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增加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1学问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气。
力气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心情,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把握,正确对待挫折。
增加承受挫折的力气,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韧的人生态度。
重点:发掘生命的力气难点: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缘由,使人们对挫折的熟识和态度不同;挫折的影响导入:暑期热播票房超50亿的《战狼2》主演兼导演——吴京,大家宠爱吧?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他是成功背后的故事吧?今日带领你们重新熟识下他,播放视频《吴京视频我不怕一切重来》:请思考:大家宠爱的著名武打明星兼导演的吴京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样阻碍?从中你的感悟到了什么呢?生答:略。
今日我们来学习第九课其次框《增加生命的韧性》。
正课讲授:环节一:什么是挫折?过渡:生活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 生活难免有挫折!什么是挫折呢?说一说: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快乐”的大事?2、造成这些“不快乐”的缘由是什么呢?生答:略出示图片:你的“不快乐”可能是洪水或战斗,这些“不快乐”,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快乐”可能是父母态度粗暴或同学老赞扬我或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这些“不快乐”也是外部因素造成的。
出示图片:你的“不快乐”可能是成果不及格或色盲无法参加招飞或因不诚信档案而面试被拒,这些“不快乐”则是内部因素造成的。
总结:以上列举的“不快乐”,就是挫折。
可见,挫折就是阻碍、失利、失败等。
环节二:2、挫折三要素过渡:知道了挫折的含义,挫折是怎样产生的?案例分析《患抑郁症的班长》对应P106相关链接,写出挫折ABC挫折三要素:挫折情境:外部情境或外面条件;挫折认知:人们对挫折情境的熟识和评价;(关键因素)挫折反应:人在挫折情境下产生的心情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现过渡:下面故事仆人公面对挫折时,实行了什么态度?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什么影响?故事一:社会新闻链接 20xx年9月16日晚18时21分,演员、歌手乔任梁在上海意外死亡,年仅28岁。
增强生命的韧性课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认识韧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韧性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韧性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介绍韧性的定义和特点分析韧性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理解韧性的含义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的韧性经历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第二章:培养韧性的方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培养韧性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的意识2.2 教学内容介绍培养韧性的方法和策略分析积极面对困难的重要性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培养韧性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培养韧性的策略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三章: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积极应对挫折的能力3.2 教学内容介绍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分析积极应对挫折的重要性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面对挫折的场景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实践效果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4.2 教学内容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五章:培养积极的心态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培养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能力5.2 教学内容介绍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和技巧分析积极心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培养积极心态的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5.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六章:逆境中的自我调适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在逆境中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培养学生逆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智的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逆境中自我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保持冷静和理智的重要性6.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在逆境中如何进行自我调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在逆境中的自我调适场景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实践效果第七章:学会感恩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的能力7.2 教学内容介绍感恩的概念和意义分析学会感恩对个人成长的影响7.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感恩和珍惜的行为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八章: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变化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8.2 教学内容介绍适应变化的方法和技巧分析适应变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适应变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适应变化的行为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第九章:塑造积极的人生观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人生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塑造积极人生观的能力9.2 教学内容介绍积极人生观的概念和意义分析积极人生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9.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积极人生观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实践积极人生观的行为9.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践效果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对增强生命韧性的自我反思能力10.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制定增强生命韧性的计划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认识韧性: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理解韧性的含义小组讨论分享韧性经历二、培养韧性的方法:小组讨论培养韧性的方法小组活动实践培养韧性的策略三、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小组讨论面对挫折的应对策略角色扮演模拟实践面对挫折的场景小组讨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小组活动实践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五、培养积极的心态:小组讨论培养积极心态的技巧小组活动实践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六、逆境中的自我调适:小组讨论逆境中自我调适的方法角色扮演模拟实践在逆境中的自我调适场景七、学会感恩:小组讨论分享感恩经历小组活动实践感恩和珍惜的行为八、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小组讨论如何适应变化小组活动实践适应变化的行为九、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小组讨论分享对积极人生观的理解小组活动实践积极人生观的行为。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介绍生命韧性的概念,解释韧性如何帮助个体面对困境。
2. 积极心态:讨论积极心态对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学会调整心态。
