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数量的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率 (2)人口基数
(2)影响自然增长率影响因素:社会、经济、自然
社会:生育观念,社会福利,文化教育,避孕节育 经济:生产力水平越高,社会福利,文化教育, 生育观念都会改变 自然:主要影响死亡率
2、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1、数量少,增长缓慢。
2、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 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数量的变化
1999年10月12日, 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 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60亿人口日”。世界人 口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 在增长。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 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 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现代型后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人口年龄 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 一般较高。
3、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20世纪70年代以来 ①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过渡。 ③我国:现代型。
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 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人口过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课件16: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读图名 (2)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要素 (3) 观察曲线变化特征(增减趋势、坡度陡缓、起伏) (4) 注意拐点和特殊数值 (5) 思考变量之间的关系
5.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慢产生的人口问题, 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 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 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 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 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二 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 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 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人口增长慢的发达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青少年 儿童比 重过大
问题 措施
资
控制人
源
口增长
环 境
就 业
经 济
原因
经济发达
发达国家
社会保障 制度健全
受文化教 育水平高
出生率下 降
特点
人口增 长慢
老龄化 严重
死亡率 回升
问题
劳动 力不 足
国防 兵源 不足
青壮 年负 担重
措施
鼓励生 育
接纳移 民
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的两个原因? (1) 人口的自然增长 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2)人口的机械增长 由人口迁移引起的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讲解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讲解要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三率”(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拓展:人口增长的方式除人口的自然增长外,还有人口的机械增长(后面将专门讲述)。
【典型例题】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下面(1)~(2)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1)由图表可知,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苏南;经计算,苏中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与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不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
(2)阅读三角形统计图要注意两点:一是每边自左向右,0为三角形左边“顶点”,100%为三角形右边“顶点”,二是图中“▲”或“●”的三边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
人口的数量变化

20世纪中期至今
全球人口爆炸式增长,尤 其在发展中国家。
当前人口数量与分布
总量
截至2023年,全球人口已超 过78亿。
分布
亚洲人口最多,非洲次之, 欧洲和北美地区人口相对较 少。
城市化
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在城市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城 市。
未来人口数量预测
总量预测
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全球人口可能超过 110亿。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加,而农村 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
04
人口数量变化影响 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死 亡率降低,人口数量增加。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需求结构变化,影响人口职业 构成和地域分布。
06
应对人口数量变化 的策略与措施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01
制定和完善人口政策
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适时调整生育政策,鼓励适度生育,保持人口
数量稳定增长。
0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家庭生育和养育负担,提
高生育意愿。
03
加强人口数据监测和统计分析
建立人口数据监测和统计分析体系,及时掌握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
地区差异
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将持续,而欧洲 和北美地区的人口增长将放缓或出现负增长。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生育意愿等因 素将影响未来人口数量的变化。
03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
历史人口数量变化
古代人口增长
自夏商周时期至清朝末年,中国人口在大部 分时间内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较慢。
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一)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不同的。
3、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过去的100年来,伴随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也使全球人口数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通过课本图1.2及图1.3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从类似人口增长曲线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
(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图片来得出原因。
)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
(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匀的。
)世界人口的增长,不仅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而且在地区上也是不平衡的。
1、发达国家:⑴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地区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预计今后的几十年,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
⑵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例如俄罗斯和德国。
2、发展中国家: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a、政治上的独立,b、民族经济的发展,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在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了80%以上,其中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印尼等国就占了每年世界新增人口的一半。
⑵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配 置,促进区域经济均衡 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 差距,引导人口合理流 动。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的投入,提高城市承载 能力,吸引人口流入城 市。
优化城乡人口结构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配 置,优化城乡人口结构,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人口增长导致森林砍伐和退化,降低森林覆盖率,影响生态平衡。
气候变化
人口增长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
人口增长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造成空气质 量恶化。
水污染
人口增长导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和人类健 康。
土壤污染
人口增长导致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 安全。
04
资源压力
01
02
03
土地资源
随着人口增长,对土地的 需求增加,导致土地过度 开发和荒漠化。
水资源
人口增加导致用水量增加,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 日益严重。
能源
人口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增 加,导致能源过度消耗和 环境污染。
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
人口增长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失衡。
森林覆盖率
地区层面
城市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将高于农村地区,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 将日益严重。
02
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相对稳定条件下,能够维持社会和 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保持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的最大人口数量 。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资源、环境、科技、 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
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总趋势是不断
增长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特 点不同。
(1)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均速性
读图1.2回答问题
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
• 农业革命是指距今10000年左右的时 期,人类能够制造简单的石器、木棒等原 始的生产工具,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 等自然资源,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活动, 能生产出农产品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是 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开始。
