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十四第1讲俄国十月革命练习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俄国十月革命每日一题

专题俄国十月革命(2019年山东临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对于“世界革命”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
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B.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C.大大推动了全球工业化进程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参考答案】B.四个变化: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取政权(《四月提纲》)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十月革命)夺取政权。
4.从革命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1917年4月,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917年10月,党中央决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这一政策变化A.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C.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方针D.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A.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B.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C.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D.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反对十月革命。
他认为“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那么号召城乡工人和最贫苦的农民推翻资本主义就是荒谬的”。
他强调,俄国作为资本主义发育滞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这个社会还没有磨出烤制社会主义面包的面粉。
该观点A.意在说明俄国的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B.没有全面分析俄国国情与历史复杂性C.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D.说明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A【解析】据材料可知,苏汉诺夫认为俄国缺少建立社会主义的条件,所以他旨在批评《四月提纲》中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故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实施时,俄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故B项错误;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俄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十四_第1讲_俄国十月革命含解析

板块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二月革命后面临的问题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更迭频繁的原因2《四月提纲》的内容3十月革命的影响4《土地法令》制定的目的和影响5俄国十月革命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对苏联史学界评价十月革命的影响6综合7一、选择题1.(2017·广东梅州一模)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解析:B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再是要求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和平”与“面包”,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故B 项正确。
2.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时间(俄历)机构(政府)3月2日第一届临时政府5月6日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7月24日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9月25日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B.布尔什维克党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解析:C 材料反映了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替频繁,说明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得不到苏维埃的支持,苏维埃代表人民的利益,C项正确,A项错误。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主张和平夺权,B项错误。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下台的原因是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得不到广泛支持,没有十月革命,照样会下台,D 项错误。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41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2.[2014·四川高考]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 1990~ 2006 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 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 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命题思路 本题以对十月革命的调查为切入点,意在 考查认识历史结论的能力。
1.政治上:建立起人类社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给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2.经济上:使俄国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统 治,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3.思想上: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
2.[2017·黑龙江大庆模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世界 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 的“自由人联合体”时代的到来。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 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 命”的符号,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
提示:不对。十月革命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战只是 十月革命的催化剂。没有一战也会有十月革命,只是时间 的早晚而已。
2.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性质相同吗? 试答
提示:不同。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 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是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你能图解一下十月革命吗? 试答 提示:
4.十月革命为何能取得胜利? 试答 提示:(1)客观原因: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社会 矛盾最尖锐;②一战为其创造了国际环境;③二月革命胜 利奠定了基础。 (2)主观原因:①有广泛的群众支持;②布尔什维克党 的正确领导;③军队英勇作战;④及时采取措施巩固政权。
板块二 互动探究·分层突破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十四_第1讲_俄国十月革命含解析

板块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1.(2017·广东梅州一模)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解析:B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再是要求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和平”与“面包”,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故B 项正确。
B.布尔什维克党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解析:C 材料反映了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替频繁,说明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得不到苏维埃的支持,苏维埃代表人民的利益,C项正确,A项错误。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主张和平夺权,B项错误。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下台的原因是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得不到广泛支持,没有十月革命,照样会下台,D项错误。
3.在某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席反驳道:“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
”这一会议的背景是( )A.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B.《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C.七月事件促使斗争策略的改变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解析:B 材料反映了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任务要求的转变,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B项正确。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纲要求]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1 俄国十月革命1.条件⎩⎪⎪⎪⎨⎪⎪⎪⎧客观条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 阶段。
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 建色彩,对内进行压榨,对外推行扩张和瓜 分世界的政策。
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殖民地人民的反 抗斗争此起彼伏。
主观条件⎩⎪⎨⎪⎧ ①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召开。
②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 诞生。
2.二月革命⎩⎪⎪⎨⎪⎪⎧原因:一战使俄国局势恶化,人民群众掀起反战、反饥 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过程: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转为起义。
结果⎩⎪⎨⎪⎧ ①推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②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进程⎩⎪⎪⎨⎪⎪⎧《四月提纲》⎩⎪⎨⎪⎧ ①俄国革命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移到 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不可能。
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 武装起义的方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
《告俄国公民书》的发表,宣告临时政府被推翻。
4.结果⎩⎪⎪⎨⎪⎪⎧ 建立新政权⎩⎪⎨⎪⎧ 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 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 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性质: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的 社会主义革命。
5.意义⎩⎪⎨⎪⎧(1)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 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第1讲俄国十月革命课时作业含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河北衡水摸底)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己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
这次革命(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C.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D.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答案 A解析由材料“革命的气氛……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可知所述的革命是二月革命,此次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2.(2019·重庆区县高二期末)1917年3月12日(俄历2月27日),布尔什维克党发布《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号召人民:推翻沙皇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没收皇室和地主土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这表明二月革命( )A.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B.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C.已转向社会主义革命D.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答案 B解析布尔什维克党的斗争目标集中反映了二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反对封建专制压迫、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要求,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性质,故选B项。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转向社会主义革命说法有误,排除A、C两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斗争目标不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排除D项。
3.(2019·江苏省四星级学校高三第一次调研)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将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
1917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俄国彼得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的口号。
各工厂工人纷纷响应。
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
当月27日晚,起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
这次革命使俄国(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D.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答案 D解析根据“打倒沙皇!打倒战争!”可知,这是二月革命的背景。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人民版

