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3节粒子的波动性讲义含解析
17.3粒子的波动性(教师版)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人教选修3-5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3节粒子的波动性1.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答案】CD【解析】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由于X射线散射满足动量守恒,说明X射线具有粒子性,光电效应也说明了具有粒子性,即A、B不能说明粒子的波动性,证明粒子的波动性只能是CD。
2.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答案】ACD【解析】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与牛顿的“微粒说”本质不同,选项A错误。
由E=hc可知选项B正确。
一束单色光的能量不能是连续变化,只能是单个光子能量的整数倍,选项C错误。
光子不但具有波动性,而且具有粒子性,选项D错误。
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B.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C.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D.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答案】C【解析】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选项A正确;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选项B正确;能量较大的光子频率较大,则其粒子性越显著,选项C错误;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选项D正确。
4.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若减弱光波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出现了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曝光时间足够长时,底片上的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子B.单个光子的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C.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D.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波动性【答案】A【解析】曝光时间不长时,个别光子表现出粒子性,使底片上出现了不规则的点子,而曝光时间足够长时,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底片上出现了规则的干涉条纹,综上所述,本题选A。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7.3 粒子的波动性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U 10V , 0.39nm
U 100V , 0.123nm 与x射线的波长相当
U 1000V , 0.039nm
1.226 n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k
Ek 的单位为eV
四、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由于德布罗意博士论文独创性,得到了答辩委 员会的高度评价,但是人们总觉得他的想法过于玄 妙,无法接受。于是,有人质问:有什么可以验证 这一新的观念?
惠更斯
麦克斯韦
波
波动说
电磁说
动 性
1690 1672
牛顿 微粒说
光的性质 波动性
粒子性
1864 1905
T/年
爱因斯坦 光子说
粒 子 性
实验事实
描述的物理量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ν、λ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h
p
h
托马斯·杨 菲涅耳 双缝干涉 衍射实验
赫兹 电磁波实验
实验
惠更斯
麦克斯韦
波
波动说
电磁说
动
h6.6 31 0 34m1.91 0 3m 6
p 5 07
由计算结果看出,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所以很难 表现出其波动性。
例2、(1)电子动能Ek=100 eV;(2)子弹动量 p=6.63×106 kg.m.s-1, 求德布罗意波长。
解: (1)因电子动能较小,速度较小,可用非相对论公
式求解。
I 实验结果:
U
电流出现了周期性变化 Ni单晶 a d
a=0.215nm d=0.0908nm
实验装置:B
加 速
K
发射电 子阴级
电 极
U
M Ni单晶
I 实验解释: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详解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Ⅱ学习指导一、本章知识结构二、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黑体和黑体辐射如果某种物质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1)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理想的黑体,实际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电磁波),也都能吸收和反射红外线,绝对黑体是理想化模型。
(2)黑体看上去不一定是“黑”的,有些可看做暗黑体的物体由于自身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孔、一些发光体也被当作黑体来处理。
(3)黑体辐射的特性: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实验规律。
从下页右图中可以看出,随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在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2.能量的量子化宏观世界的能量是连续的,微观世界里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不是任意值,是量子化的,或者说是分立的。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假说: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ε的整数倍,最小能量称为能量子ε=h ν普朗克常量:h =6.626×10-34J ·s 3.光电效应的规律 (1)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就越大,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即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光电效应规律中“光电流的强度”指的是光电流的饱和值。
因为光电流未达到饱和值之前,其大小不仅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还与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压有关。
只有在光电流达到饱和值以后才和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射出的光电子存在最大初动能,最大初动能与光强无关,只随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遏止电压: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U C212c e v m =eU c 遏止电压的存在说明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速度,遏止电压随入射光的频率改变,与光强无关。
(3)任何金属都存在截止频率,用超过截止频率的光照射这种金属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截止频率的光照射,无论光有多强,照射时间有多长,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第3节粒子的波动性

例2:电子动能Ek=100eV,质量m=9.110-31Kg,
求德布罗意波长。
解:电子动能较小,速度较小,用非相对论公
式求解:
Ek
1 mυ2 2
p2 2m
,
p = mυ = 2mE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h =1.23Å=1.23×10-10m=12.3nm mυ p
可见,微观粒子的波动性较显著,如电子 运动时, 相当于X射线波段。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如果波长与障碍物相当,衍射现象 最明显。
。
光学发展史
托马斯·杨双缝 干涉实验
惠更斯 波动说
菲涅耳 衍射实验
麦克斯韦 电磁说
赫兹
波
电磁波实验
动
性
1690 1672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3 粒子的波动性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再判断]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 ) 2.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 × ) 3.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又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后思考] 由公式 E=hν 和 λ=hp,能看出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联系吗? 【提示】 从光子的能量和动量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是 h 架起了粒子性与 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合作探讨] 探讨 1: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应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 【提示】 应从微观的角度建立光的行为图像,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 探讨 2: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这句话正确吗? 【提示】 不正确.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 现为粒子性,并不是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答案】 ACE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 2光表现为波动性,只是光的波动性显著,粒子性不显著而已. 3光表现为粒子性,只是光的粒子性显著,波动性不显著而已.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粒子的波动性及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先填空] 1.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 1924 年法国巴黎大学的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_波__动__性___,每 一个_运__动__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 布罗意波,也叫__物__质__波___.
