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处理探讨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分析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分析周家权;朱耀;叶定伟【期刊名称】《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年(卷),期】2012(4)5【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6例在我院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的阴茎癌患者.清扫手术的范围以腹股沟韧带上2 cm为上界,缝匠肌内侧缘为外侧界,长收肌外侧缘为内侧界,股三角尖端为下界,清除该范围内的淋巴脂肪组织.淋巴漏在本研究中的定义:自术后第3天起,引流管引流>100 ml的淡黄色液体,连续2 d.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6例阴茎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腹股沟清扫区平均每天引流量为63.65 ml,而淋巴漏的发生率为36.0%(40/111),同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是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1.03.经过适当处理后,出现淋巴漏的腹股沟伤口区的置管时间均<4周.结论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较高,但术中对淋巴组织残端进行充分结扎,同时术后给予适当的治疗能减少淋巴漏的发生.【总页数】4页(P278-281)【作者】周家权;朱耀;叶定伟【作者单位】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一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感染伴淋巴液漏患者的护理 [J], 刘玲;何其英;马莉;但丹;杨秋香;彭胤琼2.行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皮桥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1例报告 [J], 陈安健;陈宗平;崔伟;梁国标3.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合并皮瓣坏死的处理 [J], 陈铁;蒋松琪;江晓晖;陈志刚;谢湖阳4.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预防及治疗进展 [J], 贺聚良;莫昊;袁振超5.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二期愈合患者的护理 [J], 郑霞;胡雅;周洁;尚攀婷;韩辉;卢惠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股沟淋巴瘘

目的:观察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对术后腋窝及腹股沟切口淋巴瘘的疗效。
方法:对32例腋窝及腹股沟部切口淋巴瘘患者,应用76%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进行瘘口(假腔)周围分次分点注射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伤口淋巴液均在注射2次后明显减少,注射部位出现硬实感,注射5次后临床治愈。
治愈时间最短10 d,最长16d,平均12.3 d。
无发热、碘过敏及并发伤口感染病例。
1例患者出现左下肢淋巴水肿,3周后消失。
随访28例,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5个月,注射部位硬实感消失,无局部疼痛及淋巴水肿病例。
结论: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治疗术后伤口淋巴瘘疗效显著,安全,方法简单,价格便宜,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淋巴瘘;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并发症;瘘口腋窝及腹股沟区手术后出现淋巴瘘临床常见,淋巴瘘有引起继发伤口感染和移植物感染的可能,并有导致截肢及危及生命[1]。
发生此并发症的确切原因目前仍未明了,久治不愈成为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本文总结了应用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瘘口(假腔)周围分次分点注射治疗腋窝及腹股沟部术后并发切口淋巴瘘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25~72岁,平均52岁;切口淋巴瘘发生于腹股沟部26例,腋窝部6例;血管手术22例,其余为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活检、腋臭切除术等。
临床表现是术后伤口间断或持续地流出清亮或淡黄液体。
淋巴引流量最少50~300 mL/d,平均120 mL/d。
