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2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2

例6
计算
化零为整法
(1) -74-795-7 996 -79 997-799 998-7 999 999
(2) 899 994+89 995+8 996+897+88+8
例7
计算
同和结合法
(1) -1+3-5+7-…-17+19 (2) 1+2-3-4+5+67-8+…+2 001+2 002-2 003-2 004
同分母结合法
例4
计算
1 3 5 7 1 (1) 2 + 3 -1 - 2 4 4 6 18 18
(2)
1 2 3 1 1 +(- ) 4 3 7 12 14
同形结合法
例5
计算:
2 1 (1) -2.1+ - 2 + 0.5 – 5 +(-
1 ) 8
- 3 - (-2)-(-1.32)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
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运算步骤
1.先判断加法类型(同号异号等); 2.再确定和的符号; 3.最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判断正误
(1)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 (2)正数加负数,和为负数; × ×
(3)负数加正数,和为正数;
(4)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 这两个有理数都是负数.
有理数加减法2

有理数加减法学生/课程七年级-初一-数学年级初一学科数学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有理数加减法课型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意义.2.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重、难点1.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课首沟通上次作业完成怎么样?对有理数的加减符号分的怎么样?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单选题]下面结论正确的有().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②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相加得正数.③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⑤两个负数相加,绝对值相减.A.1个B.2个C.3个D.4个2.[单选题] 一个数是2015,另一个数比2015的相反数大2,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A.24 B.-24 C.2 D.-23. [单选题] 已知M是6的相反数,N比M的相反数小2,则m - n等于( ).A.4B.8C.-10D.24. [单选题] 计算(-7)+6+(-3)+10+(-6)=( ).A. 1B. 0C.-1D.25. [单选题] 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则c+2ab+d=( )A. 2B. 0C.-1D.-2导学一:有理数加法法则:知识点讲解 1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 1. 计算:(-2.48)+4.33+(-7.52)+(-4.33).例 2. 计算:;【学有所获】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有如下技巧:(1)凑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结合,其结果为0;(2)凑整,即几个非整数的有理数相加,可先把相加得整数的加数相加;(3)同号的两数结合,即正数与正数结合,负数与负数结合;(4)同分母或便于通分的结合.例 3. 李华用400元批发(购买)了8套儿童服装,全部卖出,如果每套以55元的价格为标准,超出的记作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3,+2,+1,﹣2,﹣3,0,﹣2.问:李华在这次买卖中是盈利还是亏损,盈利或亏损多少元钱?【学有所获】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般情况下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才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 4. 为体现社会对教师的尊重,教师节这一天上午,出租车司机小王在东西向的公路上免费接送老师.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出租车的行程如下(单位:千米):+15,﹣4,+13,﹣10,﹣12,+3,﹣13,﹣17.(1)最后一名老师送到目的地时,小王距出车地点的距离是多少?(2)若汽车耗油量为0.4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升?【学有所获】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般情况下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才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 5. 食堂购进10袋大米,每袋以100千克为准,称重时,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称重记录如下:+5,﹣3,+7,0,0,+2,﹣4,﹣1,+8,﹣2.食堂共购进大米多少千克?【学有所获】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特别地,在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时,通常把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正数,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负数我爱展示1. 计算-12.7+7.8+(-2.3)的结果为.2.绝对值不大于10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_.3.某商店去年四个季度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128.5万元,-140万元,-28.5万元,280万元,这个商店去年总的盈亏情况为.4.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1)(—)++(—);(2)(—)+3 +2.75+(—8.5). 5. 