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防治
怎样防治小鹅痛风简单有效地解决鹅痛风问题

怎样防治小鹅痛风简单有效地解决鹅痛风问题
养鹅业一直是农村的一项重要产业,但是,鹅痛风作为其中的一种疾病,却给养殖户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鹅痛风的病因复杂,一旦发病严重,甚至会危及鹅的性命。
鹅痛风病属于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凡是能够导致鹅营养代谢发生障碍的,都可以导致鹅痛风病的发生。
育雏前期,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让鹅快速生长,给它吃高蛋白的肉禽全价料,殊不知,鹅是草食动物,短期虽不至于发生痛风,但鹅抵抗力降低,如果受到应激因素,很快会导致蛋白质发生代谢障碍,出现痛风,达龙痛风四宝,防鹅痛风病的发作,解决鹅痛风问题,一天见效。
育雏过程中,采用地面育雏的养殖户对垫料把关不严,垫料有霉变;或者育雏过程中,垫料更换不及时,导致垫料发霉。
雏鹅感染曲霉菌病,导致呼吸道的发生和肝肾功能代谢障碍,出现痛风。
医学痛风的规范治疗专题课件

特征:淡黄或白色圆形结节、小米~鸡蛋、
质地与大小有关
18
表现3
痛风性肾病—临床20%~40%,尸检100%
1、慢性尿酸盐肾病
尿酸盐沉积于髓质 闭塞管腔 小管细胞变性坏死 周围有各种炎症细胞浸润
间质性肾炎 间质纤维化 肾萎缩 尿毒症
表现 早期肾小管损害 晚期肾小球损害
20
表现3
2、急性痛风肾病 急性肾衰 肾小管水平的梗阻 血尿酸水平更高,
❖ 普通规律:早期(时机比种类更 重要),越早越好(发作24小 时内)
❖ 非甾类抗炎药要早期足量使用 (首日加倍)
❖ 本期不宜降尿酸治疗
尿酸迅速波动可导致关节炎加重
尿酸突然下降,导致尿酸盐结晶表面溶 解、释放,引起二次痛风(转移性关节 炎)。
已服用降尿酸药者出现急性发作不需停 药
记住主要解除病 人的痛苦!!!
用法:初始剂量为0.25g,每日2次,两周后可逐渐增加剂量, 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 注意事项:
大量饮水(4000ml/d)/碱性药物(小苏打0.5,1天3次) 禁用噻嗪类利尿剂/阿司匹林/酒 未服含有噻嗪类利尿剂的复方降压药 肾结石禁用
促进尿酸分解的药物
尿酸酶(uricase)
起效迅速,作用显著 适应症:肿瘤溶解综合征、难治性痛风
肾小球滤过减少 后天因素:
1. 饮食(嗜食酒肉) 2. 生活习性(体力活动过少)
11
高尿酸血症
Ø 血尿酸正常范围:
Ø 男性:150~350 μmol/L Ø 更年期前女性:100~300 μmol/L
Ø 高尿酸血症
Ø 男性:>420μmol/L(7mg/dl) Ø 女性:>357μmol/L(6mg/dl)
痛风小知识

痛风小知识痛风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很多人都有听说,但什么是痛风、什么原因可以引起痛风、痛风到底有多大危害、应该怎么防治?可能大家并不是很清楚,下面简单的为大家讲述一下痛风的前世今生。
一、什么是痛风?痛风主要是有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一组疾病,各种原因引起人体内的尿酸含量过高,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到多种组织,包括肾脏、关节滑膜等,引发急性关节炎、痛风肾和痛风石,从而表现痛风相应的症状;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影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升高,人们进食高嘌呤食物的增加,痛风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因为男女体内激素原因,男性患病几率远大于女性,如果不能早发现、早治疗,很有可能累及肾脏,发展为慢性肾病,甚至肾衰竭。
二、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痛风?知道了什么是痛风,对于我们理解哪些因素可以诱发痛风就更容易一些,主要原因无非是尿酸生成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以下我们一一列举。
1)饮酒:饮酒是引发痛风非常常见的原因之一,酒精既可以增加尿酸的产生,又可以降低尿酸的排泄,并且加速尿酸盐结晶的形成,特别一些酒精饮料中嘌呤含量非常的高(例如啤酒),故而痛风患者应避免饮酒;2)高嘌呤食物:食用大量含有嘌呤的食物会使血液中的尿酸升高,进而诱发痛风,像海鲜、动物内脏、牛羊肉、肉汤等食物都是含嘌呤非常高的;3)关节部位受凉:关节部位受凉之后局部温度降低,更容易使尿酸在关节部位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进而诱发痛风,如果醉酒后受凉则是极常见的痛风诱发原因;4)劳累、生活作息紊乱:年轻人熬夜、加班、长时间上网、久坐等不良习惯,已让痛风呈年轻化发展,因为劳累、精神压力过大和紊乱的生活作息可导致代谢废物堆积、尿酸排泄障碍,诱发痛风;5)饮水少:人体内的尿酸大多数经肾脏代谢随尿液排除体外,饮水过少就会排尿减少,这样无法使尿酸充分的从尿液排除,长期以往,便会诱发痛风;6)甜食及甜饮料进食过多:这类食物中一般有一种叫果葡糖浆的物质,可以升高尿酸,导致痛风;7)剧烈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痛风的发作,但剧烈的运动会使尿酸排泄过少、血尿酸浓度增高,诱发痛风,因此运动时需要注意适量、有氧、多饮水、并且做好热身准备,避免诱发痛风,当然癫痫持续发作也会诱发,原因和剧烈运动是一样的;8)一些疾病: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后、溶血、横纹肌溶解、肾脏代谢性疾病等,都会引起嘌呤代谢增强,使血尿酸增加,诱发痛风;9)降尿酸药物:人们可能不能理解,治疗的药物怎么会诱发呢?因为降尿酸的药物,会使血尿酸快速降低,进而导致尿酸盐结晶的形成,诱发痛风,因此对于既往没有使用过降尿酸药物的患者,痛风发作时不宜使用降尿酸药物,而应该使用抑制尿酸形成的药物,或者多饮水,亦或者听从医嘱;三、痛风有哪些危害?痛风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取决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位置及对痛风的控制程度。