出粒子的性质
续”“一份一份”的
(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光 (2)光子不同于宏观观念
的粒子性
的粒子
(3)波长短的光,粒子性显著
高中物理 第17章 波粒二象性 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5高中选修35物理课件

12/10/2021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
栏目导航
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 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 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故 C 正确,A、B、D 错误.
[答案] 4.0×10-10 m 6.63×10-35 m
12/10/2021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
栏目导航
宏观物体波动性的三点提醒
(1)一切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宏观物体观察不到其波动 性,但并不否定其波动性.
(2)要注意大量光子、个别光子、宏观物体、微观粒子等相关概 念的区别.
(3)在宏观世界中,波与粒子是对立的概念;在微观世界中,波 与粒子可以统一.
栏目导航
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1)能量:ε=_h_ν__.
h
(2)动量:p=_λ_.
3.意义
能量 ε 和动量 p 是描述物质的粒__子__(lì性zǐ) 的重要物理量;波长 λ 和
h
频率 ν 是描述物质的_波_动__(b性ōdò的ng)典型物理量.因此 ε=_h_ν__和 p=_λ_揭
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12/10/2021
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
栏目导航
[解析]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它又不同于宏观观 念中的机械波和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 现,是同一客体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同属性,我们无法用其中的一 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有选项 D 正确.
12/10/2021
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
2018_2019高中物理第17章波粒二象性17.3粒子的波动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D.动能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较短
【解析】选C。根据公式λ =
h 可以判断动量大的物体 p
德布罗意波长较短,故C正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波属于机械波
(
)
B.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 波动性 C.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 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 叫物质波 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 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18·金华高二检测)频率为ν 的光子,德布
h 罗意波长为λ = ,能量为E,则光的速度为( p
)
E A. h
B.pE
E C. p
h2 D. Ep
h 【解析】选A、C。根据c=λν,E=hν,λ= ,即可解得 p E E 光的速度为 或 。 p h
2.(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实验基 础 光 的 粒 子 性 光电效 应、康 普顿效 应
表现 (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 用时,这种作用是“一 份一份”进行的,表现 出粒子的性质 (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 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说明 (1)粒子的含义是 “不连续”“一份 一份”的 (2)光子不同于宏 观观念的粒子
说 对于不同频率的光,频率越高,光的粒子性越强;频率 明 越低,光的波动性越强
物质波
如图是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结合图样及课本 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假设的理 论基础是什么? 提示: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 (2)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图样说明了什么?
提示:电子束具有波动性。
(3)德布罗意波长与动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如果用动量p来表征实物粒子的粒子性,用波长λ 来表征实物粒子的波动性。那么,对光适用的关系式也
2018_2019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第3节粒子的波动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ppt版本

物质
h
ε
p
h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波
干涉
衍射
1927 年 戴 维 孙 和 G.P. 汤 姆 孙 分 别 利 用 晶 体 做 了 __电__子__束__衍__射____的实验,得到了类似右图的__衍__射____图 样,从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他们为此获得了1937年 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课内探究
探究一 对光的本性的认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学说名 称
代表人 物
实验 依据
内容 要点
年代
微粒说
牛顿
光的直线 传播、光 的反射
光是一群 弹性粒子
17世纪
波动说 电磁说
光子说
惠更斯 麦克斯韦 爱因斯坦
光的干 涉、衍射
能在真空中 传播,是横 波,光速等 于电磁波速
新课标导学
物理
选修3-5 ·人教版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三节 粒子的波动性
学习目标
※ 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 了解粒子的波动性 ※ 理解物质波的概念,知道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知识导图
1
课前预习
2
课内探究
3
素养提升
4
课堂达标
5
课时作业
课前预习
知识点 1 光的波粒二象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正确解答:德布罗意波长λ=
h p
远远小于子弹自身的线度,波长越短,衍射
本领越小。对于子弹来说无法观察到它的波动性,子弹具有确定的轨道,宏观
物体子弹脱靶的原因与波动性无关,不是产生失误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粒子的波动性1.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1)能量:ε=hν。
(2)动量:p=hλ。
(3)意义:能量ε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
因此ε=hν和p=hλ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普朗克常量h架起了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的桥梁。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1.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2.光的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多普勒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释疑难·对点练]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要从微观的角度建立光的行为图案,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
(2)大量光子易显示波动性,而少量光子易显示出粒子性;波长长(频率低)的光波动性强,而波长短(频率高)的光粒子性强。
(3)要明确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在不同现象中的分析方法。
[试身手]1.(多选)对光的认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个别光子的行为易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易表现为波动性B .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 .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D .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解析:选ABD 个别光子的行为易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易表现为波动性。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表现为粒子性,光的传播表现为波动性,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故A 、B 、D 正确。
1.粒子的波动性 (1)德布罗意波: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2)物质波的波长、频率关系式:波长:λ=h p;频率:ν=εh。
2.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1)实验探究思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干涉或衍射现象。
