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1.3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1.3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同步测试1课时[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大气环境问题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全球变暖均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有关B.二氧化碳的增多与毁林有关C.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减少完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D.大气保温气体的增多主要是近百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2.为了保护臭氧层,我们应该()A.保护森林B.采用新能源,代替煤炭C.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D.人工制取臭氧,向大气排放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判断3-4题。
3.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A.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B.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C.土地荒漠化、水环境恶化D.酸雨污染、气候变暖4.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第3-4题)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C.酸雨现象;气候恶化D.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5.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A.光污染B.生物多样性遭破坏C.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D.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能力训练]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据此回答6—7题。
6.温室气体主要指()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D.甲烷7.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多,会导致全球气温增高。
如果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A.两极冰雪大量融化,海水膨胀,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B.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增加C.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降低D.将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三、综合题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酸雨污染,A、B两地酸雨严重的原因是;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发现所降酸雨与英国有关,其原因是(第8题)。
全球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全球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环境问题也愈加严重,尤其是以下三大环境问题:一、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温度不断升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温室气体排放越来越多,导致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地表的极端天气现象不断增加。
气候变化已经给全球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应对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
应对措施:全球必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各国政府应该加强环保立法,控制废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加强硬件建设,如建设更多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厂,水力发电站等,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二、海洋污染随着全球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的增加,全球对海洋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海洋污染的问题也愈加突出。
如今,全球的海洋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减少了其生物多样性。
海洋污染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同时,鱼类、贝类等海鲜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应对措施:全球必须采取一系列行动减少海洋污染,例如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废弃物直接排放到海中,加强监管力度,严惩违法行为,推广海洋环保知识,加强海洋大清理和回收利用等。
同时,全球需要增加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包括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等。
三、森林砍伐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需求的增加,森林砍伐问题也愈加突出,全球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
森林砍伐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全球气候、水循环等。
应对措施:减少森林砍伐是应对此问题的关键。
应该建立更多的植树绿化项目,控制木材和木制产品的使用量,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同时,也需要增加对森林环境的保护力度,减缓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
结语:总之,全球存在着多种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直面其带来的挑战,展开有效的解决措施。
环保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环保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环保工作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环保领域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问题,如污染治理、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污染治理问题1.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以及燃煤等行为都加剧了空气质量恶化。
尽管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减排目标和政策措施,但实际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
1.2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威胁到人们的饮水安全和生态系统健康。
工业废水排放、农药使用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都导致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虽然有限度地进行了治理,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与技术手段。
1.3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给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化肥、农药以及工业废物等的过度使用和排放导致土壤环境逐渐恶化。
建立健全的土地污染防治制度,并推广可持续耕作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资源浪费问题2.1 能源浪费在能源领域,能源科技的进步带来了高效利用能源的可能性,但依然存在诸多浪费现象。
比如,在建筑领域中常见的隔热、节能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很多企业还存在着无序排放、低效设备使用等问题。
2.2 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但仍有大量水资源被浪费。
例如,长时间洗澡、不检修漏水设施等都造成了严重水资源浪费。
2.3 原材料浪费原材料是各个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许多行业对原材料进行过剩消耗或者无规划开采,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如建筑行业对水泥、沙土等的大量消耗导致浪费现象明显。
三、生态破坏问题3.1 森林破坏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目前仍有过度伐木和滥砍滥伐等行为存在。
这不仅破坏了自然乡愁和生态平衡,也造成了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3.2 生物多样性减少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造成了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开发过度的土地、污染以及非法捕捞等都直接威胁到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存续。
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zi

学习目标:
1、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说出当代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危害及 应对措施。 3、通过学习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 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原因
1 自然原因:
地球处于间冰期,全球气温近年来波动上升,平均升高了0.6--0.8°C
(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 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 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 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化 水资源利用不当 生产力
解决措施
恢复自然植 被,植树种 林种草
7、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讨论]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8、 垃圾污染与危险废弃物转移
环境问题 表现
原因
影响
防御措施
全球变暖 全球气温上
升
臭氧层破 坏
臭氧含量 降低
大气污染与 pH<5.6的
酸雨
降水
①间冰期②人类排 放大量温室气体③ 植被(热带雨林)破坏
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受到限制。
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增育技术获
得广阔市场。
2、工业
全球气候变暖的其他影响
知 识 拓 展 可能使蒸发增强,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
局。
地表径流发生变化,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 需矛盾。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气象灾害频发。洪涝、 干旱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当今地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当今地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当今地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成灾,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等等,这些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危害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安全。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目前人类面临的十大危害主要是:1.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L)、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
