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悬架力学特性的有限元素分析
汽车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汽车悬架系统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一、介绍汽车悬架系统是车辆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主要负责车辆的支撑和减震工作,为行驶过程提供了舒适性和稳定性。
因此,汽车制造商在设计汽车悬架系统时非常重视性能和稳定性,尤其是在高速行驶和曲线驾驶方面。
在本文中,将探讨汽车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
首先,我们将了解悬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接着,将讨论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方法,其中会包括液压悬挂系统和空气悬挂系统。
最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悬架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二、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汽车悬架系统是由许多组成部分组成的。
基本上,悬架系统包括垂直弹簧、水平限制器、减震器、保持器和底盘等部件。
这些部分的设计和性能影响着车辆的轻重平衡、转向能力、制动力等。
垂直弹簧是悬架系统中最基本的部分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支持车载负载和路面扭曲。
在一般情况下,垂直弹簧采用钢制线圈弹簧或橡胶制减震器。
水平限制器是悬挂系统中的一种保护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控制车辆在水平和纵向方向上的运动。
减震器是悬架系统的关键部分。
它负责控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震动。
减震器的作用是将垂直弹簧支持的能量转换成热能。
保持器主要是为了使车辆在转向时保持稳定。
在悬架系统中,保持器往往被视为弹簧与减震器之间的连接。
底盘是整个悬挂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由上下两个零件组成。
下部通常由车身连接杆和悬架机构组成,而上部是用于固定悬架和与车体连接的结构。
底盘的作用是支撑整车负荷和稳定性。
三、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方法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一直是汽车工业中的重要问题。
优化设计方法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悬架系统重量和体积,并增加车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在性能分析方面,主要是采用试验、仿真和计算三种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试验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包括车辆实际测试、路试和底盘试验。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和分析悬架系统的各种性能参数,例如侧倾角、轮胎接地面、悬架行程、制动力等。
复合材料用有限元分析

复合材料用有限元分析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不同类型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轻质化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建筑结构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分析方法,可用于预测复合材料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本文将介绍复合材料用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建模过程、分析方法和结果解读。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有限元分析基于有限元法,将复杂的结构分割成许多简单的单元,再利用数学方法求解这些单元的力学行为,最终得出整个结构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一般采用3D固体单元或板单元,考虑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层合板的分层结构。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有限元模型:–根据复合材料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选择适当的有限元单元类型。
–确定网格划分方案,将结构划分为单元网格。
–确定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包括约束条件和外部加载。
2.确定单元性质:–根据复合材料的材料力学性质,将其转化为有限元单元的材料刚度矩阵。
–考虑各向异性和分层结构,将材料刚度矩阵进行相应的转换。
3.确定单元相互连接关系:–根据结构的几何体系,确定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包括单元之间的约束和边界条件。
4.求解方程组:–根据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边界条件,建立整个结构的刚度矩阵。
–考虑加载情况,求解结构的位移和应力。
5.结果后处理:–分析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性能。
–对结果进行解读和优化。
复合材料有限元分析的建模过程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建模过程与传统材料的有限元分析类似,但在材料性质和单元连接方面存在一些特殊性。
下面是复合材料有限元分析的建模过程的简要步骤:1.几何建模:–根据实际结构的几何形状,利用建模软件(如Solidworks或CATIA)进行3D建模。
–根据复合材料的分层结构,将各层材料的几何形状分别绘制。
2.材料定义:–根据复合材料的材料属性,定义合适的材料模型和参数。
–考虑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分层结构,定义材料的力学参数。
复合式悬架车桥动力学参数分析

图 1 某轿车 复音式悬 架 C AD模 型
幕 1 某 轿 车 复 台 式悬 架主 要 惯 性 参 数
质 量( g k
最 心 位 置
cm m J
1 9 888
X 1} 98 0, 3
Y
Z
{
l
0 Leabharlann 0 绕质 心的 转动惯 量
l 蓉∞ 、 k.
