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高中化学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1
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案: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8

指导法:教师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完成预学案。
讨论法:组织学生通过对学、群学讨论描述溶液浓度的物理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讲授法: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采取对比质量分数、密度的物理量等进行教学;
实验法:准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教学,可采取先讲解(观看微课)后让学生到实验室配制一定物
收集才小组共性问题,选择必要的作解释。
第二层级
重难探究1: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组织学生分析、思考预学案第二层级【重点难点探究】中【互动探究1】及【探究拓展】内容
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互动探究】及【探究拓展】内容。
组织学生展示、点评互动探究和探究拓展的知识,针对学生的的回答予以点拨、点评。
唐官屯中学田玉华
课题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课型
新授课(实验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和溶液稀释时的有关计算。
3.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掌握容量瓶的使用。
重点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表达式;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问题交流
组织学生通过对学、群学解决预习产生的个性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小组交流
学生通过交流解决导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问题,明1 mol·L-1所表示的意义;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意义;讨论配制过程中用到几次玻璃棒,作用分别是什么并记录小组讨论未解决的问题。
PPT展示【基础学习交流】答案
释疑解惑
学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互动探究】及【探究拓展】内容。
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教案: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3 Word版

过滤和蒸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粗盐提纯的基本操作,掌握-2SO离子检验方法。
4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实验技能,并且规范实验操作。
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实验的操作,体会化学科学的严谨性和趣味性。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二教学重点1.粗盐提纯过程中的过滤与蒸发操作2. -2SO离子的检验方法与除杂的注意事项4三教学难点2-SO离子的检验方法与除杂的注意事项4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沙里淘金”这个词语的意思吗?黄金和沙子如何分离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白色晶莹的氯化钠晶体,我们知道从海水中得到得的粗盐通常情况下是带有泥沙的固体混合物,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处理才能得到我们生活中用到的食盐。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
[板书]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师:在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除掉杂质。
化学上所指的杂质都是有害和无价值的吗?你能举例说明吗?生:不一定,如淘金者淘去的沙子也是有用的。
有些杂质是有害的。
如除去蔬菜上残留的农药,农药就是有害的物质。
师:物质的分离和物质的提纯有什么区别?[板书]一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离:把混合物中的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师:回忆我们初中化学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有哪些?还原CuO以除去Cu 生:过滤;蒸发;结晶;洗气瓶洗气;用酸除去杂质;用H2中混有的CuO。
师:这些方法是依据什么性质进行分离和提纯的?生:物理性质:溶解性、密度、溶解度;化学性质:有些物质能与酸反应,有些物质能与碱反应;有些物质具有氧化还原性。
师: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多种,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要学会选用正确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下面我们先利用初过的方法来提纯粗盐。
[板书]二过滤和蒸发师:用海水晒盐或用井水、湖水煮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
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教案:1-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7 Word版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初步学会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技能。
能力培养1、通过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物质的量浓度配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思想情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技能及有关计算。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并进式实验教学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三瓶物质的量浓度不同的CuSO4溶液。
【提问】桌上的三瓶蓝色溶液可能是什么溶液?【组织探究】溶液的颜色深浅的原因【提问】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小结投影】【观察后回答】可能是CuSO4溶液。
【探究结论】因为它们的质量分数不同,质量分数大的,颜色深;质量分数小的,颜色浅。
【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以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来表示的。
【回忆、思考】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质量分数概念。
复习旧知识为掌握新知识作铺垫。
【引入探究】我们在许多场合,取用液体时,一般并不称取它的质量,而是量取它的体积;物质间反应时又是按照一定物质的量进行的。
因此,用质量分数并不方便,需要引入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板书】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引导探究】(1)单位体积溶液不是单位体积溶剂,也不是1 000 g溶液。
(2)溶质B的物质的量不是溶质质量。
(3)所表示的溶质与溶液并不是实际的数值,而是两者的相对比值。
(4)取出某溶液的任意体积溶液,其物质阅读课本。
关键词划出。
【结论】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质量。
【探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完成练习】[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 mol NaCl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最新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5]
![最新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5]](https://img.taocdn.com/s3/m/f587ebf2a5e9856a5712608b.png)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物质的量浓度”,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另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是高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生分析学生初中掌握了质量百分比浓度溶液的配制,可以作为一个迁移知识,同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是学生在进入高习化学接触到的第一个定量实验。
提供这样一个实验情景,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学会操作方法上,而还要能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实验与定性实验的不同,帮助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从定性转入定量,从而学会具备解决其他定量实验的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设计思路:本节的引入是从初习过的质量分数开始的。
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使用中的不便之处。
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
量体积是很方便的,同时物质的量的使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
由此展示出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着重分析了以下几点:概念的理解。
表达式更加简洁明了。
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别。
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提供了便利条件。
以讨论的形式提出了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
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其二:从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
变化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但是二者的比值没变。
对于这一点必须给学生澄清。
最新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1]
![最新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1]](https://img.taocdn.com/s3/m/1800d91b0508763230121289.png)
配制100.00mL0.50 mol/LNaCl溶液所用仪器是什么?
