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医书资料对医古文文字教学的作用探讨
浅谈《医古文》教学

浅谈《医古文》教学医古文是一门“医文并重”的语言工具课,是阅读中医经典的必备基础,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对各门中医课程的掌握程度。
然而随着各个古籍的白话文陆续出版,很多学生认为医古文并不重要。
并且,中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中学时期都以理科为主,医古文的教学又是以中医古代文献和古汉语知识为基础,从而导致学生对于医古文的学习兴趣不足,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教材当中全部为繁体字而觉得看不懂。
作为医古文教师,改变这种状态迫在眉睫。
1.强调医古文的重要性想要学好医古文,首先就要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医古文这门课程。
因此,让学生认识医古文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中医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从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发明了砭石、石针等医疗手段,直到《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系统的形成。
在这两千多年以来,中医药的传承凭借的就是古医籍的记载,然而,没有深厚的医古文功底是不能读懂这些古医籍的。
其次,随着古汉语研究的进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古代医书的白话文,使得许多没有医古文功底的人亦或是没有中医基础的人,能够直接阅读白话古医书。
显然,白话文的古医书对于研究中医学有很大帮助,但作为中医药学专业学生来说,想要深入研究中医药学,不阅读原著是不能够领会其中玄妙的中医药学道理的。
古文和现代文虽然同属于汉语系统,但是用现代文完全表述出古医书中的深奥内容是不可能的,更别提一些水平不高的译者出版的一些低质量的白话书了。
总之,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扎实古汉语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2.设置平时成绩考核,注重工具书运用现在的各大中医药高等院校把医古文课设置为72学时、90学时和108学时不等,想要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快速提高医古文水平是很困难的,这样就要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比如,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等等。
同时设置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的20%~30%左右,以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
且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具书的运用也是学生在自学医古文必需的方法和工具,因此,工具书的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
出土文献对研究古史的作用

出土文献对研究古史的作用出土文献是指在考古挖掘过程中,从古代遗址中发现的各种古代文书、碑刻、牌匾、器物等物品。
这些出土文献是研究古史的重要资料,对于揭示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出土文献对研究古史的作用。
出土文献作为古代文字的实物,可以提供珍贵的语言材料。
通过对出土文献的研究,可以还原古代文字的使用情况、发展演变和语言习惯等。
在商代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最早的中国文字形态和用法,对于研究古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出土文献也可以提供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术语和词汇,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出土文献通过记载了古代历史事件、人物和事物等信息,为研究古史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在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竹简和木简中,记载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史料,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而在秦始皇陵中出土的《兵马俑坑图录》等文献,则展示了秦始皇时期的巨大军事力量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研究秦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出土文献还能够提供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实物和文物,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重要的物质证据。
在商代古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艺术的精湛造诣,还反映了商代社会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而在秦汉时期的古墓中出土的金银器、玉器和宝石等,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层和地位差异,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奢华和繁荣程度。
出土文献还能够提供古代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的线索。
通过对不同时期出土文献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和演变。
在秦汉时期的古墓中出土的《黄帝内经素问》等医学文献,反映了秦汉时期医学的发展和成就,为研究古代医学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增强《医古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健美操 运动非常 喜爱的学生中 , 有的运动素质 、 力很 能 好 , 有 的 运 动 素 质 、 力 较 差 。 此 ,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也 能 因 教
应 鼓 励 学 生 展现 和 发挥 他 们 的 爱 好 和 特长 , 引导 他 们参 加 健 美 操 队 、 团 、 院 比赛 等 适 合 自己 的练 习活 动 , 突 出 社 学 以
厚的 中华文化性 , 都体现 了中国人的美好情趣和对大 自然
的 情 感依 赖 。
中医 医古文 课程 的内容 是中华民族多年社会实践 与思想探索 的成果 , 在研究和学 习的过 程中 , 学生能够对 中国 占代 的语言文学有较 为深入 的 了解 , 与此 同时 , 每一 篇文章都体现 了中医医学思想、 中华 民族对生命 的认知 以
更深 层 次 的教 导 , 目的 是 让学 生 知 道 怎 样 运 用 自己所 学 为
自己的人生服 务, 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的普及教育。 11 将 中 华 文 化知 识 包涵 于 经 典 文 献 的 讲 授 中 目前 , . 医古文》 课程 的讲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 中华传统文化知 识 、 汉 语基 本 知 识和典 籍 文选 。 古 中华 传统文化主要讲授 中医古汉语及 中医经典 文章
增强 医古文) 学 中传统文 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徼
周 颖 , 晓 慧 麻
( 承德医学院 , 河北承德
【 关键词】 医古文》 教学 ; 教学方 ; 文化传承 ; 素质教育
070 ) 6 00
【 中图分类号】 6 22 G 4.
【 文献标识码l C
【 文章编号104 6 7( 1) - 25 0 10- 892 2 2 0 1- 2 0 0
关于医古文教学改革的思索

