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TTP课件(1) 梁润兴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课件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
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 帝城》等多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望:看
望天门山:站在远 处看天门山。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 县与当涂县西 南的长江两岸, 在江北的叫西 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 形同门户,所 以叫"天门"。
duàn
回: 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 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两岸边高耸 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 从日边而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突出,出现。 孤帆:一只小船。
孤:孤单。 日边:天边。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 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 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 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断 断开 打断
Chǔ 楚 清楚 苦楚
ɡū 孤 孤独 孤单
fān
帆 帆船 风帆
望天门山
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 帝城》等多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望:看
望天门山:站在远 处看天门山。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 县与当涂县西 南的长江两岸, 在江北的叫西 梁山,在江南 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 形同门户,所 以叫"天门"。
duàn
回: 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 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两岸边高耸 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 从日边而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突出,出现。 孤帆:一只小船。
孤:孤单。 日边:天边。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 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 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 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断 断开 打断
Chǔ 楚 清楚 苦楚
ɡū 孤 孤独 孤单
fān
帆 帆船 风帆
望天门山
2016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PPT课件21、望天门山[1]
![2016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PPT课件21、望天门山[1]](https://img.taocdn.com/s3/m/5f69ace69e3143323968932c.png)
返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东流的长江把天门山冲断, 形成东西两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流而去。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 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
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回:huai,回旋。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出现,
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 日边迟来。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中描写的景物:
青山、碧水、孤帆、日。
学习完整首诗歌,我们试着用图示把它表示出来。
诗歌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 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
21、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李白
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他一生 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 山的诗歌。风格豪迈 奔放、清新飘逸又富 于想象,赢得了一代 “诗仙”的美誉。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 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的天 门山壮美景色。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问题:既然楚江波涛汹涌,能冲断天门,为什么它不是直 向前奔腾而去,却说“至此回”呢?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 谁的力量?
•
分析: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 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天门山的奇 险。 把这句连起来读,感受楚江的波涛汹涌和天门山的奇险。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课件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拓展延伸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2022/2/182022/2/182022/2/18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82022/2/182022/2/182/18/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82022/2/18February 18,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82022/2/182022/2/182022/2/18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他的诗歌以豪迈 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思 想,抨击权贵,蔑视礼教。 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 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从 艺术上说,他的诗歌具有 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 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 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 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 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小组合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读诗句: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 的?
3、诗人在诗中要赞美什么?
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楚江:长江
红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帆船
品味想象 欣赏意境
回 水 光腾 对 旋奔的 峙 激 腾 江长 ,天雄 荡 东 面江 拔门奇 。 流 上水 地山秀
, ,从 而从丽 在 帆这 起中的 这 船里 ,间天 里 轻通 在割门 被 捷过 铺断以 峭 而, 满,夹 壁 来清 红是江 阻 。清 因 隔的为 而江奔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拓展延伸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2022/2/182022/2/182022/2/18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2月2022/2/182022/2/182022/2/182/18/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2/182022/2/18February 18,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2/182022/2/182022/2/182022/2/18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他的诗歌以豪迈 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思 想,抨击权贵,蔑视礼教。 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 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从 艺术上说,他的诗歌具有 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 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 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 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 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小组合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读诗句: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 的?
3、诗人在诗中要赞美什么?
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楚江:长江
红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帆船
品味想象 欣赏意境
回 水 光腾 对 旋奔的 峙 激 腾 江长 ,天雄 荡 东 面江 拔门奇 。 流 上水 地山秀
, ,从 而从丽 在 帆这 起中的 这 船里 ,间天 里 轻通 在割门 被 捷过 铺断以 峭 而, 满,夹 壁 来清 红是江 阻 。清 因 隔的为 而江奔
2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望天门山》PPT课件 (1)

望 天 门 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 速飘来。
孤帆一片日边来。
楚江两岸的青山相对 耸立巍峨险峻,
两岸青山相对出,
高高天门山被浩荡东流 的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高高天门山被浩荡东流 的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1、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 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2、开----断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
高高天门山被浩荡东流 的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1、至----到。 2、此----这里。 3、回----回旋。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这里 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出,
碧绿的江水东流到这里 回旋澎湃。
碧水东流至此回。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 。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两岸∕青山∕相对∕出。
望 天 门 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 《望天门山》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 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 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 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 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 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 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 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挡的气势,给人 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把浑阔茫远的水势, 写足了,写活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1_古诗两首_望天门山ppt课件

碧水东流至此回。 ●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 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 道时碧,绿激的起江回水旋奔,腾形东成流波, 涛到汹这涌儿的突奇然观转。了个弯,向 北流去。
两岸青山相对出
●
两岸青山相对立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驶来两。下望这岸句天两的则 门句青点 山是醒,山一“他个相望“不互”望可对的”分峙立的割,脚立的一点脚整。点只体诗便。小人是上船并从句从不“写太是日望阳站边中升在来所岸”起见上上的的的的天地某“门方一一两悠个片山悠地孤的方帆雄遥”姿。,
[唐] 李白
学习要求
自学感悟:自由读古诗,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 意 (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理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 和疑问。
合作交流: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互相质疑,解疑。 (提示:想想每句诗中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妆 亦 断 孤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朗读这首诗时,一定要有感情地 表现出:气势雄壮,充满阳刚之气。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
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 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天楚江门怒山涛被的长冲江击从,中才 撞断开开了,“天门”,使它中
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谢谢观看!
全文结束
李白 (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四川绵州昌隆人,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至今尚存900多 首,内容丰富多彩,被后人誉为——“诗 仙”。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前 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 着长江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 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 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人教(部编版)望天门山ppt1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一幅自己心 目中的天门山,并把这首诗工整的默写在画 上。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借助课文注释、插图等方法,试着理解古 诗的大概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楚江/开/ 至此/回/ 相对/出/ 日边/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一幅自己心 目中的天门山,并把这首诗工整的默写在画 上。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2.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借助课文注释、插图等方法,试着理解古 诗的大概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楚江/开/ 至此/回/ 相对/出/ 日边/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7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人教部编版 (3)(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望天门山》PPT新课件