t
此项 目受到霍荛 东教育基 盘赞助
大 . 而 对 车辆 的 侧 向安 全 性和 操 稳 性 发 生 影 响 ; 从
rg t C-3 ) I 。c r昭(C) 。 c (
一
3 2 纵 臂 扭 转 剐 度 计 算 模 型 . 根 据 纵 臂扭 转 刚 度 试 验 工 况 , 界 条 件 设 置 边 如 图 4所 示 。
横 梁 主要 起 横 向 稳 定 杆 的 作 用 参 考 车 辆 坐 标 系 ,
其 绕 Y 轴扭 转 刚 度 对 车 辆 操稳 性 和平 顺 性 影 响 较 九 一在 车 辆 动 力 学 建模 时经 常 需 要 考 虑 上 述 3个 刚 度 利用 上 述 C AD模 型 , 取 中 性 面 , P T 抽 在 A— R AN 中利 用 四边 形 和 三 角 形 壳 单 元 对 车桥 进 行 了 网格 划 分 . 有 限元 网格 模 型 参 见 图 2 其 。
连 接 . 车辆 操 纵 稳 定 性 分 析 中 . 分学 者 将 其 简 在 部
化 为 两端 有 横 向 稳 定 杆 连 接 单 纵 臂 式 悬 架 , 考 并
虑 车桥 转 动 惯 性 的 作 用 , 两 种 方 法 提 高 了 分 析 后
外加 蓝 箭
的精 度 然 而 , 述建 模 方 法 需 要 获 取此 车 桥 的 刚 上 度 特性 和 惯 性 特 性 , 目前 一 般 通 过 实 验 获得 , 时 其 间 和经 济 耗 费 较 高 , 很 难 指 导悬 架 的改 进 。 并 本 文 以 某 轿 车 复 合 式 悬 架 为 例 利 用 C / AD C E软 件 . 出 了 一 种 获 取 此娄 车 桥 动 力 学 参 数 A 提 的方 法 。鉴 于 车 桥 阻 尼 很 小 , 里 分 析 了 其 惯 性 这 参数 和刚 度 参 数 , 试 验 结 果 相 比较 明 了 此 方 与 证 法 的可 行 性 , 为悬 架 改 进 设 计 提供 了捷 径 :
工程力学中的复合结构分析如何进行?

工程力学中的复合结构分析如何进行?在工程领域中,复合结构的应用日益广泛,从航空航天的飞行器部件到汽车的车身结构,从大型桥梁的关键部位到新型建筑的支撑体系,复合结构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展现出巨大的优势。
然而,要确保这些复合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需要进行精确而深入的分析。
那么,工程力学中的复合结构分析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复合结构。
简单来说,复合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特定的工艺组合在一起,从而发挥各自材料的优势,以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
常见的复合结构包括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夹层结构、层合板结构等。
在进行复合结构分析之前,第一步是对结构进行详细的几何建模。
这就好比我们要盖一栋房子,首先得画出精确的设计图纸。
对于复合结构,由于其组成材料和结构形式的复杂性,建模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层材料的厚度、纤维取向、铺层顺序等因素。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构进行合理的简化,以在保证分析精度的前提下减少计算量。
有了精确的几何模型,接下来就是确定材料属性。
不同的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比如强度、刚度、韧性等。
这些性能通常通过实验测试或者查阅相关的材料手册来获取。
而且,由于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点,其力学性能在不同方向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地定义材料的主方向和相应的性能参数。
在材料属性确定之后,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了。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
以有限元法为例,它将复合结构离散成许多小的单元,通过求解每个单元的平衡方程,进而得到整个结构的力学响应。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受力情况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比如壳单元、实体单元等。
在对复合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载荷条件。
这些载荷可能包括静载荷(如自重、压力等)、动载荷(如冲击、振动等)以及热载荷(如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或收缩)。
而且,不同的载荷组合可能会对结构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
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有限元分析及性能测试

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有限元分析及性能测试目前,全球的能源紧急、环境污染等问题,迫使人们想方设法来实现车辆的轻质化以削减油耗、爱护环境。
钢板弹簧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一部分,其在车体自重中所占比例约为1/15~1/10,假如使用复合材料,其质量可减轻60%~70%。
此外,复合材料的模量小、比重轻、比强度高、抗疲惫性能好,可提高驾驶的舒适性、稳定性及耐用性。
于1981年利用缠绕技术胜利制备出了玻纤复合材料板弹簧;英国GKN公司生产的复合材料板弹簧也已胜利实现了产业化;德、日、法等国也都对复合材料板弹簧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讨论工作。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产业化的相关报道,关于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的讨论还处于初步的探究与试验阶段。
