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大气压实验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大气压实验报告(初步认识大气压)

初中物理大气压实验报告(初步认识大气压)

大气压原理
解说词:今天我要做的实验是大气压原理。

实验器材是一盆染了颜色的水、一个空塑料杯、一个盖子、一盆清水。

首先,将空杯子灌满染了颜色的水,再将盖子盖在水面上,快速翻转杯子(使杯子底朝上),我们可以发现盖子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漏出来。

然后将盖着盖子的杯子放入清水中,撤掉盖子,把塑料杯提起来一点(但不要接触空气),可以发现水依然不会漏出去。

但是如果使杯子里的水接触一点空气,水就会立即全部漏出。

这个实验说明空气中有大气压,是杯子内外的压力差使一开始扣在杯子上的盖子和水不会漏出来。

实验目的:通过装满水的杯子和外界空气的压力差来证明空气中有大气压。

实验器材:一盆染了颜色的水、一个空塑料杯、一个盖子、一盆清水。

实验步骤:(1)将空杯子灌满染了颜色的水,再将盖子盖在水面上。

(2)快速翻转杯子(使杯子底朝上)。

(3)将盖着盖子的杯子放入清水中,撤掉盖子,把塑料杯提起来一点(但不要接触空气)。

(4)使杯子里的水接触一点空气。

实验现象:快速翻转杯子(使杯子底朝上),我们可以发现盖子不会掉下来,水也不会漏出来;将盖着盖子的杯子放入清水中,撤掉盖子,把塑料杯提起来一点(但不要接触空气),可以发现水依然不会漏出去;使杯子里的水接触一点空气,水就会立即全部漏出。

实验结论:空气中有大气压,是杯子内外的压力差使一开始扣在杯子上的盖子和水不会漏出来。

初中物理大气压实验报告(吹吸管管内液体上升)

初中物理大气压实验报告(吹吸管管内液体上升)

实验名称:吹吸管管内液体上升
一、实验目的
了解空气中的大气压和压强差。

二、实验器材
一个空塑料杯、两根吸管(吸管1和吸管2)、水。

三、实验步骤及现象
1、将水倒入空杯中,将吸管1插入杯中,发现吸管1中的水面和杯中的液面平齐。

2、将吸管2对准吸管1的上端开口处,并轻轻吹气,发现吸管1中的水面会上升,并高出杯中的液面。

3、继续通过吸管2用力吹气,吸管1中的水面会再次上升,甚至会喷出。

四、实验分析
1、往吸管2中吹气,吸管1上方空气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吸管1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液面上升。

2、如果用力吹气,吸管1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快,压强更小,吸管1内的液体受到向上、向下的压强差更大,液面上升的高度更高,甚至会喷出。

五、实验结论
1、空气中确实存在大气压及压强差。

2、流体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测量大气压的三种实验方法

测量大气压的三种实验方法

测量大气压的三种实验方法作者:徐玉霞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第21期1 托里拆利实验法器材:长约1m一端开口的玻璃管,水银槽,水银,刻度尺步骤:(1)将开口向上的玻璃管内装满水银;(2)用手指堵住管口,将其倒立在装有适量水银的水银槽内;(3)用刻度尺测量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H。

结果分析:由于玻璃管上方是真空,H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平衡。

因此有: P气=P汞=ρ汞gH2 “吸盘”测量法器材:吸盘,玻璃板(或水平桌面),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尼龙绳步骤:(1)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D;(2)将吸盘按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挤净里面的空气:(3)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刚把吸盘拉离玻璃时的大气压力F。

结果分析:3 “注射器”测量法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尼龙绳步骤:(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2)用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根据注射器的最大刻度V,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S。

结果分析:上述三种实验法的共同之处:都是间接测量法,都用到了等效替代和二力平衡的知识。

法一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通过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而测出大气压强。

法二、法三中,要测大气压力,需要测出与其二力平衡的测力计的拉力。

不同之处:法一中水银柱上方的真空是比较容易得到,由于p=ρgh,液体压强与水银柱的高度有关,而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等都无关,因此测量结果较准确。

