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测定油脂酸价过氧化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碘量法测定油脂中过氧化值含量的比较

3 后 放 置暗室 反应 3mi , 0S n 合计 反应 时间 为 3 5mi. . n ( )两者计 算公 式 中有 相 同的 结 果表 示 单 位 me / g E3G / 5 8中 P一10 0 —V ) / , 4 q k .i3 B T5 3 , 0 ( o ×C M
第 3 3卷
第 4期
吉首 大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Js o ie st ( t rlS in eEdto ) o r a ih u Unv riy Na u a ce c iin o
V0 .3 NO 4 1 3 .
21 0 2年 7月
环氧 化物 或聚合 物. 油脂氧化 酸败 与油 脂 的不饱 和脂 肪 酸含量 、 不饱 和双键 数量 、 界环 境 密切 相关 . 外 油
脂过 氧化值 多少 是反 映油 脂新鲜 程度 ( 酸败 程度 ) 和质量 等级 的重要 标准 . 目前 , 国内常用 检 测油 脂 过氧 化
值总 量 的方法 主要有 GB T 5 8和 GB T 0 9 3 . / 53 / 5O .7
J1 2 2 u. o1
文章编 号 :0 7 9 5 2 1 ) 4— 1 2— 3 10 —2 8 ( 0 2 0 0 1 0
碘 量 法测 定 油脂 中过 氧 化值 含 量 的 比较
张 学英
( 西 自治 州 产商 品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所 , 南 吉首 湘 湖 460) 1 0 0
关键 词 : 量 法 ; 定 ; 脂 ; 氧 化 值 碘 测 油 过 中图 分 类 号 : S 0 . T 2t1 文献标志码 : A D I 1 . 9 9 j i n 1 0 —2 8 . 0 2 0 . 2 O : 0 3 6 /.s . 0 7 9 5 2 1 . 4 0 5 s
食用油酸值、过氧化值安全测定方法探讨

J I ANG Xi a o — l i e , Z HOU Xu
( Te s t i n g a n d Mo n i t o r i n g S t a t i o n o f Ha n g z h o u Gr a i n a n d Oi l I n s p e c t i o n Ce n t e r; Ha n g z h o u Na t i o n a l Qu a l i t y Mo n i t o r i n g S t a t i o n
2 0 1 6第 一 法 ( 冷溶 剂法) 和 第三 法 ( 热 乙醇法 ) 酸 值 测 定 方 法 以及 GB 5 0 0 9 . 2 2 7 —2 O 1 6 ( 滴定 法 , 简称 方 法 1 ) 和
G B / T 5 5 3 8 -2 0 0 5 ( 改进 法, 简称 方 法 2 ) 过 氧 化 值 测 定 方 法 的 结 果 及 步 骤 进 行 了 比较 分 析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G B 5 0 0 9 . 2 2 9 —2 O 1 6第 三 法 ( 热 乙醇 法 ) 的检 测更加 环保 、 毒性 小 、 成 本低 ; G B / T 5 5 3 8 -2 0 0 5所 用 试 剂 环 保 、 检 测 快
中图分类号 : TS 2 1 2 .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6 2 0 2 ( 2 0 1 7 ) 0 6 —0 0 5 4 —0 3
Di s c u s s i o n O R s a f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e d i b l e o i l a c i d v a l u e a n d p e r o x i d e v a l u e
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如何评估油的新鲜程度

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如何评估油的新鲜程度食用油的新鲜程度是衡量其质量和保质期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酸价和过氧化值是用来评估食用油鲜度的常见指标。
本文将介绍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对油的新鲜程度的影响。
一、酸价的概念和计算1. 酸价是指油中可以与氢氧化钠(NaOH)中的羟基酸碱溶液反应生成钠盐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酸价的大小可以反映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多少,进而反映出油的新鲜程度。
2. 计算酸价的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油样溶解在醇溶剂中,然后加入酚酞指示剂,并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指示剂颜色变化。
根据滴定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进而得到酸价值。
二、过氧化值的概念和计算1. 过氧化值是指油中过氧化物的含量,其中包括过氧脂质和过氧脂类。
油中的过氧化物是由于油中的脂肪酸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的,过量的过氧化物会导致油的酸败和氧化变质。
2. 计算过氧化值的方法是将油样中的过氧化物转化为碘,并用硫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通过滴定所需的硫酸钾溶液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油中过氧化物的含量,进而得到过氧化值。
三、酸价和过氧化值对油的新鲜程度的影响1. 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都意味着油的新鲜度降低,质量下降。
