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新课标九年级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1

合集下载

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大气压强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

以下事实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飞镖的箭头很尖B.拦河坝的截面上窄下宽C.用吸管吸取饮料D.大型客机在空中水平飞行2.如图所示是个自制气压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着它登山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柱会逐渐上升B.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C.玻璃管中液柱静止时,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D.为提高气压计测量精度,可选用更粗的玻璃管3.在实验中,常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道理与其相同的是()A.鲜花的香味“吸”引过来很多蝴蝶B.磁铁可以“吸”引大头针等铁制品C.中医理疗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D.车快速驶过,尘土会被“吸”向车的尾部4.下列关于大气压的描述,错误的是()A.1标准大气压值约为105Pa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很大C.利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高D.用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不掉落,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了5.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图,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是真空的B.玻璃管倾斜时,外界大气压强变为74cm高水银柱C.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D.若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6.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塞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

这是因为倒出部分开水后()A.使瓶内水发生汽化,瓶内气压增大B.使瓶内水蒸气液化,瓶内气压减小C.使瓶内水蒸气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D.外界进入的冷空气受热膨胀,瓶内气压增大7.如图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上升B.乙图中大气压变小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C.把乙装置从高山脚下拿到高山顶上,玻璃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一定变小D.乙装置更能准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8.用真空采血管抽血时,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

