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1新人教版
2019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新人教版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法西斯政权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面临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我们知道美国的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新政”,可是并不是每个资本主义国家在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候,都会采取与美国相同的做法。
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传统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学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这一课。
二、新课讲授(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教师讲解:“法西斯”到底代表着什么?“法西斯”一词源于古代罗马,最初是一种刑具的名称,这种刑具由一束木棒,束棒中间插着一柄斧头组成,由执政官的侍卫官扛着,是国家的最高权力的象征。
处罚罪犯时,先从“法西斯”上抽下木棒,狠狠地抽打罪犯,直到打得皮开肉绽,然后让罪犯跪在地上,再从“法西斯”中抽出斧头,砍下他们的头颅。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
1.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 机方式及其影响 (1)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了迟缓复苏,工业生 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进;增强了政府 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信心。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下作出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本质,无法处理美国社 会根本矛盾。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
1933年希特勒上台
“国会纵火案”、迫害犹太人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
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发动侵华战争,制造南京大屠
第2页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
2.学习历史要注意将一定时间、空间下重大事件进行联络,惯用方 法就是年代尺。如学习本课知识时,就能够结合前面学过知识,采 取年代尺形式整理。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
第1页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法西斯政权建立情况,能够采取表格对 比法帮助了解。
比较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背景
事件
一战后经济衰退、政局混乱、 1922年,墨索里尼率党徒向罗
工农运动高涨
马进军
暴行 吞并埃塞俄比亚
1.德国法西斯建立标志是希特勒上台,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 身;日本法西斯建立标志是1936年受军部控制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2.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打击下走上法西斯道路国家是德国 和日本,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是意大利。
第6页
第4页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
(2)德、日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造成世界大战欧、亚策源地形 成,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者,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美国和德、日面对经济危机采取办法相同点是什么? 都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政策调整;都不一样程度地加 强了政府权力。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

最新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后辅导练习十七第1题【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美苏争霸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宗教纷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意大利法西斯上台B、1933年希特勒上台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领土联成一片,是在________事件之后( )A、意结成法西斯同盟B、吞并奥地利C、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法国沦陷【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是( )A、资本主义发展同封建势力阻碍的矛盾B、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矛盾C、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D、英、美为争夺全球范围的矛盾【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希特勒上台以后,实行的法西斯恐怖独裁专政的手段有( )①制造“国会纵火案”,借此打击德国共产党和破害进步人士②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残酷迫害犹太人③焚毁大量进步书籍,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④解散一切工会,取缔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法西斯国家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其中不包括( )A、日本B、美国C、德国D、意大利【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指的是( )A、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统治B、协约国和同盟国统治下的世界C、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霸权主义下的世界【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世界上最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A、德国B、意大利C、日本D、西班牙【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日本法西斯与德国和意大利不同在于( )A、具有明显的扩张性B、没有组织法西斯政党C、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形成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按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希特勒上台②德国发生经济危机③国会纵火案④取缔除纳粹党以外所有政党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20世纪30年代,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除德国外,还有两个国家是______和______。
福建省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新人教版

是部分同学的观点,其中属于正确情感态度的是( D )
A.他宣称“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符合世界各
国人民的利益
B.他把德国绑上战车,把世界拖入战争,全部都是西方国家
纵容的结果
C.在短时间内横扫大半个欧洲,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D.欧洲经历巨大的战争浩劫,约600万犹太人成为冤魂,他
是罪魁祸首
返回
目录
D.政治多极化趋 1936年 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势加强
1938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返回
目录
8.[五育·德育]请你为下面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B )
A.战争的残酷 B.法西斯的反人类暴行
C.种族灭绝 D.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返回
目录
9. [历史价值观]某班开展了“我看希特勒”的课堂讨论活动。以下
1931年
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 武装侵略中国
1936年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 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
返回 目录
6.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下
面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A )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外扩张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 •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加紧扩充军备
目录
1936年,日本军部掌握国家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德 、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后,疯狂对内镇压、对外侵略,欧 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 结论:各国应对经济大危机的选择都不相同,也推动各 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返回 目录
推销自己,却又不想购买别国的商品。在东方,
返回 目录
日本开始谋划战争,把征服邻国作为解决经济危机的手段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件_34

纳粹主义
纳粹标志:表明其佩戴者是德
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成员, 它是纳粹党的象征,后来又成为德 意志第三帝国的标志。
曲十字形图案在古代亚洲文化中
原本是好运的象征,早期基督教徒 也曾以这种曲十字来掩盖自己的宗 教信仰。
演讲中的希特勒
要他用有德着国魔的鬼剑般为的天德才国,的以犁敏取锐得的政土治地嗅!觉和
× 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军事