当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加时,酸价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游离脂肪酸是油脂氧化的产物之一。
2. 同样地,当油中的过氧化物含量增加时,过氧化值也会升高,表示油中的氧化程度加重。
过氧化物的存在会影响油的风味、稳定性和营养价值,且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3. 饱和度较高的油,如橄榄油和花生油,其新鲜度相对较高,酸价和过氧化值较低。
而不饱和度较高的油,如亚麻籽油和葵花籽油,其新鲜度相对较低,酸价和过氧化值较高。
四、其他衡量油新鲜程度的指标除了酸价和过氧化值,衡量油的新鲜程度还可以通过其他指标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通过检测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质、挥发性物质、抗氧化活性等指标来综合判断油的新鲜度。
总结起来,酸价和过氧化值是评估食用油新鲜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

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原料之一,而其中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则是评价其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食用油。
一、食用油的酸价酸价是指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和脂肪酸酯化程度的指标,一般以毫克氢氧化钠(NaOH)消耗量表示。
酸价的高低可以反映食用油的新鲜度、质量和卫生状况。
1. 酸价的检测方法食用油的酸价可以通过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
具体方法是将待测食用油与酸碱指示剂一起加入滴定瓶中,再加入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用酸性指示剂滴定到溶液呈酸性失去颜色为终点,根据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计算酸价。
2. 酸价的意义酸价高表示食用油中酸性物质含量较多,可能是由于食用油质量差、保存不当、受污染等原因造成。
长期食用酸价高的食用油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在购买食用油时应注意选择酸价合格的产品。
二、食用油的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是指油脂中含有的自由脂肪酸及其酯类被氧气氧化所产生的物质的总量,一般以毫克氧化氢(H2O2)消耗量表示。
过氧化值的高低可以反映食用油的氧化稳定性和腐败程度。
1. 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过氧化值的检测一般采用碘化钾滴定法。
具体方法是将待测食用油加入碘化钾溶液中,利用溶液中的碘离子与氧化油脂反应生成碘离子,再用碘化钾溶液滴定到溶液颜色转黄为终点,根据滴定消耗的碘化钾的体积计算过氧化值。
2. 过氧化值的意义过氧化值高表示食用油中的脂肪酸和酯类已经氧化,油脂质量下降,食用油变质。
长期摄入过氧化值高的食用油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加速衰老,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我们在购买食用油时应注意选择过氧化值较低的产品。
三、如何选择优质食用油1. 观察外观选择优质食用油时,首先要注意其外观。
优质食用油应为透明明亮的色泽,并且无悬浮物或沉淀物。
2. 查看酸价和过氧化值了解食用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是选择优质产品的重要依据。
油脂酸败、过氧化值及酸价的测定

实验二植物油脂过氧化值及酸价的测定(滴定法)一、实验原理脂肪氧化的初级产物是氢过氧化物ROOH,因此通过测定脂肪中氢过氧化物的量,可以评价脂肪的氧化程度。
同时脂肪氧化的初级产物ROOH可进一步分解,产生小分子的醛、酮、酸等,因此酸价也是评价脂肪变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过氧化值的测定:碘量法。
在酸性条件下,脂肪中的过氧化物与过量的KI反应生成I2,析出的I2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滴定,根据硫代硫酸的用量来计算油脂的过氧化值。
求出每千克油中所含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即为脂肪的过氧化值(POV)。
酸价的测定:滴定法。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测出脂肪中游离酸的含量。
油脂的酸价以中和1克脂肪中游离酸所需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表示。
二、材料、试剂与仪器材料:油脂。
(暴露在空气及光照条件下3天待用;)仪器:碘价瓶250mL、微量滴定管(5mL)、量筒( 5、50mL)、移液管、容量瓶( 100、1000mL)、滴瓶、烧瓶、碱式滴定管、锥形瓶(250mL)、试剂瓶、称量瓶、天平(感量0.001g)。
试剂:1、0.01mol/L Na2S2O3:用标定的0.1mol/L Na2S2O3稀释而成;2、氯仿—冰乙酸混合液:取氯仿40mL加冰乙酸60mL,混匀;3、饱和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10g,加水5mL,贮于棕色瓶中,如发现溶液变黄,应重新配制;4、0.5%淀粉指示剂:500mg淀粉加少量冷水调匀,再加一定量沸水(最后体积约为100 mL);5、0.1mol/L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标准溶液;6、中性乙醚—95%乙醇(2:1)混合溶剂:临用前用0.1mol/L碱液滴定至中性。