计算:(﹣2)+(+5)+(﹣3 )+(+1.125)+(+4 )6.简便计算:(1)2 +(﹣2 )+(﹣1 )+2 +(﹣3 );(2)(﹣3.75)+5 +(﹣2 )+(﹣4 )+3 +(﹣1 ).7.阅读下列第(1)题中的计算方法,再计算第(2)题中式子的值.(1)﹣+(﹣9 )+ +(﹣3 )解:原式=[(﹣5)+(﹣)]+[(﹣9)+(﹣)]+[(+17)+(+ )]+[(﹣3)+(﹣)]=[(﹣5)+(﹣9)+(+17)+(﹣3)]+[(﹣)+(﹣)+(+ )+(﹣)]=0+(﹣1 )=﹣上面这种方法叫拆项法.仿照上述方法计算:(2)(﹣2008 )+(﹣2007 )+ +(﹣)8.有五袋薯片,以每袋500克为准,超过的克数记为正,不足的克数记为负,称重记录如下:+3.5克,-1.76克,-3.5 克,+2.5克,+2.76克,这五袋薯片的总质量超过或不足多少克?9.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的记录如下:1.5,﹣3,2,﹣0.5,1,﹣2,﹣2,﹣2.5,8筐白菜的总重量是多少?知识点讲解 2:有理数减法法则(1)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是:被减数-减数= ,差+减数= ;(2)减法是加法的运算.(3)把减法转化为,按照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进行运算.答案:差,被减数,逆,加法。
原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二页,共14页。
18.把一个面积为 1 的正方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2的长方形,接着把面积 为12的长方形等分成两个面积为14的正方形,再把面积为14的正方形等分成两个 面积为18的长方形……如此进行下去,
试利用图形提示的规律计算:12+14+18+116+312+614+1128+2156. 解:观察图形可知12=1-12,14=12-14,…, 则原式=1-12+12-14+…+1218-2156=1-2156=225556
第1章 有理数
1.3 有பைடு நூலகம்数的加减法
1.3.2 有理数的减法(jiǎnfǎ) 第2课时(kèshí)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页,共14页。
1.把(-3)-(+2)-(-4)+(-5)+(+6)统一成几个(jǐ ɡè)有理数相加的形式,
正确的为( ) B
A.(-3)+(+2)+(-4)+(-5)+(+6) B.(-3)+(-2)+(+4)+(-5)+(+6) C.(+3)+(+2)+(+4)+(+5)+(+6) D.(-3)-(+2)-(-4)+(-5)+(+6) 2.将4-(+6)-(-3)+(-5)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和的形式为( ) C A.4-6+3+5 B.4+6-3-5 C.4-6+3-5 D.4-6-3-5
(1)生产量最多的一个月比生产量最少的一个月多生产多少辆? 解:40-(-50)=90(辆),生产量最多的一个月比生产量最少的一个月 多生产90辆 (2)半年内总生产量是多少?比计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多 少?
解:+30-20-10+40+20-50=10(辆),200×6+10=1210(辆),则 半年内总生产量是1210辆,比计划增加了10辆
解:28-9+6-3+8-11+4-5+3-7+11 =25(人)
2.1.2有理数的减法(2)-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1.2有理数的减法(2)---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新教材)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1.2有理数的减法(2)---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能够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探究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2.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3.通过对于同一个算式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体现了数学的发散思维和转化思想.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能够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1:下表是某水文站记录的潮汛期某河流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上周末的水位恰好达到警戒水位.单位:米).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了?小组探究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得出以下两种计算方法:(1) 0.20+0.81-0.35+0.13+0.28-0.36-0.01;(2)0.20+(+0.81)+(-0.35)+(+0.13)+(+0.28)+(-0.36)+(-0.01);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怎样计算?点出课题,本节课学习——2.1.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运用加、减法法则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例1. 计算: (-20)+(+3)-(-5)-(+7).学生活动:探讨上式有加,也有减法,可以先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按顺序把减法化为加法计算.师生活动:减法变成加法后,运用加法运算律,将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 引导学生注意: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号直接去掉;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去掉,括号内要变号.师生共同活动:(-20)+(+3)-(-5)-(+7)=(-20)+(+3)+(+5)+(-7)(减法变成加法)=[(-20)+(-7)]+[(+3)+(+5)](加法运算律,正负数分别相加)=(-27)+(+8)=-19活动二: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问题2.怎样将a b c +-,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学生活动:讨论归纳,根据相反数意义和减法法则,统一为加法:()a b c a b c +-=++-. 