1.2 治疗方法碘过敏试验阴性者,用注射器吸取76%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上海旭东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在瘘口(假腔)周围放射状多点注射,每点注射1~2 mL,针距1~2 cm,每次总量不超过20 mL,每天或隔天注射1次,避免注入血管或皮内。
创面无需局部加压包扎制动,淋巴液较多者可于假腔内放置引流。
1.3 结果所有患者伤口淋巴液均在注射2次后明显减少,注射部位出现硬实感,注射5次后临床治愈(临床治愈标准:淋巴液引流少于5 mL/d,伤口于停止注射2周内愈合)。
淋巴漏最佳治疗方法

淋巴漏最佳治疗方法
淋巴漏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通常由于淋巴管道受损或阻塞而导致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渗漏而引起。
淋巴漏的症状包括肿胀、疼痛、感染和溃疡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对于淋巴漏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治疗淋巴漏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恢复淋巴系统功能并且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淋巴漏的最佳治疗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保持局部清洁和卫生非常重要。
淋巴漏患者应该定期清洁受影响的部位,避免细菌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此外,定期更换敷料和保持皮肤干燥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压力治疗是治疗淋巴漏的重要手段。
通过应用压力绷带或穿着压力袜来减轻肿胀和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可以有效缓解淋巴漏的症状。
此外,定期进行淋巴引流按摩也可以帮助恢复淋巴系统功能。
除此之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淋巴漏的重要手段。
例如,利用利尿剂来增加尿液排泄,从而减轻组织间的液体压力,有助于减轻淋巴漏的症状。
抗生素也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感染,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手术治疗是对于严重淋巴漏患者的最佳选择。
手术可以修复受损的淋巴管道,清除淋巴囊肿或淋巴瘘,从根本上解决淋巴漏的问题。
总的来说,对于淋巴漏的治疗,综合治疗方法往往是最佳的选择。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淋巴漏,重获健康。
希望本文所述能够对淋巴漏患者有所帮助。
腹股沟区血管外科手术后并发淋巴漏的预防和处理

F ENG Ya o—y u, JN Hu , GUO Xi I i u—h i rANG n , HAN S e g—bn , W U C u a, Big hn ig h n—b o
()Dp.fVsua ugr,Te1t f ltdH sil K n igMe i lU i rt,K n igY na 1 eto acl S rey h sAf ie opt umn dc nv sy u mn unn r i a ao f a ei 60 3 ; 2)D p. G nrl ugr,D hn dc ru ,L x Y na 74 0 hn) 50 2 eto eea Srey eogMeia Gop ui unn68 0 ,C i f l a [ btat Obe te T xl eterkfc r, tam n adpohlccmesr o s c t A s c] r jci oepo h i at s r tet n rpy t aue fas ie v r s o e ai oad
lmp o t e k g f r v s ua u g r p n n un l e in M eh d A ers e t e a ay i wa y h mai la a e at a c lr sr ey u o ig ia c e rgo . to s rt p ci n lss s o v p rome o 5 9c s s d t db t e nJ n a 0 4a dOco e 0 9, whc eep rome i a c l efr df m 7 a e mie ew e a u r 2 0 n tb r2 0 r a t y ihw r e r dw t v sua f h r
并发症 的治疗应采用个体化措施 ,如淋巴瘘持续存在 ,且引流量较大时则应早期再手术治疗 . [ 关键词]腹股沟 ;淋巴漏 ;血管手术 ;并发症
一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后淋巴漏患者的营养干预

一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后淋巴漏患者的营养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淋巴漏患者营养干预对疾病愈后影响。
方法:一例淋巴漏患者采用低脂饮食、中链脂肪乳饮食并肠内肠外营养,促进食欲措施,改善营养状况。
结果: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改善,体重增加,术后第17天痊愈出院,护理结局良好。