【介绍】实验用品:
药匙和托盘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
不同规格的容量瓶
(1)特点:大肚、细颈、平底
(2)标示:温度、量程、一条刻度线
(3)使用注意事项
A.瓶塞不能漏液,用前先检漏
B.不许溶解固体或进行化学反应,不可装热 或冷的液体
本设计属于基于问题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因而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促进知识的掌握。本设计注意通过问题的设计, 引导学生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认识合理操作的必要性,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校名:静海县独流
学科:化学
作者姓名:石海艳
6. 摇匀:水平
7. 定容:滴管、平视
8. 摇匀:颠倒
9. 装瓶、贴签
【动手实验】
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学习新知识,有助于建立认识的最近发展区,并有助于辨析清楚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的区别。
通过正向与逆向运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计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计算领会离子浓度的含义。
通过计算领会气体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方法。
4通过进行以物质的量浓度为核心的相关计算,初步形成依据定义公式进行化学基本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设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步骤的基本实验设计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引入各种实际生活中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感受到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意义,体会出化学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符号:C
公式:C =n/V
单位:mol/L
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教案: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8 Word版

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静海四中王红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学情分析1.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学习较为主动,有学习动机和兴趣,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积极关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2.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实验知识,本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对初中已有的有关实验知识的拓宽和提升。
初生实验过程中已经涉及一些实验安全问题、分离的方法。
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
在本章中要在初习的基础上巩固粗盐提纯的操作,掌握蒸馏的实验室正规的装置和规范的操作,学习新的分离提纯的方法——萃取,还要了解有关离子的验检。
可以看到第一节生学习的重点是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在分离提纯的学习过程中纯盐提纯有关的操作学生比较熟悉,其学习的难度不大。
3.学生尚未形成适合高习的学习方法二、学习内容分析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的配置等实验技能。
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4、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5、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6、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三)教材内容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
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
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
最新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1]
![最新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中学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1]](https://img.taocdn.com/s3/m/87b8a8ac1711cc7930b71686.png)
第1课时课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授课时间:2009年月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复习初过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并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安全的基本常识;(2)通过粗盐的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比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初步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离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习并掌握蒸馏、萃取操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体验,掌握实验的原理、适应对象和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认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化学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和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教学方法:思考交流、归纳总结、讲练结合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过程:探索新知除了熟知哪些物质属于危险化学品之外,为了确保实验安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也很重要。
