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YF-F-033新产品实验报告A0
标准制定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化工、化学、医药、催化等行业和材料学科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纯铂及其电子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
铂中杂质元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材料、产品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加工工艺和使用寿命。
因此,催化、医药、材料研究和生产经营都需要更快、更准确的掌握其杂质元素含量的信息,这就对铂中杂质元素分析提出了快速、准确的要求。
目前国内在铂纯度检测的标准方法均为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
该方法主要分析对象为粉末试样,对海绵状样品的处理相对简单,但对金属块屑状样品的处理就相对复杂繁琐了。
全过程至少需要3个工作日。
此外,该方法粉末标准样品的配制,不但要消耗大量昂贵的高纯贵金属作为基体,而且还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为了提高铂中杂质元素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本实验旨在制定一套国家标准《铂化学分析方法杂质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二、实验目的1. 制定一套快速、准确、简便的铂中杂质元素分析方法;2. 提高铂中杂质元素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3. 为我国铂材料的生产、科研和进出口贸易提供技术支持。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原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一种高效、灵敏、多元素同时检测的仪器分析方法。
该方法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高能等离子体将样品中的元素原子激发,产生电离状态,然后通过质谱仪对电离后的离子进行检测。
2. 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将铂样品用酸溶解,制成溶液。
(2)仪器准备: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调至最佳工作状态。
(3)标准溶液配制:根据需要检测的杂质元素,配制相应的标准溶液。
(4)样品分析: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分别注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检测。
(5)数据处理:将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得出铂中杂质元素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定了一套国家标准《铂化学分析方法杂质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快速:样品分析时间缩短至数小时,相比传统方法大大提高。
SJQU-QR-JW-033A0金融产品投资实验

SJQU-QR-JW-033(A0)【金融产品投资实验】【Fundamental Financial Investment Practice】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学分:【2】面向专业:【金融工程】课程性质:【实践教学必修课】课程类型:【集中实践教学课】开课院系:商学院金融工程系使用教材:【自编】先修课程:【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二、课程简介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仿真的金融环境中切身体会金融投资产品交易的过程,学习不同投资工具之间协调合作,综合完成投资决策的全部流程,加强团队意识。
通过实验,将专业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融会贯通于操作实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从事金融产品投资的主要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从事金融投资业务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并为毕业实习打好基础。
本课程在金融工程专业中属于集中实践教学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金融投资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
和金融投资实验不同,其主要内容包括ETF、分级基金、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等。
该课程的设计,为学生在寒假提供了熟悉金融市场的机遇,为下半学期的《证券投资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金融技术分析》等课程提供预习机会,也会考生报考《证券从业资格》和《衍生品从业资格》提供帮助。
三、选课建议本课程适合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金融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的基础。
四、课程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性注:LO=learning outcomes(学习成果)五、课程目标/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六、课程内容第1单元股票分析与技巧实践课时16 教学内容:1.1 股票交易1.2 证券投资基金1.3 私募基金知识要求:①理解股票交易、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内容②分析有价证券交易的关键点③运用软件模拟股票交易和基金交易④综合分析组合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能力要求:①能够使用了解组合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的衡量;②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
教学难点:交易软件使用方法。
新产品实验报告doc

新产品实验报告篇一:产品试验报告篇二:XXXXXX新产品验证试验报告目录1.02.03.0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实验目的 ................................................ ............... 2 实验设备 ................................................ ............... 2 样品名称、编号及来源 ................................................ ... 2 试验方法/环境与步骤要求 (2)实验室环境测试: ............................................... ................................................... ............................ 2 试验流程: .............................................. ................................................... ....................................... 3 预处理: ............................................... ................................................... ........ ..................................... 3 初始测试项目及数据: ............................................... ................................................... ..................... 