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酸价的测定修订稿
酸价的测定实验报告

酸价的测定实验报告酸价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酸价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油脂中所含有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是评价油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酸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油脂的新鲜程度、保存状况以及是否适合食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食用油中的酸价,掌握酸价测定的方法和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酸价测定一般采用酸碱滴定法,常用的指示剂是酚酞。
实验中,将待测食用油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从而计算出酸价。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实验室器皿清洗干净,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准备所需试剂:食用油样品、无水乙醇、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2. 操作步骤a. 称取约2克食用油样品,加入100毫升容量瓶中。
b. 加入10毫升无水乙醇,摇匀使油溶解。
c. 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变为粉红色。
d. 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溶液由粉红色变为稳定的淡红色。
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四、数据处理根据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以计算出酸价。
假设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V(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为C(mol/L),则酸价的计算公式为:酸价(mg/g)= V × C × 56.1 / m其中,56.1为脂肪酸的摩尔质量,m为待测食用油样品的质量(克)。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酸价可以反映食用油的质量。
一般来说,酸价越高,表示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越多,说明油脂质量较差,不适合长时间保存和食用。
相反,酸价较低的食用油质量较好,适合长时间保存和食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操作中要注意避免试剂的污染,尽量使用干净的器皿和试剂。
2. 滴定过程中,应该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以免过量滴定导致误差。
3. 实验室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的溅出和皮肤接触。
六、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食用油中的酸价,并根据酸价的高低评估了食用油的质量。
食用植物油脂酸价 碘价的测定论文

食用植物油脂酸价碘价的测定论文食用植物油脂酸价碘价的测定论文食用植物油脂酸价.碘价的测定论文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系则生物化学对外开放实验设计方案(一)食用植物油脂酸价、碘价的测量食用植物油脂酸价、碘价的测定1.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食品植物油脂的主要常规指标方法;(2)食用植物油脂的品质可以由测量其酸价、碘价等化学特性去推论。
2.实验原理酸价(酸值)就是Delias和1.0g油脂所不含游离脂肪酸所须要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r-cooh+koh→r-cook+h20酸价就是充分反映油脂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同一种植物油酸价越高,表明其质量越差越不新鲜。
测量酸价可以测评油脂品质的优劣和储藏方法与否恰当。
碘价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与100g油脂起加成反应所需碘的克数。
测定碘价可以了解油脂脂肪酸的组成是否正常有无掺杂等。
最常用的是氯化碘—乙酸溶液法(韦氏法)。
其原理:在溶剂中溶解试样并加入韦氏碘液,氯化碘则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起加成反应:ch3…ch=ch…cooh+icl→ch3…chi-chcl…cooh再加入过量的碘化钾与剩余的氯化碘作用,生成游离碘:ki+icl→kcl+i2游离的碘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i2+2na2s2o3→na2s4o6+2nai同时做空白试验,空白与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之差,从而计算出被测样品所吸收的氯化碘(以碘计)的克数,求出碘价。
碘价小的油脂,表明其共同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或不饱和程度低。
3.仪器及材料碘量瓶250ml;各种分析天平;碱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常用玻璃仪器。
(1)酚酞指示剂(10g/l):溶解1g酚酞于90ml(95%)乙醇与10ml水中。
(2)氢氧化钾标准溶液[c(koh)=0.05mol/l]。
(3)碘化钾溶液(150g/l):称取15.0g碘化钾,加水溶解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
(4)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ol/l):按gb601酿制与标定。
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的测定

