里笑眯眯地给你打招呼的孩子。

反观当下的教育,不如意之处太多。

虽然课改实施了这么多年,但仍到处可以看到教育“塑造”“打磨”的痕迹。

教师如流水线上的工人,将活泼泼的个体学生打造成应试教育的“机器”。

当教育把师生都兢兢业业、辛辛苦苦打造成了应试教育的现代机器,都编程为流水作业线上的超级代码,那么教育还有什么美好可言?若是这样,素质教育就只剩下一张现
代“画皮”了,所以,教育不是“塑造”,而是“自然生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顺其自然,让他(她)按照自己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水平自由的发展。

我们要做的是,按照儿童的认知、思维、兴趣,去引导其满足天性的“好奇”,让孩子学会创造,具有创新精神,珍视每个生命个体,让孩子的学习如呼吸一样自然。

亲子教育等情感教育在文中俯拾皆是,随手拈来就有,于我们当下的教育很有启发意义。

如“应该敬爱先生:因为先生是父亲所敬爱的人,因为是为了学生牺牲自己一生的人,因为是开发你精神的人。

先生是要敬爱的呀!你将来年纪大了,父亲和先生都去世了,那时,你在想起你父亲的时候也会想起
先生来吧,那时想起先生的那种疲劳的样子,那种郁闷的神情,你会觉得现在的不是了吧。

”;“你无论怎样爱我,但如果对于你的恩人——特别的是对于先生不爱,我断不欢喜,应该将先生当做叔叔一样来爱他。

无论待你好,或责骂你,都要爱他。

不论先生是的时候,或是你以为错了的时候,都要爱他。

先生高兴,固然要爱,先生不高兴,尤其要爱他。

无论何时,总须爱先生啊!先生的名字,永远须用了敬意来称呼。

因为除了父亲的名字,先生的名字是世间最尊贵、最可怀慕的名字呢!”,等等。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我们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挖掘可以教育的因素,随时随地向孩子进行有意义的教育,将教育落到实处、细微处,彰显“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作为教师,我感动于克洛赛谛先生教书60年一直倾情于教育的情结。

多年前教过的学生来看他,他说:“你看!这是我的纪念品。

每学年,我把每个先生的成绩各取一纸这样留着。

其中记有月日,是依了顺序排列的。

打开来一翻阅,就能追忆起许多的事情来,好像我回复到那时的光景了。

啊!已有许多年了,把眼睛一闭拢,就像有许多的孩子,许多的班级在前面,那些孩子,有的已经死去了吧,许多孩子的事情,我都记得,像最好的和最坏的,记得格外明白,使我快乐的孩子,使我伤心的孩子,尤其不会忘记。

许多孩子之中,很有坏的哩,但是,我好像在别一世界,无论坏的好的,我都同样地爱他们。

”在他看来,做老师是多么的美好,这一职业值得回味。

回眸从教的日子已有20余年,为学生,为教育的一些琐事烦恼,不觉中心生职业倦怠。

问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哪去了?痛定思痛,我才发现心蒙上一层灰尘,不再澄澈。

正如文中所说,“我们真要成高尚的人,非对于自己的职业有喜悦与矜夸不可。

如果对于自己所做的事觉得无味可厌,那就是未曾仔细考虑去选择合于自己的职业的缘故。

厌弃自己的职业,结果就会厌弃自己的生存。

最不幸的是,是对于自己的职业抱着不平的人;最幸福的,是对于自己的职业有兴味的人。

” 怎样才能有兴味呢?首先对于自己的职业有喜悦与矜夸,即教师要有一种源于工作的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

其次,在自己的职业上找出无上的定力。

这力,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

正如余漪老师所说:“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在觉醒。

”教师有了“深度的内在觉醒”后,才会主动地成长,慢慢地成长,不断地超越,不断地优秀,于平凡的岗位中生出伟大来。

这力,源自教师的阅读、反思与写作:在阅读中做一名书香型教师,从书中汲取营养,并记录你的所思所感,记录你成长的经历,在经历中获得经验,收集智慧,提升自己的底气,获得灵气,充实精神生活;在写作中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可以设计教学思路,写课堂
教学片段,也可以生活叙事,记录自己工作和反思等,提升教育智慧,让思想驰骋的更远。

再者,还要有博大的爱。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你真心地爱学生时,学生的一声“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足以软化你的心灵,甜甜的酥酥的,那种感觉就是幸
福。

这样地想着,我解开了束缚自己心灵的枷锁,心渐渐地澄澈了,慢慢地悟出职业的美好。

我想起完整教完一届的班级来。

六年级的时候,班上不少学生人高马大,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逆反心理严重,有两个女生闹过离家出走的风波,思想工作难做,课堂纪律不好,班主任头疼。

我作为一名科任教师,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想了不少办法,效果不是很明显。

忽一日,我心血来潮,对学生说:“你们和老师相濡以沫六年了,有许多话想对你们说,老师决定给每位同学写一封信,说一说我对每个同学的印象与评价,希望在最后的几个月里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定格在老师的脑海里,请你们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老师吧……”从那以后,我看到了学生崭新的精神风貌。

在迎接全市小学毕业统考的紧张岁月里,我白天忙于毕业总复习,批改试卷作业等教学工作以及学校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晚上挑灯一笔一划写就一封封信,常常到深夜。

全班60个学生60封信耗费我将近两个月的精力,于毕业前夕发给了每个学生。

尽管透支了精力和体力,但做自己喜欢的事,挺一挺也就过来了。

这些信,不少家长看后夸我真心和用心。

不少学生看后热泪盈眶,还有的给我回信说,“我认为您会比较敷衍地写信,毕竟要写的东西太多了,直到打开那泛黄的信封,将一叠白湛的信纸从中抽出来,我为我当时的想法感到很愧疚……”;“我本以为你会很讨厌我,因为我总在拉低我们班上的平均分一、二分,可没想到我在你心目中竟是这样的美好,那一刻我哭了……”;“你不但没有责备我,还在信中不断地鼓励我,您告诉我,成才的路有很多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等等。

看着学生的信,我心潮起伏。

原本我不想食言,要兑现我对学生的承诺;原本我只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个途径而已,动了一点脑筋,用了一点心,没想到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真情。

你对学生的好,学生会记着的,你的情意学生会懂得。

正如安徽庄华涛老师所说:“你终究会被学生记住。

” 我想,教育的爱就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对人的可持续发展予以帮助。

因此,我们教育人,要始终怀着朴素的教育心,心存美好。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撒真善美的种子。

你所有的付出,都会在另一颗心灵里生根发芽。

用爱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静待花开,并蹲下身子去聆听每朵花开的声音,欣赏花的怒放。

到那时,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就会因爱烂漫无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