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看图列算式》-2019最新幼儿园大班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含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1、观察理解图片内容,尝试编题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幼儿会根据图片用三句话讲出图意,学习看图列应用题。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画册》第3册第55页。

活动重难点:用三句话讲出题意,尝试用原来有几只、又来了几只、一共有几只完整讲述。

活动过程:1、碰球游戏,复习6、8的分解组成。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8的组成。

教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你的1球碰7球。

)……2、引导幼儿看图说出图意及数量关系。

出示图片一,提问:原来草地上有几只小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又走来了几只小鸡?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呢?教师分析:(结合图)这道题叫应用题,在这道应用题中,必须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条件,这两个条件是:原来草地上有2只小鸡以及又走来了4只小鸡是已经知道的条件,最后还要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几只小鸡呢?教师:“现在我们把三句话连在一起说一遍”教师:那怎么来列算式呢?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幼儿列算式,教师出示2+4=6)总结:我们一起说说这个加法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2表示原来草地上有2只小鸡,4表示又走来了4只小鸡,也就是2和4是已经知道的条件;6表示一共有6只小鸡;用算式:2+4=6)2+4=6这道算式还可以说哪些事呢(引导幼儿仿照图一的例句生活中其它关于4+2=6的事例)?3、出示图片二教师:“图上有什么?”(图上有1只蝴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又怎么样?(又飞来了7只蝴蝶)引导幼儿尝试用“一共”来提问。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看图列算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看图列算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看图列算式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及给出条件,列出相关算式。

2.学生能够简单地应用“看图列算式”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思考检查,并且对答案的正确性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学习观察图形在开始教授“看图列算式”的方法前,老师需要先介绍一些基本的观察图形的技巧。

例如:观察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方向等,同时要判断哪些信息是需要关注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画图活动、猜谜游戏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步骤二:介绍“看图列算式”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技巧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看图列算式”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图形,并通过问答、图示、类比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关键的信息,并与学生一起列出相应的算式。

步骤三:练习应用“看图列算式”在学生熟悉了“看图列算式”的方法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教学分析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实践,并总结其流程和经验。

例如:•某家超市一天内的顾客量和销售额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有一个三角形,其中两个角度已知,你能找到第三个角度的值。

步骤四: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以上练习,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看图列算式”的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一些与课程主题相关的问题,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看图列算式”的方法,同时对问题的解决思路和答案进行总结和分享。

学生评估学生的评估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考察学生对“看图列算式”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练习结果以及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判断本次教学中的效果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

3.学生反馈:学生针对本次教学给予的反馈以及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看图列算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应用,同时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有了新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看图列算式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看图列算式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看图列算式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用算式表示出来。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能够用算式表示出来。

2. 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能够用算式表示出来。

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直观地理解数量关系。

2. 游戏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算式卡片、数学游戏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3.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事物、进行简单计算的经验。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引起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

2. 展示图片:向幼儿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数量关系。

3. 引导思考:引导幼儿思考图片中的数量关系,并尝试用算式表示出来。

4. 讲解与示范: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示范如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5. 实践练习:让幼儿自己尝试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6. 总结与评价: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正确表达。

七、作业设计:1. 布置一些类似的看图列算式的练习题,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记录数量关系,可以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八、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结果评价:检查幼儿完成作业的情况,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九、教学延伸:1. 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看图列算式的题目,与同伴分享。

幼儿园大班看图列算式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看图列算式数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看图列算式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列出相应的算式。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通过观察图片,发现数学问题,并能够列出加法算式。

2. 学习通过观察图片,发现数学问题,并能够列出减法算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发现数学问题,并能够列出相应的算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算式卡片、画笔和画纸。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数学问题。

2. 讲解: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图片列出相应的算式。

3. 实践:教师给出一些图片,让幼儿自己观察并尝试列出相应的算式。

5. 作业: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完成。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游戏化教学: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列算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展示图片:教师向幼儿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图片中的数学问题。

2. 讲解算式:教师讲解如何根据图片中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

3. 动手操作: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图片,尝试自己列出算式,并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的练习题,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

大班数学活动《看图列算式》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看图列算式》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看图列算式》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提取有关的数学信息;2.掌握简单的列算式方法;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一张包含数学信息的图画或图片;2.黑板与白板;3.铅笔、橡皮等文具。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看图列算式》的知识,通过看图列算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引出话题:“今天让我们来看一张图片,看看图片中有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并呈现一张包含数学信息的图片,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信息。

(图片可选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菜市场的蔬菜果品,公园的人流车流,商场的商品销售等)讲授环节1.通过图片中观察到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一起列算式,并在黑板上展示。

(例如:如果图片中有10个苹果,3个袋子,每个袋子最多装4个苹果,让学生计算需要几个袋子才能把所有苹果装好)列算式方法可为:10÷4=2 余 2,最终结果为3个袋子。

