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6《环境保护》 教学课件第一单元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复习课件

主题二 人类与环境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中广网北京 2011 年 4 月 30 日消息,受较强冷空气和蒙 古气旋影响,4 月 28~30 日,我国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内蒙 古中西部、华北大部、东北地区西部相继出现沙尘天气,其中南疆 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的局地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我国 沙尘暴日益严重,主要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随着 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管理的不到位,西北、华北地区过度开 垦、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 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 危害人民健康的沙尘暴。
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 资源
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的 短缺
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
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 环境 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越来越多,越来越 污染 复杂,而且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
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 生态 被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 破坏 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 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
思维活动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
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 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 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破坏,生态 破坏也会影响到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
4.下列地理事物都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沿海滩涂、名胜古迹 B.天然草场、畜群牧场 C.风景游览区、水产养殖场 D.极地、高山及荒漠区 解析:天然环境是指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 环境。极地、高山及荒漠区受人类的影响较轻微,保留着天然生态 特点,属于天然环境。 答案:D
选修6 环境保护(复习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选修6 环境保护
考点二
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
选修6 环境保护
主题1 自然资源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自然资源的含义 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关键是把握其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掌握自然资源 的类型,要从其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选修6 环境保护
2.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
表现
原因
水资源问 水资源短缺危及农业、工 基本因素——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2001-2015年,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半固定沙地增加,半流动、 流动沙地減少,由此可得出结论:青藏铁路的建设期及营运期,通过工程措施有效地实现了风 沙治理。2001-2008年,铁路建设期,铁路两侧各范围内固定、工程治沙地、半固定沙地都增 加,半流动、流动沙地都減少,说明通过工程措施使得该地沙丘趋于固定,风沙活动减少,风 沙危害减轻。2008-2015年营运期,铁路两侧固定沙地继续增长,半流动沙地显著减少,说明 营运并未破坏风沙输移环境,工程措施持久有效地发挥了固沙效益,减轻了风沙危害。
半固定沙地 3.16 4.57 4.29 6.54 10.20 9.64 14.03 21.78 20.42
半流动沙地 5.20 1.89 0.36 10.06 4.37 1.31 18.3 8.21 2.35
流动沙地 0.14 0.03 0.06 0.25 0.10 0.10 0.75 0.24 0.20
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 土地产出减少,土地 养育人口能力降低
选修6 环境保护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①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 ②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选修6 环境保护
解题探究
高中地理第1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3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课件鲁教版选修6ppt版本

课
时
教 法 分 析
图 表 活 动
解
教
读
学
方
案 设
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当
计
堂
双
课
基
前 自
达 标
主
导
学
课
后
课
知
堂
能
互
检
动
测
探
究
●课标要求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标解读 1.让学生了解当代有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2.通过主要环境问题的学习,理解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3.让学生了解环境伦理观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4.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4.森林锐减 (1)森林作用: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以及维持全球生态平衡, 被誉为“ 大自然的调度室”。
(2)锐减原因:乱砍滥伐、森林火灾、酸雨污染等。
(3)表现全欧世洲的界天 森然 林森 面林 积几 已乎 减全 少部 了消 一失 半 亚洲和非洲一些木材出口国成为木材进口国
林面积急剧减少 发展
区
导致安全的饮用水缺乏,饮 减少废弃物的排 人类生产和生活排 用受污染的水导致疾病甚 放,加强对污水的 水体污染 放大量污水,污染 至死亡;海洋污染使鱼虾和 净化处理;防止石 陆地水体和海洋 其他海洋生物减少,“赤 油泄漏等,加强海
潮”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洋环境管理
保护好现有植被,
下图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 A 表示________,B 表示________,C 表示________。
(2)环境问题 A 对江苏沿海地区带来的危害主要为________。
(3)我国产生 C 现象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选项),请指出治理该环境问
时
教 法 分 析
图 表 活 动
解
教
读
学
方
案 设
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当
计
堂
双
课
基
前 自
达 标
主
导
学
课
后
课
知
堂
能
互
检
动
测
探
究
●课标要求 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标解读 1.让学生了解当代有哪些主要环境问题。 2.通过主要环境问题的学习,理解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3.让学生了解环境伦理观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4.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4.森林锐减 (1)森林作用: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以及维持全球生态平衡, 被誉为“ 大自然的调度室”。