问题3.上面的算式:(-20)+(+3)-(-5)-(+2),怎样改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上面的两种书写形式怎样读?学生活动:学生试着写,试着读;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再分组换数字写和读.师生活动:师生共同用简单的方式写出上面的运算(-20)+(+3)-(-5)-(+7)=-20+3+5-7=-20-7+3+5=-27+8=-19.例2. 计算: 14-25+12-17.学生活动:统一成加法,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负数分别相加;教师活动:提醒学生在式子中,要每两个数之间都视为有一个“+”省略没写,运用加法运算律具有把共同特点的数放到一起加.14-25+12-17=14+12-25-17=26-42=-16.活动三:探究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4.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 b .对于下列各组数,a b :2,6;0,6;2,6;2, 6.a b a b a b a b ======-=-=-(1)观察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2)你能用,a b 的算式表示上述各组点A,B的距离吗?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画数轴,探究结果.教师活动:再换几组数字,你能归纳A,B两点间的距离与数,a b 的关系?师生共同活动:A,B两点的距离与数,a b 的关系为:AB=()a b a b ->,即AB=a b -. 例3.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b ,且20a b +=.若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2,则点A 表示的数为( )A .4B .4-C .8D .8-学生活动:由20a b +=可得2a b =-,再根据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2列式求得b ,进而求得a 即可教师活动: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分析如下:∵20a b +=,∴2a b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2,∴()212b b --=,解得:4b =,∴8a =-,点A 表示的数为8-.故选:D三、强化巩固1.解答课堂导入中的问题1.学生解答对比,教师评价.2.练习1、2抽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3.拓展训练:如图,将一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 ),刻度尺上的“0cm ”和“6cm ”分别对应数轴上表示2-和实数x 的两点,那么x 的值为( )A .3B .4C .5D .6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解答.(参考答案:将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 ),刻度尺上的0cm 和6cm 分别对应数轴上表示2-和实数x 的两点,∵0到6之间是6个单位,∴(2)6x --=.∴4x =,故答选:B )四、总结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总结: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统一为加法,再利用加法运算律,把具有某些特点的数结合在一起,再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也可以从左向右依次按加减法法则进行.2. 数轴上A,B两点的距离与数,a b 的关系为:AB=()a b a b ->,即AB=a b -. 学生小组合作对思想方法总结: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对于“+”“-”既可以看作性质符号(正、负),又可以看作运算符号(加、减),对于同一个算式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体现了数学的发散思维和转化思想,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五、作业布置必做作业: 1. 课本习题2.1第5题的2、4、6、8小题;2. 课本习题2.1第6、7、10、11题.选做作业:课本习题2.1第5题的2、4、6小题;2.课本习题第8、9、12、13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答:第一天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为0.5元,第 二天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为0.3元,第三天最高价 与最低价的差为0.13元;差的平均值是0.31元.
解: 1 4 3 0.5 = 4 0.5 1 3 = 4.5 4
= 0.5.
解: 2.4 3.5 4.6 3.5 = 2.4 4.6 3.5 3.5
= 7 7
=0.
(3)(7) (5) (4) (10);
解: (7) (5) (4) (10);
解:原式=(-1+2)+(-3+4)+…+(- 2015+2016)-2017
=1+1+…+1-2017 =1008-2017 =-1009.
拓展延伸 3.一种股票第一天的最高价比开盘价高0.3元,
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2元;第二天的最高价比开盘价 高0.2元,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1元;第三天的最高价 等于开盘价,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13元,计算每天 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以及这些差的平均值.
• 学习重、难点: 重点: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难点:有理数加法的省略写法和读法.
推进新课
知识点 探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5 计算:(-20)+ (+3) - (-5) - (+7). 分析: 这个算式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根据 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为
(-20)+ (+3) + (+5) + (-7).
a=2,b=6;a=0,b=6;a=2,b=-6; a=-2,b=-6.
