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记录
髂_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孔动脉进入闭孔管的附近。
图1 腹股沟淋巴洁清扫范围 为清扫这些淋巴结群曾经设计了各种切口,切口种类很多,几乎每篇文献都设计一种新切口,今略举几种(见图2)。
图2 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切口示意图 这些切口由于都需游离皮瓣,其实并无多大区别。
所有切口总的要求是最高处能显露髂总动脉上方,最低处能到达股三角的下尖端,中间则需经过腹股沟管。
3 手术基本步骤及其要点病人取仰卧位,大腿外展外旋、膝关节稍弯曲,窝下垫枕头。
切开皮肤及浅筋膜后,锐性分离皮瓣,皮瓣厚薄视病人胖瘦而定,肥胖者甚至可保留2cm 厚的皮下脂肪,瘦者及淋巴结已有明显转移或侵犯周围组织时,皮瓣可稍薄,甚至需要将腹股沟区的皮肤切除。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从髂前上棘开始,向内切开脂肪及筋膜,将需要切除的脂肪等组织由腹外斜肌腱膜表面锐性分离直达腹股沟韧带下缘,切开附着于阔筋膜的腹壁浅筋膜。
向内分离时应注意勿损伤精索,但女性则可将圆韧带用力向外牵拉后切断结扎。
沿股内侧向下,将来自阴囊的淋巴脂肪组织作集束结扎,并沿阔筋膜表面分离至股三角内缘,向下找到大隐静脉后切断结扎,大隐静脉两旁的脂肪组织内有较多的淋巴管,应多做集束结扎以减少术后渗液。
牵开外缘皮瓣。
将需切除的组织由外向内从阔筋膜表面做锐性分离。
股外侧皮神经在腹股沟下缘缝匠肌起端的内下方穿出,应避免损伤。
将已分离的组织向上内侧牵开,继续分离缝匠肌内侧并切开阔筋膜,于股三角的内下方切开股动、静脉鞘,将血管向上游离至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切断大隐静脉根部后结扎加缝扎。
继续向股静脉内侧分离,剥出Clo quet's 淋巴结,即完成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传统的髂淋巴结清扫方法是切断腹股沟韧带,以使髂、腹股沟清扫的大块组织能整块切除。
目前多主张不切断腹股沟韧带,经腹股沟管切开施行,淋巴脂肪组织可分上下两块切除。
甚至有人作下腹正中切口,经腹膜外途径作双侧髂淋巴结清扫。
现以较常作的不切断腹股沟韧带切开腹股沟管为例。
cN0期阴茎癌患者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

cN0期阴茎癌患者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摘要】阴茎癌是男性罕见的恶性肿瘤,cN0期阴茎癌患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其技术原理、手术指征和禁忌、操作步骤、并发症以及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也备受关注。
本文从引言、正文到结论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和总结。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在cN0期阴茎癌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技术和手术操作方法,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对手术技术的改进和临床疗效的评估,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在cN0期阴茎癌患者中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的结论。
【关键词】关键词:cN0期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技术原理、手术指征、手术操作步骤、手术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价、应用前景、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在cN0期阴茎癌患者中的应用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对于这一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系统总结和分析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在cN0期阴茎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阴茎癌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