但是由于水银有毒,若用水柱代替,一个标准大气压强P0=1.01×105Pa又相当于水柱高:H水=10.3m,所以不宜在教室里演示给学生看,(测量水柱实验可在教学楼一到四楼楼梯进行,事先把水槽、水、橡皮水管设置好,米尺固定在楼梯上,由几个学生操作:在水槽旁、拉水管、读读数,进行实验。

有关大气压强的实验

有关大气压强的实验
力且能流动。ຫໍສະໝຸດ 知识点二:大气压的值:
1、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了大气压的值。
2、大气压的值是:
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1.013×105 Pa=1标准大气压
3、如果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 支持水的高度为10.336米。
知识点三:
1、大气压强的变化:
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海拔 3000米内,每升高10米,大气压 减小100帕。
答案:
一、人体内也有空气,体内外的 气压相等,所以大气压这么大,我 们感觉不到。 我国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已实现了 载人航天的梦想,在太空行走的宇 航员穿充气的宇航服才能使身体内 外的气压相等。
二、我们生活在大气中,身边利用 大气压强的例子比比皆是,你能举 出一些例子吗?
答案: 身边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1.茶壶的盖上留一个小孔,水 才容易倒出来 2.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3.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药液 进入注射器 4.在罐头瓶中灌满水,用纸盖 住瓶口,再倒置,水不流出!
三、有一个魔术叫“魔杯吞 蛋”,就是把一个瓶口略小于鸡蛋 的瓶子用热水烫一下,鸡蛋就慢慢 地被瓶子吞进去了。你能说出它的 道理么?
答案:热水烫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 大气压强,鸡蛋在外面大气压强的 作用下慢慢的进入瓶中。
四、家庭使用的茶壶盖上为什么 都有一个小孔呢?如果把小孔堵住, 你猜想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
答案:家庭使用的茶壶盖上都有 一个小孔,是为了使壶内外的气压 相等,使水能流出。若把小孔堵住, 水流出一些后,壶内气压将小于外 界大气压强,使水不能流出。
课后作业: 自制书上173页简易水气压计观察 天气变化,高度变化对大气压的影 响。

谢!
大气压强还受天气、季节、体积 变化的影响。
2、大气压的测量:气压计

大气压强实验原理

大气压强实验原理

大气压强实验原理
大气压强实验是物理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大
气压对物体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简单的装置和操作来展示大气压的原理和特性。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玻璃水杯、一张薄膜纸和一杯水。

将薄膜纸铺在水杯
口上,并用橡皮筋固定好。

然后将水杯倒置放在桌面上,确保水杯口没有漏气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将水杯放在桌面上,用手掌按住水杯的底部,然后将水杯迅速提起。

观察会发现,薄膜纸会被吸附在水杯口上,并且不会掉落。

这是因为在提起水杯的过程中,水杯内部的空气被迅速抽走,而外部大气压力使得薄膜纸紧紧贴在水杯口上,从而产生了一个“真空”。

这个实验说明了大气压对物体的作用。

大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
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

在海平面上,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25Pa。

而在此实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气压对物体的挤压作用。

除了这个简单的实验,大气压还有许多其他的实验方法和应用。

例如,我们可
以利用大气压来制作吸盘,通过在吸盘与物体表面形成真空,从而实现吸附的效果。

此外,大气压还可以应用于气压计、气压传感器等领域。

总之,大气压强实验是一个直观、生动地展示大气压原理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压对物体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引发对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的思考。

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能够增强大家对大气压的理解和认识。

吸盘大气压的实验原理

吸盘大气压的实验原理

吸盘大气压的实验原理吸盘大气压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它通过展示气压的力量,以及吸盘吸附在平坦物体上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结果。

实验原理:吸盘大气压实验的原理与大气压强有关。

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气体压力。

在地球表面,大气压强的大小因地点和高度不同而有所变化,约为1个标准大气压,即101.3kPa。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吸盘来展示大气压强对物体的影响。