(2)锐减原因:乱砍滥伐、森林火灾、酸雨污染等。
(3)表现全欧世洲的界天 森然 林森 面林 积几 已乎 减全 少部 了消 一失 半 亚洲和非洲一些木材出口国成为木材进口国
林面积急剧减少 发展
区
导致安全的饮用水缺乏,饮 减少废弃物的排 人类生产和生活排 用受污染的水导致疾病甚 放,加强对污水的 水体污染 放大量污水,污染 至死亡;海洋污染使鱼虾和 净化处理;防止石 陆地水体和海洋 其他海洋生物减少,“赤 油泄漏等,加强海
潮”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洋环境管理
保护好现有植被,
下图是“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 A 表示________,B 表示________,C 表示________。
(2)环境问题 A 对江苏沿海地区带来的危害主要为________。
(3)我国产生 C 现象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选项),请指出治理该环境问
《环境保护》课件

国内环保法律法规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 规,包括《环境保护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 染防治法》,以保障环境质量。
政府环保工作
政府积极推行环保举措,加强 环境监测、治理和执法,提倡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环境保护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包括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提高车辆尾气净化技术和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
水污染防治技术
包括提高水处理设施的效率、禁止污水直排、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体生态修复。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包括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焚烧发电和堆肥等技术,以减少废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基础, 能够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推 动政府和企业更好地履行环保 责任。
2
环保科技创新展望
科技创新将在环保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智能监测设备、清洁能源和可持续材 料的研发与应用。
3
未来环保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将对环保产生挑战,但也为环保行业带来创新和 发展的机遇。
结论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确保我们的地球和生 态系统得以持久存在的重要举措, 关乎每个人的福祉和未来。
公众参与形式
包括参与环境评估、举报环境 污染、参加环保组织和参与环 保宣传教育等形式。
个人如何参与
个人可以从小事做起,如节约 用水、减少废物排放、购买环 保产品和支持环保活动等,为 环保贡献力量。
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
1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
环保产业将越来越受重视,新兴技术和绿色经济将推动环保企业和项目的快速发 展。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
资源的措施,以创造人类
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课件鲁教版选修六

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
研习要点六
土地荒漠化
[讨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下图中反映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
研习要点六
土地荒漠化
[讨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下图中反映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环境 问题 主要原因 影响 分布 解决措施
土地 荒漠 化
气候变暖、干旱; 过度开垦、过度 耕地沙化,原生沙漠周 放牧、过度樵采 丧失生产 围的干旱、 力 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利用不 当
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
研习要点三
酸雨蔓延
[讨论]1.什么是酸雨,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
研习要点三
酸雨蔓延
[讨论]1.什么是酸雨,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环境 主要原因 问题 燃烧化石燃 料,不断地 向大气中排 放硫氧化物 和氮氧化物 等酸性气体 影响 使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森林 和农作物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 文物古迹; 危害人体健康 分布 解决措施
恢复自然植 被,植树种 林种草
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
研习要点七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讨论]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
研习要点八
垃圾污染与危险废弃物转移
走入研究性学习课堂
研习要点九
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结合教材讨论: (1)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当代环境问题呈现怎样的特点?
环境 主要原因 问题 ①太阳活动 ②人类大量 使用氟氯烃 臭氧 等消耗臭氧 层破 的物质 坏 影响 ①到达地面的太 阳紫外线辐射增 加,直接危害人 体健康 ②对生态环境和 农、林、牧业造 成破坏 分布 解决措施
湘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1.1环境概述课件

三.环境质量
1.概念: 2.原因: 3.分类:
指环境因素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 自然和人为 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媒体称中国内地自来水合格率仅50%
据媒体调查称,2009年住建部曾对全国城市饮用水水质状况做普查,但至今未公布 数据结果。多位业内人士称,此次检测结果实际合格率仅50%左右。调查显示全国城 市供水管网质量普遍低劣,不符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一半。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饮用水仍无法直饮。
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生态科学的角度看,图片④的环境主体是( A )
A.生物
B.人类 C.植被 D.水体
(3)如果按照空间尺度来划分环境,四幅图中最可能与
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湘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1.1环境概述
二.环境因素(环境要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湘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1.1环境概述
湘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1.1环境概述
4、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指数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 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 种大气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 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 物。
高中地理选修Ⅵ
环境保护
湘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1.1环境概述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1.1 环境概述
➢环境的内涵 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单元第3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共21张PPT)

物和氮氧化 物古迹;危害人 煤炭中 硫资
物 等 酸 性 气 体健康。
源的综合利
体。
用。
说出土地荒漠化威胁的地区主要有哪些?