7、1%酚酞乙醇溶液所用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三、操作步骤(一)过氧化值的测定1、称取混合均匀的油样2~3g(精确到0.01g)置于干燥的碘量瓶底部,加入30mL氯仿-冰乙酸混合液,轻轻摇动充分混合;2、加入1mL饱和碘化钾溶液,加塞后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3、取出碘量瓶,立即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混合后,立即用0.01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水层呈浅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记下体积V1,并计算POV。
(完整版)食用油酸价与过氧化值测定2

实验一 食用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测定油脂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体内,是食用油的重要来源,是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食用油脂长期存放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使酸价和过氧化物升高,从而影响食用油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因此需要进行卫生检验。
实验目的1.熟悉油脂的卫生标准。
2.掌握反映油脂氧化酸败的指标。
3.学会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的测定原理与方法。
4.了解影响油脂氧化的因素,学习温度与油脂氧化性关系的研究方法。
一、油脂的酸价测定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脂肪在长期保藏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热的作用发生缓慢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
而脂肪的质量与其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有关。
一般常用酸价作为衡量标准之一。
在脂肪生产的条件下,酸价可作为水解程度的指标,在其保藏的条件下,则可作为酸败的指标。
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
(一)实验原理酸价的滴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进行。
即以酚酞作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中和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以每克植物油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价。
(二)试剂和仪器1.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按乙醚-乙醇(2+1)混合,临用前用氢氧化钾溶液(3g/L)中和至酚酞指示液呈中性。
2.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0.050mol/L]。
3.酚酞指示液:10g/L 乙醇溶液。
(三)操作步骤1.称取3.00g ~5.00g 混匀的试样,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可置热水中,温热促其溶解,冷至室温,加入酚酞指示液2滴~3滴,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0.050mol/L )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0.5min 内不褪色为终点。
(四)结果计算试样的酸价按下式进行计算。
mc V X 11.56⨯⨯= 式中:X ——试样的酸价(以氢氧化钾计),单位为毫克每克(mg/g);V ——试样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c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56.11——与1.0mL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1.000mol/L]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大豆精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对其质量的评价

大豆精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对其质量的评价大豆精制油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其质量评价中酸价和过氧化值是两个关键指标。
酸价是评价油脂酸度的指标,直接反映油的新鲜程度和油脂的质量稳定性。
过氧化值则是评价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反映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程度。
本文将以大豆精制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探讨其对油脂质量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首先,酸价是评价大豆精制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酸价的主要来源是游离脂肪酸,其含量越高,说明油脂质量越差。
游离脂肪酸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大豆精制油在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受到了氧化或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