雏鹅痛风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畜牧兽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0期雏鹅痛风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徐梦泽(常州市金坛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常州 213200)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养鹅业的不断发展,该病在我国已有多起。
该病导致的死亡率呈逐年增加之势,因此,应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其对雏鹅的伤害,以雏鹅为对象,对其进行了调查总结,期望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雏鹅;痛风;防治措施1 雏鹅痛风的概述当鹅吃了玉米、麸皮、动物脂肪等食物后,在消化时,会生成很多的尿酸,尿酸浓度增加,使体内的尿酸盐沉积,从而引发痛风。
发病后,雏鹅情绪低落,食少饮多,精神萎靡。
大便呈黄绿或浅黄色;排便次数增多,时常“咕咕”作响,且有泡沫浮现于粪便表面。
发病后,饮水量增多,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部分鹅仅饮水,不进食。
有的病鹅有双眼泛红,眼皮附近有白色斑点或红肿、流泪等症状。
本病多见于10 d后的雏鹅,但随着雏鹅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加。
雏鹅受此疾病影响,会出现瘦弱、贫血、生长缓慢的现象,个别还会出现瘫痪,不能直立活动。
雏鹅因营养过剩,在成年后容易发生溶血性疾病,导致肥胖性痛风。
该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多发性硬化症。
一旦发病,将引起雏鹅生长缓慢,体重增加,产蛋率降低。
2 病因分析2.1 饲料蛋白过高这种疾病的发生与食物性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如果给雏鹅喂食的是鸡鸭饲料或劣质饲料,特别是含有丰富的核蛋白和鱼腥草的饲料。
如果小鹅的肾脏功能不全,蛋白质的比例不合适,就会对肾脏的功能造成损害,产生高尿酸,超出肾脏的排泄量,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2.2 管理因素因饲养场中高温高湿、饲养密度大,导致鹅棚中毒气含量高,再加上宿主长期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极易发病。
温度低时,雏鹅们更容易聚在一块,而那些落在大鹅群中的雏鹅,则会被这些大鹅散发的热气熏得口干,而小鹅们又很难脱离大鹅。
因此,想要获得充足的饮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2.3 传染性因素申请人近年新发现的SARS(SARS),是一种能引起鹅急性痛风的新型星状病毒。
痛风病产生原因及防治

痛风病产生原因及防治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
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
痛风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
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大类。
原发性痛风除少数由于遗传原因导致体内某些酶缺陷外,大都病因未明,并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继发性痛风是继发于白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病I型等。
某些药物,如速尿、乙胺丁醇、水杨酸类(阿司区林、对氨基水杨酸)及烟酸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痛。
此外,酗酒、铅中毒、铍中毒及乳酸中毒等也可并发继发性痛风。
临床诊疗工作中习惯把"原发性"省略,我们通常所说的"痛风"一般都指原发性痛风而方。
痛风归根结底是由于器官和组织内酶〈即促进尿酸合成的酶和抑制尿酸生成的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沉积在关节组织和肾脏内无法排出造成损害,从而形成痛风。
痛风的发生原因很多,这里只介绍原发性痛风: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仅有尿酸持续或波动性增高。
从尿酸增高到症状出现时间可长达数年至几十年,有些终生不出现症状。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一般最终5%-12%的高尿酸血症发展为痛风。
2、急性痛风关节炎:典型的首次发作常在夜间突然发病因足痛而惊醒。
疼痛高峰在24-48小时,如刀割或咬噬状。
关节周围及软组织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局部不能忍受被单覆盖或周围震动。
初为单关节炎,以拇指、大脚趾多见,其次顺序为足背、跟、膝、腕、指、肘等关节。
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作。
关节红肿热剧痛和活动受限,可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容易被误诊为蜂窝组织炎或丹毒)。
《2024年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痛风的病情演变及防治》范文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痛风的病情演变及防治》篇一一、引言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程漫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中医络病理论的深入研究,其对于痛风的病情演变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旨在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痛风的病情演变及防治策略,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痛风与络病理论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人体内络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痛风患者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肾脏等部位,导致疼痛、肿胀等症状。
