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动画对中国动画的冲击
浅析中国动画发展及现状

2015年第10期说到“中国动画”的相关话题,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将之与“中国动漫”混为一谈。
实际上“动漫”一词是“动画”和“漫画”的简写与合称,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衍生物以及游戏、小说等和动漫相关的领域。
因此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动画的发展情况来代替中国动漫的发展情况,反之亦然。
中国动画作为中国动漫的一部分,其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动漫发展状况的缩影。
一、中国动画发展历史1、产生中国的动画事业是在外国动画片的影响下出现的。
在这一阶段,中国动画受到西方影响居多,从题材到内容和表现方法上都能看出欧美动画的痕迹。
1918年开始,美国动画片陆续从上海进入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引起轰动的同时,也激发了国人创作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
1926年,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位万氏兄弟创作、长城画片公司出品的《大闹画室》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动画片的开端。
《大闹画室》摄制完成不久就毁于战火,现今已经无法看到,但万氏兄弟于1930年创作出的《纸人捣乱记》可以看做是该动画一脉相承的产物。
《纸人捣乱记》的灵感来自于美国的Max Fleischer 在1921年创作的Out of The Inkwell,与《大闹画室》相比,《纸人捣乱记》在题材和内容上虽然很相似,但技术和画面都更为成熟,甚至领先于当时的欧美动画片。
2、发展中国动画很快结束了单纯模仿欧美动画的时期,将民族化的特色融入选题中。
1932年开始,万氏兄弟陆续为抗日救国绘制了《同胞速醒》、《精诚团结》、《民族痛史》等等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爱国动画。
1935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1941年,万氏兄弟又创作出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铁扇公主》的人物设计融合了中国戏曲特点,景色带有中国水墨画的特征,制作精良、故事内容家喻户晓、画面和配乐富有民族特色,标志着当时中国的动画水平已经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3、辉煌抗战结束后,中国动画进入长足发展阶段,特别是建国之后,动画创作被纳入国家体制之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动画不再只有“万氏兄弟”,创作团队吸纳进一大批新鲜血液,许多优秀的画家、文学家和电影家参与到动画片的创作中,木偶动画、剪纸动画、水墨动画等一大批不同种类的动画片出现,开启了辉煌的“美术片”时代。
浅谈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动画风格化的重要性

晚, 其 实早在上个世纪 2 0 年代就生 出萌芽。 中国早 期的动画 人 摸着石 头过河, 带领中国动画在曲折中发展 。所 以 , 中国动 画常因其独特 的风格受到观众 的喜爱, 比如《 大闹天宫》 便早 已深人人心 。然而 , 就在 中国动 画渐渐崭露 头角 的时候。 美 国 动 画和 日本动 画也蓬勃发展起来 。2 0 世纪 8 0年代, 随着 电视 的广泛普及 和对外开放 的不 断深入. 大量的美 国动 画和 日 本 动 画的进入 中国市场, 开始 了对本土 动画的猛烈攻击 。然而 , 中国动画并没有 因为 “ 狼来 了” 而丢掉 自身的风格 , 从1 9 7 8年 开始的 l O年 间, 甚至还 出现 了 中国动画片 创作最 繁荣 的时 期。 比如《 神 笔马 良》 、 《 阿凡提的故事》 等一系列脍炙人 口的动 画片都诞生于这个时期 。 由此可见 。 日、 美 动画 的入侵其实和 “ 中国风 ” 动 画的危机 感没什么联系 。 但是, 为什么早期 的中国动画在如此艰难 的生 存状况下还能够展现 自 身的 民族风格而到 了市场相对 开放 自 由、 创作更加兴盛 的 2 0 世纪 9 O 年代和 2 1 世纪初。 《 怪物史莱 克》 、 《 海 底总动员》 、 《 灌篮高手》等这些动画片却轻而易举地 占领 了中国动画市场呢?追本溯源, 其主要的原因还是在 于世 界经济 、 政治 、 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导致 了民族化诉求是全球化 潮流 的必然产物。 从2 0 世 纪后半叶兴起 的信息技 术革命开始 . 就极大地推 动 了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于是就产生 了地球村 , 导致 了世界 各国之间在经济 、 政治 、 文化等多层面上的普遍交往 的全球化 趋势。 、 正是在这种 霸权式 的全 球化背景下 . 中 国更要 冲破这种 文化价值 和文 化传统 随时可能被 同化和取 代 的不 利局面 。 让 动画 片作 为一种 宣扬 民族特性 的文化传播媒 介和 艺术符 号。 努力地进行 民族化的追寻和探 讨 , 打造属于 自己的风格 。 虽然 在 近十几 年来, 中 国动画存在 着动力 不足 的状况 。 总是 处于 产 业化的边 缘。 但正 因为于此 , 中国动画更要着手解决创作数 量 不多 、 动画杂志 、 图书数量有限 、 资金严重 不足等一 系列问 题, 让 国产动 画内容变得丰富起来, 要主动赢得市 场的欢迎 , 创 作 出具 有民族特色 的动 画人物 。 在 画面风格上要尽力 避免全 盘 照搬 照抄 日美 动画风格 的恶 习。 目 前, 外 国动画形象 已经 占领 中国的市场。在这样的时 刻. 中国动画只有建立起属 于 自己的风格特征 , 才能将原本属 于我们 自己的观众拉 回来 。而这种 “ 风格化” 其实就是一种民 族性 的强大感 召力 ,去唤醒观众心 中早 已沉睡的民族依恋情 结, 也只有用这种 独特的民族品格打造动 画风格。 才 能真正抵 挡住外 国动 画的冲击 和挑 战。 结束语 : 能否让 中国动画具有鲜 明、 不可超越的风格 , 反应了 中华 民族能否创造性地继承 民族传统文化并运用本 民族 的艺术 成 就 吸取外 国动画经验 的能力 。 也只有 在这 一前 提下 , 中国动画 才能更饱满地表现 出现代 的民族生活和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