淋巴漏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淋巴液从循环系统中漏出,是一种少见但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
可影响伤口愈合,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免疫抑制、并发感染。
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1]。
膳食管理在淋巴漏的非手术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有疑似淋巴漏患者都应转为非脂肪饮食、低脂饮食、中链脂肪酸饮食或全胃肠外营养( TPN)[2]。
一般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患者,女性,44岁,因反复右侧腰痛3月余入院,诊断:宫颈癌盆腹腔淋巴结转移。
初中文化,已婚,2女,家庭和睦。
农村合作医疗。
既往体健。
2020-7-1在全麻下行”腹膜后肿物切除+右髂总髂外动脉人工血管替代+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转ICU,术后第5天转回病房,术后第6天出现淋巴漏。
方法:身体成分测量(术后第5天)身高156cm体重 51.5Kg,患者有中度营养缺失检验检查:患者术后各项营养指标明显下降腹部相关指标:患者术后营养风险筛查高风险,术后食欲差,腹内压轻度升高,腹围增加明显。
引流液情况:患者出现淋巴漏患者出现淋巴漏应该怎样给予营养干预?营养相关问题:腹胀,食欲下降,营养指标下降,淋巴漏→营养丧失干预措施:早期使用抑制腺体分泌药物:善宁静脉泵入;减少淋巴液生成:低脂饮食;减轻腹胀,促进食欲,营养支持。
饮食干预:根据患者食欲及饮食习惯,腹内压,腹痛腹胀及排便情况制定每日饮食计划。
同时补充肠内及肠外营养。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指导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床上行四肢运动及腹式呼吸,手法促进下肢及腹部淋巴回流。
可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3]。
吴茱萸外敷可显著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使患者术后腹部胀痛及胃肠反应症状获得更显著的改善[4]。
腹股沟部淋巴瘘21例治疗体会

腹股沟部淋巴瘘21例治疗体会
张正慧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
【年(卷),期】2010(030)006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后发生腹股沟部淋巴瘘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21例有腹股沟部淋巴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1例病人发生了腹股沟部淋巴瘘,其中19例病人进行了保守治疗,2例病人术后早期采用再次手术治疗.结论血管手术后腹股沟部位淋巴瘘的发生可能与腹股沟部进行广泛解剖分离、受损的淋巴管数量、管径、淋巴液回流量和是否感染等有关.手术后腹股沟部位淋巴并发症的重点在于预防;如淋巴瘘持续存在且淋巴引流量较大者最好早期再次行手术治疗.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张正慧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牛泉医院,山东,莱芜,2711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8
【相关文献】
1.腹股沟部手术后并发淋巴瘘的防治体会 [J], 胡济群;王黎
2.左腹股沟及阴囊部囊性淋巴管瘤误诊为左腹股沟斜疝嵌顿1例 [J], 郭金转;闵祥辉;陈定祥
3.腹股沟区淋巴瘘16例治疗体会 [J], 钱泽京;王龙昌;曲志华
4.超声消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并发腹股沟部淋巴瘘原因探讨 [J], 周
兴立;陈翠菊;郭曙光;尹存平
5.血管手术后腹股沟部淋巴瘘的原因和防治 [J], 陆信武;蒋米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腹膜后肿瘤并发淋巴漏病人的护理1

请把表格插入
淋巴系统像遍布全身 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 也是一个网状的体系 统。该系统由淋巴组 织、淋巴管道及其中 的淋巴液组成。
淋巴结的淋巴窦和淋 巴管道内含有淋巴液, 是由血浆变成,但比 血浆清,水分较多, 能从微血管壁渗入组 织空间。
• 近年来,由于电刀的广泛应用,外科医生常过于依赖其来止血,忽视了丝线结扎的 传统手段,由于其热力往往不足于使淋巴管闭合,有时反而造成组织大片状烧伤, 影响术后愈合,术后发生淋巴漏的可能性大增。有些外科医生认为既然血管可以用 电刀闭合,那么淋巴管应该也可以。我认为由于血管之所以能很好闭合的原因主要 是由于血管破坏后血液的凝血机制所起的作用,淋巴管不具有这个特性所以较难闭
术后观察要点
• 1.主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 2.腹水做乳糜试验判断是否再发漏 • 3.患者主诉,腹部体征 • 4.营养指标监测
如何制定营养计划?能量?蛋白?
