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冷战起源的认识
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学界对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存在一定的分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点:
1. 意识形态冲突:一些学者认为,冷战起源于苏联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
苏联试图推广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而西方国家则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
2. 权力政治:另一些学者认为,冷战起源于苏联和美国等大国之间的权力争夺。
这些国家在二战后崛起为超级大国,争夺全球霸权地位,从而导致了冲突。
3. 相互误解和猜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冷战是由于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相互误解和猜忌引起的。
在二战期间,双方之间存在冷漠和相互怀疑,这种态度继续延伸到战后期间。
4. 国内政治压力: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冷战起源于苏联和美国等国内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
为了处理国内政治的问题,这些国家需要找到一个外部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冷战成为了一个方便的替罪羊。
在我个人看来,冷战起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意识形态冲突、权力政治、相互误解和国内政治压力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理解和解释冷战起源的多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并为未来的国际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教训。
浅谈对冷战起源的认识

浅谈对冷战起源的几点认识摘要:冷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
虽然冷战已结束近十年了,但是作为一种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特殊历史现象,却一直是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
研究冷战史,一个不可回避和必须首先加以面对的问题就是冷战的起源,本文就冷战的起源问题提出笔者的几点看法,以期对冷战的起源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冷战起源、战后世界格局、意识形态、美苏国家利益、英国正文: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和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军事对峙之外,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等一切领域,是一种埋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各种各样,笔者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合力造成的结果,是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的统一,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现就冷战的起源提出笔者的几点认识。
一,冷战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结构性转变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旧的势力均衡,使德国和日本的力量瓦解,将英国和法国降为二流的国家,称雄世界几个世纪的欧洲已精疲力竭,它丧失了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安排世界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权利真空。
战后,美苏成为最有实力争霸世界的力量,成为主要对手。
其中,美国在实力上占据较大优势,经济上美国鹤立鸡群。
军事上美国也成为头号强国,拥有装备最精良的陆军和世界最强的海、空军力量,并垄断着核武器。
苏联作为另一个超级大国,其经济虽在战争中备受摧残,但经济基础并没有崩溃。
而且军事上,经过战争的洗礼,苏联拥有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
美苏之间战时的同盟关系已无法维持,打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也不可能,他们尝试着用非战争的方法进行全面对抗,在对抗中维持冷和平。
这样,战后就出现了美苏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展开的全面的冷战,并形成两极对抗的世界格局。
二,意识形态的分歧意识形态的分歧成为冷战起源的主要因素,并且加重了美苏冷战的色彩。
浅析冷战的起源

浅析冷战的起源山西霍海波绳会敏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这种对抗除了直接交战以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许多领域,是一种埋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形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冷战给美苏两国、两大阵营和整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在反思历史教训的同时,也从多个角度挖掘冷战的起源。
第一,两极化国际格局的形成。
二战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二战中,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急剧膨胀,战后成为世界最强国。
经济上,1945年,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1/3,黄金储备的3/4。
军事上,美国拥有装备最精良的陆军和最强的海、空军力量,垄断着核武器,军事基地遍布各大洲。
强大的实力使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西欧、日本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和国家的内外事务。
战后苏联也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经济得到快速增长,陆军数量居世界第一,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在战后形成巨大的政治优势,收复了战争中的失地,并且兼并了一些领土,领土扩大了60万平方千米,改善了西部的战略处境;东欧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支持苏联,成为其抵御西方势力的重要缓冲带;亚洲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二战中壮大了力量,赢得了广泛支持,增强了苏联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
在这种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下,双方相互敌视和斗争,矛盾日益加剧,最终走向了冷战。
第二,外交战略的碰撞。
在雅尔塔体系内,苏联基本上成为最大的赢家,在欧洲,不仅确立了在东欧的支配地位,而且占领了德国40%的领土;在远东,不仅取得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的主权,而且在中国、蒙古和朝鲜获得一系列特权;在参与国际事务方面,享有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否决权,保障了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和作用。
因此,斯大林一方面对雅尔塔体系感到满意,并设法维持和扩大,另一方面依然将消灭资本主义世界作为长期战略目标,谋求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
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回复