中国动画发展史

中国动画70年2019年注定是中国动画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看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达到49.74亿的票房,位列中国影视票房第二位,中国人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肯定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如今国漫崛起从口号喊成了进行时。
动画的发展和历史自然、国家实力的进步息息相关。
今天就让我们回顾一下之前的中国动画史。
上世纪20年代,法国和美国的动画电影陆续传入中国,启蒙了中国第一代动画人。
1926年,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兄弟采用逐格拍摄的方法,在上海绘制出中国第一部无声黑白动画片《大闹画室》掀开了中国动画的第一页,光说1926年大家可能对那个年代缺乏带入感,让我们翻开历史课本,1926年1.1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3月12日大沽口事件发生,中国主权遭到践踏.7月9日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这样常年动荡的战争局势下,中国动画倔强的开始萌芽。
1931年中国动画进入发展史上第二个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动画,期间万氏兄弟的动画创作收到战争的影响,题材方向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段时间的动画是为抗日战争服务的,短短五年诞生了16部抗日宣传和教育动画。
万氏兄弟的名号从此再电影界彻底打响。
但很可惜,由于战争动乱,中国早期的动画没能保存下来。
只有当时报纸上几张照片能像我们描述那时候中国动画的一丝身影。
1935年万氏兄弟在已完成的十几部实验动画短片的基础上,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拍摄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中国动画从此进入有声时代。
1940年收到迪士尼动画片《白雪公主》票房大卖的影响,中国动画的长篇计划被跃跃欲试的中国资本家提上日程。
1939年返回上海的万籁鸣万古蟾两兄弟作为当时上海最资深的中国动画人,是制作的不二人选,同时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刻,5月1日枣宜会战爆发,8月20日百团大战爆发,在这样紧张的环境下,中国第一部长篇制作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1941年11月19日,铁扇公主拍摄完成。
这部耗时18个月,全长近9760尺、可放映90分钟的动画长篇,取材自西游记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跨文化传播中对国产动漫的思考

跨文化传播中对国产动漫的思考90年代,我们痴迷留恋于经典的《猫和老鼠》、《机器猫》,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又被“长今文化”所捆绑。
如今,更多的好莱坞大片以及韩剧的热播,美国文化、韩国文化等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异域文化长时期充斥着我们的荧屏。
我们的记忆里时常怀念《黑猫警长》、《海尔兄弟》、《大闹天宫》、《舒克和贝塔》、《宝莲灯》、《哪吒传奇》等优秀国产作品,而2000年之后的动漫市场却被类似于《海底总动员》、《怪物史莱克》、《狮子王》、《阿拉丁》、《蜡笔小新》、《火影忍者》、《海贼王》、《千与千寻》所席卷。
一部又一部的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将我们的中国动漫市场瓜分殆尽。
而载有传承中国文化之职的国产动画片也和我们的国产电视剧一样,在面对汹涌而来的外国文化侵袭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共同进步,互通有无的重要渠道,它也是打开了一扇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熟悉彼此的窗口,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交往却常常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
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对称”现象,指的就是文化传播强国和文化传播弱国之间在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单向度境况。
