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五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精品文档46页
货币银行学 第五章 商业银行

返回
1、结算业务
按照收款人与付款人所处的地点,可以将 结算分为同城结算和异地结算两种类型。
(1)同城结算 (2)异地结算 异地结算有汇兑、托收和信用证结算三种
形式。
返回
2、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是银行受客户的委托,可根据客 户的授权,代客户管理各项财产或从事所 委托的其他经营活动的业务。信托业务按 委托人不同又可分为个人情托、公司信托 和公益信托。
返回
1、银行业经营的风险程度不断加大
(1)以扩大资产规模为战略重点的银行 为获取较高的资产收益和资产增长速度, 压低价格提供贷款,从而使银行资金运营 的风险程度加大。
(2)为了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各种金 融新产品和新业务在银行的资产负责表外 迅速滋生。
(3)发展中国家债务违约的威胁。
返回
(二)《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任何一笔贷款的发放都必须按一定程序进行。 1、借款企业的信用分析 影响企业未来还款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财务状况、现金
流量、信用支持以及非财务因素。 2、贷款的定价 3、贷款的质量评价 五级分类法: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呆帐准备金有三种类型:普通呆帐准备金、专项呆帐准
备金和特别呆帐准备金。
返回
1、规范银行资本的定义
(1)核心资本:包括银行股本、公开储 备、参股子银行的股本。
(2)辅助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资产 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普通贷款呆帐准 备金、次级长期债务和债务性资本工具等。
返回
第五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金融创新指金融领域各方面活动的创新。
金融创新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浪潮,对传统 的金融制度和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金融创新的动因和背景 三、金融创新对银行的管理以及业务发展 的影响
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商业银行的法规遵守与合规管理
商业银行的法规遵守
商业银行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包括金融法 规、反洗钱法规、反恐怖融资法规等,不得从事任何违法违 规行为。
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
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体系,通过培训、宣传、检 查等方式,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和遵守相关法规,保障银行业 务的合规性。
个人贷款
满足个人消费需求,如购房、购车、教育等 ,金额较小,期限较短。
短期贷款
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主要用于企业短期资 金周转。
中长期贷款
期限超过一年,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基础设施建设等。
贷款的流程与风险管理
贷款审批
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 款能力等进行评估。
发放贷款
银行将贷款资金发放到借款人 账户。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与措施
组织架构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政策制度
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和制度,包括风险管理政策、内部控制制度等。
内部审计
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人员管理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防范内部欺诈和舞弊行为。
资产负债表的构成
01
02
03
资产
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各种形 式的资产,如现金、存款 、贷款、证券投资等。
负债
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各种形 式的负债,如存款、债券 、同业拆借等。
所有者权益
商业银行的净资产,由股 东权益组成,包括股本、 未分配利润等。
资产业务
现金业务
包括货币的存取、兑换、 汇款等基础性业务。
05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 内部控制
货币银行学之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货币银行学之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商业银行是货币银行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各种金融服务和货币流通的功能。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是保障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围绕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管理展开探讨,旨在深入了解商业银行的作用和运作机制。
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国际业务等。
首先是存款业务,商业银行吸收大量的存款,提供储蓄和结算服务。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负债来源,也是货币银行体系的基础。
商业银行通过支付结算和资金调度,保障社会商品交换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贷款业务,商业银行是重要的资金供应者,通过向各类借款人提供贷款,满足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
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和担保条件,进行贷款审批和风险管理。
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与个人之间的消费信贷关系。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信用卡,为持卡人提供支付、银行卡聚合支付、消费分期等金融服务。
信用卡业务具有便利、灵活和安全的特点,促进了消费的扩大和金融的普惠。
国际业务是商业银行与海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的跨境贸易和金融合作。
商业银行通过开展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境外融资等业务,为跨国企业和国内外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国际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规模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商业银行的管理是保障其业务运营和风险控制的关键。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确保各项业务顺利进行。
管理方面,商业银行需要注重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定科学的贷款审批和风险定价制度,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控制资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建设和管理,提高金融安全性和信息管理能力。
此外,商业银行还需要开展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
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的核心机构,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
商业银行要加强社会风险管理和社会责任报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金融发展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泛,包括个人金融、企业金融、国际金融、资本市场 等多个领域,为不同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1 信用风险
审慎评估贷款风险,加强风险监控和控制。
2 流动性风险
合理管理资金流动,确保业务正常运营。
3 市场风险
积极管理资本市场业务的风险,保护资产价 值。
区块链技术
改变金融交易方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的组成部分
存款业务
吸收储户存款,为储户提供存取款等服务。
国际业务
开展外汇交易、国际贸易、跨境支付等业务。
贷款业务
向企业、个人提供贷款支持,促进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业务
参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投资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 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则执行货币政策并为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 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有银行方便存取款及开展投资理财 等服务,也是向商业、工业、农业、个人和政府提供信贷和资金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定义和功能