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回复关于冷战起源的学界研究观点,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探讨几种主要观点,并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主要源于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
美国代表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体制,强调个人自由、人权和市场经济;而苏联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体制,主张全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
这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导致了两个国家之间的敌对态势,并最终演变为全球范围的冷战。
在这种观点下,国家利益和安全需求因为意识形态的区别而进一步强化,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其附属国家之间的剧烈对抗不可避免。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是冷战起源的关键。
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国家之一。
而苏联则通过在二战期间推进军事工业化,获得了巨大的军事实力。
这使两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影响力和资源变得紧张,并引发了冷战。
同时,地缘政治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欧洲,苏联通过东欧国家的操控,形成了铁幕,阻止了西方国家的影响力扩张。
这些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由于意外的历史事件和累积的误解引起的。
例如,苏联试图在二战后通过提出特洛伊原子计划来平衡美国的核武器优势,这引发了美国的担忧和反应。
此外,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揭示了美苏之间的误解和互不信任。
例如,1948年的柏林封锁事件导致西方国家认为苏联试图扩张其影响力,而苏联则认为西方国家试图削弱它的地位。
这些误解和意外事件加剧了紧张局势,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在对这些观点进行辩论和研究之后,我倾向于综合性解释冷战起源的多个因素。
我认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与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且互动的过程,推动了冷战的爆发。
意识形态带来的敌对态势和对立思维强化了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历史事件和误解则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我看来,理解冷战起源的多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并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冷战的起源与结束

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冷战的起源与结束冷战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关系、经济发展和军备竞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冷战的起源与结束,以更好地了解这一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
一、冷战的起源冷战的起源可追溯到二战后的1945年。
当时,盟军取得胜利并分割了德国,形成了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
然而,两个大国在意识形态、理念和领土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
1. 盟军对德国的分割二战胜利后,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等大国通过波茨坦会议对德国进行了分割。
然而,美国和苏联在分割细节上产生了分歧,这为冷战的起源埋下了伏笔。
2. 意识形态差异美国崇尚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提倡个人自由和市场经济。
而苏联则奉行社会主义,主张阶级斗争和中央计划经济。
这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引发了双方的冲突与矛盾。
3. 核武器竞赛在二战期间,美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并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苏联意识到核武器的重要性,也加快了自己的研发。
两国之间的核武器竞赛加剧了紧张局势和相互的不信任。
二、冷战的发展与持续冷战主要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斗争来体现。
双方之间的争吵和对抗逐渐加深,使得整个世界陷入了两极化的局势。
1. 联合国与北约成立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在二战结束后成立。
但是,两个超级大国仍然对彼此的利益和影响力争夺不断,导致联合国的决策陷入僵局。
同样,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美国成立了北约,组建了军事同盟。
2. 游击战争与代理人战争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没有直接战争,但他们却在世界各地通过支持不同的政权,进行了一系列代理人战争。
例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都是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
3. 空间竞赛与军备竞赛美苏两国通过太空探索和科技竞赛来表现自己的实力。
1969年,美国成功登月,成为太空竞赛的胜利者。
此外,两国也在军备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导致了巨大的军费开支。
三、冷战的结束冷战最终在1989年至1991年结束。
冷战起源战略利益论

冷战起源战略利益论冷战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最后苏联在1991年解体,持续了40多年。
这一时期,冷战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对世界各国乃至整个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余波犹存。
1.冷战的起源对冷战研究,起源问题是重中之重。
中外学者围绕冷战起源,就各大国应负何种责任、起了何种作用、谁是主动挑起者等问题展开讨论。
西方有学者认为,苏联是冷战的发动者,正是因为苏联追求和扩大势力范围,企图通过世界革命使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统治整个世界,美国才做出必要的反应,以防止“极权主义”的蔓延,从而保障“自由世界”之安全。
在中国,学术界对冷战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观点。
其一是“美国霸权论”。
有学者认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
因此,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
这种观点曾长期是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相继提出了下列其他不同观点。
其二是“美苏共振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
双方在东欧、德国、黑海海峡、伊朗、东亚等问题上共振互动,矛盾愈演愈烈。
从苏联来看,二战后苏联的外交政策注重主动出击,扩展势力范围,但由于实力所限,其主动出击行动是有限度的:斯大林的主要目标是在二战后利用苏联的实力建立一个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立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而不是掀起一场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
然而美国错误地将此视为向全球扩张共产主义,制订了全面遏制苏联的强硬政策,冷战因此而爆发。
冷战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源于超级大国决策者们对二战后世界形势和对方行为的误判。
苏联与美国对冷战的爆发一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三是“综合作用论”。
这种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导致冷战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美苏在战时的军事合作就孕育着冲突的种子;美国政府旨在支配世界的全球战略;美国统治阶级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使其把苏联的对外政策目标视为谋求世界性扩张;美国的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膨胀,刺激了它到处扩张的欲望及遏制苏联的自信;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刺激了美国政府内外的反苏情绪;在伊朗和黑海海峡问题上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做法成为美国对苏联强硬方针的一个诱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抗争;苏联保障战略与美国称霸全球战略的碰撞;原子武器的出现增强了美国的实力,加速了冷战的爆发。
冷战起源