患者是高消耗患者,按照最高标准计算,患者每日热量 1250kcal,蛋白质需要100g/d,按照患者补液计算,患者卡文 1100kcal+5%GS500ml*2+糖盐水500ml总的计算出1300kcal。 患者输注白蛋白10g*4有40g蛋白,再加卡文1440ml有34g蛋白, 还有碳水化合物总量97g,普通盐水75g碳水化合物。按照原则 总量大约符合病人所需。
右淋巴导管右淋巴导管为一短干长约l15cm管径约2mm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于汇合而成注入右静10精品医学ppt什么是淋巴漏淋巴漏是指淋巴管破裂后淋巴液流入组织间或胸腹腔的一种病变肿瘤阻塞时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可自发性破裂而发生淋巴漏手术或创伤可致淋巴管直接受损尤其较粗的淋巴管的损伤也可发现淋巴漏
外科术后腹股沟区淋巴漏6例治疗体会

外 科术 后腹 股 沟 区淋 巴漏 6例 治疗体 会
信铁 锋 张超 廉 立程
探讨外 科术后腹 股沟 区淋 巴漏 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对 6 例外科术 后腹股 沟区淋 6例外科术后淋 巴漏患者经伤 口加压包扎 、注射泛影 葡胺 等 同 方法治疗后痊愈 。结论 腹股 沟区淋 巴漏重在术 中预防 , 经过加 压包扎 、 注射 泛影 葡胺 等方法均可治愈 。
以探查患 者的腹腔 以及 盆腔情况 , 对 于有 粘连 的患者 可在腹 腔镜 直视 下进行 分离 。孙 淑川等 的研 究显示 , 腹腔镜 辅
效观察 .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3 , 1 1 ( 2 1 ) : 4 2 7 — 4 2 8 .
刘艳 . 腹腔镜辅助 阴式全子 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临床研 究. 中国实用医药 , 2 0 1 2 , 7 ( 2 4 ) : 6 7 .
术 中出血量少 、 术后排气时 间早 、 恢 复快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r r r L rL ]
1
2
3
1
4
5
6
] J
7
பைடு நூலகம்]
8
参
考
文
献
罗小丹 . 腹腔镜辅助 阴式全 子宫切除术治疗 巨大子宫肌瘤 的疗
镜手术 减少 了腹 腔操做 , 大 大减小 了对 患者 的损伤 , 腹腔镜 辅助 阴式全 子宫切除术在处 理子宫主韧带及 子宫动静脉时 紧 贴宫体分离 , 有效地避 免了输尿管 的损 伤 J 。通 过腹腔镜可
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2 0 1 4 年3 月第8 卷第6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M a r 2 0 1 4 , V o 1 . 8 , N o .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处理探讨
【关键词】腹股沟;淋巴漏;个体化
腹股沟区因有丰富的淋巴结及淋巴管,成为了下肢淋巴回流的重要引流途径。
因此在该区域的手术一旦破坏了正常的淋巴回流,极易引起切口淋巴漏的发生。
腹股沟区外科术后并发淋巴漏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治疗费用大为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腹股沟区淋巴漏有继发切口和移植物感染的可能,甚至可能导致截肢、乃至危及生命的危险。
如何有效地治疗腹股沟区切口淋巴漏成为困扰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
2005年-2009年我院采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共处理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患者16例,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患者中,男12例,女4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44.6岁。
患者均为接受腹股沟区手术后的病人,入选者均无糖尿病、血液病等影响切口愈合的疾病。
其中3例为下肢浅静脉曲张明显和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3例为腹主动脉瘤形成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5例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股静脉切开去栓术髂股动静脉取栓术,1例为肾上腺肿瘤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2例为阴茎癌并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2例为动脉硬化闭塞症分别行腘-股动脉和髂-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16例患者术后1周内均出现腹股沟区手术切口部位间断或持续流出清亮或淡黄色液体,引流量为50-500ml/d,仅1例患者引流量较大,最大引流量大1500ml/d,明显延长了切口愈合时间。