关于医古文教学改革的思索本文主要从“中医的科学性与医古文的必要性、《医古文》教材中汉字章节的教学改革、拓宽深化传统文化文法常识以融入医古文教学、更新改进‘工具书’章节教学内容”四个角度,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提出对医古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
自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等四所院校开设“医古文”课程以来,“医古文”一直作为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的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祖国医学典籍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均有极其明显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在一些中医药院校的本科教育中,医古文课程被不同程度地削弱,医古文课时数由最早的140学时左右,减至70学时,乃至54学时,有的中医院校部分专业甚至早已不开设医古文。
究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也有《医古文》自身不容回避的原因。
笔者经过16年《医古文》教学工作实践和探索,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古文》教学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将在新时期的中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将中医的科学性与医古文的必要性挂钩医古文作为培养学生阅读学习古医籍的基础能力课程,逐渐受到轻视,主要有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上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跟不上时代需求,千百年前的中医典籍,不足以支撑现有中医的存在,所以医古文更没有太大的学习价值。
然而事实证明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尽管许多新学说和新理论辈出,但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否定抑或取代前人学说。
因为这些新学说、新理论,都是不同时代的学者在各自的条件下,从不同的角度对前人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中医学这种时代跨度大、理论淘汰率低的特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等同而论的。
那么要学好中医学,就必须研读古医籍,而从先秦直到清末,国人书面表达上基本持续不变的一套语法文法系统,正是医古文的教学所在。
也就是说,学好医古文,才能正确追本溯源地学习古医籍,才能学好中医。
二、有关医古文教材中“汉字”章节的教学改革多年来,《医古文》“汉字”部分的教材编写模式一直与王力先生《古代汉语》中相关部分区别不大。
对医古文教学的创新性思考

参考文献 :
体 的关系得 以体现 , 学 生积极投 身到辨别 问题是非 、 寻找问题 答案 的课堂活动 中。活跃 的课堂 氛围 , 良好的情绪情感 体验 , 使
学生 对知识 点的记忆 效果 和对事物 的创 造性思 维能力都 得到 有效提升 , 产生 了解 决实际问题 的动力 和决心 。 ( 3 ) 良好 的师生互 动 、 生生互动 促进 了学生 良好 人格 的培
基 础上 , 不能 紧跟 中医发 展步伐 , 对 医古 文课程 的多重 目的性 不 明确 。
1 . 2 学 生缺 乏 学 习兴趣
难领会 和掌握 , 学 习兴趣 普遍不高。在教学 中如何展 现医古文 文献风 貌及其 文化底 蕴 , 激 发学生对 医古文 的求知欲 , 培 养其
分析 、 理解 、 探讨 医学问题 的能力 , 是我们一直探索 的问题 。笔
枯燥乏味 , 久 而久之失去学 习兴趣。 1 . 3 教 学方 法单一陈 旧
学好 中医药学 打下 坚实的文化基础 。近年来 , 在医古文教学 中
存在以下问题。
1 . 1 课 程 定 位 不明确
一
教师重视对学生 医古文基础知识 的传授 , 却忽视 了人文素 质 的培养 , 往往用 医学传统文化 的趣 味性来取代语 言理 解能力 的训练 , 不能将 内容讲授与专业素质培养有效结合 。医古文课
堂教学多 以串讲 为主 , 教学 内容专注 于字 、 词、 句、 语法的诠释 ,
些 医学院校重视学生 的专业技能 培养 , 注重 中医药专 业
3 . 2 教 学评价 ( 1 ) 虚拟医 院任务驱 动教 学法以解决临床实 际工作 问题 和 诊 治疾病 为切入 点 , 以临床 实践为主线 , 将 生理学基 础知识 巧 妙渗透 , 满 足 了学生解 决实 际问题 的原始 学 习动 机 , 激发 了学 生学 习的主动性 。 ( 2 ) 在实习 医生临床工作任务 的驱动下 , 教师主导 、 学生 主
古代文献对传统医学的贡献与应用研究