冷战起源既然我们要谈的问题是冷战起源,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知道冷战的定义。
只有知道冷战是什么,我们才能比较深入的了解冷战的起源过程及结果。
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
历史上一般把1947年美国推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作为冷战开始的标志,但其实早在二战期间美苏双方就已经为冷战做好了铺垫。
二战期间美苏双方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他们的暂时结盟只不过是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在二战后期,美苏双方都开始为了本国利益考虑。
美英占领意大利,苏联则加快了对柏林的反攻。
苏联加快反攻的原因就是为了能够在分刮德国上能占到先机。
从世界背景来说,二战结束后,美国意识到了苏联对他的威胁。
针对当时的世界环境,传统强国欧洲诸国经过30年内的两次大战,经济再也无法重回霸主地位,尤其是英法德三国。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之后经济衰败,而考文垂等一些受到德国袭击的城市则需要重建,英国再也禁不起任何一场以任何形式进行的打击了。
而法国本身就不是就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再经过二战被德国占领,已经推出了对新的世界的话语权。
德国自不必说,作为二战战败国之一,德国被四国分治,一直到苏联解体才恢复统一。
所以,二战对整个欧洲的打击是彻底而且致命的。
经过二战,欧洲彻底推出了称霸世界的舞台,属于欧洲的时代过去了。
在亚洲,经过明治维新崛起的日本在二战结束之后也遭遇了沉重打击。
本土被美国占领,而北方四岛则由苏联划归自己领土。
要不是八十年代日本经济有了飞跃,日本压根就不值一提。
而当时的中国刚刚进行完8年的抗日战争,又在进行内战,没有精力去管其他事务。
这种世界大背景就已经为美苏两国的争霸埋下了伏笔。
从历史根源来说,从1783年美国独立开始,它就从未停止过对外扩张的脚步。
美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国家,它从始至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称霸世界,至少也是领导世界,做世界的带头大哥。
冷战