(2)实验验证:1927年戴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3)说明:①人们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分子的波动性,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ν=εh 和λ=hp关系同样正确;②宏观物体的质量比微观粒子的质量大得多,运动时的动量很大,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很小,根本无法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辨是非](对的划“√”,错的划“×”) 1.一切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
(√) 2.行星、太阳等运动的物体不具有波动性。
(×)[释疑难·对点练](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的缘故。
(2)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不能以宏观观念中的波来理解德布罗意波。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
[特别提醒](1)一切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宏观物体观察不到其波动性并不否定其波动性。
(2)要注意大量光子、个别光子、宏观物体、微观粒子、概率波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试身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 B .速度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 C .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 D .动能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短解析:选C 由λ=h p可知,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量成反比,C 正确。
个不明显。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有力地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光子说表明,光还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典例1]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 .光子与电子是同一种粒子C .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 .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思路点拨]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电子是一种实物粒子,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显著。
个别光子易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显示波动性。
[解析]选C 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一种粒子。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
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越显著,故选项C 正确,A 、B 、D 错误。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物质波波长λ=h p =hmv=Ep ν,公式中λ为德布罗意波波长,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粒子动量。
对物理原理公式的理解关键在于对各物理量意义的理解。
[典例2] 电子经电势差为U =200 V 的电场加速,电子质量m 0=0.91×10-30kg ,求此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析] 已知12m 0v 2=E k =eU所以v = 2eUm 0λ=h 2m 0E k =h 2em 0U =h 2em 0·1U ≈1.23Unm U =200 V ,则λ=1.23U nm =1.23200 nm≈8.63×10-2nm 。
[答案] 8.63×10-2nm[课堂对点巩固]1.有关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是相互矛盾和对立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光不具有波动性D.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选D 19世纪初,人们成功地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这属于波的特征,微粒说无法解释。
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但到了19世纪末又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这种现象波动说无法解释,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
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无法用其中的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选项D 正确。
2.(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伴随着一种波,这种波叫做物质波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D.宏观物体尽管具有波动性,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解析:选BD 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A选项正确;由于X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的衍射现象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即B 选项错误;电子是一种实物粒子,电子的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C 选项正确;由电子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知,少量电子穿过铝箔后所落的位置是散乱的、无规律的,但大量电子穿过铝箔后落的位置则呈现出衍射图样,即大量电子的行为表现出电子的波动性,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只要是波,都会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故D选项错误。
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长C.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大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解析:选AD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A对;由c=λν知B错;由爱因斯坦光子理论ε=hν,c=λν,知波长越长,光频率越小,光子能量越小,C错;任何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均为3.0×108 m/s,D对。
4.如果一个中子和一个质量为10 g的子弹都以103m/s的速度运动,则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是多少?(中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解析:中子的动量为p1=m1v。
子弹的动量为p2=m2v。
由公式λ=h p知,中子和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λ中=h p 1和λ子=h p 2。
因此可得到λ中=h m 1v,λ子=hm 2v,代入数据得: λ中≈4.0×10-10m ;λ子=6.63×10-35m 。
答案:4.0×10-10m 6.63×10-35m [课堂小结] [课时跟踪检测七]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当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同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铝箔有张角,则该实验( )A .只能证明光具有波动性B .只能证明光具有粒子性C .只能证明光能够发生衍射D .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选D 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衍射,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验电器铝箔有张角,说明锌板发生了光电效应,则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所以该实验证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D 正确。
2.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B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将牛顿的粒子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解析:选C 光的波动性指大量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不是惠更斯的波动说中宏观意义下的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指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光子,不是牛顿微粒说中的经典微粒。
某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是指波动理论能解释这一现象。
某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是指能用粒子说解释这个现象。
要区分说法和物理史实与波粒二象性之间的关系。
C 正确,A 、B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