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与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东西方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比较,通过对创作理念、视觉风格、故事结构、角色设计和美学价值观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的差异和共同点。

在创作理念比较中,东方动画注重情感表达和教育意义,而西方动画更注重幽默和娱乐性。

视觉风格对比中,东方动画追求细腻唯美,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创意和技术表现。

故事结构和角色设计方面,两者在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美学价值观比较中,东方动画强调自然、和谐和传统美,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个性、创新和现代审美。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东西方动画之间的文化差异,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引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创作理念比较、视觉风格对比、故事结构对比、角色设计比较、美学价值观比较、结论、总结比较结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东方动画电影以日本动画为代表,注重细腻的画面描绘、复杂的角色塑造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常常融入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和哲学思想。

而西方动画电影以迪士尼为代表,追求色彩鲜明的画面、简洁直观的故事情节和明快幽默的表现方式,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乐观豁达和幽默风格。

通过比较研究东西方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视觉风格、故事结构、角色设计和美学价值观,可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特色,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丰富全球动画电影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1.2 研究意义通过比较东西方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东方动画电影在表现人物情感和描绘自然环境方面往往更加细腻和含蓄,注重内心世界的表达;而西方动画电影则更注重动作场面的表现和角色之间的冲突,更加直接和生动。

通过比较不同的创作理念,可以拓展我们对动画艺术的认识,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比较东西方动画电影的视觉风格、故事结构、角色设计和美学价值观,可以揭示不同文化对于美学的追求和价值取向。

关于中外动漫差异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中外动漫差异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外动画差异对比研究【注意事项】一.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注明原作者“魇蝶”。

二.本文上传时将有关作者及组员真实信息的部分进行了删改,因此“活动安排”和“人员分工”的部分仅提供格式,请诸位见谅。

三.本篇研究性学习报告制作于2013年6月,由于信息的时效性,文章中的部分信息可能已过时,请诸位阅读时注意,谢谢。

【研究过程】一.活动方向及目的通过对中外动漫的对比,找出中外动漫各自的优势于不足,吸取外国动漫适合于我国动漫的长处,努力改正国产动漫的缺点,规划我国动漫日后的发展道路,使中国动漫能重新焕发生机,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

二.活动安排三.人员分工内容编写工作:问卷调查工作:网络问卷调查工作:资料查询工作:四.获取资料方式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很遗憾没能与中国动漫制作人员取得联系,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获取资料主要为问卷调查和网上查询两种方式,其中网上查询主要包括网上查询资料、向网民资讯和网上投票三种方式;调查问卷和网络问卷的题目以及统计结果请参见附页。

【摘要】在当今社会,观看动画以成为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中国动画在国际上原本也是一类深受观众喜爱的动画。

然而,近年来,国产动画却由于种种原因,已逐渐失去人们支持与喜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已远不如从前。

相反,以日本、美国动画为首的外国动画如今却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欢迎。

本文通过介绍“中外动画差异”的相关知识,主要围绕对比研究中外动画的差异性这个话题浅谈了一下笔者的看法,希望能通过此找到中国动画的不足,使中国动画能重新焕发生机,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

【前言】一.研究中外动漫差异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观看动漫以成为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动漫不仅是一种适合于广大群众的艺术形式,而且其包含着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和展示了该国家一定的科技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动漫愈发受到人们的欢迎。

以日本、美国动漫为首的外国动漫风靡与世界,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喜爱;然而国产动漫却由于种种原因,较不受人们认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已远不及外国动漫。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外国动画涵盖了广泛的题材,从科幻、冒险到生活、情感等都有涉及。中国动画可以拓展题材范围, 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对中国动画文化的启示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外国动画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同时,不断 创新和发展。中国动画应注重文化传承 与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 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 画作品。
VS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各具特色,中国更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讲述富有民族特色的传说和历史故 事。而外国动画则更倾向于创作具有新颖创意和现代感的剧情,涉及题材广泛。
文化层面的比较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文化内涵方面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的民族特色。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中华美德和价值观。而外国动画则更多地展现其民族文化和传统,形 成独特的地域特色。这种文化差异使得中外动画在全球市场上各具吸引力。
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融合
外国动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融合不同文 化元素。中国动画可以借鉴这种多元文化 融合的方式,拓宽创作思路,让作品更具 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传承民族精神
中国动画注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 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如《熊出 没》系列中的环保主题和反贪腐情节 。
独特的美术风格
鲜明的色彩运用
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鲜明 、对比度高的特点,如《大闹天 宫》中的丰富色彩和《黑猫警长 》中的警匪元素。
丰富的画面表现力
中国动画在画面表现力上注重细 节和情感表达,如《猪八戒吃西 瓜》中的幽默诙谐和《葫芦兄弟 》中的情感渲染。
04
中国动画的未来发展
技术的创新与提升
3D技术