课时规范练1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俄国十月革命一、选择题1.(2022·江苏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人人劳动是圣西门“实业制度”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人人都劳动的社会目标,圣西门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一方面,对民众进行劳动教育,宣传“劳动是美德”和“劳动受尊重”的思想;另一方面,政府要禁止游手好闲、奢侈淫逸的行为。
这说明了圣西门( )A.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B.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故选A项;,尚未认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排除B项;圣西门提出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排除C项;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推翻资产阶级私有制,排除D项。
2.(2022·浙江5月联考)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撰写的一本小册子,初版只有23页,在伦敦一个小印刷所里印刷。
然而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用110多种文字出版了1 000多次,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这本小册子是( )A.《资本论》B.《德法年鉴》C.《共产党宣言》110多种文字……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可知,1848年2月,马克思、恩,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故选C项。
3.(2022·湖南怀化一模)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为了自身利益没有任何计划的生产,最终造成了资源浪费,引起生态危机。
马克思的观点意在( )A.寻求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途径B.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具有预见性C.揭示引发生态危机的社会制度根源,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会导致自,意在寻求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途径,故A项正确。
经济危机发生以后的分析,不能说明预见性,B项错误;材料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突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直接影响”程度表达不当,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专题复习(通用版)课件:专题十四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共25张PPT)

二. 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
倒沙皇 指方向 抛幻想
(出现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 权并存) (以和平夺权方式从资民革命过 渡到社义革命) (结束两权并存局面)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七月流血事件”
——导火线
• 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 民强烈不满。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 • 影响:临时政府开始大肆搜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 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 可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 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 露,赫鲁晓夫、勃列日 涅夫的改革,由于没有 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最后以失败告终。戈尔 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 联解体,证明了斯大林 体制的失败。 (1)十月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由俄国特 殊国情决定的 (2)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历程,打破 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3)开创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二. 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5日)在布尔什维克党彼得 格勒委员会的号召下爆发起义。 沙皇尼古拉二世忙从前线调回 军队,但已无济于事。3月12 日,彼得格勒起义获得胜利, 这即是俄国二月革命,当晚工 兵代表苏维埃成立。3月15日,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成。尼古 拉二世退位,俄国罗曼诺夫王 朝从此覆灭。 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举行示威游行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知识概述】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 家的建立 化道路的探索 十月革命后,苏俄 “一战”期间,俄 先后探索了战时共 国国内外矛盾尖锐, 产主义政策和新经 1917 年俄国无产阶 核 济政策。列宁逝世 心 级取得十月革命的 后,斯大林逐渐废 内 伟大胜利,建立了 除新经济政策,形 容 人类第一个社会主 成了高度集中的计 义国家,使社会主 划经济体制 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专 题 主 旨 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一、选择题
1.(2017·广东梅州一模)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B.
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解析:B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再是要求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和平”与“面包”,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故B 项正确。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党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解析:C 材料反映了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替频繁,说明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得不到苏维埃的支持,苏维埃代表人民的利益,C 项正确,A 项错误。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主张和平夺权,B 项错误。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下台的原因是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得不到广泛支持,没有十月革命,照样会下台,D 项错误。
3.在某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席反驳道:“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
”这一会议的背景是( )
A.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
B.《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
C.七月事件促使斗争策略的改变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解析:B 材料反映了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任务要求的转变,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B项正确。
4.(2017·安徽名校联盟调研)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
”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
A.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彻底改变了社会落后面貌
解析:C 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革命”,是因为俄国通过这些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并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模式,C项正确;A、B两项仅反映了其中一个方面,排除。
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D项错误。
5.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这一措施( )
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推动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解析:B 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开展的,A项错误;《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推动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B项正确;苏俄(联)工业化从1928年开始,C项错误;材料中“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说明土地制度不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度,D项错误。
【新知生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对封建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以建立民主制度为目的的革命,通常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 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通过革命斗争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对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6.苏联史学家在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时出版了《伟大的十月和东方各国人民》一书,其中心思想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真正具有包罗一切的普遍影响”“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
书中思想( )
A.过分夸大了十月革命影响
B.有利于增进社会主义国家团结
C.高度评价它世界范围的意义
D.指出十月革命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解析:A 材料中“包罗一切”“决定性”的形容,明显是夸大了十月革命的影响,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在思想上的表现,不利于增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故A项正确,B、C两项错误;该思想强调“对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给予了决定性的影响”,并非针对西方国家,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仔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沈泊尘(中国)《虽不中亦不远矣》(19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
(说明:可对漫画进行整体解读,也可对漫画的某一部分进行解读;可对漫画的寓意进行肯定,也可否定。
)
解析:根据漫画内容“俄皇被刺”“德皇危在旦夕”“1918”“民主”等基本信息能够判断十月革命的爆发推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传播民主思想,冲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解读该漫画可从作者的国籍、作画的时间和目的、肯定十月革命的重要作用等角度来分析。
如以作者作画的目的来看,对十月革命的赞颂反映了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思想领域带来新变化;原因可从近代中国探索救国的曲折历程、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意义等方面论述;最后可从客观评价漫画作者的主观性出发,判断漫画的史料价值。
答案:(示例)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俄国十月革命的颂扬,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新变化。
近代中国在经历了各种救国方案的失败后,急需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解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迷茫中的中国提供了新的救亡道路,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转而向俄国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
作品把民主比作利剑,不仅已致俄皇于死命,而且将波及德皇,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及影响,并暗示其将影响到中国。
漫画作品是对重要历史事件的特殊呈现方式,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性,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