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中应用的手术护理配合与探讨

溶性 、小分子物质 。因此将两者联合应用与治疗 急性重症 中毒患者 ,既能迅速 改善机体内环境 ,纠正水 、电解 质紊乱 ,清除炎性介 质 ,阻断了进一步的恶性循 环 。对治疗 急性 肾功能衰竭 、心衰 、肺水肿 、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亦非常有 效 。该法 由于 HP与 HD同时进行 ,争取 了抢 救时机 ,节省治疗时 间 ,降低 费 用 ,减少工作量 ,为临床上抢救急性 中毒合并 急性 肾衰病例提供了安全 、可靠 的方法 。
外阴癌常见 于 60岁 以上妇女 ,占女 性生殖道 恶性肿瘤的 3%一5% 1,女 性全 身恶性肿 瘤的 l%,其 5年生存 率约在 50%,近年发 病年龄 有下降 的倾 向。外 阴癌 的治疗 目前仍 以手术治疗为 主,淋 巴结转移是外 阴癌主要转 移途 径之一 ,而腹股沟淋 巴结是转 移的首站。因此 ,腹股 沟淋 巴结清扫术是手术治 疗外 阴癌 的常规步骤之一 ,一般 采用外阴广泛切除加开放腹股 沟和 (或 )盆腔 淋 巴结 清扫术121。而传统的开放腹股 沟淋 巴结清扫术 其腹股沟 区伤 口大 ,切 除皮下组织多 ,术后极 易发生腹股沟 区皮 肤缺血坏死 ,造成 伤 口长期愈 合不 良,严重影响患者术 后的恢 复。随着腹腔镜下腹股沟和(或 )盆腔淋巴结清扫 术式的采用 ,明显 降低 了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率 ,特别是股 沟区皮肤坏 死的发 生 率。通过 我 院 12列此手术的配合及探索 ,已取得满意的配合方式及效 果。 现报道 如下。 1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2010年 10月一2012年 l2月我院对 12例 外 阴癌 患者施行 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 巴结 清扫术 ,其 中 3例 术中腹 股沟淋巴结冰冻病理结 果阳性 转移同时在腹 腔镜 下行 盆腔盆腔淋 巴结清扫术 。患者平均年龄 61.2岁 (51—76岁 ),体重平均 57.4kg,合并糖尿病 2例 ,合 并高血压 1例 。 l2例患者 术前均为外 阴包块病理 活检确诊 。 1.2 方法 1.2.1术前 心理护理 此类手术的患者多为文化程度偏低 的老年妇女 ,对 手术 室这个特殊环境感到非常陌生,心理承受能力低 ,陷于焦虑 、恐惧 心境 中,她们 往往觉得 自己的病症 难以启齿 ,存 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因此术前 访视 对于她们尤为重要 ,术前访视时我们应 主动与患者交谈 ,了解 患者情况 ,说 明 手术的必要性 、安全性及 内镜手术 较传统 开放手术的诸多优势 。充分运 用解 释 、鼓励 、暗示等心理治疗手段来纠正患者负性心理状态 ,做好 患者心理护理 , 消除患者紧张 、焦 虑情绪 ,以达到其最佳心理状态来适应手术 。 1.2.2体位 ① 采用传统外 阴癌术式手术步骤及体位。第一步先行腹股沟区淋 巴结清 扫时患者先取平 卧位 ,双腿分开 15 30。双膝下放置软 枕 ,消毒铺单手 术。第二步摆放膀胱截石位 重新 消毒 铺单行外 阴广泛切 除。②直接将患者摆 放膀胱截石位 ,按腹会 阴联合手术 的方式严格消毒铺单 ,在行腹股沟 区淋 巴结 清扫时将截石位支架尽量放平与床沿呈 20~30o,将腹股 沟区充分暴露有利于 术者操作和彻底清扫腹股沟 区淋巴。在行外阴广泛切除时只需要将截石位支 架调节 到与床沿呈 9o。,使患者下肢呈髋 关节屈 曲 9O。一100。,外展 80—90。,有 利 于外 阴暴露 。在缝合外 阴切口时调节 患者髋部外展到 45~6O。 以降低外阴 部切 口的张力有利于切 口的缝合和愈合。 1.2.3物品准备 一套 外阴切除器械 ,两套腹腔镜器械(一套用于腹股沟淋 巴结 清扫 ,一套备用于盆腔淋巴结清扫 ),4根 18号硅胶多孔引流管 ,4个 负压 吸引 装置 ,超声刀。 1.2.4洗手护士配合 ①按常规腹会 阴联合 手术 的方式严格消毒铺单 。②递 1 I 号刀 于脐部 切~ Icm切口,朝腹股沟向经皮下穿刺置入直径 lOmm穿刺器放 置镜 子并建立皮 下气腹 。脐耻 连线 中点切一 1cm切 El,右 下腹 麦氏点处切 0.5cm切 口,在腹腔镜监视下分别 在皮下置人 10r am 和 5mm穿刺器至腹股 沟 皮下气 腹区 ,分别放置超声刀和血管钳。清扫右侧腹股 沟浅淋 巴结 ,于股三角 最低 点放置 18号多孔引流管 ,接 负压 吸引。③在左下腹麦 氏点相对应位景切 O.5cm切 口,置入 5mm穿刺器 ,按右 侧腹股沟浅淋 巴结 清扫法切 除左侧 腹股 沟浅淋 巴结 ,于股三角最低点放置 l8号多孔引流管 ,接负压吸引 。④将 切除 淋巴结送快速病理检 查。⑤在等待病理检查结果 时关 闭气腹 系统缝合切 口, 保持腹部区域和腹腔镜器械无菌。换 器械和手套 ,加强会阴部消毒,行外阴广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是一种常见的外阴癌治疗手术,利用腹腔镜技术可以更加精细地清除淋巴组织,减少并发症和手术风险。
本文旨在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引言外阴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罕见的一种,但病情进展较快且易转移,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腹股沟淋巴结是外阴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因此对于外阴癌的治疗中,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具有重要意义。
腹腔镜技术的出现使得手术更加微创、精准,且术后恢复快、更少合并症。
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
二、患者与方法1. 患者选择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外阴癌患者224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5例。
纳入标准为:①确诊为外阴癌;②年龄在35岁至75岁之间;③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为:①合并其他明显恶性肿瘤;②存在严重心脏、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晚期转移患者。
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手术全程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完成。