即引进文化要素的数量大于输出文化要素的数量,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大于本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
在中国长时期以来,国产动画片的受众群一直被定义为15岁以下孩子,于是在国产的动画片中“说教”占据了很大的成分。
节奏缓慢,缺乏时代气息,故事乏味,缺少幽默感,从而丧失了很大的一部分受众群。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少年儿童的心理成熟期越来越早,他们更多的将目光投向刺激视觉,震撼听觉的“大片”。
相反,更多的成年人却“返璞归真”,被国外动画片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彰显道德正义的故事主题,描绘为人处世的故事伦理而深深吸引。
而美国迪斯尼的制版原则是“片子是要给全家人看的”,他们在选择题材、叙事手法上很有针对性,动漫制作的技术层面也相当娴熟,作品品质上也尽求精良。
日本动画则继续东方人的伦理纲常,将儒家思想融进现代元素,更加注重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凸显时尚品味的同时又不乏人文关怀。
探析中国二维动画今后的生存力

探析中国二维动画今后的生存力1. 引言1.1 中国二维动画的发展现状中国二维动画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国内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涌现出来。
《大圣归来》、《猪猪侠》等作品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中国二维动画的制作水平也逐渐提高,画面质量和故事内容得到了更多关注和认可。
中国二维动画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一些作品在海外也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表现。
中国二维动画在技术上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动画公司开始尝试使用新的软件和技术来提升作品质量,例如采用3D技术结合传统手绘动画等。
这种技术上的创新也为中国二维动画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中国二维动画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上的。
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整体上行业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二维动画市场的竞争现状二维动画市场的竞争现状一直是中国动画产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国内外优秀动画作品的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国内二维动画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竞争现状:国内二维动画作品数量庞大,市场竞争激烈。
各大动画制作公司纷纷推出新作品,希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作品质量、题材创新以及营销推广成为了关键的竞争因素。
国外优秀动画作品的引进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随着国际动画市场的开放和交流,越来越多的外国动画作品涌入中国市场,给国内二维动画作品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CG动画等新兴形式的竞争也不可忽视。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的动画形式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传统的二维动画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二维动画市场的竞争现状既有挑战,也有机遇。
只有不断提升作品品质,创新题材内容,加强营销推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正文2.1 对中国二维动画产业的现状分析中国二维动画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广泛认可。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对中国动画文化的启示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外国动画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同时,不断 创新和发展。中国动画应注重文化传承 与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 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 画作品。
VS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各具特色,中国更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讲述富有民族特色的传说和历史故 事。而外国动画则更倾向于创作具有新颖创意和现代感的剧情,涉及题材广泛。
文化层面的比较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文化内涵方面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的民族特色。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中华美德和价值观。而外国动画则更多地展现其民族文化和传统,形 成独特的地域特色。这种文化差异使得中外动画在全球市场上各具吸引力。