如,郭红等人讨论了钢板簧片中夹芯复合材料后组成的板弹簧的结构性能;赵洪斌等人从原材料、成型工艺等方面对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制作进行了介绍。
现有讨论针对所设计的某型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在预设静载工况下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其刚度系数和最大承载力;同时,针对制备出的复合材料板弹簧样品进行了试验测试,得到了其实测的静态刚度和最大承载力。
通过对比发觉,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该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针对设计的某型汽车复合材料板弹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其在预设载荷工况下的应力状态,对比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值得到其平安系数为3.4;计算得到复合材料板弹簧的刚度系数为157.2N/mm,其最大承载力为35kN。
同时,对采纳模压工艺制备出的复合材料板弹簧样品进行了静态刚度和最大承载力试验测试,其值分别为154.46N/mm和34566N,与有限元计算的结果相比,其偏差分别为1.7%和1.8%,可知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复合材料板弹簧的主要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该复合材料板弹簧的质量为5.792kg,与钢板弹簧质量(16kg)相比减重达63%以上,可实现车辆的轻质化。
复合式悬架计算与设计

复合式悬架计算与设计悬架系统是车辆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用于支撑车辆重量、缓冲悬挂和减震,同时保证车辆行驶平稳。
因此,如何正确计算和设计复合式悬架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复合式悬架系统一般由减振器、弹簧、支架组成。
其中,弹簧用于支撑车辆的重量,减振器用于减小车辆震动。
支架既可以是刚性的材料,也可以是弯曲杆,带有减振功能。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弹簧刚度。
弹簧刚度的大小取决于车辆的重量和悬架系统的性质。
一般来说,需要考虑弹簧的自由长度和金属线材特性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阻尼器和支架的质量和材料,以确定最佳的弹簧刚度。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减振器阻尼系数。
减振器阻尼系数直接影响车辆震动的消除速度。
一般来说,减振器阻尼系数越大,车辆的减震效果越好,但对车辆操控性能的影响也越明显。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使用场景和减振器的质量和类型,确定最佳的阻尼系数。
最后,我们需要设计悬架系统的支架。
支架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对车辆的悬挂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支架应该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支架的结构也需要充分考虑车辆减震的特点,以确保其完整性和耐用性。
总之,正确的计算与设计复合式悬架系统对车辆的性能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悬挂系统设计和细致的计算分析,可以确保车辆能够在各种路况下行驶平稳,同时承载重量和减震效果能力也能得到稳定的提升。
除了上述的弹簧、减振器和支架之外,复合式悬架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悬挂系统的结构形式、车轮和轮胎的尺寸和性能等等。
对于悬挂系统的结构形式,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悬挂系统通过电子和液压等装置主动调节车轮的压力,从而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平顺。
被动式悬挂系统则是被动地反应路面的不平整,通过弹簧和减振器进行缓冲震动,这种悬挂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除了悬挂系统本身的设计外,车轮和轮胎的尺寸和性能对悬挂系统的性能和安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复合材料桁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

进 序号 1 2 3
度
安
排 时间(起止周数)
1 周至 2 周 3 周至 4 周 5 周至 6 周
设计(论文)工作内容 阅读相关文献,撰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熟悉毕业设计内容,撰写开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附件
附件 A:任务书