N0期阴茎癌患者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该手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手术指征和禁忌的研究,了解该手术适用的患者群体及潜在风险,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对手术操作步骤和并发症进行详细讨论,以规范手术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最终,通过临床疗效评价,总结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在cN0期阴茎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提供依据。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仰卧,分腿或低膀胱截石位,大腿微外旋,暴露腹股沟及股三角部位,消毒、铺盖。
2.沿髂前上棘内侧作8~10cm切口(纵切口或沿腹股沟横弧形切口均可。
纵切口:髂前上棘内侧2cm向下经腹股沟勒带内侧1/3达股三角。
横切口:沿腹股沟向内达内收肌腱)。
切开皮肤皮下3~4mm深。
3.沿腹外斜肌腱膜,由外向内,由上向下清除腹股沟部脂肪肌淋巴组织,集中于股三角处。
4.于股三角顶端(内下方)深筋膜上方切断及双重结扎大隐静脉;切断及结扎股三角淋巴脂肪垫周围各浅静脉分支。
5.切开缝匠肌内侧腱膜,由外向内分离股血管及股三角淋巴、脂肪组织。
若需清扫股深部淋巴结可剪开股鞘。
6.切断,双重结扎阴部外动静脉,切断、双重结扎大隐静脉进入股静脉端。
7.游离股血管周围全部淋巴脂肪组织,沿股静脉内侧,腹股沟勒带等下方,切除腹股沟深淋巴结(cloguet’s)并送冰冻病理检查。
8.清除全部腹股沟淋巴脂肪垫并向阴阜集中,切除或留待外阴广泛切除时作整块切除。
9.止血、冲洗、缝合股三角处筋膜缺损以覆盖股血管;或游离缝匠肌,固定于腹股沟勒带上覆盖股三角处股血管。
10.置引流、缝合皮下、皮肤。
手术方法: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从髂前上棘开始,向内切开脂肪及筋膜,将需要切除的脂肪等组织由腹外斜肌腱膜表面锐性分离直达腹股沟韧带下缘,切开附着于阔筋膜的腹壁浅筋膜。
向内分离时应注意勿损伤精索,但女性可将圆韧带用力向外牵拉后切断结扎。
沿股内侧向下,将来自阴囊的淋巴脂肪组织作集束结扎,并沿阔筋膜表面分离至股三角内缘,向下找到大隐静脉后切断结扎,大隐静脉两旁的脂肪组织内有较多的淋巴管,应多做集束结扎以减少术后渗液。
牵开外缘皮瓣。
将需切除的组织由外向内从阔筋膜表面做锐性分离。
股外侧皮神经在腹股沟下缘缝匠肌起端的内下方穿出,应避免损伤。
将已分离的组织向上内侧牵开,继续分离缝匠肌内侧并切开阔筋膜,于股三角的内下方切开股动、静脉鞘,将血管向上游离至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处,切断大隐静脉根部后结扎加缝扎。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行双侧腹股 沟淋 巴结清 扫 ,手术解 剖标志 为腹股 2 结果 沟韧带 、精索 、股血管及 大 隐静 脉 、卵 圆窝 等。手术 范 围的界 限
为 :两侧界 为外侧缝 匠肌和 内侧长收肌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 和精
手 术 时 间 190~260 min,术 中 出血 量 20—150 mL,术 中冰 冻
置 管 。安 置 病 人 于 双 腿 外 展 平 卧 位 ,并 给 予 压 腿 带 妥 善 固 定 双 普及 ,微创外科专科护理 团队的组建在我 院开展 已刻不容缓 。
下肢 ,垫好压疮垫 ,双上肢安 放 于身体两 侧 ,使 用压 手单 牢靠 固
对 阴茎 癌患者进 行心理护 理 ,可提高 患者术后有 效 的应对
1.3.1 巡 回护士配合 手术前 1 d到病房访视 患者 ,对其进 我 院成功开展 。这要求手术 室护士不断学习新技术 ,新业务 ,密
行宣 教并 适当介绍手术室 的环境 和手术 流程 ,同时耐心 回答患 切关注新手 术的开展并做到积极主动配合 ,以加快手术进展 ,提
者及其 家属的疑问 。术 日配合麻 醉医生行 气管内插管及深静脉 高外科 医生及 患者的满意 率。同时 ,随着 国 内微创 手术 的不断
局 解 手 术 学 杂 志 2013年 第 22卷 第 6期 J REG ANAT OPER SURG,201 3,Vo1.22,No.6
· 667 ·
腹 腔 镜 下 腹 股 沟 淋 巴 结 清 扫 术 的 手 术 配 合
Nursing cooperation in inguinal lym phadenectom y w ith laparoscope
深淋 巴结及其周 围脂肪 组织 。标 本取 出后 ,送术 中快速 冰冻病 发 生 。