•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 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 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 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
1农业革命之前:
人类主要从事原始的狩猎和采集业,能够获得的生活资源数 量很少,所以人口的增长极其缓慢,人口数量很少。
2、之间,数量增加,增长速度变快。因为 农业革命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充足的 粮食,人口死亡率下降。 3、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极大的改善 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 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较快。
自然地理: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位于 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 东面是俄罗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 波的尼亚湾。地势北高南低。丘陵海拔20 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 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 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居世界人 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国有69%的土地被森林 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南部的塞马 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 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 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内陆水域面积占全 国总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 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
人口的数量变化 (共34张ppt)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
2、分类
①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 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 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
(首都变迁)
• 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Biblioteka 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 (美国反恐战争)
• ⑦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 (沙漠化加剧)
• ⑧“三峡” 移民
(大型工程建设)
考点三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关系的分析
【图解考点】 从影响因素及特性上理解二者的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制约因素是相同的,由此 决定了二者的特性也是相同的,可由图示去理解,具体如 下表所示:
第一,读清图中的各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变量:时间、人口 或是人口变化率;
第二,判读图形的变化特征,这也是读所有坐标图最关键的一步。 如:人口变化曲线的坡度陡缓和起伏大小等特征都表达不同的含义。 在同一幅图中,曲线坡度越陡,则表明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慢; 曲线起伏越大,说明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越剧烈,反之则平和。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7日星期 六2021/8/72021/8/72021/8/7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72021/8/7August 7, 2021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 一般在1%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水平大 ①世界新技术 大提高,人 革命极大推动 们获得充足 生产力发展 的食物,完 ②“二战”后 善的医疗服 世界发展中国 务,死亡率 家政治独立, 很低 经济发展
4、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活动: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及原因
自然增 人口增 长水平 长特点 发 达 国 较低 家 原因 今后变化趋 势 典型国 家
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地区 典型地区 欧洲和北美 亚非拉 人口增长模式 现代型 由传统型向现代 型的转变阶段 现代型 由传统型向现代 型的转变阶段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世界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 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 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 率和死亡率。回答19—20题: 19.甲市可能是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20.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 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现代型死亡率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从死亡率上升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老年人口比重大,而老年 人死亡率较高
4、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生产力水平、相关的人口政策、社会福利、自然 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
如何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1)特征上区分: 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 现代型“低低低”。 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0%~ (2)数值上区分: 4.0%;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 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自然增长率 低于1.0% 传统型: 出生率略低于原始型,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2%左右
C
A
图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 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 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加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生育观 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 俄罗斯 一些国家的 德国、 人口数量还 日本 会逐渐减少 人口增长 开始趋于 缓慢 中国、 印度、 巴基斯 坦等
发 展 中 国 家
较高
政治上的独立, 民族经济的发展 很快 ,医疗卫生事业 的进步,人口死 亡率下降等
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快, 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影 响
A
D
老龄 65岁以上人口数 (2012· 高考广东卷)老少比= 少儿 0~14岁人口数 ×100。下表是 2009 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 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B
)
国家 波兰 西班牙 白俄罗斯 匈牙利
0~14岁人口比重(%) 15 15 15 15
老少比 87 113 93 107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历史时 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 期 前 时期 人口数 少 较多 量情况 人口增 缓慢 加速 长情况
工业革命 时期 持续增加 明显加快
20世纪50年代 以来 庞大 迅猛增长
人口变 人们获取 耕作和灌 化原因 食物能力 溉技术发 低,抵御 展,食物 疾病和灾 供应稳定 害水平差 可靠,死 ,人口死 亡率下降 亡率高
高三级部
杨玉春
近几年本节知Leabharlann 考点:考点人口增长模 2009年全国文综1;2011年四川文综; 式的特点及 2010年江苏文综;2011年天津文综 地区分布 2012 年山东文综; 2010 年重庆文综; 不同国家的 2012年广东文综;2011年上海地理 人口问题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中国: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量大;②人口老龄化严 重;③性别比例偏高;④农村人口比重大, 人口素质低;⑤人口地区分布不均。 影 响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导致积累减少;社会负担加重 对 策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素质。
(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加大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致积累 减少,降低经济发展速度,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对 策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影 响
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老年人生活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 劳动力不足。
对 策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 善社会服务体系。
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匈牙利
高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低 -低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① 思考:
②
③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是从什么下降开始的?为什么? 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传统型→现代型的转变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 从出生率下降 (1)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的健全, 受文化观念的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 (2)发展中国家:计划生育—国家人口政策。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 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B
B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三项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00%
年内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00% 年平均人口数
=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自然增长影响因素: 生活水平 科技水平 生产力水平 医疗水平 妇女就业状况 影 响 国家人口政策、政治独立 因 素 社会福利 生育观念 宗教信仰
影响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考点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的减少
人 口 数 量 的 变 化
人口的自然增长
(主要原因)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迁移 (影响小)
人口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的指标
出生率 =————×100% 总人口 出生人口 死亡率 死亡人口 总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