中国动漫与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

中国动漫与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

中国动漫和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组长:刘克纯(高三3班)组员:张弋驰、楮佳、姜欢欢指导老师:王建玲1.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中国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

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

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使中国动画事业到达了一个高峰。

将中国的传统艺术使用到动画中来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作长篇动画的能力,而且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动画主要是在电影院播放,人们对动画的了解很浅甚至根本不知道,就更别提参和到动画制作中来了,这也是当时制约我国动漫事业向更快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的一大因素。

3.中国文革时期(1966年到1977年)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大革命。

中美动漫产业比较研究

中美动漫产业比较研究

中美动漫产业比较探究引言:动漫作为一种受到全球青少年和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产业。

在中国和美国两个最大的动漫市场中,这种产业进步迅速,并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文化输出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动漫产业的进步历程、市场规模、影响力和产业链,探讨两国之间的异同以及互相之间的借鉴意义。

一、进步历程中国的动漫产业起步较晚,主要在改革开放之后的80时期开始兴起。

当时,中国的动漫产业主要是通过引进外国作品和制作少许本土动漫片。

直到20世纪90时期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国内市场对动漫的需求增加,中国的动漫产业开始迅速进步。

随后,中国的动漫产业经历了一段高速进步期,在技术、内容和市场等方面迎来了一系列冲破。

与此相比,美国的动漫产业在20世纪初就开始进步,并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

早在上世纪30时期,美国就出现了迪士尼等一批世界著名的动漫公司,这些公司为美国的动画工业建立了坚实基础。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进步,美国的动漫产业在技术、内容和市场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的漫画产业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作品的杰出品质和文化奇特性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标产业。

二、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动漫市场之一,也是世界上动画电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依据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探究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动漫产业总规模达到了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7%。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和青少年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的动漫市场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美国的动漫市场规模更加巨大。

依据美国制片人协会的数据,2019年美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07亿美圆。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画制片国家,仍是全球最大的动画消费市场。

美国的动漫市场在技术、产业链和文化输出等方面具有综合实力,并持续创设了浩繁全球著名的动漫作品。

三、影响力中国的动漫产业在传统文化方面表现突出。

中国的动漫作品屡屡以古代神话、历史听说和传统文学作为题材,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形成奇特的艺术风格。

中西方动漫美学差异比较

中西方动漫美学差异比较

审美的差异性——中西方动漫产业的比较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首先就具有审美价值。

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思维美学形态和视听美学形态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动漫艺术美学的基本形态。

人们通过不同的动漫艺术类别,分别传达的不同的视觉享受,赋予作品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并产生审美的快感。

一、动漫产业及现状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许多发达国家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重。

一部《狮子王》投资4500万美元,其获得收益是8000多万美元,己经大大超过一般影视电影所带来的收益。

可在当今世界上,真正称得上的动漫大国的又屈指可数了,而美国和日本又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是东西方动画产业的代表。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是动漫产业的大国,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生产的动漫产品的数量之多,还因为动漫产业在它们的社会中得到的高度认可,动漫文化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观看动画片的人群在不断扩大,由开始的父母孩子去观看,变成了从儿童到青年,甚至到中老年的庞大观众群。

每一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动画片成为参与角逐的重头戏。

美国的迪斯尼动画公司,已获得了30几座奥斯卡奖。

这是美国动画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美国,除了迪斯尼,还有梦工厂、华纳、福克斯兄弟等公司积极研发制作动画片,每个公司都有庞大的工作团队,他们在一起办公,使用先进的3D软件和高科技手段进行制作。

每个公司都能在短期内制作出一部高质量的动画片。

日本的动漫产业也是非常发达,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

总之,日美两国的动画产业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二、以迪斯尼为代表的西方动漫迪斯尼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取得成就最大的动画公司了,小时候,那个可爱的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轻快的音乐、幽默而夸张的语言,至今使人难以忘怀。

纵观迪斯尼动画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看到它的动画创作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模式,利用周围的文化,加入自己的创作理念,经过加工再创作,创造出不同效果的具有强烈美国味的动画影片。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比较导 语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电影也水涨船高。

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潜伏与发展之后,中国的动漫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动漫电影的发展有了新的趋势,但是中国国内的动漫电影与国外的动漫电影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种差距产生了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的对比。

本文基于国内受众的视角,对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国内动漫电影的发展建议,促进国内动漫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优劣势我国国产动漫的发展有自己的优势。