腹股沟区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护理计划单

腹股沟区淋巴结切除术术后护理计划单哎呀,老铁,你听我说啊,我前段时间做了个手术,叫做腹股沟区淋巴结切除术。
这可是个不小的手术啊,但是医生说做完了以后就没事了,不用怕。
我就想啊,既然都做手术了,那肯定得好好护理一下自己,不能让伤口感染了。
所以我就跟医院的护士学了一些术后护理的知识,现在我跟你说说我的护理计划单吧。
首先呢,手术后的第一天,我可不能动弹太多哦。
要躺在床上休息,让身体恢复一下。
不过也不能一直躺着啊,得适当地翻身,让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放松。
我还要注意伤口的清洁,每天要用温水和肥皂轻轻地清洗一下,然后再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这样子才能保持伤口的干燥,不容易感染哦。
第二天开始,我就可以稍微活动一下了。
不过还是不能做太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跳绳之类的。
我只能在病房里走动一下,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这样可以让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加顺畅,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对了,我还要注意饮食呢。
手术后的第一两天,我只能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米粥、面条之类的。
等到身体恢复了一些,才能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食物,比如鸡蛋、豆腐之类的。
第三天开始,我就可以去厕所啦。
不过还是得小心一点,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口裂开。
而且上完厕所以后还得用湿纸巾擦拭一下,保持清洁。
还有啊,我还得按时吃药。
医生给我开了一些消炎药和止痛药,每天都要按时按量地吃。
这样才能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第四天开始,我就可以换药了。
护士会来帮我换纱布,检查一下伤口的情况。
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她们会及时处理。
而且我还可以自己在家里进行一些简单的护理工作,比如清洗伤口、更换纱布之类的。
这样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也让我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第五天开始,我就可以慢慢恢复正常的生活了。
虽然还是不能做太剧烈的运动,但是我可以去散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
这样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日常生活的压力,不会对伤口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且我还要注意保暖哦,避免着凉感冒。
总之啊,老铁,做手术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术后护理可不能马虎。
手术讲解模板: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资料: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概述: 1.外阴癌Ⅰa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率低 故省略腹股沟淋巴结切除。
手术资料: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概述:
2.Ⅰa的外阴癌,外阴外侧癌灶和双侧腹 股沟淋巴结状态是决定施行腹股沟淋巴结 切除的依据。①外阴中心性(外阴中线内 2cm)或大型癌灶(直径>2cm),采用统 一性或分离式切除。行广泛外阴切除和双 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②外阴外侧癌灶, 仅行患侧(半侧)外阴切除术加同侧腹股 沟淋巴结切除。快速
手术资料: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膜分离,至达腹股沟韧带下缘,一般可轻轻锐性分离切除,脂肪垫上部和 下部内外侧角间的蒂样组织予以钳断结扎(图11.1.2.6.5-8A、B)。