从络病理论的角度看,痛风的发生与络脉的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密切相关。
三、痛风病情演变1. 急性发作期:此阶段痛风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活动受限。
此时,络脉阻塞严重,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局部炎症反应。
2. 慢性缓解期:急性发作期过后,患者进入慢性缓解期。
此时,关节疼痛减轻,但尿酸盐仍持续沉积于关节、肾脏等部位。
络脉阻塞逐渐形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导致病情反复发作。
3. 并发症期:长期痛风患者可出现关节畸形、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此时,络脉病变累及全身,病情严重。
四、防治策略1. 预防为主:根据络病理论,预防痛风的关键在于调节体内嘌呤代谢,避免尿酸盐沉积。
饮食方面,应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也是预防痛风的关键。
2.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痛风具有独特的优势。
根据络病理论,可采用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的中药方剂,如桃红四物汤、五苓散等,以改善络脉阻塞,促进气血运行。
此外,还可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辨证施治。
3. 针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法:针灸、拔罐等中医外治法在痛风治疗中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络脉阻塞,缓解疼痛症状。
4.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保持适量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对于防治痛风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痛风的辨别以及预防措施

关于痛风的辨别以及预防措施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很多人会认为是痛风的症状。
而在医生看来,这可能是“假性痛风”,痛风还有假的?一、痛风和“假性痛风”的定义1、痛风痛风是体内尿酸合成过多或排泄不良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发的炎性疾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多见于高尿酸血症者,常会反复发作,与遗传、高嘌呤饮食、过量饮酒、服用某种药物等均有关。
2、“假性痛风”“假性痛风”,学名为“焦磷酸钙沉积病”,是关节炎的一种形式,因为关节软骨、半月板、滑膜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焦磷酸钙沉积,进而引起反应性炎症,触发关节急性肿胀、疼痛、压痛。
症状可自行缓解,与尿酸盐结晶无关。
因两者表现相似,所以焦磷酸钙沉积病被称为“假性痛风”“假性痛风”的发病与遗传、外伤、代谢障碍等因素导致的关节软骨退变相关,比如原发性骨关节炎、膝关节半月板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二、真假痛风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真假痛风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关节会红、肿、热、痛。
但区别也很明显,可以通过这几点不同之处来分辨。
1、发病年龄“假性痛风”:好发于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多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男女分布比例相当。
真痛风:青年、中年、老年人均可发病,较“青睐”中壮年,男女比例相差大,男女比为20:1。
2、疼痛“假性痛风”:急性期的关节肿胀和压痛发展快速,可在6~24小时达到高峰,一般1~2周可自行缓解,但其疼痛相对较轻,还可能出现晨僵、屈曲挛缩等表现。
真痛风:一般会伴有高尿酸血症,典型的发作多起病急骤,夜间或清晨易犯,受累部位会迅速出现红肿热痛,功能受限,而症状又可在数天之内得到完全缓解,间歇期则安然无恙。
3、发病部位“假性痛风”:多发作在大关节,按发生频率依次为膝、踝、腕、肘、髋和肩关节,四肢小关节较少受累。
真痛风:好发于小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还可能累及踝关节、足背关节、膝关节等。
4、“结石”“假性痛风”:很少出现由晶体沉积形成的硬结节。
【论文】痛风及其治疗和预防

上海中医药报/2018年/5月/18日/第003版寻医问病痛风及其治疗和预防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沈怡澄茅建春痛风常被认为是“富贵病”“帝王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
那么,痛风为什么会“痛”?大脚趾为何是痛风发作最常见的部位?又该如何防治痛风?今天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下痛风的相关防治知识。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认识痛风,先要认识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指人体内血尿酸升高的代谢性疾病,是痛风产生的生化基础。