吸盘的作用是在其上方产生低压区域,从而使吸盘与物体之间产生接触力。

这种接触力取决于大气压的大小,而不是吸盘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因此,用吸盘吸附在物体上的力大致等于大气压强作用在吸盘上的力。

这是本实验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实验材料:一个小号的吸盘(直径约为5厘米),湿布、盐、水。

1. 将吸盘的凸起面涂上一层水;2. 用手按紧吸盘,并趁其表面成为平坦,反复拉开、压紧吸盘,观察其是否在平坦物体上产生了密闭接触;3. 如果吸盘无法黏在上面,可以通过将湿布擦在吸盘凸起面上,或在吸盘中央轻轻撒一点盐,然后喷上少量水,以增加吸盘所接触的表面粘度,产生密闭接触;4. 将吸盘竖直于地面,保持其接触表面平行于地面,轻轻拉开吸盘,直到吸盘与表面分离,记录此时拉力的大小;5. 将吸盘再次固定在平滑表面上,记录从表面顶部割开吸盘的时间。

实验结果:该实验测得的拉力实验结果与实际大气压相似,如果重复实验,得到的结果也会大致相同。

我们还可以由此推断出,如果将吸盘压在一个更大的面积上,它所受到的大气压力将更大,说明吸盘实际上与所附着的物体表面积无关。

总结:吸盘大气压实验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力与物体的关系,并可以用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同时,该实验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实际实验操作技能,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知识集结知识元大气压强特点知识讲解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存在实验:(1)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小实验有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压扁铁桶实验。

4.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760mmHg=76cmHg=1.013×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或者实验操作中有气泡进入,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g取9.8N/kg)。

③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5.标准大气压:把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即1.01×105Pa的大气压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英文简写atm)。

(1)1atm=760mmHg=76cmHg=1.01×105Pa(2)2atm=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例题精讲大气压应用知识讲解6.大气压强的应用(1)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的实验原理而制成,用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

气压计的种类有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

其用途是:可预测天气的变化——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时,将有风雨天气出现,可测高度大约每升高12米,水银柱约降低1毫米,因此可测山的高度及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的高度。

物理测定大气压实验报告

物理测定大气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掌握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加深对流体力学和气压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大气压是指地球表面附近大气对地面物体产生的压力。

托里拆利实验是一种经典的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其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管中,当管内的空气被抽出后,管内形成真空,此时管内外的压力差即为大气压。

三、实验器材1. 托里拆利管:一根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玻璃管,长度约为1m。

2. 水银槽:一个装有水银的容器,水银面高度约为10cm。

3. 刻度尺:用于测量水银柱的高度。

4. 漆包线:用于引导气泡。

5. 吸管:用于将水银灌入玻璃管。

四、实验步骤1. 在搪瓷托盘里装些水,用于承接不慎撒落的水银,泡沫塑料放在盘底。

将托里拆利管的管底放在泡沫塑料上,管身稍倾斜。

2. 通过细颈小漏斗将水银灌入玻璃管内,直到水银面离管口1cm处。

3. 仔细检查水银柱,如管中有气泡,可用漆包线插入管中将附在管壁上的气泡引出。

4. 用吸管继续向管中加水银,直到水银面高出管口为止。

5. 戴上乳胶手套,用一手的食指堵住管口,然后两手协同,慢慢地将管子倒转过来(小心玻璃管折断),把管口浸没到水银槽的水银里,然后松开食指。

6. 观察管中水银面下降到某一高度,用重锤作依据,使玻璃管完全竖直,然后用刻度尺量出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即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7. 将玻璃管稍上下移动(管口始终不离开槽中水银面),观察管中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8. 将玻璃管倾斜一个角度,测量管中水银柱的竖直高度,观察是否与原来的高度一样。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水银柱高度:h = 76cm2. 大气压强:P = ρgh = 13.6×10^3 kg/m^3 × 9.8 N/kg × 0.76m ≈1.013×10^5 P a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实验,成功测量出大气压强约为 1.013×10^5 Pa,与标准大气压值相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大气压存在实验
安乡县城北中学朱荣华
一、教材问题解读和创新设计
1、大气压存在实验原理和方法分析:
(1)实验原理:减小物体一侧的大气压强,在两侧形成压强差,产生的压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形状发生改变,体现大气压力的作用。