2022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2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附答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9.4 大气压强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共24分〕1.以下小实验或生活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 吸盘挂钩B. 吸管吸饮料C. 纸板托水D. 凸出的橡皮膜2.以下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A. 液位计B. 船闸C. 水库大坝D. 吸尘器3.以下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 热气球升空B. 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C. 用吸管吸开口瓶中的饮料D. 高压锅煮饭4.做如下列图的实验,小试管在水流出时不下落反而上升,主要依靠的是〔〕A. 大气压强B. 水的分子引力C. 手的吸引力D. 两试管间的相互吸引5.如下列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情景,要使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变小,以下操作可行的是〔〕A. 将玻璃管稍微倾斜放置B. 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升C. 换用更粗的玻璃管做实验D. 将装置到山顶上做实验6.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A. 帕斯卡裂桶实验B. 马德堡半球实验C. 阿基米德实验D. 伽利略斜面实验7.如下列图,装有常温水的玻璃瓶中密封局部空气,细玻璃管插入瓶中,玻璃管与瓶塞接触局部不漏气,以下关于细管中水柱桂液面升降情况,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 用力挤压玻璃瓶,液面上升B. 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液面上升C. 在细管管口水平吹气,液面下降D. 提着玻璃瓶从十楼走到一楼,液面下降8.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以下操作能到达目的的是〔〕A. 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B. 用重物压易拉罐,易拉罐变瘪C. 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D. 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9.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下列图.关于烧瓶内的水,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B.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 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D.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10.用一端封闭的足够长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以下哪种情况会影响管内水银柱的高度〔〕A. 改变玻璃管的粗细B. 少许改变管的倾斜程度C. 改变水银槽内水银面的上下D. 玻璃管内漏进少许空气11.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的压强时,能肯定管内确实漏进了空气的现象是〔〕A. 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小于76cmB. 使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增加C. 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D. 将管从水银槽内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12.图甲是自制气压计静置在1楼时的情形,图中另外四个图所示情形合理的是(: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A. 乙、丙、丁B. 乙、丙、戊C. 乙、丁、戊D. 丙、丁、戊二、填空题〔共5题;共12分〕13.攀登喜马拉雅山顶峰的队员们,在山峰上做饭时,只能使用高压锅,否那么食物就煮不熟,原因是峰顶________低,水的________低.14.如下列图,把刚从火焰上拿开且水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紧,倒过来向瓶底浇冷水,将会看到________的现象.15.著名的___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密度越________ ,大气压强就越________ .〔后两空均选填"大〞或"小〞〕16.著名的_______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在1644年,意大利的科学家________用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是________ .17.如图,小明自制了一个气压计,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假设拿着此气压计从29楼下到1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将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9分〕18.小明在学习完"大气压强〞后,从网络上查阅到我国主要城市中|心区平均海拔高度及通常情况下的大气压值和水的沸点的统计数据,如下表:城市海拔高度〔米〕大气压〔千帕〕水的沸点〔℃〕上海100成都贵阳兰州拉萨根据以上信息答复:①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是________ .②海拔高度为3000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________ .A.75℃B.83℃C.90℃D.100℃③用橡皮薄膜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如下列图.假设将此瓶从上海带到拉萨,将会观察到瓶口上的橡皮膜________〔选填"向上凸起〞或"向下凹陷〞〕.这是因为________ .19.如下列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图.〔1〕先将一端封闭、长约1m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_______;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稳定后,玻璃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为________ .〔2〕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选填"上升〞、"不变〞、"下降〞〕假设将玻璃管稍微倾斜,那么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________;假设将细玻璃管换为粗玻璃管,那么管内外液面高度差________;假设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液面高度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15分〕20.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为什么?为满足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需要,假设制造适合在青藏高原地区使用的高压锅,应适当增大还是减小平安阀的质量?21.在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铁桶就变扁了.请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2.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塑料吸盘压在平板玻璃上,挤出里面的空气,在吸盘下的挂钩上挂上重物,吸盘不会掉下来,请你解释原因.如果把这套装置移入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抽出里面的空气,如图乙所示,请你预测发生的现象.答案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2.【答案】D3.【答案】C4.【答案】A5.【答案】D6.【答案】B7.【答案】C8.【答案】D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D二、填空题13.【答案】气压;沸点14.【答案】水再次沸腾15.【答案】马德保半球;托里拆利;小;小16.【答案】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气压计17.【答案】大于;降低三、实验探究题18.【答案】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C;向上凸起;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所以瓶外气压小于瓶内的气体压强,橡皮膜向上凸起.19.【答案】〔1〕空气;760mm〔2〕不变;不变;下降四、解答题20.【答案】解:(1)大气压强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水面上方气压越小,沸点越低,用煮的烹调方式不容易把食物做熟,所以很少用煮的烹调方式.(2)根据高压锅内外气压平衡的原理,锅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与平安阀产生的压强之和,因此,西藏地区外界大气压低,可以增加平安阀的质量来增加大锅内气压,提高沸点.21.【答案】解: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时,大量的水变成水蒸气;然后把桶口堵住,再浇上冷水,由于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使得铁桶内的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22.【答案】解:首|先用力将塑料吸盘压在平板玻璃上,将塑料吸盘中的空气排出,松手后,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玻璃上,在吸盘下的挂钩上挂上重物,吸盘不会掉下来.把这套装置移入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抽出里面的空气,随着气体的减小,气体压强逐渐减小,在重力大于大气压力时,挂钩会掉下.第二套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共24分〕1.鸡蛋放人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下列图向杯中加盐,使鸡蛋慢慢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上.在此过程中,关于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始终保持不变B. 始终变小C. 先不变,后变大D. 先变大,后不变2.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下列图.那么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A. F甲<F乙, ρ甲=ρ乙B. F甲<F乙, ρ甲>ρ乙C. F甲>F乙, ρ甲>ρ乙D. F甲=F乙, ρ甲<ρ乙3.把重8N、体积为1.0×10 -3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A. 漂浮F浮=10NB. 悬浮F浮=8NC. 漂浮F浮=8ND. 沉在水底F浮=10N4.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液体,将密度为3 ,体积为40cm3物体B放入液体中时,通过磅秤测得其总质量为150g.