古代文献对传统医学的贡献与应用研究古代文献在传统医学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文献记录了古代医学家们的经验和智慧,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在现代,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应用,不仅有助于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也为现代医学的创新提供了灵感和启示。
古代文献对传统医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记录医学知识古代医学家们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将其记录在各种医学文献中。
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这些文献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医学界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了传统医学的重要基石。
二、传承医学智慧古代文献不仅记录了医学知识,还传承了医学智慧。
这些智慧包括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治疗方法的精准把握。
这些智慧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三、推动医学发展古代文献不仅是医学知识和智慧的载体,也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古代医学家们在文献中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为后人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例如《本草纲目》就是古代药物学的重要文献,其中记载了大量药物的性能和用途,为后人的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保护民族文化古代文献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医学作为中国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医学知识和技术上,也体现在文化传承和保护上。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医学文化。
古代文献对传统医学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临床应用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剂,这些方法和方剂在现代依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例如《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桂枝汤”、《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四逆散”等都是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二、药物研究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大量药物的性能和用途,这些药物不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也为现代药物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例如《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中药材的性能和用途,这些材料被广泛用于现代药物研究中。
试谈出土文献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

试谈出土文献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以《试谈出土文献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在文学研究中,出土文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土文献指的是在考古发掘中发掘出来的文献,它们记载了古代文明的历史变迁,有助于学者们更好地理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其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献包括战国时期的“醉翁亭记”、春秋时期的“春秋”、“兵书”、“考工记”等,还有汉代的“司马相如列传”、“资治通鉴”等,这些文献对研究文学历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文学研究中备受关注。
出土文献可以为文学分析提供文本素材,使得文学史学家可以以一种更全面而深入的角度来研究文学,并用相应的理论和证据来支持他们的研究。
如“墨子”等出土文献可以为哲学史学家们提供重要研究素材,从而推进哲学史学研究。
同样,出土文献也可以为文学史学家提供重要素材。
“战国策”、“史记”和“汉书”等出土文献,记录了古代文明的历史变迁,是探究文学发展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此外,出土文献还有助于文学研究者深入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结构形式和文体特征。
通过对出土文献的研究,可以探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渊源、文体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文体特色,更有把握地进行文学批评。
例如,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商颂,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学文体,通过对它的出土文献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它的文体特色和文学特点,为文学研究及文学批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出土文献对于文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可以为文学史学家提供重要素材,还可以帮助文学研究者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更有把握地进行文学批评。
同时,学者们也应当注意,出土文献的年代久远,需要持续地加以加工和改进,使它们在文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出土文献之于古代汉语教学的意义及建议