具体操作步骤为:①全麻下取俯卧位,双侧下肢垫高;②采用腹腔镜穿刺方式进入腹腔,取放置助手孔位,对腹腔进行检查,并寻找至髂窝、腹股沟淋巴结;③对可清扫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对不宜清扫的淋巴结进行活检;④术中重点避免神经、血管损伤。
三、结果1.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术后病理结果显示,75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53例,转移率为70%,转移淋巴结数目范围为1-5个,其中单侧转移者48例,双侧转移者5例。
2. 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未观察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为3-7天不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6%,主要包括腹腔感染、淋巴瘘等。
3. 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均有1年以上的随访时间,最长随访时间达到5年。
术后1年内,14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8.67%,5年内无肿瘤相关死亡;5年内生存率为84%。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
研究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结果显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治疗外阴癌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清除恶性肿瘤组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讨论部分分析了手术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了术后康复与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
这项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外阴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提供了重要依据。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展望了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腹腔镜, 腹股沟淋巴清扫术, 外阴癌, 效果观察, 引言,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正文,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临床意义, 结论, 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阴癌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女性生殖系统。
外阴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和复发。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外阴癌的方法,通过腹腔镜技术清扫腹股沟淋巴结,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和复发率。
目前关于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疗效尚未有大规模的研究报道,因此有必要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批外阴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并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观察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患者的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和分析,评估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效果和优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建议,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临床研究

( 徐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妇科 , 江 苏 徐州
2 2 1 0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究腹 腔镜 下腹 股沟淋 巴清扫术治疗外 阴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 院 自2 0 1 1 年 1月- 2 0 1 4年 l 2月收治 的 1 9例 外阴癌 患者,所 有患者均行腹腔镜 下腹股 沟淋 巴清扫 术,对其治疗效 果进 行 回顾性 分析 。结 果 所 有患者 的平均手 术 时间为( 1 . 6 2  ̄ 0 . 5 8 ) h,平均术 中出血量为 ( 6 1 . 2 3  ̄1 9 . 8 3 ) m L ;患者的淋 巴结切除数 为 ( 1 0 . 9 3  ̄ 2 . 0 3 ) 枚 ,术后拔 管时 间为 ( 6 . 9 3  ̄ 0 . 9 8 ) d ,切 口愈合 时间为( 7 . 2 3  ̄ 1 . 8 2 ) d ,术后住院时 间为 ( 1 0 . 2 3  ̄ 1 . 9 4 ) d ;只有 1例患者 出现伤 口感染的现 象,并
发症发 生率为 5 . 2 6 %。结论 给 予外阴癌 患者行腹腔 镜下腹股 沟淋 巴清扫术 术 中出血 量,可有效 的清除淋 巴结数量 ,且 并 发症发 生率较低 ,值得在 临床上使 用。
【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 沟淋 巴清扫术 ;外 阴癌 ;改 良外 阴广泛切除术 【 中图分类号 】R 7 3 7 . 3 5 【 文献标识码 — 8 2 4 2 . 2 0 1 6 . t 0 . 7 7 8 7 . O 1