用一细绳提起物体B ,使物体B的体积刚好有一半露出液面且保持静止不动时,磅砰示数为66g ,如图乙所示.〔g取10N/kg〕.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两次台秤示数的变化等于物体B两次所受浮力的变化B. 图乙中物体B下外表受到的液体压力为C. 图甲中物体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D. 物体B受到细绳的拉力为5.如下列图,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它所受的浮力及露出水面体积的变化情况是〔ρ海水>ρ江水〕〔〕A.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B.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C.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D.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6.关于物体浸在水中受到的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 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7.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将烧杯放在同一个水槽中,静止时如下列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三个烧杯所受浮力相等B. 乙液体的密度最|大C. 丙液体的密度比水大D. 三种液体的密度相等8.游泳时佩戴游泳圈是防止溺水的有效方法,质量为50kg的小蓉佩戴游泳圈后,能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如下列图,游泳圈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最|符合实际的是〔〕A. 5000NB. 500NC. 50ND. 5N9.以下几种情况中能使受到浮力变大的是〔〕A. 潜水浸没在水中后继续下潜B. 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C. 从水银中取出铁球放入水中D. 人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10.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如下列图,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B. 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C. 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D. 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11.如图,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四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A重4N ,B受到的浮力为8N ,A、B密度之比为2∶5 ,那么〔〕A. A ,B所受的重力之比为5∶2B. A ,B所受的浮力之比为1∶2C. 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为1ND. 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12.如下列图,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部之前,能正确反响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外表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13.小明通过实验验证了浸在液体中的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等于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液,其正确操作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F1、F2、F3、F4分别表示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假设用F1、F2、F3、F4分别表示出F浮与G排液,那么F浮=________ ,G排液=________ .14.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为了研究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____的关系,应用________测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利用________测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本实验中我们还应选择不同液体及不同的固体进行屡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15.在装满水的杯中轻轻放入一个重为、体积为的木块,静止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那么木块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__N ,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________ m3,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一驶轮船由长江驶入东海后,船所受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船身将________〔选填:浮上、沉下〕一些.17.排水量为1.5×103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受到河水的浮力是________N .船排开河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 .当这艘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时,它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ρ河水=1.0×103kg/m3 ρ海水=1.03×103kg/m3〕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3分〕18.如以下列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答复下面的问题.〔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________ , 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________ ;〔2〕比较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________有关;〔4〕比较________ 图和________ 图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19.在物理课上,小明正在进行"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活动,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列图,实验过程如下:〔1〕请根据图片和小明的操作过程答复下面问题:将小明的操作过程中的不完整局部填充完整.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读出________;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整理实验器材.〔2〕指出小明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_______;〔3〕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 ,纠正后,C、D 步骤重新测量.〔4〕实验结论,橡皮受到的浮力________排开的液体重力〔选填等于/大于/小于〕.〔5〕如果小明在步骤A 的操作中,只将橡皮的一局部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那么________ 〔选填能/不能〕得到与〔4〕相同的结论.〔6〕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________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四、计算题〔共2题;共25分〕20.一个不规那么的实心物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的水,g=10N/kg ,求:〔1〕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21.如下列图,一边长为10cm ,密度为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着置于容器内的水中,g =10N/kg .求:〔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2〕细线的拉力大小;〔3〕细线剪断后,当木块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答案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2.【答案】D3.【答案】C4.【答案】C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C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A二、填空题13.【答案】F1-F2;F4-F314.【答案】体积;弹簧测力计;量筒;得出普遍性规律15.【答案】;;不变16.【答案】不变;浮上17.【答案】1.5×107;1.5×103;变小三、实验探究题18.【答案】〔1〕受到向上浮力;浮力〔2〕排开液体的体积〔3〕密度〔4〕D;E19.【答案】〔1〕重力G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G2〔3〕在B步骤中,水面没有到达溢水口〔4〕等于〔5〕能〔6〕体积四、计算题20.【答案】〔1〕解:由于烧杯的水是装满的,排开的水就是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答: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2〕解:由上述可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的体积物体的体积是0.8?10-4m3.答:物体的体积是0.8?10-4m3.21.【答案】〔1〕解:木块的体积V =(10cm)3 =1000cm3 =1×10 -3m3由于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所以V排=V = =1×10 -3m3木块所受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 -3m3 =10N答: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为10N〔2〕解:木块的重力G木=mg =ρVg =0.6×103kg/m3×1×10 -3m3×10N/kg =6N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木块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的作用,根据力的平衡可知F浮=F拉+G 所以,绳子对木块的拉力F拉=F浮-G =10N -6N =4N答:细线的拉力大小为4N;〔3〕解:细线剪断后,当木块静止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那么F浮′ =G =6N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 =6×10 -4m3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露=V -V排′ =1×10 -3m3 -6×10 -4m3 =4×10 -4m3答:细线剪断后,当木块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4×10 -4m3 .。