在当今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劣势。

这与电影事业的发展史有极大关系。

(一)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优势从2015年中国的动漫电影《大圣归来》获得了9.56亿的票房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动漫电影出现在人们的眼见,比如《大鱼海棠》、《大护法》、《小门神》、《十万个冷笑话》等。

这些国产动漫电影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从目前我国观众的反馈来看,动漫电影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大一部分受众的认可。

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到2018年,我国的动漫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发生变化。

其票房情况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于豆丁网《2015-2016 国产动漫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到2018年间国产动漫的上映数量如下: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发现国产动漫在制作数量方面有所下降,但是整体上看电影的质量却在不断地上升。

2018年暑期25部国产动漫电影相继在各大影院上0 102030403930 10 2016-2018年上映数量上映数量线,最多的一天有4部动画电影上线。

在整个动漫电影的发展领域,国产电影占据了64%的比例。

我国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国产动漫电影业的繁荣。

有了一大批电影制作公司。

像彩条屋影业、若森数字、其欣然数码、友梦文化等主打动漫的公司,同时还有阿里影业、万达影视、五洲发行、光线传媒、聚合影联、寰亚发行等公司参与一些相关的项目。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精品
创建品牌文化
• 综观任何一个世界名牌,其背后都凝聚着 文化的积淀。“迪斯尼”不意味着塑造人 物形象或主题公园,而是意味着天伦之乐; 玛莎·斯特恩不意味着一份杂志或一场电视 节目,而是意味着充满魅力的好品位;NBA 不意味着几个高个子以高命中率的身手往 篮里扣球,而是意味着敏捷、都市风尚和 街头生活。
精品
中国动画
精品
起 风 了
冰 雪 奇 缘
精品
文化前言传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 在这历史长河中有着许多的历史故事、 文化元素,但是我们做不出像《功夫熊 猫》、《埃及王子》、《花木兰》等这 样的动画大片,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 反而我们的文化为别人所用,像功夫熊 猫的中国元素、花木兰的历史故事等一 些国特有的文化别外国所用,再返回 来向我们展示。
• 日本的动漫产业基地没有规模,他们的产业基地不像我们 的产业这么壮观,像五星级宾馆一样,但他们的小房间可 以做出大制作,他们非常注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而 国内目前动漫产业只注意最后产品的结果,
精品
与大众心理接轨
• 专家认为,动漫是靠故事来塑造形象,是幽默、 虚拟、人性化的东西,动漫故事是离奇的;儿童 的动画片对其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有帮助。
精品
《三个和尚》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 部动画的脍炙人口程度已经无须多说了。
精品
《三个和尚》
人物造型:在传统的唯美上有了很大突破,简单的线条 勾勒令人耳目一新。 配乐:而作为一部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台词的影片,其 中的配乐就大显功力了,至今都能在音乐会上听到其中 插曲音乐的演奏,甚至还有为此故事作的流行歌曲睐。 人物设计造型:更是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寥寥 几笔就完全表现出了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既具有幽默 感,又给人以朴拙、善良的美感。 场景造型上:参考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如绘有 山、水、庙的大全景具有水墨山水画造型的味道,影片 还把西方动画片的现代漫画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并融 化在民族风格之中。 生动活泼的画面形象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动漫与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组长:刘克纯(高三3班)组员:张弋驰、楮佳、姜欢欢指导老师:王建玲1.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中国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

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

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使中国动画事业到达了一个高峰。

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作长篇动画的能力,而且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动画主要是在电影院播放,人们对动画的了解很浅甚至根本不知道,就更别提参与到动画制作中来了,这也是当时制约我国动漫事业向更快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的一大因素。

3.中国文革时期(1966年到1977年)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大革命。

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

1966--1971这六年中,竟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之后的几年,形势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但是1972-1977年间也只有每年2-4部动画出炉。

中国动画业的大好形势没有了,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一直停滞在原地。

4.中国改革开放后--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改革开放,中国动画终于又迈开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革带来的滞后却是无法改变。

这一段时期,中国动画的发展不再有建国初的强劲气魄,虽然动画产量又开始回复,每年还是有许多动画制作出来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

如:一、不再探索新的动画形式,只是满足于建国时的那几种传统艺术动画了;二、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没有在动画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三、可能是因为成本太高,典型的水墨动画几乎不再制做了,20年中只做出了一部;四、文革时期,中国有许多动画人才流失了,而改革开放初期,又不能马上找到这方面的人才。

当然,这段时期间的精品还是有的,如: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6-01987年制作的《葫芦兄弟》,1984--1987年的《黑猫警长》,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厦》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动画。