3 关键器件温升试验: ............................................... ................................................... ........................ 7 低温贮存与工作试验: ............................................... ................................................... .................... 7 高温贮存与工作试验: ............................................... ................................................... ..................... 9 恒定湿热试验: ............................................... ................................................... ................................. 9 模拟故障测试试验: ............................................... ................................................... (10)4.10 最后测试: ............................................... ................................................... .. (11)5.06.0实验结果判定 ................................................ .......... 14 附件 ................................................ (14)1.0 实验目的新产品可靠性验证试验。
棉花电子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电子烟市场的迅速发展,棉花电子烟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烟产品,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便捷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深入了解棉花电子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实验报告将对实验过程、结果及分析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棉花电子烟的工作原理;2. 探究棉花电子烟的性能特点;3. 分析棉花电子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三、实验材料1. 棉花电子烟设备(包括烟杆、烟嘴、电池等);2. 不同浓度的烟油;3. 温度计;4. 秒表;5. 记录纸和笔。
四、实验方法1. 将棉花电子烟设备组装好,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2. 分别选用不同浓度的烟油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3. 调整电池电压,观察棉花电子烟的燃烧情况;4. 测量燃烧温度,分析棉花电子烟的燃烧性能;5. 观察棉花电子烟的口感、烟雾量和滴油现象;6.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工作原理分析棉花电子烟通过电池提供电压,使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烟油中的尼古丁等物质蒸发形成烟雾,通过棉花过滤后进入烟嘴供用户吸食。
2. 性能特点分析(1)口感:棉花电子烟口感较为柔和,烟雾量适中,吸食时烟雾细腻;(2)烟雾量:不同浓度的烟油在相同电压下,烟雾量略有差异,浓度越高,烟雾量越大;(3)滴油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烟油在燃烧过程中会出现滴油现象,导致烟雾质量下降。
3.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1)滴油现象:可能是由于棉花塞过于饱满或过紧,导致烟油无法充分渗入棉花中。
解决方法:适当调整棉花塞的松紧度,使烟油能够充分渗透;(2)燃烧温度:部分用户反映棉花电子烟燃烧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口感不适。
解决方法:调整电池电压,降低燃烧温度;(3)烟雾质量:部分烟油在燃烧过程中会出现烟雾质量下降的情况。
解决方法:选择优质烟油,并注意烟油浓度。
六、结论本次实验对棉花电子烟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产品仿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仿真软件对某新型产品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优化产品性能,为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产品研发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我们采用仿真软件对新型产品进行仿真实验。
三、实验内容1. 仿真软件选择本次实验选用仿真软件为XXX,该软件具有强大的仿真功能,能够模拟产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工况,为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2. 产品模型建立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产品三维模型。
模型应包含产品的主要部件和连接关系,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3. 材料属性设置根据产品材料要求,设置材料属性,包括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确保仿真过程中材料属性的准确性。
4. 边界条件设置根据产品实际运行工况,设置边界条件,如载荷、温度、压力等。
确保仿真过程中边界条件的准确性。
5. 仿真分析(1)结构分析:对产品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验证产品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热分析:分析产品在温度变化下的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验证产品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性能。
(3)流体分析:分析产品在流体流动作用下的压力、速度和流量,验证产品在流体作用下的性能。
6. 结果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产品在各个工况下的性能表现,找出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结构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产品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但在某些部位存在应力集中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
2. 热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性能良好,但在低温环境下存在热传导不畅现象,需要优化热设计。
3. 流体分析仿真结果显示,产品在流体流动作用下的压力、速度和流量均满足设计要求。
但在某些部位存在流体阻力较大现象,需要优化流体设计。
五、结论通过本次仿真实验,验证了新型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和可行性。
包装印刷基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包装印刷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印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了解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高学生对包装印刷技术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包装印刷是将文字、图案、色彩等信息通过印刷技术转移到包装材料上的过程。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印刷原理:利用油墨在纸张、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的吸附和干燥特性,将图文信息转移到材料上。