学习初三大气压强练习题

学习初三大气压强练习题

学习初三大气压强练习题大气压强是研究天气和气候的重要物理量之一。

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概念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并深入理解大气压强知识。

1. 根据气压的定义,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气压是空气质量与体积的乘积。

B. 气压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空气重力的大小。

C. 气压是温度与体积的比值。

D. 气压是大气中气体分子的数量。

2. 假设某地海拔为1000米,气温为20摄氏度,某一时刻该地的气压为100.5千帕,求该地的真空压强。

提示:真空压强即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强。

3. 以下哪个因素对气压的影响最小?A. 海拔高度B. 温度C. 大气湿度D. 风速4. 一匹赛马在比赛中奔跑时,气压计的读数会发生什么变化?提示:假设天气状况没有变化。

5. 气压计是利用什么物理原理测量气压的?A. 容器变形原理B. 静压平衡原理C. 血压变化原理D. 温度膨胀原理6. 当我们站在海平面上时,气压的值约为多少?A. 101.3千帕B. 100.5千帕C. 99.5千帕D. 102.3千帕7. 将100毫米汞柱气压转换为千帕时,其值约等于多少?A. 9.8千帕B. 13.3千帕C. 1.33千帕D. 98千帕8. 某地一天的气压变化如下:上午9时为101.3千帕,中午12时为101.2千帕,下午3时为101.4千帕。

请问该地的气压变化情况如何?9. 在一座山上,气温为15摄氏度,气压为90千帕,而在山脚下,气温为25摄氏度,气压为100千帕。

请问山脚下与山上的气压差是多少?10. 为了方便气象观测,测量气压时通常使用的单位是什么?A. 千帕B. 巴C. 毫米汞柱D. 帕斯卡练习题答案:1. B2. 99.8千帕(按照每100米高度下降1千帕的比例计算)3. D4. 不变5. B6. A7. C8. 气压略微下降,然后上升9. 10千帕10. C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复习了大气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相关概念。

大气压强(一)

大气压强(一)

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大气压强(一)1、浸在空气中的物体受到的压强称为,简称为。

2、因为气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压强向。

3、历史上首先证明大气压强的实验是;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实验是。

4、标准大气压P0的大小等于 Pa,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5、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是。

6、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大气压为我们服务,请举出两个这方面的例子:(1) ;(2) 。

7、把注射器活塞往外拉时,药液在作用下进入注射器内, 注射器针头做得比较尖,这是为了 .8、在教室里用如图所示的喷壶喷洒消毒药液时,向壶内打气的目的是使壶内液面上方空气的压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

9、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水的沸点较的缘故;(2)如图所示,治病输液时,药水瓶口A处常插着两根塑料管B、C,其中插C管的目的是利用使输液能顺利地进行.8题图 9题图10、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往瓶内倒一点开水,晃动几下后倒掉,并迅速盖紧瓶盖。

随后看到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11、赵晶和王霞两同学讨论大气压的应用,举出了下列四种事例,其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事例是()A、把吸盘式挂衣钩贴到墙上后,可以挂衣服B、用力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冲进轮胎中C、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才容易倒出来D、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12、在高山上不容易煮熟食物,这是因为高山上 ( )A.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B.气压高,水的沸点低C.气压低,水的沸点高D.气压低,水的沸点低1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用吸管吸起汽水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14、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护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A.软木塞受潮膨胀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粘住 D.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15、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3)已知注射器的容积是4.5ml,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偏大:.偏小:.16、小红在学习大气压的测量时,要求老师在教室中做托里拆利实验。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习题(附有答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习题(附有答案)