酸价高的油脂具有酸味、刺激性,影响其食用的口感和品质,同时也给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
其次,过氧化值也是评价大豆精制油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程度。
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豆精制油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但在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过氧化值高的油脂意味着油脂曾经或正在发生氧化反应,可能产生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酸价和过氧化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酸价越高,过氧化值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酸价高表示油脂中过氧化物和游离脂肪酸含量高,进而促使过氧化值升高。
两者的高值都意味着油脂质量较差,不适合长时间储存和使用。
为了保证大豆精制油的质量,必须控制酸价和过氧化值在合理范围内。
首先,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油品受到氧化、受热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加强贮存条件的控制,尽量避免油脂中发生过氧化反应。
其次,对于已经生产的大豆精制油,可以通过脱色脱酸等处理方法来降低酸价和过氧化值,提高油脂质量。
除了酸价和过氧化值,大豆精制油的质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比如,铁、铜等金属离子的存在会加速油脂的氧化反应,导致过氧化值升高,影响油脂质量。
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减少金属离子的污染,并加强油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和隔绝作用,以提高油脂的质量稳定性。
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值的测定

油脂过氧化值和酸价值的测定(2010-07-16 20:52:22)标签:硫代硫酸钠标定过氧化值酸价值校园几天没写博文了,今天加一篇关于生物的,我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需要测定这两个值,我发现网上说的不是很全面,所以我将我查到的以及在实验中总结的一并呈现给大家。
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采用KI-Na2S2O4 滴定法来测定油脂的过氧化值准确称取3g 油样置于小烧杯中,加30mL 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立即摇动使样品完全溶解。
加入1.00mL 饱和KI 溶液,加塞后轻轻振摇0.5min,放在暗处3min。
取出加100mL 水,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入1mL 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同时做一空白试验。
计算公式如下:过氧化值(meq/kg)=(V1-V2)×N/W×1000式中V1 ------油样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V2 ------空白试验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mLN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W -------油样重,g空白试验的目的就是看看你所用的碘化钾是否被氧化,将硫代硫酸钠溶液换成蒸馏水,如果未被氧化则其V2值为0。
酸价值的测定本实验采用KOH 滴定法来测定油脂的酸价值[6]。
准确称取4g 油样置于烧杯中,加入50mL 中性乙醇-乙醚混合溶剂,振摇使样品溶解,加入3 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消失即为终点。
酸价计算公式如下:酸价(mgKOH/g油)=V×C×56.1/W式中V--------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体积,mLC------------氢氧化钾溶液浓度,mol/LW------------油样质量56.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测定准确称取0.15g在120°C干燥至恒量的基准重铬酸钾,置于碘量瓶中,加入50ml 水使之溶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一直把酸价和过氧化值作为检测食用油脂酸败的主要指标。
国家标准采用碘量法进行检测,虽然准确性较高,但缺点是操作烦琐,检测费用高,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检测人员和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不适合在现场监控使用。
食用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速测卡法(专利方法),属半定量检测,采用试纸显色与标准色卡对比进行目视定量。
酸价检测范围0~5.0mg KOH/g,过氧化值检测范围0~25mmol/kg,2min内获得检测结果。
不但加快了检测速度,降低了成本,而且解决了现场检测的问题。