1.2 治疗方法根据淋巴引流量的多少,将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
轻度组:淋巴引流量<100ml/d,共8例;中度组:淋巴引流量100-300ml/d,共6例;中度组:淋巴引流量>300ml/d,共2例。
根据患者的不同分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轻度组:局部加压包扎,视切口生长情况配合切口周围组织透皮缝扎的处理,并坚持每天更换敷料、保持引流通畅及局部皮肤干燥;中度组:对局部出现积液的患者先吸尽切口内的积液,在切口周围及切口内行皮下浅筋膜层放射状多点浸润注射60%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治疗前先行碘过敏实验,此组患者均为阴性)后局部加压包扎,同期加强抗炎、对症、支持等治疗;重度组: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术中在大腿中段皮内注射亚甲蓝明确漏口位置,缝扎漏口及可疑淋巴管,冲洗伤口并填塞纱布,直至纱布不再被染料明显浸色后取出纱布喷洒生物蛋白胶,逐层缝合深筋膜、浅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同期配合抗感染、对症、支持的治疗。
1.3 临床治愈标准淋巴液引流少于5ml/d,伤口于停止治疗后2周内愈合,随访3-6个月,患者无局部异常不适或复发。
2 结果
此16例并发腹股沟淋巴漏的患者根据病情实施的对症治疗均达到了临床治愈。
中度组和重度组各出现一例在治疗过程中并发切口周围皮肤破溃,经加强抗炎、营养、对症、支持等治疗取得伤口愈合,大大延长了切口愈合的时间。
患者出院后对所有患者实施了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
随访结果示患者治疗部位硬实感消失,无局部疼痛及淋巴水肿,恢复满意。
3 讨论
腹股沟区是人体淋巴管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在解剖上腹股沟淋巴结分浅深两组。
浅部淋巴结又分上、下两群,分别沿腹股沟韧带下方平行排列和沿大隐静脉末段两侧纵行排列,主要收纳腹前壁下部、腹外侧壁、臀部、会阴部、外生殖器及下肢大部分浅淋巴管的淋巴回流。
这些淋巴管纵横交错,与其相连的淋巴结混在一起,在股三角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淋巴脂肪团块,而淋巴管本身细且无色透明,在未作淋巴管染色剂注射的情况下不易分辨,故手术极易损伤淋巴管,导致淋巴液外漏。
深部淋巴结主要收纳浅部的输出管及下肢深淋巴管的淋巴回流。
研究表明,腹股沟部位淋巴瘘的瘘管一般进位于深筋膜的浅层,深部淋巴管很少累及[1]。
3.1 腹股沟区淋巴漏发生的原因通常情况下淋巴管损伤或横断后24-48h就有淋巴管再生,很少出现淋巴漏。
3.2 淋巴瘘的诊断对腹股沟区切口淋巴漏的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其诊断主要依靠切口局部的症状、体征和淋巴管造影检查。
一些学者认为其诊断标准包括:(1)术后6d出现渗出并持续10d左右;(2)微生物学检查仅见淋巴细胞,培养无细菌生长;(3)引流量超过300ml/d。
目前公认比较确切的诊断方法为:对术后早期伤口出现不能解释的溢液或包块,经足背内侧皮下注射亚甲蓝后,溢液或包块内液体呈蓝色,可以确诊并能定位。
有研究表明,淋巴管损伤和静脉压升高是淋巴瘘形成的主要因素,并有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超声消融术后并发腹股沟部切口淋巴瘘者高达83.3%;如单根淋巴管的淋巴回流量每小时大于3-5ml,则其淋巴管受损后小易自闭和修复。
3.3 淋巴瘘的预防根据淋巴瘘可能出现的原因,了解解剖部位可能存在的淋巴管,分离血管时尽量减少损伤。
同时应注意手术操作时不宜用电刀,必须切断的淋巴管应尽量结扎;关闭手术切口时应逐层关闭,尽量避免死腔出现;术后局部加压包扎,保持引流通畅等。
3.4 淋巴瘘的治疗对轻度淋巴瘘患者,我们给予局部加压包扎,视情况配合切口周围组织透皮缝扎处理;对于中度淋巴漏的患者,我们选择穿刺引流后加压包扎,同时配合药物治疗。
对保守治疗不佳且淋巴瘘持续存在后症状严重的患者则采用淋巴漏口广泛缝扎的治疗方式。
手术的关键是确定淋巴瘘的部位,对漏口和可疑部位全面缝扎。
总之,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漏是外科医生棘手的问题之一,其重点在于预防。
淋巴漏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明确漏口的位置,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陆信武,蒋米尔.血管手术后腹股沟部淋巴瘘的原因和防治[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3):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