二、冷战的结束
1、冷战的结束反映了国际政治格局在世界经济全
球化的推动下必然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 球化的推动下必然发生演变的客观规律(冷战时期 已经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亦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已经出现的多极化趋势亦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2、冷战以特殊的形式结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苏 冷战以特殊的形式结束,
联的战略和政策变化所促成的。 联的战略和政策变化所促成的。
一、冷战的起源
2、战后美苏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影响和
谋求利益的全球性战略目标, 谋求利益的全球性战略目标,从而引起利益的交叉 和战略构想的冲突。在“雅尔塔体制”所划定的东 和战略构想的冲突。 雅尔塔体制” 西方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带,双方的利益直接碰撞, 西方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带,双方的利益直接碰撞, 矛盾格外尖锐,甚至走到战争的边缘, 矛盾格外尖锐,甚至走到战争的边缘,于是酿成危 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冷战
一、冷战的起源 二、冷战的结束 三、采用冷战对抗形式的原因
一、冷战的起源
1、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格局和国际力 量对比的重大变化, 苏成为超级大国。 量对比的重大变化,美、苏成为超级大国。 因此, 因此,美苏关系成为决定战后世界格局的主 要因素, 要因素,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划分了战后 初期国际政治舞台上两大对抗性力量, 初期国际政治舞台上两大对抗性力量,并由 此构成战后初期的世界主要矛盾。 此构成战后初期的世界主要矛盾。
二、冷战的结束
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既是历史发展 的客观趋势, 的客观趋势,又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各种因素 包括人们的主观选择)互动所形成的“ (包括人们的主观选择)互动所形成的“合 的结果。 力”的结果。
三、采用冷战对抗形式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冷战起源的几点认识
摘要:冷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
虽然冷战已结束近十年了,但是作为一种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近半个世纪之久的特殊历史现象,却一直是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重点。
研究冷战史,一个不可回避和必须首先加以面对的问题就是冷战的起源,本文就冷战的起源问题提出笔者的几点看法,以期对冷战的起源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冷战起源、战后世界格局、意识形态、美苏国家利益、英国
正文: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和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军事对峙之外,还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等一切领域,是一种埋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
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各种各样,笔者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合力造成的结果,是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的统一,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现就冷战的起源提出笔者的几点认识。
一,冷战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结构性转变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旧的势力均衡,使德国和日本的力量瓦解,将英国和法国降为二流的国家,称雄世界几个世纪的欧洲已精疲力竭,它丧失了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安排世界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巨大的权利真空。
战后,美苏成为最有实力争霸世界的力量,成为主要对手。
其中,美国在实力上占据较大优势,经济上美国鹤立鸡群。
军事上美国也成为头号强国,拥有装备最精良的陆军和世界最强的海、空军力量,并垄断着核武器。
苏联作为另一个超级大国,其经济虽在战争中备受摧残,但经济基础并没有崩溃。
而且军事上,经过战争的洗礼,苏联拥有了一支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
美苏之间战时的同盟关系已无法维持,打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也不可能,他们尝试着用非战争的方法进行全面对抗,在对抗中维持冷和平。
这样,战后就出现了美苏围绕争夺世界霸权展开的全面的冷战,并形成两极对抗的世界格局。
二,意识形态的分歧
意识形态的分歧成为冷战起源的主要因素,并且加重了美苏冷战的色彩。
意识形态作为一个与社会存在相区别、相联系,涉及政治、法律、哲学等重要领域的范畴,必然与国家对外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
战后,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实力的强弱,但意识形态却潜在地影响着国家关系。
战争后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已逐渐暴露出来了,战后日趋明朗化。
苏联和美国,一个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的意识形态是根本对立的。
为此,苏联在战后不断巩固和扩展社会主义阵营,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体系形成了威胁。
三,美苏国家利益相悖
(美英) 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和利益范围,确立了苏联和美国在战后欧洲和世界的优势地位,为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雅尔塔体制内,苏联是最大赢家,基本上满足了它追求战后国家利益的目标。
雅尔塔体制满足了苏联在领土安全、建立势力范围和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发言权等方面的广泛要求,使苏联由一个战前被包围的欧洲大国变成了一个战后在各方面处于优势的世界大国。
战后,政治和军事安全是美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避免危及美国生存的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保证西方世界不受来自东方的政治和军事威胁等,这是防御性
和维持现状的一面。
另外,美国国家利益中还有进攻性和扩张性的一面,即在全世界扩张其影响和势力,主导国际政治舞台。
这是因为战后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实力地位,使得美国领导人产生美国“无所不能”和“领导世界”的狂妄意识。
为了实现上述国家利益,美国领导人彻底抛弃了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广泛地卷入世界事务中。
四,英国的推波助澜作用
二战中英国虽是战胜国,但受德国的空袭,元气大伤,战争结束时沦为二流强国,最大的债务国。
二战尚未结束时,美苏之间基于本国利益,在安排战后世界的问题上提出各自主张,矛盾初露端倪,英国外交部已将苏联看成是潜在的威胁。
英国挑起冷战的根源还在于维护既得利益。
英国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虽与苏联结成联盟,但传统的恐惧共产主义心理和反苏情绪仍在英国统治者心中作祟,即使结盟也是同床异梦。
因此,英国意欲使盟国分区占领的德国走向分裂,使盟国战时合作走向破裂。
英国虽积极主张遏制苏联,但其本身的衰落使其无力独当一面。
基于共同的战略和意识形态,英国日益感到有必要加强英美之间的伙伴关系。
否则,另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就会发生。
正因为如此,英国的政策具有挑战性,对冷战的起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的凑合和共同作用,促成了冷战这样一个逻辑结果,各个因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注意两种不同的政治文化在战后初期特殊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当时是不了避免的。
冷战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所以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冷战是人类最近于集体自杀的一次经历。
此外还需指出的是,冷战自然是矛盾激化的产物,两大集团的全面对抗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但同时,冷战也是妥协的产物,美苏两大集团在矛盾重重,激烈交锋的情况下避免了直接的武力对抗,而寻找另外的办法解决冲突,这在以前的历史时期是很难想象的,这使我们对人类未来的和平抱有更大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郭建平、岳占菊《试论冷战起源的几个因素》,《东方论坛》,2005年第1期,第101-104页;
2、朱晓妹《对冷战起源的一点认识—兼论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4期,第页;
3、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外交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34-38页;
4、毛锐、于翠萍《关于冷战起源问题的新研究综述》,《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月第16卷第2期,第57-61页;
5、覃翠柏《冷战起源的再认识》,《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3月第12卷第1期,第31-34页;
6、单礼坤《浅谈冷战的起源》,《社会广角》第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