压强习题一、填空题(本题包含20小题)1.著名的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合________帕,约________帕. 2.(05沈阳市(课改区))把钢笔水吸入笔囊中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水银柱的高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已知实验室所在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在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上方为真空,则管内A点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柱,槽内B点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柱.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管内进入了一点空气,测得的结果是730毫米汞柱,而当时实际大气压的值是756毫米汞柱,那么管中水银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是________毫米汞柱.6.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灌入的液体是_______.若管内灌入的是水,当玻璃管倒置在水里,要求管顶出现真空,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米;若管内灌入的是煤油,则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米.(ρ油=0.8×103kg/m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7.(04湖南郴州)在标准大气压(1.0l×l05Pa)下,面积为20m2的房顶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8.(05安徽省)在玻璃瓶内装一些水,用一个插有两端开口细管的塞子将瓶口塞紧,如图所示,从细管的上端向瓶内用力吹气,当停止吹气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9.(04重庆北碚)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读出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74cm,当地大气压强的大小为____________Pa(g=10N/kg,水银的密度为13.6×103㎏/m3),由此可知,当地位置比海平面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019最新】物理人教新课标九年级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1word版

【2019最新】物理人教新课标九年级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1word版

【2019最新】物理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大气压强(同步练习)1word版一、填空题1.首先验证了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精确的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

2.水银气压计可以测量_________的大小。

它是根据_________实验原理制成的。

3.图中为“研究水的沸点跟水面气压关系”的实验装置,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_________沸腾(选填“继续”或“不再”),这个现象表明: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___________________4.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往瓶内倒一点开水,晃动几下后倒掉,并迅速盖紧瓶盖。

随后看到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二、选择题1.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A 1NB 10NC 100ND 1000N2.在大气压为1.01×105Pa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发现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仅为750mm,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太长了B.玻璃管倾斜了C.玻璃管上端进入少量空气D.玻璃管太粗了3.公式p=ρgh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适用密度均匀的气体、液体、固体B.适用密度均匀的气体、液体C.只适用密度均匀的液体D.适用于密度均匀的液体和密度均匀的柱形固体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下列那种方法正确?A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不变B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C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的长度和竖直高度都不变D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的长度和竖直高度都变5、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A、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内B、将注射器中的药液推入肌肉内C、水往低处流D、水利发电6、把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 )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C.酒瓶中无水D.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7、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人教版《9.3大气压强》同步练习姓名:日期:【知识梳理】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且有,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

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实验。

4、一标准大气压等于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帕斯卡,约支持m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气压计(无液气压计)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

(应用:)【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用吸管吸起汽水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下面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 ( ) A.向水银槽里加少量水银 B.将管倾斜C.将玻璃管变粗 D.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3.做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A.往上喷出 B.稍微下降 C.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D.降到与管外水平面相平4. 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钢笔吸墨水 B.用吸管吸饮料C.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往高处 D.用高压锅煮食物5.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哪句话是错误的 ( )A.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B.大气压的值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C.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D.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大气压的值不完全相同6.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图(a),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B.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C.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D.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7.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所示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以上都有可能8.水银气压计挂斜了,读起来就会 ( )A.比实际气压大 B.比实际气压小 C.与实际气压一样大 D.无法判定9.登山运动员徒手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在继续攀登海拔4 000m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A.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 B.高处气温太低C.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D.该运动员体质太差10.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1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12. 分别用横截面积是1 cm2和0.5 cm2的玻璃管同时、同地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两种情况下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之比是()A.1∶2B.2∶1C.1∶1D.无法确定13. 用塑料管能吸瓶内果汁,是由于()A.塑料管本身有吸水作用B.人体内对果汁产生的吸引力C.塑料管内气体被吸压强减小,大气压使果汁沿塑料管上升D.果汁本身产生的压强大14. 如图所示,把一只玻璃杯的杯口朝下,竖直按入水中,在杯子按入水中的过程中则()A.杯内充满水B.水不能进入杯内C.水进入杯中,杯中空气压强越来越小D.水进入杯中,杯中空气压强越来越大15.常用如图所示的喷壶来喷药消毒.下列关于它在喷药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喷壶把药液汽化了 B.喷壶把药液液化了C.喷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喷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二、填空题1、著名的________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1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__Pa,在同一地区,海拔500 m处的大气压比海拔1000 m处的大气压要___________.2、如图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和水_____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杯口转到(d)、(e)所示的位置纸片和水_______________,说明大气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知识点回顾1.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处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2)产生原因:①空气受到作用;②空气具有。