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一、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滴定,计算含量。
二、试剂:1.饱和碘化钾溶液: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溶解,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
2.三氯甲烷—冰醋酸混合液:量取40毫升三氯甲烷,加60毫升冰醋酸。
3.硫代硫酸钠标液:C(Na2S2O3)=0.002mol/L4.淀粉指示剂(10g/L):取可溶性淀粉0.5g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临用时现配。
三、操作方法:1.取2.00~3.00g混匀(必要时过滤)的样品,于250ml碘量瓶中,加30ml三氯甲烷—冰醋酸,使样品完全溶解。
加入1ml饱和碘化钾溶液紧密盖好瓶盖,并轻振摇30s,然后在暗处放置3min。
2.取出加入100ml水摇匀,立即用Na2S2O3标液滴定至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3.取与样品测定时相同量的三氯甲烷—冰醋酸混合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
四、计算:X1=(V-V0)×C×0.1269×100/mX2=X×78.8式中: X1—样品的过氧化值g/100gX2—样品的过氧化值meq/KgV—Na2S2O3 标液体积mlV0—空白耗Na2S2O3标液体积mlC—Na2S2O3 标液的浓度mol/Lm—样品的质量g,0.1269—与1.00ml Na2S2O3标液C=1.000mol/L相当的碘的质量, g五、注意事项:1、淀粉指示剂必须现用现配。
2、KI溶液应澄清无色,且放置时间不能太长,不超过3天。
3、对过氧化值含量高的油脂可适当减少取样量。
4、含油脂少的产品若初测滴定不出结果时,考虑增加检测样品量或提取出油脂后再测定。
参照GB/T5009.37油脂酸价的测定一、原理:油脂在存放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各种变化,并分解成游离脂肪酸等产物;游离脂肪酸是油脂水解酸败过程累计产生的,它能加速油脂的酸败。
油脂酸价的国标

油脂酸价的国标油脂酸价是指油脂中游离酸的含量。
通常情况下,酸值越高,说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差,降解得越快,因此对于食品加工行业中使用的油脂来说,油脂酸价的低高程度对于其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国标对于油脂酸价的规定。
第一部分:综述和范围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参考标准、定义、酸值的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酸值的表达可以选用mgKOH/g或者是mgNaOH/g两种方式。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油脂酸值测定的原理、设备与仪器、试剂与材料、分析过程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分析过程是酸值测定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其步骤有简略说明和详细说明两种,根据需要选择即可。
第三部分:仪器测试相关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仪器测定相关的内容,如样品的准备、测试前的测量设备的标定、测试的进行和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样品的准备要求称取分析样品并进行准备,包括溶解、加热捣碎等处理,具体步骤有详细说明。
第四部分:数据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了酸值测定结果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步骤。
其中,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计算酸值的公式,而步骤则包括记录测定结果、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判断样本质量是否通过等。
第五部分:质量控制本部分主要介绍了酸值测定结果的质量控制相关的内容,包括检验质量控制样品的结果、建立质量控制图、识别异常值和控制数据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标准开发者和标准审定单位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制定本标准的相关组织和单位,包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委员会以及制定单位等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总的来说,国家对于油脂酸价的规定比较严格,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面也需要严格控制。
因此,各个企业在使用油脂时,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酸值的测定和控制,以保证其加工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油脂酸价测定

油脂酸价测定、仪,是用于测定油脂中酸价的实验仪器。
可供粮油收购,储存,调拨,加工,商贸,教学及科研等部门快速测定各种油脂酸价之用;经专项调试后也可应用于大米、面粉、牛奶等酸度及酒类,酱油等总酸度的测定。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概述酸价又名酸值,是表示油脂等物质含酸量的一种形式,是中和一克油脂等物质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新鲜的或精制品中,酸价都较低,储藏或处理不当,酸价会增高.因此酸价既是油脂的质量指标,也是其卫生指标.YUS-5加强型酸价快速测定仪专用于菜籽,花生油,豆油,玉米油,芝麻油,米糠油,桐油,棉油,动物油,石油,蜡类及肥皂等酸价的测定.测定中不需配制标准碱溶液,辅助试剂,无毒且耗量少,操作简便快速易掌握,在几分钟内直接数显出测定结果,准确度与现行国标法(GB5530-85)相同·编辑本段主要技术指标1.测量对象:各类油脂的酸价.2.测量范围:0.05~40 KOH mg/g.3.样品重量:0.36g(油样密度为0.96g/ml时,取0.4ml),4.测量误差:<0.02 KOH mg/g.5.重复误差:<0.02 KOH mg/g.6. 测量时间:数分钟.7.电源电压:交流220V10%,频率用±0.5HZ。
8.仪器功耗:<0.5W.9.仪器体积:23.4 × 11.0 × 27.7 cm310.仪器重量约:1.5 kg.11.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40C,相对湿度< 85%编辑本段工作原理测定仪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恒流源传感器电流表积分计数器图1:测定仪原理框图仪器接通电源处于测定状态时,在含有氯化钾底液中的传感器上发生反应而产生滴定的新生碱:MCl= M++Cl-, K++e-=K, K+H2O=KOH+1/2H新生碱立即与底液中油样所含的有机酸反应:OH-+RCOOH=RCOO-+H2O当中和反应已完成,底液中的酚酞指示剂显粉红色稳定不褪,此时中和有机酸所耗碱当量通过电量以酸价形式直接在测定仪显示屏上显示(AV mg/g).当仪器电流控制在10mA,取油样重时为 0.36g (密度为 0.98g/ml的油样,取0.4ml进行测定时),AV(酸价)与电流积分时间T(S)的关系为:AV=1.61×102T。
食品油的酸价测定方法改进