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髙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髙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暧,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再现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
目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热点之一。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发现北极圈的臭氧浓度明显降低,南极圈的臭氧层还出现了空洞。
臭氧层遭破坏的严重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将增高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使人类的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它还会严重地破坏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
奥氧层遭破坏的元凶竟然也是人类。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学习任务单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当代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形式。
2、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行措施和策略。
二、学习内容(一)当代主要环境问题概述1、气候变化全球气温上升的趋势和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和控制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及其危害2、水资源短缺与污染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短缺现状水污染的类型和来源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方法3、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的扩张和原因土壤侵蚀对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防治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的措施4、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的速度和原因生物多样性丧失对生态平衡的冲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途径5、大气污染常见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城市和工业大气污染的状况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和政策(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口增长和消费模式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压力过度消费和浪费对环境的影响2、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和资源消耗城市化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破坏3、能源结构和利用方式传统能源的依赖和环境代价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挑战和机遇4、农业活动和化学物质使用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污染大规模畜牧业的环境影响5、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和政策环境法规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力国际环境合作的困境和挑战(三)环境问题的影响1、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空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水污染与传染病的传播化学物质暴露与慢性疾病2、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资源短缺对产业的限制环境治理成本对企业的压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经济转型3、对社会稳定和公平的影响环境不公平导致的社会矛盾环境灾害引发的人口迁移和社会动荡(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1、政策和法规层面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标准建立环境监管机制和执法力度推动国际环境公约的履行2、技术创新和应用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3、教育和公众意识开展环境教育培养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媒体在环境宣传中的作用4、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生态补偿机制5、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框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和合作三、学习资料1、相关学术著作:《环境科学导论》、《全球环境变化》等。
列举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列举当代全球环境问题当代全球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这些问题涉及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等方面。
本文将列举当代全球环境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这种现象被称为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问题。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然而,由于开发和破坏自然栖息地,许多动植物正在消失。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每年有数百万种濒危动植物消失。
三、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壤质量下降或完全丧失肥力的过程。
这种现象可能由于过度耕作、过度放牧或过度使用农药等原因引起。
土壤退化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从而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四、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指可用的水资源不足以满足人类需求的情况。
全球有许多地区正在经历水危机,这是由于气候变化、过度使用和污染等因素引起的。
水危机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五、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这种现象可能由于工业废水、农业化学品和塑料垃圾等原因引起。
海洋污染对渔业和旅游业等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六、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这种现象可能由于交通尾气、工厂排放和燃煤发电等原因引起。
空气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七、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是指人类使用能源的数量。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正在枯竭,同时它们也会导致环境问题。
八、森林砍伐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如伐木、放火和农业扩张等原因,全球森林正在迅速消失。
这种现象导致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退化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九、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三大主要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产生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2、认识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3、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1、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2、环境问题的综合性 3、环境问题的累积性 4、环境问题的社会性
二、全球性环境问题
1 2 3 4 5 6 7 8
对策
禁止和减少 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 氟氯烃 综合 _______的排 加强_______利用,变 废为宝 放,研制新型 制冷系统,加
说一说: 回忆必修一的相关内容和图1-3-2“温室效应示意 图”、图1-3-3“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升高”, 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你能解释温室效应吗?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什么会不断增加? 4、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哪些影响? 5、可采取哪些措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1) 臭氧低值范围逐年扩大的位置在 南 极上空。 (2)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 氟氯烃化合 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 平流 层中的臭氧分解。 (3) 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到达地面的太阳 紫外线 辐射增加,其主 要危害是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 (4) 我国科学家最近在青藏高原上空发现夏季时存在着一个臭氧 “低谷”,最低时要比 周围地区少10%,10月以后“低谷” 逐渐消失,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D A.氟里昂的泄漏 B.可燃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喷气式飞机的尾气排放 D.大气的垂直运动
全球气候变暖
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环 境 污 染
臭氧层破坏 酸雨蔓延 水体污染 垃圾污染与危险废物转移 生物多样性破坏
生 态 破 坏
森林锐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扬州市育才高级中学华德文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治理措施
(2).结合具体问题,能够说环境问题新发展
2、过程和方法
(1)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门别类地简单解释当代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收集相关资料,举例说明当代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酸雨等危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恰当的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教学重点: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程类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2、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课件制作
3、收集有关环境破坏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单元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三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一、课前准备:
温室效应:危害、原因治理
全球臭氧层破坏:危害、原因治理
性环森林锐减:危害、原因治理
境问题水体污染:危害、原因治理
当代土地荒漠化:危害、原因治理
面临
的环
境问
题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上网搜索有关环境破坏的图片、资料
二、课堂生成:
(一)要点1 全球性环境问题
使海平面升高”,尝试着解答下列问题:
(1)你能理解温室效应?