可以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种疾病的两个不同时期。
当痛风患者察觉时,往往已经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了,此时人体内由于持续的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导致体内血尿酸浓度过高,尿酸析出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引起关节炎和痛风石,此时就会突发关节剧痛,其多发生在午夜或清晨,一般在数小时内疼痛可达到顶峰。
有的患者高尿酸血症很多年可终生不发作,临床5%~15%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
痛风是否发作与基因、健康的饮食、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一旦发作就应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不重视的话,高尿酸血症会默默地损害心、肾、胰腺等人体的重要器官。
因此,如果体检时发现血尿酸高于正常值了,请不要忽视,及时就诊,定期随访,防微杜渐。
痛风的好发部位当出现第1跖趾关节部位疼痛时,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痛风。
事实上,有60%~70%的痛风患者疼痛首发于妬趾关节。
为什么好发于第1跖趾关节呢?脚趾第1关节位于肢体末端,此处的软骨、滑膜及关节周围的组织血管少,血液循环缓慢,尿酸更易沉积;同时,这么小的关节承受人体那么重的压力容易损伤,尿酸在损伤处更易沉积;还有局部温度低,使得尿酸盐不易溶解,更易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
中医中药防治痛风中医认为痛风虽病在关节,但因痛风患者多嗜食肥甘厚味,湿热为患,故病本在脾胃。
运用健脾化湿中药治疗痛风能减少痛风发作程度和发作频率。
中医治疗痛风不仅治标,更强调求本,注重全身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病常识
1、痛风是怎样一种疾病,它的发病率如何?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尿酸增高所致的关节病变。
这句话有三层意思:首先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这种病主要引起血尿酸高;临床表现的是关节病变。
痛风像糖尿病一样,也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
痛风的记载。
痛风是一种世界流行的代谢病,越是发达的国家,发病率就越高,所以在欧美
国家比较多见。
据资料统计,其发病率平均为0.3 %。
在亚洲近几十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正
在逐渐上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蛋白质食品成倍的增加及营养过剩,痛风成了
盛行疾病。
在我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嘌呤、高蛋
白、高脂肪的大量摄入,痛风的发病率也在明显升高,达0.2%。
它对健康的损害,对工作与
生活的影响不可低估。
所以长年坚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绝大多数痛风病人享受和正常人一
样的优质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2、有人说痛风是一种“富贵病”这话对吗?哪些人易患痛风?
此话是有道理的。
自古以来,痛风就被认为是王公贵族疾病。
它的发生与多食美味佳肴、
营养过剩有关。
一般来说,生活条件较优越的人比生活条件较差的人更容易得痛风病。
从痛
风病人职业分布来分析,以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商业家及其他从事脑力劳动者居多。
因为
这些人工作条件优越,体力消耗极少,生活水平也较高,所以容易患痛风病。
此外,痛风是一种遗传缺陷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对于家族中有痛风病史的人,应注意有患痛风的
可能。
3、痛风是怎样发生的?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组织,而引起
炎症反应。
而造成血尿酸增高的原因有:
1、遗传性生成过多。
主要由于酶的遗传突变使体内酶的功能缺乏或功能失调。
2、获得性生成过多,包括两个方面:内源性尿酸增高(即体内嘌呤分解代谢;)外源性尿酸增高(即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3、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
各种肾脏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肾功能减退,而使尿酸排泄
减少。
4、痛风有哪些临床特点?
(1)年龄:多发于50岁以上、肥胖男性,少数见于绝经后女性,约5%,男女比20∶1。
(2)部位:主要侵犯周围单一小关节。
首次发作多为拇跖,此后可累及到足背、踝、膝、手指、腕关节等,呈游走性。
(3)时间:常在夜间突然急性发作,经数日至1~2周症情缓解。
(4)症状:病变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部分伴有发热。
(5)如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反复发作,发展为多个关节受累,关节可肥厚、畸形、僵硬。
(6)后期,在耳廓、关节附近骨骼中,腱鞘、软骨内,皮下组织等可见大小不等的痛风石,破溃后溢出白色尿酸盐结晶。
(7)晚期,侵害肾脏,形成肾结石,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
(8)代谢检查:血尿酸含量增高。
(9)X线检查:后期病变关节附近骨质中出现圆形缺损。
5、痛风病情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分几个阶段?
