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即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等高线——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一、等高线图绘制原理等高线图与景观图对比二.等高线的基本特性要点·疑点·考点(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处出现。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6)等高线与山脊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8)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和高原,2000米、3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五种地形类型,在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如下:地形名称特征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盆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降低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三、等高线图上的基本部位类型练习题2:如图,ABCD四副等高线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陡的是:( B )分析如下:分析如下: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
等高线的形态与山脊山谷①等高线向高处突出为山谷——凸高为谷,是集水区。
第二节-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课件

平原:
广阔平坦,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也较为平直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且等高线数值较大,内部等
高线稀疏且等高线数值较小
丘陵:等高线弯曲排列比较缓和,海拔多在500m以
下,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m。
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
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山地:地形形态与丘陵相似,等高线密集弯曲,但海 拔多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多在100m以上。
600
①
疗养院 ② 甲 D
丙
乙
500400 300 200 100
N
F
H 600 700 黄庄 100
E
A 1100 1000 800
600 C
B 500
G 400 300 200
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多少?
900
200≤ △H <400
最 小 高 差 700 ( 显 性 高 600 差 )
800
最 大 高 差 ( 800 隐 700 600 性 高 差 (n-1)d≤△H<(n+1)d )
(三)两地温差的计算
120°
121°
乙
20°C 22°C
22°C 24°C
26°C
甲
30°
24°C
29°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B ) A、667米——1000米之间 B、1000米——1667米之间 C、1000米——2000米之间 D、1334——2000米之间
(四)估算坡度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
B A
①若两点在等值线上,两点经过的等高线条数为n,等高距为 d(等高线不重合时),则相对高度为(n-1)d;
②若两点不在等值线上,两点之间经过的等高线条数为n,等高距 为d(等高线不重合时),则相对高度为(n-1)d<ΔH<(n+1)d; ③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 的注记高程为H高,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
03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平原与高原
不
海 拔
同
边
点
缘
高原 地面都比较较高,500米以上 平坦或起伏 平原 较小 较低,200米以下
较陡峻 无
地图上的比例尺
山地
概念: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
伏,坡度陡峻.
山脉:山呈条带状分布,并且沿着一定方向延伸很长.
山 系
-
山 山: 山 山:
地图上的比例尺
平原
概念: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
中国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
北纬42度地形剖面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
沿东经89度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
我国东北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 (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
1.等高线概念 等高线概念 (1)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有在峭壁 处出现。 (5)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 愈密,则坡度愈陡。 (6)等高线与山脊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 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8)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 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和高原,2000 米、3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山谷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 鞍部 表示方法 一对山脊 等高线组 成 多条等高 线会合重 叠在一处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相邻两个山 顶之间呈马 鞍形 说明 鞍部是山谷线 最高处, 最高处,山脊 线最低处
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

山看一看: 说出地鞍形部部位名称
体
的
山谷
不
同
陡坡
部
位
缓坡
山顶 山脊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山峰: 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增大
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
山顶
山谷
360.4 360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甲 H=1000米 乙 h=500米
H=1500米
1、海拔:某地高出
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海平面
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200
200
150
200
100
150
100 100
200 150
150 100
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100 100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等高面
山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①同线等高 ②同图等距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除了陡崖处,等高 线不相交,不重合 ⑤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密集表示坡陡。 ⑥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指垂直 与等高线的短线段,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山谷
山脊
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位置相对应且高程相同)。如上图所示。
④用圆滑曲线把所有的“对应点” ( 从 1′ 、 2′……15′ 点 ) 连接 起来,即得沿 AB 线的地形剖面图。根据要求还可以标注出水 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这种方法简称“两定两画”。
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1)根据经纬度确定剖面线的地理位置,识别地形剖面 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如,甲、乙两幅图坡度大小比较:
• 在两图中作线段垂直于等高线(如图中虚线,,若图上距 离都为1cm,甲图坡度是400m/10 000cm,乙图坡度是 150 m/40 000 cm,可知,甲图坡度大于乙图。
6.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的判断方法如图所示:
已知:等高线 abc,a<b ①如果 c=a,则d<a,即“小于小的”。 ②如果 c=b, 则d>b,即“大于大的”。
B.198m D.601m
答案:(1)A (2)D
(3)C
三、地形剖面图绘制及其应用
1.地形剖面图的含义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 坡度的陡缓,通常在这一方向上沿等高线地形图的某条 线下切,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断面,就是地形剖面图。
2.绘制步骤
①根据剖面线 AB 画出横轴 MN ,一般来说剖面
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 点之间有 n 条等高线,等高距为 dm,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 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m<H<(n十1)dm。
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200m<H<400m。