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融合
外国动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融合不同文 化元素。中国动画可以借鉴这种多元文化 融合的方式,拓宽创作思路,让作品更具 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传承民族精神
中国动画注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 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如《熊出 没》系列中的环保主题和反贪腐情节 。
独特的美术风格
鲜明的色彩运用
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鲜明 、对比度高的特点,如《大闹天 宫》中的丰富色彩和《黑猫警长 》中的警匪元素。
丰富的画面表现力
中国动画在画面表现力上注重细 节和情感表达,如《猪八戒吃西 瓜》中的幽默诙谐和《葫芦兄弟 》中的情感渲染。
04
中国动画的未来发展
技术的创新与提升
3D技术
《中国17年(1949-1956)动画电影对当代动画的启示》

《中国17年(1949-1956)动画电影对当代动画的启示》中国17年(1949-1966)动画电影对当代动画的启示孙唯一(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21)[关键词]:政治色彩;意识形态;教育大众;美术片;商业化[引言]:中国十七年的电影无论都是为了迎合那个那年代的口味而制作的,它可以说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当一个阶级掌握了操纵权的话,就渴望在文化领域享有自己的领导地位,用特殊的文化形式来统治人们的思想,那个时候的电影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一个作用,正如美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杰姆逊所说:“发动一场经济、政治的革命必须有一场文化革命来完成这场社会革命”每一场变革都要有一场文化上的变革。
只有在文化领域上进行了必将重要的领导权那么在领导群众这一关上是十分好过的。
中国十七年的动画电影也是这样的,主要的针对领域是儿童少年这一类人,举例说明了,比如说是《三毛》系列,就是说了三毛建国之前是个小瘪三,见过之后就成了祖国的好孩子,这样的一个转变,实际上是在跟孩子们说。
新中国把孩子们都变成了好孩子。
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的特殊的艺术表达方式对以后的影响是很大的。
十七年电影十七年电影是指:兴起的原因:1949-1966年间的中国电影并非是像现在的电影一样,电影导演可以随意的抒发自己的情绪,可以随意拍摄自己想要说的一些东西,在那个年代电影拍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政治服务,在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没有自己去选择的自由,它不仅仅是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大众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通过电影作为媒介将政治理论进行一个传播,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更加的为了突出新中国的属性,电影就成为了一个彻底变更人们思想的最实用的工具,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之下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特殊的艺术形式的出现完全为政治服务:好像中国电影始终摆脱不了政治这一宿命,许多影评人喜欢主观的把电影分为很多阶段,其中就包括“十七年电影”“文革十年电影”;“新时期的电影”,直观的用政治将其区分而来这样的一个分类使得中国的电影好像是实在是没什么看头,因为就是一个讲述政治的媒介而已。
试谈欧美、日韩动漫对中国民族动漫发展的影响

试谈欧美、日韩动漫对中国民族动漫发展的影响摘要随着动漫的引进,尤其是日本动漫,与我们青少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为了客观了解青少年学习生活受日本动漫的影响,我们拟此课题,希望为社会提供一份引导青少年的参考。
我们通过了解电脑、日本动漫发展的概况;制作调查表,获取资料;初步整理,请教老师专家,分析典型事例;成果汇总,得出了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的成果。
我们的结果表明:日本动漫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日本动漫有利于我们了解各国文化,它涉及的范围广,包括科学、历史等,它以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调剂了我们在学业中的重负;但同时有些同学沉迷于动漫,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动漫上,以至于荒废学业,使得学习成绩退步。
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最优化的方案在于引导,这样才能长久的健康的发展中国的动漫业,使青少年从动漫中受益。