[多媒体投影]静海一中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对涉及实验安全的制度进行讲述总结概括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结果,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规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巩固应用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B.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C.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D.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水洗,边洗边眨眼睛E.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时,可用水将其扑灭F.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G.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2.盛浓硫酸的试剂瓶贴图中最合适的标志是()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初中所学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问题,我们须在今后的化学实验中有这种实验安全的意识。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教案

【新編精品】人教化學必修一1.1《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教案(第3課時)【溫故知新】1.(自學、思考)H2還原CuO的實驗結束後,得到的Cu中常混有少量的CuO,如何除去Cu中混有的少量的CuO?該實驗需要哪些儀器?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後過濾。
鐵架臺(帶鐵圈)、燒杯、漏斗、玻璃棒【課堂生成】【課堂生成】【課堂研討】1.(自學、思考)現在市場上有好多品牌的純淨水,我們飲用的自來水是純淨水嗎?如何才能使自來水變成純淨水呢?不是;蒸餾【課堂生成】2.(思考、討論)右圖是實驗室制取蒸餾水的示意圖。
冷卻水請思考討論下列問題:⑴請你寫出右圖中各種實驗儀器的名稱;對比蒸餾燒瓶與圓底燒瓶【課堂生成】⑵給燒瓶加熱時,燒瓶內的液體體積不能超過燒瓶容積的多少?燒瓶能否直接加熱?給燒瓶內的液體加熱時,常加入幾片碎瓷片,你知道為什麼嗎?1/3~2/3,防暴沸【課堂生成】⑶該實驗實際操作時冷卻水必須從下口進,從上口出,你知道為什麼嗎?能充滿冷凝水,逆流冷凝【課堂生成】【課堂生成】棄去開始收集的餾分⑹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用蒸餾的方法可以將海水淡化,或製造無水酒精。
若採用蒸餾的方法分離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餾出來的物質是什麼?為什麼?酒精【課堂生成】擴充石油的分餾;對比學案中的蒸餾裝置與課本上的蒸餾裝置⑺從該實驗中,你能看出蒸餾適用於什麼類型的混合物的分離嗎?請你總結出蒸餾的實驗原理。
固液混合物或液液混合物【課堂生成】⑻蒸餾與蒸發的區別?蒸餾:從溶液中分離溶劑和非揮發性溶質;分餾:分離互溶且沸點差別較大的液體;蒸發:從溶液中提取固體溶質的過程【課堂生成】3.(思考、討論)如何分離食用油與水的混合物?該實驗操作的名稱是什麼?需要的主要儀器是什麼?操作時如何把油從分離的儀器中轉移到燒杯中?分液,展示兩種分流漏斗;強調“上走上,下走下”【課堂生成】4.(思考、交流)什麼是萃取?閱讀課本P9【實驗1-4】,回答下列問題。
⑴四氯化碳的作用是什麼?有同學查閱資料發現:碘在酒精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的多,他認為可以用酒精替代四氯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在课程内容标准中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中是这样规定的:让学生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并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好奇心强,同时以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
知识储备上,他们已经熟悉了过滤和蒸发这两种固体液体的分离方法,但对于两种都是液体的混合物如何分离还不太明确,有这方面的学习渴望,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也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蒸馏及萃取的原理
(二)教学难点萃取的操作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萃取原理,掌握萃取的实验操作。
2、了解蒸馏原理,练习蒸馏操作。
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3、会用合理的方法检验离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进一步的认识
2、通过对初中常见物质分离与提纯以及分离提纯物质一般方法的复习巩固,培养学生综合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辨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体验成功的乐趣。
2、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实验仪器和实验设计的巧妙,感受化学之美
四、教学用品、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用品
药品:制取蒸馏水装置1套、50ml分液漏斗、10ml量筒、烧杯、铁夹台、铁圈、CCl4、碘水。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
(三)主要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实验探究、练习五、教学流程示意图
六、教学过程
【提问】为什么这样来构造。
凹槽和小孔对准意味着什么?
】蒸馏和萃取都可
以对两种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加
以分离,但适用的对象不同,
七、教学反思
教材把蒸馏和萃取这两种液体的分离方法安排在了一课时,因此我设计了做鱼汤的方案先蒸馏再萃取,从生活的角度引入化学知识,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
萃取一直是学生的弱点,对萃取和分液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认识模糊,不懂得选择萃取剂。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得到深刻的认识,感到收获很多。
我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直接给出萃取的概念后介绍萃取操作,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先学习分液再体验萃取进而得出概念的形成过程。
我安排了5个小实验,由浅入深,最后学习从碘水中提取碘,使难点得以分解,而且学生能将新旧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
在学习每个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探究性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再由实验上升到知识点的学习。
这样就更加便于学生学习,学生也因此更加容易理解每个知识点。
从课后的反馈中,我知道了大部分的学生能弄懂萃取的概念;能清晰知道萃取和分液的联系和区别;能准确地选择萃取剂。
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讲蒸馏时,加入沸石防止暴沸这一点强调得不够,造成学生只记得怎么写“暴沸”但不知“暴沸”是什么。
收集馏分时,刚开始流出的部分液体要弃去,这一点强调的也不够。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重点突出,强化了之后再进行其他补充,把握好深浅和拓展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