点 、麦氏点分别做一 切 口,长度 均为 5 m m,将两 个 T r o c a r 生活质量 .尽量减轻他们的痛苦。 . 放置在腹外斜 肌腱鞘 处 ,长度 为 1 0 m m、5 mm,而后 进行 医学是随着 时间 的推移 在进 步 的,腹 腔镜 手术 就是 一 穿 刺 ,位 置 选 在 患 者 脐 部 切 口 T r o c a r处 ,将 C O ,充 入 ,将 个例子 ,它具 有很 好 的优势 ,如 伤 口较 小 ,很 少 留下手 术 气腔建立起来 ( 压 力维 持在 1 5 m m Hg ) ,将 腹 腔镜 置人 ,植 疤痕 ,最重要的是可减 轻患 者 的痛 苦 ,对 于外 阴癌 患者 来 入T r o c a r 及 操作 器 械 的 位 置 选 在 5 m m 切 口处 ,为 扩 大 手 术 说 ,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淋 巴结转移 ,一 旦 出现 此种转 移 , 视野 .可采用超声切割刀将皮下组织切开至 腹股沟韧带下 3 腹股沟淋 巴结是 第一 位 ,因此 对 于确诊 为外 阴癌 的患 者我 e m左 右 ,开始手术 的部位选 在腹外 斜肌表 面 ,为将腹 股沟 们可 以试着采用 腹腔镜 下腹 股 沟淋 巴清扫 术 的技术 。在 本 三角 区显示 出来 ,可将 含有 淋 巴结 、淋 巴管 、皮 下脂 肪等 次研究 中,我们对来 院所 有 的外 阴癌患 者均 采用 腹腔镜 下 的组织从上而下 切至 腹股 沟韧 带使 用超 声刀 切除 :为使得 阔 筋 膜 暴 露 .可 在 股 淘 韧 带 下 方 向 下 将 股 外 侧 表 面 脂 肪 组 织切除 ,紧贴 阔筋膜 表 面 向下将 皮 下组 织至 耻骨 结 节下 3 c m 处 切 除 ,进 而 将 隐 静 脉 裂 孑 L 暴 露 ,使 得 大 隐 静 脉 显 示 , 而 后 将 阔 筋 膜 切 开 ,: 进 行 分 离 ,将 长 收 肌 和 缝 匠 肌 暴 露 ,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临床研究

c a r 和操作器械 , 术 中要 维 持 气 腔 压 力 为 8~9 m mH g , 先 逆 行
切 除 并 清 扫 患 者 的腹 股 沟 浅 层 水 平 的淋 巴结 , 使 用 超 声 刀 分
术后 l a复发 率 比 较 均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P均 > 0 . 0 5 ) 。 结 论 腹 腔 镜 下腹 股 沟 淋 巴清 扫 术 是 治 疗 外 阴癌 的 有 效 方 法 ,
对 患 者 造 成 的创 伤较 小 , 利 于 患者 的 术 后 恢 复 , 可明显缩短 患者的治疗 时间 , 治疗更为彻底 , 引发 的 并 发 症 少 , 安 全 性
[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7 . 3 5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8— 8 8 4 9 ( 2 0 1 4 ) 2 4— 2 6 9 2— 0 3
外阴癌是临床常见的一 一 种肿瘤疾病 , 以原 发 性 为 主 , 约占 女性生殖器肿瘤的 4 %, 占妇 女 全 身 肿 瘤 的 1 %~ 2 %, 且 绝 大 多数外阴癌是鳞状 上皮 癌 , 约 占外 阴 恶 性 肿 瘤 的 9 5 %, 淋 巴 转 移 是 外 阴癌 的主 要 转 移 途 径 之 一 , 而 腹 股 沟 淋 巴结 是 外 阴 癌转移的第一站 , 可造 成 患 者病 症 的 快 速 进 展 , 随着 病 症 的发 展 会 影 响 到 患 者 的生 命 , 进 而 影 响 到 患 者 的 预 后 … 。 手 术 治 疗 是 外 阴癌 的首 选 治 疗 方 案 , 腹 股 沟 淋 巴 结 切 除 术 是 防 治 外 阴癌 转 移 的 主要 方 法 , 其 中开 放 手 术 治 疗 对 患 者 创 伤 较 大 , 会 切 除患 者 大 量 的 皮 下 组 织 , 容 易 造 成 术 后 腹 股 沟 皮 肤 缺 血 坏死 , 可造成 切 口愈合 不 佳 , 影 响 到 患 者 的 术 后 恢 复 。2 0 0 9 年l 0月 一 2 0 1 2年 1 O月 本 院 采 用 改 良外 阴 广 泛 切 除 术 联 合 腹 股 沟 淋 巴 结切 除 术 治 疗 外 阴 癌 患 者 2 9例 , 效果 满 意, 现 将 结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外阴癌的效果观察一、引言外阴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起源于外阴黏膜上皮,常见的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外阴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主要由于HPV感染、长期性生活、吸烟等因素的影响。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放疗和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在寻求一种既能保证肿瘤彻底切除,又能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成为了临床治疗的焦点。
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的外阴癌患者共计60例,年龄范围为35~70岁,其中鳞状细胞癌38例,腺癌22例。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外阴癌,且均为初诊患者。
2.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治疗,手术采用常规的麻醉方法,患者取取俯卧位,行腹腔镜检查,确认术前评估结论。
术中,通过腹腔镜在患者小腹上作3到4个小切口,然后将镜头和手术器械插入腹腔,进行淋巴结清扫,并清除外阴癌组织。
手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2.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淋巴水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并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三、结果3.1 术中指标所有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手术时间在90分钟至120分钟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105分钟。
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顺利进行。
3.2 术后指标所有患者均在术后顺利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天。
术后6例患者出现淋巴水肿,经积极处理后症状明显缓解。
