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03 Document (2)
灼烫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灼烫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工作场所××项目部××范围内的作业场所。
二、事故特征施工作业时,作业人员突遇高温汽水意外泄露烫伤、带电作业产生的电弧烧伤或强酸碱灼伤、明火作业烧伤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三、应急职责(一)区域施工人员1、帮助受伤人员迅速脱离致伤源,对伤口进行凉水冲洗,并向周围人员呼救。
2、向施工区域负责人、安全人员报告。
(二)施工区域负责人、安全人员1、组织先期抢救,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2、向项目部经理报告。
3、向医疗机构请求援助。
(三)项目部经理1、按既定程序组织抢救。
2、向上级单位、有关部门报告。
四、现场应急处置(一)现场应具备条件1、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张贴紧急救助的疏散路径及联系电话。
2、通讯、照明工具、救援器具等。
3、急救箱及急救药品,担架及救护车辆。
(二)现场应急处置程序1、帮助受伤人员迅速脱离致伤源,对伤口进行凉水冲洗。
2、按既定程序抢救伤员。
3、拨打现场急救电话、安排急救车辆送医院抢救,或请求“120”援助。
4、报告本单位主管领导。
(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发生后,迅速帮助伤者脱离致伤源,然后根据伤情对伤口进行凉水冲洗和现场抢救。
明火烧伤急救措施: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
热液烫伤急救措施:迅速脱去被热液浸湿的衣服,如果与皮肤发生粘连,要将衣物剪除,不得强行脱去。
强酸碱烧伤应急措施:迅速脱去浸有化学物质的衣物,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石灰烧伤时应先将石灰清除后再用清水冲洗。
电弧灼伤急救措施:小心脱去伤者的衣物(必要时用剪刀一块块剪下),救护人员的手不得接触伤者灼伤部位,以防感染。
在灼伤部位覆盖消毒的无菌纱布或消毒的洁净亚麻布包扎。
前即不得刺破水泡,也不得随便擦去粘在灼伤部位的烧焦衣服碎片,如果需要除去,则应使用锋利的剪刀剪下。
心肺复苏:若伤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采用心肺复苏术进行抢救。
2024年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24年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___年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背景烫伤事故是指由于物体或液体的高温接触造成人体皮肤和组织受损的一种伤害。
烫伤事故常见于工业生产、家庭用火、交通事故等场合。
在____年,各种行业和领域将持续发展,意外事故也难以避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二、事故现场初步处置1.确保自身安全:在处理烫伤事故现场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应戴上防护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避免进一步受伤。
2.切断热源:如果烫伤事故是由于高温液体或物体造成的,应立即切断热源,避免烫伤面积扩大。
3.迅速冷却烫伤部位:烫伤后的皮肤组织会继续受热,加剧损伤。
因此,在初步处置时应尽快将烫伤部位置于冷水中冲洗,降低局部的温度,减少组织的损伤。
三、不同程度烫伤的处理方法根据烫伤的程度,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烫伤。
不同程度的烫伤处理方法也不同。
1.一度烫伤:一度烫伤一般只有表皮受损,疼痛程度较轻。
处理方法为冷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涂抹一层含有抗生素的药膏,并覆盖敷料。
2.二度烫伤:二度烫伤一般会造成皮肤表皮和真皮的损伤,伴有红肿、水泡、皮肤潮湿等症状。
处理方法为冷水冲洗,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不要撕破破溃的水泡,同样涂抹抗生素药膏,覆盖敷料,尽快送医院就医。
3.三度烫伤:三度烫伤属于最严重的烫伤程度,皮肤全部损坏,包括真皮、皮下组织甚至肌肉和骨骼。
处理方法为紧急救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并尽可能稳定伤者的情绪。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覆盖烫伤部位,避免感染,但不宜涂抹药膏或乱处理烫伤部位。
四、其他注意事项1.不能使用家庭中的一些传统处理方法,如不宜用酱油、牙膏、牛奶等涂抹烫伤部位,以免引起感染或延误治疗。
2.避免中毒现象:如果烫伤是因化学品或毒物引起的,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清水中冲洗,并在处理时戴好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以免接触到有毒物质。
3.烫伤事故报告和登记: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家庭中发生的烫伤事故,都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做好事故登记,以便后续的处置和调查。
《烧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烧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现场应急小组人员构成情况
①应急组长:值班领导
②应急副组长:当班班长
③应急成员:班组各岗位人员
(2)职责
应急组长/副组长职责
①全面负责生产过程中人员烧烫伤的现场处置;
②组长制定和实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③领导、组织和协调各岗位人员实施现场处置;
④保证实施现场处置的药品及物资的供给;