3. 情绪管理:学习情绪管理技巧,保持情绪稳定,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4. 人际关系:探讨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对增强生命韧性的作用,提高沟通能力。
5. 社会支持:了解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学会寻求和提供支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情绪管理技巧,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支持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韧性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
3. 视频或图片:收集与生命韧性相关的视频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4. 小组讨论题目:提前准备小组讨论的话题,以便课堂使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4. 长期观察:关注学生在课堂之外的表现,评估生命韧性是否有明显提升。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详细解释生命韧性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探讨积极心态: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心态对增强生命韧性的作用,分享调整心态的方法。
4. 学习情绪管理技巧:教授学生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积极思考等,以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5.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讨论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对生命韧性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教案: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2.了解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3.掌握一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学生的逆境应对能力和抗压能力。
教学内容:1.生命的韧性的定义和重要性;2.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3.实际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或案例介绍生命的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Step 2:理论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生命的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重点说明逆境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
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Step 3:方法和技巧介绍(40分钟)教师介绍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调适:学会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2.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3.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和策略;4.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等;5.社会支持:寻求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6.学习能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增强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
Step 4: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根据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来增强生命韧性。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分析结果。
Step 5: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生命韧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来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结果,评估学生对生命韧性和增强方法的理解程度;2.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增强生命韧性的文章,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积极心态,提高他们战胜逆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增强心理韧性。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支持、鼓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解释生命韧性的概念,举例说明生命韧性的表现。
2. 面对挫折:分析挫折的种类,教授面对挫折的心态调整方法。
3. 增强心理韧性:探讨心理韧性的重要性,教授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
4. 团队合作:讲解团队合作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实践与反思: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反思。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韧性、挫折、心理韧性等概念,阐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享有关生命韧性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4. 实践演练法:安排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文字、图片、案例等,以便于教学。
2. 团队活动材料:准备相应的材料,以便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
3. 反思表:设计一份反思表,用于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反思报告:查看学生提交的反思报告,评价他们对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分享一个关于生命韧性的短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韧性的兴趣。
2. 讲解生命韧性:详细解释生命韧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3. 分析挫折: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挫折,讨论挫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是由一米范文为您提供的“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相关范文样本,希望可以在您写作“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相关文案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篇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的两重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心理游戏《蛋的进化》。
导入:游戏体验,感受挫折游戏规则:同学两人一组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定输赢。
输的趴在位上,你的身份还是未孵化的蛋,赢的站起来进化成小鸡,小鸡和小鸡再决输赢。
输的退化为蛋,坐下,赢的进化为小鸟。
小鸟飞到前面来,再决胜负。
依此类推,四局全赢的进化为人。
学生按照规则做游戏谈感受。
教师归纳:我们从游戏中体验到,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
环节一:畅所欲言直面挫折【设问】1、你印象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启发学生谈一谈)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回答。
2、你面对挫折会怎么办?(填写书本106页探究与分享)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人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有人经受不住,意志消沉。
【设问】辩一辩,赛一赛。
“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正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好事。
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挫折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第一篇: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9.2《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授课教师王玉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理解挫折的影响,知道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逐步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努力从挫折中领悟和探索智慧,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重点】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真心英雄》: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歌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歌词是哪一句?(2)歌词中的“风雨”指的是什么?“彩虹”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风雨”指的是挫折,“彩虹”指的是成功。