2.学生尝试自己列算式,老师在黑板上检查并纠正。

(例如:商店打折,原价100元的衣服现在打8折,学生需要计算优惠后的价格)列算式方法可为:100×0.8=80元。

实践环节1.给学生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并要求他们自己列算式。

问题1:一天内海洋公园游客人数为8000人,每人需要1公斤鱼饵,已有200公斤鱼饵,那么这一天需要多少公斤鱼饵?问题2:一架飞机的速度为每小时600公里,如果要飞行200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问题3:如果某家超市每支笔的原价为2元,5支笔可以打8折,那么买8支笔需要多少钱?2.学生按照自己列算式的思路进行计算,并把结果填写在黑板上。

课堂总结1.让学生回答今天所学的知识点:“今天我们学习了看图列算式,明白了怎样通过观察图片,得出数学信息并列算式。

”2.总结今天学到的列算式方法与实际应用“看图列算式”,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参考资料1.教师自编教案;2.王燕丽(2012). 数学教学中视觉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3(6):1-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三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三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一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形找特征二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种花生三
- 1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看图列算式一活动目标
1.幼儿会根据实物图片用三句话讲出图意。

2.幼儿会根据各种实物图片的内容列出算式。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若干张
2.活动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顺数,按要求数数。

(从4—13、17—29、56—65)
2.碰球游戏
复习9的分解组成。

二、展开
1.依次出示图片
教师启发幼儿逐幅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讲出图意。

例:树上有5个苹果,掉下来3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2.请幼儿列出算式,并把算式读两遍。

5-2=3
3.幼儿分组活动
(1)看花瓣颜色记录。

(2)看算式写答案。

2 / 2。

看图列算式大班计算教案

看图列算式大班计算教案

看图列算式大班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让学生掌握看图列算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加法: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2. 认识减法: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结果。

3. 认识乘法: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4. 认识除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结果。

5. 看图列算式:根据图片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正确列出算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乘除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准备一些有关加减乘除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

2. 算式卡片:准备一些算式卡片,用于学生练习。

3. 黑板、粉笔:用于板书算式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这张图片上有几个苹果?”,“如果再给你一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等,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如“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并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理解。

3. 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讲解如何列出算式,如:“这张图片上有3个苹果,再看这张图片,又有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呢?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表示,就是3+2=5。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列出相应的算式。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对看图列算式的理解。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看图列算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教学策略:1. 游戏化教学: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看图列算式。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算式。

3. 分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激励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精选9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精选9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精选9篇)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看图列算式》篇1活动目标:1、学习根据两张点子图的变化列出加减算式。

2、复习7—8的分合、加减。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学会用语言描述游戏、讨论的结果。

活动准备:点图、数卡、作业纸、蚕豆活动过程:一、复习7、8的组成1、玩“碰球”的游戏(碰7球)老师和小朋友集体碰球、老师和个别幼儿碰球。

2、玩“对数”游戏(和为8)老师和小朋友集体对数、老师和小组接龙对数。

二、学习看点图列算式1、游戏“超级变变变”(1)教师示范玩法: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新游戏,叫“超级变变变”,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蚕豆)现在我拿出了8粒蚕豆,变变变,看,变成了几粒?(1粒)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拿走了几粒?(7粒)小朋友也来变一变,猜一猜,好吗?(2)请1、3、5组的小朋友拿出8粒蚕豆,和对面的小朋友玩游戏,等会儿交换玩。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看点图列算式看图列减法算式(1)师:蚕豆可以变,圆点也可以变。

小朋友看这里有几个圆点?变变变,变成了几个?(图1)8个变成3个(边说边画一),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变少了用了什么方法?(减法)8个圆点拿走几个变成了3个?我们可以用8—(5)=3来表示。

注意:后面的点卡是等号后面的数,也就是得数。

(2)我们看下面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3)用什么算式来表示?7个圆点拿走了几个变成了5个,7—(2)=5小朋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可让幼儿来辨别)看图列加法算式(1)师:这两幅图什么意思?(图3)1只小鸭变成7只小鸭,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怎么列算式?请同一张桌子的小朋友来商量一下,然后桌长把它列出来。

(2)讲评:我们一起看一下大家的答案,说说列的算式什么意思?1+(6)=71+7=8讨论:哪一种算式符合题目的意思?(3)(图4)这幅图是几个圆点变成几个圆点?怎么列算式呢?4+()=7小结、巩固:今天我们学习了看点图列算式的又一种形式,圆点变少了就用减法,变多了就用加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看图列算式》
大班数学《看图列算式》
目标
1、学习看图描述情节、数量关系及得数,初步掌握应用题的句式结构并会编题。

2、理解加法交换律与加减的互逆关系。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ppt情景图若干
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兔宝宝们早上好!今天天气真好呀。

-------(电话铃响)喂…你好!
呀!真是个好消息哇,谢谢你,再见!
-------兔宝宝们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喜羊羊想邀请我们去羊村做客!可是…慢羊羊村长说要
通过它的考试,聪明的兔宝宝才能去羊村和小羊一起做游戏,今天要看看兔宝宝们谁会看图列算式?
二、根据图意看图列算式。

--------村长要出题了,看看谁先能通过考试进入羊村!
--------(出示)小朋友看看图上有什么?(幼儿讲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