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必背古诗

合集下载

【小学必背古诗129首(修改)

【小学必背古诗129首(修改)

统编版1-6年级必背古诗文一年级上册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chán蟾chú蜍shí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qī凄chuànɡ怆cuī摧心肝。

6.《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1.《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2.《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14.《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5.《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打印版)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打印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新课标)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完美打印版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完美打印版

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中年级25篇)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中年级25篇)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中年级25篇)1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啼:叫。

【简析】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

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

“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

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

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

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2 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1.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2.缘:因为。

3.个:这样。

4.秋霜:指白发。

【简析】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

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缘”,因为;“个长”,这么长。

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小学中段(3-4年级)古诗词背诵60首

小学中段(3-4年级)古诗词背诵60首

小学中段(3-4年级)古诗词背诵60首50+10)目录必背(50首):1、芙蓉楼送辛渐2、送元二使安西3、望天门山4、别XXX5、渔歌子6、XXX7.乞巧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9、早春呈水部XXX员外郎10.赋得古原草送别11、XXX12、XXX13、八阵图14、暮江吟15、游山西村16、菊花17、牧童18、舟过安仁19、阳关曲中秋月2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1、舟夜书所见22、乌衣巷23、石头城24、浪淘沙125、大林寺桃花26、题都城南庄27、竹枝词28、寒食29、池州翠微亭30、冬夜读书XXX 31.观书有感32、村晚33、秋思34、绝句3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6、逢入京使36、逢入京使37、宿新市徐公店38、望庐山瀑布39、江南逢XXX40、夜书所见41秋浦歌42.月夜43.XXX44、约客45.论诗46.己亥杂诗47.《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8.XXX49.长相思50.XXX送XXX之逝东2选背(10首):1.狱中题壁2、过伶仃洋3.参军行4.登飞来峰5.XXX6.·赤壁怀古7.虞美人8.清平乐.村居9.XXX.XXX10.相见欢1、芙蓉楼送辛渐3XXX】【XXX夜入吴。

XXX送客XXX。

洛阳亲友如相问。

利欲熏心在玉壶。

2、送元二使安西XXX】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XXX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望天门山唐XXX】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4、别XXX XXX】千里黄云白日曛冬风吹雁雪纷繁。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5、渔歌子XXX】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XXX,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6、XXX唐白居易】江南好,光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XXX?7.乞巧XXX】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XXX】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鵝,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qiá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zhaì)》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

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咏鹅骆宾王é é é鹅,鹅,鹅,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曲项向天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白毛浮绿水,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红掌拨清波。

02 敕勒歌北朝民歌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敕勒川,阴山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天苍苍,野茫茫,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

03 春晓孟浩然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春眠不觉晓,chù chù wén tí niǎo处处闻啼鸟。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夜来风雨声,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花落知多少。

04 回乡偶书贺知章shà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少小离家老大回,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儿童相见不相识,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ù lái笑问客从何处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学期必背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张继(约715-约779),唐代诗人,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人。

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江边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853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径:小路。

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坐:因为;由于。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作者简介:虞世南(558-638)唐代诗人、书法家。

字伯施,余姚人。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太宗尝称其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等。

注释: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

清露:清纯的露水。

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发出。

流响:指蝉长鸣不已,声音传的很远。

疏桐:高大的梧桐。

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藉(jiè):凭借、依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有《王右丞集》。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

注释: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人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绝句(南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作者简介: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注释:系(xì):联接。

短篷:小船。

篷,船帆,船的代称。

杖藜:“藜杖”的倒文。

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

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注释: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的。

为: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有《王右丞集》。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

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

客舍:旅店。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

擅画竹、兰、石,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

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

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注释: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注释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缘:因为。

此山:指的是庐山。

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作者简介: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诗集《靖逸小集》。

注释:见:古同“现”,出现,显露。

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选背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注释: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

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

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

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作者简介: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给世人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

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注释:秋丛:指丛丛秋菊。

舍(shè):居住的房子。

陶家:陶渊明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遍绕:环绕一遍。

篱(lí):篱笆。

日渐斜: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尽:完。

更(gèng):再。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注释:岳:此指东岳泰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

割:划分。

决:张大。

眦:(zì)眼眶。

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会当:一定要。

凌:登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一生力主抗金。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注释: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见:同“现”,显现,出现。

夏夜追凉(南宋)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南宋大诗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他作诗25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注释:“追凉”,即觅凉、取凉。

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求,饮中八仙歌(唐)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

汉族,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注释:李白:以豪饮闻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诗兴。

《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应诏至长安,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并赐食,亲为调羹,诏为供奉翰林。

有一次,玄宗在沉香亭召他写配乐的诗,而他却在长安酒肆喝得大醉。

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