5.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大小比较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是指山坡的倾斜角度。通常用 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来表示。如图中α角。α角大小的 衡量可采用数学三角函数中的正切函数进行表示,即 tanα(0°≤α≤90° )。H表示坡高(即相对高度),L表示坡宽, 即水平距离(指实地距离)。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 越密集,坡度越大。不同图中可用下面的方法:
第二节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一、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
(一)判读规律(地形部位、海拔高度) 判读海拔高度: 3.若要读取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的海拔范围。 可利用“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则 读图思考:图中A 点、B点的还是范 围是多少? 9>A>6 3 >B>0 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 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 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一、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
▲ 等高线地形的综合应用
600 山谷 山脊 山谷 山脊
(2)判断气候特征
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 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 (水热状况变化)、坡向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 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 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 素。
读图 分析: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 0.6°C/100m
一、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
(一)判读规律 判读坡型: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
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上缓下陡
上陡下缓
上密下疏 上疏下密 读下图,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凸坡和凹坡的坡度特征。 2、从A处能否看到B处?从A′处能否看到B′处? 3、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凸坡和凹坡的等高线特征。
一、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
▲ 等高线地形的综合应用
(3)区位选择
G、海滨浴场、码头的选址: 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等深线) F、工业区、居民区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 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接近资源的地区。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 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 且交通便利,远离污染的地区
3.等高线、等深线和地形剖面图

2.2 等高线、等深线 和地形剖面图
一、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 某点高出另一点的 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乙 1500米
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 离叫绝对高 度,即海拔
1000米 500米
甲
海平面
山
二、等高线地形图
1、基本概念: 什么是等高线? 什么是等深线? 什么是等高距? 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有什么特点?
径流量夏季大冬季小,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3)B河流量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为充分开发B河的水资源,拟建一水库,请在图上用“||” 标出最佳坝址;
C 短促流急, (4) 支流C与D相比, 原因是 等高线密集,落差大 。
山峰与盆地的区别
山 峰
盆 地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穿越法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山谷
山脊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流水法
山
脊
山
谷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300 200 100
100 200 300
A
B
C
D
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D
EHF方案
减小坡度,利于车辆行驶
公路走向与等高线有 什么关系?
公路与等高线基本平行, 呈“之”字形
6、水库大坝的选址
水库
一般选在峡谷处,且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 并且要“口小袋大”。
水库
4、当地政府准备在此修一座水库,则坝址应选( C ) A、1-2 B、1-3 C、2-3 D、2-4
等值线判读规律总结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
A.① B.②
C.③
D.④
6.降落到 P 点的雨水会向哪个方向流动
()
A.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北方 解析:第 5 题,据题意可将图中 a 点、b 点、c 点分别用
平滑曲线相连,即可得普通等高线地形图,①处等高线最
稀,坡度最缓。第 6 题,由上题可知,坡面水流方向应与
其最近的等高线垂直,由高值处指向低值处,结合图中的
3.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等因素。 (2)气候差异及判断: ①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 0.6 ℃ /100 m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③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 界高于阴坡。
4.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路线①部分路段等高线密集,因而坡度十分陡峭,
不合理;路线②经过山脊,不合理;路线④经过了山顶或
山间小盆地,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合理;路线③沿着
山谷,有牲畜饮用水源,等高线分布比较均匀,坡度较和
缓,故选 C。
答案:C
(2015·福建高考·节选)图 2 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 1 中广袤草 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题。
A.位于甲地的缆车站
() B.位于乙地的观景台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峰顶层林尽染 解析
(2016·西安十校月考)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 中的山脊或山谷,点 a、b、c 对应的海拔分别为 900 m、600 m、 300 m。读图回答 5~6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坡度较 陡,沟 谷较深
坡度 平和
四周高 平坦 中间低 广阔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方法一:引垂直线法
方法二:量距离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1.判读水系与水文特征 A 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 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 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常有 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C (4) 支流C与D相比,__河流短促流急,
等高线密集落差大 原因是_______
(5)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公路应选择蓝色方
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
NLeabharlann 乙甲提示: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 1、减少施工难度; 2、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3、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4、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洼且较开阔 盆地 (1)A所在地是______地形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温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 (2)本区属于_____ _____气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燥,最冷月均温低于0°C
(3)B河流量特点是径流量夏季大冬季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_________________ 为充分开发B河的水资源,拟建一水库,请在图上用“||” 标出最佳坝址;
只适用于 同一幅图中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E
300 A C 250 200 150 100 50
D
250 B
G
F
解读2:图中A-G地分别属于什么地形?