为此,笔者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试验与比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酸价和过氧化值速测试纸和色卡(山东维坊三水检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1.1.2仪器和试剂仪器:恒温箱、电子天平(感量0.0001g)、碘价瓶、移液管、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等试剂: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 氯仿--冰乙酸混合液 饱和碘化钾 0.01M硫代硫酸钠标液( 黑龙江粮食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80)国家标准(GB2716-2005)规定测定食用植物油脂中的酸价与过氧化值的方法应采用碘量法,但该方法滴定终点不明显,所用试剂较多,对检验人员及检验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
为此,本试验采用速测卡法和国标碘量法同时检测多份食用植物油脂样本的酸价、过氧化值,并进行了对比研究,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性良好,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与国标法相比是速测卡法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等优点。
可成为食用植物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现场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酸价;过氧化值;国标碘量法;速测卡法摘 要:关键词:许 颖 谭晓燕0.1M氢氧化钾标液 1%酚酞指示剂 0.5%淀粉指示剂等1.1.3样品:市面上销售的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胚油、米糠油1.2 方法1.2.1 速测卡法和国标法检测食用油酸价和过氧化值标准液的对比试验国标法:用酸价和过氧化值高低不同的大豆油按比例配成酸价分别为0、0.5、1.0、2.0、3.0、4.0、5.0mgKOH/g的酸价标准液;过氧化值分别为0、2、5、10、15、25mmol/kg的过氧化值标准液。
并按国标碘量法进行滴定,计算其结果。
速测卡法:按照酸价和过氧化值速测卡法试纸使用说明书的操作方法分别检测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系列标准液,进行比色测定,与国标法滴定值比较。
1.2.2 速测卡法与国标法检测各类食用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对比试验在市场上收集了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胚油、米糠油5种食用油,共100份样本,用酸价和过氧化值速测卡法进行比色测定,将结果与国标法测定值对照。
35黑龙江粮食2007年第3期1.2.3 考察样品温度对速测卡法测定结果的影响用速测卡法检测在不同温度下样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观察到达与其对应的色块色深的时间。
1.2.4 速测卡法试纸批内稳定性测定抽检同一批号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试纸各20条,观察其测定结果吻合率。
1.2.5 稳定性的观察观察将试纸装在密封、避光、有硅胶做干燥剂的塑料筒中,在温度为40℃、湿度为80%的恒温、恒湿箱中分别放置一天、一周和一个月后,取出观察试纸的性能有无改变。
2 结果与讨论2.1速测卡法与国标法检测各类食用植物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对比试验结果表1 速测卡法与国标法检测各类食用植物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对比试验结果一级大豆油三级大豆油一级大豆油三级花生油一级葵花籽油三级葵花籽油一级玉米胚油三级玉米胚油一级米糠油三级米糠油油脂种类速测卡法过氧化值(mmol/kg)国标法过氧化值(mmol/kg)(mgKOH/g)速测卡法酸价(mgKOH/g)国标法酸价0.21.00.21.00.21.00.21.00.21.00.180.930.201.000.150.800.180.600.221.155.05.55.07.54.57.55.06.05.07.54.755.855.127.354.857.384.865.404.757.25注:一级油脂为原色拉油,三级油脂为原一级油。
速测卡法检测食用植物油酸价和过氧化值标准液的检测结果,均与国标碘量法检测结果相吻合。
2.2用酸价和过氧化值速测卡法对100份样本进行比色测定,将结果与国标碘量法测定值对照,符合率高达100%(100/100)。
2.3样品温度对速测卡法测定结果的影响表2 样品温度对速测卡法酸价测定反应计时时间的影响样品酸价(mgKOH /g)在样品所在温度下达到相应色块色深所需时间1.002.003.004.005.0090909090900~4℃5~9℃10~19℃20~29℃30~36℃8585858585757575757560606060605050505050(s)表3样品温度对速测卡法过氧化值测定反应计时时间的影响过氧化值(mmol/kg)在样品所在温度下达到相应色块色深所需时间1.002.003.004.005.0090±590±590±590±590±50~4℃5~9℃10~19℃20~29℃30~36℃85±585±585±585±585±570±570±570±570±570±5(s)60±560±560±560±560±550±550±550±550±550±5表2和表3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达到相应色块色深的时间减少。
因此,为确保反应达到预期终点,酸价测试纸的反应计时时间为90S±5S。
在测定酸价时所有项目都在油样滴加90S后进行检测;在测定过氧化值时要根据测试样品的温度选择相应的比色时间,当计时到达要求的反应时间,将试纸颜色与色卡进行比较。
2.4速测卡法试纸批内稳定性的观察结果抽检同一批号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试纸各20条,测定结果均很接近,与国标法滴定值偏差均不超过一色阶。
2.5 速测卡法试纸稳定性的测定观察结果试纸装在密封、避光、有硅胶做干燥剂的塑料筒中,在温度为40℃、湿度为80%的恒温、恒湿箱中分别放置一天、一个星期,结果发现对该试纸的测试敏感度和其它性能均无明显影响;一个月后取出,结果与国标法测定值比较偏差均不超过一色阶。