(2)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为什么会不断增加
(3)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影响?(4)据课本图1-3-4,谈谈受海平面升高威胁的海岸主要有哪些?
展的趋势
(1)指出森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讨论原因
(2)森林为什么被称为“大自然的调度室”?
(3)森林面积将有什么变化?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知识点7 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过程——自习课本、小组讨论
(二)要点2 当代环境问题特点过程——自习课本
——自习课本
读下列资料和黄河源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玛多县水文站观测:1997年l至3月,玛多县附近黄河干流出现首次断流;1998年1;月20日至1999年6月3日,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断流持续近8个月。
其后,黄河源区连续两年出现黄河干流跨年度长时间断流。
1999年5月,鄂陵湖出口的流量仅0.O0l米3/秒,鄂陵湖至玛多县,断流干河床长达8千米。
2000年河源区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比1976年减少2748.53平方千米。
1998—2001年,河源区原有的6000多个湖泊,干涸了约一半。
仅2001年夏季,码多县境内就有800多个湖泊干涸。
同时,地下含水层变薄,水循环模式改变,对地表水的调蓄功能降低。
(1)引起该现象主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为本节课设计知识体系
[应用提升]
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此回答(1)—(2)题
1.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地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A.落叶阔叶树林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3.下列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相同的
C.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D.解决酸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
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回答第4—6题。
4.表中能代表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5.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提供能源B.提供木材C.水土保持D.发展经济
6.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 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 C.庇护农田 D.涵养水源
7.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B.氟骨病 C.水俣病 D.克山病
8.属于生态破坏的环境问题是()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B.地方病
C.放射性物质泄漏 D.土地荒漠化的加剧
9.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都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B.环境污染可能导致生态破坏
C.生态破坏也会影响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
D.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是截然分开的
10.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①草原退化②珍奇动物灭绝③台风④河水发臭⑤海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1.有关环境问题的发展,不正确的叙述是()A.原始社会,以气候危机和食物危机为代表的生态问题促进了人类的自身发展
B.农业社会,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引发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C.工业社会,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导致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D.当代环境问题显示出大范围、高危害等新特点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泰晤士河曾遭到严重污染,除偶尔能发现鳗鱼外,无其他鱼类。
如今,经过治理的泰晤士河中出现了上百种鱼类。
[材料二] 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发生了死亡4000人的污染事件,近年来由于政府采取措施,空中的烟尘大为减少,雾日已不多见。
[材料三]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10千米处,1986年那里发生了世界上最严重的核泄露事故。
这次事故造成:31人当即死亡,15000名救援工人死亡,50000名救援工人致残,500万人受到核辐射伤害,52000人逃离事故地区。
⑴环境污染的形式多种多样,材料一涉及的是污染,材料二涉及的是污染,材料三涉及的是污染。
⑵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
A.环境对工业废弃物无自净能力
B.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而产生的
C.人类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发达国家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13.读欧洲工业废气扩散图,回答:
(1)下述国家中,工业废气污染严重的国家是、等。
A.西班牙B.瑞士C.英国D.德国E.意大利F.芬兰
(2)工业废气向方向扩散,是由于(气流)的影响。
(3)排放的工业废气主要是。
(4)这些工业废气大量排放,使大气污染加重,他们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