⑤及时向值班领导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
⑥及时向公司寻求外援。
现场各岗位人员职责
①具体实施本岗位人员烧烫伤的现场处置;
②在班组长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实施现场处置;
③及时向班组长报告事故现场处置情况;
3.应急处置
①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②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③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④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
不可在伤处涂药水或药膏等。
⑤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4.注意事项
①烧伤面积为全身的10%以上或二度烧伤以上,并伴有呼吸道烧伤,应及时送往医院,在途中用水冲洗烧伤位置;
②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灼烫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场所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疼痛。
灼烫是指人体皮肤和组织受到高温物体的接触而引起的损伤。
在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时,需要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
下面是一份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现场安全措施1.第一时间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远离火源或灼烫源。
避免二次伤害。
2.关闭灼烫源的热源,如燃气阀门等,以防止进一步的灼烫或火灾发生。
二、急救处理1.快速判断伤害程度,根据伤害程度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一级:红肿、局部疼痛,不出血。
用冷水冲洗伤口20-30分钟。
-二级:表皮有水泡、皮肤有明显水肿,但没有破溃。
用冷水冲洗伤口,避免破溃。
-三级:皮肤有明显破溃,可能出血或者脱皮。
用冷水冲洗伤口,避免破溃。
2.冷却伤口:-使用清洁的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持续时间至少20分钟。
-用湿润的冷水毛巾敷在灼伤处。
-不要用冷冻物品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引起二次冻伤。
-如果没有清洁的水或生理盐水,可以使用自来水冷却伤口。
3.预防感染:-使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覆盖伤口,以防止尘土或细菌感染。
-不要使用棉花或类似物质,以免残留在伤口内引起感染。
-避免用手触碰伤口,以免引入细菌。
4.减轻疼痛:-可以给伤员口服止痛药,例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如果没有禁忌)。
-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适量的局部止痛药。
5.医疗救治:-如果伤势较轻,可以根据伤害程度选择进行后续处理,包括涂抹伤口敷料、疼痛管理、预防感染等。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6.记录伤情:-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记录伤员的伤情和急救过程,以便后续的医疗工作。
以上是针对灼烫事故现场的处置方案,但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同时,灼烫事故的预防也是重要的,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工作安全的意识,从源头上减少灼烫事故的发生。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灼烫事故是指由于高温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导致人体受到烫伤的一种事故。
处理灼烫事故要立即采取措施,以减轻伤害程度、避免事故迁延与恶化。
下面是一份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以供参考。
一、事故场景的评估与判断1. 现场安全评估:在处理灼烫事故之前,需要首先评估现场的安全性。
检查是否存在进一步的危险因素,如溶剂泄漏、可燃物质泄露等,以及是否有足够的通风设备。
2. 伤者状况评估:对伤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了解烫伤的部位、程度和范围。
对于严重的烧伤患者,应及时呼叫急救服务。
二、现场处理措施1. 阻止热源:如果还有火源或热源,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其消除。
例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
2. 迅速冷却: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以降低烫伤范围和程度。
切忌使用冷冻水或冰块直接接触烫伤,以免造成寒冷损伤。
3. 拆除烫伤物:如果烫伤是由黏附物质引起的,应在冲洗后小心地将其慢慢取下。
切忌强行撕扯,以免加重伤害。
4. 切勿使用家庭药品:不要在受伤处涂抹盐水、油脂或其他家庭药品,以免加重伤害。
5. 防感染:将烫伤部位用纱布轻轻包扎,以防止烧伤面细菌感染。
如果烫伤面积大,需用湿润的纱布覆盖,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切忌直接用手触摸伤处。
三、求助与呼叫急救1. 切勿耽搁时间:对于严重的烫伤事故,应立即呼叫急救,并告知医务人员事故情况和伤者状况。
2. 准备就绪: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期间,应尽可能为伤者提供安抚和心理支持。