手术资料: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此步注意:①分离的组织间隙正确,脂肪垫极易于腱膜上撕拉下来,于切 口内侧缘可见腹股沟外环及含有圆韧带的隆起部。②阴部外动脉浅支和旋 髂浅血管分别于上方皮瓣的内侧缘和外侧横向穿过覆盖腹股沟韧带的皮下 组织,予以钳断结扎。
手术步骤:
3.切除范围 无论纵切口或横切口,为维持皮片血供,在沿皮肤切缘、向下 上、左右两侧游离皮瓣时,尽可能适当保留部分皮下组织。切口皮肤向内 侧分离止于耻骨结节,向外侧分离至髂前上棘,向下分离腹股沟韧带,向 深面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腹外斜肌。
手术资料: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切除下部腹股沟淋巴结的范围:股三角内 的脂肪淋巴结,其中阔筋膜上方为腹股沟 浅淋巴结,而位于股鞘和筛状筋膜下方, 卵圆窝内股血管周围的淋巴结系腹股沟深 淋巴结。切除从腹股沟下缘开始,沿皮切 口内外侧缘向下暴露阔筋膜。从上、外、 内三个方向向中间汇集。
手术讲解模板: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资料: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步骤:
2.分离皮下 沿切口线切开皮肤及浅筋膜, 用组织钳夹起切口两侧之皮肤缘,紧贴皮 下用手术刀将皮肤与皮下脂肪分离(图 7.8.3.3-10),在内侧分离时注意不要损 伤精索。如淋巴结有明显转移或周围组织 有癌肿侵犯,可切除部分皮肤。皮下分离 的范围:上起髂前上棘连线水平,下至股 三角下缘平面,
手术资料: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步骤:
5.缝合腹股沟韧带 用4号丝线缝合切断的腹股沟韧带和腹壁各层肌肉。游 离缝匠肌上段,保留其血管神经,于肌肉起始处切断后移向内侧,将该肌 肉断端用丝线缝合固定于腹股沟韧带上,以覆盖并保护股动脉、静脉及神 经(图7.8.3.3-17)。
手术资料: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资料: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处理: 3.应用抗菌药物防治感染,输血和血浆。
手术资料: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处理: 4.观察腹壁切口皮肤有无坏死。若有皮肤 坏死,面积较大,待肉芽组织生长健康时, 可考虑游离植皮。
手术资料: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处理: 5.术后10~12d拆除切口缝线,但要注意 避免伤口裂开。
手术步骤:
牵开切口的下半部皮缘,用同法在腹股沟韧带以下分离,沿阔筋膜表面, 直达股三角内缘。于股三角下端分离出大隐静脉,将其周围的脂肪和淋巴 组织剥离。如此可清除阔筋膜表面的皮下脂肪、筋膜、淋巴及血管等组织 (图7.8.3.3-12)。 在股三角内下方切开股血管鞘,
手术资料: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髂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处理:
1.伤口应适当加压包扎(如放置沙袋加 压),每次换药后都应重新加压包扎。引 流管应连接负压吸引装置,一般持续负压 引流2~4d,至伤口无渗液方可拔除。
外阴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外阴癌传统手术问题
开展新技术目的
➢缩小手术创伤 ➢降低开放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伤口愈合
不良、延期愈合等并发症
国内外应用情况
2005年:Machado等在首次公开文献报道了对3例阴 茎癌成功施行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Sotelo等研究发现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以显著降低 术后并发症且不影响患者肿瘤治疗效果
2011年:徐惠成等人国内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腹股沟 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和可行性
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外阴癌需要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 禁忌症: 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和麻醉患者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局部固定 皮巴漏 皮下蜂窝组织炎