出土文献之于古代汉语教学的意义及建议
白海燕
【期刊名称】《语文学刊》
【年(卷),期】2018(038)006
【摘要】20世纪以来,出土文献大量涌现,这对古代汉语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出土文献对古代汉语文字、词汇、音韵、语法、文化等通论部分以及文选部分教学的作用入手,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总页数】4页(P94-97)
【作者】白海燕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3
【相关文献】
1.出土文献之于古代汉语教学的意义及建议 [J], 白海燕;
2.浅析出土简帛文献对秦汉思想史的意义——以长沙马王堆出土简帛文献为主 [J], 李辉; 李治军
3.出土文献研究成果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J], 李鹏辉
4.出土文献之于古汉语研究十年回眸 [J], 陈伟武
5.从“二重证据法”到“三重证据法”——闻一多古代文学研究之于出土文献研究的启示 [J], 陈良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包括汉字形体演变 、 字形结构分析 、 古今字与通假字 、 异体 字与繁简字四个方 面, 文字用例来源广泛 , 包括各种医学 文献
与其他非医文献 。出土医书是指从地下发掘 出来并 涉及 医学 内容 的文献材料 , 包括简牍 帛书 、 石刻碑文 、 敦煌写卷等文献 中的医学资料 。由于出土医书长期埋藏于地下 , 绝大多数为 传世文献所未见 , 也没有经过后人 的改动与增删 , 因此它们从 载体形制到文字内容都真实地保存 了古代文献的原貌 ,是十 分珍贵 的原始 医学资料。在医古文课程教学方 面, 出土 医学 文献可 以提供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料 。
俗字” 。 有些汉字 在辞 书中有音无义 , 或者 《 说文解字》 所收字 的
医古文是帮助中医专业学生提高识字解词水平、增 强中
医古籍 阅读能力 的基 础课程。近几年来 , 笔者在传统 中医班 ( 或称为“ 中医师 承班 ” ) 医古文课程的文字教学环节 。 运用 了 出土医书中的大量简 帛医学资料来补充教材 内容 。 收到较好
法》 , 该字后来在张家山汉简《 脉书》 中写作“ 石 巳 ” 。 又如“ ” ( 灸 的异体字 ) , 目前仅 见于武威医简 , 它为我们所 常见的一组异 体字“ 煮” 与“ 责” 提供 了同类示例。 再如“ 郊” 在《 集韵》 、 《 字汇》 等传统字书 中均解释为 “ 娜” 字 的省写 , 读作“ 砸” , 表示地名 , 其实该字 也用作 “ 妇” 的异 体字 , 但是仅 见 于武威 医简 , 共3 例。《 汉语大字典 》 “ 郊( ) ” 字下的例证 就来 自 这批 医书。徐 时仪 [ ] 指 出, 武 威 医简 的部分异 体字 “ 可能是 医方 的专 用
; t教 学 研 究 ●
.
0 ・ ◆ ・m ◆ ・ ¨ ・¨ I ・ _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土医书资料对 医古文文字教学 的作用探讨
周 祖 亮
( 广 西 中医药 大学基础 医学院 。 广 西 南宁
关键词 : 医古文 ; 出土医学文献 ; 文 字; 教 学 中圈分类号 : H 0 9 文献标识码 : A
只忍反 。 ” 《 字汇补 ・ 水部》 : “ 扔, 音轸 , 义阙。 ” 《 汉语大字典 ・ 水 部》除了引用古代辞书给该字注音之外 ,也没有释义 。然而 “ 扔” 字早在马王堆医书《 五十二病方》 就 已经 出现 , 共见 5 例。 如《 五十二病方》 第2 7 3 行: “ 三. ? 乃 煮逢( 蓬) 綦, 取汁四斗, 以洒 雎( 疽) 痈。” 又第 4 1 7行 : “ 煮桃叶 , 三沈, 以为汤。” 又第 4 2 6
一
“ 三沸” 相近 … 3 。 又如 “ 猷” , 该字 已见于《 说文解字》 、 《 玉篇》 等 辞书 , 《 说文 ・ 食部》 : “ 猷, 粮也 。 ” 《 玉篇 ・ 食部》 : “ 猷, 食也 。 ” 由 于“ 猷” 不 见于其他传世 文献 , 以致后人误判 《 说文解字 》 的解 说, 如段玉裁 《 说文解字注》 曰: “ 经典无猷……此篆浅人所增 ,
简) 2 2 1简 : “ 既 又( 有) 舫( 病) , 舫( 病) 心疾 , 少感( 气) , 不 内
的全过程 。为 了区别 于一般古代汉语课程 的文字教学 , 用于
医古文课程教学 的文字示例 , 应尽量从 医学文献 中选取 。相 对来说 , 传世 医学文献能够提供 的文字用例 比 较有 限, 而出土 医书的分布贯穿于汉字形体演变的各个 阶段 ,用字问题 十分 复杂 , 完全可 以反映先秦至隋唐时期 的文字实际面貌 , 其中许 多文字 的书写形体被辞书收录 ,为文字研究与教学提供 了丰
・
1 0 8・
o u r n a l o f Gu a r  ̄x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1 3 , V o 1 1 6 No . 3
.
・ ・ ・ ◆ ◆ ・ ◆ ’
效果 。具体来说 , 出土 医学文献 的文字 资料 可以为医古文课
意义在传世典籍 中找不到例证 , 但是 出土医学文献却不乏其
用例 。 例如“ 扔” , 该 字在上古 、 中古时期的辞书中均未见收 , 在
唐以后的部分辞书 中仅有音无义 , 如《 龙 龛手镜 ・ 水部 》 : “ ,
程 的文字教学起到提供文字示例、 加强文字分析 、 提升认 字能 力的作用 。
5 3 0 0 0 1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4 4 4 1 ( 2 O 1 3 ) 0 3 — 0 1 0 8 — 0 2
医古文课程 主要 以传世涉医文献和古代汉语基 础知识作
为授课 内容 ,教学具有 自身较强的系统性 。其 中汉字教学 内
无义, 或者意 义在传世典籍 中找不到例证 , 但是出土医学文献 却有其用例 。 在 医书专用文字或俗字方面 ,见于出土医学文献 的例子
行: “ 以槐东乡 ( 向) 本、 枝、 叶, 三沈煮 , 以汁团。” 关于“ ” 的意 义,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认为该字疑读作“ 蒸” , “ 三沥” 之义与
1 提供 文字 示例
医古文课程 的文字教学 , 既有专题章节 的讲授 , 又包含在
各篇文选的讲解内容 中问 ,自始至终伴 随着 医古文课程教学
故非其次……宜删。” 其实该 字在 《 望 山楚简》 、 《 包山楚简》 、
富而珍贵的示例 。根据何茂活等 [ 1 】 统计 , 仅《 武威汉代医简》 种文献就有 1 6 6 个字形被《 汉语大字典》 收录。值得注意的
《 里耶秦简》等出土文献的疾病 、医药简牍中就有不少用例。 如《 望 山楚简》 9简 : “ 既痘( 痤) , 目( 以) 憨心 , 不 内猷。 ” 《 包 山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