同时,清晰地告知急救人员事故现场的具体位置和进一步的处理情况。
3. 交代事情经过:在急救人员抵达现场后,将事故的经过、处理情况以及伤者的病情告知医务人员,以便他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四、灼烫事故后续处理1. 医疗救治:将伤者转交给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的救治。
医务人员会根据伤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换药、手术治疗等。
2. 疼痛缓解:对于疼痛剧烈的病人,医务人员会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药物。
2023年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23年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事故概述灼烫事故是指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或其他活动过程中,由于热液体(如油、水等)的泄漏、溅洒或其他原因,造成人体皮肤或眼睛等部位受到热液体的灼伤的一类事故。
二、事故现场处理准备工作1. 组织编制应急预案:根据灼烫事故的特点和可能的情况,组织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措施的快速有效执行。
2. 配备专业人员:组织培训专业人员,提高其应对灼烫事故处理能力和技能,并分配专业人员到各事故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
3. 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准备好必要的灭火器材、急救器械、防护用品和灼伤救护药品等,并确保其使用正常和充足。
4. 准备工作场所:事先清理处理现场周围的杂物和堆放物,确保处理现场的通行和施救通道畅通。
三、事故现场处理流程1. 现场安全控制:首先要做好现场安全控制,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
立即采取措施隔离现场,防止热液体继续泄漏或扩散。
确保施救人员和周围群众的安全,避免二次灾害。
2. 伤者救治: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治。
应将热液体灼伤的皮肤迅速置于流动清水(温度应低于40℃)中冲洗15-20分钟,以迅速降低皮肤温度,防止进一步灼伤。
然后对伤者进行急救,清除热液体,覆盖干净的棉布或纱布,保持伤者体温、进行止血和包扎,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3. 消除火源:如果事故现场有明火或其他可能引发事故的火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扑灭和隔离,确保事故现场不再发生火灾。
4. 拓宽出入口:根据实际情况,拓宽事故现场的出入口,方便救援和转移伤者,并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撤离。
5. 采取控制措施:对泄漏热液体的泄漏点或泄漏源进行控制,尽量减少热液体泄漏对环境和其他人员造成的影响。
可以采用吸附材料、阀门切断、封堵等方式进行控制。
6. 现场清理:在事故现场处理完成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残余物质和渍痕,并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处理,确保现场的安全和环境的恢复。
四、事故后续处理1. 事故情况报告: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提供详细的事故报告和相关证据,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和责任认定。
灼伤、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灼伤、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单位:实施日期:1.事故特征注塑车间、涂层烘干场所员工在生产和烘干作业时,需要用到高温、高压等,如人员操作不当或防护装置出现故障,工作时无法控制或控制不及时,容易导致作业人员被灼伤、烫伤事故。
2.应急组织和职责2.1应急组织现场指挥员:制造部经理现场当班管理人员现场应急人员2.2 职责现场指挥员职责1)接到员工报警后,立即赶到出事车间现场进行指挥现场应急小组进行应急行动。
2)当事故无法控制,超出应急能力范围时,应立即报公司级指挥中心。
现场当班管理人员职责1)组织和指挥本小组组员进行应急行动2)向现场指挥员报告相关情况现场应急人员职责1)发现车间有人员在受限空间发生窒息事故或接到报警后,立即进行按本处置方案进行应急。
2)每个现场人员都是应急人员,都有立即进行处置,防止事故扩大的职责。
3)及时向组长报告相关情况。
3 应急处置1)发生灼伤、烫伤事故时,第一个发现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初步判定是否是因此而造成的事故,并立即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初步分析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
2)如因安全装置控制失灵,温度急剧上升,经操作人员采取措施后仍无法控制,导致人员受伤,现场应急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和报警。
3)为防止事故扩大,确保安全,应急人员必须佩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耐高温手套/防护面罩/安全鞋/防毒口罩等。
4)应急人员将着火设备的周边隔开,防止烟雾到处流动,直到处理完成为止。
5)救出被灼伤、烫伤的人员后,要迅速撤离现场,视情况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如擦烫伤膏等。
6)及时报告,如受伤者很严重,立即报告给本部门负责人、保安及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送医院治疗。
如现场无法控制,需要实施扩大救援,由部门经理申请启动《其他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4.注意事项1)使用个人防人员用品时,应检查产品是否为合格产品,不得使用不合格或报废产品。