研习要点四 土地荒漠化
环境问题 主要原因 影响
解决措施
土地荒漠 化
气候干旱 降水少;过 耕 地 度开垦、过 沙化, 度放牧、过 丧失生 度 樵 采 、 水 产力 资源利用不 当
03
1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谈谈你对“拯救地球,人人有责” 这句口号的理解
倡议书
本周每组同学合作完成一份环 保倡议书和环保手抄报,最后选出 优秀的作品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
环保宣言
我们热爱蓝天,我想天空翱翔; 我们保护大气,我想呼吸清新; 我们仰望绿山,我想与山比寿。 大地需要绿色、生命需要健康; 让我们一起努力,谱写绿色环保永恒 的旋律!
合理利用土地;恢 复自然植被,植树种 林种草;水资源的合 理利用;控制人口增 长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区域性 全球性 小规模 大规模
环境问题 的发展 趋势
宏观损害 微观损害
环境污染 全面的生态 破坏
环境问题的特点
环 境 问 题
的 全 球 性
环环 境境 问问 题题 的的 综累 合积 性性
环 境 问 题
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01
结合有关资料,说出当前人类所面临 的主要环境问题,归纳当代环境问题的主
要特点
教学目标 02
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环境问题在全球的分 布状况,提高从地图上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03
通过对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的反
思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形成正确
选修六环境保护课件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微米
2、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 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 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例如北方绝大 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 粒物
3、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 利: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弊:①如果颗粒物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出 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
▲海洋石油污染
1、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 用 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 ④围 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
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2mm, 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降低农作物的 产量和质量 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 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 ⑤加速生 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 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 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 酸雨
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 气体
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
③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
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 性气体不易扩散
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⑵ 固体垃圾的露天堆放和填埋处理,需占用 大量宝贵的土地,使可耕地短缺的问题加剧。有 些垃圾堆存在城市的死角,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成为多种疾病的传播源。有 些生活垃圾中混入了 危险废物,例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医院废弃 物甚至放射性废物,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得 不到专门处理,也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选修六 环境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是2000年世 界濒危物种数量 位居前列的部分 国家的濒危哺乳 动物、鸟类种数 统计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4分) 低纬度或热带国家; 岛屿或临海国家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6分) 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 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 人类过度捕杀。
1、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可以分为哪几
类?各自有哪些表现? 2、环境问题的发展变化状况如何?
3、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根源在什 么地方?出路又在哪里?
4、当今人们最关注哪些环境问题?
江苏省金湖中学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教学课件——
第 三 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制
作:
许
忠
学习要点:
1、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 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 2、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2007年7月,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 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1)-(4)题。(10分)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 要来自 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 等。(2分)
(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B D E)(多选题,3分)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 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 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 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
2、(双选)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 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植树,说明了:
A、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周边国家 B、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C、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D、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3、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国际贸 易的影响可能是: A、环境污染在国际蔓延 B、重污染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密集型产品 D、引起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 4、下列地区的环境问题又可能影响到全球的是: A、德国境内莱茵河的污染 B、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 C、北美洲西部草原的荒漠化 D、华北平原的土地次生盐碱化
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多
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B、影响:
B、影响:
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 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温度和降水的增减,意味着改变 (1)资源条件发生变化 了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增加 了各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气候变化对地表大气循环产生影响, (2)加剧自然灾害 会使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 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3)导致原有 气候变化会使动植物的生态环境发生 生态系统改变 根本性的改变,将导致大量物种因难 以适应新生存环境而灭绝 (4)对生产领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 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域产生影响 此外对滨海地区的聚落基础设施产生不利 影响 (5)对人体健 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 康造成危害 尼罗、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 疾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之,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 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为:
(1)导致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使各地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2)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 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3)物种灭绝
2、臭氧层遭破坏
A、现象: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有扩大趋势,北
极和我国青藏高原也存在臭氧层浓度偏低的地区
C、废物转移:
发达国家将工业垃圾以及有毒废弃物转移 到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污染加剧。
分析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比发达国家严重 的原因有哪些??
“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缩写,意
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 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 悬浮颗粒物或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 颗粒物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 要水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主要是汽车尾 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会造成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 部的刺激,还会造成酸雨现象。据此回答:
5、水体污染:
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污水,污染了陆地水, 也污染了海洋。
A、原因:
B、危害:
人类饮用水短缺,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导致疾病;
海洋污染使鱼虾和其他海洋生物减少,赤潮等生态 灾害频繁发生
赤潮的成因与危害有哪些?赤潮多发海区主要 有哪些?