9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一些国外动画片,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

《圣斗士星矢》在国内播放后,引起了一阵斗士热,使中国人看到了日本动画的一点轮廓。

其后,又有世界上的各种精品动画引进,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与尝试。

5.中国动画业目前--探索尝试发展期(1999年至今)国外动画的不断引进,中国动画界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于是开始了各种探索与尝试。

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动画《宝莲灯》,吸收国外的制作方法与经验,结合中国的传统神话传说;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长篇动画《西游记》。

1999年开始制作的52集长篇动画《我为歌狂》,52集长篇动画《白鸽岛》与100集长篇动画《封神榜传奇》。

中国动画界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与尝试与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够欣赏到有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不输给国外的精彩动画作品。

下面就让我们谈谈国外的动漫。

(1)日本动漫从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

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

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

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

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

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

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

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

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

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就是一部典型的烂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剧情很差,这带给了日本动画不良的影响。

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

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

卡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所以我们不予置评。

《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

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

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

在该片后,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

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

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非常卖座。

但自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1963年1月1日,日本首部国产TV动画《铁臂阿童木》开始每周播映。

同时还产生了日本独特的动画制作技术--LNMIT ANIMA(每秒并非标准的24帧而只有8帧的处理技法)和BANKSYSTEM(将多次出现的相同画面存档,反复使用)。

当时,不论作画还是商业角度都认为每周制作一集动画是不可能的。

手冢治虫的虫制作公司通过将“LIMIT ANIME”和分镜表系统引入制作,大打提高了作业效率,为日本动画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

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细写实的背景;《机动战士Z》和《机动战士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

由于题材已确定,加上画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现。

日本动画发展至本时期结束时(1987年),剧情、内容、画技皆已达到极高的水准。

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

如电影《攻壳机动队》完全摒弃以往动画明快轻松的风格,阴郁百压抑,冷酷带有对命运的困惑,与人类虽然身处高科技社会,但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未来的彷徨与孤独相呼应。

画技对一部动画来说非常重要。

在自然界的描写和动物的动作表现上,美国动画的技术是首屈一指的。

美国动画强调自然、柔和。

日本动画则强调时暗对比、远近焦距分别,以及速度感、跃动感,甚至使用电影上的蒙太奇手法,而中国动画在画技这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动画的精彩处,不但在于画面和技巧,优秀的配乐也是一直以来伴随动画成长,并不断为人们所关注的,一部好的动画,不但要有深刻的内涵,精湛的画面制作,其主题歌和配乐也必须很优秀,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音乐在动画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在电影中!"I wanna thank you for all the trust and devotion, thank you for the good time, For your love, love as deep as any ocean……"这是1985年的电影《福星小子》"Remember My Love"的主题曲。

很多人听了之后不相信这是动画主题曲。

固有的旧观念令他们认为只要是动画主题曲就很幼稚,不过是给小孩子听的儿歌罢了,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刚开始时,日本动画主题曲的确很幼稚,但是自第一次动画热之后,松本零士一系列凄怨激壮的主题曲,受到爱乐者的肯定。

到《超时空要塞》上演时,由于剧中林明美是一个歌星,所以片中有多首插曲,其中主题曲《爱还记得吗?》唱片销售量更突破五十万张,并获得金唱片的荣誉,亦成为主唱人饭岛真理进入演艺之成名曲。

到了1986年底,歌星齐藤由贵演唱《相聚一刻》片头曲《对悲伤说早安》,造成动画界邀请大明星演唱主题曲的风潮。

该片亦被认为是动画主题曲正式脱离动画而独立成为流行歌曲的第一部动画。

1987年三月,《古灵精怪》播出后,被动画界公认为主题曲最动听,且全面西化的动画。

自此以后,除了一些例外,大部分动画主题曲都已和欧美流行歌曲相差不多了。

相较于日美,中国动画的主题曲就差太多太多了。

动画在日本流行的结果,连带造成日本社会现象的改变。

如1983年《超埋空要塞》流行时,街头随外可见林明美的海报,就好像真有这个歌星存在似的。

另外有许多团体每年举办的各种动画排行榜及类似小规模的动画欣赏会。

电视上也会随时以影片形式播放过去的优良动画作品。

另外谈到动画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就更大了。

以杂志为例,目前日本市场上有四种动画排行榜及类似金马奖的"日本动画大赏"等活动。

而现在日本各高中,大学校庆时,几乎都会举行小规模的动画欣赏会。

电视上也会随时以影片形式播放过去的优良动画作品。

对于这些方面中国就做的似乎有点太少了。

(2)美国动漫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2002年为止,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

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

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

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

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

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