4 5 6 7 8 主要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学习相关有限元软件 建立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计算及相关结果分析 撰写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7 周至 8 周 9 周至 10 周 11 周至 12 周 13 周至 14 周 周至 周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肖少伯.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卫星上的应用.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1999.4(2): 1-7 张建春. 复合材料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产业用纺织品. 2003. 150(21): 10~14 李勇, 肖军, 邱伟娟, 朱飞. 高模量碳纤维低损伤一步预浸缠绕技术. 宇航材料工 艺. 2002.6: 19-21 Kinefuchi, M, Tsuiki, A, Takane, H, Tanaka, K, Nohara, Development of a dome-type aluminum truss structure. 2002. 52. (1): 81~86 杜建军, 姚英学. 金属胶接接头内应力研究新进展. 宇航材料工艺. 2001 (5): 1~4 江辉. 国外航天结构新材料发展简述.航宇材料工艺. 1998.(4): 1~4 赵稼祥, 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展望,热固性树脂,2000.15(2):37~41 Steven Hubrechts. Spacecraft in 21st Century.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 2001. pp.24. 李凤平.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4.(1): 48~52.. K.Kiss and L.Dunai. Advanced Model for the Stress Analysis of Steel Truss Bridges. 1998. 46. (3): 76~78 Kalyanmoy Deb, Surendra Gulati. Design of truss-structures for minimum weight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isgn. 2001. (37): 447~465 Poul Cloberg Olsen. Rigid-p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teel plates, structural girders and connections.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1. (191): 761~781 Schutze, R. Lightweight carbon fibre rods and truss structures. Materials and Design. 1997. 18: 231~238 史坚忠, 黄维杨. 航空结构复合材料主承力接头研究及其进展. 航空学 报. 1998.7: 61-63. Shan-Yi Du et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Aerospace Industry in China.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 2001 许 美 萱 , 刘 文广 , 薛 普兴 , 姚 康 德 . 智能 复 合材 料 的 研 究 进展 . 中 国科 学 基 金. 1996.(1): 19~21 李勇,肖军. 纤维缠绕的曲面架空分析及其应用. 宇航材料工艺. 2002.(3): 30. 杨桂, 复合材料三维整体编织结构技术与特性.复合材料学报. 1992.9: 85~91. 周光明.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成型研究:[学位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4.. 杨桂通. 弹塑性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l987. 王勖成, 邵敏.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和数值方法. 第 2 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赵经文, 王宏钰. 有限元方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8. 陈志平. 大型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其应用. 电子机械工程. 2001. 93(5):25~26
复合材料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复合材料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与分析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在航空、汽车、船舶和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直接影响着其应用效果,因此探究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实验研究与分析。
一、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材料通过某种方法组合而成的材料。
由于其复杂的组成结构,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与金属类材料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由于其随机堆积的纤维,导致其各向异性的特性明显。
在不同的方向下,其力学性能会有不同的变化。
2. 前向球性复合材料的前向球性表示在纤维层的合成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其相互之间的位置偏移,从而形成不均匀的结构。
这也是导致各向异性的一个原因。
3. 薄层状结构复合材料的复杂结构形成了一种薄层状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由各种不同类型材料组成的3D结构体。
复合材料的这种独特结构使其在随意弯曲和受力时表现出了很强的强度和刚度,成为了代替传统材料的新选择。
二、复合材料的力学试验方法在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时需要进行力学试验,以获得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在复合材料的力学试验中,需要选取合适的试样,考虑到复合材料各向异性的特性,需要选择不同的试样形式和加载方向。