(3)验证实验: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实验;(4)生活中的例子:瓶吞蛋实验、覆杯实验、吸管吸饮料、吸墨水等;(5)大气压的测量:①图示:②意大利科学家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等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常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P0,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 Pa;(6)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大气压越;(7)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随气压的增大而(均选填“升高”或“降低”)。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最早测得大气压强的值的科学家是()A.牛顿B.帕斯卡C.马德堡D.托里拆利2.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回水管的水阻隔臭气B.注射器注射药液C.使用拔火罐治病D.电子孔明灯升空3.在冬天,剩有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且不易拔出,其主要原因是()A.软木塞受潮膨胀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C.瓶内气体因温度降低而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D.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4.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

下列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用该实验装置精确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B.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大于760mmC.若将玻璃管向上提2cm,但玻璃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以下,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D.如果用密度更小的液体替代水银,所测的大气压值会变小5.如图所示,在小瓶中装入适量带色的水,瓶口用橡皮塞塞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大气压强(同步练习)1.txt一个人一盒烟一台电脑过一天一个人一瓶酒一盘蚕豆过一宿。

永远扛不住女人的小脾气,女人永远抵不住男人的花言巧语。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强》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首先验证了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精确的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

2.水银气压计可以测量_________的大小。

它是根据_________实验原理制成的。

3.图中为"研究水的沸点跟水面气压关系"的实验装置,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看到水_________沸腾(选填"继续"或"不再"),这个现象表明: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___________________
4.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往瓶内倒一点开水,晃动几下后倒掉,并迅速盖紧瓶盖。

随后看到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二、选择题
1.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A 1N
B 10N
C 100N
D 1000N
2.在大气压为1.01×105Pa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发现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仅为750mm,其原因可能是 ( )
A.玻璃管太长了
B.玻璃管倾斜了
C.玻璃管上端进入少量空气
D.玻璃管太粗了
3.公式p=ρgh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适用密度均匀的气体、液体、固体
B.适用密度均匀的气体、液体
C.只适用密度均匀的液体
D.适用于密度均匀的液体和密度均匀的柱形固体
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下列那种方法正确?
A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不变
B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C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的长度和竖直高度都不变
D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的长度和竖直高度都变
5、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内
B、将注射器中的药液推入肌肉内
C、水往低处流
D、水利发电
6、把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 )
A.充满水[来源:学科网]
B.有水,但不满
C.酒瓶中无水
D.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
7、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当胸廓容积扩大时其内压强与大气压的关
系是[来源:Z+xx+]
A 大于大气压 [来源:学科网ZXXK]
B 等于大气压
C 小于大气压 [来源:学科网ZXXK]
D 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8、(多选)下列四幅图中,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是 ( )
三、实验题:
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 p=____.
(2)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学科网ZXXK]
参考答案
一、1.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2.大气压,托里拆利;3.不再,升高4.瓶子变瘪了,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二、1.D 2.C 3.D 4、B 5、A 6、A 7、C 8、BD
三、(1)FL/V(2)注射器内不是真空,有一定的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