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
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以及 一些微量元素的大量存在,直接影响着赤潮 物的生长、繁殖与代谢。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 而破坏了水体环境。图3、图4及表格是黄河中游 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
(1)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与最高值之比约 为___分之一。 四
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
25 26 27 29 31 32 水温℃ DO饱和值 8.15 8.00 7.85 7.65 7.43 7.30 34 7.20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答案 填入图中相应 氟氯烃 硫氧化物 二氧化碳 空白框内: 氮氧化物 a、臭氧层空洞 化学物质利用 化石燃料 野生物种濒危灭绝 b、全球变暖 c、酸雨 资源过度消耗 荒漠化 b d、森林锐减
木材生产 滥伐 滥垦过牧 经济活动 人口快速增长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国际贸易 有害物质迁移 海洋污染
冬、春 (1)该区域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_______。
(2)这段时期,影响该区域的_______风 西 落基 越过__________山地,到达平原地区时,温 度上升,变得干燥。 (3)由于100多年前对 该地区的过度开发,导 草场(植被)破坏 致了_____________, 才使该地区的沙尘暴日 益频繁。
约20000平方 控制人口、合 千米的土地 理利用土地、 完全丧失生 合理利用水源 产能力
问题 生物 多样 性遭 破坏 垃圾 污染 危险 废物 转移
形成原因 森林被毁、草原 遭破坏、环境受 到污染、人类对 野生动物的大量 捕杀
造成危害 许多稀有生 物种群濒临 灭绝甚至已 经灭绝
解决措施 保护森林草原、 保护环境、治 理环境污染、 尊重其他物种
(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2分) 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3分) 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
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
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灌渠附 近农业用地面 临的主要环境 问题及其成因。 (6分) 次生盐碱(渍)化
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 旺盛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风沙危害(风力的侵扰)。(2分) 风力搬运堆积。(2分)
图10中虚线内是世界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B、原因:人类向大量排放氯氟烃气体
C、影响:臭氧层遭破坏,使得射向地面的紫外
线增多
D、危害:引发皮肤癌、白内障和某些传染病;
扰乱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造成一些物种灭绝 使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
3、酸雨蔓延:
A、概念:
酸碱度低于5.6的各种降水的统称
B、原因: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硫
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草木枯萎、湖泊酸化、良田变成荒 C、危害: 漠、建筑物遭到腐蚀等
1、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 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 的是: A、晴朗微风的天气 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2、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 物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A、大量燃烧煤碳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够增加 3、下列地区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 成中酸雨区的是: A、河西走廊 B、松嫩平原 C、四川盆地 D 、黄土高原 4、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危害分别是: A、燃烧煤碳、酸雨 B、燃烧石油、臭氧层破坏 C、空调冰箱、光化学烟雾 D、汽车尾气、酸雨
济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具有旱灾的半 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全球大约2/3的国家和地区、1/3的 B、现状: 陆地面积受到荒漠化的危害,约有1/5的人口受 到直接影响。 物质 提供条件 C、原因: 自然原因: 风力 降水 影响进程 樵采 人为原因: 过牧 决定因素 滥垦 用水
7、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
c
d
2、说明导致全 球性环境问题 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全 球性环境问题 的主要措施:
2、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 的主要原因:
人口的增长 经济活动的增加 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 用不合理、过度消耗 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 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 能力
3、减轻全球性环境问题 的主要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清洁生产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 理
占用土地、 工业垃圾及有毒 污染大气、 有害废物从发达 传播疾病、 国家向发展中国 污染农田和 家转移 地下水
加强国际合作, 发展经济时适 当注重环境保 护
1、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 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国家岛国特别机构 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A、火山、地震 C、水体污染 B、大气污染 D、海平上升
生态环境恶 合理利用森林 化、土地荒 资源,大力营 漠化 、某些 造人工林 物种灭绝
问题
形成原因
造成危害 上亿人因饮用污 水而导致疾病, 海洋污染是海洋 生物减少、赤潮 的生态灾害频发
解决措施 加强水污染治 理,清洁生产, 减少排放、发 展循环经济
人类生产和 水体 生活排放大 污染 量污水、废 物 土地 荒漠 气候变化、 化面 人类不合理 积扩 的经济活动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