× ×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允许拥有空军, × 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 ×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波兰等国的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 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萨尔 区
莱 茵 区
德国
捷克
斯洛伐克
战 争 策
次 世
源界
地大
张
形战
不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英法纵容
成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焚烧进步书籍
国会纵火案
犹太人死难者
水晶之夜
受迫害的犹太人
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慕尼黑会议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 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们不顾一切地 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不满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战 争 策
次 世
源界
地大
张
英法纵容的绥靖政策
形战
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历史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定性
3、直接原因
经济危机的打击,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的过程与特点(以军部为核心 力量实行法西斯统治)
1936年3月,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 法西斯专政建立。
广田弘毅
➢1915年参与起草“二十一条” ➢1933年出任外务大臣 ➢1936年“二二六”兵变出任内阁总理大 臣 ➢广田内阁制定确立扩张方向的《国策基
准》 ➢参与了所有对华战争扩大化的决策 ➢1946年3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确定为甲 级战犯 ➢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
.
21
犹太店主注视着 “水晶之夜”后自 己商店的惨状
.
“水晶之夜”(或翻译成碎玻璃 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 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全境的犹 太人的事件。这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 组织的屠杀的开始。许多犹太商店的 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 光的照射下犹如水晶般的发光,这就 是该事件名称的由来。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展资 定的本 时相主 期对义
稳发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经济大危机 摆脱危机
1929—1933年
寻找出路
美国 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
.
29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至此,纳粹德国(阿道 夫·希特勒)与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贝尼托·墨索 里尼)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东条英机)结成以“柏 林—罗马—东京轴心”(Berlin-Rome-Tokyo Axis) 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成员国称之为“轴心国”)。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 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1.掌握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各自的对外扩张的历程。
2.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
重点: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法西斯原意“束棒”,为古罗马执政官出巡时的权利标志。
后来束棒被用作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标志。
现在法西斯泛指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来了解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扩张历程。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1.建立史料1意大利在一战中虽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在巴黎和会上,分赃最少,大战对意大利的经济影响很大,战争中意大利死伤110多万人,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骤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近于瘫痪的意大利政府面对这种局面束手无策,无力控制局面。
史料2意大利的统治阶级采取的扶植法西斯势力镇压革命运动的政策。
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
墨索里尼公开宣扬“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教师:结合史料和教材分析,意大利法西斯建立的背景是什么?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史料3法西斯党的标志。
史料41922年10月30日,墨索里尼被任命为首相。
教师: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学生: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案_29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
了解法西斯政权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
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意、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德、意、日法西斯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意、日法西斯的独裁统治,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极端黑暗的一页,在20世纪人类文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为什么会产生极端反文明、反人道的法西斯暴政,并肆虐世界,这是必须进行深刻反思的。
对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世界和平与战争问题有更深切的关怀,对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破坏的法西斯暴行有更深刻地批判。
【教学重点】意、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图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创作的漫画——《三头怪兽》。
图中的三头怪兽,其中头部是指德国希特勒,中间是指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指日本的东条英机。
怪兽三头一体,对内恐怖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发出了新的世界大战的警号。
德国、意大利、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有哪些暴行?今天让我们走进那段罪恶的历史,再现那段人间悲剧。
知识回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重,不可能长久维持和平。
经济危机相关知识,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度过危机,那么你知道德意日是通过什么方法对付危机的吗?板块二:束棒斧头引波澜·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出示材料和图片,解释什么是法西斯材料1:意大利在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美、英债务44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过程和反犹暴行
教学难点: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奥斯维辛原本只是波兰的一个安静的小镇,但它却在二战中成为比正面战场还要残忍和惨烈的“杀人工厂”。
1940年4月27日,纳粹德国开始在这个作为铁路交通枢纽的小镇上建造最大的集中营。
其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关押波兰政治犯和消灭苏联战俘,但1942年1月20日纳粹在万湖会议上通过的“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则使这里成为犹太人的“屠宰场”。
据估计约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其中超过九成都是犹太人。
从此,奥斯维辛成为大屠杀的代名词,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悲恸之地。
什么是法西斯?为什么德国法西斯要疯狂屠杀犹太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背景、过程以及内外政策。
图一 图二
设问:图一反映了什么信息?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提示:意大利法西斯党徽。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
它标志着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教师在学生阅读基础上,归纳总结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概况。
归纳总结:(1)背景;(2)时间;(3)建立过程和标志;(4)内外政策: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领土扩张。
【知识拓展】进军罗马是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因为不满法西斯党在1921年的意大利国会选举中的535席只取得105个议席而号召3万名支持者进入罗马的事件。
该事件成功令当时的意大利国王伊曼纽三世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
它标志着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使意大利成为第一个由法西斯掌权的国家。
目标导学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阅读教材和下列图片,说说希特勒是怎样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的。
图一图二
(1)材料中图一是哪一党的党徽臂带?