2)现场自救与互救相结合,如没有相应个人防护用品,不得盲目施救。
灼烫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灼烫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灼烫事故是一种高温灼烫,通常发生在烧制车间等区域。
灼烫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轻微的皮肤损伤到严重的烧伤和生命危险。
因此,应该注意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在灼烫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包括未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高温设备未做好防护或防护不足、灼烫区域无安全警示标识等。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引发次生、衍生事故,如感染、发炎、腐烂等。
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应该分工明确,组长负责现场指挥,副组长负责技术支持,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负责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和协调现场自救和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工作人员服从指挥,在安全的情况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在灼烫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中,发现事故后应迅速通知周围岗位帮助施救,并电话通知现场应急指挥。
现场应急指挥应对现场情况进行确认,判断是否需要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安排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者进行救护,同时注意事故发展事态。
如果超出控制范围,应立即扩大应急响应,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或应急指挥部汇报,请求公司支援。
当现场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应急结束条件时,应宣布应急结束,迅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尽快恢复正常经营,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
1.发现事故后,立即拨打24小时应急电话,并通知应急指挥部和救援小组赶赴现场。
2.到达现场后,要先了解人员受伤情况、灼烫源的位置、环境和安全状况,以及是否存在扩大伤害的危险。
3.对于已脱离灼烫源的小面积烫伤,医疗救护组应立即进行初步救治;对于长时间接触灼烫源的伤者,应急救援小组应先采取措施脱离灼烫源,并注意防止施救者接触灼烫源。
4.医疗救护组要立即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并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明受伤原因和严重程度,以便医护人员做好准备并及时救治。
5.针对不同的致伤源,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火焰烧伤、热液烫伤、烧伤创面的保护、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和对严重烫伤者的饮水禁忌等。
6.后勤保障组要迅速将应急药品和个人防护用品运送至现场。
7.警戒保卫组要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并确认需要撤离的区域,确保所有人员安全撤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
部位
热处理炉
事故事件
及危害程度
灼、烫伤危害程度严重,人员伤亡
事件特征
无安全防护措施、防护设施损坏、违章作业及劳保用品不到位
次生、
衍生事故
火灾事故。
应急组
织及职责
指挥:车间负责人。成员:班长、现场操作员。
应急组织职责:评估时间的规模,做出正确的判断;实施应急步骤,利用车间应急救援器材立即救援,确保人员的安全,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安排寻找受伤者;安排相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系。
8、灼烫伤后出现水泡破裂有脏污时,可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并保护创面,包扎范围要大些,防止伤口污染。
9、及时将灼烫伤者送医院治疗。
注意
事项
1、详细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联络
方式
公司应急电话:xxxxxxxxx
2、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避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岗位人员负责:马上对内报警,报告代班长;采取必要的防止事故扩大的应急措施
现场负责人职责:及时对车间外部上报事故信息。配合公司救援指挥部带领本车间员工进行现场救援;配合外部救援力量进行现场救援处置;组织员工进行疏散和人员清点。
应急
处置
1、报告班长,启动现场处置方案。通知公司做好事故的应急准备。
现场人员立即对伤者进行救护。
现场人员立即拨打120请求救援,打开消防通道,接应消防、120等车辆及外部应急增援力量。
6、迅速将灼烫伤部位用冷水冲淋或侵泡水中,降低温度,减少疼痛和肿胀,侵泡20分钟以上。若是身体躯干受伤,无法冷水侵泡时,用冷毛巾敷患处。
7、若局部灼烫伤较脏或被污时,可用肥皂水冲洗,不可用力擦洗。
C、灼烫伤患处冷却时,用灭菌纱布或干净的布覆盖包扎,包扎时稍加压力,紧贴创面,不留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