未发生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3.3 生活质量评价根据术后3个月的随访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未发现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不适症状。
术后恢复较快,生活正常。
四、讨论外阴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妇科肿瘤,目前尚无明确的规范治疗方案。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放疗和化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机器人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We一D昏 M l ua aoao e a m n O s r s n yeooyo A h i rvni f l e h i i 6l o cl L brtr o p r e t bt i dG ncl n u oic l f i dtAn u 6, e r y fD t f o ec a gf P a Ai a o t
tc n lg ne n e tg .R b t e h iu s ae g a u l e n s d t ef r g n c lg c main n y e h oo y e tr g a n w sa e o oi t c n q e r r d al b i g u e o p ro m e oo i l a c i c y y g s r ia r ame tp o e u e , il o a ia y tr co n ev c l mp o e d s e t n i ai ns wi u g c lt t n rc d r s man y f rr d c lh se e tmy a d p l i y h n d is ci n p t t e o e t h c r ia a c rb tas r r dc lt c ee tmy p li n a a oi y h n d tgn ra v n e e vc l e vc lc n e u o f a ia r h lco , ev c a d p r a t lmp o e sa i g f d a c d c r ia l o a c o c n e , e vce e tr t n frr c re t e vc l a c r T er p t f o o n o til a c r n v r n c n e a c r p l i x n e a i e u r n r i a n e . h e o so b t d mer n e d o a a a c r o o c c r e ac a i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一、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原理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腹壁上小孔的方式将腹腔镜器械置入体腔中进行手术操作。
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是指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位于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以达到治疗与评估癌症的目的。
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初次手术中的辅助治疗,二是复发或转移病灶处理时的干预治疗。
在术中,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能够有效切除癌细胞转移的淋巴结,减轻肿瘤对患者身体的影响。
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可减少转移病灶,提高患者生存率。
腹腔镜技术操作精准、损伤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三、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疗效评估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卵巢癌为例,一些研究发现腹腔镜手术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未见盲袋内转移有增多趋势,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较快。
对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不仅可以达到同等的治疗效果,还有更好的术后生活质量和更小的手术创伤。
在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治疗中,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研究报道,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且两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异。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阴道分娩率和术后生活质量均优于开放手术组。
这些都表明了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的良好效果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家论坛·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薛敏叶明珠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毆毆毆毆曾飞薛敏,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中南大学首届湘雅名医,全国医德标兵,中国最美女医师,湖南省十大同心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任国际微创与无创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国际国内学术职务20余项。
任《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7家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