也就是说人在取得成功之前,难免会经历挫折,我们学会战胜挫折,才能增强生命的韧性,以此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105--P110>1、什么是挫折?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3、挫折的影响4、怎样正确对待挫折?5、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6、增强生命的韧性的方法三、讲授新课:(一)情景再现:<教材P105合作与探究> 在上面这些情境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这些情境中,同学们有过类似的经历,但是有的同学认为这些情境中有的是挫折,有的不是,也有的同学说都是。
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怎么办呢?我们判断它是否是挫折,那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挫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1、挫折的含义:P105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二)七嘴八舌:说说你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或你听说过哪些名人遭遇过挫折?学生回答,教师展示PPT,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有关名人遭遇过的一些挫折后去的成功的事例。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

《增强生命的韧性》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的概念,认识到增强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韧性:介绍生命韧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生命韧性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面对挫折:分析挫折的类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学会面对和克服挫折。
3. 积极心态:培养学生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乐观的人生态度。
4. 情绪调整:教授学生调整情绪的方法,提高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
5. 增强韧性:探讨如何培养和增强生命的韧性,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韧性的概念、面对挫折的方法、保持积极心态的意义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身抗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面对挫折时的经验和感悟。
4. 情境模拟法: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情绪调整和增强韧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生命韧性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生命韧性、面对挫折、积极心态、情绪调整等概念和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在面对挫折时的经验和感悟。
5. 情境模拟: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情绪调整和增强韧性。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思考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应对方法,并进行改进。
2. 制定一个提高自身生命韧性的计划,包括情绪管理、积极心态等方面。
3. 搜集有关生命韧性的名言警句,进行积累和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生命韧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经验、倾听他人意见和合作能力。
3. 情境模拟:评估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情绪调整和韧性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应对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挫折是可以战胜的,提高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意识,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使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来战胜挫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对挫折,解决挫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难免有挫折,要正确认识挫折;懂得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识挫折和面对挫折的方法
分析:初一的学生生活阅历少,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不足;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悦纳挫折的必然性,理解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的重要性,懂得积极战胜挫折的方法,并乐于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逆境中的生命之美更震撼人心,里约残奥会美丽瞬间
【教师点拨】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又不是完美无缺,一帆风顺的。
残奥会的每一位选手都有着一段遭遇,一个故事,一种坚韧,一种拼搏自强,他们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韧性,面对挫折的勇气,这种逆境中的生命之美更加震撼人心。
生活中的我们,应该如何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讨和追寻答案。
【新课讲授】
环节一:生活难免有挫折正确认识挫折
【展示情景】美丽与磨难
学校组织春游,我捉了两只小虫子带回家喂养它们。
一段时间后,它们结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蛹。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们的蜕皮,真是一次次“脱胎换骨”,结蛹的状态更是“死去活来”----它们用丝将自己缚在树叶上,一动不动。
我以为它们快死了,谁料过了几个小时,蛹壳的各部分突然破裂崩解,它们的身体竟然变得又大又鲜艳。
将近四个星期的喂养,起初两只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毛毛虫,变成了两个肥肥胖胖的蛹。
最后,羽化成两只体态窈窕、色彩艳丽的蝴蝶,翩翩飞走了。
原来,美丽诞生于磨难。
【问题】读完这则小文章,给你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提升】蝴蝶的蜕变历经痛苦,美丽诞生于磨难。
我们的人生依然如此,生活中难免有挫折,挫折具有必然性。
正如纪伯伦所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不能到达黎明。
”
环节二: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
【展示情景】中国“单腿骑士”梁贵华
4岁时由于意外左腿肢体残疾,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服输的精神,梁贵华学会了游泳和骑自行车。
18岁开始学习专业自行车。
2012伦敦残奥会梁贵华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并在里约成功卫冕。
梁贵华说:“我们不能改变命运给我们的不幸,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一点,乐观一点,其实生活的路可以更宽广。
我只有一条腿,但是我与你们一样,坚强地站着。
”
【讨论】梁贵华的经历和人生态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师点拨提升】梁贵华遭遇断腿的巨大挫折,却始终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并取得了成功。
他在启示我们,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挫折也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和人生财富。
【教师讲解】
【教师点拨提升】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人们的挫折认知不同,就会导致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反应。
面对挫折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即,积极应对挫折,会将挫折转化为成功的契机;消极应对挫折,只会导致自暴自弃的状态,最终走向失败。
正如英国作家萨克雷所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因此,请同学们面对生活考验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勇于面对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环节三: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
【游戏时间】平板支撑
规则:三位同学比一比,看谁坚持的时间长
温馨提示:同学们的守纪与配合是快乐的保证
【游戏后的访谈】1.你感觉最困难的是什么?