你能发现点 A, B 之间的距离与数 a,b 之间的关系吗?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2)

有理数的加减法一本节课内容1.有理数的加法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本节课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3、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4、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5、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知识讲解一、有理数加法: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看下面的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记作5m,向左运动 5m记作 5m;如果物体先向右移动 5m,再向右移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移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2m,写成算式就是5+3 = 2探究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3+—5=—2;5+—5= 0;—5+5= 0.如果物体第1秒向可或向左走 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向左运动了 5m.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5+0=—5.你能从以上7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题例1、计算-3+-9; 2-+.分析:解此题要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1 -3+-9=-3+9=-122 -+3·9=--=-.例2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 = +4—2=2;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4—2= ;蓝队共进球,失球,净胜球数为 = .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通过这两个题计算,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果都为10,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式子表示为:再请你计算一下, 8 +-5 +-4,8 + -5+-4.通过这两个题计算,可以仍然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果都为-1,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满足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为:上述加法的运算律说明,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例题例1 计算:16 +-25+ 24 +-35.若使此题计算简便,可以先利用加法的结合律,将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解: 16 +-25+ 24 +-35= 16 + 24+ -25+-35= 40 +-60=-20.例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 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91 91 89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解: 91+91++89++++++ =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10 = .答:总计超过 5千克,10袋水泥的总质量是 505千克.三、小结: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a+ b = b + a②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有理数的加减法二学习目标1、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例如:长春某天的气温是―3~4o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地气温,单位:o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4――3.这里就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我们知道,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计算4――3,就是要求一个数,使之与―3的和得4,因为与―3相加得4,所以这个数应该是7,即4――3 = 7. 1另一方面,我们知道4++3 = 7 2由1,2有4――3 = 4++3 3从3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 =___, 0++3 =___;1――3 =___, 1++3 =____;―5――3 =___, ―5++3 =___.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计算: 9-8=___, 9+- 8=____;15-7=___, 15+-7=____.上述式子表明: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于是,得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可以表示成ab = a+b例题计算:1 -3――5; 20-7;3 ――; 4-3.解:1 -3――5= -3+5=2;2 0-7 = 0+-7 =-7;3 ―― = + = 12;4-3=-3+-5=-8.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通常也会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写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的形式.例如:+2--3-+4+-5可以写成+2++3+-4+-5将上面这个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即为:+2++3+-4+-5 = 2+3-4-5对于这个式子,有两种读法:①读作“2加3减4减5”;②读作“2、3、-4、-5的和”例1.计算-20++3--5-+7解:-20++3--5-+7= -20++3++5+-7=-20+3+5-7=-20-7+3+5=-27+8=-19说明:计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三、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与方法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例如利用加法运算律使符号相同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和为整数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等等例2.用两种方法计算:---4-+2+-2+解法1:---4-+2+-2+=-+4+-2+-2+=-++4+-2+-2= 8+4+-5= 8+-1= 7此解法是将和为整数、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解法2:---4-+2+-2+=-+4-2-2+=8+4-2-2+--= 8+-1 = 7此种方法是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别相加使计算简化四、小结:①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可以表示成ab = a+b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即:a+b c = a+b+c。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有理数的加减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主要内容: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加法和减法是有理数的两种基本运算。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册数学中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有理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有理数的过程。
加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 正数加正数:两个正数相加,结果仍为正数。
例如,2 + 3 = 5。
2. 负数加负数:两个负数相加,结果仍为负数。
例如,-2 + (-3) = -5。
3. 正数加负数: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结果的符号取决于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例如,2 + (-3) = -1。
4. 零是加法的单位元素:任何数加上零等于它本身。
例如,5 + 0 = 5。
二、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是指将一个有理数减去另一个有理数得到一个新的有理数的过程。
减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 正数减正数:两个正数相减,结果可能是正数、零或负数,取决于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5 - 2 = 3。
2. 负数减负数:两个负数相减,结果可能是正数、零或负数,取决于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关系。
例如,-5 - (-2) = -3。
3. 正数减负数:一个正数减去一个负数,可以先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即将减数的符号取相反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5 - (-3) 可以转化为 5 + 3,结果为 8。
4. 零减任何数等于负数:零减去任何数的结果都是该数的相反数。
例如,0 - 5 = -5。
总结: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都有一些特点和规律,掌握这些规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有理数的计算。
在解题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合理运用加法和减法的规则,避免计算错误。
希望本文对你在七年级上册数学中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第2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20)+30
(-2)+0
8+[(-5)+(-4)]
[10+(-10)]+(-5)
(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91 91 91.5 89 91.2
91.3 88.7 88.8 91.8 91.1
解法 1:先计算 10 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5.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2课时
在小学学过哪些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 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加法结合律
在有理数的加法中,前面学过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还适用吗?
=
=
=
带分数相加时,可以先把带分数拆成整数和真分数相加的形式,再相加.
=
例1 计算:
利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的方法: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3)分母相同的分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4)相加能得到整数、整十数……的数先相加——凑整法;
(2)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别相加
=
=
=
例1 计算: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
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