食品油的酸价测定方法改进导论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食品油在我们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过量摄入食品油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高酸价的食品油。
因此,准确测定食品油的酸价对保障健康饮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改进食品油酸价测定方法的相关研究。
一、传统酸价测定方法的缺点传统的食品油酸价测定方法主要基于酸碱滴定反应原理,通过向样品中加入酸碱指示剂,加入酸或碱来中和样品中的酸性物质,以确定酸价。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 不适用于含有抗氧化剂的食品油含有抗氧化剂的食品油在传统测定方法中容易发生干扰反应,导致酸价测定结果不准确。
2. 操作繁琐,耗时长传统的酸价测定方法需要多个步骤的操作,包括样品的准备、试剂的配制、滴定过程等,耗时且操作复杂。
3. 结果误差较大传统的酸碱滴定方法对于样品的准备和体积测量要求较高,而实际操作中难以做到精确控制,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较大。
二、改进方法的研究进展为了克服传统酸价测定方法的缺点,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法,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1.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基于电位差的变化来确定样品中酸性物质的含量。
通过使用电位计测量滴定过程中电压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从而减少了人为误差的影响。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利用红外光谱或紫外光谱等原理来测定食品油中的酸性物质含量。
这种方法无需滴定反应,操作简便,并且可以准确测定含抗氧化剂的食品油样品。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采用逆相色谱柱分离技术和紫外检测器,能够有效地测定食品油中的酸性物质含量。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准确性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三、改进方法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改进的酸价测定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准确度高改进方法采用了更精确的仪器设备和测量原理,能够准确地测定食品油中的酸度,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人为误差的影响。
2. 操作便捷改进方法通过优化实验步骤和条件,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了操作时间和实验难度,提高了测定效率。
油脂中酸价的测定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测定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
油脂暴露于空气Biblioteka 一段时间后,在脂肪水解酶或微生物繁殖所产生的酶作用下,部分甘油酯会 分解产生游离的脂肪酸,使油脂变质酸败。通过测 定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反映油脂新鲜程度。游离 脂肪酸的含量可以用中和1g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 mg数,即酸价来表示。通过测定酸价的高低来检 验油脂的质量。
实验步骤
3. 计算:
酸价=(V2-V1)×0.01×56/W
V2 :滴定油样时耗用氢氧化钾溶液的毫升数
V1 :滴定空白对照耗用氢氧化钾溶液的毫升数
W:油样重(g)
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取干净洁净的三角瓶两只分别
准确称取油脂样品2.0克,另取一只三角瓶
不加油样作为空白对照。在三只瓶中分别
加入30毫升乙醚-乙醇混合液,仔细摇动混
匀。
实验步骤
2. 滴定:油脂溶解后加入1%酚酞指示剂1-2
滴,用0.01mol/L标准氢氧化钾溶液进行滴
定至溶液出现浅红色,30s不褪色为止。
酸价的测定方法国标