手术操作—穿刺
手术操作—造穴
手术操作—创造操作间隙
手术操作—淋巴结清扫
疗效判定
✓病理检查评估淋巴结数量:一侧6-14个达到开 放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一致的清扫效果
✓手术并发症低于开放性手术 ✓术后住院日短于开放性手术 ✓长期随访:生存率(OS)大于或等于开放性手
术;复发率等于或低于开放性手术
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股动脉静脉损伤------转开放性手术 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术中降低CO2气腹
压力为8-10mmHg 检测PETCO2 必要时转开放性手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记录
1.常规施行膝部至脐部皮肤消毒。
2.切口可选择统一式或分离式
统一切口行外阴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
分离式切口有二:①纵切口即位于髂前上棘内侧
3cm,从髂前上棘水平向下达股三角顶端的纵切口,长约15cm,深为3~
4mm。
②横切口即平行于腹股沟皱褶切口,长8~10cm,深限3~4mm。
然后从内收肌腱向髂前上棘扩展,并于股三角区上缘、切口两侧展开皮瓣下脂肪包含浅淋巴结。
腹股沟远端切口终止于腹壁浅筋膜深层即Scarpa筋膜。
3.切除范围无论纵切口或横切口,为维持皮片血供,在沿皮肤切缘、向下上、左右两侧游离皮瓣时,尽可能适当保留部分皮下组织。
切口皮肤向内侧分离止于耻骨结节,向外侧分离至髂前上棘,向下分离腹股沟韧带,向深面分离皮下组织暴露腹外斜肌。
切除下部腹股沟淋巴结的范围:股三角内的脂肪淋巴结,其中阔筋膜上方为腹股沟浅淋巴结,而位于股鞘和筛状筋膜下方,卵圆窝内股血管周围的淋巴结系腹股沟深淋巴结。
切除从腹股沟下缘开始,沿皮切口内外侧缘向下暴露阔筋膜。
从上、外、内三个方向向中间汇集。
4.检查确定内收长肌内侧肌束及筋膜,缝匠肌筋膜,明确股三角界限。
用示指分别于内收长肌与缝匠肌上方,沿切口上下缘分离形成皮下浅层脂肪隧道,向下深延至股三角顶端处汇合,并于阔韧带顶端返回,此时充分暴露股三角下部皮瓣,将脂肪浅淋巴结掀起,钳断结扎,暴露内收长肌、缝近肌筋膜。
其间应注意防止损伤大隐静脉。
5.结扎遇到的大隐静脉分支用手指分离确定外侧缘皮肤隧道,游离上部皮瓣
的脂肪垫,切除覆盖于腹股沟韧带上方的表浅组织。
然后,向下分离达腹壁深筋膜的浅层(Scarpa筋膜),结扎腹壁下血管浅支。
向下牵拉大腿,将脂肪垫与深筋
膜分离,至达腹股沟韧带下缘,一般可轻轻锐性分离切除,脂肪垫上部和下部内外侧角间的蒂样组织予以钳断结扎
此步注意:①分离的组织间隙正确,脂肪垫极易于腱膜上撕拉下来,于切口内侧缘可见腹股沟外环及含有圆韧带的隆起部。
②阴部外动脉浅支和旋髂浅血管分别于上方皮瓣的内侧缘和外侧横向穿过覆盖腹股沟韧带的皮下组织,予以钳断结扎。
6.将缝匠肌筋膜和内收肌的筋膜牵起并切开,向上内牵拉缝匠肌切缘,从外向内依次切除含有腹股沟浅、深和股部的淋巴结脂肪垫。
清除中应保留髂筋膜表层组织覆盖股神经并延展至股动脉外侧缘。
切除覆盖于股动脉、静脉的组织。
注意确认并结扎深部的阴部外动脉,并追踪辨认大隐静脉汇入的界限及股静脉的远端部位后,缝扎大隐静脉。
继续分离跨过耻骨肌,经股管至内收肌筋膜切缘,将手术标本整块切除
7.完成淋巴结切除术后应常规检查腹股沟外侧以了解有无外口松弛或疝囊。
发现松弛者予以修补缝合加固。
必要时可行腹股沟韧带和隐窝韧带之间缝合紧固股管,但注意避免挤压股静脉。
8.温热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彻底止血放置闭式负压引流,并缝合切口,引流管置
于腹股沟区(可经由上腹壁或下股部置入)缝线固定加压包扎。
注意切口缝合时加张力缝合,(即第一针线通过皮肤进入内收肌筋膜复穿出皮肤,然后横过切口通过
皮片、腹外斜肌筋膜穿出皮肤。
第二针包埋缝合线横过第一根线,通过皮肤和缝匠肌筋膜下到达腹股沟切口,并穿过皮肤和前部直肠鞘膜浅层到腹股沟切口,缝线结扎固定于伤口敷料上)。
如手术切口无张力,切口皮缘可用皮肤缝合器关闭或3-0 prolene肠线连续缝合。
9.术中依据快速病理报告决定行对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和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
凡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均为双侧淋巴结切除指征。
而有增大阳性淋巴结或多发性阳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均为盆腔淋巴切除指征。
也有人依据枯氏(Cloquet)淋巴结病理结果决定盆腔淋巴结清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