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32
请圈出诗中的六个动词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使山水景 物呈现出跃跃 欲出的动态, 描绘出了天门 山一带的雄奇 阔远。
33
找出诗中两对色彩鲜明的景物
青 山 绿 水
孤 帆 红 日
勾勒出了一幅精美的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4
5
创作背景
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 游中度过的。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 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 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 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 梁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 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duàn
chǔ
zhì
ɡū
断 楚 至 孤
dú
帆
41
断
断开
楚
清楚
至
至于
左右等宽。 “斤”竖长 而直。
两个“木”要 穿插迎让; 下部捺顿笔有 力。
横间距要均匀, 长短变化错落有 致。
42
孤
孤单
帆
帆船
左窄右宽。 “瓜”布局要 紧凑,捺舒展。
“巾”中竖长 且直;右部横 折弯钩不宜过 大。
43
44
17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
望天门山
2
为了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诗意, 请欣赏《望天门山》视频赏析
3
《望天门山》视频赏析
点击下一页
4
作者介绍
李白:( 701 一 762 年),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 诗,喜欢交朋友。 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 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后人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 泣鬼神。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PPT课件下载ppt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回。
前两句诗的意思: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为两 山,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流到这里突然 回旋澎湃,向北流去。
1、断、开,这两个动词描绘出江水 的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回旋湍流而激 荡,气势不可阻挡。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
相:互相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
注释: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晴:晴朗。
方好:正好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1、出,字写出了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十分逼真地表现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2、日边来,写出了诗人望天门山的位置,是在 孤帆上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 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 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 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 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 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 边来”的“一片孤帆”。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朗读这首诗时,一定 要感情地读出“磅礴 (páng bó ),雄壮,充 满阳刚之气。”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清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duàn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1课
学习古诗方法:
• 1、知诗人,解诗题。 • 2、抓字眼,明诗意。 • 3、读诗句,悟诗意。
唐代诗人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 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最伟大 的诗人之一。号青莲居士。四川绵 州昌隆人。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 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他一 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 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 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伟的气势、 炽烈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 大胆惊人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 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 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高的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成为两 山,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流到这里突然 回旋澎湃,向北流去。 1、断、开,这两个动词描绘出江水的 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回旋湍流而激荡, 气势不可阻挡。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理解下面的词语:
至此回: 至:到; 此:这儿,这里; 回:旋转。 指(江水)流到这里打回旋。 孤帆: 帆:船上挂在桅杆上的布篷,常被用来代指船。 孤:单独、一个。 孤帆:指一只小船。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朗月行
唐代诗人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诗人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想一想:体会断、开、 回动词的意境!
1、断、开这两个 动词描绘出江水的声势 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 回旋湍流而激荡,气势 不可阻挡。
这首诗意境雄奇壮阔,孕大含深;气势汹涌奔腾,吞吐山河; 色调热烈醒目,催人奋发;构图粗野苍劲,风格豪迈超俗,狂放 不已。 这首诗就好像一幅气势磅礴的画,有主有次,有近有远, 有浓有淡,显得画面协调,境界极为开阔。
2012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1课
————
望天门山
梁润兴
中山市东升镇太平小学
望天门山
唐代诗人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 江相对,好像天上的大门。
李白(701--762),字太白,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 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写 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 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 存近千首诗,他的诗以磅礴雄 伟的气势、炽烈奔放的情感、 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的 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 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 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 神”的艺术效果,被称为"诗 仙"。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资料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整首 为两山,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流到这里 突然回旋澎湃,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 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 浪从日边驶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后两句诗的意思: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耸立,一会儿出现,一 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只小船从正乘风破浪 从日边驶来。
1、出,字写出了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 十分逼真地表现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 2、日边来,写出了诗人望天门山的位置,是在 孤帆上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李 白 的 画 像
自读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把生字新词 多读几遍,遇到不会读 的字可以向同桌或老师 请教。
我会认
duàn gū chǔ
断
中断 断开
楚
楚江 清楚
孤
孤帆 孤单
fán
帆
帆船 风帆
望 天 门 山
唐代诗人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理解词语:
天门—高高的天门山。 中断—中间断开。
楚江—即长江。
楚江开—被长江水拦腰 劈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理解词语: 碧水—碧绿的江水。 东流—从东流下
至此回—流到这里,就 回旋。因为东、西梁山 夹在长江两岸,江水流 到这里打回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前两句诗的意思:
唐代诗人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唐代诗人 李白
独坐敬亭山
唐代诗人 李白
赠汪伦
唐代诗人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唐代诗人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