近年主持及参与国家级课题5项,主持省厅级课题20余项,国家专利17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论文2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专著10部、参编11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及省医学科学技术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率先在湖南省开展妇科腔镜技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目前是湖南省内最大的腔镜诊治中心、湖南省宫内疾病微创诊治临床研究中心。
2015年10月15日完成湖南省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2016年完成的妇科机器人手术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手术种类最多的妇科术者,且实现了单日手术达7台的全国纪录。
一、外阴癌概述外阴癌(vulvar cancer )是相对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5%,发病率位居妇科恶性肿瘤第4位[1]。
女性外阴部位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ɢ 7ɢ,同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2]。
外阴癌根据其病因不同,可大致分为两大类:①与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感染相关的外阴癌,这类外阴癌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常合并有HPV 感染导致的外阴湿疣及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VIN ),其他的高危因素还包括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 )病史、吸烟、经济水平低下等[3-4]。
②与HPV 感染无关的外阴癌,多为老年女性,常合并有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the vulva ,NNEDV ),可引起外阴上皮细胞增生,甚至引起不典型增生及VIN ,从而引起外阴浸润癌。
此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可能与其发病有一定的关系,但为非独立危险因素[5-6]。
外阴癌的病理类型,90%以上均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其他还包括恶性黑色素瘤、腺癌、基底细胞癌、疣状癌、肉瘤等。
外阴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久治不愈的外阴瘙痒、外阴肿块及溃疡,如合并感染或晚期者可伴有疼痛、出血、排尿困难及阴道排液等[7]。
阴道镜、DOI :10.3877/cma.j.issn.1674-6899.2017.05.016作者单位:410013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产科通信作者:薛敏,Email :xuemin5908@sina.com 影像学及膀胱镜等检查能够帮助了解肿瘤转移情况,但肿瘤的确诊,仍需进行活检病理检查。
外阴癌的转移途径包括:①局部扩散至邻近器官,如尿道、阴道及肛门。
②淋巴结转移,通常沿腹股沟浅、腹股沟深淋巴结,到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及锁骨下淋巴结进行;其中腹股沟淋巴结是外阴癌淋巴结转移的第一站,而且淋巴结转移是外阴癌预后最为重要的因素。
③极少数晚期患者可发生血行转移,以肺、骨最为常见[8]。
对于外阴癌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9]。
二、外阴癌的手术治疗及变迁(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外阴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外阴癌治疗的基础。
手术主要包括两部分,即原发病灶的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切除。
20世纪初期,有学者就提出了外阴癌“整块切除(En bloc resection )”手术的概念,即整块进行外阴广泛切除连同阴阜皮肤脂肪组织及腹股沟淋巴组织一并切除,切下的标本和切口均为整块蝶形,此后该术式一直为外阴癌的标准术式[10-11]。
整块切除手术使外阴癌的5年生存率从20% 30%提高到60% 70%。
但是,其手术并发症率高,尤其是切口裂开、感染、长期不易愈合,以及住院时间延长。
有的甚至还需要二次植皮手术,术后严重瘢痕形成,影响外阴美观及患者性功能[12]。
近20余年来,外阴癌手术治疗的研究方向一直是如何在保证预后的前提下变得更为微创,目前外阴癌的手术治疗也更趋向于个体化。
(二)手术治疗方法的变迁1.外阴原发病灶切除术更加个体化:传统外阴癌手术中,无论肿瘤分期如何,均需进行外阴广泛切除术且与双侧腹股沟淋巴结一同以蝶形切口整体切除。
目前:①切口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整体切除逐步改为三切口的术式,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皮肤及组织,不仅明显减少了术后切口并发症,而且不影响肿瘤预后。
②随着三切口技术的提出,外阴局部病灶切除范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ⅠA期外阴癌(即肿瘤直径≤2cm,浸润深度≤1mm的单发病灶),可行外阴局部广泛切除术;而对于ⅠA期以上病变,也可行外阴广泛性局部切除术,如病变较大或累及周围脏器较广,也可考虑行术前放疗或放、化疗,缩小病变及手术范围,从而保留尿道及肛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3]。
2.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更加个体化:①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指征的变化,既往无论肿瘤为何分期,均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而目前对于ⅠA期患者不推荐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同时,对于单侧型肿瘤早期可仅行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而不需行双侧淋巴结清扫术。