商业银行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市场规则和经营原则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功能包括:储蓄、 贷款、汇兑、支付结算等。
4 操作风险
加强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防范操作风 险。
商业银行的监管机制
1
法律和法规
依法合规经营,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
2
监管机构
受到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3
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障经营安全。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讲解

第五章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一、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货币经营业的主要业务是货币兑换、保管与汇兑业二、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职能分离型商业银行与全能型商业银行(一)职能分离型商业银行即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分离,典型的是美国,美国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严禁银行从事证券业务。
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将融通短期商业资金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
放款偿还期短,流动性强。
(二)全能型商业银行随着金融一体化、自由化的发展,全能化逐渐成为银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重要事件:美国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严格的分业制开始解禁这类银行不仅提供短期商业周转资金,而且融通长期固定资本,也可直接以持股方式投资于新兴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并购、证券发行方面也占有一席之地。
职能分工型的经营模式有助于控制和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银行体系的安全,而全能型的经营模式增加了银行的收入渠道,有助于提升银行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一)单元制( unit bank )以美国为代表。
特点是法律禁止或严格限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业务由完全独立的各个银行分别办理。
(二)分支行制(branch bank )。
也称总分行制。
它是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并可根据需要,在国内外广泛设立分支机构,分支行的业务和内部事务统一遵照总行的规章和要求办理。
以英国,德国,日本为典型。
※(三)银行持股公司制(bank holding company )也称银行控股公司,是指一家银行公司控制一家或多家银行及公司的股权的集团公司。
在美国最为流行。
好处:①规避限制设立分支机构的法律(突破单元制的限制,规模发展)②借此进入非银行业务领域(可打入限制金融机构的业务)③持股公司较之于其下属企业有更高的资信,并可使用一些法律禁止商业银行使用的筹资工具,这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筹资成本、扩大融资管道有很大好处。
货币银行学之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目标
安全性
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要保证资金的安全,防范风险。
流动性
商业银行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满足客户随时提取资金的需 求。
盈利性
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是获取利润,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 率。
02
商业银行业务流程
存款业务
存款类型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
存款服务
提供多种存款账户,如支票账户、储蓄账户等,以及利息支付等 服务。
05
商业银行业务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
总结词
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成功的原因在于其敏锐的市场洞察 力、创新的业务模式、持续的技术投入以及完善的售后 服务。
详细描述
招商银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信用卡业务,凭借 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发现了信用卡市场的巨大潜力, 并迅速投入资源进行业务拓展。招商银行采用创新的业 务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信用卡产品,如“ 一卡通”等,吸引了大量客户。同时,招商银行注重技 术投入,不断提升其信用卡业务的技术水平,确保了业 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识别、评估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确保商业银 行具备足够的流动性以应对潜在的资金需求 。
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 流量表等财务报表,评估商业银行的
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成本控制
通过有效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商 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财务预算与计划
制定财务预算和计划,明确未来一 定期间的财务目标、支出和收入预 期。
《货币银行学之商业银行业 务与管理》
2023-10-30
目录
• 商业银行业务概述 • 商业银行业务流程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 • 商业银行业务案例分析
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与

信息反馈
银行将交易结果反馈给交易双方,确保交易 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04
商业银行业务风险与管理
信用风险
定义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 按期偿还债务,导致商业银行遭受损 失的可能性。
产生原因
管理措施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 和监测,建立完善的信贷审批和风险 管理制度,以及实施风险分散和转移 策略。
为客户提供财务、投资和风险 管理等方面的咨询顾问服务。 咨询顾问业务是银行高附加值 的中间业务之一,有助于提高 银行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 度。
除了以上几种中间业务外,银 行还可能开展其他中间业务, 如信用证、保函和承诺等。这 些业务有助于银行满足客户的 不同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03
商业银行业务流程
增加银行收益
商业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 的主要利润来源,对银行 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具 有重要影响。
商业银行业务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演变
商业银行业务经历了从传统存贷款业 务到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不断创新和 变革以满足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
未来商业银行业务将朝着更加多元化 、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利用 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贷款审批
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记录、收入状况和抵押物价 值等因素,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
ABCD
信息核实
银行核实客户提供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和抵押 物信息,确保客户具备还款能力。
贷款发放
如果贷款申请获得批准,银行将按照合同约定的 条件发放贷款。
投资决策流程
市场调研
银行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投资项目的风险、 收益和前景等信息。
风险评估
银行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投资项 目的风险等级和潜在损失。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

存款保险制度:指国家货币主管部门为了维 护存款者的利益和金融业的稳健经营和安全, 在金融体系中设立负责存款保险的机构、规 定本国金融必须或自愿地按吸收存款的一定 比率向保险机构交纳保险金进行投保的制度。
2、其他负债业务 ①从中央银行借款 ②同业拆借 ③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三)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现金资产 2、贷款 3、证券投资 4、固定资产