2.你是依靠什么坚持下来的?
【教师点拨提升】同学们体验了做平板支撑过程,体力上的消耗,心理上的煎熬。
同学们依靠自己的坚持,自我激励和同伴的鼓励坚持下来,甚至突破了自己以往做平板支撑的极限。
这都说明,我们有能力发掘生命的力量,积极战胜挫折。
1.发掘自身力量,自强不息
【展示情景】
梁贵华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年轻人,用坚强的内心,开阔的视野和有力的右腿,支撑起他的梦想。
单腿的缺陷没有击倒他,他学会了单腿行走、游泳和骑自行车;身体残疾没有让他对生活形成依赖,父母打工,他为弟弟煮饭,负责接送妹妹上下课;残酷的训练没有让他退却,在训练场地表温度高达48摄氏度的南京,他每一堂训练课都咬紧牙关,坚持骑完全程。
生活让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笑对人生。
【讨论】梁贵华是如何战胜挫折的?
【教师点拨提升】梁贵华充满梦想,自立自强,坚强而顽强,有着笑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发掘出自身的潜力,自强不息,积极战胜挫折。
【智海拾贝】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1.欣赏、培养幽默感
2.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3.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4.关心、帮助他人
5.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教师点拨提升】我们可以勇敢面对挫折,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积极战胜挫折。
2.借助外力寻求帮助
【问题】深度思考:摘金是梁贵华一个人的奋斗成果吗?
【展示图片】教练和队友悉心照顾和帮助梁贵华的画面
【教师点拨提升】摘金不是梁贵华一个人的奋斗成果!梁贵华有教练刘光锦的引导和帮助,赛场上教练为梁贵华做提示;有来自队友的帮助;有亲人的关怀和陪伴;更有对手的激励。
因此,面对困难、挫折和考验,我们不要孤军奋战,要学会借助外力寻求帮助。
【展示情景】师者,如父如母!
作为残疾人运动员的教练,往往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和付出更多艰辛。
除了传授本领,他们中有许多人为师如父母。
当运动员生活不便,他们要寸步不离地贴
身照顾;当运动员丧失生活信心,他们要及时耐心疏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赛场上,他们又始终陪伴左右。
“师者,如父如母”,这是残奥赛场上最温暖的画面,感染着每一个人。
【教师点拨提升】每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有很多人的帮助,让我们致敬冠军背后的英雄,常怀感恩之心。
【课堂小结】
【教学升华】
视频欣赏:每个挫折都有它的意义
人生难免有挫折。
请相信:当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请悦纳挫折,勇于面对它,积极战胜它;请豁达且乐观地看待人生,增强生命的韧性,做生活的强者。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一)优点
1.教学设计体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
本教学设计选择学生真实的生活事例——里约残奥会中国“单腿骑士”梁贵华作为情景,贴近生活。
以梁贵华的事例为主线,进行深入的分析,事例运用充分,条理清晰。
2.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知行统一,重在实践。
体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
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课上通过讨论和游戏体验拼等活动,在情境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在认识、体验增强生命韧性的意义和方法。
3.注重学生在情景和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二)不足
1.对学生游戏环节的组织能力待提高。
2.课堂提问的质量待提高。
(三)改进策略
1.学生在游戏环节非常活跃,需要老师更好地引导,以保证良好的参与秩序,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2.课堂提问要注意指向的明确性,设问简洁,避免封闭式问题,提高问题的质量。