关键词:动漫文化,社会心理,从众,产业化引言从《樱桃小丸子》,到以后的《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到后来逐渐引进的《名侦探柯南》、《灌篮高手》、《魔卡少女樱》这些大片,让在国内的在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动漫。
所以,现今青少年中喜爱动漫的学生越来越多,逐渐,在全国各地盗版漫画店遍地开花;各地各种形势的动漫画展也越来越多;在网上有关动漫的网站和论坛也是随处可见。
显然,动漫文化的席卷而来是许多大人都始料未及的,于是,针对动漫文化的席卷而来,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一、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现状前一些日子, X市一些少年少女们因为打扮成视觉系,成群行走在该市热闹地段而被警察因为破坏市容而拘留,为此,在网上各大动漫论坛进行了关于“作为一个动漫爱好者是否也应该有一定的准则”的大讨论。
的确,在国内,动漫爱好者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加上动漫业在中国还不成熟,动漫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动漫成了我们课题组关心的话题。
目前的内地漫画市场99%以上被日本漫画占据,12岁以上的中国青少年很少有人喜爱国产动画;12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人数、思想、社会影响力方面的限制,不可能是观众的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 画不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不如前, 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也 出现缓慢趋势。
1.动画界艺术和工业生产的脱节 2.新作推出速度跟不上观众需求 3.缺少形成规模产业所必须的组织能 力和资金支持 4.画面感和内容比不上外国动画(以日
本动画为例)
外国动画 中国动画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本小组通过分析中国动画的发展过程和现 状,通过中外动画的对比, 尝试为中国动画的 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收集资料
问卷调查
小组讨论 访问相关人员
明确分工
查阅资料
问卷调查 交流收获 资料整理及成果展示
1、中国动画曾经的辉煌
2、外国动画冲击下,我们失败的原因 3、对中国动画的建议和发展展望
组长:高一(5)班 林慧娟 指导老师:陈亚萍
主要内容
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成果
课题的提出
动画在中国已有近90年的历史了。中国动 画也曾经风靡世界,可是,现在的中国动画 不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不如前,在国内的 市场收益都难以达到收支平衡。难道中国本 土的动画片真的不如外国动画么?为了解开 这一疑惑,我们以《外国动画对国产动画的 冲击》为课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早在1922年,我国就成功制作出了第一部广告性质 的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41年,万氏兄弟拍摄成功动画长片《铁扇公 主》。这在当时,除美国的长片《白雪公主》而外是 绝无仅有的。 在60年代和80年代两度出现艺术创作的高潮,大 批优秀动画片相继问世,《大闹天宫》,《哪吒闹 海》,《三个和尚》等数十部佳作驰名中外影坛。
一、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观念来看
1、转化观念,突破思维定势 要发挥动画片娱乐休闲,审美享受的功能。 这就要求动画片做到寓教于乐,使思想性,艺术 性,观赏性融为一体。 2、题材的拓展 国内动画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少儿动画上,实 际上青年动画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比如体育类 型的动画可以说广受青少年的喜爱。 3、剧情的设置 4、高科技手段的合理运用
二、市场运作来看 1、产业化操作的规范 2、市场宣传的注重 3、衍生品的开发 电影电视后期产品,是动画片获得良好 经济效益的渠道,拓展了动画产业的综合 开发,录像带、VCD、文具、玩具、挂历、 连环画等动画片衍生品的发行制作,提供 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 4、与国外动画公司合作
国产动画片内容大多较传统,主要多以教育低 龄儿童为主,忽略了青少年。日本动画的内容则 多元化,取材于生活,加之充分的想象,就使得 无论是动画中的人物还是剧情都十分容易让人喜 欢,比如《多啦A梦》、《名侦探柯南》都给人留 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 下深刻的印象。 日本推理漫画《名侦探柯 太狼》。适合人群:3-10岁。 南》。涉及推理、思想、人 类似于欧美动画《猫和老 物情感等多方面内容,作品 鼠》,但动画人物的动作简 有感染力。 单,看起来较笨拙。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看 出我国的动画画面感较潦草, 而日本动画画风精致,画面 感、美感强。
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 日本推理漫画《名侦探柯 太狼》。适合人群:3-10岁。 南》。涉及推理、思想、人 类似于欧美动画《猫和老 物情感等多方面内容,作品 鼠》,但动画人物的动作简 有感染力。 单,看起来较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