(四)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1、中间业务(Intermediate Business) (1)结算业务 (2)承兑业务 (3)代理业务 (4)信托业务 (5)租赁业务 (6)银行卡业务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职能与一节 商业银行的职能和组织制度
一、商业银行的职能 (一)信用中介 (二)支付中介 (三)信用创造 (四)金融服务 (五)调节经济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单一银行制 单一银行制(Single Banking System)是
2、表外业务 (Off Balance Sheet Business)
(1)备用信用证 (2)承诺业务 (3)贷款销售
二、商业银行的管理
(一)商业银行经营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流动性原则 3、盈利性原则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 1、准备金管理 2、贷款管理 3、证券投资管理
三、我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返回
返回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与管理
一、商业银行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 (二)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吸收存款 (Take Deposit) (1)活期存款 (Current Deposit) (2)储蓄存款(Savings Deposit) (3)定期存款(Time Deposi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第五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2020/1/11
7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股东大会
监事会
董事会 董事长
总经理
副总经理及业务职能部门
2020/1/11 图7-1 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
8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一)活期存款或支票存款 活期存款是一种不需要事先通知、凭支
票便可随时提取或支付的存款,因而也 称“支票存款”。 (二)非交易用存款,包括定期存款和 储蓄存款。
2020/1/11
10
再贴现: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的贴现票据 向中央银行再次贴现。 再贷款: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信用放款。 3、回购协议
回购协议是一种以国库券为抵押的短期贷 款,期限通常不超过两星期,最短仅为一天。
4、境外借款——主要是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四)银行资本金
2020/1/11
2020/1/11
6
3、持股公司制:集团银行制,是指由一个集 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一 家或若干家独立银行的银行制度。
4、连锁银行制,连锁银行制是指由同一个人 或集团控制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所组成的 银行集团。连锁银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 独立地位,具有自己的董事会,但由于受控 于同一人或集团,因此还有统一的董事会。 这种制度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较为发达。
(三)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Hale Waihona Puke 一是货币兑换业转换为银行;
二按资本主义制度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 行。1694年建立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现 代中央银行的始祖 。
2020/1/11
4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一)信用中介 (二)支付中介 (三)信用创造职能 (四)金融服务职能 (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者和
(一)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国内 外结算业务;
(二)银行卡业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 卡业务;
2020/1/11
14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三)代理类中间业务,包括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 险业务、代理金融机构委托、代收代付等;
(四)担保类中间业务,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 用证、各类银行保函等;
返回
直接融资:资金短缺方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向资金 盈余方出售金融权证(如代表债权的债券或贷款 合同,代表所有权的股票)。由于资金直接由资 金盈余方流向资金短缺方,证券则直接由资金短 缺方流向资金盈余方,所以称为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金融中介机构购买资金短缺方的金融 权证,然后再出售给资金盈余方,这种通过金融 中介的资金融通方式被称为间接融资。
资金融通 所有的金融体系必须为资金从资金盈余方
(流出方)流向资金短缺方(流入方)提供一种 机制,使资金能直接的通过金融市场或间接的通 过金融中介流动,如图所示:
2020/1/11
返回
资金盈余方
间接融资 金融中介 介介
资金短缺方
金融市场 直接融资
图5-1 资金的融通过程(箭头表示资金的流向)
1
2020/1/11
2020/1/11
9
(三)借款
1、同业借款
同业借款是指商业银行之间或商业银行与 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主要包括同业 拆借、转抵押和转贴现借款。
同业拆借:银行为了弥补临时头寸不足而从其 他银行借入的日拆准备金;
转贴现:银行将客户贴现的未到期的商业票据 再贴现给其他金融机构.
2、向中央银行借款,包括再贷款或再贴现。
11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准备金 1、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是指银行保存在金柜中的通货,包括纸币和 铸币。它主要用于应付柜台上客户取现和支付银行本 身日常开支。
2、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 超额存款准备金两部分。
在我国,自2019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实 行改革,将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存 款账户合并为准备金存款账户,法定准备金比率由 13%下调至8%。2019年9月和2019年4月我国又先后 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两次调整,现行的准备金率为 差别准备率,大部分银行的准备率为7%,小部分银行 为7.5%,农村信用社为6%。
(五)承诺类中间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业务; (六)交易类中间业务,例如远期外汇合约、金融期
货、互换和期权等; (七)基金托管业务,例如封闭式或开放式投资基金
托管业务; (八)咨询顾问类业务,例如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 (九)其他类中间业务,例如保管箱业务等。
2020/1/11
12
(二)存放同业款项 存放同业款项是指存在其他银行的款项。 (三)托收中现金 (四)各项贷款 (五)证券 (六)其他实物资产
2020/1/11
13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又称为中介业务,有广义和狭 义之分。狭义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 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以外的所有业务, 这种业务不能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中直接表现出来。
本章重点问题: 1、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与组织
形式 2、商业银行制度及其建立的基本
原则 3、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中
间业务 4、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演变 5、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及其风险
管理 6、巴塞尔协议及其演变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 (二)国外
作用对象
2020/1/11
5
三、商业银行组织体制
(一)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1、单一银行制:单元银行制,是指由于法律 上禁止或限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银行业 务只能完全由总行经营的制度。实行这种制度 的商业银行一般都是地方性商业银行。
2、分支行制:总分行制。是指商业银行除了 总行外,还可在国内外各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银 行制度。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这种制度又可 分为总行制银行和总管理处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