②外阴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能有效判定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情况,了解疾病的分期,可以对患者选择性地进行淋巴结切除,对于肿瘤直径<4cm的早期患者可探索性使用[14]。
③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video endoscopic inguinal lymphadenectomy,VEIL)的应用。
1996年,Dargent首次进行了阴茎癌VEIL的探索,随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VEIL在阴茎癌、外阴癌中应用的报道。
VEIL在保证肿瘤足够切除范围的前提下进一步缩小了切口,减少手术并发症,在临床应用已较广泛。
VEIL有两种不同入路,即经下肢皮下入路(VEIL-L)和经腹部皮下入路(VEIL-H)[15]。
但由于腹股沟区解剖结构复杂多变,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且术中在皮下建立气腹形成的手术空间狭小,因此这一手术相对难度较高,要求术者具有清晰的解剖概念,较高的掌控器械的能力,精细、严密及规范化的镜下操作技巧,对助手配合要求较高,使这一手术成为富有挑战性的手术。
三、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腔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开放手术的方式,出现了微创外科的理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术器械的持续改进和更新,微创外科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机器人手术时代。
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da Vinci(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与传统的开放及腔镜手术相比,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达芬奇系统具有三维、高分辨率、10 15倍放大的立体腔镜成像平台,使术野更清晰;控制台具有震颤过滤系统,能滤除手术医师手部的不自主颤动,可提高手术操作的稳定性;多关节机械臂配合多个活动自由度的可转腕器械,使操作更加灵活,更适合在狭小空间进行精细手术;此外,手术医师采取坐姿操作,在长时间的复杂手术中,可减少因疲劳犯错误的概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由于机器人腹腔镜技术的优点更能契合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困难,机器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robotic-assisted video endoscopic inguinal lymphadenectomy,RAVEIL)应运而生。
2009年,Josephson及其团队首次报道了RAVEIL,患者为37岁阴茎癌T3期患者,术前可扪及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术中先行一侧RAVEIL,手术时间120min,术中出血100ml;术后住院1d,术后10d 拔除引流管,无并发症,术后病检提示清除浅淋巴结6枚、深淋巴结4枚,无转移;术后3周患者行另外一侧RAVEIL,手术时间130min,术中出血50ml;术后住院1d,术后14d拔除引流管,无并发症,清除浅淋巴结5枚、深淋巴结4枚,无转移;随访至术后2个月,无异常并发症发生[16]。
2013年,Matin 等[17]对10例行双侧RAVEIL的阴茎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的队列研究;其中2例行开放腹股沟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股沟淋巴结阳性),其他8例中有1例患者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时中转开放,余15侧,每侧手术时间90 120min,中位出血量100ml(10 200ml),平均清除腹股沟淋巴结9.5枚,术后60d内再入院患者2例(蜂窝织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例。
此外,还有RAVEIL在外阴癌、阴道癌中应用的研究,同样证实其是安全可行的。
四、机器人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方案及经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自2015年10月15日开始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妇科手术,现已完成手术1000余例,完成RAVEIL共8例,其中外阴癌6例、下段阴道癌2例,均手术顺利,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
现将手术方案、技巧及经验总结如下。
(一)手术方案1.麻醉及体位:RAVEIL麻醉方式采用全身麻醉插管麻醉方式,术中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时采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呈“八”字分开,髋关节屈曲,大腿轻度外展。
完成淋巴结清扫后则改为膀胱截石位进一步行外阴部手术。
2.手术入路及穿刺套管布局:与普通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相同,RAVEIL同样分为经下肢皮下入路(RAVEIL-L)及经腹部皮下入路(RAVEIL-H)。
RAVEIL-L穿刺套管布局:镜头臂采用一次性12mm Trocar,定位于股三角顶点下2cm;第1、2号臂套管采用8mm Trocar,位于第1切口内及外上方约8cm处;助手孔常置于镜头臂与外侧臂中点。
RAVEIL-H穿刺套管布局:镜头臂采用12mm Trocar,位于脐轮下缘;第1、2号臂采用8mm Trocar,分别位于脐与髂前上棘中点及脐耻之间;助手孔可置于麦氏点及反麦氏点,或镜头臂与外侧臂中点。
3.达芬奇机械臂置入位置:通常置于患者一侧肩旁或下肢旁。
但在进行RAVEIL-H时,笔者开创性的采用放置于患者两腿之间的方法,这样在术中不需挪动机械臂位置,甚至如果同时需要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都无需变换机械臂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