目前,常用的复合材料力学试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测量材料拉伸应力、拉伸应变的试验。
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可以得到杨氏模数、拉伸强度等材料强度参数。
在复合材料中,需要考虑其各向异性,选择合适的载荷方向和试验条件。
2. 剪切试验剪切试验是测量材料剪切应力、剪切应变的试验。
在复合材料的剪切试验中,需要考虑热应力、交叉连接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
3. 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是测量材料弯曲应力、弯曲应变的试验。
在复合材料弯曲试验中,需要考虑其各向异性特性,选择不同的载荷方向和试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 C NO. : U4 6 6 Do c u me n t C o d e : A Ar t i c l e I D: 1 6 7 1 . 7 9 8 8 ( 2 0 1 3 ) 0 7 . 1 3 . 0 4
和舒 适性 能 ,并 且质 量偏 大 ,无法 适 应重 卡轻 量 化
p u t f o r wa r d a k i n d o f c o mp o u n d s u s p e n s i o n wi t h e l a s t i c f o r c e p r o v i d e d b y r u b b e r s p r i n g a n d p l a t e s p in r g . Bu i l d t h e i f n i t e e l e me n t mo d l e or f t h e c o mp o u n d s u s p e n s i o n i n Hy p e r Me s h , a n d a n a l y s i s t h e me c h a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h r o
or f t h e c o mp o u n d s u s p e n s i o n d e s i g n ,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f r a me a nd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i d e a a r e p r o v i d e d . Ke y wo r d s : l o r r y t r u c k; c o mp o u n d s u s p e n s i o n; F EA; RADI OS S
摘 要 :针对 载重 汽 车对承 载 性 、平顺 性 以及可 靠 性等 多方 面 的要 求 ,提 出一种 以橡 胶弹 簧和 钢 板 弹簧共 同作 用提 供弹 性力 的 复合悬 架 。在 H y p e r Me s h 中建立 复合悬 架 的有 限元模 型 ,并利 用 R ADI OS S 对 其力 学特 性 进行 分析 。通 过仿 真得 到复合 悬架 的应 力分 布云 图以及 刚度 特 性 曲线 , 为复合悬 架 的设计 提供 了参考 依据 以及 实现 思路 。 关键 词 :载重汽 车 ;复合 悬架 ;有 限元 ;R AD I OS S
汽 午 实 用 技 术 设训 ‘ 研 究
AUTOMOBILE APPLIED TECHNOLOGY
2 0 1特性 的有 限元素分析
尹华清 ,许金峰 ,吕景春 ,庞辉
( 1 . 陕西 重型汽 车有 限公 司 ,陕西 西安 7 1 0 2 0 0 ;2 . 西 安理 工大 学 ,陕西 西安 7 1 0 0 4 8 )
Yi n Hu a q i n g , Xu J i n f e ng , Lv J i nc h u n , P a ng Hu i
f 1 . S h a a n x i a u t o mo b i l e Gr o u P Co . L t d . S h a a n x i Xi ’ a n 7 1 0 2 0 0 ; 2 . Xi ’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S h a a n x i Xi ’ a n 7 1 0 0 4 8)
—
u g h RADI OS S . Af t e r s i mu l a t i o n , s t r e s s d i s t r u b u t i o n p a t t e r n a n d S t i f f n e s s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c u r v e a r e a c h i e v e d . He n c e ,
中图分类号 :U 4 6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6 7 1 — 7 9 8 8 ( 2 0 1 3 ) 0 7 — 1 3 — 0 4
Fi n i t e e l e me nt a na l ys i s o f me c hn i c a l c ha r a c t e r s f o r t h e c o m po und s us pe n s i o n
前 言
载 重汽 车用 悬架 一般 都 具有 非线 性和 渐 变刚 度
的发 展 。
橡胶 悬 架 因为采 用橡 胶 弹簧 作为 弹性 元件 ,相
的特 点 ,以使整 车 在不 同载 荷状 态 下保持 稳 定和 良 比传 统钢 板 弹簧 悬 架质量 轻 ,具 有更 优越 的变刚 度 好 的行 驶平 顺性 , 同时具备 良好 的承 载 能力 。传 统 特 性 ,而且 在承 载 能力和 可 靠性 方面 也 更有优 势 。
Abs t r a c t :Ai m a t t h e r e q u i r e me n t o f b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 r i d e p e r f o r ma n c e a n d r e l i a b i l i y t f o r l o r r y t r u c k , t h i s a r t i c l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