低
D C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250
B高
山脊
山顶
陡崖
山谷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E C
250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流水法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山
脊
山
谷
试一试:下列哪些是山谷
( AD )
山
300 200 100
脊 100
200 300
山 300
200 100
谷
100
200 300
A
B
C
D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
峰
盆
地
要领2:等高线都 闭合 ; 山峰中 高 外 低 ;盆地外 高 中 低 。
B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 陡崖处常形成瀑布;河流的流向还与流域面积(集 水区域的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 和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谷口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
a.气温的垂直递减率:0.6℃/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阴坡和阳坡。 (降水量、热量的差异)
2
4
3.丘陵
4.盆地
5.平原
山顶和盆地
山脊和山谷
鞍
部
悬
崖
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缓 坡
山
陡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解读1:四图的等高距都是50米,注意观察各图
比例尺,坡度最大的是 (
A
)
A
B
C
D
坡度 = 垂直相对高度 / 水平距离 友情提示:“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A
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 Ⅹ (n-1) ≤H< Ⅹ (n+1)
B
高原
等高线 中间疏 特征 四周密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密集
稀疏
中间疏 稀疏 四周密 平直
高度
较 高
起伏不 大,边 缘陡峭
较低,一 高, 般(相对 200米- 低,0 超过 高度)不 500米 米-200 500米 高于500 米 米
地表起 伏程度
等高线地形图和剖面图
一.等高线 某点到地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甲
1500米
1000米 500米
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即海拔
海平面
乙
山
等高线----原理
山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例9:读下面的等高线和等深线图,分析图中A、B、C、D四 个地点中,建设深水港口的最佳位置是:D
3)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 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等深线)。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单 位:米),回答第1—3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B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D
B
F
低
山谷
E C
300A 250 200 150 100 50
D
250
G
B
F
鞍部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山
脊
山 谷
要领1:等高线都呈 V 字型, 山脊中 高 两侧 低 ;山谷两侧 高 中 低 。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穿越法
300 100
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200
200
100
300
山谷
山脊
c.盆地、谷地空气不易扩散。 d.形成高山、高原气候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a.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 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b.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 海港码头应选择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 c.确定公路、铁路线 一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 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
地形图的解读
B、地形的识别
要领3:鞍部呈 8 字型,陡崖等高线
重合 。
地形图的解读
C、陡崖的高差
解读3: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A
A
650
B
600
500 400 300 200
B
如右图: 顶部A: 500 ≤ HA <600 底部B: 200 < HB ≤ 300 崖高H:200 ≤ H <400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山顶
鞍部 陡 坡
缓 坡
陡 等高线 坡 密集
低
等高距:50米 山 F谷 山脊 C G 鞍部 高 B 高 等高线 缓 250米 稀疏
坡
陡 E 崖
A
山顶
低
150米
崖顶高: 200-250米 150-250米 崖底高: 0-50米
50米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1 5
3
1.高原 2.山地
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 减少施工难度 EF间修建公路: 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d.确定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可能避开山脊等地形障碍, 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e.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 农林牧副渔的布局方案 f.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
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为:
40m<H<60m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C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4-5题:
4.陡崖A处的高度为: C A.10米 B.20米 C.20米以上 D.20米以下
5.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 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 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
C
6、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B A a B b C c D d 7、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 C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8、下图中能够体现“深山藏古寺”的是:
d
9、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
观相符的是: C
A. a B. b C. c D. d
例3:下列等高距不同、水平比例尺相同四幅等高 线地形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D
当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状况相同时:
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反之等高距越小, 坡度越小。
例4:若a>b>c,如果此图代表的是等高线图,则4 条线段所在地可能有河流经过且流速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
例5: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完成下面2题: 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D A、110°E线 B、30°N C、a线 D、b线 2)图中分水岭两侧(不考虑其它因素)太阳能最 丰富的是:C A、a线北坡 B、30°N线北坡 C、b线北坡 D、b线南坡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
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