速测卡法与国标法相比较,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稳定等优点,可成为食用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现场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对及时、快速进行检测和安全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该方法是半定量目测法,测试结果达不到国标法精度要求,对现场检测超出国家规定酸价或过氧化值的样品,应送实验室做精密定量检测。
3 注意事项3.1速测卡试纸需密封包装,从包装中取出的试纸条应在10min内使用,试纸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会受潮失效。
打开密封口的试纸条应在4℃~10℃干燥、避光的环境下保存,在1个月内使用完。
酸价试纸上如带有红色痕迹、过氧化值试纸上如带有灰色痕迹,则该纸片已被污染或已失效,不得使用。
3.2将试纸端插入油样中1S~2S,立即取出并开始计时,根据温度不同到规定的时间进行比色。
检测的最佳温度为25℃±5℃。
36黑龙江粮食2007年第3期(下转23页)(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151Z004)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本文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黑龙江统计年鉴(2005)和中国乳业经济研究(2000)责任编辑:张占华应在保证乳制品基本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对附加营养成分需求的差异,加强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此外,还要通过研制开发,让人们从特色、口味上对乳制品产生偏好,使乳制品成为一种有特色口味的受消费者偏爱的营养食品和营养饮品。
(二)促进消费者提高乳制品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1.加强宣传,引导消费不仅要坚持做好一年一度的“世界牛奶日”、“乳制品宣传周”的宣传活动。
更重要的是,要常年不断地进行牛奶营养价值的宣传活动,以培养人民的奶产品消费习惯。
可动员营养专家、健康机构、企业家共同参与,成立专门的宣传小组,选择若干报纸、电视、网络,设立“牛奶与营养健康”等固定栏目,坚持不懈地开展奶类消费与营养健康和民族体质增强、奶类生产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的宣传,使“牛奶是最接近完善的食品”、“补钙的最好方法是每天喝牛奶”等基本观念深入人心。
这种公益性的宣传活动必须由政府出面组织,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2000年底,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此举对黑龙江省以及全国乳业的发展,增加乳制品消费,培养国人从小就养成喝奶的习惯和带动更多的人喝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发农村市场,引导农民消费农民乳制品消费量很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农民乳制品消费水平,对黑龙江省乳业今后长期稳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农村很多家庭都愿为孩子和老人订奶,却普遍买不到鲜奶的状况,乳制品企业应看准这一商机,研究制约农民鲜奶及乳制品消费的相关因素,生产出适合农民消费的乳制品,同时在开拓农村鲜奶销售渠道上下功夫,如利用国家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契机,从学生抓起,培养农民乳制品消费意识,挖掘农村潜在市场。
在区域布局上,利用农村有奶源的有利条件,建立一些小型乳制品加工厂,专门生产不需冷链的价廉品种,对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要增加乳制品的消费,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也就是要增加人民的收入。
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消费倾向偏低,消费需求不足等问题,提出几点对策:(1)建好县城、乡镇、农产品购销网点,确保农产品和支农产品的货物购销顺畅,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同时高度重视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和农业技术的培训指导,以及农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鼓励农民发展私人经济。
(2)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改变农民传统的消费观念。
(3)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一是按照人口比例,在建设市场时要解决好农民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二是要加强农村市场的管理,打击欺行霸市行为,防止假冒劣质商品流入农村市场。
三是要加强农村市场仓储、通信、金融设施的配套建设。
(4)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 以此来保护和调动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增加收入。
3.3酸价试纸的测试范围在0~5.0 mg KOH/g,过氧化值的测试范围应在0~25mmol/kg,此范围内颜色变化明显(酸价:绿至红,过氧化值:粉红至蓝),用肉眼比色容易区分。
3.4颜色相同色块下的标记数值即为样品的检测值。
如试纸颜色在两色块之间,则取两者的中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