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环境不同的□01态度和□02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04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03不恰当、□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05环境承受能力时。

(1)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06自身的净化能力,导致环境质量(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下降。

1.判断正误。

(1)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压力②城镇化进程加快③资源不合理利用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C解析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简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提示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自然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枯竭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01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1)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02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3)环境污染:□03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3.全球性与局域性(1)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08全球变暖等。

(2)局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事件等。

1.判断正误。

(1)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污染程度也低于发达国家。

(×)(2)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当前,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减轻。

(×)2.下列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 )①酸雨②土壤盐碱化③臭氧层破坏④噪声污染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和噪声污染主要发生在特定区域。

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在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丧失,从水污染到土壤污染,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困扰着我们。

这些问题不仅对当代人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子孙后代的未来构成了威胁。

那么,究竟有哪些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首先,气候变化是当前最为突出和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

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繁发生。

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其中,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用于发电、交通和工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此外,森林砍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树木本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大量森林的消失使得二氧化碳无法得到有效吸收和固定。

其次,生物多样性丧失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

人类的活动,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过度开垦土地、非法捕猎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等,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生物的栖息地不断减少和破碎化,许多物种无法适应这种变化而走向消亡。

水污染问题同样严峻。

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城市生活污水等未经有效处理就排放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导致水质恶化。

水中的有害物质不仅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也会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造成水污染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是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违规排放废水,而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有时不够严格。

同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限制。

土壤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以及重金属的排放等,都使得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积累,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质量。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和治理。

而且,土壤修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技术难度也较大。

除了上述问题,大气污染也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

10大环境问题

10大环境问题

10大环境问题在当今全球范围内,关于环境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着许多严重的环境挑战,这些挑战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健康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并分析当前全球范围内的10大环境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这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积极推行减排措施和能源转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二、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燃煤等都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

高浓度的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问题的发生。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政府需要出台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三、水资源危机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过度抽取地下水和污染水源导致许多地区面临淡水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措施包括提高水资源的管理效率、加强用水的节约和推广水资源再利用技术。

四、土壤退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农业活动导致了土壤退化的问题。

过度的化肥使用和农药滥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解决土壤退化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土壤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五、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森林砍伐、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捞等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影响。

保护自然栖息地、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禁止非法捕捞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六、塑料污染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每年大量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和食物链造成污染。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加强垃圾分类和提倡回收利用是解决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径。

七、放射性污染核事故和核废料的不当处理导致了放射性污染问题。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

[十大环境问题]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十大环境问题]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十大环境问题]世界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一)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

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雨蔓延(五)森林锐减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

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

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

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

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

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力。

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

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七)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主要因子为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铅等。

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70万人因烟尘污染提前死亡,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400-700万的农村妇女儿童受害。

(八)水污染水是我们日常最需要,也是接触最多的物质之一,然而就是水如今也成了危险品。

(九)海洋污染人类活动使近海区的氮和磷增加50%-200%;过量营养物导致沿海藻类大量生长;波罗的海、北海、黑海、东中国海(东海)等出现赤潮。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当前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其中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并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冰川融化等现象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

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工业化和能源消耗模式。

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起气候变化。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以及森林砍伐等活动都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二、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人口增长和水污染。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的需求也大幅上升。

同时,工业和农业活动导致水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环境问题。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非法捕捞和野生动物走私等活动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盲目开发和过度消费行为。

四、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另一个严重环境问题。

农业化学品过度使用、过度灌溉以及土地的过度开垦都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和土地退化的问题。

这进一步威胁到了农作物的产量和粮食安全。

五、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大城市中更为突出。

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物以及燃煤等活动都对空气质量造成了污染。

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人类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能源消耗,从而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的出现。

同时,人类的过度消费和盲目开发也加剧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政府的监管不力、技术的滞后以及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也是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行动。

首先,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些都是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及其产生的原因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到目前为止威胁人类生存并己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森林消失、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沙漠扩张、垃圾、噪声、电磁辐射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

(1)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 6的酸性降水。

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

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坯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浪怪类等化合物,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3 )生物物种锐减: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

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

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

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4)森林消失: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5)全球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一暖一冷一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0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zi

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zi
第三节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说出当代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危害及 应对措施。 3、通过学习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 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原因
1 自然原因:
地球处于间冰期,全球气温近年来波动上升,平均升高了0.6--0.8°C
(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 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 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 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化 水资源利用不当 生产力
解决措施
恢复自然植 被,植树种 林种草
7、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讨论]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8、 垃圾污染与危险废弃物转移
环境问题 表现
原因
影响
防御措施
全球变暖 全球气温上

臭氧层破 坏
臭氧含量 降低
大气污染与 pH<5.6的
酸雨
降水
①间冰期②人类排 放大量温室气体③ 植被(热带雨林)破坏
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受到限制。
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增育技术获
得广阔市场。
2、工业
全球气候变暖的其他影响
知 识 拓 展 可能使蒸发增强,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
局。
地表径流发生变化,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 需矛盾。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气象灾害频发。洪涝、 干旱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高中高考地理复习第16章第2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高中高考地理复习第16章第2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第二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一、环境问题的产生1.产生原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

2.主要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

3.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和技术水平。

二、环境问题的危害1.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2)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3.制约社会经济发展(1)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构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考点一环境问题的产生(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栖息地。

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

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

为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720亩(1亩=1/15公顷)鱼塘,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

“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图1)。

图2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

图1图2分析导致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

【思维培养】【我的解答】答案:海平面上升,涨潮时水位升高,淹没栖息地;植被减少,候鸟食物来源不足;农业围垦占用湿地,沿海地区的盐业、渔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导致栖息地受到破坏。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具体表现为以下矛盾冲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到目前为止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酸雨、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森林消失、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沙漠扩张、垃圾、噪声、电磁辐射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

(1)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

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

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调等设备制冷剂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烃类等化合物,臭氧迅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坏。

(3 )生物物种锐减: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

现今地球上生存着500~1000万种生物。

一般来说物种灭绝速度与物种生成的速度应是平衡的。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

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

(4)森林消失: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

(5)全球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6)土地沙漠化:简单地说土地沙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

沙漠化已经
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沙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对于受沙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沙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7)垃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占用大量土地外,还污染环境。

危险垃圾,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理问题(包括运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产生的危害更为深远,而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8)噪声: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

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由物体振动引起,以波的形式在一定的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传播通常所说的噪声污染是指人为造成的。

从生理学观点来看,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产业革命以来,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的噪声。

(9)电磁辐射污染: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电磁辐射。

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

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10)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

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污染物。

并且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着。

大气污染的防治:
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可考虑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①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改革能源结构,用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

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②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

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

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地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③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

④ 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