2. 印刷方式:根据印刷材料和工艺的不同,分为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多种方式。
3. 印刷材料:包括印刷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以及相应的油墨、印版等。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 包装材料:纸张、塑料、金属等- 油墨: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等- 印版:胶版、凸版、凹版、丝网版等- 印刷辅助材料:胶辊、刮刀、海绵等2. 实验设备- 印刷机:胶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等- 干燥设备:烘干机、热风枪等- 质量检测设备:色差仪、耐磨性测试仪等四、实验内容1. 平版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平版印刷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印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2. 凸版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凸版印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印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3. 凹版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凹版印刷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印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4. 丝网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丝网印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丝网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床垫产品实验报告范文

床垫产品性能测试与评估二、实验目的1. 测试床垫产品的物理性能,包括硬度、弹性、透气性等。
2. 评估床垫产品的舒适性,包括支撑性、舒适性、耐用性等。
3. 分析床垫产品的安全性能,如抗火性、抗菌性等。
4. 为床垫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三、实验日期和地点2023年4月15日,XX市床垫实验中心四、实验人员张三(实验组长)、李四、王五五、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床垫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物理性能测试、舒适性测试、安全性能测试等。
六、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 硬度计- 弹性测试仪- 透气性测试仪- 抗火性测试仪- 抗菌性测试仪- 感知评价器2. 材料:- 待测床垫产品1. 物理性能测试- 硬度测试:测量床垫产品的垂直载荷下的变形量,评估其硬度。
- 弹性测试:测量床垫产品在受到垂直载荷后的恢复能力,评估其弹性。
- 透气性测试:测量床垫产品在一定压力下的透气量,评估其透气性。
2. 舒适性测试- 支撑性测试:通过模拟人体躺在床垫上的状态,测量床垫对人体的支撑效果。
- 舒适性测试:通过感知评价器,评估床垫的舒适性。
3. 安全性能测试- 抗火性测试:模拟火灾环境,测试床垫产品的抗火性能。
- 抗菌性测试:检测床垫产品表面的抗菌性能。
八、实验步骤1. 物理性能测试- 将床垫产品放置在硬度计上,施加一定压力,记录变形量。
- 将床垫产品放置在弹性测试仪上,施加一定压力,记录恢复能力。
- 将床垫产品放置在透气性测试仪上,施加一定压力,记录透气量。
2. 舒适性测试- 在床垫上模拟人体躺卧状态,记录支撑效果。
- 通过感知评价器,评估床垫的舒适性。
3. 安全性能测试- 模拟火灾环境,测试床垫产品的抗火性能。
- 检测床垫产品表面的抗菌性能。
九、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性能测试- 硬度测试结果显示,床垫产品的硬度适中,符合国家标准。
- 弹性测试结果显示,床垫产品的弹性良好,能够满足人体对支撑的需求。
- 透气性测试结果显示,床垫产品的透气性良好,有利于人体散热。
新产品实验报告doc

新产品实验报告篇一:产品试验报告篇二:XXXXXX新产品验证试验报告目录1.02.03.0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实验目的 ................................................ ............... 2 实验设备 ................................................ ............... 2 样品名称、编号及来源 ................................................ ... 2 试验方法/环境与步骤要求 (2)实验室环境测试: ............................................... ................................................... ............................ 2 试验流程: .............................................. ................................................... ....................................... 3 预处理: ............................................... ................................................... ........ ..................................... 3 初始测试项目及数据: ............................................... ................................................... ..................... 3 关键器件温升试验: ............................................... ................................................... ........................ 7 低温贮存与工作试验: ............................................... ................................................... .................... 7 高温贮存与工作试验: ............................................... ................................................... ..................... 9 恒定湿热试验: ............................................... ................................................... ................................. 9 模拟故障测试试验: ............................................... ................................................... (10)4.10 最后测试: ............................................... ................................................... .. (11)5.06.0实验结果判定 ................................................ .......... 14 附件 ................................................ (14)1.0 实验目的新产品可靠性验证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