酸价的测定方法国标酸价是指1克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的毫克数,是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油脂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酸价的测定方法对于油脂行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生产企业掌握产品质量情况,还可以指导生产过程中的调整和改进。
因此,制定酸价的测定方法国标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标准《食用油脂酸价的测定》(GB/T 5530-2005)规定了酸价的测定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试样的准备、溶解、滴定和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1. 试样的准备。
取适量的试样,精确称量至0.1mg,并记录样品的质量。
2. 溶解。
将试样溶解于适量的乙醇-乙醚混合溶剂中,摇匀使其充分溶解。
3. 滴定。
取一定量的溶解试样,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然后用0.1mol/L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进行滴定,直至试样呈现微红色为止。
记录所耗用的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
4. 计算。
根据滴定所耗用的氢氧化钾溶液的体积,以及试样的质量,利用特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酸价的数值。
以上就是国家标准规定的酸价的测定方法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试样的准备要精确称量,避免因为误差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2. 溶解试样时要充分摇匀,确保试样充分溶解。
3. 滴定时要控制滴定速度,避免出现误差。
4. 计算时要准确使用计算公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酸价的测定方法国标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油脂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才能够得到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为油脂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酸价的测定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实验七油脂酸价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测定油脂酸价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测定油脂酸价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油脂暴露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在脂肪水解酶或微生物繁殖所产生的酶作用下,部分甘油酯会分解产生游离的脂肪酸,使油脂变质酸败。
通过测定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反映油脂新鲜程度。
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用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中和1g 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所需NaOH 的毫克数称为酸价。
通过测定酸价的高低来检验油脂的质量。
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
典型的测量程序是将一份分量已知的样品溶于有机溶剂,用浓度已知的NaOH溶液滴定,并以酚酞溶液作为颜色指示剂。
酸价可作为油脂变质程度的指标。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油脂(陈化)、醚醇混合液、酚酞指示剂、0.1mol/L NaOH标准溶液、碱氏滴定管、天平、锥形瓶
四、实验步骤
称取油脂5g→ 加入50mL中性醚醇混合液→ 振荡溶解→滴入酚酞3滴→用
0.1mol/LNaOH滴定→ 显粉红色( 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记下NaOH用量V→重复3次→计算V
五、实验结果
W
式中:X-试样的酸价(以NaOH计),mg/g;
N-NaOH标准溶液摩尔浓度(mol/L);
V-NaOH标准溶液平均用量(mL);
W-样品质量(g)
40.00-与1.0mLNaOH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NaOH毫克数。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六、实验分析
1、滴定终点要保持颜色在半分钟内不变色;
2、超过半分钟内变色不用再滴加。
七、思考题
影响食品中油脂酸败的因素有哪些在生产实践中,如何防止油脂类食品的品质劣变
答:造成油脂酸败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油脂原料组织残渣和微生物产生的酶引起的酶解过程,另一个是纯化学过程,即在空气;阳光、温度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空气中的氧直接参与油脂的,氧的浓度越大,油脂氧化的速度也越快。
通常采用下列方法防止油脂酸败
要求油脂的纯度要高和贮存条件要适宜.
油脂变质,主要是油脂中残留的残渣和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在有氧的情况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工过程中,防止植物残渣的残留和尽量避免微生物的污染,是防止油脂在贮存过程中酸败的重要措施.
水分是防止酶的活性和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因此,水分也是加速油脂酸败过程的重要因素.
应用不透明的容器或绿色玻璃瓶装.由于阳光和促进油脂氧化变质,但不同波长光线的作用不同.一般认为,紫外线、紫色和蓝色光能加速油脂氧化,而绿色和棕色光则不会.所以油脂应放在不透明容器或绿色、棕色玻璃瓶内,并加盖密封,存于暗处,尽量避免阳光和空气.
控制内温度,温度较高也能促进油脂氧化,故油脂仓库温度应较低.另外,金属元素铁,钢、锰、铬、铅,等能起触媒作用,加速油脂酸败.因此加工时机械设备及贮存容器都应尽量避免有这些元素。
为了防止油脂酸败,可添加抗氧化剂,但对抗氧化剂的使用应按要求使用.已经酸败的油脂、由于性质的改变,不仅使部分遭受破坏,而且使食品的营养价值,甚至完全不能食用.此外,酸败油脂还可以使同时摄入胃肠道食物中的维生素也遭受破坏,酸败油脂还会产生醛、酮等具有毒性的物质,影响体内正常代谢,危害机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