(2)人教版教材中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抽气法:减小一侧的空气质量,如:马德堡半球模拟实验.
②.液化法:在一侧先充满热水蒸气,冷却后减小这一侧的压强,如:压桶实
验.
③.增容法:增大一侧气体的容积,减小气体压强,如:吸盘实验.
2、原实验问题解读
吸盘实验好是好,如果让学生自制吸盘,将提高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且在墙面上做实验不便操作,不宜做学生实验。

马德堡半球模拟演示实验,将两个半球对在一起,然后用抽气机将中间的空气抽出,这就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仪器老化,半球的密封性变差,使得球内的空气也不易抽尽,导致学生在拉球时不用费很大的力就把半球拉开,不能反映大气压有很大压力的物理事实;两位学生拉球一不小心有时会摔倒,出现安全问题;而且成本高,不宜做学生实验。

压桶实验,铁桶内放些水,烧开后把开口堵住,再浇上冷水,大气压将铁桶压扁。

这一实验过程,要将桶内水烧开,还要冷却,浪费燃料不说,花费的时间一定不少,而且若不小心易造成烫伤事故,不宜做学生实验,怎么办?
3、创新实验简介: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到医院收集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或到药品超市购买)和饮水用的塑料杯,创新出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三个实验。

这些器材不用花钱或很少花钱,自制、操作容易,现象明显。

二、一次性注射器创新大气压实验
(一)一次性注射器改装的人体吸盘(或软塑料瓶),学生实验引入新课
实验1自制:去掉一次性注射器的前端的部分,再用一个小一点注射器外壳做成“卡子”套在后端。

操作:将活塞推到最前端,和皮肤紧密接触,后拉活塞至卡子卡住,吸盘被气压吸在皮肤上。

实验2自制:废弃的口香糖软塑料瓶。

操作:用手挤出瓶内部分空气,然后按紧在皮肤上,松手后软瓶被气压压在皮肤上。

创新实验优点:便于操作,宜做学生实验,并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一次性注射器模拟半球实验学生探究
实验1:一手握注射器,另一只手向后拉活塞,感觉用力;松手后观察活
塞运动。

实验2:(1)制作过程:将注射器活塞推到顶端,去掉针头,将针头导管用打火机点燃,向下放置,让熔化的塑料将管口堵住,冷却后即可。

(2)实验:用加热法将另一只注射器针头孔密封,一手握注射器,另一只手向后拉活塞,感觉用力;松手后观察活塞运动。

然后用动画慢放实验过程,探究下列问题,得出实验结论。

问题1:为什么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动活塞?答:拉活塞时克服大气压费大力。

问题2:松手后什么力向前推动了活塞?答:松手时大气压向前推动活塞。

学生探究问题:沿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吗?
只要改变活塞的方向,实验很快得出结论:沿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

本创新实验具有以下优点:1.制作容易,操作简单。

2.对比实验,效果明显。

3.有动有声,现象直观。

4.立竿见影,高效省时。

5.动画释疑,分析透彻。

三、塑料杯创新大气压铁桶实验
刚用完的饮水塑料杯不要扔掉,直接用做实验,用力吸掉杯内空气,杯内气压迅速减小,杯子马上被杯外的大气压压扁了。

创新实验优点:
1.省时:把五分钟的实验创新后五秒钟完成,提高实验效率。

2.实用:演示实验创新成学生实验,提高动力能力。

3.节俭:把废弃物品用做学生实验,节能环保。

4.安全:实验操作对学生无任何伤害。

2010-9-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