提示:纳粹党。
(2)希特勒是怎样在德国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的?
提示:学生自主回答(首先赢得群众支持;其次当选国家总理,将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
【图解过程】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信息,指出纳粹政权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暴行。
材料展示:在德军进军莱茵区之后的二十四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我不止一次地跪下来祈求神显灵,保佑德国。
结果我的祈求灵验了,我要消灭法兰西,夺回因为1919年《凡尔赛条约》失去的国家、土地,以及应有的尊严。
——希特勒
(1)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除此之外,纳粹政权还有哪些暴行?
提示:图片反映了希特勒掌权期间,大肆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暴行;除此之外,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纳粹党乘机解散了工会;纳粹政权为加强思想控制,还焚烧了大量的进步书籍等。
(2)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为什么德军进军莱茵区之后的二十四小时,是希特勒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
提示: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因为《凡尔赛条约》规定:禁止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害怕德军的进军军事行动遭到协约国的攻击(或制裁)。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纳粹德国对内独裁和对外扩张的表现。
【图解内外政策】
目标导学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说出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与特点。
材料展示: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而且逐渐转变为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尤为致命。
尽管当年是难得的丰收之年,但由于物价全面下跌,日本农民因此负债累累。
与此同时,大量城市失业人口重新返回农村,这使得本来就贫瘠的农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祸不单行,1930到1931
年冬春,日本东北地区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霜害,稻田八成受害,比常年少了四成收获,导致日本东北七县爆发了连封建时代都少见的严重饥荒。
一时间,饿殍遍地,卖儿卖女,甚至举家自杀,导致日本经济一落千丈,国计民生凋敝。
深感政府无能的陆军将校把日本东北问题解决方案押到了中国东北上。
二者虽在同一纬度线,气候条件也相差不离,但中国东北的农业条件却是日本东北无法比拟的。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与特点。
(1)背景: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
工业生产急剧萎缩,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
(2)过程
①核心: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②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
接着,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建立伪满洲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华北地区。
(3)建立: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4)军备与扩张:制定《国策基准》;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
2.德、日法西斯化的过程有何不同之处?法西斯专政本质上是一样的,对此你有何认识?
提示:不同点——德国法西斯政权是骗取民众信任,依靠军队,组织纳粹党,通过选举方式上台;日本法西斯政权是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利用军部控制内阁上台的。
认识——法西斯是独裁、专政、侵略和战争的代名词,法西斯主义三大特征:独裁专制;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
对内专政独裁、对外侵略扩张是其共同特征;法西斯是违背时代潮流的,注定要被人类所抛弃。
(类似亦可)
三、课堂总结
在一战和世界性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国、英国等国家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和调整,挽救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强化了法西斯统治,最终挑起了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严重威胁。
它告诉我们:只要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讲述的内容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的分化。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而徳、意、日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可以说本课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鉴于学生对这一部分历史知识的生疏,教师可以采用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主要梳理清楚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抬头、猖獗的活动脉络,揭露法西斯德国的种族歧视及各法西斯国家对内实行恐怖政策、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的暴行。
最后小结加深学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