(1)高尿酸血症期:又称痛风前期,一般无痛风症状,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2)痛风早期:由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有典型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症状。
(3)痛风中期:痛风性关节反复发作造成关节肿大,功能障碍,并有痛风结节形成。
(4)痛风晚期: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痛风石增多、增大,尿酸性肾病,肾
结石发展,肾功能明显减退。
6、痛风常容易被误诊,最易误诊为哪些病?
单纯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时,多数有明显的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制,有时伴
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常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等。
有些痛风性关节
炎在首次发作时,由于局部红肿比较明显以及烧灼样疼痛,可被误诊为丹毒(俗称流火)、
蜂窝组织炎,有的被误诊为滑囊炎。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由于病变的关节有变形,最易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此外有被误诊
为外伤性关节炎、牛皮癣性关节炎、慢性滑囊炎、关节结核等。
也有部分痛风发作时无明显
的红肿,仅表现为关节疼痛,也无明显的关节变形,这种情况下常易误诊为一般的关节劳损
或者是骨关节炎。
总之,痛风被误诊为其它关节病的情况,在临床上不少见,如果病人和医生对痛风的临
床特征比较熟悉,对怀疑为痛风性关节炎者常规地进行血尿酸检查,那么就不会造成误诊。
7、得了痛风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法?
目前在痛风的治疗方面 ,西医主要用两类药物 ,一类是控制关节炎急性发作 ,代表药为
秋水仙碱 ,但该药的副作用较大 ,最常见的是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和肝细胞损害 ,并且药效与
副作用呈正相关 ,患者常难以耐受。
其次是一些消炎止痛药 ,如消炎痛、芬必得、扶他林等
等 ,这类药物也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皮疹、发热、肾绞痛及激发急性痛风发作等等。
由于
痛风为非根治性疾病 ,患者往往需长期服药 ,而这些副作用都给患者带来痛苦 ,给医生的用
药也带来困难。
鉴于西药有诸多副作用 ,目前临床都注意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痛风 ,其疗效较
显著 ,副作用小 ,已为广大痛风患者所接受。
8、除了药物治疗外,痛风患者还要注意哪些方面?
到目前为止 ,痛风尚无根治的方法 ,因此每个病人 ,都应长期不懈地坚持自我保健与合
理的治疗。
治疗痛风总的原则是 :合理的饮食控制 :充足的水分摄入 ;规律的生活制度 ;适
当的体育锻炼 ;有效的药物治疗 ;定期的健康检查。
在这前提下进行综合的防治。
(1)去除病因 :肥胖及糖尿病是痛风的诱因 ,调节饮食 ,控制热量摄入 ,避免过胖是防
止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重要环节。
特别要避免暴饮暴食、酗酒。
同时消除紧张、过度疲劳、
焦虑、强烈的精神创伤 ,还要避免外伤、受寒等诱发因素。
此外 ,痛风常伴有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 ,故要积极防止以上疾病。
(2)注意休息 ,多饮水 :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 ,避免关节负重。
尿酸易溶
解于碱性液中 ,当尿PH小于 6.0时 ,宜服碱性药 ,同时要多饮水 ,保持尿液的稀释 ,每日
达 2升以上 ,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防止结石的形成。
蔬菜、水果属碱性食物 ,可能尿液碱性
反应 ,促进尿酸排出 ,又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 ,因此宜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
(3)注意痛风饮食禁忌、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4)夏秋季节是此病好发季节 ,需要预防性服药。
9、痛风可以预防吗 ?有哪些预防措施 ?
痛风虽然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但后天性的一些因素对促使痛风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这
些后天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工作及生活条件、嗜好、体力活动等。
下列一些措施
对预防痛风的发生有很大的作用 :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尽量避免吃嘌呤含量较高的饮食。
多饮水 ,保持每天有充足
的尿量。
(2)每日根据工作与活动量安排一日三餐 ,定量进食 ,不要吃得过饱 ,也不要随意增加
进餐次数 ,以免热卡及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3)对从事脑力劳动及坐办公室的人 ,应避免长时间地持续用脑 ,久坐 ,要注意劳逸结
合 ,每日应安排一定时间的运动。
(4)生活要有规律 ,按时作息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消除不良的生活习惯 ,尤其是熬夜 ,
情绪要平和 ,心情要乐观。
(5)戒除不良嗜好 ,如吸烟、酗酒等。
(6)每年检查一次血尿酸 ,以及时发现早期高尿酸血症 ,及时治疗可防止其发展为痛风。
只要坚持做到上列预防措施 ,则发生痛风的机会将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